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情感古诗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种情感盘点(优质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ZS文王中秋情感古诗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种情感盘点(优质8篇)

个人简历的内容应真实可信,要避免夸大、虚假或者伪造信息,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尴尬和不良的影响。如果您需要参考一些成功人士的个人简历,以下范文将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中秋情感古诗篇一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

常见感情

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注意要点

2、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中秋情感古诗篇二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四、山水田园诗

中秋情感古诗篇三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

中秋情感古诗篇四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中秋情感古诗篇五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

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

d.对家人思念;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八、人生感慨诗

中秋情感古诗篇六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作用: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等。

中秋情感古诗篇七

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

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

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

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

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

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

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

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

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

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

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

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24.线索:环环相扣,结构紧凑

25.照应:a构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b呼应文题

26.举例:a具体实在,易于接受b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c丰富文章内容d表明xx观点

28.侧面烘托:a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b从侧面烘托xx的xx特征

29.引用:a具有文学味b丰富文章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xx观点

30.长短句间杂:读起来错落有致

31.叠词:a强调xxb读来琅琅上口,有音乐美

32.记叙文中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

33.说明文中的描写、文艺性笔调:点染作品,使之生动形象

34.人物对话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b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37.引用名言:a增强说服力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xx观点

记忆口诀为:正侧工白多点面,动静景情修表现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a引人联想b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c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5.对偶:a便于吟诵,易于记忆b表意凝练,抒情酣畅c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8.反问:a强化语气,强调内容b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c引起思考,余音回荡

9.反复:a写景抒情感染力强b承上启下,层次清晰c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表现手法的作用

1.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象征、用典、烘托、虚实结合(记忆口诀为:比用对象烘虚实)

2.象征:a言在此而意在彼,丰富b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3.衬托:突出事物特点

4.先抑后扬:在变化和反差中突出事物特点

7.反讽:突出强调,深化主题

8.托物言志:a富有暗示性、朦胧性,意在言外b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11.意象组合:a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歌的力度b使诗中的意象鲜明突出c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12.结构安排的特点:

照应、层层深入、烘托铺垫、对比、承上启下、悬念、伏笔

记忆口诀:层承对照烘悬伏

中秋情感古诗篇八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6、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7、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0、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1、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1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4、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1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1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7、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18、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19、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20、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21、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22、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3、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2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7、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28、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2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1、关山万里作雄行。——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2、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33、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34、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5、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36、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8、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3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0、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41、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3、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5、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46、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7、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9、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50、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51、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52、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53、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4、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5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56、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57、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8、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9、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60、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62、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6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64、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65、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66、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6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6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71、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72、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7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74、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7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7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78、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79、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典礼学生说的话(汇总8篇)

    范文范本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个人简历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用词和排版的规范,提高简历的质量和可读性。毕业典礼学生

    诚信与感恩课程论文 诚信感恩自强心得体会(实用8篇)

    充分了解和履行岗位职责,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素质和对工作的责任感。岗位职责范文八:负责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诚信与感恩课程论文篇一感恩,是一种千

    运动会的致辞稿(大全14篇)

    自我介绍是在社交场合中向他人陈述自己的身份和背景的一种方式,让他人对自己有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是一些关于岗位职责的范文示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运动会的致辞稿篇一

    最新数控专业毕业生自荐信(汇总8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帮助我们开展更多的写作实践和探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个人简历样本,可以帮助大家提升简历的质量。数控专业毕业生自荐信篇一尊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万能 本月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优质20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们可以将个人学习经验与他人分享,促进彼此的共同进步。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万

    最新竞选课代表竞选稿(实用5篇)

    意见建议是对某个问题或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看法和建议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问题的解

    三年级的科学教案(大全20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下是一些二年级语文教案的案例,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三年级的科学教案篇一本

    晚安女人励志语录 女人励志霸气语录(通用16篇)

    意见和建议不应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改进措施。[范文链接8](example.link8)晚安女人励志语录篇一1.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

    2023年昆虫记好词好句摘抄第一章(精选13篇)

    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向别人传达出我们的自信和能力,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接下来的范文是一个常见职位的岗位职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昆虫记好词好句摘抄第一章篇

    2023年师德师风感悟心得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及感想(实用20篇)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一种形式,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对于培训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