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残疾人工作汇报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汇总8篇)

时间:2023-09-05 作者:雁落霞2023年残疾人工作汇报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汇总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一

全县共有总人口427701人。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中有残疾人26445人,目前有持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5601人。残疾人中54.3%的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32%的残疾人没有自理能力,靠亲属和家属供养的残疾人占48%,靠民政救济和社会救助的占36.8%,享受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占10.2%。

通过努力,我县从2002年至2017年及2017年获临沧市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残疾人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以“强化政府主导、强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工程”为主线,狠抓残疾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推动我县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发展。

1、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一是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政府专门召开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档案,每年对各乡镇、单位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统计,随时掌握全县残疾人就业情况,2017年末共有167名残疾人在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就业,157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三是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采取集中、依托社会机构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2、“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开展农村残疾人及家属种、养殖和泡核桃种植等科技培训5344人次;完成残疾人摩托车修理、平菇种植等职业技能培训243名;选送盲人到省华夏中专参加医疗保健按摩培训123名;累计安排城镇残疾人当年就业164名;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0万元,共有盲人按摩店5个,扶持残疾人杨正云创办黄牛奶牛养殖场,扶持残疾人徐正荣创办太阳能热水器销售安装点。

县残联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环境,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教育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之中,特殊照顾,同步实施,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率达到86%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春雨行动”扶残助学和“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2017年,有31名残疾学生享受“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残助学救助,给予11名大中专学生1000元到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选送16残疾学生到市特教学校就读。据统计,2017年全县有161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二免一补”得到较好落实。充分依托市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县有94名听力、言语、智力、视力等残疾儿童少年集中在市特校学习。

(三) 残疾人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认真实施中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年—2017年)和云县残疾人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全县各级政府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大扶贫范围,统筹安排、重点倾斜、同步实施。

1、部门扶持,重点救助。

通过项目扶持、就业扶持、结对帮扶等各种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2457名,其中解决温饱731名。民政部门将511名“三无”残疾人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对符合城低保的513名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对3170名农村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对528名残疾人进行了各类临时性救助,有力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争取扶贫贷款6万元,开发两个残疾人扶贫项目,扶持5个残疾人户发展生产。认真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017年起,我县对146户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其中2017年实施60户,除中国残联和省残联下拔20万项目资金外,共投入配套资金24万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46户残疾人危房已全部按期喜迁新房。

源建设,帮助残疾人家庭选好经济支撑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残疾人家庭经济全面发展。残健致富联合体培养残疾人致富能手10人,共完成泡核桃种植5620亩,完成残疾人家庭泡核桃高标准管护600亩,残疾人家庭建成沼气池50口,残疾人家庭庭院改造硬化、亮化40户。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1226元增长到2017年的2190元。

3、“阳光家园”计划正在顺利开展。

2017年,我县的残疾人工作重心是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民政、社区服务中,多方位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临沧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临沧市阳光家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将在下步工作中,围绕市残联的实施方案,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困难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要求,着力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制定出符合我县县情的实施方案,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目前,市分配我县50名居家托养名额已全部分解到12个乡镇,正在按要求落实托养对象。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环节繁杂,征收成本高,建议省残联进一步完善残保金的代征代扣办法。

(二)我县重度残疾人口多,群体大,且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生活极度贫困,只靠零星救济、帮助已无法解决其生活困难。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每年提供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并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三)建议对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交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四)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占残疾人的比例较大,目前每年50人的名额无法满足我县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请省残联加大对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工作支持力度。

(五)针对残疾人的特惠政策不够具体,建议省残联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发201718号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可操作性更强,残疾人能等到更多实惠的政策文件。

(六)请省残联给予解决10万元农村残疾人生产发展扶持资金。

(七)请省残联给予项目扶持云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二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帮助指导下,县残联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切实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经过努力,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残疾人融入四位一体的康复工作架构,全县有康复要求的残疾人在社区内得到了就地就近的康复服务,改善了生活质量。

全县辖5镇3乡,109个村委会(社区),792个村民小组,残疾人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中视力残疾4932人,听力残疾5728人,言语残疾522人,智力残疾993人,肢体残疾6548人,精神残疾1921人,多重残疾5356人。截止2016年6月,符合残疾等级标准,办理残疾人证有7372人,按类别分,视力残疾510人,听力残疾667人,言语残疾142人,肢体残疾5106人,智力残疾500人,精神残疾267人,多重残疾180人。按等级分,一级1001人,二级1086人,三级1884人,四级3401人。

自开展社区康复以来,筛查出康复需求残疾人7924人,康复需求筛出率达2%;康复服务建档人数达6734人,建档率为85%。已组织527例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手术率达%;组织171名盲人开展了定向行走训练,训练率达90%;完成聋儿康复训练74人,训练率达82%;完成假肢安装89例,装配率达90%;完成肢体康复训练1825例,训练率达87%;完成智残儿童康复训练51例,训练率达77%;低视力康复配镜245例,配镜率达36%;完成用品用具供应1072件,配置率达92%。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网络

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残疾人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残联,由县残联理事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各乡镇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并报县残联备案。同时,组建了一支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康复服务队伍。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都挂牌成立了康复指导站,并聘请了一位医生为康复指导员,专门负责指导全乡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全县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也依托村(社区)卫生室成立了康复室,并由残疾人联络员兼任康复员,为所辖地区的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医疗和训练指导服务,做到“有训练场所、有康复器材、有专(兼)职康复指导员、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台帐”。为了使这支队伍能够长期运转,有效运作,对乡(镇)康复指导员,按每月600元给予生活补贴,村组康复员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我们还定期对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实施分级培训。2016年以来,共编印培训资料300余份,开设培训班2期,培训康复员109人次。

(二)明确部门职责

制定了《xx县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党委重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以县残联康复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康复指导站和村委会(社区)康复站为基础,以家庭康复为依托,充分发挥村(社区)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福利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

(四)强化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工作标准》,我县属于二类地区,县级财政需按全县总人口数每人每年不少于元投入配套经费,两年中县级财政投入经费16万元,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康复指导员及康复员工作补贴。县残联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康复服务经费的投入,县残联协调资金8万元用于购置下肢功率车、偏瘫康复器、双轮助行器、液压式踏步机等康复训练器材,供进入社区的残疾人使用,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3 / 6康复器材服务。

(五)全力普及康复知识

针对社会、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康复观念缺失的现状。康复意识的提升、康复知识的普及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县利用各种媒体打造我们的宣传平台。首先是利用好公共媒体。从2016年开始,在电视、广播、报纸上报道各类优秀残疾人典型,宣传残疾人事业,普及残疾人康复知识。加强阅读资料的制作和发行,印制、发放各种宣传手册5500册,宣传单12,000份。通过康复知识的普及,让广大残疾人了解了自己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方法,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获得康复理念,使卫生部门了解并拓展了康复业务。

(六)健全管理制度

在工作管理上完善了“四项制度”。

一是完善康复需求登记制。各村委会康复员入户走访,调查摸底了解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时填写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立每人一档,因人而异落实康复措施,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完善分类管理制。通过需求调查,对各类康复需求进行分类管理。而后实行分类指导,提供相应服务,并填写服务记录。

三是完善医生评估鉴定制。残疾人康复训练有医生指导,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效果由医生进行效果评估。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

对社区康复中一些重点康复项目按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按考核评估结果,对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给予奖惩。目前,我县已为7372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了登记,并建立了康复需求档案。档案由村(社区)、乡(镇)、县三级存档,同时各乡(镇)、村委会(社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细化了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社区康复员与残疾人保持随时沟通,增强了与残疾人的互动。通过定期入户随访,了解残疾人的需求。

一是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二是指导偏瘫、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康复训练。

三是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低视力者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定点眼镜店配用助视器,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对有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开展盲人导向行走训练。

四是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适时配用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五是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家长培训。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

六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七是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八是进行转介5 / 6服务,实现全面康复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难以诊断治疗的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同时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还有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康复技术力量薄弱,康复技术人才短缺;二是康复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康复经费缺口较大,还需多方积极争取;四是培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将在巩固提高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把康复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让更多的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更好地、平等地享受康复服务。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三

报材料

区位于市中心,辖xxx个乡镇、街道(景区)办事处,其中:4个乡,8个镇,7个街道(景区)办事处,共有xxx个行政村,xxx个社区,总面积1007平方公里,总人口xxx万人。

一、加强领导,健全残疾人基层组织,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我区有7万多残疾人,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各级残联下达的任务要靠基层去落实,基层残联是联系广大残疾人的纽带,是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立基层残联组织,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是前提。长期以来,基层残疾人组织岗位不明,职责不清,人员不定或更换频繁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三个环节:一是 调整充实区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为切实强化区直各部门服务残疾人事业的协调联动功能,区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区残工委成员单位,明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全区的残疾人工作的格局。二是健全乡镇、街道残联。区残联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市残联的要求,把“健全乡镇、村组、社区残疾人组织机构,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作为“十*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主动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强乡镇残联标准化建设,按照规范化、民主化程序调整充实了残联组成人员,明确了乡镇残联专(兼)职干部。区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宛龙办xxx号],重新明确了各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专职,设一名专职人员承办残联日常工作。专职人员选拔、配备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进行,要特别重视选拔配备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从事残疾人工作,要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要发扬“团结、实干、开拓、高效”的工作作风,要善于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经过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半个月的推荐、考察,全区xxx个乡镇、街道的残联专干全部配备到位,全部是党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三是健全村级残疾人协会。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力度,逐级固定场所,明确职责,完善制度,配备人员,配齐办公设施。设立一名专职残协委员,选拔有责任心的优秀残疾人担任,与民政部门协调,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按照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的要求,为乡镇残联、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制度要求,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组织管理,真正实现了残疾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推进全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加强残联基础资料台帐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为此,我区在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残联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根据扶贫解困、劳动就业、康复服务等方面要求设计了1套表格,安排全区xxx个乡镇街道残联和xxx个村(社区)残协全面组织力量,落实专人,深入到村、组,逐一对全区所有残疾人进行调查登记,分类统计,为开展残疾人工作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项活动,着力提升服务职能

一是大力组织业务培训。自起,我们每年都适时组织乡镇、街道残联专干和区残联有关人员一道走出去学业务,重点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康复服务、维权、宣传、文体、信访等工作进行了参观考察。二是提高了残联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区残联加强了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业务知识培训,引导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准确把握残疾人工作的职能,使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职能。以各级残疾人协会为平台,充分利用残疾人各种节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为残疾人献爱心,解决因灾因病致贫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困难;积极争取专项彩票公益金和结对帮扶解决残疾人在康复、扶贫、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以创建“残疾人之家”为契机,积极开展特奥运动和参加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及第一届市残疾人运动会,为残疾人搭建融合沟通的平台;帮助残疾人开展法律援助,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村残疾人协会、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助残志愿者联络站、残疾人各节日活动得到有序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四

——**市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的出土地,现辖4个县(区),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7个街道办事处、63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1.5万人,其中残疾人13.64万,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7.2%。城镇残疾人1.58万人,占11.6%;农村残疾人12.06万人,占88.4%。按所在地域划分:***6.93万人,**县2.86万人,**县1.71万人,**县2.14万人。近年来,**市各级政府和残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紧密围绕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努力完善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模式,推进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较快发展。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均依法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政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残联理事长任副主任,财政、民政、卫生等31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的全市残疾人工作格局。

(二)认真履行职能,完善协会组织

各级残联组织作为工作机构,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组织开展“三抓三建、活跃万村”主题活动,精心做好日常工作,积极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亲友、智力残疾人亲友5个专门协会,分类开展各类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培训、就业等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待遇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市残联暨**、**县残联在2008年换届时各充实了一名残疾人担任副理事长,**县于今年3月份又调整了残疾人副理事长,加强了力量。全市103个乡镇(街道)、63个社区和1125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乡镇(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县、**县抓住县上扶持“四零五零”人员就业的有利时机,将全县各个乡镇(街道)、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政府公益性岗位安置,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享受岗位补贴。**、**县、**县一次性落实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每人每月100元的误工补助,**县将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采用低保加补贴的方式,按照2011年每人每月50元、2012年每人每月80元,2013年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发放专职委员误工补助。所需资金全部列入县(区)财政预算,每半年拨付一次,形成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强乡镇残联标准化建设,按照规范化、民主化程序调整充实了残联组成人员,明确了乡镇民政干部兼任残联理事长。

(四)加强部门联系,强化协配合调

加强了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与市委组织部门请示协调,于2010年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残联发„2010‟47号)的有利政策,解决了基层残疾人组织所必须的人员、经费和场所问题。

(五)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近年来,全市共组织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残联理事长暨专职委员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内容紧扣残疾人工作实际,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基层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 为了确保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市、县残联建立了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实行百分制目标考核制度,评定等次,奖优罚劣,调动了基层残联干部的积极性。年初都确定工作任务指标,年底对各项残疾人工作进行评比考核。对那些落实残疾人工作较好、评定等次靠前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一些落实残疾人工作标准不高、完成不够及时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每年的评比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联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明确把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作为基层残联的重点工作,重点考核,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和要求,完成了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县通过与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既加强了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增强了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责任意识,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残联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参与支持、合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完成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2012年任务的目标、与推进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续支撑。 组织机构建立以后,随之涉及到的办公场所、办公经费、残联专干编制、人员身份、干部经费预算等问题。如:乡镇残联虽然有人做事,但理事长仍由乡镇民政助理员兼任,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选聘及待遇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履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残疾人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乡镇残联到村级残协,残疾人工作者大都属于兼职,其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较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需要。

(三)为残疾人服务意识参差不齐。

从市残联年度考核检查情况来看,凡是党政领导重视的,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区),从乡镇残联到村级残协,都能够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服务意识很浓,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真正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但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基层农村残疾人工作者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工作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各种优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抓住残疾人工作日益完善的政策优势,深刻领会政策精神,用足用活政策规定,全面发掘政策潜力,努力为加快基层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层残联是农村残疾人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政府管理、服务残疾人的组织。积极发挥基层残联组织的特殊地位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引导发挥社会各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迅速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各种能力。 一是提高善于工作的能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残疾人法规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仅要与残疾人联系,而且要与社会各界密切交往。因此,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坚决执行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品德,以对残疾人的爱心、真心和实心,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作风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着抓落实的力度,抓落实的力度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效率。要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推行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措施,切实增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全心全意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务实能力。三是提高勇于创新的能力。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努力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坚定的创新精神、高超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残疾人事业服务突破发展,阔步向前。

(三)建立健全各种发展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乡镇残联经费力争统一安排,列入财政预算。村级残协经费由村委会统一安排,残疾人专职委员补助要明确标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定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三是规范工作运行机制。紧紧围绕服务残疾人这个中心,全面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基本需求调查等基础性工作,规范流程,制定细则,健全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广泛深入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农村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五

丹东**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年**月**日,总资产***亿元,员工***余人。公司主导产品包括……等6大系列、上千品种。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矿山、航天、制药、造纸、核电等领域。

近年来,**公司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光彩之星、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于****年加入辽宁省扶残助残爱心企业联盟。并重点关爱残疾员工,以“精神关爱、物质关爱相结合”为特色,积极开展向残疾员工“奉献爱心”行动。

**公司共安置残疾员工***人,根据其各自的能力特点为其提供了多种工作岗位,在考虑残疾员工身体特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具体岗位分配有车工、钳工、焊工、装配工、打压工、领料员、移工员、磨片工、热处理工、磨工等近****个岗位。

一、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后勤保障体系

公司为员工上下班配置了各个线路的通勤车,为肢体残疾的员工特殊安排座位;同时公司食堂为员工提供可口、营养的工作餐,并为家在外地的员工提供住宿,每个住宿房间里都配备电视、宽带、独立卫生间及沐浴等设施,残疾员工食宿免费。

二、针对残疾人制定特殊的招聘福利体系

我公司在招聘、就业方面,主要体现两大特点:一是招聘条件人性化。我公司对员工的聘用极具人性化,对下岗人群、生活困难人群、轻度残疾人群等弱势群体优先录用。二是就业有保障,我公司对入职的员工100%鉴定劳动合同,同时缴纳五险一金,给予劳动者足够的保障,让员工无后顾之忧的在企业工作。

针对残疾员工从事计件工作,其工时定额要较普通正常员工上浮10%。同时对于从事其他岗位的固定工资残疾人员其职级较普通员工也有上调。

三、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除公司日常的各种文化活动外,每年助残日为残疾员工发放津贴、组织残疾员工参加联欢会、旅游、技能赛等集体活动,让所有残疾人都能过上属于自己的节日。

四、组织培养残疾员工学技能、学本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使残疾员工能真正的学到一技之长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残疾员工有机会学技能,掌握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真正使他们和公司的其他员工一样有机会进行岗位晋升和调换,进一步增强了残疾员工面对生活的信心,同时也使得残疾员工的家属摆脱了后顾之忧。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六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进行汇报,汇报可以是任务开始前,也可以是任务结束之后进行的,每个阶段的汇报重点不一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汇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位领导:

我市共有人口17.9万,其中残疾人6896人,占总人口的3.85。各类残疾人中,城镇残疾人565人,农村残疾人6331人。残疾人按类分为:视力残疾923人,听力残疾2365人,言语残疾897人,肢体残疾1093人,智力残疾1360人,精神残疾258人。

近年来,xx市残疾人工作在区、州党委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残联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市工作重心,认真履行职责,在残疾人康复、劳动就业、扶贫、教育、文化体育工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市残疾人工作走在了全州前列,残疾人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健全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保障。

多年来,我市始终把残疾人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各级残联组织机构不断健全,部门设置科学合理,职能不断强化,机制更加灵活,效能不断提高,办公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近三年来,我市基层残联全部通过了州残联“八个一”标准的达标验收。投入3万元改善了乡镇、办事处残联办公条件,并配齐了专职残联干部。全市75个村委会都配备了残疾人工作联络员,19个社区均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残疾人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健全的残疾人工作队伍已成为政府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得力助手,联系残疾人的重要桥梁纽带。

1、不断增加投入,强化网络建设和康复工作力度。近三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增加残疾人康复补助。三年来,我市共投入各类康复资金20多万元有用于康复设施和器材。其中,20xx年在xx办事处成立了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20xx年在xx办事处xxxx社区建立了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点;20xx年与市xx医院共同建立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市人民医院购置了用于白内障复明工程的手术床。还投入5万建成了xx市盲人按摩推拿中心。与此同时,三年来我市共为3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或功能补偿。其中,为15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免费为重度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115辆;为12名残疾人安装了假肢、15名聋人配带了助听器;15名肢体残疾人在社区接受康复训练、5名智残儿童进行了家庭训练、4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完成用品用具供应326件。为7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补助4万多余元。

2、严格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规范残保资金的管理,努力促进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我市残疾人就业格局以分散按比例就业为主,集中就业和个体就业为辅。在分散按比例就业方面,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xx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文件,全面推行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督促各单位履行社会义务,执行政令,使就业工作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505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分散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等方式实现了就业。今年,我市还举办了xx市残疾人岗位对接大会,有32名残疾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意向。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残保金的`使用范围,使残保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三年来,我市共为56名残疾人提供小额信贷28万元,帮助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和种养殖业。

3、扎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工作。一是近三年来,我市根据残疾人就业需求特点,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共支出培训经费40多万元,累计培训残疾人358名。二是为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市政府把残疾儿童和少年的义务教育纳入了xx市义务教育规划,各普通中小学均接受轻度弱智、弱视和肢体残疾学生入学,基本形成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学校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目前,我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4。三是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生活日趋活跃,先后共投入资金7万元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20xx年我市残疾人组队参加了自治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3金3银的佳绩;20xx年举行了一期以宣传残疾人事业五年成就展的板报比赛和xx市优秀残疾人演讲比赛;组队参加了xx州第二届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和xx州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我市又在市影剧院举行了由11名残疾人参加的xx市残疾人自强、自立能手事迹报告会。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残疾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采取多种措施,稳步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向前迈进。一是我市已把29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被纳入扶贫解困工程,为所有帮扶户每户提供了1000元的医疗救助卡,并全部由机关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进行结对帮扶,具体帮助协调和解决帮扶户的就医、就学、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二是使102户城市残疾人家庭享受了低保,农村有33人被纳入五保供养。三是在各种节日期间,各帮扶单位都以不同形式对贫困残疾人进行慰问。三年来共累计发放困难补助和慰问金40余万元。四是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按规定减免了相关费用,三年间共为残疾人减免各项税费近40万元。

目前我市共有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664名,其中城区有186名,农村478名。按残疾类别分:肢体残疾225名,精神残疾45名智力残疾101名,听力残疾104名,言语残疾48名,视力残疾141名。绝大多数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基本上依靠社会和家庭供养,大部分家庭生活困难。针对这一实际,我市对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在康复、扶贫等方面的需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帮扶,先后为重度肢体残疾人捐赠轮椅220辆,对部分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和医疗康复,将293户残疾人家庭纳入了扶贫解困工程。同时,正在努力使所有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一是根据xx州农牧区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我市按照抗震安居房的具体标准,制定了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二是计划3年内为260户残疾人无房户和危房户新建住房。20xx年我市已自筹资金37.7万元,为35户残疾人家庭新建和维修了住房。20xx年,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在全市六个乡镇全面已铺开,年内将为8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建住房。截止目前已有54户残疾人家庭住房开始动工,有15户即将动工,4户完工。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已落实到位65.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0.5万元;市财政15万元;市残联40万元,现已下拨补助资金21.5万元。剩余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将随工程进度及时到位,81户建房任务将顺利完成。

农村费改税后,我市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为残疾人减免了农牧业税,所有乡镇都为残疾人减免了义务工,为部分特困残疾人减免了水电费。全市每年为残疾人减免各项费用达6.5万余元。

我市农村医疗试点工作目前正在申报过程中,但在我市给自治区卫生厅关于xx市申报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承诺函中明确承诺,我市全额资助农村特困户、五保户、革命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参加农牧区合作医疗个人应承担的资金。

1、残疾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全市人均生活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残健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在生活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我们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2、残疾人康复训练设施不足,还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要。今后,我们将逐年加大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增加康复训练设施,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早日实现。

3、社区残疾人工作开展不够活跃。我们将不断加强社区残关疾人工作,将社区残疾人工作列入社区规划、建设、考核的总体范围,以社区为重点,广泛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文化、助残、帮扶服务;完善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机制,设立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联络员,使残疾人工作逐步融入社区,促进残疾人工作社会化。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七

——会宁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会宁县残疾人联合会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11个社区,58.13万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有残疾人4.09万,占总人口的7﹪。他们大多分布在山区及偏远农村,生活非常困难。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紧密围绕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努力完善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模式,推进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较快发展。

县人民政府依法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席,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残联理事长任副主席,财政、民政、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的全县残疾人工作格局。

(二)认真履行职能,完善协会组织

各级残联组织作为工作机构,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组织开展“三抓三建、活跃万村”主题活动,精心做好日常工作,积极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县残联成立了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亲友、智力残疾人亲友5个专门协会,分类开展各类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培训、就业等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待遇

根据市残联党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市残联党组发[2012]4号)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制定出台了会宁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会残联发[2012]14号),对各乡镇、村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县残联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0多万元,为28个乡镇统一定制了乡镇残联的牌子、乡镇残联、理事长及专职委员工作职责,为284个行政村,11个社区统一定制了村(社区)残协牌子、村(社区)残协主席、村残协、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职责。各村协建立健全了“七表一录一记”等基础性资料,这些措施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城镇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残疾人工作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机构健全规范,制度明确完善,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全面”的残疾人组织服务网络,彻底解决了我县各乡镇残疾人的事情有人管、残疾人的工作有人干的问题。

(五)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近年来,全县共组织乡镇的残联理事长暨专职委员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内容紧扣残疾人工作实际,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基层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 为了确保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残联百分制目标考核要求,县残联建立了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实行百分制目标考核制度,评定等次,奖优罚劣,调动了基层残联干部的积极性。年初都确定工作任务指标,年底对各项残疾人工作进行评比考核。对落实残疾人工作较好、评定等次靠前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残疾人工作标准不高、完成不够及时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每年的评比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联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明确把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作为基层残联的重点工作,重点考核,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和要求,100%完成了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

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完成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目标、与推进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续支撑。 组织机构建立以后,随之涉及到的办公场所、办公经费、残联专干编制、人员身份等问题,如:乡镇残联虽然有人做事,但理事长仍由社会事务中心主任兼任,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各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选聘及待遇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补助标准太低直接影响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残疾人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乡镇残联到村级残协,残疾人工作者大都属于兼职,且文化程度、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需要。

(三)全县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

由于部分乡镇对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甚至对残疾人、残疾人工作,乃至对残疾人工作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不能真心关注和支持残疾人工作,人员形同虚设,工作经费和专职委员待遇仍未落实,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未能全面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省市残联和县委、县政府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严格按照会宁县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督促各乡镇在2012年年底前,使100%的乡镇残联实现“九有”,即有残联牌子、有理事长任职书、有专职委员名单、有办公场所、有规章制度、有工作经费、有目标任务、有工作档案、有残疾人各类数据。100%的村(社区)残协实现“六有”,即有协会牌子、有残疾人专职委员、有活动场所、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误工补贴。真正做到残疾人工作人员有编制,残疾人工作经费有保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补助有着落。彻底解决残疾人事没人管,活没人干,办公没场所,经费没保障,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

(二)结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以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内容,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通过抓组织、抓队伍、抓制度、抓活动、抓阵地、抓经费,实现组织健全,人员落实,制度健全,资料齐全,阵地落实,活动开展,在全县树立2-4个乡镇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点,2个以上社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点,50个村级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点。通过示范引导和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全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全面达标。

(三)建立残疾人工作者培训长效机制。加大以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为重点的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力度,加大培训的经费投入,每年对乡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积极为残疾人服务。同时,要建立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激励机制,实行年度聘任制,进行严格的年度绩效考评,对考评不称职的不予续聘,对考评为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村(社区)优秀专职委员给予优先竞聘上一级工作专职委员岗位,每年开展1次“全县优秀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评选活动,优化全县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使一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残疾人事业的残疾人选配到残联领导岗位,逐步打造一支残健融合、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残疾人工作汇报篇八

示范街道办事处工作汇报

几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按照创建全国残疾人示范区的要求,不断探索残疾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在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建设、生活保障、康复服务,劳动就业、素质教育、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推进了街道残疾人工作的发展。

一、重视残疾人工作,优化创建工作组织网络

多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始终重视残疾人工作,认为残疾人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义不容辞地做好这项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检查,年终有评比,扎扎实实干到位。

2、健全组织,形成网络。为残疾人服务必须有组织、有队伍。在组织建设上,我们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即:街残联、社区居委会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残疾人协会。在队伍建设上,建立一支特别能工作的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队伍。即:街残联有专职干部、残疾人专职联络员、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和残疾人联络员。形成了我街办上下贯通,运行灵活完整的组织网络,为残疾人工作全方位,高标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规范管理、建立制度。残疾人工作要有章可循,要有良好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来保证。我街办制订了四项制度保证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目标责任制度,把残疾人工作纳入街、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目标,定人、定岗、定要求。二是定期分析制度,明确残疾人事无小事,只要出现问题及时研究、协调,在组织上物质上给予支持和保证。三是突发事件访视制度,凡是残疾人遇到突发事件、突发疾病和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的“三访”制度,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四是检查评比制度,每年我们结合半年和年终检查,对残疾人工作进行综合评比,有效地保证残疾人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重视残疾人工作,优化创建工作资源环境

残联工作是街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区政府的要求,我们坚持将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资源共享。着力推进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1、投入资金、建立阵地。残疾人生活在社区,社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2002年,我们在红旗和翠溪两个社区投资十万元,建立了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文体活动站,购置了健身器械和为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器械,使社区居民和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锻炼。2005年,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我们将创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融入社区建设中,以此为契机,在川口社区依托“星光计划”工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起了川口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形成了街残联办公室、残疾人服务站、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康复站合一站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模式。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现在我街道残联的 “一办四站”充分发挥其职能,让残疾人找到了“家”的感觉。

参加了社区治安巡逻,清脏护绿。残疾人工作融入了社区,使残疾人参政议事能力得到提高和有效的发挥。

3、创造环境,整合资源。开掘培植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载体,营造为残疾人服务的环境,是街办事处在创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首先街办事处积极开发驻地区单位把为残疾人办的事做实,建立残疾人连心服务卡热线电话,第一时间段无偿或低偿为残疾人维修破损房屋;地税、工商、武警部队与残疾人结对子,开展帮扶。其次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环境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携手共创美好生活,新世纪的强人你好”活动,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积极参加到社区建设中来。

三、为残健共奔小康,优化创建工作服务平台

残疾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意义的小康。多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为残疾人共奔小康铺路搭桥。

1、注入扶贫基金,开展救助。每年街办事处都要拿出3万元资金,注入街道扶贫基金,对残疾人急需解决的困难给与帮助,每年固定为特困残疾人提供生活扶助。仅2004年我们就对28户残疾人进行了夏季慰问、冬季救济慰问和扶助,累计金额达2万余元。

2、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我街道将无业和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先后为127名特困残疾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96户残疾人办理了解困卡,做到应保尽保。另外,我街还与29个志愿者团体单位,248名志愿者开展“一助一”、“二助一”活动,结对帮扶48人。使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3、千方百计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是一个特别困难的群体,由于功能缺陷,他们的就业机会较少,残疾人就业就成为街道和社区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去年,我们在社区安排了35名残疾人从事治安保卫、废品回收、自行车修理等公益性岗位。他们的劳动得到社区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广开残疾人就业之路,起到了安置一人、解救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

偿,在街残联与和法律部门共同协调下,维护了残疾人的利益。

在创建全国残疾人示范区的工作中,作为街办事处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使残疾人得到了实惠,推动了我街道残疾人工作不断发展。但距离创建工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街道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努力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