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温柔雨

优秀作文的篇幅要适中,既能充分展开论述,又不至于啰嗦冗长。这些优秀作文涉及的主题广泛,既有关于生活的思考,也有关于社会的关注。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一

天过后,忙忙碌碌,纷乱的城市沉淀了下来,藏在夜墨色的湖水下,若隐若现。忽地,一轮圆月浮出了水面,天的瞳孔开始见证夜的又一次存在。

我倚着一片寂静,小心翼翼地望向窗外,眼前是浓得没了深度的黑暗,看不到有多遥远,可又仿佛触手可及,用指尖试着触摸一下,却又不存在,只是轻轻地拂过丝丝凉意。一阵风闯了进来,通透了全身,足以洗净我的灵魄。我越发向往那片迷人的夜色,向前倾了倾身子,似乎已随风来到了窗外,迎着一抹月光飘浮、荡漾。

我认真地看着月把洒下的光辉织成层层银色的纱笼住了整个城市,宛若一条巨大的裹尸布,包住追名逐利的人群,无视自然的狂妄。是在谴责吗?是在预示人类执迷不悟的结局吗?我右嘴角邪邪地向上扬,暗暗觉得,月应该是所有历史的见证者吧。只有月才是亘古不变的生命,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都那么幽幽地在夜中呼息,摇曳。

偶然间,天际边,谁家窗口亮了起来,几块橙黄色的剪影聚在一处,迷茫地闪动,像一场挣扎的舞蹈,跳在人间。从那窗边传来渐近渐远的脚步声,走过冥冥之中夜湖的墨色,吐露着每个人的宿命。

我回到窗台边,明白这段不真切的静远只属于月夜,睡在床上,等待着一样东西——真实。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二

宁波有句老话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下中秋皆十五,唯独宁波在十六。相传十六过中秋与南宋宰相史浩有关。他是宁波人,年年如期回家与母亲过节,结果因路程耽搁,故将节日与母亲生日一起过十六了。从此宁波人就相袭成俗,至今皆然。

“来来来,吃月饼!”妈妈的一声温柔呼唤,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也驱散了我诗人般的愁绪。一块香气怡人的月饼,在我的手掌心里安放。黄黄的颜色养眼,酥酥的皮儿诱人,甜甜的味道醉心。看得我口齿生津,口水禁不住外流……话说,我们的宁式月饼别具一格,外皮酥软白净,层次均匀,口感精致,口味各异:有苔条味,五仁味,豆沙味,枣泥味;甜的,咸的,应有尽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阳台窗前,品尝着月饼,欣赏着美景,倾听着爸爸讲的中秋故事,说说笑笑,满屋子的温馨。

夜深了,周围依旧那样静谧,唯独那轮明月还散发着温柔的光晕,一缕缕清幽的银光洒落一地,窗纱泛着碎银子,一漾一漾的……不知道是月景迷人,还是嘴角的余香醉人,我的心也一漾一漾的。枕着皎洁的月光,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有月亮的梦,一定会特别香甜。

呵,真是个美好的夜晚!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三

有幸夜航江上,春月花林,心有所感,不觉沉吟“春江花月,生命之夜哉。”

春潮涌动,月出东山,白露横江,熠熠生辉。

缕缕微风扫过江面,吹起圈圈涟漪,犹如舞动的银蛇,又好比仙女的裙边,令人陶醉,江水轻抚船底,低吟入耳。似是游子寂寞哀思的倾吐,又似是岸边闺阁思妇的埋怨,眺望远方,层层月色中薄雾隐现,山峦、楼阁交错起伏,连绵不断。点点烛光漂浮于天际,透出一股深沉与寂寞。

春江月色,深沉而厚重,似有时光错杂之感。暮然,丝丝淡香味袭上鼻尖,清新优雅的,不觉心生寻源之趣。

船头骤转,顺着香味寻了过去。江流一弯,一丛繁密多彩的花林呈现于眼前。朵朵春花恬静的绽放,没有争奇斗艳,只有一种暗合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柔和的月光倾泻在花瓣上,为花儿增添了几分灵媚与可爱。花蕊中央,一只不知名的小甲虫轻轻飞舞,它那银色的外壳闪闪发光,像一盏玲珑的灯笼,又像是顽皮的月夜小精灵,让人犹生怜爱之心。

花朵儿随风摇曳轻柔的身躯,好似一群翩然起舞的芭蕾舞演员,繁杂的叶片是她们贴身的裙服,雪白的花瓣是她们光滑的肌肤……这些纤弱的身躯缓缓摆动,时而曲,时而直,时而明,时而暗,时而娇俏诱人,时而纯丽冰洁……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赏。

风声消逝,春花归于平静、安详。她们睡着了,睡得很香甜、好柔美。光线澄明,点点明光浮动与花朵周围,也许这些是大自然对她们的真诚祝福吧。夜色幽静,枯寂与黑暗蠢蠢欲动,却也似不想打搅这些安然的“睡美人”,只从旁边悄悄溜走。

渐渐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愈加浓重,却不呛人,唯蕴含着清香与恬美。像是十七八岁少女的体香,又似是梅花潭那股清新幽深的绿味。亦或是永州西山那深远恬淡的天地之味。

静静地,春花们无声的倾诉入耳。岁月悠悠,游子们徜徉于此,赏花赏月赏风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却也难遣心头那一段幽幽思情。或是多少思妇,明月高楼,江畔孤身难以入眠。声声轻叹,随着月光流转天涯,化作氤氲雾气,化作轻风流水,在这花林下游荡,成了游子眼里难舍的情丝。“故土天涯同一月,江头江尾一水连。”月下春花寄思念,不管是孤舟游子,还是闺中高阁,都摆脱不这无尽的思愁。春江水荡漾,月下花语人,月圆的夜,更是思人的夜。

停泊岸边,沿着小径,拾级步上一座小山坡。向下望去,朦胧月下葱郁的小山幽森森的,而江水却明滑异常,像涂了明油一般。江面上的薄雾散去,天穹陡然一静,江水波澜不惊,天倒映在里面,月儿,星儿,团团顽皮的流云儿……俨然构成一幅“春江映天图”,江水中央,月光驱赶夜色,拂照在明暗参半的水面上,明亮的波光粼粼,像仙女梳状用的铜镜,将满天星光收纳进去,却顽皮地遮挡了娇容;幽暗的,脉脉孱孱,像山谷里行走的风岚,襟带同色却无形无迹,窸窣的虫鸣声传来,正想着,江面上忽的出现一群玲珑娇小的萤火虫儿。它们时而戏水,时而你追我打,时而像一面细密的金线网,时而又像一颗颗闪耀的金珠,不经意间,它们便仿佛受惊似的逃离了月光,消逝在苍茫的夜色中。

下山,来到江边。拂着清凉的江水,静心沉思。刹那间,天地交合,万物停息,我仿佛也消失了。渐而心境归一,古井无波,神识游离天外……良久,回过神来。只见夜色已深,月至中天,脑海中遗留的,唯有那一幕幕自然的奇妙,生命的律动和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奇特感觉。也许,这便是自然,便是生命吧!那思念,那春花,那月夜,还有这小山、小虫……也许这都是生命吧!

硕大的明月下,一个隐现的背影渐而消失在远方,那摆渡人继续踏上了生命之旅……。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四

经历了六年的白驹过隙,我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宁静安详的土地,没有光怪陆离的霓虹之灯,没有喧嚣纷闹的车水马龙,习惯了城市的红灯绿酒,乡村的夜显得格外的肃穆与庄重。伴着虫声的合鸣,独坐寂寞空庭,万籁俱寂又归于万籁,守著熟睡的花儿,倾听时间的流逝……世界如此之浩淼,而我这蜉蝣之躯又将以何安身?蓦然昂首,空洞的眼神穿透空洞的穹顶,影影绰绰,便迷失在这深邃的长夜之中。

起初的天空,如海一般的宁静,只有那苍茫的一角,印染着蓝紫色的氤氲,喝着淡红色的帷幕,真有几分中国画的清新脱俗。“柔肠一寸愁千缕”,或许因思念,天渐渐地黯淡下来,红蓝两色在空中冗杂着、交错着,彼此不分开,只为曾经海誓山盟的友谊不散。此时的夜空画卷,更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也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造物者的灵魂归宿,才能诠释出如此令人惊叹的妙至毫巅。

微风淡淡轻拂过我的脸庞,像母亲的手,抚去我的忧愁。伸手想要留住那清风,她却俏皮的从我指间溜走――不想被挽留,只因习惯了自由。云翳渐渐地淡了起来,如丝、如沙、如雾,如笔墨丹青,既不失典雅,又不失风情。他依依不舍的被清风吹散,又相见恨晚的挥手作别,揉成一缕丝薄,化作一袭珠帘,映射着这黯淡了的蓝天。帷幕渐渐拨开,那是一位完美无瑕的女子容颜,既有小家碧玉的温文尔雅,又有大家闺秀的冰清玉洁,几分羞涩,几分懵懂,着实引人爱怜。她的美迷醉了万物,星星点点泛起淡黄的涟漪;她的美惊扰了万物,娇滴滴的`花儿睁开惺忪的睡眼,她低下头,光润的脸敛住了疲倦,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束,随即,脸蓦然红了起来。她,就是故乡的月,就是故乡的广寒。

她静静的坐在那,正如此时的我静静的坐在亭中那般,“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身处广寒玉宫的她,并没有世人景仰的欢乐,脸上写满了孤寂与忧愁,“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她,流泪了。那滴泪珠是多么的晶莹,多么的剔透,那是用愁思雕刻的倾城之作,那是用情感写下的心灵的创伤。我看了看她,她也在看着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她笑了,“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我也笑了。试问人世间有多少痴情女子等闲白了少年头,又有多少赤子天涯相伴四海为家,比如她,比如我。

我抹了抹她眼角的泪,一面笑影伴我三生回眸,她走了;身旁的花拭了拭花瓣,此生不为苟残全,她睡了。心里忽的不再那么怅然,反而有些释怀。薄云化作的丝缕渐渐消散,万物的感叹遮盖了空中的广寒。她留下了繁星点点,那是她的倾诉,也是我的情愫,“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愿远方的你,能够读懂我的心意;愿故乡的月,能够知了我的思念心。

寂寞无花空月夜,风暖云逸,已觉芳心动。思情愁意谁与共?泪洒长亭花无助。

愿得故土伴今生,明月相照,再登广寒宫。独抱忧愁入梦来,夜阑长啸今与共。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五

秋天的月夜,清幽而高远;冬日的月夜,寒冷而寂静;春季的月夜,舒适而温暖。夏――它的月夜就如同叶绿虫鸣,永远是那么与众不同,生机勃勃。而乡村的夏夜就更加的绝妙了。

那一年,我随父母回乡探亲。太阳早已坚持不住了,揉了揉它那昏睡的眼睛,暮落西山了。于是,月夜驾着那夏日久别重逢的风,轰轰烈烈地为蓝天披上了一层黑纱。

搬起一个小板凳,坐到了布满银辉的庭院里,手中的扇子早已放下了它的工作。我如痴如醉地凝望着夏日的星空。月亮圆圆的悬在天空中。顿时,灰蒙蒙的天空被照得彻亮,月光奋力地从云中钻出来,倾泻的人间大地,在群星的映衬下,整个天空,整个月夜,似乎都变得皎洁起来,变得活泼起来。也许猪八戒又去找嫦娥了吧?要不怎么今天的月宫会如此灯火通明呢?咦!又有一棵桂花树倒了,吴刚还真是持之以恒哩!忽然,远处的天空闪过一丝亮光,也许是那里的人家正在放鞭炮吧!但那仿佛就是“嫦娥一号”的缩影,此时的我幻想着现代人与嫦娥的对话,竟也像五六岁的小孩子,“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这时,一些星星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招呼我快看他们,我一组一组仔细地看着,熊猫、丹顶鹤,今天也成了月夜的嘉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段天空的月色!

“吱――”纺织娘为我带来了今夜的第一首美曲,紧接着,躲在草丛里,各式各样的昆虫音乐队也跟着响应起来,深沉的大提琴,轻柔的小提琴,悠扬的横笛,浑重的腰鼓,欢快的手风琴……在月夜中交织着。但我还觉得差点什么。过了一会儿,重头戏终于登场了,原来是来自田野里的乡村口技家――青蛙,“呱呱”的叫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我又不忍心去打扰。“今日偏知夏夜美,虫声新透绿纱窗”。

渐渐地,我似乎已被月夜抱了起来,在星空中,在梦的星空中,我尽情地享受着……。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六

夜。月。景傍晚的清风钻进我的鼻孔,浸透我的五脏六腑,让我神清气爽。鸟妈妈带着鸟孩子们回家;虫子停止了无聊的鸣叫;蝴蝶嬉闹着飞回自已的天地;就连平时最勤劳的蜜蜂,也悄悄带着收获回家!在这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公公也拖着疲惫的身子依依不舍地回到西边的山头下。太阳公公一回家,月亮姐姐就来执班,一上来,就向着大地撒满月光。月光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夜晚,晚风轻拂,轻轻的吹动着窗帘,星空上的明月很是耀眼,那看似小巧的星星也镶嵌在旁边。在这样的夜晚,可以暂时不去想那些令人忧伤烦恼的事情,可以静静的一边品着香茶或是咖啡观赏着这夜晚的天空。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好像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图!星光灿烂,风儿轻盈。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我就这样坐在地上,享受着夏夜的清爽,倾听着一池蛙叫一片鸣声,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天空不像纯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伸向远处,远处。我的视线很想穿透这层黑幕,很想刺探天的尽头是什么样的。夜,月,多美多妙的夜景!能在如此美妙的夜景中结束疲惫的一天,人的身心也感到无比轻松,畅快。

-->。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七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春江花月夜古诗经典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赏析。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级(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还来。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八

录音机、多媒体。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1、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2、《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九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

此诗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融为一体。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不论从主题的提炼还是题材的加工上,此诗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诗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诗人所引用或化用。比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化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在意境和结构方面,江天一线,皎月一轮,白云一片和婆娑的花枝,绰约的人影,孤独的明月楼,又以其形的对比,构成线条的旋律,赋予此诗以绘画美。作者又以夜的寂静为背景,把人们臆想中的海潮声、江流声、捣衣声、凄凉的雁叫声与游子思妇的叹息声,巧妙地编织成声音的旋律,赋予此诗以音乐美。此诗的这些美感对现代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十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开篇前八句用出生法,将五字逐字吐出;结尾后八句用消归法,又将五字逐字收拾。首尾遥相呼应。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 ”、“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十二次,“花”字二次,“月”字十五次,“夜”字二次。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泻染春江浩阔,反复咏唱春月皎洁。并在“江”上,用了海、潮、波、流、汀、沙、浦、潭、鱼龙、潇湘、碣石等为陪,在“月”上用了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鸿雁、雾等作衬,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 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日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水绕着长满芳草野花的江边小洲流过,月亮的清辉洒满散发着幽香的花林,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觉察,因而也使江边的沙滩象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月色而“看不见”白沙了。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美的和谐统一。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江天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缔。它的哲理浸透了思念的诗情,是思妇感情波涛澎湃激荡到极点的升华,而决不是概念化的逻辑思维的产物。诗中人生哲理的火花,是由“孤月轮”的一个“孤 ”字与思妇的心灵撞击所产生的。一个“孤”使读者很容易透过明月的孤寂联想到思妇的孤单,体味出她胸中的相思期待之苦,并给下文作了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断肠之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春江花月夜赏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十一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早在1875年以前就已流传在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宝库之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原名叫《夕阳箫鼓》(也称《浔阳琵琶》),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后来曾经改为合奏的形式,取名叫《浔阳月夜》(或《浔阳曲》),直到1930年由郑觐文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古色古香、柔婉动听,深得中外听众的赞赏。

全曲共分为十个小的段落,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标题:

《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水转》、《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十二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它以优美的旋律,恬静的意境和流畅的节奏闻名于世。

全曲共分十段。由静而动,由动而静;由远而近,由近而远;以景抒情,情寄于景。全曲高潮迭起,既富有很强的整体感,又富有鲜明的层次感。

:江楼钟鼓。一开始由琵琶、笛子的独奏和其他乐器的合奏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恬静动人的画面。江楼上的钟鼓已经敲响,与缓缓下落的夕阳相呼应。平静的水面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光。江边,树影婆婆,好像也在等待远航归来的船只。

:月上东山,夜幕渐渐降临,整个江面笼罩在蓦色中。这时,乐曲提高了四度,好像是皎洁的月亮在冉冉升起,给人以徐徐上升的动感,仿佛窥见江心月白的美丽夜色。(小学生作文网)。

:风回曲水。江面在月光的抚摸下又别有一番景色。江水在微风吹动下泛起凌凌微波。乐曲的演奏采用了上滑继而又下滑的音乐处理,使人感到流水间荡,轻风拂面。

:花影层叠。江岸上的花树层层叠叠,互相掩映。偶尔有几朵花瓣飘人汉中,便随江水慢慢漂去。这时,琵琶的轮指演奏法,表现出了花树的层层叠叠,仿佛使人置身于花的海洋,嗅到花的芳香。这一段轻松明快的旋律和前一段的徐缓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水云深际。泛音和颇音描绘出了江上幽美的环境。淡淡的云给深蓝的天幕穿,上一件薄薄的轻纱,江水是一面大自然赐予的明净的镜子,映照着璀璨的天空。低四度和高八度的跳跃描绘出了水天一色、水天交融的景色。

:渔歌唱晚。乐段一开始,洞箫吹出动人的音色,摹拟了渔歌悠扬的拖音,在苍茫的夜色中,人们仿佛听见了远处传来的隐约的渔歌声。

:徊澜拍岸。这段以快速而热烈的节奏,绘出了微微细浪轻轻拍着两岸的意境。

:挠鸣远獭。第九段:效乃归舟。这二段是全曲的高潮。夜幕下的江上一片寂静,一切都好像成了静物。忽然,乐队一起合奏,奏出了远航归来的船队的壮观情景。渔民们满脸-弃悦,凯旋而归,人们仿佛看到了渔船上活蹦乱跳的'大鱼和桅杆上扬起的风帆。一天的辛劳被丰硕的收获一扫而光。在渔港等候的人们也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尾声。渔民们卸下鱼,收好船,都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了。江面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乐曲在优美的洞箫声中结束。

《春江花月夜》是流传下来的千古名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它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十三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春江花月夜》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1.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

诗篇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月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内容、艺术手法。首先要读懂整首诗,抓住这两句诗的意象,明确意境特点,分析艺术手法,理清诗人的思想感情。“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帖上拂还来”这两句大意是:渗透着离愁的月色困扰着思妇,任凭她把帘子卷起放下,月光总是卷不走;任凭她把捶衣石拂来拂去,月光还是拂了又来。这两句诗是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的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十四

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筲鼓》.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夜色中,江水静静的,呜咽着向天尽头淌去,渐渐的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刹那间,月伴潮生,世界瞬间明朗起来了。明朗的月,明朗的水,却自是美的朦胧,美的让人心疼。置身其中,一丝忧郁便不知不觉的渗遍周身,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拔。

月轻柔的为江披上银纱,江便高兴了,孩子似的,炫耀着跃向前去。水和月,永远是各自的宠儿。有了月,水更活泼;有了水,月更清丽。江天一色,格外的明净。

婉转的江绕过水中小汀。银色的月光下,一片静谧而又生机勃勃。花草似乎都睡去了,但你听啊,空气中充满了她们的窃窃私语和低声笑谈。

看啊,那一片似雪的锦绣,是花海吧,因为空气中漫是馥郁。没法看出是什么花,月给了她们一袭面纱。不过也好,花都是美的,朦胧的花更是美的。流水载起落花,凄美之外别有一番柔情。雪样的花林,温柔的流水,恋人般的般配。

月使得世界变的精致,也使世界变的朦胧。河畔上那片洁白柔软的沙滩清梦般的虚无,却又难以置信的真实。这月,这花,这水,构成了这春夜。

天和地都沉默,寂静中别有一番威严,慈父般的宠着这月,这江,这花,这夜。

人生代代,几经更迭。我以为一直是自己在这儿陪着夜呢,却听见心中的声音说:不,早不是你了!我争辩到:不,我一直在这,夜没变,我也没变。夜微笑着,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博大的黑袍轻轻笼住我。我猛醒,曾几何时,也有过这么熟悉的感觉?大概是前世吧。我无语,是啊,夜已经经历过我的无数次人生了。她洞悉一切。眼前的江,月是永恒赠给我的礼物吧。我明白了,我的生命亦会是短暂而永恒的,恰如那逝去的江水一般。

摆摆头,想从思绪中挣脱,却又陷入更深的忧郁中。

舟中的游子啊,你是否也想到了久已未曾归去的故乡呢?梦里回乡千百次,蓦然惊起,依旧身在关山外。问那默默流去的江水,是否能为人们传递相思之情呢?脉脉江水默默无言。

江水亘古不变的坚决逝去,带走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春将尽,落花纷纷,赴诸流水。斜月向西沉去,仿佛要回归般坚决。有些伤感,这江,这花,这月,都要逝去了。这夜,也会消逝的。“不,不会的!”有个坚决的声音说:“他们是永恒的,你忘了吗?”是啊,永恒的。我默念到。

前面是一条无尽的路,甚至不知道它会通向哪里。我义无反顾的踏上去,带着满腔的感动和希望。我相信,路的尽头,会有我的情感的归属。

月终于落下了——映着疏松的江树,摇落满江的光辉。

寂寞花月夜(汇总15篇)篇十五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的能力。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一课时

1、背诵描写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托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教师补充: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夜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3、教师导语: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竞为大家”。今天我们来欣赏这篇经典诗作。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显名长安,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一)初读全诗,品诗意。

1、齐读全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

2、根据诗中语句描写,写出月亮运行轨迹

提示: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

3、再读全诗,根据老师提示,概括个部分内容。

(前八句,中间八句,剩余语句)

提示:月下之景——月下之理——月下之情

4、分读各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

提示:月下之景——月光无垠,月色纯净——画意

月下之理——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

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诗情

(二)细读全诗,品诗韵

第一部分:景物美

1、试背前八句

2、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请标出。

提示:春,江,花,月,夜

3、给这一部分命名。

提示:春江花月夜图

4、体会写景特点。

参考:a、紧扣题目,开篇对景物春江花月夜进行描写

b、以月光统摄景物,按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描写,层次分明。

c、创设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5、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这个画面。

参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第二部分:哲理美

1、背诵中间八句。

2、由月色作者联想到什么?

提示:由月及人到宇宙

3、你最欣赏哪个句子?请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4、请画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提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情感:哀而不伤

读下面几句,品味情感。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苏轼:哀吾生之有余,羡长江之无穷

第三部分:情感美

1、齐读这一部分,然后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

提示:“白云一片去悠悠”以下四句——总写思妇游子的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八句——思妇怀远

“昨夜闲潭梦落花”至结束——游子思归

2、一学生背诵总写部分。哪一词语用得好。

举例:“徘徊”。

赏析参考:

a、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亮游移不定的动态之美。

b、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c、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呼应,写出月亮不忍离去,思妇的思念之苦。

3、“鸿雁”“鱼龙”的理解。

参考:“鸿雁’“鱼龙”本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了月光的清澈,同时,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两者是古代用于传递音信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却不能传递音信,可见二人音信断绝,相思无着。

4。齐读“昨夜闲潭梦落花”至结束。

诗句中哪些语句表达了思归感情的?

a、“昨夜闲潭梦落花”在梦中也想家,运用心理描写。

b、“江水流春去欲尽”在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中表达归家心情。

c、“碣石潇湘无限路“以“无限路”表达有家难归的无奈

教师小结抒情层次:先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美景,为下面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本诗由写景转向关照人生,思索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感叹——哲理美。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离愁别绪,讴歌爱情,憧憬幸福——情感美。

(三)比较阅读,开阔视野

阅读张九龄《望月怀远》思考问题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补充注释:

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

1、用自己的语言把全诗描述一遍。

2、本诗描写了一个什么画面?

3、两者比较比较:

a、题裁上不同:《望》为五言律诗,《春》为乐府体新辞。

b、体材上异同点

相同点:都写出了自古至今,无论天涯还是海角的人们,只要望见朗朗圆月,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怀念远方之人,都以月夜为背景,写相思之苦。

不同点:在于《春江花月夜》中,作者是通过“思妇”和“游子”两个具体形象分别描画出异地相思的别样情怀;而《望月怀远》中作者通过单一对象描画因月而起的浓浓相思之情。满目哀怨缠绵,挠是相思凄苦,相思无奈,相思有深怨!

c、风格不同《春》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的滋味学生(通用18篇)

    优秀作文需要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感官的享受。即使是优秀作文,也有其独特之处,下面是一些典型范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在我们的生活中,

    对运动健儿的加油稿(优质21篇)

    加油稿是一种鼓励和激励自己或他人的文字材料,它可以提升动力和能量,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加油稿,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动

    做主人心得体会(汇总22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思路。我是一对10岁双胞胎儿子的母

    城镇单间租赁合同(实用15篇)

    租赁合同能够明确规定双方的权责,提升租赁交易的透明度和合法性。下面是一份标准的租赁合同样本,希望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出租方姓名(甲方):承租方姓名(乙方)

    建材春季促销活动方案(实用16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制定活动方案来有效组织和管理各项任务。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心策划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能帮助大家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中班老师的工作计划(优秀12篇)

    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我们需要考虑任务的优先级、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定期的检查和评估。通过阅读下面的工作计划书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将工作任务具体化、可测量化和可

    猫捉老鼠游戏教案范文(16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让教师对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以下是一些建议性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理论依据:法国教

    伞的大分类教案大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原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的学校、鼓

    汽车运用与维修个人简历范文(20篇)

    个人简历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个人的基本信息、学历和工作经历,突出个人的优势和成就。在下面的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和排版格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事业单位年会发言稿(专业19篇)

    在各类会议、庆典、活动等场合,我们常常需要准备一份发言稿。下面是一些著名演讲家的发言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的精彩演讲技巧。大家好!我也是很荣幸是能得到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