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紫衣梦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

通过写作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加深对语言规范和规则的理解。这些范文范本涵盖了多个领域和题材,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参考。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一

本研究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主动学习护理伦理方面知识、认为护理伦理重要的同学护理伦理得分较高,且它们也是护理伦理知识得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建议学校应转变授课方式,加大护理伦理方面的教学,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并且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增加关于护理伦理方面的学生活动,伦理学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护理专业本科论文。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护理已经由单纯的生理护理向整体护理拓展、从仅仅疾病观察护理及医院内临床护理向社区护理方向倾斜[1]。社会对医护工作期望值的日益增加、责任范围日趋扩大,使得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日趋复杂,包括护患双方在诊治和护理等活动中的行为关系,尤其包括了道德、利益乃至法律关系等,由于现在医患关系背景日趋严峻,护生有必要更好的具备护理伦理学的知识。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起于1983年,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且国内护理伦理学的教育重点多放在护理道德规范和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上,而对高职院校护理伦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研究尚少。护理学生是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者,对护生、社会的发展来说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都是极其必要的。本研究以苏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对312名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护理伦理认知现状,比较其在实习前后有无区别,最终希望为学校的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建议。

(一)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从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中抽取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排除标准:实习时间3个月以及失访的护生。

(二)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专业态度等内容。2.自制《实习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经预调查,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者参考mjt道德判断测验、dit道德推论工具等相关道德测量工具并结合多个版本护理伦理学教材,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也邀请了从事护理学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修改。问卷内容包括了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等,也包括了临床护理伦理认知问卷:侧重知情同意、医疗保密、生命价值原则、医疗最优化。经过预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克朗巴哈系数达到。

(三)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主要运用问卷现场调查法。于护生去实习前发放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并于护生实习12个月后发放护理伦理决策问卷。所有调查问卷由专人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实习护生一共发放问卷31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1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9%。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学生的情况与护理伦理知识得分的关系。

1.一般资料参与本研究的专科护生共310名,其中男17名,女293名;年龄21~24(±)岁;该批护生均分配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家庭所在地情况,123名学生来自于城镇,187名学生来自于农村。所有研究护生在调查中表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243名。在校期间参加伦理学选修的有123名。

2.实习前后专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实习前后护生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见表1。综上可见,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的得分低于实习后的得分。但是实习前后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可见,各种特征分组下护生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可见,性别、生源地和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方面,参加选修的同学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较高,高于未选修护理伦理学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主动学习护理伦理方面知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的同学分数高于未主动学习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方面,认为护理伦理重要的同学相对护理伦理的分值也较高,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由结果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的p值均小于,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综合来看,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的p值为,最为显著。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非常重要,其次为在线选修护理伦理学、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

国外的护理伦理教育开展得较早,美国的护理伦理学始于18世纪早期,美国护理伦理学已成为护理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美国的人文课程在所有医学院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25%[2],已经自成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护理知识体系;且他们认为核心知识的第一项即为护理伦理学。我国护理伦理学的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医学教育普遍对护理伦理学课程重视不够、偏重于伦理理论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对护生护理伦理的培养、与护理行为密切结合的实践训练、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护理决策等方面均极为缺乏。而且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医疗工作中,医护关系已变为“并列-互补型”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也处于更为敏感的时期,对护生护理伦理方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由结果可见,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不高,表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水平较低,护理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峻,因此需要引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最终制定相应对策并付诸实施。根据本文结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状况,建议护理教育部门应该更多的关注护理伦理教学,大力发展该方面的教育投入。学生在护理伦理方面认知水平较低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缺乏相关教育;。

[2]崔妙玲,韦宇宁,杨连招.352名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15):9-12.

[5]费鸿.人文因素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j].高教学刊,2015(05):32+34.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二

摘要:“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医者德为先。医德医风与医疗技术是一个医生的两大法宝。可以说,医德医风与医疗技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无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今大家眼见为真,不可否认的,大多数的医生是具有高素质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医生群众得病不医,医药回扣等情况,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本着对人民负责,把人民的健康摆在第一位的处事风格,应该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看来,在医学生的医技与医德方面的培养,应该加强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医技医德医患。

正文。

在上个时期,领袖人物坚持把医德与医技结合起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并且也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随着现在社会的开放与自由化,人们的物质文明程度逐渐取代了精神文明,面对以这种社会问题,当前,如何教育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有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员,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民爱戴的好医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可以了解,医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分配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由此可以看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不够严格,应该具备优秀的医德与技术,因为一个医疗单位医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事业的发展。据我了解一有些人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怕苦怕累,只求有个毕业证,不求自己的能力是否能促进这个工作的进步,工作能力低下,仅仅满足于学校老师教给的那些书本理论,只求经济效益不求技术高超,只顾自己享受而不去奉献,没有脚踏实布的作风。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医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教育,严格考核,因为人们的健康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医德的教育和医技的培训,是一个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当代医学生医疗技术水平、医德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成为德技兼备的医生。

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一个腹泻的小孩病了几天了,脱水症状很严重,身体很虚弱,身上血管很难找到,可此时最急需的就是给小孩打上针,补上液体,家属很着急,央求着那位同事帮忙,并哀求如果打上了针给200元当作酬谢。那位医生先是安抚家属,然后仔细在患儿身上寻找,终于在手背处给打上了针,孩子有救了,可面对200元,她拒绝了,只是对家属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工作,这钱不用收,我得对得起这身白大褂啊!由此可见,这件事虽小,在我们工作中并不少见,我们就得经得起考验。因为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医疗队伍,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一套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一个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始终是大家心目中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见要做到这些就要有以下几个规则:

1、提高医学生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人们需要的,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原则。

2、对医学生加强基础训练。基础知识是关键,就像一个试金石,只有它牢牢的固定了,那以后的发展就离成功不远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素质。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活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观察能力,可以掌握更多的临床基础知识,为以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医疗活动时,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主修专业,应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

3、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不同职业,由于担负的任务、职务的对象、工作的手段、活动的条件和应尽的责任等的不同,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中庸.明辨》又曰“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在进行医德评价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动机、效果、目的、手段都是其评定的依据。孙思邈在其毕生心血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序中云:“凡太医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医德素养的高低,不在于个人主观判断,而在于他人的评价。

医德与医技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医德是医技的灵魂,医技是实现医德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有高尚医德的人往往有精湛的医术。没有治病救人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有追求技术上的精湛。把医德与医技结合起来,是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不仅医生、护士要提高自觉性,而且医院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紧紧的跟上来,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人们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你,你就要负责。

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护士,要做到的为人民的生死负责,为大家的健康着想,我‟想这对于医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古语有„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

即一个医生,心地要像菩萨一样善良,对待病人应该温和如春;医术要像神仙一样高超,对待病人应该妙手回春。”这是我国著名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的一句平凡语言,但就是这样一句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医德、医术与医患和谐之间的千丝万缕。

大医至诚是医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精湛的医术,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医者的评价与看法。一个好的医生他的职业就是很神圣的,在我看来,我认为最高的层次就是换来人民的健康。下面几个例子很好的说明医生的职业情操:

南丁格尔注重从护理的每个环节做起,身体力行,创建了神圣的护理行业,她说“护理工作时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心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由此看来,在我们对待病人时应该有热心、细心、耐心、爱心,自己的责任心与良知,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花费、自己的努力来服务病人,这样医患之间就永远和谐相处;反之如果对病人漠然置之,在医疗诊治中粗心大意,酿成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终身疾苦,而使自己也陷入“恶医”、“庸医”等骂名之中,这些品德是我们以后在医生岗位必不可少的,一切还是应为人民的健康着想。

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医术而无医德的医生,会令我们厌恶,最基础的没有做到又怎么能上下一个台阶呢?想想仅仅有医德但又失去了精湛的技术,这样的医生又怎么能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一份和谐呢?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这个社会推崇的,这必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知责任重大,每当我穿上白大褂,时时提醒自己我是来救死扶伤的。做实验时,提醒自己一定要一针见血,避免多受一些痛苦。每天晚上上完课后躺在床上,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勤奋踏实的做好每一个细节,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本着人民的利益,不为荣誉,不为金钱,为着心存已久的信念,支持医学护理事业。相信明天是更美的,时代的步伐会踏上云端,我们也将为这份信念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

1、张坤《医学生医德教育四要素》卫生职业教育。

2、管文贤李开宗《医德医技与医疗消费》中国医学伦理学。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三

第二十六条规定,医师开展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其他医学临床研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遵守,依法通过,取得书面知情同意。

第五十八条规定,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五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医学临床研究。

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医疗卫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执业医师、护士管理和医疗纠纷预防处理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三)在开展医学研究或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义务或者。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四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唤醒和培养医疗工作者的医学道德,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医德医患关系医学生。

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唤醒和培养医疗工作者的医学道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深入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分别为医家道德、医患关系、医学生的培养。

一、医家道德。

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任务。医学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师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历代医家都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自古以来,重视人的生命是医学界的美德。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指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认为一个好的医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精”和“诚”两个基本的素质,才能成为“大医”,才能成为“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我国古代医生择徒甚严,曾明确提出“非其人勿教”。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西方,则有学医期满,按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的传统。医师角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与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相关的。林巧稚、赵雪芳、王忠诚、吴登云等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医师既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代表,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二、医患关系。

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三、医学生的医德培养。

如今医学生是日后医学科研工作主力军,中国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更要加强自身学习,做到医术与医德的结合。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拉近医学生与医德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医德就在他们身边,达到提升医德认识的作用。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实例教育,提升医德认识。新时期的大学生反感空洞和漫无边际的说教,因此授课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时代特征,切实加强教育。比如在讲授医德教育理论课时,除了从理论上讲清医德的内涵及重要性外,还要多结合时事新闻来教育引导。如抗击非典、地震救灾等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医疗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实例。

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在课堂中加强医德教育。高尚医德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单靠运动式、暴风雨式的教育,所以学生的医德教育应从新生入学那一刻开始,直至毕业。为了能在课堂中确实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人文教师与专业教师携手同心,形成医德教育的整体合力,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医学伦理学教师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师都应参与到医德教育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不断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他们根据授课情况,结合实例,把医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同时让人文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最后,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史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医学生崇高医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医学生经常反躬自问,恪守“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而且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共同营造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形成环境,才会取得医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摘自《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五

医院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要求其拓展视野,并针对其特点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使他们拥有健康、科学的医学理论以及道德知识,使信息化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医学伦理学以道德教育为基石,专门研究和解决在医院以及各个医疗机构中医患之间关系,为医务工作者制定了行为准则标准,它是医疗机构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课程[1]。本文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探索出能够良好开展的策略。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

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知识,决定了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人们的健康是医学存在的目的。自古就有“医者仁术”之说,可见“仁”和“术”在医者的行为准则中是最重要的,更是医学行业内的基本准则。医学理论教育的特点不仅在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注重,对医学信息化人才道德的教育更是其突出的重点。由此可见,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素质,决定着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是推进医学行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2.2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

在目前我国医院的管理中,由于对于医务人员疏于严格管理,因此在各种医患之间产生纠纷的根源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使得医患之间关系恶化;以及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自主权加强重视,没有遵守知情、同意的准则,因此患者对其不理解,也使得医患之间产生较多的矛盾;有些医务工作者没有责任心,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疏于认真,对问题的处理上不及时、不恰当,也由此引发医疗事故的产生;更有甚者为追求巨大的经济效益,故意要求患者多花费,患者由于不满而产生的纠纷。由此可见,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都体现着医者的“仁”与“术”。而二则之间是相互依存着的,伦理学教育中医学技术是医德基础,医德又是医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是培养医务人员富有责任感,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与理疗事故的重要途径。

2.3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医院工作进行的主题的医疗,医疗决定着医院能否良好发展和生存的基础。而“仁”与“术”决是整个医院医疗重中之重。量的高低。二则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对医学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医务人员医德水平决定其能否更好发挥设备、技术作用的基础。若因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属于医德的建设,会使医院整个医疗水平下降,对医院的长期、健康、良好、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3.1医院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忽视。医学信息化人才的道德、人生、价值观体现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化人才在从事医学工作时必须拥有医学伦理学知识。而我国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医院必须对医学伦理学培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3.2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忽视。由于,很多医务人员对于医学伦理学知识不够重视,认知程度低,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并不能够有效发挥其重要性。

3.3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落后。信息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最基础要求,对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等人文化知识都是教育的范畴。但是现今在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依旧很落后,不能够与社会现实接轨,严重影响着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实施。

4.1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的建立。加强吸收世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先进水平,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

4.2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的加强。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2]。以问题、案例为核心,开展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只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及时运用医学伦理学知识来约束自身行为。

4.3良好人文环境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培养是培养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由人文精神和文化相互结合下所创建的。在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人文素质必须要加强重视,可利用直观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h等方式,用实际中的案例去感染、教育信息人员,树立起医院良好的医疗形象,加大医院的影响力度,为医院创设道德和技术并存的人文形象。加强医院信息化人才团队的设立。

4.4医学伦理学教育多样化的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不仅要求其在内容上具有实际性、针对性,在规范标准上更要有层次。结合信息人员文化程度、岗位职责、自身身体和思想情况的不同,来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标准,确保医学伦理学在教育中,具有针对性以及广泛性。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座谈会、研讨会、展览会、演讲比赛、知识问答互动等方式,引起和加强信息化人才的思想共鸣,促进医学信息化人才团队的建设发展,以及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开展。

4.5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和培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和加强伦理文化的深入,更要对伦理学教育管理进行加强,利用多钟形式进行培训。不定时的更新学习信息资源,增进交流和学习。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信息的发展依托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发展,医院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全面更要与实际信息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性强,又有创新思维和良好道德的信息化人才[3]。因此,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六

摘要:道德哲学家都试图把自己对道德语言释义模式强加于非自然主义或情感主义。而不是靠对道德语言的经验观察来分析理解他们。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使用的‘语义’一词,可以这样来下定义:一个字的含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他认为,我们不可能制定一种对语言的一切用法都具有共性的语言标准。

关键词:未决问题论证;情感主义;非认知主义。

在漫长的伦理学发展史上,规范伦理学一直占据着主导或统治地位,它是研究人们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或行为的应然性的理性反思活动,它试图回答究竟什么东西使得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道德的行为或规则,它努力发现在各种道德行为和规则背后的根本的或者最高的原则,它企图找出隐含在各种行为背后的共同的道德属性。总之,规范伦理学试图从理论上回答我们道德上究竟应当怎样生活的问题。但当代西方伦理学家们大都对传统的实践伦理学家们的工作不以为然,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建立在未加分析和未加澄清的概念之上的。

当代伦理学家盖伯特指出:“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缺乏对伦理学概念的和认识论的问题的探索。这些问题是人们在考究道德论辩和探索应用正当或不正当的规范理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概念问题因道德术语和主张而生,认识论问题源于道德确证的可能和特性。”{1}他还认为:“元伦理学可以界定为对于抽离了具体内容的道德规则,道德标准,道德评价之本性证明,合理性,真理的条件和性质的哲学研究。它将道德或道德原则作为其研究对象。”{2}让伦理学研究做出这种从“实质”到“形式”的转向的第一人是g。e摩尔。

19,g。e摩尔(g。e。moore,1873―1958)《伦理学原理》一书的发表,是一件“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事件”{3},它“标志着20世纪伦理学革命的开端”{4}。

摩尔的研究和分析指出,早先关于伦理学问题的着作中的大部分观点是极其混乱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在理解伦理学问题之前就尝试对伦理学问题作出回答。于是,对某一具体的说谎行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这一说谎行为是善的,有人则不这么认为。所以,摩尔认为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获得了决定伦理学判断真假的证据,就能解决伦理学中的争论,判断谁是谁非。

《伦理学原理》中的核心部分是“未决问题论证”,摩尔试图通过它来证明“善”是一种单纯的,不可定义的,非自然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摩尔的论述只涉及到“善”(好的)一词的意义,并且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但他并未强调我们不可能对那些实际好的东西进行描述。摩尔自己就认为“房事的快乐是善的”{5}。但“房事的快乐”“快乐”并不就等于“善”的定义。

摩尔的论证有诸多问题,{6}但对他的最直接的批评就是:有人提出了对“善”的定义。如情感主义,规定主义,准实在论等等。

第一个提出完整理论反对摩尔对“善”的不可定义的说法的大概就是文学评论家的c。k奥格登和i。a理查兹。奥格登和理查兹写道:“‘善’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分析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伦理学的主题,我们认为,‘善’的这一独特的伦理用法是一种纯情感的用法。{7}”他们在1923年首次发表的《意义的意义》(themeaningofthemeaning)这本着作中,基于他们对于语言的研究,认为用来表达我们思想的符号既可以表达词的原义,又表达情感。他们认为,科学的表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普通表达是象征地使用语言,以便传达周围事物的信息。在这种语言的使用里,有一参照符号即我们所涉及到实物。例如我说“长江大桥长x米”,那么我便是在进行某种表达,即在用符号来记录或传达一个参照符号,并且我使用的说明符号在理论方面应该是可以检验的。然而,在情感语言里,我们并不是在力图传达自己的主张,而仅仅是表达或试图激起我们的情感和态度。这两位作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到语言可能经常从情感上运用,而不是象征地运用,所以哲学家已经被引入歧途,他们尝试去发现如“美”“善”这些词所涉及的某些事物,而不是去发现明显地符合这种准则的事物。所以,他们不再讨论作为唯一的,模糊的,不可分析的,非自然的“善”一词的含义。奥格登与理查兹认为,在具体运用方面,由于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通常是混在一块儿的,因而区分两者便显得困难。但他们坚持区分两者是一种趋势,会便于更加清晰地使用和理解我们的语言。

在从奥格登和理查兹到a。j艾耶尔期间的哲学家一直都在致力将这两种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细致化。如布雷斯维特(braithwhite),w。h。f巴恩斯。后者认为,一个社会中关于价值判断的争论产生于对同一问题持两种不同观点的矛盾。这种争论不可能通过推理来解决,而只能通过改变对方的态度来解决。

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维也纳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艾耶尔,史蒂文森,它们继续发展了伦理学情感主义理论。按逻辑实证主义,一切有意义的命题,或者一切有可能证明或者证实的命题,要么是经验的命题,要么是分析的命题。艾耶尔,逻辑实证主义的.领军人物,也是伦理学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试图证明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经验,即所有的综合命题都是经验命题,并且一个命题的意义,是其自身证明的方式。即陈述一个经验命题意味着陈述用来确定命题正确与否的观察。那么这个观点所面临的难题是:伦理学命题似乎是综合命题,但伦理学话语经验上有无法证实。伦理学判断中“道德的”“善”或“错误的”之类的谓词所断定的属性并不存在与对象之中,其意义也不包括在主词的意义当中。那么如何解释看似综合命题的规范性的伦理学命题经经验上无法证实呢?艾耶尔对伦理学话语考察后的结论是:伦理学命题根本就不是有事实意义的命题,伦理学语言的目的只是用来表达或者激起情感。摩尔认为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单纯的,不可还原的,非自然的属性,艾耶尔也认为伦理学判断里根本没有有意义的概念。

有许多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批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批评并不关心对情感注意的修正,他们只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如果情感注意理论被广泛接受,那它将有损于社会,它会损害我们对文化的传统道德原则的信心。“人们或许会认识到一种断定所有的道德判断仅是没有意义的情感的表达的理论会加剧人们传统文化价值观点崩溃,但在此,正确评价任何哲学理论对(非哲学家)普通大众的实践影响是困难的。并且,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最具有创造力的进步都被许多危及人生存的社会传统价值所拒斥。”{10}无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我想艾耶尔的意图是正确的,即更清楚地表明什么伦理争论的本质。

只是,艾耶尔的情感主义除了对之一些不“专业”的反驳之外,还面临这样一些问题:(1)怎么样避免道德上的对错完全依赖于大脑状态的问题!如果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完全依赖于我们大脑的主观状态。因此,如果我们的情感变了,这是否意味着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也因此改变了。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吃香菜,但我现在喜欢吃了。这是对香菜的情感的变化,以前不爱吃香菜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我以前觉得说谎(杀人)是正确的,但现在认为说谎(杀人)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一定会觉得以前的道德判断是错误的,而不单单是一种情感的变化。(2)怎样解决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持同一种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可以产生真实的道德分歧,但这种分歧只不过是事关事实问题的分歧,人们可以用论证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然而在采用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当涉及到纯价值问题时,只能求助于谩骂!“费雷格―吉奇”问题,界定道德情感的问题,等等。

继艾耶尔《语言、真理和逻辑》一书,史蒂文森于1945年发表的《伦理学与语言》,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详尽,最精确的情感伦理学理论的代表作”{11}。史蒂文森十分乐意承认他的观点继承了艾耶尔的情感理论。他的工作也更多的是为艾耶尔的观点进行辩护而不是中伤和诋毁。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三个不同于艾耶尔的观点:

(2)史蒂文森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证,会引起观点和态度上的分歧,但这不会使道德问题成为伪问题。语言的两种主要用途――描述性和动态性,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是关于信念的争论,这种争论关心“如何真实地描述和解释问题”,另一种争论是关于态度的争论。这种争论则关心“如何赞成或反对,以及如何通过努力逐渐形成态度”。根据史蒂文森的观点,道德争论表现为态度的争论。史蒂文森认为态度的争论则可能是有信念的分歧所引起的,所以必须解决信念的分歧来消除态度的争论。由于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这种联系,我们就有可能解决“纯价值问题”的争论。

(3)艾耶尔认为规范的道德判断“既不可能是真的,也不可能是假的”,这是因为他没有看到道德判断的描述意义。史蒂文森声称“更加准确和清楚的说法是,一个道德判断可能是真的或假的。”{15}史蒂文森发现,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的人们进行道德争论,只需诉诸道德判断的描述性成分,就能够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论。可是“一个祈使句和其证明理由之间的关系与一个描述性语句和其证明理由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不同的。后者是一种逻辑关系,前者是一种心理关系”。{16}正因为一个道德判断与其证明理由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所以“任何讲话者对能够改变态度的任何事实的任何陈述,都可用来作为支持或反对一个道德判断的证明理由。”{17}所以,对同一事实陈述具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即态度――没有共同价值标准――的人之间,道德争论是不可能的。但“假如人们关于x抱有共同的信念,他们是否对x持相同的态度呢?”如果答案是可定的,我们就很有希望取得道德问题争端的统一吗?但即使对任一事实陈述都具有相同的心理反应,相同态度,是否还是有一些态度上的分歧并不是有信念的不同造成的?换句话说,具有共同价值标准的人,对于相同的道德问题是否仍可能持有不同的态度?这些都是史蒂文森没有回答的问题。

“史蒂文森最大的贡献,也许莫过于他说明了规范伦理学判断包含着描述性和情感性两方面”,{18}“善”除含有一种表示说话者赞同和容易博得听者赞同态度的情感意义之外。“这是善的”,这句话还含有这个东西具有性质(或关系)x,y,z。。。。。。意思。并且史蒂文森发现了“善”一种他称之为的“引导性定义”,即我们在情感词的意义不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其描述意义。我们可以引用黑尔对这个同样发现的话:

对经史蒂文森修缮过的情感主义理论的批评依然是很多的:

首先,对信念与态度的区分,是史蒂文森分析的基础。但有人就指出史蒂文森的划分与实际不符:他们认为“史蒂文森没有认识到信仰的统一或者对实际问题的看法,正像依靠道德的统一一样,也要依靠态度的统一,至少信念的统一是首先没有争论的双方一直接受逻辑一致性的原则。接受这样的一个原则就叫做‘认识的态度’,因为它不是从逻辑原则得出的,正如道德判断的证明理由一样,任何支持这种‘认识态度’的理由与‘认识态度’本身的关系,是心理关系而不是逻辑的关系。”换言之,按逻辑做出的决定,其本身不是一种逻辑必然性的决定。

r。m黑尔在《道德语言》中一书中,主张“规定性”作为道德陈述的基本特征。而反对将“赞成态度”作为道德陈述的基本特性。并且黑尔将“告诉某人某事”与“使某人做某事”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过程,前一种是命令,是道德语言最基本的特征,而后一种情况则是具有宣传性,含有“说服”的意思。简而言之,黑尔认为道德判断更像是一种命令,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语言。

参考文献:

[1]路德?宾克莱,二十世纪。伦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8)。

[2]史蒂文森,伦理学和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

[3]孙伟平,伦理学之后。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5)。

[4]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七

《医学伦理学》论文选题范围及写作要求:

范围:(任选其一)。

1、当代中医药发展思考。

2、高科技运用于临床带来的伦理思考。

3、我国现阶段实施安乐死的可行性有多大?

4、试述临终关怀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

5、院长由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来担当,哪一个更有优势?院长职业化在中国未来。

医疗领域发展中的前景如何?

6、现有医疗体制下降低医疗纠纷的对策。

7、学术腐败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一个社会靠什么来规范学术行为的道德底线?论文要求:

1、按标准论文格式写作(标题下内容摘要、中心词、正文、文后注释或参考文献;

2、字数不限,手写:

3、出自自己的思考;

4、11月11日前交给班长,班长统一交给我。(请班长统计一下缺交人数,原则上过。

期不候,因为网上输入成绩有时间限制。)。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深入,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的医疗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因此,从管理制度上增强医院的伦理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医院管理制度对促进医学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规范医院各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行业仍没有从医学伦理角度来医治病人,具体表现为“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未切实构建“病人至上”的服务观念,所以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不能满足如今多元化、多样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学伦理建设不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长足发展和全院员工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员工和患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加上医学伦理建设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医院要通过不同部门和专家的配合,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秉持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仔细研究医疗市场的走向,并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分析本院的医学伦理建设的实际情况,客观理性的找出不足之处,再针对问题制定今后的医学伦理建设方案,确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和相关规范,将与医学伦理建设和医院的日常的医疗工作、人事关系、经济增强、后勤事项和科室协作等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医院决策、管理和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逐步让医院管理走上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服务道路。

1.2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质和服务质量。

医院要紧跟市场的走向制定的伦理建设方案,紧密联系医院文化和医学伦理建设,逐步建立配合新时代要求的医学伦理教育机制,将医院当成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心,结合新时期对医疗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全院职工,结合党的思想及医德培训,撰写专题教育资料,全面发挥院刊、网站、电视和宣传窗口的'作用,大力宣传医学的伦理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规范全院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倡爱护病人、尊重同行、共同进步、负责好学的工作要求,逐步规范医疗服务模式。并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为医院的发展改革贡献力量。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及工作方式。

2.1规范医院的相关制度并简化工作流程。

要严格规范医院各科室和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约束力和激励作用,重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医院管理的重心,侧重品质管理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系统管理机制,突出为病人服务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制度,构建科室负责人和小组组长共同管理决策的制度,落实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主的诊疗和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排班、定期随访和反馈调查,不断改革医院管理的相关制度。还应该注意规范和简化医疗程序,优化诊治环节充分提升工作效率,构建合作与参与并重的良好医患关系。

2.2建立健全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

培养全院员工以病人为主、以院为家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认真按照岗位要求和医疗准则规范日常言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去配合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建立多样性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反馈机制,划分责任和权力,提高质量监测,宣扬先进的医风医德,塑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的氛围;构建多学科、专业性的医疗协作体系;提高看诊宣传教育和护患沟通水平,充分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推广参与式的医疗模式;构建诊治保护机制,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保护好患者的隐私权。

2.3大力推广医院的关怀服务。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积极促进医学伦理建设,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融入所有员工的思维中,落实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流程。首先应该培养“患者至上”的服务思想,搞好护患关系,强化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其次,建设住院费用查询系统,落实医疗指导和咨询,提高医疗收费的公开度,合理收费和用药,推行药品双调配制、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制、划价和交费一次办理制等改革,优化窗口的服务态度;再次,可以外聘请行风监督调查人员,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多举办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充分接受社会的监督,并准备交流沟通场所供开展住院病患的分级管理;最后增设专家门诊、检查项目和接送等预约服务,为患者提供轮椅、开水和就诊须知等资料,设置意见箱和投诉点、开通投诉热线、经常举办医患座谈会,充分采纳患者和家属的建议,全面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学伦理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掌握医学伦理的重难点,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改革完善医学的伦理建设工作,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医学伦理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分院;江苏无锡214000)。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九

a、使临床诊断质量不断提高。

b、使医学目的及其道德本质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实现。

c、使临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d、对医疗人员的医德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e、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许多新的医德问题。

2、下列表述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是。

a、研究职业道德现象的科学。

b、研究政治道德现象的科学。

c、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d、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现象的科学。

e、研究社会公德的科学。

3、下列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

c、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反映了医学道德的进步。

d、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对医学起推动作用。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医德意识现象。

a、医德观念。

b、医德情感。

c、医德信念。

d、医德意志。

e、医德评价。

5、医德实践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医德评价。

b、医德规范体系。

c、医德教育。

d、医德修养。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

a、有阶级性。

b、有历史性。

c、影响卫生资源的分配。

d、只偏重于人口的数量。

e、不能把人的自然素质同生命存在的价值相统一。

7、义务论的局限性表现不包括。

a、忽视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b、忽视了对病人应尽义务与对他人、社会应尽义务的统一。

c、忽视了医患义务的双向性。

d、忽视了公正,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

e、以上都不是。

8、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

a、行善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公正原则。

d、尊重原则。

e、自主原则。

9、医患关系要做到真诚相处,最主要的是。

a、关系和谐。

b、尽职尽责。

c、平等相待。

d、互相尊重。

e、互相信任。

10、体现医患之间契约关系的有下列做法,但不包括。

a、患者挂号看病。

b、医生向患者作出应有承诺。

c、先收费用然后给予检查处理。

d、先签写手术协议然后实施手术。

e、患者被迫送红包时保证不给医生宣扬。

11、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

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

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

c、医患双方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

d、医生降低了对患者的重视。

e、医患交流中出现了屏障。

a、努力使病人受益。

b、努力预防和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c、对利害得失全面权衡。

d、造成有益伤害时主动积极赔偿。

e、关心病人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a、努力使患者受益。

b、关于患者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c、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努力预防或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e、把患者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a、公正原则。

b、有利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生命价值原则。

e、尊重原则。

15、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容。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况和治疗决策。

c、躯体缺陷和心理活动。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e、不良诊断和不良预后。

16、下面关于医务人员泄露医疗秘密,将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表述,不包括。

a、会引起社会某些人对患者的歧视。

b、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恐惧感。

c、会引起医患矛盾、家庭纠纷。

d、会造成思者沉重心理负担,甚至引发自杀的严重后果。

e、会酿成医疗差错事故。

17、对医师有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是。

a、医师的个人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

b、医师的正当利益都应得到实现。

c、医师的正当利益能够得医德的支持。

d、医师的正当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患者利益。

e、医师的个人利益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

18、关于临床科研实施中的`道德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床科研设计要建立在坚实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b、要坚持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使之具有严格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c、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切实完成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e、有些科研课题的设计可以缺少对照组,可以不必遵循随机的原则。

a、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找到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b、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疾病和健康。

c、不仅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

d、实现了对病人的尊重。

e、对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

19、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20、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

21、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点是。

a、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d、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e、不伤害,有利,公正,自主。

23、我国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a、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乳房,损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防止右侧乳房癌变,切除右侧乳房的做法是正确的。

d、患者及其家属的赔偿要求是无理的。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b2、c3、d4、e5、b6、e7、d。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十

第一讲(包括3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学习有关基本概念。

1、道德。

2、职业。

3、职业道德。

4、医学道德。

5、伦理。

第一节道德、职业、职业道德、医学道德。

一、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道德是以善恶评价方式在人类社会中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例如,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个简单的道理。

道德的构成:分为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实践。

道德的历史类型:有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道德。

二、职业:是人类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例如:工人,农民,医生,作家等等。

三、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或劳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四、医学道德(简称医德):是指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医德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依照医学职业的分工,又可分为:医疗道德,护理道德,医技道德,药学道德,卫生检验道德,卫生管理道德等等。

我们常说的“医德”就指医疗卫生工作中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医乃仁术”意译:医者行事就是要对患者施以友爱、同情心。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就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第二节伦理、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及方法。

一、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理或规则。

二、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是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故又称为“道德学”或“道德哲学”。伦理学可分为: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规范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规范伦理学。

三、《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道德原则来解决和调整医疗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可增强医院的信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临床医疗事故往往是责任事故多于技术事故。例如:

口腔拔错了牙(原因是牙序列左右搞错了)属于责任事故;

康复:因为诊断错误将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为梨状肌受损,结果治疗方案就错了。老年病人多患有骨质疏松症,我们按摩力度掌握不当,就会引起患者骨折。

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职业医师必须具备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二者兼备才能认真做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工作。

3、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医德可调整、优化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患者在医院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患者康复出院,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就把这种精神文明作风带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

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原则意义指标准或准则)。

1、防病治病,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防病治病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精神。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和医疗卫生单位,都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患者,与健康人群,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等多重义务关系,承担起防病与治病的使命。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也是古今中外医家的共识。

2、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医务人员工作最普遍和最现实的要求)。

要求医务人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关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尊重人的生命,保障患者的权利,关爱人的身心健康。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医德的最高境界)。

是对医务人员行为的最高要求,即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患者利益,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恪尽职守,勇于奉献和牺牲。

第二节医学伦理的具体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

(一)不伤害原则:是指在医疗诊治活动中不使患者身心受到损伤。

※不伤害原则不是绝对的。“医疗伤害”在临床工作中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医疗行为在客观上都会给患者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例如,药物治疗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变化。诊断治疗中检查、手术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患者的身心疼痛。

医护人员应该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二)有利原则(香港称为“行善原则”,台湾称为“仁爱原则”)。

有利原则又称关爱原则,使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把对患者健康有利放在第一位,并为患者谋利益的伦理原则。

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服务,做到使患者利益最大化,费用最少,疗效最好,伤害最小,痛苦最轻。

(三)尊重原则(又称“自主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医患交往中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尤其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是指某人被告知,而知道事实真相后,自愿同意或应允某事。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被”告知,即由医务人员主动进行告知,而不需要以患者询问为条件。

※临床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不注意执行“知情同意”,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尊重原则对医生的要求:

1、要有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2、要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帮助患者辨明其自主决定是否正确。

3、要主动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四)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对于有同样医疗需要的人给予同样的待遇。即平等待患,一视同仁。

医学伦理学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卫生资源分配上的公正和对待不同病患时的公平。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公正,卫生资源分配公正。

第三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规范:可分解为规则、范围。引义:行为标准和准则。

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它是依据一定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和原则,用以调整医疗人际关系,约束和控制医疗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

1988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其中第三条对医务人员道德行为作出了规定: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2、尊重病人,平等交往,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范畴:是反映事物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例如:

《经济学》:商品、货币、价值等概念。

《物理学》:力学、电学。

《化学》:化合、分解。中和等概念。

《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是在医疗道德实践中对医德行为、道德关系、道德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医学伦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一般包括:权利——义务,情感——良心,审慎——保密,荣誉——幸福(功利)。

§3-1权利与义务。

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医学伦理学范畴中权力有患者的权利,医务人员的权利两个方面。

患者的权利:是人患病期间应该享有的卫生服务过程中应有的权利和必须保障的利益。具体有:

1、基本医疗权(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

医务人员应将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权放在第一位,不能以任何理由、借口否定、阻碍这种权利的实现。(医务人员不能拒绝患者求医要求,违背这一点,就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

2、知情同意权:(前面已讨论,此处从略)。

3、保护隐私权:患者有权要求医务人员为个人隐私保密。

4、监督权:(监督医疗收费是否合理,个人医疗权是否得到实现。)。

5、病休权:患者生病期间可免除一些社会责任。

6、诉讼和赔偿权。

§3-1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医生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有:

2、干涉权:这是医护人员的特殊权利。例如:对传染病、精神病人可实行隔离治疗;对服药自杀拒绝抢救的病人,可采取强行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的义务。

1、承担诊治的义务: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2、保守医密和患者个人隐私的义务。

3、宣讲医学知识的义务。

4、解除患者身心痛苦的义务。

5、承担医生应尽的社会责任的义务。

§3-2情感与良心。

(一)1、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工作、学习、生活)中对客观事物和周围人群喜怒哀乐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或体验。表现为爱恨亲疏。

(1)体验于外的表情是喜怒哀乐悲恐惊。(2)体验于内的感情表现为爱恨亲疏。

(3)体验与实践过程中的是情绪,如兴奋、颓废、激动、平静等。

2、医德情感:是根据医德行为准则和规范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所产生的爱、恨、信任、同情、痛苦等主观上的心理反应。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和患者关系中应该具有下列医德情感:(1)同情感(心):这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医德职业情感。表现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为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

(2)责任感(心):是从同情感上升为职业的理性和义务,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挽救生命为己任。

(3)事业感(心):是从同情心、责任心上升的医德最高境界,表现为:医务人员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忘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二)良心:是道德责任的自我意识,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对自己行为应负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医德良心的实质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医德良心的作用:

1、行为之前:医务人员的选择作用、选择动机是不做违背医德良心之事。

2、行为之中:医德良心有监督调整作用。

3、行为之后:医德良心能对医务人员行为的后果、影响而作出正确评价。

医务人员在医德良心的作用下,自觉反省、校正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错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3-3审慎与保密。

(一)审慎:即周密思考,谨慎行事。

医德的审慎:是指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谨、周密思考,认真谨慎的服务。

审慎既是医务人员内心信念和良心的表现,也是医务人员对患者、对社会履行道德义务的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的总体表现。

审慎的运用:

1、诊断医疗要审慎。

全身心投入工作,集中精力为患者的利益考虑,及时正确诊断,要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要避免因为疏忽大意引起的医疗差错、事故,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2、医疗语言要审慎:

由于医疗、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必须学习和善于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要避免因为用语不慎造成对患者的伤害或不必要的误解。

(二)保密:保密就是保守秘密,不让秘密泄露出去。

医学伦理学的保密是指保守医疗秘密,主要是医务人员为患者保守其个人隐私和治疗方面的秘密。这是医学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也是医务人员为保障患者利益而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

医德保密的主要内容:

1、为患者保密:保守患者的个人隐私或家庭秘密。例如:身体畸形(两性人),患者病史(艾滋病史)。

注意:为患者保密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2、对患者保密:当患有不良预后疾病患者,初诊时如实告知会对患者治疗不利。如癌症初诊确诊时可暂时不告诉患者本人真实诊断结果,但对其亲人家属一定要及时告知。这样可防止患者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以免影响其正常治疗。

主题:《临床诊疗道德》。

临床诊疗道德: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执业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和作出诊疗决策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总和。

第一节临床诊疗道德的原则。

1、知情同意权;

2、患者自主权。

二、身心统一原则:指诊疗活动中,既要重视患者躯体疾病,又要理解、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以身心合一整体观点来诊疗疾病,要防止局部、片面的观点和做法。

三、最优化原则:指医疗整治方案选择时要做到:“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最好性价比。

四、协同一致原则:指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各专业科室之间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做好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工作,努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第二节问诊道德要求。

§2-1问诊道德要求。

1、仪表端庄,态度认真。

2、说话文明,语言通俗。

3、耐心倾听,恰当引导。§2-2《临床治疗道德》。

《康复治疗道德》。

1、对患者理解、尊重,平等相待。

2、热情关爱患者,精心治疗。《口腔医师职业道德规范》。

1、尊重病人。

2、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3、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4、团结协作,互尊互学。

5、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6、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第三节。

执业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医学伦理学》复习指南。

一、医疗人际关系——医患关系。

二、医疗实践活动中伦理道德。

三、医学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第四节。

医学道德评价和监督。

一、医德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医务工作者和医疗卫生单位的执业行为和活动作出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

二、医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一)医德评价的标准:

1、疗效标准;

2、科学标准;

3、社会标准。

(二)医德评价的依据。

1、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从医德要求出发,依据医学目的选择医学手段时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1)有效原则(2)最佳原则(3)一致原则(4)社会原则。

三、医德评价的方式。

1、社会舆论。

2、传统习俗。

3、内心信念§4-2医德监督。

一、医德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去检查、评估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医疗卫生行为是否符合医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从而督促其树立良好医德风尚的活动。

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约束和监督。在加强社会主义医德医风建设中,医德监督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因素。

二、医德监督的方式。

1、舆论监督:直接、快捷、震慑力大、影响面广。

2、制度监督:依据医德原则和规范,建立健全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使医务人员的行为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有据,奖罚分明。

3、社会监督(又称群众监督)。

4、自我监督:是医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

三、医德监督的原则。

1、综合监督原则。

2、坚持标准原则。

3、民主监督原则。

4、教育原则。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十一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网站整理。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中国医学生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十二

众所周知,医生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他们肩负着拯救生命、减轻病痛的使命。然而,在日常的实践中,医生常常面临伦理道德的挑战。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医学行业的学生,我深知伦理医学的重要性。通过多次实践和反思,我逐渐感悟到了伦理医学的隐含价值,并形成了对其核心原则的深刻理解。

首先,伦理医学的核心在于尊重人的尊严和自主权。作为医生,我们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在实践中,有时我们会面临一些棘手的情况,例如当患者拒绝接受某些治疗或手术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不能违背患者的意愿,他们应该以患者的福祉为出发点,尊重患者对自己身体的权力。同时,医生应该提供充分的信息,让患者有能力做出明智的选择。尊重人的尊严和自主权不仅是医学道德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

其次,伦理医学强调公正和平等。在医疗实践中,公正和平等意味着医生不能根据种族、性别、财富等因素来对待患者。每个患者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并享有同样的医疗服务和资源。在实践中,以治疗费用为例,医生不能因为某个患者的经济状况较差,从而提供低质量的医疗服务或拒绝治疗。相反,医生应该站在公正和平等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只有这样,医生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公正和平等的精神。

第三,伦理医学强调责任和谦逊。作为医生,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并尽力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况,我们可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向其他医学专家咨询,相互合作来制定治疗方案。谦逊是医生的美德,只有谦逊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第四,伦理医学意识的培养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伦理医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医学生应该通过深入学习伦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自己的伦理医学意识。作为医学生,我们应该不断磨砺自己的道德观念,清晰并把握基本的道德价值。只有具备广泛的伦理医学知识和敏感的道德意识,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医学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各种伦理挑战。

最后,伦理医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医生个体需要具备伦理医学意识,也需要医疗机构和整个医疗系统共同推进伦理医学的发展。在医疗机构中,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伦理医学机制,减少医患纠纷和道德矛盾的发生。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伦理医学的重视和倡导,促使医疗系统更加公正、透明和人性化。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伦理医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伦理医学是医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生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伦理医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自己进入医学行业的基本准则。尊重人的尊严和自主权、坚持公正和平等、担负责任和保持谦逊,以及不断提升伦理医学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医学生涯中,我可以秉持这些伦理医学原则,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新医学伦理论文(热门13篇)篇十三

第一讲(包括3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学习有关基本概念。

1、道德。

2、职业。

3、职业道德。

第一节道德、职业、职业道德、医学道德。

一、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道德是以善恶评价方式在人类社会中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例如,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个简单的道理。

道德的构成:分为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实践。

道德的历史类型:有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道德。

二、职业:是人类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例如:工人,农民,医生,作家等等。

三、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或劳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四、医学道德(简称医德):是指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医德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依照医学职业的分工,又可分为:医疗道德,护理道德,医技道德,药学道德,卫生检验道德,卫生管理道德等等。

我们常说的“医德”就指医疗卫生工作中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医乃仁术”意译:医者行事就是要对患者施以友爱、同情心。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就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第二节伦理、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及方法。

一、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理或规则。

二、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是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故又称为“道德学”或“道德哲学”。伦理学可分为: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规范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规范伦理学。

三、《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道德原则来解决和调整医疗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可增强医院的信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临床医疗事故往往是责任事故多于技术事故。例如:

口腔拔错了牙(原因是牙序列左右搞错了)属于责任事故;

康复:因为诊断错误将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为梨状肌受损,结果治疗方案就错了。老年病人多患有骨质疏松症,我们按摩力度掌握不当,就会引起患者骨折。

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职业医师必须具备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二者兼备才能认真做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工作。

3、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医德可调整、优化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患者在医院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患者康复出院,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就把这种精神文明作风带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

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原则意义指标准或准则)。

1、防病治病,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防病治病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精神。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和医疗卫生单位,都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患者,与健康人群,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等多重义务关系,承担起防病与治病的使命。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也是古今中外医家的共识。

2、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医务人员工作最普遍和最现实的要求)。

要求医务人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关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尊重人的生命,保障患者的权利,关爱人的身心健康。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医德的最高境界)。

是对医务人员行为的最高要求,即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患者利益,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恪尽职守,勇于奉献和牺牲。

第二节医学伦理的具体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

(一)不伤害原则:是指在医疗诊治活动中不使患者身心受到损伤。

※不伤害原则不是绝对的。“医疗伤害”在临床工作中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医疗行为在客观上都会给患者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例如,药物治疗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变化。诊断治疗中检查、手术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患者的身心疼痛。

医护人员应该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二)有利原则(香港称为“行善原则”,台湾称为“仁爱原则”)。

有利原则又称关爱原则,使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把对患者健康有利放在第一位,并为患者谋利益的伦理原则。

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服务,做到使患者利益最大化,费用最少,疗效最好,伤害最小,痛苦最轻。

(三)尊重原则(又称“自主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医患交往中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尤其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是指某人被告知,而知道事实真相后,自愿同意或应允某事。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被”告知,即由医务人员主动进行告知,而不需要以患者询问为条件。

※临床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不注意执行“知情同意”,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尊重原则对医生的要求:

1、要有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2、要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帮助患者辨明其自主决定是否正确。

3、要主动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四)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对于有同样医疗需要的人给予同样的待遇。即平等待患,一视同仁。

医学伦理学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卫生资源分配上的公正和对待不同病患时的公平。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公正,卫生资源分配公正。

第三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规范:可分解为规则、范围。引义:行为标准和准则。

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它是依据一定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和原则,用以调整医疗人际关系,约束和控制医疗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原则的具体化。

1988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其中第三条对医务人员道德行为作出了规定: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2、尊重病人,平等交往,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范畴:是反映事物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例如:

《经济学》:商品、货币、价值等概念。

《物理学》:力学、电学。

《化学》:化合、分解。中和等概念。

《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是在医疗道德实践中对医德行为、道德关系、道德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医学伦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一般包括:权利——义务,情感——良心,审慎——保密,荣誉——幸福(功利)。

§3-1权利与义务。

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医学伦理学范畴中权力有患者的权利,医务人员的权利两个方面。

患者的权利:是人患病期间应该享有的卫生服务过程中应有的权利和必须保障的利益。具体有:

1、基本医疗权(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

医务人员应将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权放在第一位,不能以任何理由、借口否定、阻碍这种权利的实现。(医务人员不能拒绝患者求医要求,违背这一点,就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

2、知情同意权:(前面已讨论,此处从略)。

3、保护隐私权:患者有权要求医务人员为个人隐私保密。

4、监督权:(监督医疗收费是否合理,个人医疗权是否得到实现。)。

5、病休权:患者生病期间可免除一些社会责任。

6、诉讼和赔偿权。

§3-1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医生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有:

2、干涉权:这是医护人员的特殊权利。例如:对传染病、精神病人可实行隔离治疗;对服药自杀拒绝抢救的病人,可采取强行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的义务。

1、承担诊治的义务: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2、保守医密和患者个人隐私的义务。

3、宣讲医学知识的义务。

4、解除患者身心痛苦的义务。

5、承担医生应尽的社会责任的义务。

§3-2情感与良心。

(一)1、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工作、学习、生活)中对客观事物和周围人群喜怒哀乐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或体验。表现为爱恨亲疏。

(1)体验于外的表情是喜怒哀乐悲恐惊。(2)体验于内的感情表现为爱恨亲疏。

(3)体验与实践过程中的是情绪,如兴奋、颓废、激动、平静等。

2、医德情感:是根据医德行为准则和规范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所产生的爱、恨、信任、同情、痛苦等主观上的心理反应。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和患者关系中应该具有下列医德情感:(1)同情感(心):这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医德职业情感。表现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为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

(2)责任感(心):是从同情感上升为职业的理性和义务,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挽救生命为己任。

(3)事业感(心):是从同情心、责任心上升的医德最高境界,表现为:医务人员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忘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二)良心:是道德责任的自我意识,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对自己行为应负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医德良心的实质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医德良心的作用:

1、行为之前:医务人员的选择作用、选择动机是不做违背医德良心之事。

2、行为之中:医德良心有监督调整作用。

3、行为之后:医德良心能对医务人员行为的后果、影响而作出正确评价。

医务人员在医德良心的作用下,自觉反省、校正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错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3-3审慎与保密。

(一)审慎:即周密思考,谨慎行事。

医德的审慎:是指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谨、周密思考,认真谨慎的服务。

审慎既是医务人员内心信念和良心的表现,也是医务人员对患者、对社会履行道德义务的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的总体表现。

审慎的运用:

1、诊断医疗要审慎。

全身心投入工作,集中精力为患者的利益考虑,及时正确诊断,要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要避免因为疏忽大意引起的医疗差错、事故,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2、医疗语言要审慎:

由于医疗、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必须学习和善于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要避免因为用语不慎造成对患者的伤害或不必要的误解。

(二)保密:保密就是保守秘密,不让秘密泄露出去。

医学伦理学的保密是指保守医疗秘密,主要是医务人员为患者保守其个人隐私和治疗方面的秘密。这是医学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也是医务人员为保障患者利益而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

医德保密的主要内容:

1、为患者保密:保守患者的个人隐私或家庭秘密。例如:身体畸形(两性人),患者病史(艾滋病史)。

注意:为患者保密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2、对患者保密:当患有不良预后疾病患者,初诊时如实告知会对患者治疗不利。如癌症初诊确诊时可暂时不告诉患者本人真实诊断结果,但对其亲人家属一定要及时告知。这样可防止患者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以免影响其正常治疗。

主题:《临床诊疗道德》。

临床诊疗道德: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执业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和作出诊疗决策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总和。

第一节临床诊疗道德的原则。

1、知情同意权;

2、患者自主权。

二、身心统一原则:指诊疗活动中,既要重视患者躯体疾病,又要理解、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以身心合一整体观点来诊疗疾病,要防止局部、片面的观点和做法。

三、最优化原则:指医疗整治方案选择时要做到:“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最好性价比。

四、协同一致原则:指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各专业科室之间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做好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工作,努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第二节问诊道德要求。

§2-1问诊道德要求。

1、仪表端庄,态度认真。

2、说话文明,语言通俗。

3、耐心倾听,恰当引导。§2-2《临床治疗道德》。

《康复治疗道德》。

1、对患者理解、尊重,平等相待。

2、热情关爱患者,精心治疗。《口腔医师职业道德规范》。

1、尊重病人。

2、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3、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4、团结协作,互尊互学。

5、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6、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第三节。

执业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医学伦理学》复习指南。

一、医疗人际关系——医患关系。

三、医学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第四节。

医学道德评价和监督。

一、医德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医务工作者和医疗卫生单位的执业行为和活动作出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

二、医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一)医德评价的标准:

1、疗效标准;

2、科学标准;

3、社会标准。

(二)医德评价的依据。

1、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从医德要求出发,依据医学目的选择医学手段时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1)有效原则(2)最佳原则(3)一致原则(4)社会原则。

三、医德评价的方式。

1、社会舆论。

2、传统习俗。

3、内心信念§4-2医德监督。

一、医德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去检查、评估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医疗卫生行为是否符合医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从而督促其树立良好医德风尚的活动。

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约束和监督。在加强社会主义医德医风建设中,医德监督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因素。

二、医德监督的方式。

1、舆论监督:直接、快捷、震慑力大、影响面广。

2、制度监督:依据医德原则和规范,建立健全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规章制度,使医务人员的行为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有据,奖罚分明。

3、社会监督(又称群众监督)。

4、自我监督:是医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方式。

三、医德监督的原则。

1、综合监督原则。

2、坚持标准原则。

3、民主监督原则。

4、教育原则。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空中授课心得体会(优秀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进步提供参考和指导。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2023年污水安全施工协议书大全(19篇)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材料和人员的调度和管理,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施工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共同利益,保证施工质量和安

    2023年住建局年终总结会讲话(精选13篇)

    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评估,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了解团队的整体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各位领导:今天能够作为员工

    2023年小儿心得体会(专业13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帮助。

    2023年转包的协议书咋写(热门18篇)

    合同协议是规范商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园基

    最新现场会方案(实用16篇)

    计划书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以及清晰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分配。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为加强全县职业

    最新汇票填写心得(专业19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增加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段:介绍制汇票的背景

    2023年演出策划流程设计范文(18篇)

    策划书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实施措施。这些策划书范文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各种项目或活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最新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优质20篇)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知识总结和思考。感谢大家的关注,下面是一些原创的心得体会范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按照司法部、全国律协

    2023年疫情之下的感受和心得体会(优质16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呈上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疫情对整个世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