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孟子儒家学说 先秦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探析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温柔雨最新孟子儒家学说 先秦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探析论文(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孟子儒家学说篇一

人通过感觉、知觉,将外界的信息以刺激的形式传递给大脑,这是自我传播的外在信息渠道,无论这个信息来自自然界、他人,无论是听到的鸟叫还是看到的一个陌生人.基于对于外界刺激的感觉、知觉与情绪,自我传播的方式既可以是脑海中无声的思维、也可以是自言自语,或以日记为主的外在形式表现.再隐蔽一点的自我传播,是潜意识的梦境.这些都是作为正常的自我传播方式而存在。

一、感觉、知觉与情绪

我们的眼球就像一个摄像机一样,摄像机镜头将颠倒的影像聚焦到胶片上,我们的眼睛也将颠倒的影像聚焦到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然后,视网膜上的感受器视杆和视锥将视网膜上的图像转换成神经脉冲,送到大脑视觉皮层感知和解释信息.视杆让我们感应到光,视锥让我们感应到颜色.

从外部的影像穿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状体,最后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颠倒的影像,这是一个物理的过程.视网膜上的视杆和视锥里包含的感光化学物质感受到影像的光能,将它转化成微小的电脉传递给大脑的视觉皮层,这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经过这个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我们便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是一个自我传播的过程,传递的是外面的影像。

大部分时候,我们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欺骗我们,当然这也是一个自欺的过程。近视时我们看远处的山雾蒙蒙的,远视时我们看远处青山绿树,看近处却一片朦胧。如果我们绝对信任自己的眼睛,意识不到自己近视或远视了,那么我们就会被看到的景象给欺骗了,以为或远或近的景物就是那样.

就像先天色盲的人,他们看到的颜色是混乱的,在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前,他们是不会察觉被自己的感知骗了.如果不幸是盲人,意味着通过视觉接收信息通道中断了,这时候格外依赖听觉感觉外部世界,引发自我传播.即使是正常人,也需要通过听觉引发自我传播,例如闹钟的铃声,告诉自己该起床了;收音机的报时,告诉自己要赶不上早班车了;走在大街上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大脑会迅速反应遇到熟人了;上课铃声告诉自己,不能再说话了;夜里远处传来蛙声,知道夜已经很深了.

与视觉一样,听觉过程也是一个物理与化学结合的过程:耳膜因为外部的声音开始震动,这种震动被耳膜与耳蜗之间的三根听小骨传递着.这是一个物理过程。耳蜗里的基底膜接收到震动后,产生神经脉冲,通过听觉神经收集并传递到大脑.

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同样,听觉也会欺骗自己.比如一声巨响过后,可能耳朵里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耳鸣,会以为有一只蜜蜂总在耳边飞当然,即使食物再美味,人们也有食不知味、味如嚼蜡的时候;而在有的场景,一点声音都没有,有人却觉得如五雷轰顶.这种感觉错位与情绪有关。情绪是心理状态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不仅自己读得出来,旁人也可能读出来.自己读出来的是认知体验和生理反应的部分,比如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一颗心悬得老高---自己知道很紧张;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情绪,比如愁眉苦脸、天天在屋里转来转去,可能让别人知道你是在担心面试结果了,如果看起来还是那样乐呵呵,不留意的人就很难知道你的紧张了.

不过总会有意外。美国电视连续剧《绝望的主妇》(des-peratehousewives)中有一个情节,警方怀疑主妇布瑞和药剂师合谋害死自己的丈夫,在对药剂师进行测谎时,他顺利通过,没有任何紧张和波动的迹象。然而,他正是凶手。这种情况,不是该人的心理素质超常,便是他陷入病态的自我欺骗中,即在自我传播中拒绝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自言自语与日记

在英国作家阿兰·格内(alangarner,1934-)的《对话式的演讲》(conversationallyspeaking)中有这样一段:“我决定要娶她。求婚不过是走过场而已。不过,求婚的时候我该说些什么呢?'你想不想要我?'这似乎太低级了。'嗨!'这又似乎太普通,不适合给我未来的新娘。'我爱你!我已经热血沸腾了!'这似乎太前卫了。'我希望你能够成为我孩子的母亲。'这又好像太幼稚了。于是我什么也没说,是的,什么也没说.过了一会,公共汽车到站了,她站起来,下车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她。故事结束了.”这是一个对姑娘一见钟情的男人的内心活动.

日记是一种只有自己能够看的记下的自言自语,从而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是一个有意识地内省的过程。提出“镜中我”理论的库利终身写日记,他的许多有关人类行为的洞见都来自于反省.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也是日记。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中国难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johnrabe,1882-1950)在日记中记录了日军的暴行、自己的震惊、援救以及无奈,现在我们看到的'《拉贝日记》是他在那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与反省,无人能否认其可信.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总统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janezdrnovsek,1950-)的48天日记,整理成《生命与意识的省思》一书,被称为他的反省日记。鲁迅的日记,虽然与情绪无关,也可以反省自己每天做过什么,花了多少钱,时间和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例如:戊午日记三月一日晴.下午往通俗图书馆。夜商契衡来。二日晴.午后寄家用泉百,二月分.夜钱玄同来.三日昙.星期休息.上午得二、三弟妇信,二月廿七日发.午后往留黎厂买《张僧妙碑》、姚伯多、錡双胡、苏丰国造象记各一分,共大小十一枚,券八元.下午往铭伯先生寓。晚蔡国青及其夫人来.四日晴.上午得三弟信,二月廿八日发。得宋芷生信并拓片一包,廿八日太原发.五日昙.无事.夜商契衡来.

三、梦:无意识的自我对话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greene,1904-1991)曾写过一本叫《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书的扉页上写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一句话:清醒者只有一个普通的世界,睡眠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世界。

梦境,在格林看来,是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一切经验,旅行,危险,幸福,都不用与人分享,没有见证人,没有诽1谤罪.”“有时,知道有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这种想法让人觉得宽慰.”[3]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睡眠状态下的内心生活的表现,是一种深层的心理现象.

大多数梦使用象征语言编织而成.象征语言的逻辑不是由时空这些范畴来控制,而是由激情和联想来组织.这不是人们在清醒世界里所通用的语言编码.所以大部分梦就像是没有被启封的信,让我们好像在与自己交流,但又无法与自己交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愿望的伪装满足的理论.因为梦使用的是象征语言,所以表达得隐晦而婉转.

比如妻子梦见给丈夫用草莓做早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草莓是丈夫最不爱吃的东西.这个梦至少说明妻子对丈夫是有所不满的,无论这种不满源自哪里.再如一个人做梦:正在往山上爬,山路的两旁都是尸体.爬到山顶,看见妈妈坐在那里,于是忽然变成一个孩子,坐在妈妈的腿上.最后从梦中惊醒.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做梦的人是家里的长子,有一个弟弟。他的父亲溺爱弟弟,从不关心他。这导致他敌视自己的弟弟。而他的母亲偏爱他多一些,她对婚姻失望,期望有一天这个儿子能超过自己的丈夫.

正是这一点,赋予了梦的现实意义.人在白天清醒时感到焦虑和威胁,但说不出敌人是谁,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战斗还是该逃避.关于这些焦虑和威胁已经变成了内在的冲突,被压抑在最深层的潜意识里,当事人不知道最初的体验源自哪里.在梦里,这些被禁锢在潜意识里的东西被翻腾出来,提醒自己还有这些焦虑、欲望、威胁。

析梦师只能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分析元素,而最好的析梦师是自己,只有自己最有可能明白内心的想法,当拒绝与自己对话的时候,很多想法就会在梦中出现。所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梦是一段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它拥有的意识恰好用于清醒时的再复制.”

四、异常的自我传播

异常的自我传播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但需要从自我传播角度加以说明。有一些心理因素导致行为失常的人,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传播里无法自拔(图4)。症状为思维过程、语言、感知和情感的严重扭曲,这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说的话杂乱无章,跳跃性很强,突然从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没有逻辑和意义.心理学家将他们说的话称为“单词色拉”,因为就像是一堆杂乱的混合在一起的色拉。

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话语,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按照正常的编码程序组织话语,所以接受者无法正常解码.但这并不等于在他们看来他们话语是没有逻辑的,就像喝醉酒的人在旁人看来虽然东倒西歪,可是在他自己看来,他走得笔直。这类患者通常会旁若无人地讲话,甚至虚拟一个谈话对象,对着一个茶杯、一个枕头或他们认为有意义的物件讲话。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感人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里面的妈妈因为被婆婆家抢走了儿子而疯掉,她紧抱着一只熊猫玩具,搂着它,跟它说话,安抚它睡觉,任谁也不能抢走它,因为这个熊猫玩具是她儿子最喜欢的玩具.

在外人看来她已经疯了,感情平淡迟钝、没法理喻,可是在她封闭的内心世界里,她一直都在交流,一直都在说话、做事.她的内心世界里只有她和那只熊猫,没有其他人,她有精神寄托,有宣泄,体验着只有自己才懂的快乐.如果她是清醒的,也许她会整日以泪洗面,与人诉说悲伤,但是她疯了,所以她不觉得痛苦;在别人看来假想的寄托,在她看来就是真实的全部,她不与人诉说悲伤,因为她不再悲伤。有人经受不了家人的噩耗而晕过去并从此疯掉.

没有人真正明了从清醒转向疯癫的那一刹那,人的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故,就像电路发生了短路。他受到的刺激超过了他可以通过人际或其他途径宣泄的极限,现实的痛苦用清醒已经难以承受的时候,短路也许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把这个人封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切断了跟外界的真实联系,付出没法与人交流诉说的代价(因为与人交流意味着有把伤痛重新过一遍的可能),从此忘了痛。

精神分裂症通常的自言自语反映了与现实的脱节.还有一些症状,比如自恋病态人格、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厌食症,有这些症状的人并不与现实脱节,相反,他们非常依赖“现实”,他们会特别关照“镜中我”,只不过与常态相比,他们认知的现实是错误的,所以那个“镜中我”总是扭曲的。在自恋病态患者看来,他们认为自己是重要的,同时别人也认为他们是重要的,镜中的那个“我”十分完美,出众得遭人嫉妒,跟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西塞斯[8]一样。

社交恐惧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的表征刚好与之相反,总以为别人在背后非议、嘲笑、鄙视自己,或自己总也做不到别人要求的那样好,或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毫无希望,镜中的那个“我”不被重视,没有地位,没有意义和价值。厌食症患者比较奇特,因为有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可以照见自己,可是哪怕是瘦到皮包骨,他们(大多数为“她们”)依然会觉得自己太胖,他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胖的,而且在别人的眼里也是胖的。他们不相信镜子,更不相信别人的眼睛。可是他们又依赖镜子,依赖“镜中我”,所以他们会调整自己的全尺寸真人图像的宽度,想象自己的体形,从而保证自己看到胖的体型形象,并不觉得那是失真的。

他们不与现实脱节,语言编码的过程丝丝入扣,说出的话不是“单词色拉”,不会前言不搭后语或者杂乱无章,只是在自我传播的过程中出了故障,他们对现实做了错误的理解和编码,导致他们没有办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五、选择积极的“他人之镜”

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曾说:“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9]可见,要进行有效地自我传播并不容易,但与自己进行开诚布公的自我传播不仅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而且能为其他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否意识到,自我传播不是与外界隔绝,恰恰相反,即使是内向化的自我传播,其实都是在折射与外界的交流,或者说,是外界刺激带来了自我传播。就像法国神经病学家皮埃尔·玛里(pierremarie,1853-1940)说的,“我们的个人倾向并非和我们的集体倾向相去甚远,它们反映了社会现实理性的缺席……重要的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现在的网络互动中,也总会有一些关于自己的看法会被当事人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般来说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觉得特别重要的人,即不是特定的他人,因此不被关注。但那些特定的他人,他们是当事人的“镜子”,这些人最有可能包括恋人、家人、老师、朋友、同事等,他们的评价则会被当事人极为看重。

自我传播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当尼克选择与能积极看待他的人互动的时候,他从这面他人之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如果他选择与仅仅注意到他的身体缺陷的人互动的时候,他从这面他人之镜中,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缺陷.所以,积极的互动意味着主动去寻找那面他人之镜,意味着寻找信任和发展的动力.

六、本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taking)是一个重要的自身传播概念。米德认为,角色扮演就是“自我个体像对其他人行事那样社会性地对他自己”.[12]戴上面具,扮演角色,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开始了,“角色”这个词就是源自那时的面具.可见角色与面具不可分割.

维蕾娜·卡斯特说:“演员戴上某个传奇人物的面具,形成一个角色象,并且进入这个角色,通过表演将他们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而当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戴上这样的'面具'的时候,我们就将自己等同于对自身的想象: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做出最佳表现?怎样做最能得到他人的认可?”[13]角色扮演是每个人看到“镜中我”后的必然反应,可是如果当事人扮演的角色不适合自己,戴上面具就可能让内心感到沉重的负担。毕竟“角色面具是一种折衷,介于理想自我和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期待之间.

这个时候,当事人不是感到对外界万事万物的愤怒和不满,就是将自己打入对自我的消极看法中,不断进行自我谴责。前者导致人的愤世嫉俗,后者导致人的孤独和抑郁。

始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想什么,自己为了什么而做什么,不会以自己的尊严为代价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认为自己不足以得到这种认可,认为自己与这种认可不相称,认为自己微不足道,那么即使得到了这样的认可,这个人依然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并不会因此改变,只有这个人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才会感到内心的平静与坦然.

孟子儒家学说篇二

1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画面结构色彩要均衡化

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的画面结构与色彩均衡化体现在色彩和结构均衡两个方面。色彩的均衡是指节目画面的色彩搭配中以均衡的色彩安排画面主体色调,有时将黄金比例或补白手法应用于主体色调的布置中,使播放的处于动态变化下的画面产生色彩的主次、轻重分明的画面效果。通过这种均衡色彩布置后的电视画面播出时,面积均衡的色彩画面及对称的效果会使观众的心态平静,防止非对称、零乱的色彩画面及结构使观众有厌烦心理。结构的均衡是指电视画面构图结构中体现的均衡性。电视节目的录制者经常将绘画艺术理论中的黄金分割手法应用于电视节目画面的构图中,为节目的录制及播出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方法。

2有线电视播出节目要通俗化

有线电视播出的节目要与观众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节目的内容要“接地气”,要不脱离观众的现实生活。要做到身临其境的叙事,见其人、闻其声般的写人。灵活运用电视语言技巧,使电视节目有创新的选材、新颖的报道手段,节目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做到与时俱进。某些节目的`专业性比较强,专业术语较多时,容易出现“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的局面。也有些节目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报道,使节目不能贴近观众的生活实际。有线电视节目的素材是节目的编辑来源,素材要保证其真实性,要符合客观事实,这对于电视新闻类节目更加重要。教材类电视节目的纪录片,在选取历史记录的镜头时,也要求其真实性,保证有线电视节目的客观、真实性。剪辑是有线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部分,要保证剪辑的节目内容与画面相一致,要符合观众的思维规律与视觉习惯。画面的远近处理要与所要表达的节目内容、视觉感知相一致。剪辑时通常选用画面稳定的素材,使观众短时间内看清画面内容,同时给观众客观、平等的感觉,呈现出最佳的传播效果。叙事性的电视节目要保证具有完整的情节,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叙事性节目画面内容的主线。保证节目的时间与逻辑性的完整的前提是节目的素材的完整,丢失的素材将无法得到弥补。

3有线电视播出节目效果

要评估随着电视节目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的效果应有反馈和评估。评估和反馈的手段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原有的观众、观众座谈会、调查问卷也被调查节目的覆盖率和视听率所取代。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的覆盖率体现某节目覆盖人口、地区总量的指标,同时也体现了节目的影响力与到达力。节目的覆盖表现在节目的到达,节目的到达表现在节目的收视,节目的收视表现在节目的影响力和满意度,进而表现在节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节目的覆盖率是电视节目播出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的视听率体现在定时段内收听、看某节目人数与总受众人数的比值。体现了被评估节目操作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的相对平衡。

视听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标受众人群规模、节目的吸引力、市场环境、时间点的安排、受众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都是影响节目视听率的重要因素。客观上视听率可以体现特定时间中某节目的受众人数,但是视听率的调查方法也是影响视听率的调查数据的因素之一。调查中的样本范围和样本数量以及后期统计都会掺杂人为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有线电视节目的覆盖率与视听率仅仅体现了部分电视观众的视听满意情况,至于受众对节目满意的程度及具体数据则无法完全呈现。播出节目的收视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时并不同步,有的时候节目的收视效果和社会效果都比较高,有时节目的收视效果较好却产生社会的负面效应。少数节目播出后收视效果和社会效果都不尽人意。

4结束语

有线电视播出的节目中要充分的发挥出电视节目中的各个环节的作用,科学的利用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手段,对电视节目进行有效的传播,不断的对节目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优化和评估,努力为有线电视节目的观众展现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最终发挥出电视节目的最佳传播效果。

孟子儒家学说篇三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的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让政府的行政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化,还让行政管理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高,让政府各项事务处理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高,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也加深了政府对社会的掌控力度,对社会的稳定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信息技术对行政管理透明化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的促进行政管理的发展,让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掌控力度得到加强。

关键词:信息技术;透明化;行政管理

我国行政管理所涉及到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行政管理事务也非常的繁杂,这就使得政府对行政事务进行处理的效率并不是非常的高,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让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提升,还让我国的政府变得更加现代化,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得到了增加,让政府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群众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行政管理中,让我国行政管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行政管理变得更经济、更快速,也使得信息化成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新的潮流。

1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概述

1.1行政管理透明化概述

行政管理所涉及到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教育、经济、社会秩序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方面,在行政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渐更多的开始在行政管理中應用一些信息技术,这种方式毕竟让行政管理的领域变得更广泛,还让行政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化,公众能够好的了解政府的行政管理,让行政管理的效率变得更高。

1.2信息技术概述

现代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了,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手段来对信息进行更好的处理和管理,在通信和计算机的领域应用的是最为广泛的,主要被用来开发和设计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技术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信息技术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信息技术进行识别、变换、提取、分析等,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1.3信息技术作用于行政管理

政府对社会事务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如:(1)过度的政府主导损害公民参与权;(2)轻率的暗箱决策损害公民知情权;(3)欠缺的制度保障损害公民表达权;(4)堵塞的反馈渠道损害公民监督权等。

孟子儒家学说篇四

摘要: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传播思想,内容包含传播准则、传播者的道德标准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主要通过游说诸侯、聚徒讲学等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对于当今的传播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传播思想;传播方式;传播历程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人类自从产生,就依靠各种传播手段来传递信息,传播观念,交流经验,分享知识,沟通情感,规范行为,实施管理。这些传播手段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运用语言,借助手势、表情、姿态和通过书信或其他机械媒介等进行的间接方式。可以说,传播与人类社会共生,又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先秦,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传播事业,但却有着广泛的传播行为。这些传播行为使先哲们的思想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衣被中华民族数千年。诸子百家之中,几乎各个学派都涉及传播问题,但最重要的当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其中儒家的传播思想又占有极重的份量。本文拟对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孟子的传播思想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是子思的学生的学生,与孔子隔了两代,其思想则是直接从孔子那里来的。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孟子在传播方面的言论也追随着孔子。首先,他认为必须通过“仁政”学说的.传播来规范人们的道德标准。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1](《尽心下》)通过传播“善教”的学说,从而激发人性深处的“四心”。这种“四心”,孟子将之作为传播者和交际者的最基本的修养和出发点。其次,孟子将“仁义”作为传播、游说的根本准则和主要内容。孟子见梁惠王(即魏惠王)时,梁惠王劈头就问:“臾,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人家,您不辞千里来到我国,对我国会有利益吧,孟子则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梁惠王上》)您为什么一开口就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第三,在传播道德上,孟子认为应该做大丈夫。他强调讲仁义,而反对讲利。他认为“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1](《公孙丑下》)没有正当的理由给我送钱,这就等于收买,哪里有君子可以用钱来收买的呢?传播者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第四,在传播过程中,孟子认为要保持自我,不能因为受者的地位而改变自己的传播原则。他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在游说诸侯的时候,必须器宇轩昂,不卑不亢,藐而视之,不因其巍巍然而畏俱。这样,才可能志意舒展,从容大度,言语得尽。对于受者的态度是,诸侯不来见他,他不主动去朝见诸侯,因为他不是为了去求官,他曾明确表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滕文公上》)

二、孟子传播行为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兴起和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诸候争霸,礼崩乐坏统一的西周王朝已日趋没落,分裂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候国。周天子虽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事实上各地诸候多下服从朝廷的号令。

各诸候国的君主又常常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借维护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名义相互讨伐,攻城掠地,以扩大本国的地盘。到后来连“尊王”的旗号也不要了,公开撕杀。这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霸战争,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到公元前四百余年左右。战争打得愈来愈大,愈来愈频繁,以致历史上将此后直至公元前2秦统一中国以前的二百余年,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总体特征正如刘向所说:“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君,兵革不休,诈并起。”[2](《书录》)长期的兼并、掠夺战争,一方面使人民辗转沟壑,颠沛流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各诸候国为求生存,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速了我国封建制的形成。

虽然,孟子的主张被当时的诸候认为是“迂远而阔于情”而不于以采纳,但是孟子谴责兼并战争,渴望和平统一,以仁爱为怀,同情人民疾苦。他的这些思想反映出封建制度新兴时期,新的生产力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人的解放,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宝贵智慧和思想财富。

三、孟子的传播历程与方式

孟子主要通过游说诸侯传播他的思想。孟子首先来到齐国。齐威王时,正是“稷下学宫”兴盛时期,孟子至齐不久,参与了“稷下学宫”聘为齐卿“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齐威王对孟子礼遇,但是对孟子的“王道”“仁政”并无兴趣。于是,在公元前323年,孟子怀着怅然之情离开齐国。然后,孟子到了宋国。宋王偃六年,孟子从齐国来到宋国的新都彭城。孟子在宋劝导宋国大夫免除关卡和商品赋税,未被采纳,在宋仍不遂心愿,失望之后离开宋国,继续周游。公元前322年,孟子从宋国到达了薛国,在薛国短暂停留后,同年返回故里邹国,然后又到了鲁国、滕国。在滕国,滕文公“接待以礼,请孟子馆于上宫。”孟子在滕逗留两年,又到了梁国。当时,梁惠王已年届高龄,但他仍然尊称孟子为“叟”,可见孟子在梁所受到的礼遇。梁惠王卒后,梁襄王继任国君。孟子称梁襄王为“望之不似人君,近之而不见所畏”。孟子与襄王讨论过“天下恶乎定”的问题,孟子对曰:“定于一”,“不嗜日杀人者能一之”。孟子认为只有德才能使社会安定,不喜欢杀人的国君才能统一天下。梁襄王一心欲争雄于诸候,向往“霸道”,对孟子的“仁”、“王道”、“仁政”等学说并不感兴趣,而且讥讽为“迂远而阔于情”,孟子只得离开梁国。从梁国离开后,孟子再次来到了齐国。当时,正遇到齐宣王巡视范邑,孟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孟子此次来到齐国,正值齐宣王初立不久,延揽人才的时候。孟子继续担任齐国客卿。孟子对在齐国实行仁政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凭着象齐国这样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要实行仁政,称王天下简直易如反掌。因此孟子去见齐宣王,说以仁政。哪知齐宣王一见面就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告诉齐宣王只有:“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这时齐宣王一心想凭武力称霸天下,对孟子推行的仁政、王道不感兴起,主宾之间不时发生争论,齐宣王甚至要求孟子放弃仁义主张和他一起推行霸道。孟子以必使玉人雕琢璞玉来比喻,说明治理国家要尊重各级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领导者不能瞎指挥,要求下级“姑舍汝所学而从我”。要尊重知识,尊重内行,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但是,在齐国是否攻打燕国一事上,孟子认为不应该攻打燕国,孟子和齐王发生了分歧。孟子素有“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当他的“王道”、“仁政”等主张得不到齐宣王的采纳时,他决意离开齐国。孟子辞去了齐卿的职位,返回故里。

游说诸候,是孟子一生事业上的辉煌时期。孟子结束游说诸候之后,退居故乡邹地,此时的传播方式主要以聚徒讲学为主。参与者大都为随同孟子周游的高弟子,如公孙丑、万章等。讲学的内容与形式,是就以往的孟子言行,先由弟子提出疑难,然后由孟子解答,亦即由师徒共同整理、提炼,总结孟子思想,终于将孟子思想载之于行事,完成了《孟子》一书。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向往真善的崇高境界,他的传播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传播思想对于当今的传播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的传播行为也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

[3]刘玉娥:孟子平议[m].北京:学苑出版社,.

[4]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孟子儒家学说篇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发的加快,传媒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同时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传媒与社会伦理道德释解

(一)传媒内涵

传媒是社会的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首先,传媒是指承载信息的物理形态,例如,电视节目的播出,报纸的物质形态、新闻联播的播出等。其次,指传媒机构,如电视台、广播等。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传媒分为不同的类型与种类。根据其物理形式,可以将传媒分为电子、印刷传媒;依据其所使用的科学技术,通讯技术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旧传媒与新传媒。传统的报纸、电视、杂志等是旧传媒,而如今的互联网、博客、微信等是在信息化时代产生的新媒体。

(二)社会伦理道德的当代表现形态

1.制度伦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制度理论是社会伦理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如今已不断走向世界。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制度均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制度伦理贯穿于各项制度的制定、运行、实施、监督各个环节,使其价值取向、道德原则的重要体现。制度伦理,是指对以社会性正式组织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的伦理思考和要求。制度伦理对于社会法律制度的实施与运行进行了合理论性思考,主要体现在了各项制度的制定、运行、实施、监督等各个环节,均以公平、正义、人民利益为主的原则为中心。

2.个体道德

个体道德,在个人、他人、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个人对于他人、社会的态度、价值取向、品性等都是个体道德的重要体现。自觉性与自律性是个体道德的重要特点。社会公德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道德的基础。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诚信友爱、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是置于首位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的利益。同时,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开展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目标。个体道德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

(一)传媒传承社会伦理道德

传媒作品作为如今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其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于社会科学知识、价值理念、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媒传承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主要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的传播方式是指,上代的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传媒载体,将当时的伦理道德思想传递于下一代,下一代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生活条件,适应角色,遵循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适应于最新时代的伦理道德思想。横向的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一个群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影响着其他的群体。代际与群际传承作为两种主要的社会伦理道德传承方式,实现了社会文化、思想道德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答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

    外科医生个人思想工作总结(优质5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

    合同管理台账 合同管理台账进行的(优秀5篇)

    生活当中,合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那么还是应该要准备好一份劳动合同。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合同模板,希望大家能够喜

    2023年合同服务标准 装修合同附加条款(大全10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

    2023年办公室思想上的自我评价 在思想上的自我评价(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最新近三年个人思想工作总结(精选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近三

    小学德育主任工作述职 小学德育主任述职报告(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货运物流合同 简易的物流货运合同协议(优质5篇)

    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怎样写合同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合同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最新期末提优计划(通用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

    最新期末活动方案幼儿园(优秀5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