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100字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400字汇总(六篇)

时间:2023-05-12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篇一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1.出示cai,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谈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桂林山水篇二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漓、谰、瑕、翡、桨、峦、筏”。

2.理解“竹筏、奇峰罗列、屏障、兀立、怪石嶙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细致观察的能力。

2.训练学生学习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本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读文和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深人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二、学法引导

1.预习:在学习新课之前,独立自学新课内容,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独立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2.课堂上自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圈点和批注的方法来阅读文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重点 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像其美景。

2.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人情人境地朗读去体会。

(二)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疑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四)解决办法

通过课前预习和查找资料,反复入境地朗读去体会美景;通过教师介绍,小组交流讨论的方法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读读、议议、写写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优美、舒缓的音乐伴奏带。  

2.“桂林山水”全景图及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引导观察画面,谈感受。

2.质疑问题,独立解决生字、新词。

3.思考、讨论,勾画重点词句。

4.再观察插图,发挥想像,进行表达练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培养想像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导入。

(板书课题)通过预习,谁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2.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学生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画面,谈感受(水平静、清澈,山姿态万千,远处云雾迷蒙,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3.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

4.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质疑问难。

5.检查自读效果。

(1)重点纠正下列字音:  

漓江    波澜    峰峦雄伟    翡翠    竹筏  

(2)解决新词,引导学生体会。  

竹筏——竹排,可当船用。  

香山——在北京西郊。风景秀丽,以秋天的红叶著称。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漓江水”的单幅图。  

看图,思考:漓江的水到底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  

(静、清、绿)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自读揣摩。  

②指名读,并评点。  

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出示画面。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概括漓江的山的特点)。

(3)小组交流,反馈。

(4)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疑。

①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体展示漓江的山,再对比泰山和香山。

③学生自己总结漓江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啊”的读法不同。

真奇“啊”读 ya 

真秀“啊”读wa

真险“啊”读na

8.出示“全景图

(1)在欣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感受。

(3)在读了最后一段,你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此时,我们已被桂林山水的美丽、神奇所陶醉,带着对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课文

1.自背。

2.交流背诵方法。

(二)谈收获

1.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的特点。

2.学生以导游身份为大家深情地介绍桂林山水的美。  

3.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课文的写作结构。  

(1)作者的写作方式:抓住特点,层次井然。课文按观察的顺序,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开头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总的赞美桂林山水,然后分述了山和水的特点,最后概述山水的全景,层次井然。

语言优美、合理想像,写出了景物的特色。文中运用了衬托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实现了桂林山美、水美,并展开合理想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课文结构:

课文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式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为什么去观赏桂林山水。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观赏漓江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观赏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写桂林山水之美。

4.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漓”:右边是“离”最后两笔是“乙”和“、”。

“澜”:右边“门”里是“柬”。    ·

(三)总结、扩展

1.总结

2.读了本课,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布置作业

1.写一段话介绍当地的一处风景,使读的人能了解这处景物的特点。(可以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

2.阅读《自读课本》中的《墨城的云和月》。  

3.读下面的句子,先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碧:————

桂林山水篇三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读、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点: 

第一教时 

一、教学内容: 

2.了解课文大意,围绕课题划分段落。 

3.初步观察图意,整体感知画面展示的优美景色。 

二、教学过程 : 

(一)放的图片投影或录像片。看图,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望。 

(三)初学课文。出示自习提纲: 

3.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五)师生讨论后小结: 

第二教时 

一、教学内容: 

1.能用一二句话,赞叹优美的画面。 

4.学生能掌握“赞赏——描述”的句式。 

二、教学过程 : 

(一)、理解第一段,随文入景。 

(二)、理解第二段,依图学文,读文披情。 

2.桂林的山水这么美,就让我们划着船桨去观赏这里的美景吧! 

5.学生汇报:找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1)漓江的水真静啊! 

(2)漓江的水好静啊! 

(3)漓江的水很静啊! 

5.在读与体会重点句子中相机理解“无瑕的翡翠”等词的含义。 

(四)进行创造性联想的训练。这么美的景色,你怎样“观赏”呢? 

老师出示:漓江的水真(    )啊!(    )得…… 

▲拟定学生2:漓江的水真明净啊!明净得像…… 

▲拟定学生3:我摇着双桨,那“泼——泼——”的水声真好听…… 

▲拟定学生1:看着清凌凌的江水,我真想喝啊!…… 

2.准备怎样游玩桂林的山水? 

6.创设情景,玩赏佳景。 

▲拟定学生1:桂林的山真险啊,好象就要倒下…… 

▲拟定学生2:桂林的山真高啊,好象一支巨大的笔,直插云霄…… 

(七)小结写作方法: 

第三教时 

一、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第四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和水合一的天然美景。 

2.总结全文,读背第二段,品味的美。 

3.读背第三段。 

二、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四段。 

4.齐读: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通过图来指导朗读,并熟读成诵。 

(二)总结全文。 

1.人们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了感觉如何? 

3.小组、个人欣赏朗读后质疑问难。 

(三)利索用板书,指导背诵。 

桂  林  山   水 

赞赏——描述 

水(静、清、绿)   品文句,欣佳景; 

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篇四

一.复习巩固,整体再现。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桂林是文明遐迩的旅游胜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读准词句:出示词语和(抽测)读句子。

2.概括内容: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屏幕出示)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为我们描述桂林山水的。

二.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师: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复原辽阔,从茫茫的林海雪原到富饶的西沙群岛,从格具风骨的三山五岳到色彩分明的天山草场,可谓“江山如此多娇”!然而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本篇课文的第一段却这样写道:(出示)生读——范读——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师:什么是观赏?“观赏”换成“观看”行吗?(观赏有欣赏的意思,因为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观赏)

2.学习第二段 

a:学习特点: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为什么不用“净”?(宁静)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一样吗?(江水是流动的)

师:漓江的水是什么感觉?(静  舒服)——再读

(2)“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3)“漓江的水真绿啊……无瑕的翡翠。”

生: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漓江的水比做……

师:“无瑕的翡翠”指的是什么?(很纯净很绿的玉)

师:漓江的水为什么像无瑕的翡翠呢?(联系上文:水静很清;联系下文:两岸的山像翠绿的屏障)

师:美吗?——再读

b:学习排比

c:学习对比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漓江这样的水。”

d:小结:

3.学习第三段

a:学生汇报:

(1)“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桂林的山真奇啊……形态万千”

师:大家听出“奇”了吗?—范读—指名

(3)“桂林的山真秀啊……倒映水中”

师:“秀”是什么意思?(秀丽)那就赞美它。—再读

(4)“桂林的山真险啊……栽倒下来”

b:二、三段对比

师:请你仔细看看二三两段文字,在构段的方式上有什么发现?(结构一样,都用对比和排比分别写出了水和山的特点)

※生置疑:与文题不矛盾吗?(题目中的“山水”指的就是风景)

4.学习第四段

师:(出示第四段)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

5.回扣第一段:齐读“桂林山水甲天下”——指导读第一段

三.总结全篇

1.概括全文: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2.总结:我们可以将全文这四个自然段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作者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荡舟观赏。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地描作者观赏到的桂林的山和水。第四自然段:写出了作者观赏后的感受。我们把这样段落布局称为总分总。   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布局。这篇文章词语生动准确、句式整齐、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堪称佳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范例。

四.布置作业

作业:背诵课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模仿这篇课文结构写写你熟悉的一处风景。

桂林山水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是丁编教材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6课的内容。课文描绘了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对进行描写。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后的总体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按照方位进行描写”的读写典范。

2.教学目标 

(l)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有次序地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处景物。

3.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2、3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4.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学习课文中作者抓住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法,读熟课文。完成课堂作业 第2、4题。

5.教具准备

课件。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第2、3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认识整体结构。

2.举一反三法:课文中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所以我在教学中运用举一反三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多种形式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的赞美之情。

三、说学法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采取灵活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意境,导入  新课。

回顾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开始学习了这篇文章,大家肯定还记得第一自然段中的那一句“甲天下”,今天我们就来观赏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看看为什么是天下第一。

(上课一开始,教师联系课文内容,用带着问题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幻灯片的展示,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

(1)到底美是指哪些地方的美?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观看幻灯片,从整体上感知的奇丽风光。

3.检查预习情况,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解答)。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精读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

②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⑵检查思考题①,板书:水    

⑶检查思考题②,投影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⑷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漓江水奇丽的美。

⑸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排比、比喻)

⑹教师投影出示句子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②.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                                          。

③.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

⑺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让学生总结学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运用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重点放在寻找景物的特点及怎样进行具体描写。借助幻灯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学生边读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5.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强调本文写法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

2.运用课堂练习2的提纲,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学生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整理完成课堂练习第2、4题。

五、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篇六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1、2自然段,了解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

3.对照课文观察图,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今天我们这一课。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

1.出示书中插图(或投影);

2.播放录像;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谈谈感受。

2.重点体会“人们都说:‘甲天下’”

(提示:这里的“都”字,道出了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那么,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要我们在亲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结论。“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总的特点,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

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漓江水的特点,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3.交流讨论

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

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

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想象)

3.体会词语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

(这是比喻句,从色彩和质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无瑕:没有一点斑点,非常纯净;翡翠:一种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美来,读出对漓江水喜爱赞美之情。

5.检查朗读,注意指导“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中“啊”的正确读法。

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 

1.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点。

2.背诵全文。

3.检查生字、新词。

4.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1.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

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3.练习朗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

板书

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

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

漓    lí           

澜    lán   注意门里是“柬”

瑕    xiá   注意与“假”和“段”对比。

(凡韵母为“ia”的字右上应是 ;凡韵母为“an”的字右上应是

翡    fěi   上下结构

峦    luán 注意上半部“亦”不带钩。

障  翘舌音字,不要误读为平舌音。

筏    fá    注意右下不丢撇。

绵  与“棉”音同形近偏旁不同。棉,棉花。绵,绵长、绵延、连绵。

1.朗读练习。

2.熟读后再练习背诵。背诵时先求熟练,后求有感情。

1.抄写字、词。

2.背诵全文。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六年级计划书(通用八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

    小学四年级计划表(精选三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

    第一次购物叙事作文600字模板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第一次购物叙事作文500字精选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

    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我鉴定(精选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200字(精选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

    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300字优秀(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

    2023年月嫂雇佣合同书(模板10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2023年班长体会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11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我给大家整

    最新美术校本研修总结报告优秀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