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09-22 作者:JQ文豪2023年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过河游戏中获得合作的直接经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椅子、鳄鱼毛绒玩具、音乐、ppt。

2、设置好距离50cm的小河。

活动过程:

二、幼儿过河游戏,感受合作的方法和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一)第一条河50cm:让孩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尝试过河。

集中交流:你们都过河了吗?需要别人的帮助吗?

小结:刚才你们都不用别人的帮助,自己一个人就过了河。

(二)第二条河:“河”加宽至1、5米,幼儿2人一组借助椅子过河。

问题:一个人能过河吗?那怎么办呢?

1、幼儿2人一组过河,师指导。

2、集中交流: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过河的?你做了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小结:他们2个人配合共同完成了过河的事情就是“合作”,还可以更多人一起合作。

(三)第三条河:“河”的宽度增加到3米,尝试5人一组借助用5张椅子过河。

问题:河面河更宽了,鳄鱼也越来越多了,怎么办呢?

提出要求:刚才2个小朋友合作,现在河面河更宽了,5人一组、人和椅子一起过河,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和椅子安全过河?先商量讨论,你们说好了才能开始哦!

1、幼儿5人一组过河,师巡视指导。

3、小结:每个人都有任务,只要你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共同合作就能安全过河。

(四)第四条河:河流再次变宽至6米,10人一组集体过河。

要求:用刚才过河的方法,挑战10人一组、让人和椅子一起安全过河!

1、幼儿10人一组过河,师巡视指导。

2、集中交流:你们刚才是怎么合作过河的?

3、小结:要过又宽又大的河,必须大家合作,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合作中每个人都很重要,需要大家商量分工就能安全过河。

三、经验提升:联系生活,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合作,你有和小朋友合作过吗?都做过什么事?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合作无处不在,以后我们还要和更多的人合作,可以合作运动、合作学习、合作游戏,让我们把合作带到生活中去,让合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结束语:让我们把过河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而是以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共同生活为背景的”,而合作又是幼儿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大班幼儿虽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欢与周围人交往,但还缺乏有效的合作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他们之间合作的活动场景,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合作,以与幼儿天天相伴的椅子为游戏材料,通过自身的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所以这一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并通过自身的游戏体验来感知合作很重要的道理。

本次活动以“挑战魔力河”导入,运用游戏“过河”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合作的直接经验,设计两人合作、五人合作、团队合作的层层递进的游戏环节,及游戏后提升幼儿经验,升华合作。通过三次游戏,由浅入深、从尝试合作到找方法合作,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合作的直接经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并亲身深切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但在游戏环节“五人合作”“团队合作”中,有些孩子不懂得先商量讨论后再开始游戏,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还需有待加强!

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篇二

1、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不同房屋的兴趣。

2、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大胆地设想出更方便、更舒适、更环保、更先进的房屋,培养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笔画下来。

1、事先对自己的家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收集有关自己家的照片。

3、课件:《老屋和新居》。

4、幼儿操作材料:白纸、油画棒、记号笔、水彩笔等。

一、看看《我的家》。

1、幼儿自由观看小朋友家的照片。

2、请小朋友介绍我的家、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二、放多媒体——《老屋、新居》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家的不同。

1、观看《老屋》,让幼儿了解以前的住房,谈谈有什么不方便,需怎样改进?

3、幼儿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来当设计师,设计一套未来的住房,你将会怎样设计呢?

三、设计未来的家并用笔画下来。

1、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设想。

2、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由结伴,并向同伴介绍,共同评议哪些住房最受欢迎。

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篇三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录象资料、有关地球环境恶化的文字、图片、《森林与小鸟》的录音带、打击乐器(碰铃、响铃、双响筒、沙锤、三角铁、铃鼓)各种头饰。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摸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区分乐曲的段落。

1.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做客,小鸟们要开森林大会!我们去参加,好不好?

2. (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师开始语言引导-----“在去的路上,我们听到(小鸟快乐的叫声),森林的早晨是那么(优美、宁静)。(小鸟)醒来了(它们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播放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老师用柔和的声音,轻轻地朗诵,引导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3. 师:小鸟真高兴,我们呼吸了新鲜空气,感染了它们的喜悦,我们和小鸟一起跳舞迎接黎明。(再播放第一部分乐曲)

-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1.情景导入:播放课件(一阵狂风,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处都是·······).鸟在哭诉:谁把我们的家毁了,我没家住,没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伤的,呜呜·····我的家变了一个垃圾场。

(出示录象资料,幻灯片:有关地球环境变换的文字,图片)

这时候和刚才第一段音乐有截然不同的音乐与视觉效果,破坏的环境冲击着学生们的视线和心灵,起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们知道破坏环境的是人类自己。

3. 师: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们说一说)

4. 师:同学说的都是对的,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5. 师:(边说边放关于地球的图片)地球是我们的妈妈,也是动物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对吗?现在我们来帮助小鸟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重建没好的家园,好吗?这时候让每个学生动手,布置(已准备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园,蓝天,白云,太阳等等。(课前,早已准备好、做好的花、草、树、鸟等各种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美好的创作灵感),请每一位学生为森林添上一笔,摆上作品-----很快,森林焕然一新。(布置的时候播放乐曲)

这部分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破坏环境,又怎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

1、 出示课件(开始播放第二部分乐曲):欣赏第二部分乐曲(分四个小舞曲听)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个小圆舞曲

a) 第一圆舞曲欢快、活泼,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儿童情趣。

b) 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c) 第三圆舞曲是一首舒展、优美的圆舞曲,同前两个圆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玄乐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联想起小鸟们懂得舞姿。

d) 第四圆舞曲稍活泼,带有装饰音的旋律,使音乐显得非常轻快。

这部分主要讲出了主旋律的交替出现变奏,听完一小段分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1. 让学生听第二圆舞曲,随着乐曲舞动,(老师做一些提示动作,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 师:同学们,这四段圆舞曲好听吗?现在你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其中二段圆舞曲。(多哼唱几遍,让学生熟悉并能很快一起哼唱主旋律)

出示主旋律的谱子,老师用琴带唱

( 这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熟悉旋律,加深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乐曲,能分辨乐曲的变化,四段小圆舞曲中第1、2、4段都比较活泼,节奏欢快,第3段比较优美、抒情。听与唱的结合,加深学生对乐曲有了较深刻的印象,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不仅我们 、动植物都为之而高兴,现在让我们同小鸟一起去森林游玩。小鸟们来邀请我们去参加森林庆祝“美好家园”文艺晚会。

3. 到了大森林里,所有的学生戴上头饰(这时候播放全乐曲),老师象讲朗诵一样在把第一部分乐曲的含义说一说,当学生们听第二部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扮演不同的动物,植物,在森林里嬉闹,欢舞,(游戏前把打击乐器分给一部分学生)有的学生用打击乐器给旋律伴奏,有的学生唱旋律,有的学生用竖笛吹奏旋律。

这部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也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学习不同的学习方式理解乐曲。

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篇四

一.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二.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1.没人一张白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

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a.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幼儿想象结合另一半,会是什么图形

b.教师用对称的方法对两幅图进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儿自己动手裁剪老师已经勾画出来的对称图形

d.幼儿自己想象裁剪对称图形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大班我们上幼儿园教案篇五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1、导入

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唱歌和欣赏外,还有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连环画和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因此,我们要用四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一单元。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要学会演唱歌曲《长江我的家》和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2、欣赏《长江之歌》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了。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这首歌较难唱,一是大跳音程较多,音准不易掌握好;二是节奏较为复杂,有不少切分节奏;三是有几处相同的词句谱以相似的.旋律,容易混淆。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和两句旋律相似的“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

(5)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

(6)随教师琴声学唱歌词。

3、学唱歌曲的学习效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