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LZ文人最新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优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篇一

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等14部门《关于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州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结合我州实际情况,联合州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下发各县和州直有关部门,将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明确了各县部门的职能职责、阶段性目标任务。

结合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重点推进了商贸、邮政、文化旅游、机关事务、工业领域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一)加强商贸领域塑料污染治理,一是开展大型商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检查,抽查邻你、民贸、天龙电器超市按要求落实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有偿提供,有无使用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等情况;二是开展农贸市场专项禁塑工作检查。在检查中,积极引导经营者、消费者树立“节能减排、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教育广大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禁塑令”有关规定,做到不进、不销、不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

(三)加强文化旅游领域塑料污染治理。一是加强重点企业的监管。按照实施办法加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落实,严禁相关企业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星级饭店严禁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带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餐厅食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桌布,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二是结合各项创建,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a级旅游景区评定、复核,在游度假区创建,在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星级饭店、文化主题饭店等品牌酒店的创建过程中都把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之一,在检查过程中,对餐厅餐具,客房用品的使用情况均进行认真的检查,确定未使用塑料制品及一次性用品后,才能进入评定,同时将长期接受社会和游客监督。

(四)加强机关事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一是加强各县市管理。明确“禁塑”工作目标、实施范围及时间节点等,要求各县(市)、州级各部门特别是机关食堂严格落实“禁塑”工作要求。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今年6月,结合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利用led电子屏、悬挂横幅及知识展板等形式积极宣传,为“禁塑”工作开展提供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在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向参加活动人员发放宣传册、可降解环保袋等宣传物品达上千份。通过一系列举措,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群众宣传普及相关环保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家节能环保意识。三是带头示范,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在集中管理办公区,引导物业公司同步落实“禁塑”工作要求,停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如在会务茶水服务上,提倡使用可循环利用或者可降解塑料制品杯子。

(五)加强工业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按照要求加强对禁止生产塑料制品企业的监督检查。经检查,目前,无生产塑料购物袋、生产聚乙烯农用地膜、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的企业。

按照实施办法,我州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塑料垃圾袋﹑农用地膜等塑料制品质量的抽检和检查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共抽检了塑料垃圾袋6个批次,全部合格;农用地膜8个批次,其中1个批次不合格,已要求被抽样县进行了处理;pet瓶1个批次,结果合格;ppr管10个批次,目前还在待检中。

从检查情况看,大型商场超市禁塑”工作执行得较好,严格按照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有关规定,没发现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但农贸市场个别菜贩对“禁塑令”贯彻执行相对要差,还存在无偿提供塑料袋的现象,还需一进加强管理。

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部暑,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结合镇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做到决战决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党政一把手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的各站所主要负责人,要深入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第一线,在一线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时效。明确职责分工,扎实推进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进行,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效。

1.镇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对各村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将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落实专门经费,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开展。按照《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全车辆、人员,为“村收集、乡转运”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有人清扫,有人管理,有人监督”的考核实施,制定考核细则,根据考核制度进行奖惩。

,确保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制定《镇限烧区秸秆计划烧除监管方案》。根据方案分区域、分批次、轮次式计划烧除,秸秆计划烧除工作领导小组也会对烧除工作进行全天候监督看管,确保烧除计划有效落实。

3.镇河长制开展春季“清河行动”,全面排查和清理辖区内河道“八乱”违法行为,清理整治河道周边的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废弃漂浮物,目前正在全面整治中。

镇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在水源地边界设置围栏和警示标语,禁止在水源地周围喷洒农药、堆放垃圾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水体活动,保障人民用水安全。

环保工作,重点是普及发动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宣传车等媒介,发放倡议书、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等形式,加强全镇环保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破陋习、树新风,努力营造全民重视、全民动员、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

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篇三

根据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等9部门《转发国家、省、市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为切实推进减塑工作的开展,我局强化“减塑”宣传,加强塑料制品在商场、超市的零售管理,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减塑推广。

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际行动,结合市局7月初制定的《商务局开展“减塑”宣传活动的工作方案》,在中百、大润发、等大型商超集中开展“减塑”宣传,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减塑”工作的认识,确保“减塑”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

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消费。

大力宣传国家科学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塑料污染,引导群众树立节能减排、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通过超市led大屏幕发布“减塑”倡议、开展“减塑”宣传、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并倡导消费者拒绝使用不合格的塑料购物袋;通过商超广播循环播放“减塑”倡议书,让“减塑”观念深入人心。

3、形式多样、广泛宣传

商城有限公司通过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活动各种主题宣传标语、减塑降塑等。积极组织员工上街进行骑行活动,通过沿路发放宣传单,让市民切实明白减塑降塑的重要性,同时向市民提供各种减塑降塑的方法和决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超市入口和收银区放置x展架,展架内容以宣传节能环保为主题,发布“减塑”倡议,开展“减塑”宣传,倡导顾客“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引导顾客少用、不用塑料购物袋,努力营造绿色商场,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篇四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辉县市20**年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市委、市政府真正把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要务,市委常委会每月专题研究环保攻坚工作,市政府常务会每周听取环保工作汇报,以“六控”(控排、控尘、控油、控烧、控车、控煤)为抓手,坚持“科技+精准”、“人防+技防”,强力实施大气攻坚。

(一)坚持科技先导,加强区域监测管控。建立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22个乡镇的大气监测管控体系,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召开1次周研判例会,持续加大研判分析和管控整改力度。今年以来,利用源解析对城区进行定点监测5次,利用智人六参走航车走航35次,通过雷达走航观测60天,利用无人机飞行监测45次,运用50个微型站点构建了严密监测网络,进一步查清污染来源和污染因子,并建立问题交办、整改反馈机制,年度内自查整改各类问题1600余个,重点区域管控和排查整治工作得到明显提升。

(二)强化工业减排,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一是开展重点行业深化治理。督促指导21家工业涂装企业、23家印刷企业、9家水泥企业完成了提标治理任,开展了洗煤、水洗砂、钙粉、焊接等行业深度治理工作。二是实行重点企业绩效分级管理。年度内,全市创建a级企业7家、b级企业21家、绩效引领企业6家,涉vocs夏季臭氧管控豁免企业4家。三是强化企业在线管理。全市721家企业安装了用电量监控,405家企业安装了视频监控,157家企业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测设备,65家企业安装了vocs监测设备,201家企业安装了门禁系统,并全部与上级部门进行联网。

(三)突出联防联控,持续改善面源污染。统筹协调联防联控,组织各乡镇、市直单位综合采取道路保湿保洁、施工工地管控、餐饮油烟排查、货车疏导绕行等措施,加大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年度内,完成国三车淘汰3562辆,持续督导城区35家建筑工地落实“8个100%”措施,组织13辆湿扫车、18辆洒水车、6辆雾炮车持续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精细化作业,督导城区300余家餐饮单位油烟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持续开展禁煤区燃煤动态清零,加强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抽检工作,利用“蓝天卫士”全面防范、及时整改各类焚烧问题。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今年以来截至12月7日,我市pm10平均浓度11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54微克/立方米,so2平均浓度14微克/立方米,no2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co平均浓度1.7毫克/立方米,o3平均浓度188微克/立方米,综合指数5.822(较去年同期下降2.6%),优良天数179天。

坚持出境河流断面和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并重,持续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和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一是加强出境断面监管整治。组织人员深入百泉河、北排水河沿线涉水企业和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督促市污水处理厂、孟庄污水处理厂和涉水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对超许可排放浓度排放、违反排污许可条例、化验室产生废液未单独收集等3起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组织执法人员对2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个县级、16个乡镇级、6个农村千吨万人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以及各类水污染风险源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水环境安全。三是开展重点行业集中整治。对73家化工、医药企业实施了“三化改造”(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启动了豆制品、淀粉、塑料颗粒等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四是规范设置入河排污口。我市涉及入河排污口企业5家,目前1家企业(文明食品公司)已经通过审批,其余4家已上报论证报告,待省、新乡市相关部门批复。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今年以来,我市北排水河小块村北桥断面cod平均浓度25.7mg/l、氨氮平均浓度0.876mg/l、总磷平均浓度0.159mg/l,百泉河南云门村断面cod平均浓度14.92mg/l、氨氮平均浓度0.746mg/l、总磷平均浓度0.204mg/l,符合上级达标要求;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稳定。

一方面,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目前,我市土壤重点监管企业7家,其中,黑田明亮制革公司、洁美垃圾公司、天顺蓄电池公司、亨利化工公司、明德皮业公司、金马蓄电池公司6家企业已完成土壤隐患排查,永昌化工公司因淘汰落后产能已关闭。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治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20**年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涉及15个乡镇25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2434人,目前,上述25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分别建设完善了污水管网、末端治理设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实现了农村污水有效治理。

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虽然,通过持续实施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我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持续改善,但是,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加上我市产业结构未实现根本转型、交通结构未得到合理优化、能源结构未实现有效替代等原因,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压力仍然很大。在下步工作中,我市将继续以大气环境污染攻坚为重点,兼顾水、土壤环境污染攻坚工作,进一步强化攻坚体系建设,强化部门联防联动,强化“六控”措施落实,扎实推进环保“三大”攻坚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银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部暑,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结合镇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做到决战决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党政一把手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的各站所主要负责人,要深入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第一线,在一线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时效。明确职责分工,扎实推进镇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进行,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效。

1.镇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对各村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将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落实专门经费,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开展。按照《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全车辆、人员,为“村收集、乡转运”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有人清扫,有人管理,有人监督”的考核实施,制定考核细则,根据考核制度进行奖惩。

2.镇秸秆禁烧区严格管控,限烧区科学计划烧除,严格按照省秸秆禁烧“两区”管理工作要求,压紧压实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干部对本村农田实行分片包干属地责任制,划分责任区,签订责任状。各村禁烧工作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亲自抓,做好组织动员与准备工作,明确禁烧工作具体负责人,并与农户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确保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制定《镇限烧区秸秆计划烧除监管方案》。根据方案分区域、分批次、轮次式计划烧除,秸秆计划烧除工作领导小组也会对烧除工作进行全天候监督看管,确保烧除计划有效落实。

3.镇河长制开展春季“清河行动”,全面排查和清理辖区内河道“八乱”违法行为,清理整治河道周边的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废弃漂浮物,目前正在全面整治中。

镇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在水源地边界设置围栏和警示标语,禁止在水源地周围喷洒农药、堆放垃圾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水体活动,保障人民用水安全。

环保工作,重点是普及发动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宣传车等媒介,发放倡议书、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等形式,加强全镇环保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破陋习、树新风,努力营造全民重视、全民动员、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