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剥橘子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纸韵2023年剥橘子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剥橘子教学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活动过程:

一、摸口袋。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

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

2.看一看:提问:

(1)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

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

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啊桌子上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师:哎?剥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朋友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师:"那我们来尝一尝。老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尝过了,谁来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酸酸甜甜的。"

活动反思:

秋天来了,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本次教学活动选择的教学材料是橘子,此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兴趣。活动开始我采用猜一猜的导入方法“猜一猜老师袋子里放了什么好吃的东西”,让幼儿思考有什么感知的方法知道袋子里藏的是什么,许多幼儿都能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去探索。活动第一环节幼儿表现的都很兴奋,很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软软的我猜是香蕉”有的说“香香的可能是金橘”;活动第二环节中,是让幼儿自己先去尝试剥橘子,许多幼儿都能在的劳动成果中分享到快乐,并且很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有几囊。在此环节中我还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介绍了橘子的身上结构还有好听的名字,比如“脐”、“蒂”、“橘络”。最后一环节我让幼儿品尝自己的橘子,并且让他们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本次教学中,然幼儿通过玩而学,激发了幼儿的各种感知行为并且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剥橘子教学反思篇二

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

(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

(2)简介刘少奇的生平(刘少奇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刘少奇在哪里读书?刘少奇在

(2)刘少奇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刘少奇()

2、朱老师是怎么夸刘少奇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刘少奇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体会刘少奇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刘少奇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b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

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是他不爱吃橘子吗?

d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刘少奇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刘少奇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

b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刘少奇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刘少奇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1、朱老师为什么称赞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说。)

2、出示句式:朱老师高兴地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四、作业

课堂作业3、5两题。

《分橘子》教学设计及课件

剥橘子教学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初步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橘子、剥橘子、吃橘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ppt、橘子幼儿人数的两倍、湿巾纸若干、筐子五个、用桔子皮做的菊花图片

一、看看、说说(观看ppt)

1、出示图一

2、出示图二、图三让幼儿对比成熟之前、之后颜色的不同。

小结:秋天到了,橘子树妈妈身上结满了又大又黄的橘子宝宝,秋风吹来,橘子宝宝在树妈妈的枝头上荡秋千。

3、出示图四、图五:(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

师:橘子成熟了,许多人都来橘园,我们这里也有人去了橘园,猜猜是谁?(张老师)

瞧,我摘了这么多的橘子,今天呀我把橘子宝宝带来啦。(出示橘子)

二、观察比较

幼儿自选一个橘子

1、和橘子宝宝握握手(感知橘子是软软的、凉凉的)

2、你们拿到的橘子一样吗?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比一比

3、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和谁比了,结果怎么样?

三、和橘子玩一玩:鼓励幼儿动脑与橘子宝宝玩一玩。

四、剥橘子、吃橘子

1、橘子我们都吃过,是什么味道的?它是怎么吃的?师示范剥皮(提示:果皮不乱扔)

看看橘子剥开来,里面是什么呀?(许多瓣橘子),一瓣一瓣的橘子像什么呀?

2、幼儿剥橘子、吃橘子

提示幼儿先用湿巾纸擦手、果皮放在筐内。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尝尝,说说。

小结:橘子很有营养,我们小朋友吃了身体会棒棒的。但不能多吃。吃的太多会不舒服的。

剥橘子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读写惹人爱等四个词语。

2、会写谁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的橘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写惹人爱等4个词语。

2、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

(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

(2)简介少奇的生平(少奇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少奇在哪里读书?少奇在

(2)少奇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少奇()

2、朱老师是怎么夸少奇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为什么说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少奇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体会少奇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少奇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b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

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是他不爱吃橘子吗?

d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少奇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少奇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少奇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

b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少奇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少奇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少奇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1、朱老师为什么称赞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说。)

2、出示句式:朱老师高兴地说: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四、作业

课堂作业3、5两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乍拼音写词语。

()()()()()()()

2、朗读课后练习5。

二、朗读课文,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

3、分组比赛读。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各自准备,指名讲,同桌互讲)

三、总结、交流感受。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2、4、6题。

附板书:

12、分橘子

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从来没有分给同学

懂规矩,不随便爱同学,有快乐

拿别人的东西方与别人同享

剥橘子教学反思篇五

讲完《树上的橘子》一课后,我觉得以下几个地方值得继续学习和借鉴。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的非常精彩,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之后,我设计了填空读(从——走进暖房里,———立刻使孩子们———。看到那三盒———,女孩们发出了———。三盒橘树上各结有一个———的———的橘子。那橘子真是———!)并且激问道:“这下,你还会读吗?自己先试读一下。”这样,学生卯足了劲,一个一个地进行自我练习,在进行集体读时,比照着书读的还要好。

在教学时,我抓住了作者对橘子的描写“又大又圆”、“金灿灿”。并结合上册书《搭船的鸟》一课,对翠鸟的描写“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巧妙地渗透给学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既真实又生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积累一些写作方法和经验,为今后的写作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理解“拧”这个词时,我引导学生做动作,在动作上,认识了怎样做才是拧,然后,又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我们会用到这个字,学生说:“拧瓶盖,拧螺丝,拧毛巾……”,通过学生的回答,我知道,他们不但理解了“拧”这个字,而且也会用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照顾缺乏整体性,有些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后要注意运用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