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大全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灵魂曲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篇一

老师好,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第一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因为我今年上半年之前,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外地工作。所以很不负责任地把孩子扔给了他妈妈、他外公外婆,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感谢你们的陪伴和帮助,让方海漠在过去一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天,大家让我这个不够称职的家长发言,我体会,老师应该是希望我也要像孩子们一样,争取更大的进步。所以,我要谢谢老师和家长们给我这样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

我把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当作中央精神来认真落实。这次家长会对家长发言内容的两点要求是:介绍家庭生活;介绍家人相处的方式。我理解,这两个问题可以搅在一起说,主题就是家庭和家庭教育。

方海漠是个早产儿,他是被一件事情催生早产的,还不足八个月啊。那是一个雨天,他外婆一早带着他妈妈,打着雨伞去医院做产检。一辆汽车飙过来,溅了他外婆一身的泥浆。未出生的方海漠的妈妈丢下伞,用短跑速度奋起直追,要那个司机给外婆道歉。结果那司机是个熟人,事情也就不追究了。到了医院,医生说你不要回家了,直接住院准备生吧。孩子快被你跑跌下来了。这就是方海漠他妈妈的个性,简单直接,快意恩仇,但是不够周全,容易粗心筐瓢。

一、夫妻之间不要起争执,就算起争执,尽量不让孩子看见,躲起来“单挑”。让孩子感到家就是和平的、欢喜的、温暖的港湾。海漠妈妈有时候有点急躁,脾气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快。我呢,碰到这种情况,在孩子面前尽量能避开就避开。所以现在孩子经常偷偷跟我说,爸爸,你别当真啊,女人就是脾气急,我们让着点,我们不和女人计较。有一次,他听见我和夫人话语间带有火药味,当我们问他的观点时,他说,你们之间的事情,我不好参加进来,不好发表意见,你们自己解决。我当时就觉得他处理复杂关系比较老道,比较善于避开矛盾。这说明,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保持基本的清醒和自己的判断。这一点很可贵,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说第二点。

二、让孩子保持完整的思考。孩子为什么可以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判断,主要因为家长没有剥夺他的权力。小孩子有什么权力呢?独立思考、完整思考的权力。独立思考容易理解,什么叫完整思考呢?我认为就是他的思考不受到干扰和影响。比如说,他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盯着,一下子说你字写得潦草啊,一下子说你坐姿不对啊,一下子还端一杯水过来给他喝啊。这就是干扰,就是破坏他的独立性、完整性。尤其过分的是,有的家长可能还会在孩子专心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指责、打骂孩子,结果是什么,全神贯注变成了“半神半注”,思维和思路被打断、打乱了,它还能完整地学习和思考吗?他总是担心自己出错,总是担心挨骂,或者总是惦念着家长会给他送吃的来,总是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和享受问题。完整的思考一旦被剥夺,孩子注意力就不集中,学习效率就会变低。所以方海漠做作业或者做其他事情,我们家长不会中途去影响他,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发扬好他的完整思考和独立思考。完整思考,思维就全面不片面。比如当班长,方海漠就知道不仅仅有管理的权利,更有服务的义务,有比满足虚荣心更重要的实实在在的责任和付出。这就是完整思维的好处。

三、考试成绩优秀的关键在哪里?现在孩子们还才上二年级,二年级的知识大多数都还是基础知识。应该说对这些基础知识,孩子们都能很快吸收,都能听懂或掌握。但是每次考试,考分却都不一样。我并不赞成以考分来评判一个学生是不是优秀,但是考分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我和夫人总是告诫方海漠,考试成绩取决于细心不细心。作业也好,考试卷子也好,把它做完,对大家来说都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也就是说,大家知识点都掌握了,基准分大概都在90分左右,至少80分左右。也就是说,决定胜负的其实就是做完题目之后的10分左右。但是为什么最后的考分会出现较大发差异呢?那就是检查,检查可以发现差错,检查可以纠正差错、补充漏洞。最关键的是,检查可以磨练耐心,养成对事情负责、细心的态度和习惯。方海漠现在还有做事情只图速度、不图质量的习惯,但是做为家长,我们一直在不断督促和培养他的负责精神和细心习惯。我们觉得,无论现在的学习也好,以后的人生也好,输都不会输在基础线上,往往输在粗心和失误上。所以,培养孩子学习上细心、纠错的习惯,更大的意义是让他在以后的人生大考场上多一点细心、少一点失误。我的观点是,完全不看成绩是不行的,因为成绩是能反映一些东西的。

四、家,是一个讲感情、讲爱的地方,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当然不是不要讲道理。道理讲不通的时候,方海漠很倔强。那么我一般不会强迫他接受我的说教。我一般会告诉他,算了,大道理你以后再懂也可以,但是你一定记住,爸爸在任何时候都是爱你的,你在任何时候也是爱爸爸、爱妈妈、爱这个家的。到时候他自然会转过弯来的。教育孩子不能急躁,大人不能跟孩子一般见识。欲速则不达,教育要有耐心、有忍性。

说得太多了,作为父母,对孩子总是有那么多的爱,那么多的观察和体会。与大家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大家多交流、多取经。共同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教育好,把我们的二六班搞好。谢谢老师们、谢谢家长们,也谢谢方海漠的同学们。

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篇二

大家好!

其实,我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家长,只能算是一个称职的妈妈罢了。我的女儿和大家的孩子一样,其实是一个很普通也很一般的孩子,我可以说,在这个班里面,一半以上的孩子智商绝对比我女儿高。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这里,我讲讲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对一些家长能有所帮助。

也许,我在这里问每一个家长:“你爱你的孩子吗?”可能很多家长会说“当然爱!”是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可是爱是有质量差别的。我觉得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学历、收入和金钱、地位,而是对孩子的付出、理解和细节的处理。很多家长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可那是溺爱,爱得有点盲目,爱得没有方法,爱得没有原则,爱得没有质量!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天使,既然我们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那么我们就要负起责任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推卸做父母的责任,更不能只是嘴巴上负责,行动上却停滞不前!孩子不是为了“长大”而活着,孩子也不是为了“大人”而活着,不要让孩子生来就做一个没有翅膀的凡人!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自己文化不高,教不了孩子;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没效果;还有的家长把一切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和老师;有的家长索性抱怨自己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教育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借口,无论你有多忙,无论你文化多高多低,想教育孩子总是有时间和办法的!我归纳出“四个要”和“四个不要”:要舍得时间,要舍得花精力,要舍得花心思,要舍得付出;不要敷衍孩子,不要捉弄孩子,不要嘲笑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连时间和精力都不愿意给孩子付出,那你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什么呢?千万不要在人前捉弄孩子,更不能嘲笑孩子。有的人从来都不顾及孩子的面子,经常打骂孩子,其实,孩子都是有自尊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在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不敷衍孩子,答应孩子的事,努力去做到。我知道很多家长喜欢打麻将,有的甚至把孩子丢在家里去自己玩。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从做妈妈的那一刻起,我从来就没去打过麻将,我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而去自娱自乐,我觉得把孩子丢在一边自己去快乐,我做不到!如果有实在推不掉的应酬,我会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当然,现在的家长都有自己的难处,工作压力大,难免会去找一些节目放松一下自己,但是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度,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孩子能接受,如果你实在要去打麻将,最好不要让孩子有一个不好的印象,不要让孩子对你打麻将、打牌见惯不怪,更不能放任孩子不管,甚至让孩子在麻将声中去写作业。这样能教育好孩子吗?这是对孩子最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的家长在教孩子时没耐心,教几次,孩子还是不会,就会着急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呀?”“蠢猪!”甚至打孩子,反复多次,孩子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真的像猪一样笨了,索性就不再去动脑筋了!暴力教育可以让孩子一时变得顺从,但创伤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让孩子在心里形成了固有的定势:“反正我怎么努力都是不行的!因为爸爸妈妈都认为我笨!”很多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花力气,可就是不舍得花心思和时间。有的家长还会说,我看到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没写作业,我的脾气就上来了,其实家长如果一遇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简单粗暴地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也只能说你是一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哪个人没有缺点和弱点呢?我们活到四十岁还一身毛病,何况孩子呢?所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有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真的是一个很漫长很艰辛的过程,但当我看到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的时候,我也会乐在其中。

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

我是廖妍的家长。今天晚上我很快乐参加这个家长会,我的孩子廖妍,在学校里行为朴实,勤奋刻苦,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借此时机,我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她在片肥沃的土地上学知识,学做人。在此,我代表与会的家长们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重视孩子的`健康

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因此,我们要多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多培养孩子的情操。使孩子能够健康,全面的开展。

2,学会沟通,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理解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思想。

现在我们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生活的天地比拟狭小,孩子在家里不是做作业就是上网冲浪等,课外活动非常少,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地沟通。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篇四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孩子们:

大家好!我是xxx家长。今天能有幸站在这里跟各位分享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感想,真是特别高兴!在这里我要先感谢我们班的班主任徐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想各位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简单地进行总结介绍,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借鉴。

首先我要说的两个字是“感恩”。有家长可能心中会有疑问:“乱说,这成绩好不好,跟感恩会有关系?”家长朋友们,你别不信!我的孩子今年刚初三毕业,现已被温一中录取,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当孩子得到好成绩时,我第一句会说:“老师这么辛苦,这次你的老师一定会很高兴的。”当孩子有下滑时,我的第一句会说:“不要灰心,老师对你这么好,他还是很看重你的,下次一定要好好加油,不要再让老师担心了。”当然,我也会及时打电话给老师说谢谢之类的话。这些话,是我对老师的辛苦真诚说的谢谢!也是我对孩子一种感恩教育。就像去年,我儿子在温一中被评为“优秀学员”时,我让孩子第一时间先告诉老师,我说:“为了你的成绩,老师是最担心的。”这次,录取名单一下来,我儿子就很兴奋地对我说:“妈妈,快告诉老师!”儿子的录取,我固然高兴,但我最高兴的是我的儿子学会了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想:让孩子感恩每位教导他的老师,爱老师、尊敬老师。爱老师,孩子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尊敬老师,在课堂上他会认真听讲,课堂效率才能高,才能抓住重点,出成绩。或许有人会说,你儿子碰到的是好老师。当然,我为我儿子一直以来都有老师任教而庆幸。然而,各位家长朋友们,作为一位老师,首先他是一位正常的人,而不是神。

面对全班几十位学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为你的一个孩子服务,因此,也会难免会有不合你意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怎样去引导孩子去感恩。家长能朋友们,感恩,是一种促进成功的重要法宝。最近,我在《智慧背囊》上读到一则故事:有个老木匠一直是个好工人,后来,他想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走,希望他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是,他已无心去工作,却建了一座质量差的房子。当他离开公司的时候,总裁把那座房子的钥匙交给他,说:你为我公司付出了一生的努力,我想把这房子送给你。到这时,老木匠后悔莫及。老板懂得感恩,工人却没有学会回报,回报老板长期对他的关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工作要认真,对待他人要感恩。其实,每个人一生都在建造着房子,为别人,也在为自己。成功法则中有条黄金定律:待人如己,懂得感恩。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作为子女,应该多考虑为人父母的难处;作为学生,应该多考虑老师的难处。

当然,感恩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对老师,也有学生对家长,家长对老师,家长对他人。有一话说得好“言教永远不如身教”。

“习惯”,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话题。到了初中,孩子们应该养成那些习惯呢!

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

3、合理安排。

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利用假期时间来调整,弥补上学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初中的所有假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不光是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做查漏补缺,还需要提前预习一下下学期的内容,超前学。

下面就来谈谈:我儿子是怎样安排假期的……(哪一科考得不理想,利用假期补一补;哪一科是自己比较拔尖,利用假期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假期时间利用好了,就不存在,平时时间不够,造成睡眠不足等问题。我发现我儿子哪段时间睡得少了,成绩就下去了。反之,轻松上阵,总能考到好成绩。

4、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为平时的考试成绩的好坏而影响学习。在多次考试中出现一次失误是正常的现象,重要的是找出原因,避免再次出现。

情绪千万不能浮躁,要用良好的方法从容应对。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

1,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

尤其是直升高中部的方式。及早的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尤其是有些初中具有非常好的高中部,很多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高中部,才进入该校的初中部的。这些家长更要及早的了解学校有关直升高中部的规定,到底要求哪些条件?是要进行三年的成绩排名?还是要进行统一的选拔考试?数学或英语在考试中有无特殊要求?等等。

2, 及早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好沟通。

这一点是很多家长能够做到的,但小学家长一般只会与班主任老师打交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到了初中,除了班主任外,与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交流更重要,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该科目上是否良好,还存在哪些问题。中考是一个综合性选拔考试,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孩子过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与老师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孩子心态的变化。初中是一个敏感时期,孩子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的东西会影响他,坏的东西也会影响他。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在初中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3,与孩子认真的谈一下初中的问题(对学习的重视、如何面对压力等)。

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种是经过暑假的休息,心思还不能集中的放到学习上。这种心态不利于及早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另外一种是对初中学习的过度担心,这些同学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里面有赠送的学习方法正版dvd,应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指导。

4,父母双方要想好如何应对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方式。

尤其是面对孩子的自立倾向,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孩子进入初中,学习方法要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改变。一味的呵护或训斥都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初中以后,不像小时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父母教育子女需要讲出道理,举出事例。而且语言的作用永远没有行为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小学时父母会采用直接的棍棒或糖衣教育,但到了初中孩子对间接教育更容易接受。

5,及早的了解近年来的中考形势,帮助孩子设立自己的目标(想考入的高中)。

中考的形势每年都有相应的变化,每个高中当年的高考成绩也不同。孩子在初一不可能关心到这样的事。但家长却要了解这些。家长若能够帮助孩子了解这些,及早的确立目标,会为孩子指引一个努力的`方向,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

最后,祝各位家长朋友、孩子们都能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

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发言稿篇五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孩子们:

大家好!我是xxx家长。今天能有幸站在这里跟各位分享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感想,真是特别高兴!在这里我要先感谢我们班的班主任徐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想各位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简单地进行总结介绍,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借鉴。

首先我要说的两个字是“感恩”。有家长可能心中会有疑问:“乱说,这成绩好不好,跟感恩会有关系?”家长朋友们,你别不信!我的孩子今年刚初三毕业,现已被温一中录取,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当孩子得到好成绩时,我第一句会说:“老师这么辛苦,这次你的老师一定会很高兴的。”当孩子有下滑时,我的第一句会说:“不要灰心,老师对你这么好,他还是很看重你的,下次一定要好好加油,不要再让老师担心了。”当然,我也会及时打电话给老师说谢谢之类的话。这些话,是我对老师的辛苦真诚说的谢谢!也是我对孩子一种感恩教育。就像去年,我儿子在温一中被评为“优秀学员”时,我让孩子第一时间先告诉老师,我说:“为了你的成绩,老师是最担心的。”这次,录取名单一下来,我儿子就很兴奋地对我说:“妈妈,快告诉老师!”儿子的录取,我固然高兴,但我最高兴的是我的儿子学会了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想:让孩子感恩每位教导他的老师,爱老师、尊敬老师。爱老师,孩子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尊敬老师,在课堂上他会认真听讲,课堂效率才能高,才能抓住重点,出成绩。或许有人会说,你儿子碰到的是好老师。当然,我为我儿子一直以来都有老师任教而庆幸。然而,各位家长朋友们,作为一位老师,首先他是一位正常的人,而不是神。

面对全班几十位学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为你的一个孩子服务,因此,也会难免会有不合你意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怎样去引导孩子去感恩。家长能朋友们,感恩,是一种促进成功的重要法宝。最近,我在《智慧背囊》上读到一则故事:有个老木匠一直是个好工人,后来,他想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走,希望他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是,他已无心去工作,却建了一座质量差的房子。当他离开公司的时候,总裁把那座房子的钥匙交给他,说:你为我公司付出了一生的努力,我想把这房子送给你。到这时,老木匠后悔莫及。老板懂得感恩,工人却没有学会回报,回报老板长期对他的关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工作要认真,对待他人要感恩。其实,每个人一生都在建造着房子,为别人,也在为自己。成功法则中有条黄金定律:待人如己,懂得感恩。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作为子女,应该多考虑为人父母的难处;作为学生,应该多考虑老师的难处。

当然,感恩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对老师,也有学生对家长,家长对老师,家长对他人。有一话说得好“言教永远不如身教”。

“习惯”,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话题。到了初中,孩子们应该养成那些习惯呢!

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

3、合理安排。

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利用假期时间来调整,弥补上学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初中的所有假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不光是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做查漏补缺,还需要提前预习一下下学期的内容,超前学。

下面就来谈谈:我儿子是怎样安排假期的……(哪一科考得不理想,利用假期补一补;哪一科是自己比较拔尖,利用假期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假期时间利用好了,就不存在,平时时间不够,造成睡眠不足等问题。我发现我儿子哪段时间睡得少了,成绩就下去了。反之,轻松上阵,总能考到好成绩。

4、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为平时的考试成绩的好坏而影响学习。在多次考试中出现一次失误是正常的现象,重要的是找出原因,避免再次出现。

情绪千万不能浮躁,要用良好的方法从容应对。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

1,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

尤其是直升高中部的方式。及早的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尤其是有些初中具有非常好的高中部,很多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高中部,才进入该校的初中部的。这些家长更要及早的了解学校有关直升高中部的规定,到底要求哪些条件?是要进行三年的成绩排名?还是要进行统一的选拔考试?数学或英语在考试中有无特殊要求?等等。

2,及早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好沟通。

这一点是很多家长能够做到的,但小学家长一般只会与班主任老师打交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到了初中,除了班主任外,与各个主要的任课老师交流更重要,他们更容易了解孩子在该科目上是否良好,还存在哪些问题。中考是一个综合性选拔考试,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孩子过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与老师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孩子心态的变化。初中是一个敏感时期,孩子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的东西会影响他,坏的东西也会影响他。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在初中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3,与孩子认真的谈一下初中的问题(对学习的重视、如何面对压力等)。

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种是经过暑假的休息,心思还不能集中的放到学习上。这种心态不利于及早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另外一种是对初中学习的过度担心,这些同学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里面有赠送的学习方法正版dvd,应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指导。

4,父母双方要想好如何应对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方式。

尤其是面对孩子的自立倾向,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孩子进入初中,学习方法要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改变。一味的呵护或训斥都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初中以后,不像小时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父母教育子女需要讲出道理,举出事例。而且语言的作用永远没有行为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小学时父母会采用直接的棍棒或糖衣教育,但到了初中孩子对间接教育更容易接受。

5,及早的了解近年来的中考形势,帮助孩子设立自己的目标(想考入的高中)。

中考的形势每年都有相应的变化,每个高中当年的高考成绩也不同。孩子在初一不可能关心到这样的事。但家长却要了解这些。家长若能够帮助孩子了解这些,及早的确立目标,会为孩子指引一个努力的方向,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

最后,祝各位家长朋友、孩子们都能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