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 幼儿园观察教育笔记中班(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BW笔侠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 幼儿园观察教育笔记中班(模板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一

观察目的:提高幼儿的语言潜力

观察地点:教室

分析:

锐轩是今年的新生,是我们班很文静的男孩子。有许多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特点。他性格孤僻、胆怯、爱哭,很少与人交谈、交往,我发现他总是一个人蜷缩在座位上,怯生生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对于教师的主动接近,他总是显得恐慌、紧张。从自我观察、家长反应及侧面了解,我认为他怯懦、畏缩性格构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是心理承受潜力弱。因为看到同伴被老师批评产生了心理压力,害怕自我也受罚,所以时时处处留意。

另外,被家长过度娇惯、保护着他,日子长了,这种怯懦、畏缩的性格也就自然构成了。

采取措施:

透过家园联手,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多叫他回答问题,老师要多和他交流,让他认为老师也能够做自我的朋友;同时,老师也要像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状况,取得与家长的配合。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二

为了提高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本周四上午我们丽景华庭园托小班组举行了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本次活动我们的主要意图就是让幼儿们通过“靠自己”、“我能行”等一系列的活动,学会照顾自己,增强自信心。

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剥鸡蛋、叠汗巾和穿脱鞋子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通过比赛,增强孩子的比赛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之前每个小朋友会拿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号码牌,然后坐到相应的位置。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都表现的很棒,但是宝贝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比较浮躁,喜欢大声说话,有时在玩的过程中会产生小矛盾,还有个别小朋友喜欢到处跑,甚至还有两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号码牌撕坏了,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小朋友们的动态。

在比赛之前老师们应该强调规则,把握好黄金时间,这样应该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比赛虽然有排名,但同样有纪念奖,多给孩子们以鼓励为主,真正的让幼儿学会自理的一些本领,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孩子们依然在继续着他们的“练习”,希望你们的自理能力能越来越强,期待你们更好的表现。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三

我国近代幼教专家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_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19世纪心理学家李德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对王钰洁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现在就自己的体会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刷牙一到两次、进门换鞋、睡前洗脚、每次吃东西前洗手等等。王钰洁做得较好,同时我认为:一般的现代城市家庭在这一方面应该问题都不大。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的数据,能做到的家庭占63%——67%的比例,其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所以此项教育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包括穿脱衣服、吃饭、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觉等内容。说实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孩子表现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责任主要在我。调查分析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三代同堂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我们家因我们夫妻工作都比较忙,所以一直雇着保姆,她在我们家一呆就是五年。当孩子在父母这里受了气时,便会求助于“姐姐”,吃饭、睡觉、穿脱衣服更是这样。一开始时,我还能硬下心来,后来,一想到自己一天疏于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时间内,还一直训斥孩子,这种内疚的心理一旦占了上风,就使我有点听之任之,把它作为疼爱孩子的弥补。当孩子的同类表现在同龄人中位列下等时,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深切的体会便是:

“家长教育态度保持一致”,这句话大家都可以听懂与理解,但要落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坚持,关键的时候,必须能硬下心来;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时间来不及就会代劳,其实不是家长忙,也是一种变相的溺爱;还有,过分的苛求(比如嫌孩子做的不好)也会使孩子畏手畏脚。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放开手脚、硬下心来,为了孩子的将来,把小爱化为大爱吧。

通过一周的实践,王钰洁在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进步。这些充分说明:不是孩子不听话、也不是我们的孩子哪方面表现天生就差,责任在我们自己。孩子现在还想橡皮泥,完全在于我们的塑造。家长们,有问题先从我们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包括上课的“坐功”养成教育、定时学习教育、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程度教育等等。王钰洁在小班时,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一开始我并没有把它列为一个坏习惯的范畴,因为这说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我还为此高兴。但是在后来再给孩子讲故事时,我总是冷不丁的停下来,问孩子一些故事中的问题,如果她连着两次回答不上来,我就停止讲故事作为对她的惩罚。后来听老师反映:孩子在这方面表现有所进步了,我很高兴,当面表扬了孩子。还有,在电视上“故事大王”的比赛,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没让孩子知道。事实上,获奖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从此爱上了演讲。科学调查显示: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但我要说的是:如果这个家庭本身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孩子一般也会热爱学习,并能体味到学习带给她的乐趣,我坚信这一点。

四、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主要包括日常行为安全习惯,比如上下楼梯、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这些方面的教育幼儿园灌输得比较多,家庭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潜移默化的。王钰洁性格开朗,能和初次见面我们的朋友打得火热。这使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有隐忧。我的做法是:让她首先拒绝诱惑——不经我们同意,不准接受叔叔阿姨的礼物、食品,不准随他们脱离开我们的视线,不准随便告诉别人自己家的电话及家人的名字等。至于其他方面,我认为小孩接受还是挺快的,甚至还要比大人自觉。

五、在礼貌待人的习惯养成方面:这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在我们生活的大院里,王钰洁的人缘是非常好的,这主要源于她的“口甜”、“大方”,事实上,这些都是礼貌待人的方面。对于这个方面,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人,包括我们与公婆、岳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争吵,也要尽量回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间的争辩,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间每每有不统一的意见欲争辩时,意看到孩子纯真的眼睛,马上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事实上:给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我们就会收获善良;给孩子创造和谐的环境,我们就会培养出与环境和谐的孩子。其次,要让孩子体味“礼貌”带给她的快乐。当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脑袋、有人夸孩子很乖时、当孩子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爱的玩具时,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她:“因为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每每这时,孩子都非常快乐。说实话,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我们并不匮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养一个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本身值得商榷,却硬要要求孩子礼貌待人,孩子的心里会非常矛盾。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五、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家长,由于自己的职业差异、爱好偏差,对孩子的教育都会有所侧重,但正如文章一开始所强调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尽我们所能,把家庭变为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温床。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4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四

我刚刚接管这个班的保育工作时,也许孩子们不认可我这个保育老师,我对孩子们也不熟悉,所以每次在午睡之前,孩子们就像欢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一时不能安静的入睡。怎么办呢?为此我也绞尽了脑汁,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有一次离午睡的时间还早,老师就让孩子们看电视,我突然发现孩子们出奇的安静,小眼睛都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视。原来他们都在看,《猫和老鼠》。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猫和老鼠,我为何不利用这个游戏来让孩子们安静的入睡呢?于是我提前到休息室把孩子们的小被子弄成一个个小洞,然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老师来和你们做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好不好?”孩子们一听说做游戏,可高兴了,“老师扮猫,你们都是小老鼠,现在小老鼠们都要悄悄的到洞里藏好,一会儿老猫要去抓老鼠,如果哪个小老鼠出声或睁着眼睛,老猫就会抓住他,把它吃掉。”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都乖乖的,一声不响的走到休息室内,脱鞋、脱衣服,静悄悄的躺到各自的小床上闭上眼睛,等孩子们都躺下之后,我一边说:猫来抓老鼠了,一边走到了休息室,这时休息室内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孩子们都屏住呼吸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我也静悄悄地转了几圈,不一会,孩子们都安静的入睡了。从孩子们进入休息室到安静的入睡,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没想到利用这个游戏,效果特别好。到了第二天吃午饭时,孩子们还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今天你还抓老鼠吗?”从此以后,只要老师说一声:“猫要抓老鼠了”孩子们都会很快的入睡。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五

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课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方面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当我们天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引导孩子。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儿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比如,开展“谁的小手最灵巧”、“行动大比拼”等竞赛,训练幼儿叠衣物、穿脱衣裤、鞋子、整理床铺的技能,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使能力强的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励了能力弱的孩子继续努力。

三、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方面

礼貌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见到老师、同伴应该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你好!”,离园时向老师和同伴说“再见”,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班里,我经常组织幼儿观看《来客人了》等录像,让幼儿观察人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应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通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进步。

四、幼儿的劳动习惯方面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各个活动区都隐含着行为习惯的教育契机。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桌面的还是区域里的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都要将不同的材料“回归原处”,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班里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很快便将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解决了幼儿活动后玩具乱扔的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

在学习习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当我要告诉幼儿做什么的时候,会先说:“注意听,我只说一次,看谁最认真”,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很专心地听你讲话,养成习惯后,每当老师讲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专心听。同时,适时的评价可以激励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我们要适时地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只要我们善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使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5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六

“用爱来感动孩子,用心去和她们交流。”每个宝贝都是那么天真可爱,我要拿出爱心爱孩子,帮助他们成长。

刚接中班的时候,对这班孩子感觉很亲切。因为每个孩子见了我很高兴,很亲我。每天我陪他们上课讲故事,小朋友都很认真。户外活动和他们玩游戏,渐渐的我非常爱他们,他们也非常的爱我,我的付出有了回报。

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在玩轮胎。姿懿推了一个轮胎过来说:“陈老师坐下休息一会吧!我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很感动。幼儿在生活中要渗透每一个细节,拿出我们的爱去爱他们,我们的付出会有相同的回报的,让我们在爱的海洋里相遇吧!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七

性别:男

观察地点:活动室门口

观察目的:根据幼儿的变化,师幼共同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

观察内容:

今天早上小宇来到幼儿园门口就躲有妈妈后面(平时能主动大声问好),不愿意跟老师问好。妈妈给换完鞋后又躲到妈妈身后,不愿意来到老师身边。我赶紧说:“小宇过来吧,让老师看看,今天怎么了?”他“哇”的一声哭了:“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了,我要和妈妈在一起,我要回家。”妈妈告诉我:“今天小宇不知道为什么,早上就不愿意来幼儿园,在家里就哭过了”。我说:”来吧,小宇,告诉老师你怎么了?”我从他妈妈手里将小宇抱过来,他妈妈就走了,我把小宇抱到水房,他还是不停的哭,不断地挣扎要找妈妈,我一下子看出来小宇为什么哭了,我就告诉他:“你听我说说,你为什么哭了,我知道。”怎么说也不行,他就是不听,还是那么倔,我立刻大声一个八度:“你先听我说,要是我说的不对你再哭行吗?”他一下子静下来了,我蹲下温和的对他说:“你是不是因为昨天你打皮皮,老师对你生气了,你才哭的?然后就不愿意来幼儿园了?”他看着我,一下子愣了两秒说:“是!”我又说:“老师批评你了没有?”

“没有”

“老师是生气了,但之前老师给你们讲道理了没有,自己的小手在没有经过小朋友同意时不乱碰别人。”

“说了!”

“那皮皮对你生气了吗?”

正好皮皮在旁边洗手,我让小宇问了一下,皮皮说:“我不疼了,我原谅你了!”小宇这才不哭,我说:“老师说对了吧,皮皮已经原谅你了,他爸爸也原谅你了,因为你是不小心的,老师都帮你跟他爸爸道歉了,你还哭吗?”

“不哭了”

“那你笑一个,亲我一个!”小宇果然像往常一样笑了,搂着我亲了一下。然后高兴地去洗手了,他吃饭的时候还坐在那看着我不时地笑一下。

分析:

接连两天小宇都会时不时伸手动到小朋友,老师提醒和引导全班小朋友要友好,同伴说他都不听,可能在昨天老师一句“你怎么又这样啊?”刺伤了孩子,但没有在全班面前刻意批评他,这也使一向倔强的他受伤了,所以他回家不敢对家人说,今天来园的时候以另一种理由找借口,说想妈妈,不想去幼儿园,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幼儿能够再次将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信任老师,“只要你自己知道错了,能够改正就还是好孩子,老师爱你们!”这句话孩子爱听,所以老师在处理孩子事情之后将这个作为结尾。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了。

在那天之后,老师观察发现小宇不用手动别人了,再也没有小朋友“告状”,有小朋友家长向老师反映小宇的情况了。

通过观察、分析找到了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一位幼儿教师成功教育的技能。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成就自己。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八

案例背景:

从教多年,每届总会碰到喜欢顺手牵羊的孩子,中班时班上接二连三地发生孩子丢东西的事件,我们用尽各种方法寻找失物和这个肇事者,并且对孩子采用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希望我的浅见可供大家参考。

案例资料:

实录一:星期一早上,小陆满脸笑容地拿着非常漂亮的魔法棒对我说:“江老师,妈妈昨天晚上妈妈给我买的,漂亮吗?”我回答说:“真美!”说完她笑眯眯地找同伴玩去了。吃完午餐后,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安静地玩,突然一阵传来一阵哭声,我发现小陆哭着向我跑来说:“老师我的魔法棒不见了,妈妈会批评的。”问了所有的小朋友都说没看见,最后未能找到这个玩具。

实录二:下午离园时,我请幼儿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等待爸爸妈妈“老师,我的玩具不见了”小璐小朋友带着哭腔着急地对我说,我赶紧召集幼儿问:你们有谁看到她的玩具呀?反复问了好几次,幼儿都说没看见,最终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还是未能找到小璐的玩具,事情就不了了之。

实录三:几天后小静的奶奶在接送时随口问我,是不是送了她孙女一个玩具和一条围巾,通过和小静奶奶的谈话,我了解到小静拿回家的玩具和围巾都是我们班幼儿的.

案例分析:

姓名:小静性别:女班级:中班年龄:五岁幼儿情况:小静长得漂亮又文静,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她的家镜富裕,爸爸妈妈在机关单位工作,但是妈妈在平阳工作基本上不在温州,爸爸工作很忙基本上没有过问孩子在园情况,平时由奶奶教育,奶奶对孩子比较溺爱、娇惯,动不动买玩具,可是奶奶总是不假思索无条件地满足她的要求,在幼儿园我经常发现她喜欢和带漂亮玩具的小朋友在一起玩.

对幼儿来说,当他见到一个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需求感,而这种需要则促使他产生“拿”的行为。究竟这种行为算不算“偷窃”呢?从孩子对于所有权概念的发展来看,大约要到五六岁后才逐渐成熟;在此之前的顺手牵羊,只能算是无法有效控制欲望的结果,并不算是一种真正的问题行为。那么孩子顺手牵羊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1、物权观不明确

年幼的孩子暂时还弄不清楚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在他的观念里,“只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在孩子还未说话时只要孩子手一指,家人就会迫不及待地把要的东西拿来,只要是孩子目之所及的所有物品都能够供他所取。

2、家长过分溺爱

很多的家长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不管合理或不合理,导致孩子心中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就会毫无顾忌地拿。这类家长往往会默许孩子把公共财物拿回家,比如幼儿园的玩具、公园的花花草草等等,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有出息”的表现,也有的家长认为这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但长此以往却会养成孩子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渐渐发展成有意识的偷窃行为。

3、孩子缺乏关爱

还有的孩子私拿东西并不是因为自己真正需要或喜欢,而是想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注。这类孩子在父母无暇顾及其生活和情感需要的家庭较常见,孩子内心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认为父母不注意、不关心自己,于是就通过故意拿小伙伴的东西,引起父母的关注。

4、家庭的不良影响

我发现,许多孩子的偷拿行为与家长教育不当及家庭不良影响有关。有时,问题虽然出在孩子的身上,但根子却在父母这里。比如家长爱沾小便宜,在外面沾了小便宜,便在家里沾沾自喜,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悄悄地跟着学,随着沾小便宜的愿望逐渐增加,孩子往往也沾上小偷小摸的行为。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偷拿行为时,有的家长姑息不管,有的家长棍棒相见,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使孩子走向极端,滑得更远。应该说,孩子偷拿,家长是有责任的。

在本案例中幼儿的偷拿情况可能是奶奶溺爱和缺乏爸爸妈妈关爱的原因引起的所以我采取以下几个对孩子比较有效的措施。

案例措施:

一、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

当幼儿出现这种行为时,我及时与孩子的妈妈取得联系。我登门家访,把孩子的具体情况如实向家长反映,同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方法,针对其生长环境找出问题的症结。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首先我让小静妈妈了解孩子开始拿别人的东西可能是一时疏忽或欲望所致,但幼小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很差的,他们很难自己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久而久之将形成难以纠正的不良品行,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不能对孩子的此类行为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孩子小,不会有不良动机,没关系,甚至不闻不问,但是也不能对孩子的此类行为过于大惊小怪,骂孩子是小偷,甚至用打骂惩罚来进行所谓的纠正,这种做法不但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只能损伤幼儿的自尊心。

我们应该坚持正面教育,我向孩子的妈妈提了几点小建议:

1、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孩子体验小主人公丢失东西后着急的心情,感受不经同意随便偷拿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和痛苦,以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行为。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帮助幼儿辨别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既坚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教育孩子将拿走的东西物归原主,认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认错,不要使孩子处于羞辱的境地,应该想办法使孩子在纠正错误中获得积极的感受,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地物归原主,然后肯定他主动认错的表现。

3、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为孩子准备他专属的日常用品,如碗筷、护肤品、拖鞋等,不要和其他人混用,帮助她建立“我的”的观念。如果可能的话,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房间内让她自己珍藏她的所有物,如果要拿取她的物品,也应该征求她的同意。帮助她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不可以随意乱拿乱翻。只有孩子的所有权被尊重,他才能学会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如此,“顺手牵羊”的事也将不会发生。

4、平常也可带孩子上街逛百货公司或到杂货店购物要付帐时,不妨让孩子有机会体验“以钱易物”、“不是用钱买来的东西不可以拿回家”的实例。

5、树立家长榜样作用,家长要严于律已,不贪占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当发现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时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及时带着孩子将东西送还主人,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

最后我提醒小静妈妈要有耐心,孩子在接受教育后,可能会有所进步。当孩子出现反复时,切不可急躁,既要批评,又要耐心说服,当孩子偷拿别人的玩具时可以对她说:“你要玩具不告诉我,真使我失望!”“你要玩具时告诉我,我们来商量!”如果她再偷拿,就说:“孩子,你又拿了别人的玩具,我说过不要拿。真叫我失望!”家长的态度和立场让孩子得到适当而应得的惩罚,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内疚,才会促使孩子自觉改正这种不良行为。

二、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

作为老师的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点教育方法:

1、餐后活动时选择有关顺手牵羊的vcd谍片让幼儿观看或有关偷拿东西的图书,通过内容引发感想,通过正反典型的教育进行品德渗透,用简易、生动的故事打动其心扉,通过让幼儿表演故事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笑声中受启发,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得到借鉴。

2、可以将物品拟人化,引发幼儿的同情心,告诉他:"玩具的家在这里,把它带到其他的的方他会不开心,会想爸爸妈妈,它会很伤心的,想想如果将你带到看不到爸爸妈妈的地方,离开家,你会怎样?有多不开心?如果你喜欢这个玩具那你就该做它的好朋友,带它回到家里,让它永远不离开爸爸妈妈,你想玩就在它的家和它玩."

3、教师首先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幼儿,尤其应该察言观色,及时掌握学生的心态,通过心理疏导进行教育,定期与其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了解转化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4、利用集体的关爱,使幼儿重塑信心.教育其他幼儿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他们。让幼儿体察到教师的爱和善意,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才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信任感,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融入集体并从中得到教益。使其尽快解除心头之虑,使问题迎刃而解。

5、我们不能知法犯法,大张旗鼓的进行搜查。更不能息事宁人,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蔓延。

案例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共同配合小静变化真得不小,虽然时不时还会重犯,但是通过我们的提醒,最后总是会物归原主,所以最后我总是找她谈心并鼓励她,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正面教育,学期结束时,小静就再也没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案例反思: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又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首富有哲理的诗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习惯决定人的一生,习惯铸就未来。习惯养得好,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而且家长们也要反省家庭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此外,长辈们也要注意平时的言行,莫让自己没有原则的爱而害了孩子。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九

背景:

可欣小朋友是一位非常可爱聪明的小朋友,平时很乐于帮助别人,爸爸妈妈都是高知识分子,对可欣的教育非常的重视,要求也很高。但是大人的愿望在孩子身上没有很好的实现。从小可欣妈妈由于工作很忙都是阿姨带的,阿姨对孩子很细心,但是在自理方面,阿姨却帮的很多,比如吃饭,为了让可欣能吃好,阿姨都是根据她爸爸提供的菜谱来烹制的,然后吃饭一直由阿姨喂,但是等到上幼儿园了,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也很快转变观念,觉得是应该配合老师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吃饭,让阿姨放下手来让孩子自己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的吃饭问题却时时没很好的解决,在家每次都是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吃完的,大人一走开就不吃,有时干脆就坐着不动,大人爱批评就批评,催促的太多就没反应了。因此我觉得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如何让她主动、快乐的吃饭,将是我们需要反思和做出解决对策的。

描述一:

下午接送时间,可欣阿姨一踏到教室看到我就问:“老师,可欣今天在幼儿园饭、菜吃光了吗?”因为可欣爸爸是医生,非常注重孩子的健康,也就很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每天家长回家都会问阿姨,因此阿姨每天过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问我们可欣今天吃饭的情况。

“哦,今天可欣吃的有点慢,饭、菜还剩一点没吃光”。我如实的回答孩子的吃饭问题。

“嗨,这孩子就这样,在家都是我喂的,我喂她才吃一下,不喂就一口也不吃”。阿姨无奈的回答。

“最好还是鼓励让孩子自己吃,这样她在幼儿园才会主动吃”。我用诚恳的口气跟阿姨说。

“那好吧,今天回家试试看”。阿姨点点头然后把可欣接回家了。

描述二:

第二天,可欣阿姨过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主动的跟阿姨询问:“阿姨,可欣昨天在家吃饭怎么样?”我关心的询问。

“昨天我让可欣自己吃,刚开始不吃,后来他爸爸过来了,爸爸生气了才吃”。

“是不是他们家吃饭太早了,可欣肚子不饿?”

“不知道,一回家我们怕孩子肚子饿,给她吃了一点点心,晚上吃饭胃口不是很好,吃饭的时候是家里最苦恼的时候。”阿姨回答说。

“那你今天试试看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先给她吃点水果,不要吃那种难消化的点心”我建议的说。

描述三:

可欣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时基本很少到幼儿园接孩子,因此我们跟家长直接的交流很少,于是我觉得有必要跟可欣家长更深入的来探讨孩子的吃饭问题,让孩子爱上吃饭。利用空余时间,我打了一通可欣妈妈的电话。通过了解我发现家长很重视孩子吃饭的量,为了让孩子营养均衡,他们要求孩子把家长提供的食物都要吃光。

“现在孩子吃饭真头疼”,可欣妈妈有点无奈的说。

“现在最主要让孩子能够喜欢吃饭,自己主动的吃饭,刚开始我们要求不要太高,量先少一点,不够再添,营造良好的就餐气氛,我们一起多配合,孩子的吃饭应该不成问题”。我鼓励的说。

案例分析:

孩子不吃饭在当下成了许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不少家长为此忧心忡忡,为了孩子吃饭真是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各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发育正常,身体健康,家长所认为的“不好好吃饭”可能就需要打个问号。我认为现在孩子吃饭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有些家长观念没转变,不少家长特别是老人喜欢把孩子养的胖胖的这样才觉得健康,孩子长的瘦,就是不好好吃饭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的饭量都有差别,有的孩子天生吃的比较多,有的孩子则天生吃得比较少。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一味的追求孩子胖一点,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当然,如果孩子吃的特别少,长的特别瘦,那就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医生,在确诊孩子没有肠胃问题的基础上,再去看父母养育方面的问题。

二、家长的不停关注造成的。瑞可斯医师认为:当我们知道幼儿不吃饭的心理原因是无理要求父母"不停关注",那么,当父母避开幼儿这种不当的要求,主动忽略幼儿吃饭时闹别扭的行为,幼儿就能改变不肯吃饭的坏习惯。可欣在家吃饭是三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吃的,不停的催促孩子,建议孩子吃这个、吃那个,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

三、孩子吃饭没规律、随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父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让孩子尝到饥饿感,常常是孩子想吃就吃,因此一放学,不到就餐时间就给孩子吃一些点心和零食,到了就餐的时间孩子就会觉得不饿,食欲不好,然后不好好吃饭。

四、就餐气氛过于严肃,影响了孩子的食欲。每个孩子内心都追求自由,如果父母吃饭前或用餐时批评孩子或者孩子吃饱以后,总以为孩子没有吃饱而强迫他继续吃,结果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厌食。

反思:

一、就餐时转变方式家长变“管”为“不管”。

吃与不吃,饿或不饿,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吃多吃少孩子自己会控制。要是孩子已经饱了,家长强硬让孩子吃完规定的食物,就会促动孩子的不良情绪。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对这一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主要原因是喜欢催逼孩子吃饭的家长也不少——这句话把事情解释的很清楚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家长长期的催促还会导致孩子的厌食,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质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的破坏了。因此,当孩子饱了以后,孩子有权利拒绝。案例中我们发现可欣的家长对孩子的吃饭太关注了,干涉过多,对于有独立意识且比较叛逆的孩子就会很容易发生抵触,吃什么要是吃得不高兴,下次吃就会讨厌…….导致对吃饭有消极心理。

二、营造良好就餐气氛,增强孩子的食欲。

孩子喜欢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吃饭,因此在饭桌上家长应尽量营造良好的就餐气氛,少一些责骂和不满,可以讨论孩子喜欢的话题,慢慢的孩子就会觉得吃饭时间是一家人快乐的时间,他们就会喜欢坐在餐桌上和大人一起吃饭。

三、合理调整孩子的饮食时间和饮食结构

检查孩子是否饮食次数偏多,正餐和点心之间时间间隔过短或零食、甜食过多等等,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饮食时间和饮食结构。如果孩子吃零食太多,可以减少甚至取消零食,让孩子的胃有排空的时间。此外,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色香味俱全、又富于变化的饮食,刺激孩子的食欲,通过这些就可以改善孩子的就餐行为。案例中,可欣的家长担心孩子肚子饿,没到餐点时间就给孩子吃东西,正餐和点心之间时间间隔过短,孩子正餐时间就不好好吃饭。于是我建议如果孩子正餐吃的不好,家长可以根据情况减少点心的量,或者可以不用吃。

四、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

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饭,因此对于上幼儿园的家长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喂孩子吃饭。经常喂饭会影响孩子食欲,而且影响儿童手部技能和肢体技能的发育。如果之前已经喂惯了,那么家长的方式要立即改变,告诉孩子长大了要自己吃饭,如果刚开始孩子不习惯不肯吃,就饿几顿,肯定饿不着,只有从根源抓起,才会真正让孩子自己主动的吃饭。

五、不要让饭桌成为谈判桌。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吃饭,多吃一点,总喜欢用一些物质的条件和孩子谈判,比如要是你好好吃饭,妈妈就给你买玩具或出去玩,孩子很聪明,下次他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不断的和家长谈条件,用无理的要求和吃饭交换,吃饭成了谈判的对象或者任务,造成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在案例中,家长喜欢用孩子好好吃饭来换取孩子喜爱的玩具的方式,来促进孩子能更好的吃饭。可能刚开始能让孩子吃的快一点,但是这种方法会让孩子变得功利,把吃饭变成了任务。

五、用语言暗示,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偏食的好习惯。

有些孩子不爱吃菜或某种东西,家长千万不要说出来,更不能当面教训孩子,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作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出来,家长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津津有味的吃着这样东西,然后用非常“诱惑”的口气跟孩子说,引起孩子的食欲:“今天的菜好吃极了!”有些食物你可以引导,比如胡萝卜,你可以先吃一口,认真的品一下然后说出自已的感受,接着让宝宝也试一口。一起品尝食物的美味比硬喂宝宝吃效果要好得多。

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宝宝非常渴望自已长大,这种渴望的表现之一就是学大人的样子,大人经常做什么他也会去尝试。所以想让宝宝有一个饮食的好习惯,那么大人首先也得有一个正确的饮食习惯。

吃是人的一种天性,“让孩子吃饭就是香”其实并不难,经过两个星期的调整。可欣小朋友在家能够独立吃了,吃饭不在成为她们家头疼的问题,从可欣父母轻松的笑容中我知道他们已经找对了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下学期篇十

《颜色小分队》的活动早已结束,将材料投入到区角中,吸引着孩子们去操作。自由活动的时间了,那里一直有孩子光顾,发现,按规律进行操作的孩子不多。

活动手册上的操作作业完成了,完成批改后,发现孩子们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能快速地完成,且对又好,一半孩子能正确做对四个层次的任务,其他的孩子有点能掌握三个类别的,有的掌握2个类别的,只有3名孩子只掌握了一个类别的题目,其中2名孩子是新生,而另一名是班中年龄较大的孩子浩浩,语言表达能力不错,而数概念不敏感,这次学习的有关规律的内容更不行了。

分析了他操作的结果,发现他掌握的是红黄红黄……的规律,我们小班时就已经进行过学习,而三个颜色的排序:红黄蓝红黄蓝……他就不能掌握了。利用放学以及晨间的时间,分别和他的妈妈和爸爸进行了交流,在肯定他强项的同时指出了他的不足,希望能提高他对数学的敏锐度。

下课对他提出了要求,在操作区穿一条有三种颜色相间的项链,那个区我规定了几名孩子进入(掌握得不佳的孩子),并请了一位小老师去帮助他们。餐点后,他很早就进入了操作区,自己先穿了几个珠子,接着就在寻求帮助,“阳阳快来呀……”一会儿又听到了他的求助声,是不是还将作品拿到我的面前来求证自己的对错,不知是什么缘故,开始他错的次数真的很多,我们一起再次从下往上来观察珠子的颜色,重复着句子“红黄蓝红黄……”,餐点后的时间他全部花在了这里,一条项链穿成功了,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

饭后没有固定的要求,他又来到了那里,拿起了线准备开始,我连忙过去,指导他前面颜色的选择,采用了“绿黄红绿黄……”,接下来的时间,没有人帮助他,他自己耐心地穿着,有时会举起来让我去确认一下正确率,这次他的操作用去的时间少了很多,且正确率也提高了,真的很高兴他这一天的表现,真的是个积极而要上进的孩子。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们要给以更多的帮助,特别利用自由活动的时间给与指导,让每位孩子都能发展。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心得3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