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笔舞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一

民间故事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我最喜欢看里面的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其中关于郭子仪的一则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内容讲的是:唐明皇贪恋杨贵妃的美色而不理朝政,导致安禄山叛乱,郭子仪领命出征,出征前他为了鼓舞士气,向唐明皇要杨贵妃跳舞的帐子---芙蓉帐,唐明皇很不情愿的把芙蓉帐交出来,谁知郭子仪为了警告唐明皇当众撕毁芙蓉帐后才率兵出征,他的行为得到了老百姓的赞颂,所以他的故事才能流传。我非常敬佩郭子仪能为国担忧的高尚情操。

书中还讲到了很多民间笑话,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改春联》,讲的是:一位地主,胸无点墨还假装斯文。在春节前夕,他请来教书先生帮他写春联,春联写的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地主看了后说不好,觉得不能人人增寿,让先生改成“娘增寿”,先生说:“对联讲究对仗,上联改了,下联也得改。”,地主不懂就让先生改,自己走了,先生一想,把对联改好了。除夕夜时,地主把对联贴在门上,来往行人无不捧腹大笑,原来对联改成了“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这则故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了那些瞧不起人的达官贵人,不学无术还自以为是,抒发了老百姓对这种人的憎恨。

读了《中国民间故事》,使我了解了中华五前年的许多民间故事,令我爱不释手!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二

西湖民间故事,是收集了古代民间富有爱心、正义感、舍己救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怎么数也数不清;就像奔腾的长江怎么流也流不完;还像人们的爱心一样多。

就拿其中的一篇故事“寻太阳”来说说吧!在西湖边宝石山脚下的村庄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因为太阳不见了,于是丈夫就去寻找太阳。在宝石山脚下,一位老公公知道太阳突然不见的原因:魔王怕太阳、恨太阳,所以就抢去太阳……最终丈夫被妖魔鬼怪杀害了,于是他的儿子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去寻找太阳。他儿子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魔王,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儿子终于打败了魔王,当他的儿子“抬”起了太阳后,被累死了。因此,他们这种为老百姓自我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还有一个故事“六和填江”也很感人,六和的娘被大浪卷走,六和为了救娘,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娘给救出来了……六和为了救娘,不怕自己被大浪卷走,还扔石块想填满钱塘江,让龙王送他娘回来。这种孝顺行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非常敬佩六和。

《西湖民间故事》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收集民间老百姓的正义、爱心、拔刀相助、舍己救人……值得大家去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都在阅读一本书《中华民间故事》,书中收录了好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作品,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读完这本书我真是受益良多。

书中有好多之前就熟悉的故事名字,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等。这些故事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就是那脍炙人口的《马头琴的故事》,当我了解了马头琴的由来,少年苏和和小白马的友谊成就了马头琴。故事中的王民打伤牧民,射死白马十分残暴,实在令人唾弃。故事中人和动物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支谊,令人唏嘘不已,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像苏和一样去善良地保护动物,敬畏生命。

当我读到木兰从军这个故事时木兰勇敢顽强孝顺善良的精神令我佩服。木兰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在战场上受苦受累,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在战场上;木兰与敌军厮杀,立了战功,最后还被提升为大将军战功赫赫。木兰一名女子也能一身戎装保卫祖国令我振奋不已。她的执着、忍耐和不屈都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中的故事都来源于民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让我深深沉迷其中,给矛了我许多人生的启法,让我明白了只有心怀善良,奋发向上,遇到困难昂首挺胸;永不放弃,才能让自己生活更加精彩,让自己人生更有意义。

读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学会了我坚强、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我要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四

在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西湖民间故事》,听爸爸说他特别好看,果然这本书有一篇故事特别吸引我,题目叫《石香炉》讲的是,有一年巧匠鲁班带他小妹来杭州收徒,一共180个。授教时,忽然刮起一阵黑风,原来是黑鱼精要鲁班小妹做他老婆,小妹为了全杭州人民的安危,答应了黑鱼精,但让黑鱼精给点时间让鲁班替她用山做个3个脚的石香炉,黑鱼精答应了。凿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做好了石香炉,就将水里的黑鱼精倒扣在石香炉里,只露出了3个脚。每年中秋节夜里,人们就在“香炉脚”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上烛火,烛光映在湖里,就出现了好几个月影,这就是“三潭印月”。

我读完这个故事,就被小妹的聪明才智所吸引,被鲁班的技术所佩服。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危斗志斗勇,为了斩妖除魔想尽办法,小妹能在黑鱼精提出要求时面不改色,仍然沉着冷静,想出两全其美的好主意:第一,能让杭州的老百姓平安健康。第二,能让鲁班的小妹和鲁班一起做工教徒。他们这种兄妹相依,爱护老百姓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以后我也要学习小妹的精神,智慧。

《西湖民间故事》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宋嫂鱼》、《寻太阳》、《白娘子》……听爸爸说,这本书他10岁时就看过了,他觉得很好看,所以推荐给我。现在我也喜欢看这本书,真是“代代相传”啊!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看的是《民间故事》里面的驼背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京城,从前在京城里有个人叫驼背,他不知道怎么就死了。国王派卫兵去找凶手,卫兵走到死驼背的地方,在国王的御厨里,国王问厨头,他的尸体怎么在你这里。这厨头说:“人是我杀的,国王叫卫兵拿刀来砍了厨头的头,就在刀下去的时候,自己说:“昨天我回家去,看见驼背在我家墙上,我一气之下给了他一锤,他就死了。

我把他放进御厨里的箱子里却被你们发现了。这时他说完一位太医出来说人是我杀的,国王叫卫兵把他抓起来,太医说:“昨天我请驼背去散步,看见一家店就想进去,店员说:“一次只能进去一个人,”太医说我先,那店员还说第一个进来就可以免费,他们俩就吵了起来。突然太医就用地上的石头向驼背砸去,他就死了,原来太医是假的,是个小伙子。国王立即要砍他的头,这时城里有个裁缝来了说:“人是我杀的”裁缝说:“昨天我请驼背去喝酒,我烧了一条鱼,驼背不小心就被鱼刺刺死了。”国王把裁缝抓了。有个人把驼背上的毒针拔出来,驼背就翻身复活了,这时大家都镇住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人死了怎么会复活呢?我今天看的故事实在太奇怪了。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六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故事书,书中故事富有神奇色彩,历来是人们所喜欢的,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此民间传统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王小二卧冰求鲤》讲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很穷,母亲靠帮人缝补衣服,儿子王二小帮人放牛、打鱼、捉虾为生。有一年冬天,一连下了十多天的雪,王小二的母亲生病了,郎中面带难色说:“一定要用一斤重的鲜活鲤鱼做药引才能治好病。”于是,王小二在冰封雪地里,不能凿掉冰块,怕把鱼吓跑,只有脱掉衣服躺在冰面上要用体温把冰焐化,寒冰刺骨,王小二冻得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感动了神仙,神仙帮他捉到了一条鲤鱼,王小儿感过神仙后,马上回家治好了母亲的病。

王小二的爱母亲,为母亲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像王小二一样,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篇七

这一周,我读完了“人文第一课·最美的民间故事”的最后一本《世界各地民间故事》。

《世界各地民间故事》中的故事是按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介绍的,也是先介绍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再讲故事,还在每个故事后面加了一个“让我们一起行动”。这个“让我们一起行动”是动手制作一些和这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手工,比如:尼日利亚的故事配合的就是当他特色的家常煲汤,有机会我都试一试。在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印度的故事《安丽塔的树》,里面讲了印度妇女和儿童为了保护大树而采取了抱树行动,真的很了不起。

这本书看完后,这套书就都读完了!我还会没事再翻看的,因为故事都非常好听,插图特别美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