最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实用16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碧墨最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实用16篇)

致辞致谢是展示个人风采和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文稿中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用生动的事例和感人的情节来增加感染力和亲切感。致辞致谢范文6:感谢每一位忠实的读者,是你们的支持和喜爱让我的作品得以传播和发展,感激之情无法言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一

早晨醒得早,花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实践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

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微型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虽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世界是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二

我是一名脑残型文盲,根本没有选择与评价书籍的能力,更没有只看经典原著而进行自我升华的本事。所以,不设防,随性,随机,相信开卷即有益。之后或好或坏,全凭我自己的造化了。

书中的“谈多元宇宙”“无言之美”以及“谈美”三篇短文,堪称伟文。我的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对这三篇短文的赞美了,来个无言之美吧。最惊叹于作者的分类方法以及说理方式,故此重新表述一遍,用我自己的方式,以达到我自己可以用的目的。事实上,作者的这些分类,也将会是我今后所采用的.分类。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去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的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有三个这样的宇宙。第一个为“道德的宇宙”或称“实用的宇宙”,第二个是“科学的宇宙”,而第三个则是“美术的宇宙”。

“一般人所以为最切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是与社会俱生的。”在这个宇宙中,我们采取的是实用的态度。这里是实际生活,在这里“有所为而为”。“善恶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在”科学的宇宙“中,价值标准只是真伪。在这个宇宙中,我们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他们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美术的宇宙“也是自由独立的。美术的价值标准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恶,只是美丑。在这里,我们需要脱净了欲念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去见那叫做”形象“的孤立绝缘的意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正式开始读的第一本书。单独成一行,留念。

我是一名脑残型文盲,根本没有选择与评价书籍的能力,更没有只看经典原著而进行自我升华的本事。所以,不设防,随性,随机,相信开卷即有益。之后或好或坏,全凭我自己的造化了。

书中的“谈多元宇宙”“无言之美”以及“谈美”三篇短文,堪称伟文。我的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对这三篇短文的赞美了,来个无言之美吧。最惊叹于作者的分类以及说理方式,故此重新表述一遍,用我自己的方式,以达到我自己可以用的目的。事实上,作者的这些分类,也将会是我今后所采用的分类。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去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的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有三个这样的宇宙。第一个为“道德的宇宙”或称“实用的宇宙”,第二个是“科学的宇宙”,而第三个则是“美术的宇宙”。

“一般人所以为最切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是与社会俱生的。”在这个宇宙中,我们采取的是实用的态度。这里是实际生活,在这里“有所为而为”。“善恶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在”科学的宇宙“中,价值标准只是真伪。在这个宇宙中,我们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他们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美术的宇宙“也是自由独立的。美术的价值标准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恶,只是美丑。在这里,我们需要脱净了欲念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去见那叫做”形象“的孤立绝缘的意象。美感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四

四十年代那个艰困的时代,朱先生是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国诗歌,却擅长用中文的经书诗词去解释英诗的意象。而这本书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欧8年中,为《中学生》刊物写的数篇稿件辑结而成。

先生28岁留学爱丁堡大学修英国文学,也修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又到法国巴黎大学修文艺心理学,后又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修德文。先生是译过柏拉图,黑格尔的名满天下的学者,但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得如此平实诚恳,从读书作文升学社会责任以至于恋爱问作文题都以朋友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感受,不知不觉撼动你的心灵,激发你去思考。

我曾想,那样今日不知明日的战争年代,政府为什么还要公费送学生去研究文学哲学,又为什么还有先生那样不浮躁的学者在可以沉下心去做学问。大抵是坚信诗歌文学对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力量吧。

薄薄一本,多次再版,应该只因为这是一本经过时代淘汰却巍然独存的书。40年代,《十二封信》被奉为青年的`开窍之书,大半个世纪之后,对于现在的青年,甚至中年,依然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五

“编理由”就是一种自己挫败和自己设限的行为。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文学上只有好坏的分别,没有新旧的分别。青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

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六

看这本书之前我特别好奇: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一位关心后生的前辈会对青年朋友们说一些什么呢?看过后,如果把十二封信的忠告总结一下,那就是:青年人要能沉下心,做学问做事业都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从自己本心出发,戒骄戒躁、不贪容易,不随波逐流亦不急功近利。这样的人生态度何止当时的青年人要具备呢?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也不论是否是青年,凡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理应如此。

《作者自传》中曾言:“这本书反映当时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现状,所以我和广大的青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我在读书后最有感触的莫过于朱光潜先生所言的谈动、谈静、谈摆脱、谈人生与我......恰好反映了我们在成长历程中所面对的读书学习、道德、人生等多方面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却大致如此。先生娓娓道来,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仿佛遥远的一位长者在用谦逊又诚恳的语言关切着,既想指出一条明路,又不忍重言,只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尽数道尽,期望小辈们能有所收获。

十二封信中,我最喜欢的是谈动和谈静。古诗中曾写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愁闲愁,多半是因为太闲了!当代青年人若谈起闲愁,必定会被说过于矫情,当你读了孟石先生的这篇谈动,便会释然。他承认了“朋友,闲愁最苦!”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于动”。无论你是怎样的心情,世界还是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运转。若想排解心中的闲愁,就要以动制静,享受生活中质朴的乐趣,去跑跑跳跳、谈谈笑笑一番,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说谈“动”是跑跑跳跳,那么谈“静”则是感受、是领略趣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心性难免浮躁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信中的一首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读到这里才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悠然无虑的静趣。小时候还觉得诗人是在凑字数,现在仅仅是读一读都觉得心静下来了。在浮世中保持一颗镇静的心是难能可贵的,愿我们即便溺于周而复始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巍峨江山的壮观和寻常巷陌的'温暖。

每当在一封信的最后看到署名“你的朋友孟石”时,内心便充盈着感动。看完书后甚至心中一丝惋惜,为什么只有十二封信呢,我想,哪怕是二十封三十封我也一定会一封一封的细细读完,或许是为了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七

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不同的一点就是,只强调五讲四美,不讲怎么去实现完整、独立的自己。事实上义务教育背诵的关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理论,恰好背道而驰了。知乎上有个精彩的例子,讲的是一个211大学生目前就读金融,但有机会转入材料学。在他的父母看来材料学有利于目前他的一个前景。

真的非常喜感,要是人类有机会回到原始社会,材料学或许值得转。

不知道后来这个大学生转了没有,问题他明摆着喜欢金融,却还在认真思考转系。因为体制内的父母给了他太大影响,我主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但并不意味着天性不会被遏制——种瓜得瓜的前提是有水和阳光等。再说一个触动我几年的例子,那就是我的挚友尚真。尚真是我接触浅显的心理学之后,唯一发现的一个自己人格完整的现实个体。她在很多同学看来虽然是不谙世事的,但后来只有她拿到了500强offer。

学生时代她没有被压抑天性,即使她讲过关于双亲的一些微词,在我看来倒像是值得炫耀的东西。没有被干涉学习或者太多感情、思考方式,造就了她完整的人格。

她是唯一一个会就人生三观问题与我探讨的人,不同于其他人的茫然,她已经基于很大的价值观在思考自己的对错得失了。

可以做出自己的决策,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格里程碑。高考过后,天才少女尚真毅然选择了天津财经大学,而没有去那些听起来很唬人的大学。这也是我最欣赏她的一点了,包括当年分文理,她理科实在是好,却选了文。就像前阵子的电影《无问西东》里吴岭澜一样,尚真思考生命的真实感。不同于浮躁的同龄人,她一直认真的去想我在讲什么,虽然蒙田的一生只有一个知己的理论并不是很可信,但高山流水确实是让人愉悦的。

人总说三观不同没法沟通,其实包容要基于彼此的思考,如果两个人都在思考,那么即使三观不甚相同,也可以促膝长谈。这就是我一个坚定的仇韩人士和韩星粉尚真和平相处的原因。思考是建立健全自己人格的重要途径。基于朱光潜先生的论调,这篇浅显的文章里姑且把负面人格状态分为“绝世”与“绝我”两种状态。深山里的农民自然不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就是“绝我”;梵高也不会去关心隔壁邻居少女的感情,这就是“绝世”。去切断某一条联系,即使人格一开始清澈,久了也会因为单一的境地而浑浊。那么我们凡人不可能久居大山抑或把自己关在画室,单一的联系不足以支撑人的社会职能。

不绝世,不绝我,才是完整的人格。现在的社会一如1925年,“类我”思想还是根深蒂固,读书的看不起经商的,经商的看不起读书的,大概就是这意思。所以温和派退出历史舞台之后,90后这一代依旧被类我思想影响着,过度被干涉、父母的类我思想作祟,认为下一代应该也按自己的想法去走。这和混乱的新文化运动年代是一样悲哀的。

“如今中国弊端就在在学者不言学,在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抛弃分内事而空谈爱国。结果学废工弛,而国也就不能救好,这是显然的事实。恽先生从中国历史证明读书无用,也颇令人怀疑。法国革命单是丹东、罗伯斯比尔的功劳,而卢梭、伏尔泰没有影响吗?思想革命成功,制度革命才能实现。辛亥革命还未成功,是思想革命未成功,这是大家应该承认的。”(摘自《给青少年的十二封信》论十字街头)有感于独立人格的缺乏与治学的衰败,我所见的这一代,大多数都浑浑噩噩,讲起学问来,一问三不知。殊不知,人类能走到今天,哲学与文艺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莫说什么百无一用,文艺复兴时也有人这么讲。若是这样云里雾里的一直追着唯物,迟早与野兽无异!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八

家里书不少,没统计过,也许不到万册。对于单身狗,大部分的积蓄是给了书店了,而且有个爱好,喜欢的书非要买了读着才带劲。曾在图书馆工作,却没借过一本书,因为我读书必在书上做笔记标注,借的书好像和别人家男人说话似的,寒暄几句就走开了。读书离不了铅笔,所以非买无法细读。

看到此征文,一直落不下笔。房子各个角落摞得书。近期看的书也非一册,有时一本书看到一半,突然心情改变,又换读另外一本了。有的书甚至不舍得读完收尾,就留着点好像那份思考就一直在延续。没读完可不可以落笔写读后感呢,只能是赖着觉得可以的。

推荐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为什么写给青年,因为儿童少年以动觉身体发展,与人认知为主,读书也重要,但是就不似青年那般重要。青年到了思维的高度成熟度,青年人的大脑高度运转,伴随着美丽青春激情,做凡事都很美好的时期,也是读书最美的时期,所以作者给青年说。不是少年,中年其他。可惜我中年才认真读到。

第一封信关于读书。作者说,书店图书馆数不清的书,可以选出来值得反复读的可能就十来本,而且不要听信名人推荐书单,就像听别人安排选食材吃饭一般,你自己最知道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他在好奇什么,想知道什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要你自己探索。抄近路捷径那不是路。读完第一封信,我叹息我自己家里还存着很多不值得收藏的书,就是读这封信读晚了。

第二封信谈动。情绪烦扰是一种暮气,年轻人应该精神昂扬活泼。那么青年为什么总是受情绪动心之苦,是修炼不够,毕竟年少经事少,事情来了知道多少哲理名言都挡不住。闲愁最苦,要生活就要动,要发展,要创造,而不要不舒畅,不要抑郁着。

第三封信谈静。如果只是躁动,人就心浮气躁。还要懂得静,那么这个静不是躲避不是懒惰不是无所事事,是心境空灵,闹中取静,静下来才更能感受生活中的情感和美感。

第四封信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总想着激越的参与运动,不如走到民间,君子求诸己。一副自己思想更新,是未来高知的样子,张口闭口改革和运动,端着知识架子,那还谈何革命。

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走到民间,可是十字街头有很多腐败剂,流俗江湖客,还需耐得寂寞,心静如水。习俗总爱守旧,沉滞顽劣的。借用原文一句“我们要敢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第六封信谈多元宇宙。人生是多方面的,甲宇宙不能去衡量乙宇宙,中国社会推重“道德宇宙”,可是真正圣人很少,多少人靠着道德要优越、回报和权力。而且“道德宇宙”不是人生唯一宇宙,比如还有“科学宇宙”,但绝对真理难得;还有“艺术宇宙”,完美作家寥寥;还有“恋爱宇宙”,当恋爱宇宙和道德宇宙发生冲突,社会会按道德宇宙标准,恋爱宇宙服从道德宇宙而变就不是纯恋爱了,所以真恋爱非常少,很多只是放纵任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九

有感而发吧,我看了这本书后,总想写点什么。

好像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也同大部分青年一样浑浑噩噩的生活着,粗陋肤浅高谈阔论,有时不知道自己在说些干些什么;或许我有目标,但又因为某些因素而未能实现。我们都觉得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我们还差了很多,还有很多能做的更好。

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他说的没错,这简直是我们青少年的通病!

我是该好好反省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我学东西,是贪容易;在有问题时,从众心理太大;做事情时,虎头蛇尾;大多数时间,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这就是太浮躁吧。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应该读一读这12封信。

而现代人更多的只是不重基础,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做些毫无意义的事。

也许我们是该想想,不脚踏实地,怎能仰望天空?

我应该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不要成天空想,玩乐。

我“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世俗图近利。要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索嗤笑的呆气和想象,能景仰不计成败的`坚苦卓绝的努力。”

希望有些有志青年能够好好看看这本书,看看我的这篇文章,看看自己的人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

这本书里的很多的话读来浅显易懂,却是我们往日思考的但无法表达出来的。我们只有结合自身的经历,才能体会出话中含意。在本书中,可以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的句子,虽然里面有些章节可能感觉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看起来这十二封信的主题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下面就我对本书的某些章节谈谈我的感想。(括号内的文字为我的看法。)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一旦下定决心要读书,就算是国家总统,也会有时间读书。)

世间有很多人比你忙的多,很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我们看书不在于多少天可以看完一本书,即看书的速度;也不在于看书的`多少,即看书的数量。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一味读死书。这方面尤以高中生为代表,一天到晚抱着课本、练习题钻,到最后考试,可能因为知识不够全面就被淘汰下来了。因此忙也要看书,且要看的全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灵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一

四十年代那个艰困的时代,朱先生是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国诗歌,却擅长用中文的经书诗词去解释英诗的意象。而这本书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欧8年中,为中学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二

近日,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书是作者以朋友的身份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书中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虽是若干年前所写的.信,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仍然适用。读完此书,我感受到了朱光潜先生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诲以及殷切的期望,让我认识到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更是启发我在工作岗位上要用奉献和服务来磨炼自己,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奉献是一种境界,是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的过程。在看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工作中勤恳付出、全心全意服务司乘的信念。“有一份热放一份光”这虽然是一句口号,但这也是我对于自身的要求,作为青银高速的一份子,虽然大家的岗位不尽相同,有与朝晖星辰为伴的收费员,有不怕酷暑不畏严寒的养护工,但是我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海塞说过,“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本书中,朱光潜先生也多次提出青年应该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对我们而言,为过往司乘提供最优质舒心的服务,提供快捷畅通的道路,就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以,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一位青银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格和职业操守。

服务是青银的名片,作为青银人,我们应该让这张名片熠熠生辉,让“满意在青银”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传递给每一位司乘。收费站作为一个服务窗口,收费人员的服务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亲切自然的微笑,热情甜美的言语问候,娴熟规范的肢体语言,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展现出来的美好行为。我们要用热情和耐心去服务和帮助司乘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带给司乘人员温暖,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为实现“满意青银”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的努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认识到我们当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理想和目标去奋斗,用奉献和服务来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正式开始读的第一本书。单独成一行,留念。

我是一名脑残型文盲,根本没有选择与评价书籍的能力,更没有只看经典原著而进行自我升华的能力。所以,不设防,随性,随机,相信开卷即有益。之后或好或坏,全凭我自己的造化了。

书中的“谈多元宇宙”“无言之美”以及“谈美”三篇短文,堪称伟文。我的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对这三篇短文的赞美了,来个无言之美吧。最惊叹于作者的分类方法以及说理方式,故此重新表述一遍,用我自己的方式,以达到我自己可以用的`目的。事实上,作者的这些分类,也将会是我今后所采用的分类。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去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的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有三个这样的宇宙。第一个为“道德的宇宙”或称“实用的宇宙”,第二个是“科学的宇宙”,而第三个则是“美术的宇宙”。

“一般人所以为最切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是与社会俱生的。”在这个宇宙中,我们采取的是实用的态度。这里是实际生活,在这里“有所为而为”。“善恶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在”科学的宇宙“中,价值标准只是真伪。在这个宇宙中,我们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他们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居然可以这么分类,还是,就应该这么分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四

标准与衡量

徐子棋

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我有很多的感同身受。我从他幽默又严肃的语言和话题中找到了我曾经想过或没有想过的答案。

对于朱光潜先生,我并没有过多的了解,但从他的文章、他的观点中不难看出,他是集理性与感性于一身,且很有主见的人。

从他的《谈多元宇宙》中就可以发现世界是一个很矛盾的空间,对于很多事是没有完全的标准的。比如所谓的“道德宇宙”,它与法律并不完全相同,很多人对它的模糊意识就是以善恶去衡量,但它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话。当你和一个人的观点不同时,你怎么确定谁的观点是对是错?找一个和我们有相同观点的怎么可能公平,找一个和我们观点都不同的,那更不可能做到所谓的公平。所以,朱光潜先生的“科学的宇宙”“恋爱的宇宙”“美术的宇宙”这些。过虚过实的东西,都充满了与“道德的宇宙”有所不同,有所排斥的地方。

在从《谈在卢佛尔宫所得到的一个感想》与《无言之美》,这些对艺术的理解让我很惊喜。在《卢佛尔宫所得到的一个感想》中,作者光潜先生就重点讲起了达芬奇。他批判那些虚伪的,不懂装懂的游客,从而来反思现在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危机。在我读来,我觉得作者更想告诉我们,什么是“努力”,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效率”。在你的成果中无法看出价值,要从过程中去探索价值。那些浮于表面的,只是一发烟花,再惊艳也只是一瞬。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句话在书中的第六十五页。看完这句,我的心怦然一动。这个世界不可能完美,也没有标准的不完美,这让它变得独特,变得美好。这种朦胧的感觉不就是完美?在列奥那多·达芬奇身上,他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因此他有严重的拖延症。可这些种种都造就了一个神话般的达芬奇以及绝妙的作品。

关于世界,我认为是没有绝对的标准。正如光潜先生想的那样,有着无限可能。

善恶之分

李道宇

那有人又问了,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恶呢?我只有两句话。“但是道德的宇宙绝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恶也决不能算是一切价值的标准,而这是我们中国人往往忽略的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不能只从一件事的角度上去区分别人的善恶,不能因为他打了人就说他是坏人,也不能通过他救人就认定他是好人。不管是他救了人还是打了人,都是有许许多多其他因素包含在里面的。比如一个社会小混混,你说他一定是坏的吗?他也可能去帮助别人。你还说他小时候也是坏的,那你又有什么证据呢?你连证据都没有,怎么说明他是坏的人?有可能他小时候也是善良的,只是因为社会中的种种因素才让他变坏的呢。你又说杀过人的一定是坏的,那你又怎么认定杀过人的人去杀的是谁呢?他杀的可能是小混混,也有可能是缠着他很久的人,也还有可能是令他感到厌恶的人,更有可能是他杀了逃犯。

善恶的区分很难,所以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判一个人,不能因为此人做的坏事就说他是坏人,也不能因为他做的好事就说他是好人。要从不同的方方面面判定他的生平,去认定一个人的善恶。

学业如何选择

缪语蔷

我有个疑问:学业究竟该如何选择?

朱光潜老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第七封信讲了《谈升学与选课》,他的这篇文章虽然只写了升学与选课,却又概括了人生中别的选择。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写,“我把生活看作人生第一桩要事,所以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于生活不见得面面俱到”。

现在的人往往都在为升学和选课烦恼。不少的人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只考虑某所学校的一点优点。朱老先生也说过,“许多人因为站在狭路上,只能见到诸方面的某一方面,便说他人所见到的都不如他的真确”。

在这个时代,不少的青年对这社会一无所知,或略懂皮毛,极容易选错了学校,然后糊糊涂涂地上完,又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有的人过早地考虑,刚小学毕业便渴望着以后的生活,中学毕业心就飘了,基础都没有打好。

然而有的人在为选课苦恼。他们的兴趣常常与生活所需冲突。于是,又有不少人以生活为准,放弃自己。其实只要你的兴趣你能发挥好,那么你走入社会也不至于处处碰壁,丢了饭碗。

我觉得选择学业就要选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这样才能走上自己的路。

正如朱老先生所言,任何科目只要和你的兴趣资禀相近,都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都可以使你效用于社会。

谈信

朱诗诚

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让我受益匪浅。

在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感觉身临其境,就好像朱光潜先生站在我的旁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话,诚恳亲切,真实自然,里面的内容让我读懂了不少道理。信中的字虽然通俗自然,但字字都有它的意思和道理。

在第一封信里谈的是读书,在信里说道,“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经常说自己没时间。现在看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你能充分利用时间,就不会没有时间。有很多人说没时间看书,如果你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一天至少也可以读很多页,一个月加起来就可以读一整本书,一年就可以读好几本啦。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在第九封信里,是谈情与理。“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智的道德。”这句话我认为是对的,在生活中越理智的人,身边的人越少。

看完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知道了做人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做事太理智,要多点情感,这些让我终生受益。

愿人生不再彷徨

陈晨

总在彷徨,彷徨一切,直至人生。

朱光潜所写的第十二封信中,他对人生的两种看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儿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在第一种里,“我”与世间万物万事共享,不该过分地高傲,也不该过分的低微自轻。顺着本性生活,像草木虫鱼一样。而第二种,朱光潜先生指导我们,要学会用悲悯之心去观察生活,在生活的悲喜剧之中,品悟人生的百态,但好像过于有着同情心,对待事物又并非那么理性,反倒过于感性。

其文中又有一段话:“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觉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合。”便又结合朱光潜曾经说过的“三此主义”,“生活在此处”,正是他的生活哲学,其生活哲学能够树立更加豁达的心态。无论是在逆境或是顺境,也应当乐观洒脱地面对,在生活中找到心灵自在的栖息地。若在心灵恐惧下,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开朗的心态去坦然面对,总会有着成功。

与感情思想最为直接的,便是语言文字,沉下心来,去面对,多阅读,对人生又有了另一种感悟。总而言之,青年人应保持谦逊,沉心学习,踏实做事,要从根本上做学问工夫,而不能急功近利,贪图世俗的利益。

动与静

方文航

自从读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懂得了什么叫多角度分析,这本书令我收益匪浅。

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回答了当代青年的各种问题,由多方面去逐一回答,去解疑。如第二封信与第三封信“谈动”与“谈静”。“郁由于静止,求泄的办法在动。”是的,许多人的烦恼都是由于太清闲了,才有很多时间去烦恼,只要让自己动起来就没有时间去烦恼了。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静”中讲到了“静趣”以及“静的修养”。是的,一个人的内心越空灵,就不会觉得物界不沉寂,同时也不会觉得物界过于喧闹。这样自能体会到趣味,这便是“静趣”。而朱光潜先生在信中也说了“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有内在因素,也有外界影响,这便是“静的修养”。

还在朱老先生所谈的“多元宇宙”,看似十分深远却又贴合实际。正如书中所讲,“恋爱的宇宙无法与道德的宇宙相容”。是的,道德与恋爱无法相容,社会当出现道德与恋爱冲突时,社会对恋爱者大肆诋毁,而这一点正合朱老先生的观点贴合。

由以上可见,朱老先生目光深远且富有洞察力,着实让人敬佩。

青年的抉择

朱书浩

青年的抉择影响着整个人生。

我们的老师常说:“人为什么要读书?”这都是为了提高人的判断力,能更正确地抉择。朱老先生也说过,“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需费点功夫去搜求。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在宁静的下午或朦胧的早晨,细细品读朱光潜先生所著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那些朴实温暖的话语让我明白了青年宝贵的抉择意见,让我更好的抉择,清楚后果与影响。

在这本书中,有两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是《谈读书》和《谈升学与选课》,其中关于选择的说明和理解,给每一个选择困难,迷茫方向的学生吸取了拨云见日的力量。在中学这个特殊的时期,脑力和体力发展的黄金时段,要珍惜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这是做为一个“过来人”的劝诫。无论你是否优秀,品格良好或者恶劣,中学青春的抉择都是一次改正和进步的机会,不容放过。

面对我们的青年时代,升学时期的升学与选课都是一个重大且不可逃避的抉择。贪多嚼不烂,先生并没有像老师、家长那样要求十全十美,而是发言,“任何科目只要和你兴趣资禀相近,都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都可以有效于社会”。所以我们不必有过多的烦恼,自信地选择你所爱的,你的天赋所在。

作为青年的我们要放眼长远,慎重地抉择,不要有太多的枷锁,禁锢住方方面面,放手一搏。所有青年的抉择都是为了最后人生的成功。

悲剧造就完美

张语萱

那些过于理性的人都明白,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原因是人们眼中的完美过于平淡。

平淡是什么?就像一本小说,只讲主人公怎样快乐地生活,面对的只有欢乐与美满,那么此书有何意义?我相信每个人曾经都有想过成为如此“平淡”的人吧。这一点也不现实,而且如果成为现实,人们终究也会有想要摆脱平淡的一天。“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要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

“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并不代表他一定“背”到底。如果你想要摆脱,你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摆脱它,那么这样的结局一定是完美的、美满的结局,但一定得有挫折与风险。就像前几年很红的一句话,“没有风雨,怎么会有彩虹?”所以我们应理所当然地去面对悲剧,并在悲剧中成长。

我身边有很多自认为自己得了“忧郁症”的人,每听到他们“有苦说不出”的一段话时,我也会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但谁不会经历悲剧呢?那些有故事的人都会经历悲剧,甚至还活在悲剧之中。但他们还会以好的心态去面对眼前,去期待将会发生什么。当然,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但成功人士即使遭遇悲剧,他们还是会笑着面对一切的发生。

悲剧才能造就完美的喜剧,人生有悲才不如此平淡。

摆脱

吴昊洋

在每个人的不同人生道路上,难免都会有歧路,将人带到别的地方,离大道越来越远。

这时,就要摆脱。那何为摆脱?如何摆脱?

朱老先生在第十封信中写道:“摆脱为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一切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在信中,朱老先生也举了几个他朋友的例子,一个叫禾的大学生讨厌考试,但又每天准备考试。一个幼时同学喜欢上了一个女子,家人来阻止,不知到底应该舍弃哪一方,犹豫不决,整天叫苦连天。

以上这些人都是因为摆脱不开,并不果决。正如朱老所言:“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难,而事业也不能成就。”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可见也只有摆脱,做到果决,才能免除烦扰。

“生命旅途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但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正所谓,“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可也”。人去摆脱时,也要去想想哪个好处更大,更珍贵,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比如,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印度当王子时,看见生老病死的苦状,便恍然大悟,认为让人们摆脱苦难比学习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国王更重要。于是,他把父亲、妻子、儿女还有王位所带来的荣华富贵全部摆脱开,遁入深山之中,静坐菩提树下,明心净想解脱人类苦难的方法,最终创建了佛教。正因为他选择恰当,摆脱了歧路,做出了比原本更有意义的事情。

只有摆脱得开,生活才不会成为一场悲剧。也许因为摆脱得开,你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读书与写作

方星涵

青年是什么?

这几天细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信都朴实无华,都使我受益匪浅。在读这本书时,我总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用真实的例子,和蔼可亲的语言让读者感到信服。

作者将我们生活中种种不同的社会现象点明在书中,给予了我们成长的方法与方向,给那些深处迷茫的青年带来拨云见日的力量。我相信在这个有“电”的时代,许多青年都喜欢上网看电视,玩游戏,很少有人在认真地读书。朱光潜先生说过读书是在于你有没有决心,现在的青年对于读书不会有决心,只是觉得看看文字,念念讲义就是在读书,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没有抓住文章的重点,没有读懂文章中所包涵的道理,那你看了和没看有什么不同?读书也是和其他兴趣一样的,儿时喜欢读书,那你现在也喜欢看书。但若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才想去看,那就比登天还难。

读这么多书能有什么用呢?读书可以提高你的知识水平,让你的作文更生动,更有内涵。看别人写的文章时,可以把他和你的文章作比较,加以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与《谈作文》这两封信就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的确,读书与写作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作为青年不能沉溺烦恼,要用心去感受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五

曾经在柏邦妮的博客上听过朱光潜的名字,知道是一代美学大师。但是人的印象,总是要更具体的才觉得亲切和亲近。所以还是在看过《巨流河》之后,看过齐先生描绘的大师的课堂,其学问的深远和为人的恬淡,才更觉得其人生坎坷令人动容。也是在之后,想要找他的书来读一读。

既不是美术生也不是文学生的我,最后读的是其他书友推荐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说来也好笑,社会不同于科学,仿佛真的是循环往复,前段时间才读了胡适关于生活意义的文章,深以为然,在当下的社会也非常有指导意义。又读了这同样是在民国时期,由大师写给年轻人的劝告,也是同样好像是写给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的贴切。

书名就可以看出,是载于报刊的十二封信。这些信里,从谈文章到谈做人,也谈到当时的社会运动。我自己最喜欢的是谈动,静和谈摆脱的`三篇。

谈动,说的是世间人的烦恼多因枯坐而起,能量不能有效的流动。所以开心称作舒畅,不开心称作抑郁。觉得无聊郁闷的时候不妨做一点实事,哪怕是打扫房间,搬弄花盆,在切实的活动中体会自己的力量,生命得以焕发光彩,就不会觉得殊无趣味了。

谈静呢,承接上一篇,说的是生活更有趣味的人,是能在世事中体会到静的乐趣的人。这里的静的乐趣,一句话“万物静观皆自得”。世事忙碌的`时候,能够有几分钟,静下来看见花开,云起,风吹过的那种妙处,就自然有一番天地。也就更能生出安静恬淡的意趣。

谈到摆脱,说的是青年人总是觉得人生有诸多不如意因而烦恼。而其实所谓不如意,无非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人生总要意识到,有所得必须有所舍。既想得,又不愿意舍,自然心中诸多抱怨不平。其实细想来实在是自寻烦恼。

我买的书在这十二篇之外,另外附了几篇文章。这些文里也有几篇非常好,比如谈理想的青年,说到一个青年要有运动选手的体格,科学家的头脑,宗教家的热情,文艺家的胸襟。实在是非常有道理,有这些堪称完美,扩展开来就是公众号里的一百篇心灵鸡汤。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谈读书篇十六

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就像朱光潜先生站在我身边语重心长地与我谈话一般,诚恳真挚,亲切自然。里面的每封信都令我受益匪浅,很多的话读来虽然浅显易懂,但都蕴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下面选取几封信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封,《谈读书》。读完这封信,不禁想了想过去的自己,空闲的时候还能抽出一点时间看看书,但稍微忙一点,就会将读书这件事置之脑后。不仅是看书,背单词,锻炼也是如此但扪心自问,再忙的日子,其实也能抽出时间完成这些有益的小事,只是自己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一样。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退伍落后。我们在大学正是吸收各种养分的时候,应该抓紧一切时间,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第二封,《谈情与理》。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句话: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我们应该知道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我们都知道,理性固然重要,但感性却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性能让我们置身事外看清某个东西,但感性更能让我们深入其中感受这个事物。感受加思考,感性与理性,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拥有的态度。

十二封信,各有各的侧重点,各有各的哲理,朱光潜先生的十二封信,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幼儿园小班的月工作计划(精选10篇)

    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和满意度,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寒假计划的范文汇总如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幼儿园小班的月工作计划

    最新疫情防控志愿者宣传口号 疫情防控宣传口号(大全17篇)

    典礼不仅是一种场合,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能够带来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筹划典礼时,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期望,力求让每个人都能有一个愉快和难忘的经历。感

    个字的植树节演讲稿小学(通用8篇)

    诚信是国家的软实力,能够提升国际形象和地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和参考。个字的植树节演讲稿小学篇一老师们,同

    青春正当时携手创未来心得(汇总8篇)

    军训心得是在军训期间对自己以及队友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在下面的培训心得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

    2023年排长个人总结(优质8篇)

    学期总结是对这一学期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回顾,有利于总结经验。为了方便大家写学习总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参考。排长个人总结篇一半年工作总

    英语远程研修总结(精选18篇)

    考试总结是在一次考试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期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2023年师范生实习生自我鉴定评语(模板12篇)

    感恩是一种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在写感恩的文字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来展示我们的感恩之心。以下是一些感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温暖与

    2023年除夕简单文案(精选8篇)

    祝你度过一个美好的生日,开心每一天!在下面的情感文案中,你会发现写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情绪的流露。除夕简单文案篇一1、吃醋是因为喜欢,生气是因为在乎,如果有一天我真

    成立民办幼儿园的申请报告(汇总8篇)

    辞职报告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交代,也是对公司及所在团队的一个尊重和感谢,它有助于保持自己职业形象的完整性。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报告范文的写作技巧,将对我们的学习

    最新调度个人总结(通用13篇)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来进行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总结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些参考。调度个人总结篇一两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