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紫薇儿

一个好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一

过程与方法。

1.练习快速默读法,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培养探险的勇气。

1.快速阅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叙事有详有略,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3.学习我国登山队员的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理解作者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与我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探险的资料。?

教师:也要准备相应资料,并制作课件。?

一课时。

领会我国登山健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导入。

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登上地球之巅》,随作者一道去了解那激动人心的往事,感受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二、交换资料。

学生交换收集的资料,简介珠穆朗玛峰,简介中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活动。?

三、自由朗读,积累词语。

学生自由朗读,疏通字句,标明段序。?

教师用多媒体提示学生需要积累的字词:?

1.注音?

2.释义?

(1)砭骨()?

(2)履践()?

(3)崔巍()?

(4)养精蓄锐()?

(5)齐心协力()?

(6)勇往直前()?学生翻阅工具书明确:?

2.(1)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2)踩踏。

(3)形容山高大雄伟。

(4)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5)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6)勇敢地一直往前进。?

四、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题目:?

(多媒体显示)?

1.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

3.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4.表现了登山队员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独学,后讨论,交流,明确:?

1.(参考)(1)登山队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顶峰。?

(4)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5)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

攀登。

(6)登山队完成由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

2.(1)征服“第二台阶”;(2)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3.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

4.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

五、复述课文。

1.找几个学生分阶段复述。?

2.找学生复述全文。(要求有详有略,突出典型事例、典型人物)。

六、精读探究。

文中哪些情节最令你感动、难忘?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感受。

1.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最感动、最难忘的情节可能有:

2.学生谈感受。(针对上述两个情节)明确:?

七、合作研讨。

文中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彩,请找出这些语句,并揣摩其作用。?

1.文中写景的语句有:?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3)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1)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衬托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八、拓展延伸。

讨论:你认为,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代表人类首次到达南极与我国。

登山队员刘连满等人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两件事,哪件更有意义??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

九、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学习本文,无疑应将快速阅读与学习课文叙事有详有略、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作为教学重点。但由于本文所写内容特殊,报道的是我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书写世界纪录的伟大创举。所以,相比之下,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登山队员优秀的精神品质,培养探险的勇气和民族的自豪感这一点,在整个第五单元的课文也都应算是重点。因此,全部的教学活动,从导入到学生交换资料,从整体感知到精读探究,从研讨环境描写的作用到拓展延伸,乃至最后的小结,几乎都是为了落实这一点而展开的,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同时兼顾到了培养快速阅读和精读的读书方法,以及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与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这些教学要点,全面落实了教学目标。从实际上课情况来看,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胃口的。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二

同学们,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为自己的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更对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做了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接触这样一批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板书:《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三

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内容。

3、复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4、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本文的主旨。

2.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复核课文,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3、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主旨。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山往往海拔不过千米,走的是修好的山路,我们还带着充足的水、食物,中间可以随时休息,即使如此,我们仍感到疲惫不堪。如果面对世界的最高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我们只能望山兴叹了。登山,锤炼的是人的信念、勇气和意志。50年前中国登山健儿用超人的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挑战人类极限,在珠峰成就了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今天我们学习《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感受他们的力量。

二、解题。学生交流后媒体展示珠穆朗马峰、作者的简介等资料。

三、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四、审读题目和导语,进行联想,提出问题。(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归类,媒体展示)。

3、登山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4、最后登上山巅了吗。

5、文中人物是什么样的人?

五、自学。

1、齐读字词,正字音。

2、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人物心理、感受、环境描写的句子。

3、完成学习目标。

六、交流。

1、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生动记叙了登山队员们突出顶峰的过程。

2、理清结构。

开始登顶(1-3)——攀登第二台阶(4-8)——与黑暗博斗(9-12)——刘连满过度疲劳停止攀登,冒死将氧气留给队友(13-15)——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勇登峰顶(16-23)。

3、复述课文内容。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四

《登上地球之巅》描述的是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珠峰北坡攀缘而上,踏过千年的冰封,克服重重的困难,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事迹。登山队员的大无畏精神,让每个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使这些怕苦怕累的中学生为之触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学习目标】。

1、培养快速默读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感受课文中团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在事业中的意义。

4、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快速默读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重点、难点)。

2、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有关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山的雄奇险峻。播放珠穆朗玛的歌曲。珠穆朗玛,你对她了解有多少呢?(学生介绍)[教师总结补充]: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定日县中尼边境处.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但我们伟大的人类却创造了奇迹,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功的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这些伟大的登山队员们是怎样实现之一伟大的壮举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快速默读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4、感受课文中团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在事业中的意义。

三、课前预习展示。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峰巅砭骨崔巍滞留窒息匍匐。

2解释下列词语。

砭骨。

履践。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

四、自主阅读。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3)、文中的哪些情节感动了你?说说你的感受。(重视朗读以及重点语段的推敲和品味)。

(5)、文中的优美的写景句无疑是文笔的精华,请找出这些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2、展示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展示。

3、小结并延伸。

五、品味语言。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心潮澎湃,登山队员们这些优秀的品质感染着我们。文章之所以如此感人肺腑,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很多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说,本文中作者对登山队员的敬佩之情是处处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赏析这篇课文的语言。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我认为文中(词语、句子)好,是因为”说一句话。

2、你对文中的语言还有不理解的吗?请找出,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六、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两遍。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郭超人。

一、登山队员向顶峰攀登。

二、登山队员征服“第二台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团结协作。

三、刘满连把氧气留给同志。

四、登上顶峰,完成创举。

【设计思路】。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五

教学目标:

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教学目标。

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xx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

没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录音机,磁带《青藏高原》,以及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同时,能够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有详略地复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语言学习讲究积累。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和模仿很有益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师:珠峰是雄伟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巨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梦想。

出示20xx年5月报纸新闻: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中国业余登山队员首次登上珠峰。

师: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的新记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新闻报纸的出示,使学生感受到了新鲜,拉近了学习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生活。)。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该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三、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2、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然后推举一人进行全班交流、评价。要求学生注意叙事的详略。可以复述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同时让学生加以评价,是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

四、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师:从刚才大家复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感情,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亲身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同时,语言是要靠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积累一些好句,体验其中妙处,不失为一种学习语言的途径。)。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资料链接。

郭超人,高级记者,1960年,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了这次登山过程中的许多感人事迹。登顶成功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本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六

背景:《登上地球之巅》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纪念日》中开卷有益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个开放的单元。在4月12日鲤城区东门小学市级示范校开放日的研讨中,本人就这一课上了一节研讨课。课后撷取其中的几个小片断进行分析,以利于今后能更准确地把握开放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在开卷有益中受益更深。

(一)。

片断2: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这一天值得纪念了吗?(生答完,师小结:不仅因为这一天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更因为队员们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吧——1960年5月25日。)。

片断3: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日子?(生回答:举行登山比赛、写一首诗、做一份手抄报……)。

片断4:在中国,有很多与体育有关的纪念日,如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类的资料还很多,请大家继续搜集,做和中国体育有关的纪念日的资料册。

分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呈现,提倡“主题单元教学”。这几个片断体现本课的教学能放在《纪念日》这个大的单元主题之中,根据教材特点,以主题单元为依托,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进行全盘考虑,单元整体备课、教学。

(二)。

片断:课件出示略读要求,按要求自学后交流:

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并注音。

教师巡视,相机把生字词写在黑板上(山脊重峦叠嶂巍峨雄伟),正音齐读。

2、默读课文,结合课题和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生读后指名回答。

3、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找出划出重点词语,说说感受。

4、满怀自信,满怀豪情齐读读课文第三、四段。

思考:运动员是怎样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划出这两段中的重点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什么?(重点为数字,从中引出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

分析:这个过程有学生生字自学方法的运用,有本册学习重点之一的批注的运用。更主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准确地把握住略读与精读的区别——“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学习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教学时,教师还考虑四年级同学的实际水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纲挈领,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同时意识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自身体验和情感迁移到课文中,让年段课题《倡导自主阅读尊重独特感受》在课堂上的真正得到落实。

(三)。

下面欢迎吴毅同学介绍他查找到的资料。(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吴毅同学自信地走上台,边移动着鼠标,边介绍:“同学们,这是我从网上查找到的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情况。1953年……那么是谁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呢?是我们中国的运动员……”在同学们再一次的掌声中,吴毅同学结束了资料的展示。)。

片断3: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找出划出重点词语,说说感受。课件展示珠峰的图片。(从同学们惊叹中听出了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巍峨雄伟、气势磅礴、地形险峻、气象万变)。

片断4:从资料中,你们还知道,我国后来又有几次登上了地球之巅?(展示同学的资料)。

分析:从这几个片断中看出,课前,师生一起搜集有关珠峰的资料,有的上网找到珠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包括海拔、景色介绍、天气状况、历次攀登,打印在纸上甚至做成电子幻灯片,有的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上找到了为什么攀登珠峰都是在每年的5月份,有的找到了和珠峰有关的音频资料。可见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已经被重视。课前搜集资料的运用,也体现了开放单元的开放性。这些资料有机地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

2006年4月13日。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七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观看有关雪域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及中国登山队40年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教学设计。

导入。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整体感悟。

1、个人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然后全班交流。

(以上三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锻炼学生快速阅读、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至于几个阶段的划分,答案不必苛求,能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参考: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c、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d、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f、登山队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复述课文。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a、全班讨论。

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根据以上两个内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写语段。

b、全班齐读感人的描写语段。

2、找几个学生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可以每人复述一个登山阶段。

(这几个环节的安排是为了训练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点的记叙,其余情节可以简略,或是一笔带过,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加以议论、抒情。复述时,可以多找几个学生,每个人按顺序口述一个情节,详略自己安排,复述后由其他学生评价。)。

体验与反思。

讨论: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扣住课文情节,重点从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毅力等方面谈探险队员的优秀品质,体会则要联系现实生活谈。

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小组讨论: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2、模仿这些语句的写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特色,也写几句话。

做这个练习,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了解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文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应抓住特点来写景,使之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将这个练习放到作业中,课后完成。

作业。

在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中国登山队员表现出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和本课中的刘连满为例,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八

同学们,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为自己的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更对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做了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接触这样一批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板书:《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1、让生速读课文,解决字词并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注音)。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然后师归纳)。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了第二台阶。

c、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d、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的无氧攀登。

f、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a、全班讨论。

(师提示:(1)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2)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根据以上两个内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写语段。)。

b、让生进行归纳回答,对感人的描写语段师起头让全班学生齐读,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2、找几个学生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可以每人复述一个登山的阶段。

(这几个环节的安排是为了训练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点的记叙,其余情节则可以简略,或是一笔带过,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加以议论、抒情。复述时,可以多找几个学生,每个人按顺序口述一个情节,详略自己安排,复述后由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交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生1、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生3、登山过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登山将面临哪些困难呢?

(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班上交流,共同解决,由教师归纳。)。

讨论: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扣住课文情节重点从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毅力方面谈探险队员的优秀品质,体会则要联系现实生活谈)。

1、四人小组讨论: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2、模仿这些语句的写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特色,写几句话。

(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将这个练习放到作业中,课后完成)。

登山英雄依靠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团结合作、牺牲精神,克服了登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中国登山健儿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坚强的。希望同学们从本文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九

福建省漳平市第二中学  苏文河(arsun)。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了解一些有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材料,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材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这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山全过程的惊心动魄、成功的自豪以及喜悦,从而可以感受到队员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1课时。

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导入  新课。

师: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上这珠峰呢?如今中国人把这一幻想变成现实,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不熟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1、小组间互相交流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2、组内听写,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学习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d、再次阅读这就是说,复述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选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补充。)。

3、教师小结。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学习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复述过程注意抓住主要情节。)。

1、教师导学:记叙文的学习,可以从记叙的六要素,叙事的详略安排上,语言的生动等方面去研读,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找出文吕对环境的描写,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文中的作用。

b、文中哪能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c、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e、假如你是文中的刘连满,你会怎么办?从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以上内容在再次默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发言时可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好。)。

教师指导:

a、“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过程环境恶劣,非常危险,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于和环境作斗争的精神。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描写了珠物流妈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这样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二者相结合,起到一张一弛的阅读效果。

b、刚开始的攀登是略写,最后攀登最顶峰是详写,还详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因为攀登最顶峰最困难,也最危险,通过详写,更能体现队员们的优秀品质。

c、提示从修辞手法、语气等方面进行思考。

d、学生畅所欲言,想像合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体会中国人民伟大的、坚强的品质,中国也有高水平的探险家。

e、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试想像把自己置身于刘连满的角色,谈心得体会。

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试着仿写几句。(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章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景色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体会登山运动员所承受的痛苦。)。

1、想像一下,登上最高峰的运动咒的心情。

2、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上最高峰?

3、想象一下,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4、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感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与幻想,只要想象合理,能自圆其说。教师作调整性解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人的又一大壮举,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使世界对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但是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美国在1969年7月21日就已经登上月球了,而中国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机飞行成功。期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当航天英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让中国人飞得更高更远。

1、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搜集有关探险材料,准备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了解一些有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材料,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材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这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山全过程的惊心动魄、成功的自豪以及喜悦,从而可以感受到队员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1课时

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导入新课。

师: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上这珠峰呢?如今中国人把这一幻想变成现实,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不熟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1、小组间互相交流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2、组内听写,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

(以上问题可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选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补充。)

3、教师小结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学习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复述过程注意抓住主要情节。)

1、教师导学:记叙文的学习,可以从记叙的六要素,叙事的详略安排上,语言的生动等方面去研读,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找出文中对环境的描写,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文中的作用。

b、文中哪能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c、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d、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e、假如你是文中的刘连满,你会怎么办?从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a、“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过程环境恶劣,非常危险,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于和环境作斗争的精神。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描写了珠物流妈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这样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二者相结合,起到一张一弛的阅读效果。

b、刚开始的攀登是略写,最后攀登最顶峰是详写,还详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因为攀登最顶峰最困难,也最危险,通过详写,更能体现队员们的优秀品质。

c、提示从修辞手法、语气等方面进行思考。

d、学生畅所欲言,想像合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体会中国人民伟大的、坚强的品质,中国也有高水平的探险家。

e、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试想像把自己置身于刘连满的角色,谈心得体会。

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试着仿写几句。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体会登山运动员所承受的痛苦。)

1、想像一下,登上最高峰的运动员的心情。

2、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上最高峰?

3、想象一下,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4、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感想?教学小结

中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人的又一大壮举,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使世界对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但是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美国在1969年7月21日就已经登上月球了,而中国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机飞行成功。期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当航天英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让中国人飞得更高更远。

1、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搜集有关探险材料,准备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一

1、组建团队、成员分工(如小组长、器材师、发言人)。

出示地球仪。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地球仪有什么变化?

幼:他在不停的转动。

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动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认一认。

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它没有边际,你们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吗?现在你们就要好好学习。

2、讨论: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转,它是在围绕着太阳在不停的转动。太阳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笔涂出地球上我们中国的形状,(雄鸡)。

看一看。

观察中国的版图的边上邻国的形状及邻国的国名。(蒙古、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

小结:地球是一个适宜人类、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个有适宜人类及生物存在的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他是一个唯一一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二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学习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d、再次阅读这就是说,复述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选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同学补充。)。

3、教师小结。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学习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复述过程注意抓住主要情节。)。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三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2、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xx年5月中国登山队再测珠峰的新闻报纸。磁带《青藏高原》,以及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课前检查

1、(投影)注音

峰巅 砭骨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2、释义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师:俗话说的好:“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名属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以其海拔高、景色奇而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园”。

请同学们谈谈20xx年5月中国登山队重测珠峰的经过。

师: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三、复述课文,研读赏析

教师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

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这两件事。

3、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4、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然后推举一人进行全班交流、评价。要求学生注意叙事的详略。可以复述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5、从刚才大家复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完美的人生常伴澎湃的急流,绝美的风景常在奇险的山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胜境,才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会走得更稳健、更远.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本节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本文篇幅虽较长,但按时间为线索,清晰记录了中国登山队首次登峰的经过。因此通过本文让学生的复述课文,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2、故事发生的时间已较远,导入课文时让学生查找20xx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这样将时间距离拉进了。图片与音乐的运用,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本文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语言的学习就需要日常的积累,因此学习并模仿景物描写是本文学习重点之一。

4、此外,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在分析课文时要贯穿其中,对学生的品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四

1、积累词语。

2、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3、了解人类特别是中国人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1、练习快速默读法,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培养探险的勇气。

1、快速阅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叙事有详有略,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3、学习我国登山队员的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理解作者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与我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探险的资料。

教师:也要准备相应资料,并制作课件。

一课时

领会我国登山健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最后定格珠峰峰顶的图片。)

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登上地球之巅》,随作者一道去了解那激动人心的往事,感受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二、交换资料

学生交换收集的资料,简介珠穆朗玛峰,简介中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活动。

三、自由朗读,积累词语

学生自由朗读,疏通字句,标明段序。

教师用多媒体提示学生需要积累的字词:

1、注音

2、释义

(1)砭骨()

(2)履践()

(3)崔巍()

(4)养精蓄锐()

(5)齐心协力()

(6)勇往直前()

学生翻阅工具书明确:

2、(1)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2)踩踏。

(3)形容山高大雄伟。

(4)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5)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6)勇敢地一直往前进。

四、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完成下列题目:

(多媒体显示)

1、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

3、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4、表现了登山队员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独学,后讨论,交流,明确:

1、(参考)(1)登山队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顶峰。

(4)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5)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6)登山队完成由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

2、(1)征服“第二台阶”;

(2)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3、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

4、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

五、复述课文

1、找几个学生分阶段复述。

2、找学生复述全文。(要求有详有略,突出典型事例、典型人物)

六、精读探究

文中哪些情节最令你感动、难忘?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感受。

1、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最感动、最难忘的情节可能有:

(1)在征服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时,刘连满毅然为队友作人梯,尽管眼冒“金花”,两脚颤抖,呼吸沉重,却仍然坚持让队友踩在他的肩膀上爬上去。

(2)刘连满在等待队友登顶返回时,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又担心战友不知道,于是挣扎着艰难地写下一封感人的短信。

2、学生谈感受。(针对上述两个情节)明确:

刘连满身上集中地表现了我国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他的行为表现令人崇敬,令人难忘。

七、合作研讨

文中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彩,请找出这些语句,并揣摩其作用。

1、文中写景的语句有: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3)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4)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2、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已见,积极发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容与中心的关系以及自己的阅读心理两个方面去理解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明确:

(1)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衬托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2)文中用较多笔墨描写美丽的珠峰景色,生动形象,既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更给人以美感。

八、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

既要培养民族的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和祖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又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站在整个人类进步的高度上肯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勇于探险的精神和所创造的伟大成就。

九、课堂小结

自然是美丽的,自然是神秘的。只有具备不畏艰险,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揭开自然的.奥秘。希望大家学习刘连满等人的精神,在人类探险的道路上为国争光。

组织学生学习本文,无疑应将快速阅读与学习课文叙事有详有略、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作为教学重点。但由于本文所写内容特殊,报道的是我国登山队员征服珠峰,书写世界纪录的伟大创举。所以,相比之下,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登山队员优秀的精神品质,培养探险的勇气和民族的自豪感这一点,在整个第五单元的课文也都应算是重点。因此,全部的教学活动,从导入到学生交换资料,从整体感知到精读探究,从研讨环境描写的作用到拓展延伸,乃至最后的小结,几乎都是为了落实这一点而展开的,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同时兼顾到了培养快速阅读和精读的读书方法,以及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与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这些教学要点,全面落实了教学目标。从实际上课情况来看,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胃口的。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五

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生字词语;2、复述课文(概括能力);3、景物描写;4、详略的安排。

过程与方法:快速阅读,自主、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详略安排。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

2、文体:通讯,通讯是详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具有时效性。

作者简介:郭超人,湖北武穴人,高级记者,1960年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夏邦马峰的报道。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时代的回声》等。本文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3、关于珠穆琅玛峰:

•喜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4、写作背景:

•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二、整体把握:

〈一〉生字词语检查、学习。

〈二〉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1、登山队出发。

(9—1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満留下,其他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顶峰。

14—15 )刘连満冒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感人的短信。

(16—21)三队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22—23)完成由北路登顶的壮举。

3、复述课文(概括能力)。

〈三〉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

遇到的困难。

1、山路陡峭2、天气严寒3、身体虚弱4、高山反应5、缺乏氧气6、黑夜登山(靠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団结合作、敢于牺牲的精神来克服)。

〈四〉、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蛛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

三、写作借鉴。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岩壁陡滑危险,用“人梯”翻越,黑夜中攀登的艰险及想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是详写了刘连満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懂得记叙复杂的事件应:。

a.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b、有重点地记叙,其余情节可略或一笔带过;                                        c、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加入议论抒情。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四、 小结:

2、作者采用详略得当方法处理材料和选取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五、体会和反思(作业):

从课文的感人情节中,看到我国登山队员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团结协作、个人的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毅力等)。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六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阅读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中国登山队员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登上珠峰。

四、合作探究。

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究竟靠什么克服的?

1、提示:直接描写队员们攀登艰难的句子。

如:(第5小节)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攀登,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

(第六小节)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

(第22小节)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

攀登的高度与攀登的时间关系的句子:

如:(第4小节)突击顶峰的队员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大约70米。

(第8小节)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

(第22小节)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互动3:从这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互动4: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你觉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样的一往无前呢?

明确:是一颗爱国的心,一颗为祖国争光的心、我们可以想象当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顶峰时,那是多么令人自豪和骄傲的啊!

2、研讨英雄(重点)。

[过渡]根据课文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突击顶峰的除了刚才图片上的三个人以外还应该有一个人,他是谁?(学生答刘连满)。

讨论1:刘连满为什么没有登上顶峰呢?是他自己放弃了吗?

讨论2:赏读他当时留下的遗书。

从以上的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刘连满同志在”渴望活着”,”有机会活着”的情况下却”放弃活着”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他更是一个英雄。

五、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让我们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六、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其他登山探险家的故事。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七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03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新闻报纸的出示,使学生感受到了新鲜,拉近了学习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生活。)。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该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三、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

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同时让学生加以评价,是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

四、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感情,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八

同学们,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为自己的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更对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做了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接触这样一批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板书:《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1、让生速读课文,解决字词并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师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注音)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然后师归纳)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了第二台阶。

c、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d、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的无氧攀登。

f、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a、全班讨论

(师提示:(1)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2)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根据以上两个内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写语段。)

b、让生进行归纳回答,对感人的描写语段师起头让全班学生齐读,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2、找几个学生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可以每人复述一个登山的阶段。

(这几个环节的安排是为了训练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点的记叙,其余情节则可以简略,或是一笔带过,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加以议论、抒情。复述时,可以多找几个学生,每个人按顺序口述一个情节,详略自己安排,复述后由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交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生1、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生3、登山过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登山将面临哪些困难呢?

(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班上交流,共同解决,由教师归纳。)

讨论: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扣住课文情节重点从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毅力方面谈探险队员的优秀品质,体会则要联系现实生活谈)

1、四人小组讨论: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2、模仿这些语句的写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特色,写几句话。

(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将这个练习放到作业中,课后完成)

登山英雄依靠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团结合作、牺牲精神,克服了登顶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中国登山健儿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坚强的。希望同学们从本文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九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读题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2、板书课题——释“巅”。

3、怎么读——节奏、重音、语气——生读。

4、补题: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1、不看材料在题目前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

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登上”背后的故事,复述印象最为深刻,最令你感动的细节?(五分钟准备)先同桌互述,再相互交流,推选代表复述(男女各一名,视情况)。

——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连满,作者花了许多笔墨集中描写他。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有(6)(7)(11)(14)(15)(16)。

1、男女生读相关文字,作者的哪些语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a、对比式写法;b、内心独白;c、其他。

2、刘连满最后并没有登上珠峰,作者为什么花大笔墨写他?(作者是不是有点不知轻重?)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他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其他队员遇到的困难如——寒冷、黑夜、缺氧;

(2)他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貌——意志、毅力、团结、牺牲等;(教师小结:所以文章表现的不只是其他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也不只是这次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3)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

(4)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

1、20xx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你怎么看?

3、我们听一听别人怎么说:

我们不能因为这次事故的发生,就把山鹰社存在的必要性完全抹杀,更不能把他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行动归结为无谓的青春冲动,如果我们因噎废食,那么,我们不但失去了几个优秀的孩子,我们还会失去冒险的勇气、探索的精神和征服的渴望。我们不能失去这些精神财富,就像我们不能失去那些雏鹰一样。

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户外运动、探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么做,觉得是一种时尚,觉得很刺激,或者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承认。但我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生命,爱惜生命,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点,否则会让你的亲人感到难过。

人们往往把登上某某峰顶之类的具体目标看得过分重要,当成了探险的目的本身,于是就和自己过不去了,在制定目标时但求危险最大化,在实现不了目标时也不肯知难而退。探险的最高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其前提是要保存生命,因此,对于可预测的危险理应防备,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牺牲。

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任何看似细小的疏忽或错误,都可能酿成悲剧。

热爱登山的人,一定都曾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问题。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命的人,相反,他们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

探险既是人类对求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我们应不断武装自己,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安全学生范文(17篇)

    优秀作文能够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引发共鸣,传递真挚的情感。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些优秀作家的才华吧。今年3月31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中小

    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案大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科学教学的基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指导您的教学工作,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参考。教学目标:1、

    楼长辞职报告(专业16篇)

    撰写辞职报告不仅是对上级的尊重,也是给自己留下一份良好的离职印象,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精选的辞职报告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辞职事

    月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专业20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仅是对自身工作的检视,也是对团队合作和整体工作进展的反思和总结。如果你正在为写月工作总结而犯愁,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会有所帮助。

    遵守交通规则教案大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计划。各年级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如下,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

    党员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实用17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员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的自我批评和反思,也是对自身进步和成长的认识和体会。以下是一些党员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可爱的水晶宝宝(精选19篇)

    优秀作文应该遵循文学的基本规律,通过修辞和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几篇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的水平和技巧。

    统计与财务简历(优秀12篇)

    统计是一种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式,用于揭示事物的规律和趋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统计分析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专业:经济学。学校:清华大学。求职意向。

    语言领域幼儿教案(通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包含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等内容。下面是一些教师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

    大班防校园欺凌教案(优秀21篇)

    教师在编写大班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以便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一)打架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