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笔砚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一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环境保护”在现行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要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环境责任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把“第一课堂”作为实现学生全面人格教育的`主渠道。

一、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是多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资料,访问当地环卫站,参观工厂,了解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处理办法,通过环境保护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把环保知识教育与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护绿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绿地,开展护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二、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环境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相互联系起来教育,把学校的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生物百项活动”等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这几年,学校成立了“大气监测”、“水质测试”等课外活动小组,用动、植物做试验,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想结合,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

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可分别组织学生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与观察,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而且应该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显性的知识与隐性的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把知识传授与对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德育于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之中。

五、注重过程评价,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能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能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环境教学的评价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二

这几年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其中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的成立说明了用人单位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人才的渴求,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局限。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的认证,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标准。要培养符合医药行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药物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文字内涵,熟练准确进行分析检验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检测数据处理及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的要求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分为分析检验的基本流程、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基础、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和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四大模块。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突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分为称量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三种技能,分基本操作,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实行进阶式教学,从基本技能掌握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药物检验岗位需求改革传统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参照药品行业、国家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查阅药典,完成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后,直接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在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引入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将国家、行业标准和分析化学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涵盖药检工技能鉴定有关分析化学部分的相应知识点,以药物分析检验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来自药检工作一线,但在顺序编排上又注意考虑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含了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化学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例如,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以滴定操作为例(见表1)。学将规范操作动作采用录像、照片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在播放过程中随时按下暂停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启发学生思考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误差。而在实际操作练习中,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观看,互相纠错,并鼓励同学们把在实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拍成录像,给予再现和纠正;也可以任命几个掌握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的操作,这些措施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的心理,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例如:每种分析方法都可以结合《中国药典》中的常用药物进行说明;在讲解配位滴定法时,引入《水的总硬度测定》这一案例,根据我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水质和学生家乡水质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讲完化学分析法后,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调研、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化学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四大滴定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这种通过案例引导进行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大类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小组学习形式又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技能水平的强化。

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申请参加相关专业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如果理论课成绩合格可视为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只需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可见,技能操作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的学时数,将理论与实训学时比例调整为1∶1。技能训练反复进行,以达到职业教学要求的熟练程度。其次,增加技能考核的次数,由原来仅有的期末考试改革为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电子天平的操作技能、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和药品含量测定技术。其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滴定操作、定量转移操作、准确稀释溶液操作等,药品含量测定部分选取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作为项目考核内容。第三,开放天平室和分析化学实验室。学生有时间、实验室没课时。学生可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仪器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到天平室和分析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练习。管理相关实[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每天例行检查仪器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也鼓励学生将实验室的滴定分析器皿借出,利用课外时间用自来水练习基本操作。另外,在分析化学课程即将结束前组织相关学生参加分析化学技能竞赛,由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组题并出任考评员,取前六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同时结合分析化学技能考核成绩给予加分奖励,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以此强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标准的统一。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即能满足药物分析检验岗位的不同能力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应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和完整的考核方法,将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起来。鉴于药检工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技能笔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我们也将分析化学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和考勤)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题结合药检工考核大纲拟定。技能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实训笔试和操作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5%,包括考勤、预习情况、实训报告。在实训报告的评定上更多地强调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实训中的异常现象及出现的问题、甚至对于失败的结果只要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应判为一份合格的实训报告;实训笔试占15%,主要考查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原理以及基本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这是在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以前的课程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项目;操作考核占60%,采取分阶段考核的方法,选择典型实训项目做考核内容,从仪器药品选择、仪器洗涤、操作、整理、科学作风、操作时间、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以工种考核的形式进行。通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于实训过程中修改伪造数据、违反实训室规章制度等行为实行倒扣分。事先公布考题和评分标准细则,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每一次的成绩都登记在册,取各阶段成绩总和作为操作考核成绩。以上是我们在分析化学常规教学与药检工技能鉴定的衔接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与探索,与真正的“双证课程”尚有距离。影响课程建设的因素有很多。理论上有技术进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如师资、场地、教学设施、学生条件等学校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学校的行政工作、支持系统的状态无疑也会影响课程建设的活力。但我们在向“双证课程”迈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确实实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将课程建设深入地开展下去,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三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分层教学开始走入我们的视野,并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发展时间较晚,分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的弊端。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对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分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分层教学;学生分层。

“计算机应用”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应用知识,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当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给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一、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绝大部分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操作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所以,“计算机应用”课程也会体现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上的差异,那么该课程就会面临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与学。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将很难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新鲜感,几次课下来就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存在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从而也会丧失学习信心。这样的教学无异于是失败的。分层教学的提出改变了这一尴尬的状况。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实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差异化的教学过程。分层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大有裨益,对教师而言,分层教学需要教师灵活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这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而言,分层教学能保证学生在适合自己基础和能力的范围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分层教学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需求感。

二、“计算机应用”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

1.教学对象分层。

教学对象分层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分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日益普及,当下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到计算机,中小学也都开设有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其中的差别仍然是十分明显的,部分来自偏远农村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不感兴趣,操作能力差,例如,对图片编辑、excel、word操作等几乎是零基础。因此,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时机最好是在新生入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认知程度、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属于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或者在上大学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之下,能够掌握一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完成简单的操作;b层属于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在教师帮助和启发下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c层属于具有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对计算机学习有一定兴趣的。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对象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随后要进行教学目标分层。计算机应用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与教学大纲、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相契合,如果教学目标制订得过高,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很难接近或达到教学目标,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中的成就感,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反之,如果教学目标过于容易达成,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放松对计算机的学习。因此,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以计算机网络这一知识点为例,对a层学生而言,要求其能够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能够掌握服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网络故障和维护知识等;对于b层学生而言,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之外,侧重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工作协议,能够组装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并对其进行配置,能够检查出网络中存在的故障并进行维修和维护;对c层学生而言,注重激发其创新能力,如启发学生搭建一些生活工作中常见的局域网络模型,如公司局域网络模型、校园网络模型等,注重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分层。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既有理论讲授部分,也有实践操作环节。计算机教师在介绍和讲解知识点时,可以采取统一授课的模式。在讲解实际操作时再采取分层学习的模式,由于学生在学习基础和理解程度上的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c层学生而言,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应该坚持“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的原则,采取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教学方法,为其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难度较大的题目,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其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对b层学生而言,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够基本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但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一般。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适当布置任务,同时加强对其学习过程的督促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问题,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指导,鼓励他们向c层同学学习和靠拢;对a层学生而言,他们计算机基础差,且学习方法差,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应该以培养其学习兴趣入手,鼓励他们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

4.教学评价分层。

考核评价是分层教学的最后一环,分层教学的考核评价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改变过去以一张试卷定结果的做法。评价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个部分,终结性评价是以笔头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动态、多元的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前预习、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自身努力程度等都可以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每次考核之后,要认真分析各类型学生的达标情况,并据此及时采取矫正、调节措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及时采取集体矫正、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总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有效性,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高校计算机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教学的效用,帮助每个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延松.浅谈分层教学的实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7).。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四

摘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机械加工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更加适合现在的机械加工行业。文章从中职旧教学模式的缺点、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两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机械加工;改革;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在为社会输送一些专业技术性人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机械加工方面,中职学校的作用尤为突出,由于有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会感到吃力。在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更专业更全面的人才才会被用人单位所录用,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1)师资力量较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才要求方面也呈现出一些市场化的特征,中职学校不像以前一样可以包分配了,人才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中职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受其影响颇大。在本科生众多的今天,中职学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必须下一番功夫,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实操技术方面中职学生要比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强得多。随着机械加工方面对人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必须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同时掌握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新技术。这些要求的前提是,学校的师资必须先达到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较弱,还达不到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操能力却普遍偏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分析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课表,可以发现,在实操专业课程上学校不够重视,而且课程都是一些老的效率低的旧技术,在高新技术方面几乎是空白,大部分学校都不敢有新的.尝试。有的学校对学生的课程都早已安排好,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性,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十分单一,对培养出好的专业性人才造成了障碍。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限制,技术全面的人才很难被培养出来。这就是当今许多中职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适应工作的原因。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学生既没有专业的技术,也没有全面性的技能,更谈不上工作经验。因此,很难适应现在的机械加工行业。

(3)专业性强的教师紧缺。

教师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桥梁,理应有过硬的素质,尤其在机械加工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机械加工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含量都较高的行业。对学生的高要求也就等于是对教师的高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都是新毕业的大学生,虽然他们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不足。中职课程需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而学生学到的大部分都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很难应对机械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和专业方面的要求。中职机械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包含机械、通信、电子、计算机、仪表等课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机电一体化,即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1)教学应结合实际。

因为中职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学习的重点在实际应用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进行有计划的教学,以此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需求才会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这也就是中职学校存在的意义,培养更多实操方面的出色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

(2)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从各种渠道引进专业的年轻教师,专业意味着教师在机械专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年轻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可以使整个学校的技术都发生革新。另外,中职机械教师之间应该经常组织交流互动,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要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知识互补,共同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

(3)采用互联网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中职学校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互联网和实操结合的教学方式。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得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机械加工的每一部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遇到一些精密昂贵的机械,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引导学生对其理解和使用,这就极大地节约了教学的成本,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学生在大型机械实操过程中的安全。

(4)校企之间密切合作。

在中职学校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必须团结起来,为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的技术型人才而努力。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避免走弯路。校企合作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当今机械加工行业的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专业性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只有在合适的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作用才会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曙.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职教通讯,(15).

[2]徐俊.校企合作机制下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06).

[3]忽建蕊.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j].中国培训,(03).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五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仍旧沿袭系统化的学科教育,重视理论基础知识,忽视实践活动,导致了大部分学生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国家倡导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各大院校也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组建订单班等,促进产教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强大的生命力。

一、co-op模式的概念。

co-op模式通常指带薪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由学校安排到相关企业工作,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课程学分,还能够得到一定的工资。co-op模式一般通过课程的形式呈现。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借鉴国外优秀的co-op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因其特殊性,co-op模式在毕业前一年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学习完所有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技能,但是对实际工作还没有概念,co-op课程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职场角色,尽早适应工作,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方向,一定的收入也可以作为实习期间的生活费,不至于生活拮据,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习当中。

二、广告设计专业co-op模式的作用。

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基础的广告设计相关理论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应当以满足广告行业的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co-op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对接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co-op模式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延伸,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的订单式培养,企业将需求的人才呈报给学校,参与学校制定人员培养方案,设置相应的实习课程,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并帮助学生成功就业。co-op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有效弥补了高职院校重理论、轻技能的不足,引导教学内容紧跟企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型和有效性,进一步推进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破理论教学的弊端,提升综合能力以胜任企业需求,促进产教学合作的发展。co-op模式是从人才需求出发,将市场需求和学校培养相结合,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适应时代需求,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

传统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学科之间独立性强,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在各科学习中仅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内容,无法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导致学生知识零散,没有形成知识体系。co-op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以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目标,通过实际的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提升动手能力,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等,从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o-op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学生在实习中接受的基础技能训练是未来工作的基础。co-op模式为学生呈现了真实的企业运转环境,令学生可以学习到生产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co-op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校阶段提前接触到实际工作,让学生尽早地进行职业规划,学习相应的工作技能,提前了解社会工作,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师通常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缺少实际的生产和管理经验,co-op模式可以让教师参与到一线生产当中,提高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教育学生。co-op模式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教师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不断整合理论与实践,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加深校企合作。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企业运作的机会。co-op模式由学校将学生送至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深入到企业各部门当中。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实际项目,学校能够紧跟企业的需求,随时调整基础课程设置,同时带动学校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co-op课程是学生认识企业和了解社会的第一步,是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重要机会,学生通过co-op课程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快速适应企业要求,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职场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co-op模式在探索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就业。

(一)分组管理,一对一指导。

co-op课程通常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五学期,经过两年四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完成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进入企业后能够快速上手。在企业实习中,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由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后,将学生分配到企业不同的部门,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管理,并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指导。一对一教学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提高实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生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实习实行定期轮换,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的部门实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有针对性地学习,充分使用教学资源。企业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将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广告设计项目,了解真实的客户需求和企业各部分分工情况,更加直观地感受企业的生产运营。

(二)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与报告。

co-op课程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与报告。实习日记是将每日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对当天实习工作的回顾与总结,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有助于学生的提高。实习日记可以作为实习报告的积累,学生可以将在实习过程中运用到的知识理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写在实习报告中,对实习全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撰写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将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当作实习结束后的考评,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和结果。

(三)校企指导教师共同考核学生学生完成。

co-op课程后,将由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考生,批阅实习报告和总结,考核实习表现与实习成果,从实习过程和结果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快速成长,适应社会生活。co-op课程的评价标准,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当结合教学需要和市场需求,从学生参与实习的过程和结果共同进行评价,而不是以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指导教师可以从行业标准、设计和实施标准等方面对学生实习成果进行专业性的评价,并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团队协作进行评价,学校指导教师从学生知识运用、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与劣势,结束课程后,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

(四)校企共同制定相关教材。

对于co-op课程教材,应当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编写教材,适应实习课程需求,有效指导课程开展。在教材设置过程中,由学校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教材编写小组,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融入最新的知识和理论,并建立案例库,收集视频、作品集等丰富教材内容,并且设置启发性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到实习当中,并在实习结束后,真正有所收获。学校也应当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co-op课程中的各种讲义、实习指导、实际案例、学生作品等制作成相应的教学资源库,丰富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开拓眼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为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改革。co-op模式能够有效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融合,促进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职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轨,不少学生“毕业即失业”,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应当反思的地方。co-op模式作为产教结合的教学方式之一,加强企业的参与性,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当中,以合适的方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能够从校企合作中获益,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梅.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12):260.

2.王乐.广告设计专业工作室模式初探[j].华章,2011(34).

3.王晓红、周晓黎.广告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8(6):33.

6.李重锦.对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思考[j].商,2015(51):249.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六

论文摘要: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互动式教学英语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导致环境问题出现全球化趋势,这是当代环境问题的重要特点。而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英语。

因此,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加强他们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本文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一、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英语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态度以外,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与一般的英语教师要求不同,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要具有较高水平,更要熟悉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而且能将专业和英语课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目前,高校专业英语教师一般由英语专业教师和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担任。英语专业教师英语水平高,但缺乏专业知识,授课时会侧重于讲解语法、篇章结构知识,这样仅仅是对基础英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延伸,不能体现专业英语特色。

而专业教师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教学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如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发音不准确等问题,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相比而言,笔者认为专业教师与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相比,讲授专业英语时具有更多的专业优势,是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但对于这部分教师需要加强其英语教学水平培训,从而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的基础。目前,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还不够重视,觉得专业英语课仅仅是基础英语课的延续,上课时被动地接收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

1、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所谓互动式教学,是以现代教学思维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集讲解、质疑、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手段于一体的合成式教学运作模式。

互动式教学法将师生关系重新定位,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为主,以学生练为辅”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主要有: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由被动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同时构建出轻松、自由、喻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

2、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情况。

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贯彻互动式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

(1)结合教材,充实教学内容。教材方面笔者选用的是华南理工大学钟理老师主编的《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该教材内容涉及面广,难度适宜,但存在着部分文章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状况的问题。教师在讲述课文的同时可以通过检索环境学科国际核心期刊,如《waterresearch》、《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bioresourcetechnology》、《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等作为教材的补充,这些文章的英语写作技巧高,而且文章内容涉及学科前沿,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专业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而消极的心理体验和状态却会束缚人的能力的发挥,甚至会扼杀人们认知与创造的热情。而缺乏活力、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专业英语的学习,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教学活动各要素问交流渠道的畅通,使每位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积极参与和全身心地投入,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公正、平等的教学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情绪。

为了提高同学们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的方法是:教师当堂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快速阅读教材中的指定段落,然后随机指定学生让其当场翻译,翻译完毕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补充或修正其翻译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并指出该段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的专业词汇。这样,通过课堂上的讨论,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和认识,并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需要提高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调整授课重点。但对于这种方式,某些英语基础较差、性格羞涩的同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教导,不要求全责备,而应该经常性地对其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帮助其克服畏难、羞怯等心理障碍,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3)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专业英语词汇的缺乏是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巨大障碍之一。同时,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词汇较复杂,缩略词、派生词和合成词较多。缩略词如: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volatileorganiccompounds词组中各单词首字母的缩写,toc(总有机碳)是totalorganiccarbon词组的缩写;派生词如:biofiltration生物过滤(作用),是由filtration和前缀bio组成的;合成词如: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可吸入的颗粒物质),则由3个单词组成。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这些词汇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该词汇的记忆与理解。

同时,需要采取一些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如适当地抄写与默写对于词汇的学习是有必要的。而且在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中需要有意识地增加专业词汇考试内容,促使学生重视对专业词汇的积累。

三、作业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平时作业的形式,如采用大作业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热点研究题目,如:thecontinuingoilspillinthegulfofmexicoandmarinepollution(墨西哥湾的'持续石油泄漏与海洋污染)。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和外文期刊数据库等,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翻译后上交。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对传统作业的厌烦情绪,又可以通过专业文献的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水平。

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的考核方式,采取较为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如:依据出勤率、上课发言的积极性、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平时作业情况等,给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减少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而提高平时成绩的分值比例,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考试形式方面,传统专业英语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即仿照传统英语考试形式,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等考查学生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能力、英译汉能力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考试还可以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如选择一篇难度适中、长短适宜的环境工程英文期刊原文(若期刊过长可以选取其中部分段落),允许学生带上词典等工具书,在考试时间内完成对所选文章的翻译工作。相比闭卷考试,这种开卷考试更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专业英语水平。

四、结束语。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提高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作业、考核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切实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是每个任课教师光荣的使命和职责。

参考文献: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七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如何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唤醒并开发学生的歌唱潜力,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幼儿教学的歌唱技能,是中职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思考与探索、实践与总结的重要课题。

一、声乐教学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近年來,笔者一直辅导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的学生,且长期担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市级大赛评委。学生现场参赛状况显示: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选手都不能够做到“自然地、舒服地、完整地”歌唱。某些老师、学生受“学院派”的影响(可以在技能大赛中得高分),盲目地进行美声唱法训练,捏着嗓子、鼓着肚子,把一个个无法驾驭的作品唱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某些老师、学生置声乐教育的根本规律不顾,提倡或者坚持“原生态”、“野蛮唱歌”而无视学生基础音乐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方向性问题,某些学生就业后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由于基本乐理知识的匮乏和视唱、音准能力的欠缺,再加上学习能力缺乏,教学技能提高通道被堵死。某些参加升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专业课学习由于中职阶段各种“怪相”误导,无法和大学学习很好地衔接,“走了弯路”,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通过调研发现中职阶段某些无序的、过度拔高的或者轻视基础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乃至低下,表面上锣鼓喧天,很热闹,实则学生声乐演唱能力、视唱能力等都差强人意。

二、以未来的需要对教学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

(一)未来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概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要准确熟练演唱或弹唱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要有分析教材(重、难点如:歌词、旋律、节奏)的能力。教师要研究如何理解教材、优化教材、提炼教材重难点并完成适合学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再次,教师要努力挖掘儿童歌曲中的最大价值。课堂中采取多样、灵便的方法,如改变节奏或节拍,改变速度和音响,累加课外资料,扩大知识范围等,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最后,选好唱歌方法。如用填空式、衬腔式唱法(唱出相声词)还是累加打击乐等,都要根据歌曲特点和学生资质。未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提高了,同时对中职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敲响了警钟:中职阶段声乐教学的标准必须落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的培养上。提高中职生听音视唱的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理解熟悉教材、设计教学、具备基本的乐感认知和基本技能,是中职声乐课教师必须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规划设计。

1.合理规划课程设计。

听音、视唱技能课程属于基础能力培养课程,要花大力气长时间进行训练。某些学校开设专门的视唱练耳课程,只有学生形成了较强的视唱能力,建立了良好的音准感觉,才能较好地演唱作品。作品演唱训练课程分为基础声乐课程和合唱课程,这类课程在所有声乐训练课中应该占到绝对多数的课时;声乐、儿歌创作课程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部分,也是未来工作过程中必需的部分,但中职阶段教学应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主,占用的教学时间不宜过多。

2.优化教学设计。

让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体现教学思想,成为具体声乐教学中的导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素养,还要指导学生锻炼相应的能力。常用教学模式是作品任务驱动教学,以小班化或一对一教学流程实现。中职学前教育普遍呈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教学只能通过任务驱动模式、集体教学小组或个人检测性教学流程实现教学。很明显,由于学生个体所受的独立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个人演唱中的细节问题较多,表现力明显不足。

3.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素养。

引入其他艺术种类,运用有效的方式感知体会,丰富声乐艺术的感知体会,使学生形成饱满的认知;运用听赏、跟唱等有效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形成正确、良好的心理反应,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

三、声乐技术训练。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运用。

1.语言的准确性。

一名声乐教师只有对复杂的声乐理论理解透彻,才能讲给学生听,如气息沉、吸气深、吐气匀、下巴松、笑肌提、咽腔立、气息通等。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语言。

2.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感觉教学,利用平时生活中的感觉及常见现象。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让其体会咳嗽时肚子、小腹的感觉和抬钢琴向下使劲的感觉,使学生理解这一刻气息所在的位置与支持点;学生歌唱时声音不连贯,可以让学生把声音想象成散落的珍珠穿成一条线,这样声音就会柔软、圆润。这样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3.语言的科学性。

歌唱是一项内部肌体的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真正实践、倾听声音效果才可判断。因此,只有提示是不够的,还需要比较抽象的语言,如把气吹到小腹、把声音竖起来等。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语言,才能指导学生的歌唱实践,借以完成演唱。

4.肢体语言的示范引导性。

唱歌过程是各个器官和肌肉群相对紧张和放松有机统一的运动,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应用肢体语言并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肢体语言,如唱歌过程中活动肩颈、手臂等,缓解紧张心理,达到放松的效果。

(二)声乐作品的完成。

在讲解声乐作品时,教师应该对作品了如指掌,才能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表达声乐作品的艺术。

1.准确生动地阐释声乐作品的“情感、情绪”。

认真学习理解歌词,熟练记忆,感受词的意境和韵律,把握张口和闭口时的字音字韵,体验歌词的轻重缓急,在声乐作品中处理的强与弱就能很明白地感知到了;认真揣摩旋律,做到旋律舒张、进行自如。极佳地处理好换气、声音的位置状态等,非常清晰地处理好一些特别需要处理的地方,如表达“深情的”、“悲伤的”情绪时要“拽得住”,表达“热情的”、“激动的”情绪时要“抢得好”。全身心投入作品描绘的意境当中,准确生动地体现作品的思想情感。

2.因材施教,让学生轻松地歌唱。

根据不同的学生,分析其不同的音域、音色、气息动力特点等要素选择合适的作品教学,让学生自如地运用正确方法轻松歌唱。

3.系统训练,完整表达声乐作品。

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就声音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擠、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提示学生把声音唱得集中;提示靠后唱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科学的训练方法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学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较好地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情感。

(三)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更突出强调的是实用性。在幼师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求声乐教师不仅仅要在40分钟声乐课堂内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教会幼儿音乐知识与演唱表演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深化过程。

1.示范引领,体会声乐演唱的基本表现。

在课堂上,老师精彩、准确的演唱,严谨的教学过程都给予学生示范引导,教师是学生眼里看到的“歌唱家”,学生听唱模仿都有了具体的对象,近距离感受作品的控制、表达的声音、气息的特点。

2.落实教学法教学,形成实践能力。

“试讲法”“模拟幼儿园”“模拟幼儿园微课堂”等,拿一首儿歌给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唱,锻炼学生分析、视唱、节奏、表演等各方面能力,落实教学法学习,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

3.提供活动平台,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内创设情境、班级、年级音乐会、文艺会演、专项活动等方式打造活动平台,给学生创造尽量多的登台演唱的机会,培养声乐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声乐表演水平。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该使学生努力理解、掌握科学的气息、发声、控制、表达的理论,形成完备的声乐演唱技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较好地完成音乐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陶黎明.声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程郁华,吴刚,汪继红.大合唱[m].佛山:南海出版公司,2010.

[3]谢莉莉.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美]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八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跟研究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存在着不同之处。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实践,要求学生毕业时与企业零距离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并且很难记忆,最终课后学生不明确课堂的目标及任务,久而久之,对该课程失去信心和兴趣而彻底放弃学习;如果课程安排得系统性不强,会导致学生不明白该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意义,也无法理解单片机与嵌入式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实验环节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基础良好的学生感觉无挑战性,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却感觉吃力。对于这部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钻研能力可能相对较差,但是他们充满着活力,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因此,结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在学习单片机这门课时必须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实例从课程设置、实验内容、课堂教学及实验实训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的改革。

为提高单片机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单片机在教学上存在的众多不足,也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那么对于这门课程在教学上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有系统性。由于该课程涉及到c语言,为了在学习单片机时可以将软件和硬件更好的结合起来,应将一些基础的课程作为先修课程,否则在学习中会感觉力不从心,找不到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一定合理安排课程的设置。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增强实践环节和个性化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应该把具有紧密联系的课程进行整合,从而解决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者向学生演示精心准备的实验,引出本节课堂上所要讲项目的要求及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路及任务的分析,同时也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果思考问题的方向正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加以研究或拓展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实验;如果在分析问题时出现偏差,及时对任务中涉及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问题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3)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知识,做到坚持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项目任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对于单片机这门课程来说,传授相关理论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硬件和软件相互结合的思维。对于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外围电路控制,程序部分由c51编写,不必具体考虑存储器的结构,尤其是片内数据存储器、特殊功能寄存器是否正确合理使用等,因此对于单片机内部结构的了解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自然而然一步步就掌握了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4)由于学生充满了很强的好奇心,又特别喜欢动手操作,同时这门课要想学好,必须动手实践,没有实践就不能真正学好单片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理论和动手实践并重为原则。然而又要防止学生因为屡次尝试失败而产生挫败退缩厌烦的情绪,对于容易出错或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且在教学中多以激励和鼓励为主,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基础稍差,学习兴趣不高,课上对其不闻不问,甚至对于他偶尔提出的问题不做解答或不予理睬,那么会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打击学生的上进心,造成了反感老师厌倦这门课的恶性循环。

5)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课程学习完毕后,不能简单草草结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及对单片机的应用能力,结课后设计一些有关单片机的简单的题目,帮助学生更好消化和吸收单片机的软硬件知识,提高编程能力及单片机的开发能力,也为部分学生将来从事该行业奠定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那么对课程的兴趣爱好也不同,因此对所有学生提出统一要求,会造成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同时某些能力突出的学生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基础薄弱、信心不足的学生,设置一些课堂例题延伸的题目,只要他们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基本可以完成,例如要求用单片机实现数码管显示数字的自加或自减。对于易于引导、学习良好、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学生,可以设置功能更强大,性能更好的题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

3总结。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九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a.信息工程系;b.外语系;c.汽车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网络程序设计;评价体系;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十二五教改重点项目(2011jgz065)资助。

作者简介:胡庆辉(1976-),男,副教授,博士,重庆开县人,主要从事多核学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及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

一、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在利用各种应用程序实现用户之间的交互。打开浏览器,打开各种各样的聊天和通信工具,我们随时接触到的是网络。未来的it产业,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应用将成为核心。高性能的服务器设计、分布式程序的管理、数据的高效传输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等,都是网络程序设计者要考虑的问题。“网络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对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将来是从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还是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科研和管理工作,都极有可能需要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因此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程序设计能力不强、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编程能力差,不能熟练运用vc开发工具。目前的一些高级开发工具,如vc、java、vb、。net、delphi等,都可以实现基于网络协议栈的编程,但是除了vc以外,其他开发工具都是在一个较高抽象层次上进行面向对象的开发,利用这些工具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的底层接口,而vc环境提供了底层的网络编程接口,因此通常是作为“网络程序设计”开发环境的首选。但由于vc环境中的mfc基础类库非常庞大,系统结构复杂,应用程序设计接口难于掌握,因此尽管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理解和运用vc开发工具。

2.一些前期的专业基础课掌握不扎实。本课程会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线程、进程、同步、互斥等概念;网络协议模型中各层次的`地位及工作原理;等等。而这些课程只偏重理论的教学,没有将一些原理应用到实践上,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没有办法灵活运用。

3.现有的“网络程序设计”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往往出现两极分化,有的过于注重基础,只讲授简单的套接字接口、应用层的ftp、http和pop3协议等方面的编程,没有涉及到与身边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程序,如广播、多播技术、arp欺骗技术、p2p数据交换技术等,学生只能学到一些简单的应用,和工作的需求相距较远。有的教材偏难,甚至涉及到底层协议的开发,这样的教材也不适合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教学改革设想,针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新方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及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同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偏重于学生的网络编程能力,对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工程驾驭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基础,也要注重实际应用的需要,强调课程的工程化和实用性等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原理,我们针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设计了相关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一些经典的网络编程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有机整合。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选择了8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授,并设计了一一对应的教学案例,如表1所示。

在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中,第1部分对过往知识的简单回顾,包括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并以一些常用的网络程序为例,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第2部分是考虑到学生没有vc的编程经验,通过对话框应用程序和单文档应用程序,简要介绍mfc的基本框架以及用vc程序的架构、代码的执行过程等;第3部分是对传输层之上的套接字编程接口进行介绍,同时通过设计一个应答的聊天程序,让学生理解套接字的工作过程;第4部分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层协议ftp的软件开发,其他的如pop3协议、http协议等与ftp协议的开发过程异曲同工,因此没有介绍;第5部分通过多线程方式实现ftp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让学生掌握多线程技术;第6~7部分选择的是一些与身边密切相关的网络应用,包括广播和多播、网络扫描和检测技术及点对点(p2p)通讯技术等。

2.实验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有益的补充,也是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关键环。考虑到学生自身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以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实验,尽可能选择身边应用比较广泛的案例贯穿实验环节,课堂上所讲的案例可以作为学生上机的demo,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补充和完善。根据难易程度,我们将实验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实验,强调学生熟悉vc开发平台和利用套接字接口实现基本网络通讯程序;第二层是高级实验,它在基础实验之上,实现应用层ftp协议的编程、多线程编程、arp欺骗及打洞编程等;第三层是我们设计了两个综合实验,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和编程知识,实现一个较大的程序,学生在完成高级实验时,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但要求选择的题目必须能够体现知识的充分应用。前两层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第三层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课程实训时间完成,然后统一在实验室演示和考核。

由于网络程序都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讯,单独一个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个实验,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2~3人,共同协作,完成实验内容,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项目协同能力。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实验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编写报告内容,涉及到问题的描述及定义、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设计思路与规划、概要及详细设计、编程体会等。实验报告是对每个案例的总结与回顾,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的文档编写能力。

3.教学方法的设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其工程性、实用性等特点,我们采用了经典的案例教学法,采用经典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选择的案例尽量保证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比如在讲多线程编程技术时,可以在已开发的ftp客户端程序基础之上完善完成多线程的上传和下载功能;在讲到打洞技术时,可以在第3部分已经设计的简单聊天程序之上,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等等。在教学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方向转移,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对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上,力求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精确性评价与模糊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原则,考虑学生差异,注重学习和发展过程评价。考核方法不再仅以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来评判,实验过程的评价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学生在小组中承担的工作量及小组的完成情况,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使一些动手能力强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获得满意的评价结果。

三、结语。

通过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设计了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工程性、实用性的特点,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地结合,构建案例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在上机实践环节,我们采用了分组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学时少、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理解和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十

临近期末,在组织学生完成一份《语文学习形成性报告》中,120份关于语文学习得失反思以及建议的报告中,有80%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谈到对本学期所开展的几次语文实践活动记忆尤其深刻,建议老师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这不由的勾起了我写作本文的冲动,在此,将一年来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所做的探索做一梳理和反思,谈一些体会与同仁们共同切磋。

(一)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课程领域,因为在这里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它既是一块处女地充满生机同时又使人心生陌生感与挑战意识。如何学习并在教学中实践它这是个崭新的课题。我以为理论学习树立理念是前提。首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和特点、目标和作用有明确的把握:它是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超越以文化符号所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以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为特征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心)经历获得知识。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这种回归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它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复现、抽象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劳动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展开生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二、重过程讲求实效是关键。

新《课标》中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对于语文学科,则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根据总目标,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课程安排,以及执教班学生实际,专门对语文实践活动做了一些探讨。

(一)活动内容:一年来我所开展的活动主题主要有:

[1][2][3][4]。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十一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环境保护”在现行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要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环境责任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把“第一课堂”作为实现学生全面人格教育的`主渠道。

一、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是多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资料,访问当地环卫站,参观工厂,了解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处理办法,通过环境保护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把环保知识教育与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护绿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绿地,开展护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二、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环境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相互联系起来教育,把学校的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生物百项活动”等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这几年,学校成立了“大气监测”、“水质测试”等课外活动小组,用动、植物做试验,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想结合,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

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可分别组织学生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与观察,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而且应该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显性的知识与隐性的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把知识传授与对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德育于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之中。

五、注重过程评价,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能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能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环境教学的评价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十二

本文对衢州市技师学院机电专业专任教师的结构、一体化教师的数量、一体化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探索理实一体化的职校教师培养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师资队伍提升工程献计献策,顺利推进学校的选择性课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理实一体化教师。随着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选择性”课改的全面铺开,对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无论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教学模式的实施,都需要一支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我们通过对学校机电专业专任教师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如何加快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培养途径,为推动“选择性”课改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调。

1.衢州市技师学院机电类专业专任师资队伍现状。

专任教师共7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12人,硕士研究生2人,高级技师12人,技师42人,高级工15人。具体颁布情况如下。

(1)职业技能等级结构。通过调查发现,中级工占1.33%,高级工占28%,技师占56%,高级技师占12%,其他占2.27%,如图1所示。

(2)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结构。通过调查发现,初级职称占18.7%,中级职称占48%,高级职称占17.3%,其他占16.0%,如图2所示。

(3)学历结构。通过调查发现,全日制专科占2.7%,非全日制专科占8%,全日制本科占24%,非全日制本科占54.7%,全日制研究生1.3%,其他9.3%。

目前,衢州市技师学院专业教师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两大类为主,理论教学占46.7%,实训教学占38.7%,理实一体化教学占14.6%,见表1。

3.近三年学校机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师培养情况。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衢州市技师学院实施了“三个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一体化、教师与学生多重角色一体化)。学校通过“省培、国培”来培养一体化教师,但比例比较低,见表2。

4.衢州市技师学院机电类专业专任教师“周工作量”调查情况。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教师的“周工作量”比较繁重,班主任每周16~18节的达54.2%,非班主任每周16~18节的达64.7%,具体见表3。

二、成因分析。

1.理论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机电专业的专任教师由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或者由其他学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4.3%,他们大多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实践经验缺乏。现阶段,中职学校的专业理论老师,绝大多数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企业、行业的实践能力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实训教师理论知识薄弱。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师有37.6%来自企业,实操能力较强,但知识体系、教学法等方面有待提高。目前,学校也从企业、行业引进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教学,但他们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教学组织管理经验缺乏,教科研能力不强,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3.专任教师的周工作量繁重。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任教师的周工作量繁重,周课时超16节的.占专任教师60%以上,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在学校层面,大规模的理论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和实训教师脱产进修培训显然都不大现实。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操作技能相对欠缺;实训教师基本上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教学理论相对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存在较严重的脱节,难以避免教学中两支队伍,两张皮的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自9月开始,衢州市技师学院尝试了教师的理实互通结对培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制,弥补了教师外出培训给学校工作带来影响的不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理实互通结对培养模式内涵。

理实互通结对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师跟着实训教师学技能操作,实训教师跟着理论教师学理论教学,双方结成对子。通过结对培养,一学年后,理论教师应掌握一项专业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训教师能胜任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取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证书,从而能有效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2.理实结对培养的实施要求。

首先学校成立考核评价委员会。其次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结成对子,制定各自的目标,理论课教师制订实训跟班计划,明确项目模块和技术等级,期末进行相应工种考核;实训课教师制订理论学习计划,选定结对教师的一门课程,每周上一节公开课,期末汇报考核。

通过两年的实践,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理实一体化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75%增加到90.2%,学校内涵提升显著。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增加到23人,骨干教师增加到56人;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技术能手6人;市名师3人,市首席技师4人。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类技能竞赛成绩优异。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十三

基于此,作为一线的年级组组长,笔者对中学语文教学及其“教学反思”进行了再思考,“教学反思”如何为“生命化”教育和“大问题”教学保驾护航?如何快速科学地培养一批批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如何成为教师手中的一张名片和学校的一张王牌。

一、“教学”的再思考。

大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上课,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指导和督促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练一练”,“考一考”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笔者认为:一是在教学的功能方面,教学并非完全是课堂教学,并非完全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大问题”教学才是教学的本质,“生命化”教育才是教学的目标。二是在教学的准备方面,备课是最关键的教学环节之一,要做到备知识,备学生,备能力,备发展。三是在教学的范畴方面,早操、早读、课外活动、班会课、运动会、考试、假期都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尤其对假期要有详细的教学设计。四是在教和学的关系方面,“教”一定要围绕“学”而开展,一定要围绕“学”的效果而进行“教学反思”。五是在授课的方式方面,教学不是语文教语文,数学教数学,体育教体育,而是一个综合的学科教学或训练,应该探索“一课多师制”的授课模式。六是在教师的主阵地方面,主阵地并不完全在讲台上,还应该向讲台下、教室外和校外拓展延伸。

二、“教学反思”的再思考。

教学反思作用极其突出,但现实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窄化了”教学反思。一是片面理解反思。第一层:教与学的反思,忽视了后者;第二层:“反”思与“后”思,忽视了后者;第三层:“闭环循环”,没有依次进行“反思后教学,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反思后落实”。二是狭隘地进行反思。大多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反思,对早操、早读、课外活动、班会课、运动会、考试、假期等根本没有去反思,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学设计。三是局部进行反思。大多仅限于课后的教学反思,忘却了课前反思,不在乎课堂反思。四是简单执行反思。教学反思应该是反复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应该是今天改一改,明天再改一改,长此以往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应该完善“课反思、章反思、周反思、月反思、学期反思、年反思”管理机制。

(二)“弱化了”教学反思。一是“有而不落实”。学校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但反思后的落实仅仅留在纸上,无法落到教学中,领导是“满意了”,但教育无法满意。二是“有而不具体”。教案中要求进行教学反思,但实际上却不落实。三是“有而形式化”。仍以“自我反思”为主,学生的“反馈反思”完全用对号代替,同行的“点拨反思”完全用公开课的“好点评”代替,专家的“提升反思”完全用学术报告代替。

对于中学语文学科而言,除了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外,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为此,应该实施中学语文学科的“五四”教学反思工程。

(一)能力培养计划。一是把近三年进校的年轻教师用五年的`时间培养为教学能手,把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为教学名师,根据教师的年龄和特长组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反思团队。二是阅读能力教学反思团队通过学生“阅读大赛”开展工作,写作能力反思团队通过学生“作文大赛”开展工作,情感表达能力反思团队通过学生“经典诵读大赛”开展工作。三是通过“教学汇报”评选教学能手,通过“精彩展示”和“教学成果”评选教学名师。

(二)重点专项计划。对于具体的一节教学,完成三维目标是最基本的要求,知识目标大多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而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则要大打折扣,为此,需要突出“教学设计”“技术辅助”“课堂小结”“教学效果”四个重点,制定语文学科教学反思的要求,确保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落实(见下表)。

(三)能力提升计划。教学反思不完全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也是学校培养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基于此,围绕“大问题”教学和“生命化”教育,抓住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自我反思”为主,以“反馈反思、提升反思、交流反思”为辅提升教学反思的质量。

(四)实施深度融合计划。学科之间有差异,教师能力有差异,学生个体有差异,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反思不能铺天盖地地开展,分阶段进行才是科学的。

第四阶段的重点:教学方式和互联网+深度融合,解决教学与网络的两张皮,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该工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的教学设计和现代信息技术更加符合“大问题”教学要求了,课堂小结和教学效果更好发展了“生命化”教育,大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了一大批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优秀团队。实践证明,该工程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热门14篇)篇十四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是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任务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使护生具有较好的护理学基本理论以及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应用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术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者也对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作者:郑蔚颖王红红作者单位:郑蔚颖(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系)。

王红红(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英文刊名:laboratorymedicineandclinic年,卷(期):20096(5)分类号:g420r471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教育课程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全国爱牙日的活动方案(专业19篇)

    活动方案的重点是要以参与者的需求和期望为导向,给予他们良好的活动体验。活动方案六:为了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我们将组织一场多民族文化艺术展演,展示各个民族的传统文

    最幸福的事小学生(热门23篇)

    优秀作文的句式要多样化,令人眼前一亮,让人意犹未尽。以下是一些获奖作文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发。幸福是一杯酒,品出醇厚的香气;幸福是一首歌,唱出动

    不负梦想演讲稿(模板17篇)

    梦想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也可以是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向往和渴望。推荐一些关于梦想实现的书籍和文章,相信对你启发会很大。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曾经,

    小学四年级公园游记(优质21篇)

    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段落,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和领略其中的思想。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和启发。

    除瘤教育心得体会(优质12篇)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思考水平。心得体会的撰写帮助我更好地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举止,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学与管理的心得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经验总结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从自身经历中获取更多的经验教训,提高自

    大一作弊检讨书(精选17篇)

    不论是对学习上的失败还是在工作中失误,写一份检讨书都是我们修正错误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果你还不太清楚如何写检讨书,下面的范文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尊敬的老师:您好!我

    月份个人工作计划范文(14篇)

    通过写工作计划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果。以下是一些经过整理和归纳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撰写工作计划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S技术城市管理论文(汇总17篇)

    范本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与写作主题的相关性,以及适合读者的水平和需求。通过参考范本,我们可以拓宽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养。在市政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

    宪法宣传周活动总结公司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优秀22篇)

    活动总结是一次对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的评价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做出改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