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实用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字海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实用8篇)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有力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民族团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一

内容摘要: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出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从一节音乐欣赏课入手,按照传统音乐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中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传统音乐《春江花月夜》音乐“母题”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课题工作的缘故,笔者听了很多节音乐公开课,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内容上大多数都选择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些教师是简单地讲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有些教师是根据音乐作品的标题给学生讲述着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还有一些音乐教师不愿意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音乐,或者干脆用欣赏西洋音乐的方法去替代中国音乐的欣赏。在笔者看来,上述方式并非真正的音乐欣赏方式。由于新教材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曲,大多数是学生不熟悉的,或者是学生不愿意欣赏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与理解产生共鸣,以及如何使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有整体的把握,最终使学生能够体验和享受中国音乐的美,这些是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因此,教师除了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更要弄清楚中国音乐美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去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架起中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如何从中国音乐的美学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等方面,并结合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来探讨中国音乐欣赏及教学的相关内容,是教师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春江花月夜》在教学中的尴尬

记得大约在两年前,笔者带学生去一所学校实习,正巧碰上听一节音乐公开课,课堂内容正好是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如果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讲,这应该是一节很优秀的公开课,无论从课堂的导入,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再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到最后的教学总结,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却发现问题不少。学生的音乐情感根本没有漫游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海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总是在说:听完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感觉到了什么?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完了一段音乐用相应的文字加以说明,似乎学生的这种说明式回答就等于告诉教师,学生已经听懂了这段音乐。事实上这种对号入座式的音乐欣赏方式恰恰限制了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根本无法达到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因为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互动,任何课堂教学都将是一种无效教学,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就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三、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母题”

任何音乐的内容具有与其他事物内容的共性,即需要通过某种表现方式才能体现出来,它的清晰或模糊主要取决于音乐思维的不同类型,亦即不同音乐体裁在音乐构思上的特征。它的表现方式主要用文学语言或某种视觉形象来加以表达或说明内容。这种内容是非直觉的、抽象的,是可视、可思的内容,它需要凭借主观的想象去实现,我们称这种内容为非音乐性内容,这些音乐是不用人们主观去想象的,音乐本身就包含了具体直接而形象的内容。根据音乐学家刘承华对中国音乐内容的研究,他将中国音乐常见的音乐题材称之为音乐的“母题”。“母题”按照他的理解是指在音乐行为(包括创作、演奏、演唱等)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或题材。任何民族的音乐,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有一些经常出现的母题。这些母题有一些是属于某一种音乐所特有的,也有一些是许多音乐所共有的。中西音乐文化母题的这种独特性是由文化赋予的。一种音乐选择以什么样的母题作为表现内容,从根本上说,是由这音乐主体的生存状况和文化形态决定的。所以,要想深入了解一种音乐,就必须了解这种音乐所经常表现的母题;而要了解一种音乐的母题,又必须了解形成这种母题的文化,把握这种母题所暗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中国传统音乐有着独特而又强大、持久的魅力,这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即来自自身独特的母题,来自其母题自身所暗含着的丰厚深邃的文化意蕴。中国传统音乐的母题包含着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中国传统音乐中,众多母题中最常见的一种有关“月”母题的表现题材。

四、有关《春江花月夜》的母题在音乐教学中的策略

1。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按照通常的形式,音乐欣赏课的方式,只要花费一些时间介绍一些该音乐作品的一般知识和历史发展,然后逐个地分析有代表的作品就足够了。但是对中国音乐的阐释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方能使教学取得成功,如果在中国音乐的欣赏课上,仅仅靠放放录音,讲解讲解,就能吸引学生,并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是很困难的。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丢掉了自身原有的某种特质,便导致了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的转轨。首先是阐释者的转轨。其表现是,有些介绍中国音乐的著作,体现出了一个颇为强烈的倾向,即过分重视技巧,形式的微观分析,而缺少对中国音乐整体审美特征的揭示和对作品情味的深入阐释。其次是接受者的转轨,既受该时代所普遍具有的成见支配,也受上述阐释者等工作的影响,一些音乐欣赏者往往不假思索地否定了中国音乐的价值,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而无力自拔。近些年来,通过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一样,均有着各自独立价值与音乐体系,中国音乐具有西方音乐所没有的音乐独特价值。聆听中国音乐,得到的是与聆听西方音乐时不同的审美感受。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一种回肠荡气之美。西方音乐可以在某些方面胜过它,却不能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替代它、掩盖它。因此,只有把握好中国传统音乐的切入点,方能更好地实施传统音乐的教学。

2。将教学内容作历史的还原

“五四”时期,在探寻新文化、新思想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被不少人当作古董抛在了脑后,但也有人一直在挖掘,整理研究华夏古乐的事情,大同乐会就是这样的.一个民间器乐组织。1925年前后,大同乐会的柳尧章,根据自己的演奏心得,将传统的琵琶曲《夕阳箫鼓》整理编配为丝竹乐的合奏。大同乐会的创始人郑靚文听了该曲后,觉得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非常吻合,就建议将乐曲改名为《春江花月夜》。他还根据乐曲的意境以10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标题,对乐曲内容作了新的提示,音乐刻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活画面。

当对作品作了历史的还原,再次聆听这首乐曲时,我们在总体上或许有了这样的感受,它的主体音调始终展现着中国音乐的线形魅力,它的段落衔接总是同中求异,绵延展开,丝丝入扣,最终使人们陶醉于那多变而又统一的画境之中。同时,结合中华民族器乐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的民族器乐经历了从敲击乐器对节奏的奠定,到吹奏乐器对旋律的开发,再到弹拨乐器对色彩的装饰,最后到拉弦乐器对韵律的深化这样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明清以后,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民族器乐的发展更加趋向大型化,并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族音乐学家们普遍认为,当音乐被置于社会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因此,中国的传统音乐也只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才能让学生得到最佳的阐释。

3。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阐释

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人、中国乐师之人生忧患的人文意象。作为一个文化语码,“月”在中国古代文人、乐师心中所引发、所兴起的,乃是对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不绝如缕的无穷感慨!“月夜”是美好的,然而正因“月夜”的美好,反而使得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夜景”,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尤其因月圆月缺而倍增。自古以来,“叹月伤情”已成为中国古典诗人的重要主题。在中国历史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否定叙述逻辑的“叹月伤情”已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文脉,并影响着我们对月色的审美趣味。基于如此的文脉背景,欲完美地演绎、阐释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恐怕并不能满足于“锦绣”的“山河”,“美丽”的“春天”,“皎洁的“江月”,绚烂”的“花朵”等自然主义的印象,而必须“体悟人心之动”这层次之中的深邃内涵的开发。同时“月”的母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与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分不开。这个文化意蕴即是: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另外,“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母题,其地位很重要。在古琴中就有《关山月》《良宵引》等名曲,琵琶则有《月儿高》《浔阳夜月》《汉宫秋月》等,至于二胡中的《二泉映月》《良宵》《月夜》以及合奏曲中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花好月圆》《彩云追月》等,就更是人所皆知的名曲了。因此,让学生了解一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传统音乐。

4。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体验

既然音乐教学的目的是阐释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美,那么中国音乐的独特的美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韵”。因此,揭示中国音乐的神韵之美是欣赏中国音乐的关键,同时也是更加积极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翻开中国音乐美学史,在对中国传统音乐美的阐释中经常见到,如意韵、情韵、气韵等,可见“韵”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那么“韵”是如何构成的呢?根据音乐学家刘承华对中国音乐的研究,韵的构成分为三个要素:形式要素、动力要素和内容要素。他进一步解释到:“韵的最深层的奥秘就在于整个宇宙的生命运动之中,一切艺术的韵律都来自生命底部的信息与脉动。生命依靠自身的能量在其节律性运动中携带着生命的信息,然后在一定的音响系列中得以体现,便是韵的真正本质。”于是从表现形式上看,空间上避免“实”,以“虚”为本。古曲《春江花月夜》很美,美在它充满着东方神韵。我们可以循着标题的意境去品味它,却不必局限于标题,它是写景也是抒情,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另外在时间上避免“直”,应以“曲”为体。《春江花月夜》很美,美在它从曲调的发展到结构形式都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像西方音乐着重音乐主题间的对比,而是就一个主题娓娓道来,使音乐在循环展衍之中,层层推进,强调衔接过渡。

如果说西方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分,那么中国音乐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在美感形态方面,西方音乐追求主题的深刻,表现的强度和音响效果的绵密厚实;中国音乐则追求韵味的深邃,表现的力度和音响效果的虚淡空灵。在表现形式上,西方音乐注重乐音的固定,织体的网状结构,节奏的整齐规划。中国音乐则重视乐音的变化,织体的单线延伸和节奏的灵活自由。通过这样的认识,中国音乐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当然在课堂上应告诉学生,阐释只是理解、把握的辅助的方式,所阐释的东西只是通往目的的桥梁,所以阐释是必要的,但不是最后的工作,最后的工作还要靠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

结语

无论就音乐的本原还是就现时代的需求来看,音乐的民族化或民族特色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全新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的教育观念,确立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建立完整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育体系,认识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最后,加强系统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既会听赏,又有一定的传统音乐唱奏能力,并能掌握本民族固有的音乐表达模式,这将是一个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阮海云。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艺术百家,第1期。

[2]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季刊),第3期。

[3]何乾三,叶琼芳等译。音乐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季刊)。。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二

《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

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这首诗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

内容总结

【抒情层次】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一、是诗中多处用了比喻“月照花林皆似霰”(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暗喻),是抬头仰望所见。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虽则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

二、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等等,都使人与物、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运用拟人手法“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待”、“送”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人多情而物无情,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的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饱含深情。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四、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一、构思精巧以“月”为中心,纵横联系,作为抒情写景的线索,作者一面以明月初升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一面不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全体和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使全诗显得神气凝聚,浑然一体。

二、在语言风格上,既有民歌的清新明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顶真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使《春江花月夜》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给人一种续续相生,连拊接萼,摇曳多姿的感觉。词藻华美,音韵婉转,具有文人诗的风味。

扬州人,唐代诗人。曾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春江花月夜》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虑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文档为doc格式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三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筲鼓》.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夜色中,江水静静的,呜咽着向天尽头淌去,渐渐的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刹那间,月伴潮生,世界瞬间明朗起来了。明朗的月,明朗的水,却自是美的朦胧,美的让人心疼。置身其中,一丝忧郁便不知不觉的渗遍周身,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拔。

月轻柔的为江披上银纱,江便高兴了,孩子似的,炫耀着跃向前去。水和月,永远是各自的宠儿。有了月,水更活泼;有了水,月更清丽。江天一色,格外的明净。

婉转的江绕过水中小汀。银色的月光下,一片静谧而又生机勃勃。花草似乎都睡去了,但你听啊,空气中充满了她们的窃窃私语和低声笑谈。

看啊,那一片似雪的锦绣,是花海吧,因为空气中漫是馥郁。没法看出是什么花,月给了她们一袭面纱。不过也好,花都是美的,朦胧的花更是美的。流水载起落花,凄美之外别有一番柔情。雪样的花林,温柔的流水,恋人般的般配。

月使得世界变的精致,也使世界变的朦胧。河畔上那片洁白柔软的沙滩清梦般的虚无,却又难以置信的真实。这月,这花 ,这水,构成了这春夜。

天和地都沉默,寂静中别有一番威严,慈父般的宠着这月,这江,这花,这夜。

人生代代,几经更迭。我以为一直是自己在这儿陪着夜呢,却听见心中的声音说:不,早不是你了!我争辩到:不,我一直在这,夜没变,我也没变。夜微笑着,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博大的黑袍轻轻笼住我。我猛醒,曾几何时,也有过这么熟悉的感觉?大概是前世吧。我无语,是啊,夜已经经历过我的无数次人生了。她洞悉一切。眼前的江,月是永恒赠给我的礼物吧。我明白了,我的生命亦会是短暂而永恒的,恰如那逝去的江水一般。

摆摆头,想从思绪中挣脱,却又陷入更深的忧郁中。

舟中的游子啊,你是否也想到了久已未曾归去的故乡呢?梦里回乡千百次,蓦然惊起,依旧身在关山外。问那默默流去的江水,是否能为人们传递相思之情呢?脉脉江水默默无言。

江水亘古不变的坚决逝去,带走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春将尽,落花纷纷,赴诸流水。斜月向西沉去,仿佛要回归般坚决。有些伤感,这江,这花,这月,都要逝去了。这夜,也会消逝的。“不,不会的!”有个坚决的声音说:“他们是永恒的,你忘了吗?”是啊,永恒的。我默念到。

前面是一条无尽的路,甚至不知道它会通向哪里。我义无反顾的踏上去,带着满腔的感动和希望。我相信,路的尽头,会有我的情感的归属。

月终于落下了——映着疏松的江树,摇落满江的光辉。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四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相传创制者是陈后主,隋炀帝也曾写过这个题目,但都是些充满脂粉气的宫体诗。张若虚的这首同题诗作从题材上看,虽然也为汉末以来常见的游子思妇诗,但是诗人却以其精巧的构思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以其善感的灵魂,把对生命、对情感的诠释融入到了神秘而浪漫的良辰美景之中。使这一曲“春之歌”成为千古绝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诗的前十六句(首句到“但见”句)以雄浑的笔触、细腻的感受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壮丽画面;后二十句(“白云”句到末句)则在这一背景之上真情演绎了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语言明畅轻灵,富于动感,语意则幽远深邃,耐人寻味。

诗人开篇点题,从春江写起。妙用一个“生”字使明月和大海都鲜活起来,浩瀚的水世界在明月的映照下越发地流光溢彩。“江流”句又把我们从“月下”带到了“花前”。曲折萦绕的江水流过开满鲜花的春之原野,月光泻在花树之上,迷迷溕溕,象撒上了一层晶莹的雪珠儿。空中的飞霜,江滩上的白沙也都融化在了这皎洁的月色之中,让人对一切都不知不觉,只感到整个宇宙都已为月光所浸染,浑然而成为一个纯净的世界。此时此境,唯有明月光彩照人,成为宇宙间绝对的主宰,成为夜幕中唯一的主角。因此它势必是孤独的,而孤独又总是散发着某种不可言诠的魅力,它让诗人与月靠得更近,天地之间充满了诗人对月的关切,进而生发出对整个宇宙人生的遐思冥想——在江边是谁第一个见到这轮明月的呢?这轮明月又是哪一年开始把她的光辉撒向人间的呢?“这是一个天真而稚气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然而在这个幽美恬静的夜晚,诗人却在用心地思索着,这种思索也为以后的李白、苏轼等大家所承传:“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这些追问中都洋溢着人类对宇宙、大自然永恒的由衷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执着与热爱。人,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繁衍递变,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从未改变,不知道它在“痴情”地为谁守候,可是奔腾的江水却不曾停留,一静一动,“月”与“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这番心思是从“孤月轮”的“孤”字生发出来的。由月的.孤单联想到月的期待--月是有情的,在时间的长河中永恒地留守;人更是有情的在无限的空间里长久地思念。

“可怜”八句写思妇。诗人首先化用了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对月光作了更细致地描写:月光似乎在有意地与思妇作伴,又在无意中撩拨了思妇的心,总在闺楼上徘徊不去,照在梳妆台上,又照在门帘上,卷也卷不去;照在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依人又恼人,使思妇无法忘记远方思念的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随月华流照君”,此二句用“月”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当我默默地看着你时,希望你也默默地看着我,当我默默地想着你时,希望你也默默地想着我”,相信有情人是会有这样的默契的。然而毕竟远隔千里,虽共一轮月,却无法两相守,只好以月光为媒介,遥寄相思之情。“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但是天空广袤,江流悠长,即使是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也无能为力,也无法把浸满自己相思之情的月光带给远方的伊人,因此苦闷怅惘之情便更为浓重。

诗的最后八句写游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闲潭花落,大好春光将尽,可是归家之期依旧邈邈,春残月阑,更衬托出那一份焦急的心情。斜月沉沉,月光渐隐,一切都要谢幕了,而归途依旧遥遥,不知道能有几人趁着这良辰美景乘月而归,终有怀念之情难以排遣,怎么办?——“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句真情欲滴。情感充沛,诗人在无限风光即将逝去之时,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有情天地永恒存在之境,将相思之情推向了高峰,也在高峰处为其找到了寄托与慰藉。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着笔,又以月为主体,写出了初生的月、高照的月、西斜的月、沉落的月,通过月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通过月的四种形态变化,反映时间的推移,逐步展开诗人的描写和抒情,情景交融,代游子抒发了他们的离愁别绪,同时还探讨了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这样的带哲理性的问题,反映了青春的美好,造化的神奇,表现了初、盛唐社会中,人们热爱生活的心理状态。全诗韵律婉转悠扬,节奏感强,一唱三叹,余味无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五

内容摘要: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了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出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从一节音乐欣赏课入手,按照传统音乐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中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传统音乐《春江花月夜》音乐“母题”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课题工作的缘故,笔者听了很多节音乐公开课,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内容上大多数都选择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些教师是简单地讲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有些教师是根据音乐作品的标题给学生讲述着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还有一些音乐教师不愿意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音乐,或者干脆用欣赏西洋音乐的方法去替代中国音乐的欣赏。在笔者看来,上述方式并非真正的音乐欣赏方式。由于新教材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欣赏曲,大多数是学生不熟悉的,或者是学生不愿意欣赏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与理解产生共鸣,以及如何使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有整体的把握,最终使学生能够体验和享受中国音乐的美,这些是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因此,教师除了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更要弄清楚中国音乐美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去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架起中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如何从中国音乐的美学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等方面,并结合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来探讨中国音乐欣赏及教学的相关内容,是教师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春江花月夜》在教学中的尴尬

记得大约在两年前,笔者带学生去一所学校实习,正巧碰上听一节音乐公开课,课堂内容正好是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如果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讲,这应该是一节很优秀的公开课,无论从课堂的导入,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再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到最后的教学总结,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却发现问题不少。学生的音乐情感根本没有漫游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海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总是在说:听完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感觉到了什么?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完了一段音乐用相应的文字加以说明,似乎学生的这种说明式回答就等于告诉教师,学生已经听懂了这段音乐。事实上这种对号入座式的音乐欣赏方式恰恰限制了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根本无法达到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因为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互动,任何课堂教学都将是一种无效教学,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就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三、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母题”

任何音乐的内容具有与其他事物内容的共性,即需要通过某种表现方式才能体现出来,它的清晰或模糊主要取决于音乐思维的不同类型,亦即不同音乐体裁在音乐构思上的特征。它的表现方式主要用文学语言或某种视觉形象来加以表达或说明内容。这种内容是非直觉的、抽象的,是可视、可思的内容,它需要凭借主观的想象去实现,我们称这种内容为非音乐性内容,这些音乐是不用人们主观去想象的,音乐本身就包含了具体直接而形象的内容。根据音乐学家刘承华对中国音乐内容的研究,他将中国音乐常见的音乐题材称之为音乐的“母题”。“母题”按照他的理解是指在音乐行为(包括创作、演奏、演唱等)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或题材。任何民族的音乐,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有一些经常出现的母题。这些母题有一些是属于某一种音乐所特有的,也有一些是许多音乐所共有的。中西音乐文化母题的这种独特性是由文化赋予的。一种音乐选择以什么样的母题作为表现内容,从根本上说,是由这音乐主体的生存状况和文化形态决定的。所以,要想深入了解一种音乐,就必须了解这种音乐所经常表现的母题;而要了解一种音乐的母题,又必须了解形成这种母题的文化,把握这种母题所暗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中国传统音乐有着独特而又强大、持久的魅力,这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即来自自身独特的母题,来自其母题自身所暗含着的丰厚深邃的文化意蕴。中国传统音乐的母题包含着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中国传统音乐中,众多母题中最常见的一种有关“月”母题的表现题材。

四、有关《春江花月夜》的母题在音乐教学中的策略

1。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按照通常的形式,音乐欣赏课的方式,只要花费一些时间介绍一些该音乐作品的一般知识和历史发展,然后逐个地分析有代表的作品就足够了。但是对中国音乐的阐释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方能使教学取得成功,如果在中国音乐的欣赏课上,仅仅靠放放录音,讲解讲解,就能吸引学生,并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是很困难的。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丢掉了自身原有的某种特质,便导致了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的转轨。首先是阐释者的转轨。其表现是,有些介绍中国音乐的著作,体现出了一个颇为强烈的倾向,即过分重视技巧,形式的微观分析,而缺少对中国音乐整体审美特征的揭示和对作品情味的深入阐释。其次是接受者的转轨,既受该时代所普遍具有的成见支配,也受上述阐释者等工作的影响,一些音乐欣赏者往往不假思索地否定了中国音乐的价值,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而无力自拔。近些年来,通过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一样,均有着各自独立价值与音乐体系,中国音乐具有西方音乐所没有的音乐独特价值。聆听中国音乐,得到的是与聆听西方音乐时不同的审美感受。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一种回肠荡气之美。西方音乐可以在某些方面胜过它,却不能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替代它、掩盖它。因此,只有把握好中国传统音乐的切入点,方能更好地实施传统音乐的教学。

2。将教学内容作历史的还原

“五四”时期,在探寻新文化、新思想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被不少人当作古董抛在了脑后,但也有人一直在挖掘,整理研究华夏古乐的事情,大同乐会就是这样的.一个民间器乐组织。1925年前后,大同乐会的柳尧章,根据自己的演奏心得,将传统的琵琶曲《夕阳箫鼓》整理编配为丝竹乐的合奏。大同乐会的创始人郑靚文听了该曲后,觉得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非常吻合,就建议将乐曲改名为《春江花月夜》。他还根据乐曲的意境以10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标题,对乐曲内容作了新的提示,音乐刻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活画面。

当对作品作了历史的还原,再次聆听这首乐曲时,我们在总体上或许有了这样的感受,它的主体音调始终展现着中国音乐的线形魅力,它的段落衔接总是同中求异,绵延展开,丝丝入扣,最终使人们陶醉于那多变而又统一的画境之中。同时,结合中华民族器乐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的民族器乐经历了从敲击乐器对节奏的奠定,到吹奏乐器对旋律的开发,再到弹拨乐器对色彩的装饰,最后到拉弦乐器对韵律的深化这样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明清以后,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民族器乐的发展更加趋向大型化,并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族音乐学家们普遍认为,当音乐被置于社会与历史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因此,中国的传统音乐也只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才能让学生得到最佳的阐释。

3。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阐释

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人、中国乐师之人生忧患的人文意象。作为一个文化语码,“月”在中国古代文人、乐师心中所引发、所兴起的,乃是对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不绝如缕的无穷感慨!“月夜”是美好的,然而正因“月夜”的美好,反而使得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夜景”,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尤其因月圆月缺而倍增。自古以来,“叹月伤情”已成为中国古典诗人的重要主题。在中国历史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否定叙述逻辑的“叹月伤情”已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文脉,并影响着我们对月色的审美趣味。基于如此的文脉背景,欲完美地演绎、阐释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恐怕并不能满足于“锦绣”的“山河”,“美丽”的“春天”,“皎洁的“江月”,绚烂”的“花朵”等自然主义的印象,而必须“体悟人心之动”这层次之中的深邃内涵的开发。同时“月”的母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与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分不开。这个文化意蕴即是: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另外,“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母题,其地位很重要。在古琴中就有《关山月》《良宵引》等名曲,琵琶则有《月儿高》《浔阳夜月》《汉宫秋月》等,至于二胡中的《二泉映月》《良宵》《月夜》以及合奏曲中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花好月圆》《彩云追月》等,就更是人所皆知的名曲了。因此,让学生了解一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传统音乐。

4。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体验

既然音乐教学的目的是阐释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美,那么中国音乐的独特的美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韵”。因此,揭示中国音乐的神韵之美是欣赏中国音乐的关键,同时也是更加积极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翻开中国音乐美学史,在对中国传统音乐美的阐释中经常见到,如意韵、情韵、气韵等,可见“韵”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那么“韵”是如何构成的呢?根据音乐学家刘承华对中国音乐的研究,韵的构成分为三个要素:形式要素、动力要素和内容要素。他进一步解释到:“韵的最深层的奥秘就在于整个宇宙的生命运动之中,一切艺术的韵律都来自生命底部的信息与脉动。生命依靠自身的能量在其节律性运动中携带着生命的信息,然后在一定的音响系列中得以体现,便是韵的真正本质。”于是从表现形式上看,空间上避免“实”,以“虚”为本。古曲《春江花月夜》很美,美在它充满着东方神韵。我们可以循着标题的意境去品味它,却不必局限于标题,它是写景也是抒情,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另外在时间上避免“直”,应以“曲”为体。《春江花月夜》很美,美在它从曲调的发展到结构形式都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像西方音乐着重音乐主题间的对比,而是就一个主题娓娓道来,使音乐在循环展衍之中,层层推进,强调衔接过渡。

如果说西方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分,那么中国音乐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在美感形态方面,西方音乐追求主题的深刻,表现的强度和音响效果的绵密厚实;中国音乐则追求韵味的深邃,表现的力度和音响效果的虚淡空灵。在表现形式上,西方音乐注重乐音的固定,织体的网状结构,节奏的整齐规划。中国音乐则重视乐音的变化,织体的单线延伸和节奏的灵活自由。通过这样的认识,中国音乐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当然在课堂上应告诉学生,阐释只是理解、把握的辅助的方式,所阐释的东西只是通往目的的桥梁,所以阐释是必要的,但不是最后的工作,最后的工作还要靠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

结语

无论就音乐的本原还是就现时代的需求来看,音乐的民族化或民族特色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全新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的教育观念,确立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建立完整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育体系,认识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最后,加强系统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既会听赏,又有一定的传统音乐唱奏能力,并能掌握本民族固有的音乐表达模式,这将是一个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阮海云。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

[2]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的“自然”母题及其文化意蕴。中国音乐学(季刊),2002年第3期。

[3]何乾三,叶琼芳等译。音乐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季刊)。2003。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六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早于一百二十多年前就以《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流传民间(曲名见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清代姚燮所著)。

在民族器乐曲中,有一首与文学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用了五个互不相干的单音名词作为诗的题目,便把一幅人间至美的景色展现出来,而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借原诗的意境进行演绎,用柔美委婉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出良辰美景,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该曲先后被黎英海改编为钢琴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

一、春江花月夜简介

《春江花月夜》源于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此曲更名为《浔阳琵琶》,收入《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之中,并立了十个小标题:夕阳箫鼓、花蕊散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并揉合了张若虚、白居易两篇名诗的意境,提高了乐曲的艺术表现力。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唉乃归舟、尾声。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它剔除了前作中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二、全曲解析

原曲《夕阳箫鼓》因用音色清脆明亮的琵琶演奏,表现力很强,声音很具穿透力,是一首著名的文曲。但是琵琶的演奏指法熟练掌握的人很少,后来经改编的丝竹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不仅更富有表现力,而且去除了原琵琶曲中表达江上思妇哀怨离愁的主题。

民乐合奏的《春江花月夜》既发扬了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主题表达也更为细腻。全曲共分为十段,人们遵循中国古曲标题音乐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由于乐曲的版本不同,因而分段及小标题也不相同,但它所体现的内容是一致的。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等乐器演奏,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展现了夕阳西下、云破月来、渔舟唱晚等迷人的江南风韵。

(一)江楼钟鼓

乐曲的第一段“江楼钟鼓”以琵琶由慢渐快来模拟鼓声开场。随后,箫和琵琶的合奏,如江上轻波,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展现出一幅暮色江南,夕阳晚照的安详景色。最后,乐队齐奏,优美如歌,委婉平静,古筝的微微奏鸣,完美地表现出了江南暮色的平静。

(二)月上东山

第二段,民乐齐奏主题旋律上移,通过上升的旋律,描绘出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的情景,展现了一幅江上月影浮动的秀丽画面。

(三)风回曲水

第三段,曲调在层层下降后又回升,出现了旋律线的起落,增加了音乐的动感,显示了大自然的变化无穷。

(四)花影层叠

第四段,音乐在徐缓的曲调之后出现了四个快疾繁节的乐句,与前面表现恬静的意境呈鲜明对比,呈现出水中花影纷乱层叠之貌,显示出了花影自怜之姿,形成了春江上的“花影重叠”的美景。

(五)水云深际

曲子用琵琶、二胡和中胡在低音区齐奏,醇厚深沉,再以不同的演奏技法表现出了水和云的和谐美景,这段音乐的不同音区构成对比,异常鲜明地刻画出天水共长、一望无际的`江面意境,使全曲情绪由优美而转向壮阔。

(六)渔舟唱晚

第六段展现的是一段渔歌的旋律。箫和琵琶的歌唱性旋律,伴以间断的木鱼声,显得纯朴而真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顿时一种江南渔舟晚归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回澜拍岸

此时音乐快速而热烈,进入了全曲的高潮。琵琶用“扫轮”技法奏出强烈的乐声之后,民乐齐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的情景。民乐中各种音色齐响,表现出江面上波澜起伏的景象,拍打江岸的声音宛若在耳旁。

(八)棹鸣远濑

曲子音乐呈反复式递升,古筝的声音,如江水的流动,又如归舟桨棹划水的声音,表现了波浪层涌和橹声由远渐近的意境。

(九)唉乃归舟

全曲再一次达到高潮。在古筝和琵琶音衬托下的乐队合奏,旋律由慢渐快,由弱渐强,表现出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阵阵的意境。

(十)尾声

在低音区以舒缓的速度,自由的节奏,奏出悠扬、徐缓、抒情的音调,仿佛画面又回到了乐曲开始时归舟远去,万籁俱寂,江水一片宁静的优美景色。乐队以零星的筝音,来勾画江水卷起的余波旋,似乎万物归于月夜下的平静。

三、总结

全曲的演奏一气呵成,用琵琶形象地模拟江楼钟鼓、急浪拍岸之声;用二胡表现绵绵的思绪与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用古筝着重模拟流波之声;用洞箫表现渔歌的悠扬;钟声传出静谧的气氛;鼓音又增加了暮色江上的气势。诸种乐器表现着同一主题,使乐曲更加美妙动听,彰显了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七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本文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其欣赏方法作如下介绍:

(一)乐曲源流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至1895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中,更名为《浔阳琵琶》,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由李芳园分段标以“夕阳箫鼓、花蕊布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

(二)意诗意趣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

全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八次变奏及尾声构成,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变奏曲。这种曲式由一个音乐主题乐段作基础,其它各乐段运用各种变奏的手法加以变化,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推进了音乐发展。这种手法善于细腻,深刻地从不同的意境和角度,去揭示乐曲主题内容,塑造音乐形象。乐曲通过优美质朴的抒情旋律,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各种演奏技法,有如一幅动人的长卷山水画,贴切地表现了乐曲的诗情画意。

(三)筝曲移植

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在继承发扬古筝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着意在音质、音色、力度,速度的对比变化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又较好地刻划调度了古筝的托、擘、抹、挑、连重托、大小勾搭、套指、滚、拂、拨、摇、撮、及压、按、滑、吟、点、空、走、弱、音、制音、“流水”等不可取代的艺术特色,使诸种手法之间,能相互巧妙地的配合,承接自如,为演奏者提供发挥艺术才华的可塑性,使乐曲增加了色彩,丰富了表现力。在曲调的进行中,各种技巧的施展,往往在节奏上形成对比,大有“你简我繁”,我简你繁”和向更高一层,深一层的“由简入繁,简中尽是精华点”的艺术情趣发展,听起来慢得情联而不绝,紧得意蓄而断。做到取意干净利落,绝无客声,对比流畅而多变,节奏急而不乱,缓而不断,音质响如金石,轻而不浮,力求圆、润、甜、脆的美声,弦必匹配、指必抓尖,因曲求音,优选弹点。运用刚柔虚实,脆中之力,明确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的要求,着意高洁雄美。在练习过程中百练知其妙趣,千练习得其趣妙,万练则忘其为古筝之声。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篇八

又是一个无声的夜。

春半的江潮与海水相溶,模糊了海天界线。潮水簇拥着明月,助它挣脱了海的桎梏。

你呢。

你也能随着微凉的春水,逃离世俗的牢笼,回到这江畔吗。

明月从不吝惜自己的清辉,千万里波涛都在它的照顾下泛着星辰般的光。你定是能看到的。无论何时,你都在水一方,与我共赏此月。春光已在你最爱前往的郊野绽放成了一片花海。月华初降其上,似乎带回了冬末的雪珠。

那年冬夜,你望着树上已凝结成冰的雪珠,问我那像不像鲛人的泪。你说,“听闻南海有一国,乃是鲛人的城池。他们在礁石上歌唱,织水为绡,落泪成珠。待有一日,我定至南海为你求一件冰绡制成的新衣,为你求一颗明亮的鲛珠。”

新衣啊。

我怎会奢求那传说中的冰绡呢。只要有你在侧,荨麻又何妨?

月色如霜,水洲汀上的白沙也幻化成了一片氤氲。“爱怕沙洲建塔”,所以不需你予我太多的誓言,只盼你许我一诺:平安归来。

不沾任何纤微尘埃的一色江天,高挂于空的一轮孤月。

在这清冷的江畔,谁会是第一个望见明月的人,而月光铺亮的江面又是在何年何月初次映照岸上的人呢。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我们是那朝生暮死的蜉蝣,世代轮回,生生世世望着的却是同一江月。我在等你与我共度此生,而将月又在等待谁呢。它也曾如我一样,只能目送挚爱之人化作视线尽头的流水,被长江带走吗。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南浦之上,已是淡墨的云轻悠得承载不起彼此的离愁,飘游到了远方。江天相接处有几叶浮槎,是谁家的客子在泛游江湖?在何处的高楼雅阁,他们的爱人正在悲叹相思之苦,熬过这凄楚的夜晚?思念是那洪水猛兽,把我吞没。

还要等多久呢。

流光徘徊,在台上的黄铜镜上留下一道倾斜的'光影。

我何曾不偿拉上布帘,可怎挡得住那样穿透力甚强的月光?连捣衣砧上浅浅的月霜都挥洒不去。我也是会累的啊。空望明月,连一纸信笺都无法传达。我愿追逐月华,为你点燃红烛、添香,让我一睹熟悉的轮廓。

“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无垠的月光啊,能否为我留出一条缝隙,让鸿雁衔着锦书侧身飞过送到他的身边。微澜的江水啊,能否为我连成一条水路,让鱼龙携着尺素径直飞跃传到他的脚边。

春季已登上江水之舟,欲离不返。月亮向西边坠落,藏匿在海雾之中。

缥缈的、笼罩月光的海雾攀上碣石,漫上潇湘,充彻了我们之间绵长无尽的路。

有几人能踏着残月余辉,归家了却满怀情苦!江树林中,早已填满离人融于月光的情愫。

“倾一壶至浓潋滟酒,相思苦酒难入喉。霜重风雪骤,梦醒三更后。

蓦然回首,人寥水空流。

前尘今后,至死相守。

携手共醉花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