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 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精选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灵魂曲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 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精选8篇)

环保工作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强环保监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环保的小贴士和方法,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一

“父子情,深似海。”星期四,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的眼眶里充盈着感动的泪水,一种撼人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田。

本文讲述的是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当我的目光定格到“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句话上时,我不禁为他们的团聚而欢呼。这位父亲为了儿子,坚忍不拔,决不放弃,令人敬仰!而七岁的儿子阿曼达竟在长达38小时的瓦砾堆底下,坚持生的希望,安慰同学不要害怕,叫人佩服。这力量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诞生来自父子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

父爱如弥漫的氧气,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父亲对孩子的爱。书包给孩子拿,作业帮孩子检查……当爱包裹全身的时候,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是否叩问自己的内心,给父亲捶过几回脊背?给父亲斟过几杯热茶?赶快去报答自己的父亲吧!

父爱如海,深沉而含蓄;子纯如金,晶莹而润泽。是他们共同创造了地震中的奇迹,传唱了一首“真爱永恒”的赞歌!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五年级上册语文书里的一篇课文。

文章讲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可教学楼已变成了废墟。就在他感到绝望时,他突然想起他经常跟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开始在废墟上挖掘,不论旁人如何劝阻,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在挖。他就这么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

38个小时啊。看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位父亲的坚持而感叹。那位父亲就是如此,坚持在废墟里挖掘!坚定的信念,连老天爷都为之动容。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他的儿子没被砸着!房顶压下来是没错,可是却形成了一个大三角,他就在这大三角里。不仅如此,还有其他14个孩子都在这!可他们的爸爸妈妈们呢,他们去哪里了?他们没有坚持去找孩子。

这种坚持往往是成功的最后一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踏出这一步呢?在烈阳下跑完400米,这对大人没问题,对我们这种娇生惯养的小孩子可就难了。记得那次体育课的400米跑考试,没有多少人是在1分30秒内跑完的。这些没在1分30秒跑完的速度不是慢,而是不坚持。很多人在跑最后100米时,速度已经慢下来了。炎热的太阳,长途的长跑,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最后一圈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走着回去的。可是有些人,跑到最后的50米时,在其他人都是走着回去的时候,咬着牙,努力让自己跑得更快,拼着过了终点!1分29秒!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坚持,奇迹就会发生!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三

如果你的孩子被埋在了废虚之下你会拼命把他救出来吗?如果有一条逃生之路你是选择自己先跑还是让同学们先跑?这个问题困扰着我,但是就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片文章里我找到了答案。

文章中,父亲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茫茫的废墟中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的有许多的父母赶到这里,但他们都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 但他们都喊了几声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儿子在等着我。在这个念头的鼓舞下他拼命地挖着这片废墟。8小时,24小时,38小 时,孩子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可孩子也让自己的同学先走,因为他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他的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这让我感到一阵温暖。

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惜上刀山下火海;而孩子在生的路上却让同学们先走,是多么伟大的精神。这对父子拥有如此崇高的精神,在危险的面前毫不畏惧挺身面临。如果人人像这对父与子一样,那成千上万的人将不会在地震中失去生命。

也许父爱不像母爱一样无微不至,但也还是同母爱一样温暖。记得我又一次要复印作业,当这个消息传到你的耳际,你立刻开始动工起来,帮我复印起作业起来。当 第二天起来时发现你的眼睛旁已有种种的黑眼圈,这让我十分感动。父亲虽然不会在考试前千叮咛万嘱咐,也不会晚上起来给你盖被子。但是不能说明他救比母爱 差,母爱虽然很体贴,但也不能没有父爱,所以,两者缺一不可,一但失去其中一个,就会误入歧途。

父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文中的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后,我也要像父亲一样,把这种爱带给每一个人。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四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让我真正的了解到了父爱的无私、伟大。

课文主要讲了,一九九四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在学校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出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只是来到这片废墟像其它人似地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十四位同学就只能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也许,爸爸的爱不是生病时的陪伴和呵护;不是考试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是睡觉时给我们盖被子的身影。但是,父爱,同样是伟大的。

爸爸是只船,妈妈是船的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五

我为了在同学们面前争回面子,在课余的时间就跟爸爸练习起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技巧,而这样我还是打不过同学们;600字作文你们说,我有这样的妈妈,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啊。小猫咪,别害怕。今天,一个有趣的故事——《把小企鹅踢下海》,更是让我受了很大的教育?党旗的每一角都写满了共产党员的`伟大、无私。

为什么这位父亲执意去寻找儿子?因为这位父亲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这位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表达了这位父亲对儿子那坚定而执着的爱。正因为有这种爱,有坚定的信念,才使这位父亲坚持不懈。这也是父亲对儿子一种爱的承诺,永生不变的诺言,不离不弃的心愿。是黑暗中的明亮,是世间真情。

我从报纸上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女孩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她父亲每天都要做上早点等着她,因为他不想让女儿不吃早点就上班。一个下雨早晨,外面刮起了冷风,女孩因为闹钟忘了定时睡过了头,因此来不及看望父亲,于是,女孩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你真的不来了吗?”话筒里传来父亲关切的声音,话音里包含着父亲明显的失望。女孩便向父亲保证:“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但在女孩出门的拐弯处,她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原来他为了女儿能吃上早点,他一接电话就赶来了,更让人感动的是,父亲怕女儿坚持陪自己喝茶而耽误工作,他便一直默默的守侯在女儿的路口。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是多么的无私啊!

我们常说,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它或许太含蓄,它或许太深沉,只是不善于表达。其实,爸爸对我们的爱像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条透明的小溪,与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难怪我们经常听人们这么说:“父爱无边。”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六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使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本文记述了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坚定地在废墟中挖儿子并最终救出儿子的故事。歌颂了执着崇高而又伟大的父爱。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高尔基曾说过的话:“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没错,父亲就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时时刻刻印在父亲心中。这个承诺让父亲永不放弃。父亲就是那不畏艰险的挖掘,那满是灰尘的脸,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血迹斑斑的手。或许我们不曾注意到它的存在,可是它总会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我们伸出援手。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前些年某个地方地震时。一位母亲拯救儿子的故事。当天大地震后,抢救人员在一所房子的废墟下挖出了一位母亲的尸体,可就当抢救人员要走时,一声婴儿的哭泣声让他们又回来了,原来那位母亲双腿跪地上,硬是用双手撑住了几吨重因地震倒塌下的废墟,因为他的下面是他的儿子。尔后,抢救人员发现这个婴儿只受了一点皮外伤,是这场地震中受伤最轻的人。抢救人员还发现,那个婴儿的身上还有一个手机,上面还有未发完的短信:“宝贝,对不起不能陪你了,再见!”

如今,因洛杉矶地震带来的伤害已被渐渐淡忘,但这样的奇迹却没有被忘却。记住吧,这个奇迹的名字叫做“父亲”。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七

今天,老师让我们预习了第11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含着眼泪读完了着篇文章。深深的体会到了父爱的无私、伟大。这篇文章是美国大作家马克·汉林的杰作。主要讲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孩子所在的学校,可是,一切都晚了,孩子的学校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在这位父亲感到绝望时,他突然想起了他对儿子说过的话,便不停的挖掘。在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他从废墟里救出了儿子。

其实,最另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心想:“这位父亲是多么的有责任心啊,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

我被着一种深沉的父爱所感动着,爸爸对我的爱不也是这么无私么?从5岁开始,我就不好好吃饭,所以个子才长不高。虽然爸爸每天都会让我多吃,但我还是长不高。这下可急坏了爸爸,他一会咨询这个,一会咨询那个,虽然花了不少钱,可我还是长不高,可爸爸把并不放弃领着我去了一家中医院,医生给我开了一些中药。

我一开始还有些怕苦,总是骗他说喝过了,后来爸爸知道了,再三鼓励我喝下去,最终,我还是坚持喝完了。看着我一天天吃的多起来,爸爸那总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是啊!父爱是这个世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了“父亲”,这个词在我心里永远是一个亮点他将激励我,指引我。

在我的语文书的第九册里,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它告诉了我父爱也是无私、伟大的。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洛杉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好妻子后,就去学校救他的儿子,可原来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成了一片废墟,但他没有放弃,仍在废墟中寻找自己的.孩子,他一直挖了38个小时,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就在这时,他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父子两无比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在我的家人中,妈妈也非常爱我。记得有一天夜晚,下着大雨,我发高烧了,妈妈冒着大雨背着我去医院,无情的大雨浸透了妈妈的衣襟,我感到妈妈身上一片冰凉,就说:“妈妈,您没事吧!让我下来,自己走行吗?”可妈妈坚决不肯,说“不行,你这样病情会更重的!”好不容易到了医院,我的病好了,妈妈却晕倒了。

啊!父母的爱真伟大!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篇八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爱意满满的文章,赞扬了在危难之中父子之间的伟大亲情和父亲的执着的信念,以及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那么下面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读后感800字,希望你感兴趣。

1994年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一次令人心碎的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用自己的双手一块一块搬走儿子教室边的碎石,挖掘自己的儿子。许多好心人试图劝阻这位父亲:“不要挖了!他们都死了!”“这里随时都有危险,回家吧!”可是,他不顾万般危险,不顾身体上的伤痕,依旧坚持不懈,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找到儿子!经过38小时的艰苦挖掘,父亲终于找到了儿子和13名同学,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父亲用爱创造了奇迹。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奇迹就会出现。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在非洲的撒拉沙漠里,当骆驼妈妈带领几只小骆驼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水源时,由于泉水太浅了,小骆驼们不论怎么努力也喝不到。骆驼妈妈焦急地围着孩子们转了几圈,然后纵身跃入泉中……几十分钟后,骆驼妈妈的身躯慢慢漂浮起来再也不动了。水面随之上升,小骆驼终于喝到了水。“骆驼妈妈”的母爱让我的内心感受到震撼,感受到对爱的共鸣。原来母爱就是一种永不枯竭的付出,这种付出源自子女们的需要,必要时,甚至可以是生命。

我们的爱是幸运的,因为它没有经历生死的考验。我们的爱又是平凡的,可平凡中却不失伟大。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生病时妈妈焦虑的神情,犯错时原谅我的宽容,工作一天后还要为我洗衣做饭的劳累身影……透过这一幕一幕,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只有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回报母亲的爱。

爱的信念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可以推动你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有爱的生命是一艘巨轮,只要我们爱的信念不消失,我们的生命之船就永远不会沉没。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爱的无私、伟大。

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闫老师对我们说,区里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让我们把背过的诗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诉了爸爸,爸爸一听,立刻给我忙活起来。

晚上,我甜蜜的进入了梦乡,可谁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扰,依然给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天,我一起床,发现爸爸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我感动极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也许,爸爸的爱不是生病时的陪伴和呵护;不是考试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是睡觉时给我们盖被子的身影。但是,父爱,同样是伟大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父爱的深厚。

自从我读了《感动是五味的沙拉》一书中《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本篇文章介绍了美国洛杉矶一次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自己的妻子后,疾步冲向自己亲爱的儿子阿曼的学校去了。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三层漂亮教室变成了一片废墟,父亲赶到废墟现场,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底楼的第三间教室。他听到一些家长们在哭喊:“我的儿子啊!我的女儿啊!”,再看看眼前的一片废墟,快要绝望了,但在绝望之时,他猛然想起他曾对儿子这样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和你在一起。”结果,他找人来帮忙,大家都不愿意帮他,都绝望的走了,因为大家都怕余震,没用任何工具,就用双手挖,他挖呀挖呀,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4小时,8小时,12小时,16小时,24小时,30小时,36小时.......当他挖到36小时时,楼板下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父亲说:“是的,儿子,我救你来了!你在里面还好吗?”儿子却说:“我这里还有14位同学存活着,你先救他们出来吧!我知道你是会和我在一起的。”最终,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先人后己,珍爱生命,对同伴负责的高尚品质,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呀!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虽平凡,却蕴含着父子之间的信任之情,他表达了父亲对儿子坚定而执着的爱,正是这种富有高度责任感的爱,父亲坚持的挖掘,才换来了他儿子的生命及那么多孩子的生命。

我要大声说:“平凡的父爱!伟大的父爱!我要赞美你,感恩你!”

《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也要谢谢你,谢谢你教会了我感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