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书香墨

二年级教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设计。精心准备的教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二年级教案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一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让学生经历策划、准备、实施、展示、交流的全过程,再次感受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师:人们都说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窗口。我们班的黑板报太老了,班委会决定办一期反映祖国美丽风景的黑板报。也好让大家能透过这个窗子来了解祖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这期黑板报我们怎么办。看那个小组想的全面,介绍的具体。

出示题目要求。(书上的五条)。

二、各小组准备。

1、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动手先在纸上创作。

3、选一名中心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成果。

1、各组派代表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可以适时提问,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2、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表达小组。

师在此环节中,要适时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交流,说话时态度大方,语言完整,能准确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意思。同时渗透本单元的文化主题,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以自己班为切入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竞争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调动。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二

3、能注意力集中听清别人的问题或发言;能记住并转述他人发言的大体内容;能大胆地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做到意思清楚,语句连贯:说话时态度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情感。

1、太阳的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曦、枕、睫”,积累词组4个;正确书空“睫”,按照学过的写字规律学写“束、枕、空、盖”。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太阳说话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

3、能读懂诗歌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听了太阳的话,想对太阳说些什么。4。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

1、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照在万物上,它们都怎么样了?出示句子:太阳照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怎么样)。

2、教师小结:是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在阳光的照耀下,大自然充满了生。

机!

3、听写句子: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有了阳光的照耀,到处才显得。

4、让我们来听一听太阳想对我们说写什么呢?(1)出示课题:1。太阳的话(2)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在诗歌中,这些词语的音要特别注意读准:

金色的花束香气温暖露水。

睁开眼睛撒满。

(1)随机正音,注意“睁”“束”的读音。

(2)学习生字“睫”“曦”,练习书空“睫”,注意两字的部首;

1、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你听,它在召唤我们。出示:

亲切、热情、急切。

(4)请你学着太阳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出示:太阳()地召唤我们。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2、太阳出来了,它给了我们丰富的馈赠出示: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金黄的()满身的林间的()。

(3)练习说话。

c、师小结:太阳在热情的召唤,它冲破黑暗,送来了黎明,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花束,馥郁的香气,光亮的温暖,还带来了满身的清新的露水,令人舒爽愉快。

让我们一起来拥抱阳光。d、齐读课文二、四小节;(四)、总结全文,想象说话。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五)、复习巩固。

1、比较“束”“睫”“盖”“空”“枕”字与部首的关系,关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读生字卡片中词语。

2、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春雨中,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宛若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

山涧清泉流淌,鸟雀枝头欢鸣,山花舒展娇艳的花瓣,微风拂过,松柏婆娑??又有那晶莹的小水珠渐次滚落在地上,渗入泥土。忽有一夜,雷声响起,于是孕育了很久的笋芽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一片,一大片??(1)师:你听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要求:句子完整,表意清楚。

3、揭示课题,齐读。(读准字音,尤其强调“笋”是平舌音)(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1)指名读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读好句子。

2、师:作者那么喜欢竹山、竹林、竹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竹山”、“竹林”、“竹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找到相应的。

句子,认真地读上几遍。

配套课件。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和记忆“。

2.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不同语气。

3.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交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

重点难点:

1.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借助拼音,读一读,想一想: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是数学家,他一直跟数学打交道。)。

2.我和爸爸去看了爸爸的老师,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

说明:通过谈话引入课文,意在让学生对爸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听范读。

思考:是什么让“我”觉得新鲜?是什么让我觉得稀奇?

出示卡片:新鲜学习生字:新读词语。

2.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要求:再仔细读读,回答刚才的问题。

学生朗读、思考。

交流。(新鲜:课文第2-7段内容。稀奇:课文第8-13段内容。)。

说明:这一环节有两次读的要求,每次要求各不相同。第一遍读,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让学生在实践中正音、识字,自主地学习。第二遍读要求带问题读,通过有目的的再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课文第2-7段。

(1)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这老师是怎样个人,我倒真想见见。

指导朗读:

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看清楚标点符号,把句子读好。)。

我一个劲求我爸爸,带我去看看他。(读准生字:劲书空)。

他当然比爸爸强,是位老数学家,他要不是老数学家,怎能教我爸爸?

(2)看我一定要去见老师,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读句子:我的爸爸眼睛一眨,对我说道:“嗯,好吧!”

可是爸爸临走以前,对我反复叮咛,要我注意这个那个,我当然都答应。

学习生字:眨叮咛。

爸爸会叮咛些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因为爸爸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很尊敬老师。)。

说明: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随文识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过渡:这多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是爸爸的老师,所以认为他应该是——。

出示:他一定是胡子很长,满肚子的学问。

他当然比爸爸强,是位老数学家,他要不是老数学家,怎能教我爸爸?

(1)那我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指名读课文第8-12段。

学生交流。(是一位教一年级的女老师。)。

学习生字:她(女字旁,表示女性。)。

如果鞠躬的是我,那还——不算稀奇,现在鞠躬的是爸爸,我觉得——非常稀奇。

(2)让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分角色朗读老师和爸爸的对话。

(3)引读最后一段。

四、延伸拓展。

学生交流。

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帮住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通过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游戏巩固。

我们在幼儿园里玩起了游戏——找朋友:在课文中找一个与带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今天我和小明打架了,老师严厉地批评我们。()。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关心同学。()。

我请爸爸陪我到书城去买书,爸爸同意了。()。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四

1、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非常辛苦、艰难的句子。

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燕子是益鸟。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学生用手比划)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你们看见过燕子过海吗?有一艘军舰上的海军战士看见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

教师范读。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

(燕子为什么要过海?为什么它要不分昼夜地飞?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燕子为什么要过海?课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话已经回答了,请你找出来。(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

这句话中有三组反义词,你能圈下来吗?(温暖——寒冷、南方——北方、昼——夜)。

你们看看下面这句话是一样的吗?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太疲倦了。

(第二句加了个“太”字,说明已经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学生感情朗读。

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是写燕子的疲倦。燕子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全班讨论)。

还有写燕子疲倦的句子吗?那我们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展翅起飞的燕子的坚强。

摘录文中描写燕子过海艰难、辛苦的句子。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五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孩子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是出乎读者的意料。相信学生们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更多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学时,要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要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

1。谈话: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出示插图,交待“我为你骄傲”是图中老奶奶写给小男孩的一句话,在这句话中“骄傲”是什么意思呢?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答案就在课文里,大家只要认真地读了课文,就一定能解答这些问题。

2。学生带着总是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二、识字。

1。在实践中自学生字。

(1)查字典自学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出“我会认”中的生字,积累字典中的新词语。提示学生“璃”在“玻璃”一词中读轻声。

(3)在读词语中巩固生字。(课后的“读读抄抄”)。

2。互听互评生字。同桌互读互听生字生词,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写字指导。

重点放在指导词语的书写上。词语的书写不同于单字的书写,耐心地指导他们学会写一个词,对照一个词。这样,就会给以后临写三字词、四字词乃至写句子打下基础。与指导写单字一样,词语的书写指导也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如“玻璃”一词,可以重点指导王字旁和“璃”字。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璃”字右半边部件多,笔画繁,应提示部件要写紧凑,并加强范写指导。“破碎”一词,可以重点指导石字旁,还应强调“卒”字的书写:最后一竖是与横一起托住两个“人”,不要伸进两个“人”中间。“继续”一词可以把重点放在绞丝旁的复习巩固上。要提示“继”的竖折的起笔要低于绞丝旁,“米”的最后一笔捺变点;“续”的第六笔不要写成秃宝盖。“骄傲”一词可以把重点放在巩固“平撇”和“竖撇”的书写方法上。要提示“骄”的第六笔撇不宜长;“傲”的三个部件长短相等,中间部件的横画要短,右边是批文儿,不是折文儿。除词语外,还有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报、拾。可以通过这两个字的书写,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提手旁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游戏巩固识字1。“听音找字”。一人说字音,其他学生在生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2。“飞鸽送信”。出示九只口衔信封的鸽子,信封上分别写着九个生字。下面出示音节,通过连线的形式巩固字音。

二、朗读感悟。

1。听读,欣赏“真情”。

(1)出示课文插图,老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去感受课文的美,去感悟人格的美。

(2)交流听读后的体会。

2。自读,感悟“真情”。

(1)自己读课文,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3。分角色读,体验“真情”。

(1)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分角色对读,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

(2)讨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很开心”--“害怕”--“很不自在”--“一阵轻松”--?(当他看到“我为你骄傲”的便条时是什么心情呢?续说课文结尾。)。

5。联系生活,领悟“真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像“我”一样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有像老奶奶一样宽容的人,但也有跟他们不一样的“另类人”。请你联系生活讲一讲吧。

三、积累运用。

1。读读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1)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2)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3。抄写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四、实践活动当需要的时候,写一第便条。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六

1、认识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

2、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结合插图,体会诗中的趣味,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代表希望的,你们喜欢春天吗?

2、谁能背出有关春天的诗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咏柳》。

齐读课题,师注意正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

2、师逐句领读古诗。

3、学生同桌之间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

1、读诗的题目,学习生字“咏柳”。注意“柳”的笔顺。

2、同偏旁识字。“绿”“绦”

3、区别字识字。

(四)反复诵读,体味情感。

1、学生自己练习读古诗。

2、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及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

4、同桌互相评读。

5、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诵读。

6、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或指名读词语。

2、朗诵古诗。

二、仔细品味,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

3、配乐朗读。

三、学习《咏柳》。

1、出示柳树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2、找一找诗中对柳树整体形态描写的句子。

3、把第一句不理解的画下来。

4、讨论解决。“丝”“绦”

5、试着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体会这是一个比喻句。

6、诗中有一个问句把它画下来。

7、试着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整体感知诗歌。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9、配乐朗读诗歌,在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10、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为古诗配一幅画。

11、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画?

四、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写词语。

2、请你背一背《咏柳》。

3、请你利用周末到湖边、池塘边,观察春天的景象然后记在日记上。

六、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七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新、劲、眨、叮、咛、强、她、绩、虽、曾”10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能说出词语“严厉、教育、同意”的近义词。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和记忆“新、劲、绩、虽、曾”。

2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不同语气。

3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交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读准生字“新、劲、叮、咛、强、曾”的字音。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准备:

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两遍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借助拼音,读一读,想一想: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问的,)精通数学的人。

2.我和爸爸去看了爸爸的老师,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读课题。说明:通过谈话引入课文,意在让学生对爸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听范读。

思考:是什么让“我”觉得新鲜?是什么让我觉得稀奇?出示卡片:新鲜学习生字:新读词语。

2初读课文。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要求:再仔细读读,回答刚才的问题。学生朗读、思考。交流。(新鲜:课文第2-7段内容。稀奇:课文第8-13段内容。)说明:这一环节有两次读的要求,每次要求各不相同。第一遍读,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让学生在实践中正音、识字,自主地学习。第二遍读要求带问题读,通过有目的的再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课文第2-7段。

2看我一定要去见老师,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读句子:我的爸爸眼睛一眨,对我说道:“嗯,好吧!”可是爸爸临走以前,对我反复叮咛,要我注意这个那个,我当然都答应。学习生字:眨叮咛爸爸会叮咛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因为爸爸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很尊敬老师。)说明: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随文识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过渡:

1那我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指名读课文第8-12段。学生交流。(是一位教一年级的女老师。)学习生字:她(女字旁,表示女性。)如果鞠躬的是我,那还——不算稀奇,现在鞠躬的是爸爸,我觉得——非常稀奇。

2让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分角色朗读老师和爸爸的对话。

3引读最后一段。

(四)延伸拓展。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有许多老师曾经教育过我们,帮助过我们,你还记得他们吗?你有没有回去看过他们?学生交流。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帮住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通过说话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游戏巩固。

们在幼儿园里玩起了游戏——找朋友:在课文中找一个与带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今天我和小明打架了,老师严厉地批评我们。()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关心同学。()我请爸爸陪我到书城去买书,爸爸同意了。()。

(六)指导书写。

在田字格中描、写5个生字,要特别注意“曾”,上半部分要写得宽、扁,下半部分要写得瘦、长。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笔画顺序,学生书空练习。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八

出示太阳图:请学生主说说夏天的太阳是怎么样的?比比谁说得好。

2、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课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试读,齐读。

4、想象说话: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在太阳底下暴晒的动物和会怎么样呢?请你举例说一说。

5、我们一起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节。说说你的感想。

6、学生交流:

1)指名说,结合学习生字:柳、卷、烤,注意柳右半部分的写法。

柳叶打卷。

小花低头。

湖水烤热。

小鱼煮熟。

2)这些动物、植物会说些什么呢?

3)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吗?

7、太阳烤得万物无精打采,怎么办呢?

读一读蜻蜓低飞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好消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说一说谁听了会怎么样?学习生字“蜻、蜓、圈”

8、指导朗读,就要下雨了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9、齐读课文第1、2两节。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2、能看懂图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过程:

一、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1、复习第九课的内容,怎样写请假条。

2、练习写请假条。(总复习六第1题)。

3、教师讲评,指出错误的地方。

4、再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3月25日,王洪生病了,感冒发烧,不能去上学,要向周老师请假一天。

二、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2题)。

1、看看图,读一读提示,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编故事。

3、小组讨论,看图说话。

4、抽生说一说,集体评议。

5、写下来,注意格式、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写好后自己读一读。

6、批改订正。

三、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3题)。

1、看看图,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3、写下来。

4、交流评议。

5、看看由哪些写得不够好的地方,修改一下。

6、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看图写话写得更好。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十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主要写了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在诵读诗句中识记生字是本首古诗教学的宗旨,但识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则是这首古诗带给学生的又一精神财富。梅花被誉为花魁,就是因为它具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自强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来。“读诗如品人”,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本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生女生数基本持平,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花”“独”2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弯钩”和一个新偏旁“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十一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生字。

2.感受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3.在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雪趣,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乐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指名说谜底。

思考回答:雪后是什么景象?在雪后你都喜欢做什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雪的世界当中,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要读准字音,听听长句的停顿。

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听懂了什么?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6.自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什么?理解比喻句。

7.孩子们玩得这么高兴,上课铃声响了,他们是什么心情呢?引出“恋恋不舍”,齐读最后一段。

8.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十二

1、正确认读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掌握“偷、请、躲”等9个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理解诗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预习诗歌,搜集有关诗歌、金波的资料,幻灯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诗歌描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又爱妈妈,不忘给妈妈采朵带雨的花,又怕回家挨打的愧疚心情。)。

2、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畅所欲言)。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诗歌。

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诗歌。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十三

1、准确通畅,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马说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马妈妈劝告小马的话含义。

2、老牛,松鼠与小马的对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孩子们,上一节课学了课文,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词语想考考大家,有兴趣吗?看来孩子们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那么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说的真好,说明认真学了,那么小马过了几次河?怎样过河的?小马从磨房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细读感悟。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指明说:

2、文中写小马几次过河?哪些自然段写小马第一次过河?哪些写第二次过河?个别说。

3、第一次过河小马遇到什么问题?老牛伯伯怎样说?用:“——画出来,说你明白什么?指名说:

4、分角色读,男生读老牛的话,女生读小马的话。个别读。

5、比读。

6、松鼠怎样说:用曲线画出。

7、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8、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3)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让学生经历策划、准备、实施、展示、交流的全过程,再次感受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师:人们都说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窗口。我们班的黑板报太老了,班委会决定办一期反映祖国美丽风景的黑板报。也好让大家能透过这个窗子来了解祖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这期黑板报我们怎么办。看那个小组想的全面,介绍的具体。

出示题目要求。(书上的五条)。

二、各小组准备。

1、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动手先在纸上创作。

3、选一名中心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成果。

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可以适时提问,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2、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表达小组。

师在此环节中,要适时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交流,说话时态度大方,语言完整,能准确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意思。同时渗透本单元的文化主题,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以自己班为切入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竞争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调动。

份语文老师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优秀15篇)篇十五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朗读词语,让学生注意积累词语。感知一些词语内的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

3.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得到交际的锻炼。重点难点:

1.复习学过的字、词、句,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能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多——吕——昌——炎”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二、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2、记忆生字:你还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3、组内互查读音;给生字组词;

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的意思。

2、做连线练习。

雷声灿烂随风扑鼻。

倾盆大作芬芳相间。

阳光大雨黑白舞动。

3、填空,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泉水琴声枝叶空气鲜花红旗。

读读背背。

1、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2、背诵谚语:个人背、组内背、竞赛背(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3、课外查找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三、口语交际。

交际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

2、划分交际小组,布置教室。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3、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4、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5、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四、展示台。

故事会。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要写上会标。

2、查阅有关雷锋的书刊、文字和图片资料。

3、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

查字典擂台。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颁发奖品。

相关范文推荐

    学院宣传部工作总结范文(18篇)

    每月一次的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的表现,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机会。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职业岗位的月工作总结写作方式和技巧。

    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备课例文范文(22篇)

    在编写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有效的一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课题:简单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岗前实践报告及(优秀19篇)

    实践报告是培养我们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写实践报告,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实践报告的写作参考资料,可以在写作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上的致辞(热门17篇)

    一篇出色的致辞不仅要重点突出,还要注重语言的流畅度和语法正确性。在写致辞时,可以根据这些范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巧妙的借鉴和引用。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黑暗就

    妇产科业务学习总结(专业13篇)

    学习总结是对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挑战和收获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接下来是一些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总结方法,希望对大家有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同步教案(模板13篇)

    教案的编写应简明扼要、层次清晰,以便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能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些三年级教案范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发明专利申请书字数大全(17篇)

    培养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对于写作更多申请书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申请书示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

    高考志愿填报策划方案(热门12篇)

    策划方案旨在帮助项目或活动的参与者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表等,确保顺利实施。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策划方案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普通高中高三数学教案(汇总23篇)

    高中教案是教师为了使教学更加有组织、有针对性而编写的一种教学工具。这里收集了一些高中教案的典型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复习:1、(课本p28a13)填空:(1)

    度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实用14篇)

    作为一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写一篇准确的述职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