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文锋最新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篇一

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是“用艺术手段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幼儿用丰富的表情和简单的动作表演朗诵儿歌和歌曲。充分发挥幼儿肢体语言的作用,使幼儿敢于在集体和他人面前表现,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绘画形式再现多彩的翅膀,再现艺术的魅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胆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1、通过观察,幼儿了解昆虫翅膀的对称特点。同时感受对称图案的.美。

2、用艺术手段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3、培养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观察了解昆虫翅膀的对称特点。

用艺术手段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操作材料第17页。蝴蝶、蜻蜓、七星瓢虫彩色图片各一张

1、小朋友说一说你知道的会飞的昆虫有哪些?这几种昆虫用什么飞飞起来的?

2、这节活动课欣赏多彩的翅膀。板书课题:多彩的翅膀

二、基本环节

(一)看图操作

1、师:小朋友打开幼儿操作材料第17页。

2、师:仔细观察这三种昆虫图案怎么了?小朋友想知道它们的另一半在哪里吗?

3、幼:把17页的按虚线向红箭头方向折过去,拼成完整的昆虫图案。

4、师:这三种昆虫,每种昆虫都有两对翅膀,而且左右两边的翅膀都是对称的。绘画时候要特别注意左右要对称。

(二)昆虫特征

1、蝴蝶的特征。

2、蜻蜓的特征。幼儿动作表演同时朗诵儿歌。

3、七星瓢虫的特征。幼儿动作表演同时朗诵儿歌。

(三)绘画昆虫

1、先画头胸腹,触角。

2、再画两对翅膀。每对翅膀的左右要对称。

3、最后涂色,颜色鲜艳。

(四)展示作品

把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贴在黑板上,共同欣赏。

(五)拓展延伸

昆虫利用自己多彩的翅膀,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小朋友假如你有一对翅膀你要做什么?

三、结束环节

王老师希望中1班的小朋友都能插上多彩的翅膀,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和世界各地。用集体舞蹈《蝴蝶飞》结束本次活动。

四、延伸环节

小朋友回家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昆虫。(画过的除外)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篇二

中班健康活动《一个人在家》

1.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一些安全常识,如:陌生人敲门时不开门,不开煤气,不碰电器开关,不趴在窗口玩耍等。

2.建立初步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1.图片《一个人在家时》,内容如下:一个小朋友在厨房烧东西吃,一个小朋友正在插插头,一个人小朋友在安静地看书;一个小朋友玩小刀等尖利的东西;一个小朋友快乐地玩玩具;一个小朋友在床上翻跟头、倒立;开着门,一个小朋友在家拿钱。

2.事先排好情境。

3.《幼儿画册》第1册第11页。

重点: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一些安全常识。

难点:建立初步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讨论讲述、情境表演、图片辅助教学。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篇三

1、通过各种起跑的游戏,提高儿童快速起动的能力。

2、加强儿童听信号做出反应的能力。

小朋友成一路纵队围成一圈,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站于圈中进行指挥,小朋友们前进行绕圈走的练习。

第一步游戏:在行进中,教师喊自己的名字,听到要求后,所有小朋友们快速跑到老师的身边,抱成一团。

第二步游戏:在行进中,教师任意喊出班上二个小朋友的名字,听到名字后,此两名小朋友不动,其他小朋友快速分散跑到此两名小朋友的身边抱成一团。

1、被叫到的二名小朋友位于圈的两端。

2、教师注意安全的要求。

此类游戏可以借助器材来进行,例如:在小朋友围成的圈内或圈外相应位置,放两种至三种颜色的大呼啦圈若干,教师可以任意喊出某种颜色,小朋友们快速聚集到相应的圈内抱着团。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篇四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的动作发展目标三的教育建议,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现在很多幼儿(尤其是女孩儿)家长喜欢给孩子购买一些带有蝴蝶结花样的衣服,女孩儿的头发上往往会扎着蝴蝶结,另外还有很多孩子的鞋带也系成蝴蝶结,而这样的鞋带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松开,在活动中很不方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特别设计了这个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系出漂亮的蝴蝶结。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2、尝试用穿、绕、扎的技能在自己的鞋子上编蝴蝶结。

3、学会分享快乐,愿意主动帮助他人。

1、提前一天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在活动当天穿有鞋带的`鞋子。

2、脖子上或者头上戴着蝴蝶结的动物玩具若干(至少四个),若干条颜色鲜艳的柔软的丝带(数量根据班级人数来定),快乐活泼的音乐一段。

1、以《动物选美大赛》引题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动物选美大赛,大赛规定,每位小动物裁判都要佩戴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教师将有蝴蝶结的动物头饰逐一戴上,以幼儿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如,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最最强的狮子大王....)。最后戴上没有任何蝴蝶结的不开心的小狗狗头饰,告诉幼儿小狗狗由于路上贪玩儿把蝴蝶结给弄丢了。小狗狗急得都快哭了,于是他就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重新编织一个蝴蝶结吗?(愿意)

2、每人发一条丝带,让幼儿自己先试一试,请一位或两位会编织蝴蝶结的幼儿到前面做示范,鼓励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编织蝴蝶结的方法。

3、试过之后,好像真的有点儿难是不是呀?(是、不是)这时教师示范("我来试试看吧",边做示范边说儿歌"左手一个小耳朵,右手一个小耳朵。两个朋友握握手,中间有个小洞洞。一个朋友弯弯头,洞洞里面钻进去。最后拉紧小耳朵,变成蝴蝶结")

4、幼儿在教师的儿歌指导以及亲自示范帮助下进行实践操作,并且让先编织完成的幼儿帮助落在后面没完成的幼儿,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互相帮助。

5、让幼儿将鞋带松开,然后在教师的监督巡视下完成蝴蝶结的编扎。

6、播放音乐,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分享自己的成功,一起读儿歌,展示蝴蝶结,教师戴上有好多蝴蝶结的小狗狗头饰,向幼儿道谢。

让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编织一个蝴蝶结作为装饰。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教案篇五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1.手的图片。

2.五个指偶。

3.操作材料:

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戴指偶游戏,教师和幼儿互动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教师将五个指偶戴在其手上,然后教师说出手指名称,让小朋友对应指偶拿下来。熟练之后,多找几个小朋友来互动,也可以让底下的小朋友说出名称,台上的小朋友给出相应的答案。

(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1.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2. 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鼓励幼儿回家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去麻烦爸爸妈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