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书香墨

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布置和安排的一种教学指导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中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一

1、感受秋天里树叶飘落,小动物们捡树叶的欢喜之情,学说诗歌中小动物的话。

2、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创编诗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反映诗歌内容的多媒体教具。

2、带幼儿捡过树叶,并和树叶做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引起幼儿想象。

“今天,老师又要和小朋友来看一看,说一说了。”

1、出示多媒体动画的封面。师:这两个是什么字?有谁知道?

2、出示第一幅动画。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二、感知诗歌内容你。

2、“小朋友捡树叶高兴吗?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捡得这么高兴,它们也想来捡树叶了。

那么,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到底哪些小动物会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分别出现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

3、“这些小动物捡到了树叶会对小树叶说什么悄悄话呢?”

教师: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说……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说……。

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说……。

“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了什么话呢?

4、“小动物到底对小树叶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演示动画,幼儿完整欣赏诗歌一遍。

5、再次感受诗歌一遍。

三、理解诗歌内容。

1、“小动物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了什么呢?”

2、老师放动画,幼儿集体说小动物的话。

3、老师放动画,幼儿分组说小动物的话。

四、创编诗歌。

1、“小动物们捡树叶捡得这么高兴,别的小动物看见了,也想来捡树叶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呢?它们捡到树叶后会对小树叶说什么话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地说一说。”

幼儿与旁边的同伴轻声讨论,师巡回指导。

2、“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捡树叶?它们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什么?谁来说说看。”

3、“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个游戏,老师做秋风阿姨,小朋友做小动物捡树叶,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一句话,好不好?”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二

1.欣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量词:一棵、一湾等,学习动词:挂、漂、盛。

: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会量词:一棵、一湾等,学习动词:挂、漂、盛。

1.月亮图片、背景图、背景音乐、青蛙、小鸟图片。

2.课前请家长配合带孩子在有月亮的晚上在不同地方观看月亮。

一、谈话导入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老师也有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xxx。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师配乐朗诵,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是什么名字?你听到诗歌中说谁是月亮的好朋友。

2.再次欣赏,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提问:你听诗歌中小鸟、青蛙、宝宝说了什么?

3.分段理解诗歌,并出示图片。

朗诵诗歌第一段,并提问:小鸟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月亮。小鸟在树上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引导学习:挂)朗诵诗歌第二段,提问:青蛙在池塘里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引导学习:漂)师朗诵诗歌第三段,并提问:宝宝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月亮。(脸盆里)。宝宝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引导学习:盛)小结:小鸟看到月亮是挂在树上的,青蛙看到月亮是漂在池塘里的,宝宝看到月亮是盛在脸盆里的。

三、学习诗歌,并有感情的朗诵。

1.师幼一起学习朗诵。

2.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3.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仿编诗歌句式,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引导幼儿仿编诗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替换人物和树上、水里的动物。

教后反思:在这次诗歌朗诵过程中,我在练习策略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幼儿主动性还挺高的。我是这样尝试的:在每一次练习时都有不同的要求,首先一起边看图边和老师一起练习;接着老师退出,只看图;然后连图也退出,全凭记忆;最后是通过分男女、分组等形式来进行比赛,因为进入中班幼儿好胜心更强,所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一次次挑战、比较,幼儿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三

月亮(诗歌)。

设计背景:

月亮是一种很常见的景象,它总是高高的挂在天空,小朋友们都见过它,然而却从未近距离的接触过。容易让小朋友产生遐想。诗歌《月亮》把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拟人化了,富有很浓厚的儿童气息。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幼儿生活。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同时,通过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诗歌语言和画面,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并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夜晚中,有一棵大树,树上停着几只小鸟,树下是一片池塘,池塘上还飘着几片荷叶,荷叶上蹲着青蛙。池塘旁的空地上,蹲着个宝宝,正看着面前的大脸盆呢。

2、月亮的图标一只。

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月亮图标)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你们在什么时候见过它啊?在什么地方呢?那除了在天上,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呢?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师配乐朗诵,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你听到诗歌中的月亮都出现在哪里啊?

3、出示背景图,朗诵诗歌第一段,并提问:小鸟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月亮。(树上)。小鸟在树上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引导学习:挂)带幼儿一起朗读。

朗诵诗歌第二段,提问:青蛙为什么会在池塘里看到月亮。青蛙生活在池塘里)。青蛙在池塘里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引导学习:漂)青蛙看到的月亮是真的月亮吗?(倒影)带幼儿一起朗读。师朗诵诗歌第三段,并提问:宝宝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月亮。(脸盆里)。宝宝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引导学习:盛)宝宝看到的月亮是真的月亮吗?(倒影)带幼儿一起朗读。

小结:小鸟看到月亮是挂在树上的,青蛙看到月亮是漂在池塘里的,宝宝看到月亮是盛在脸盆里的。

三、学习诗歌,并有感情的朗诵。

1、师幼一起学习朗诵。

2、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3、分小组朗读。

四、仿编诗歌。

月亮除了会落在树梢还会落在哪里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后添画。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这样为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活动效果:

这节活动课是在开学刚刚一周时组织的,所用孩子是中班的幼儿,由于幼儿刚刚升入中班,且返园时间较短,所以孩子们的常规不是太好,在目标的确定上,我觉得孩子刚刚接触诗歌,让孩子欣赏意境显得有点困难,因此,本节活动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诗歌。感受美的意境只是一次接触,在今后的很多文学活动中将加深对没的文学的欣赏。这个活动中幼儿对诗歌的内容基本理解,并学会了诗歌。活动结尾部分的仿编只是一个小插曲,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四

(二)执教人许红红。

主备人建议。

活动目标活房下、河边、小桥旁等不同的地方观看月亮。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中呈现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歌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关系,运用角色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

3、能注意倾听同伴发言,并大胆说出自己仿编的诗句。

1、请家长配合,在有月亮的晚上带幼儿外出散步,从树间、楼。

时间班级。

中二班。

侧记。

2、月亮图片(月亮的影子是移动的)1张。

3、背景音乐和配乐诗歌磁带、录音机。

4、幼儿用书《月亮》。

2、集体欣赏教师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

教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月亮的活动流诗歌吧。

教师朗诵诗歌后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和谁好?

3、请幼儿翻阅幼儿用书画面,同时播放诗歌录音。

集体倾听诗歌录音,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的美。

教师:小鸟、青蛙和宝宝分别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们有什么感觉。

4、师幼以互动方式学念儿歌。教师:每一棵树梢——幼儿:挂一个月亮。

重点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5、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教师: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除了小鸟说“月亮和我好“,还有谁和月亮好?„„。

教师;除了树梢、池塘,还会有什么接近月亮,还会有谁说“月亮和我好”?

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仿编。

老师将幼儿仿编的诗歌用简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大家一起朗诵。

教后。

反思。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五

1、观察图夹文诗歌形式,感知诗歌重复对称的结构,学会看图文有序的朗读诗歌。

2、通过观察图片,感知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3、能积极大胆地仿编诗歌,有表情的朗诵诗歌,表达心中最美丽的事物。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图片:小鸟、蓝天、小鱼、小河、蜜蜂、花园、小朋友、幼儿园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录音机,音乐磁带《国旗多美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想一想,在你的心里,你觉得什么最美丽?(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看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多媒体课件1234,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两者之间的联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最美丽》。

教师边提问边播放课件,问“画面上有谁,在他们的心里,什么最美丽呢?”

引导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课件5,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图夹文诗歌,并带领幼儿根据图文的提示,有序地朗诵诗歌1—2遍。

4、观察图夹文诗歌,阅读汉字,感知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看图文说说,这个诗歌有什么特点?这些汉字读作什么?请个别幼儿指认汉字,并带领大家读一读诗歌。

5、拿掉蓝天、小河、花园、幼儿园、图片,教师问,幼儿答,师生合作念诗歌。拿掉小鸟、小鱼、蜜蜂和小朋友图片,幼儿问,教师答,师生合作念诗歌。

6、仿编诗歌《最美丽》。

(1)还有谁的心里会认为蓝天最美丽?还有谁的心里会认为小河、花园最美丽?(教师在留空的地方画出简单的图形,带领幼儿念仿编的诗歌。

(2)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在他们的心里还有什么最美丽?

(3)教师快速画出仿编的事物,最后带领幼儿念仿编的诗歌。

三、结束部分:

在小朋友的心里,除了幼儿园最美丽,还有什么最美丽呢?你们听,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国旗多美丽》。

附诗歌《最美丽》。

小鸟的心里,蓝天最美丽。

小鱼的心里,小河最美丽。

蜜蜂的心里,花园最美丽。

小朋友的心里,幼儿园最美丽。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六

活动名称:诗歌“绿色的世界”(小班)。

活动要求: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趣。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大胆进行想象。

3.学习仿编诗歌句,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案准备:

1.教学用书——“绿色的世界”

2.绿色的眼镜,幼儿每人一副。

3.红、黄、兰色的玻璃纸。

教案过程:

(一)观看无色彩的图书——“绿色的世界”

1.图书上有什么?

2.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

(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4.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5.请你们也戴上绿色的眼镜来试一试。

(二)欣赏诗歌——“绿色的世界”

(老师配乐朗诵)。

提问:1。这首小诗说了什么?

2.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

3.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

(三)学念诗歌——“绿色的世界”

让幼儿带着绿色的眼镜读念诗歌。激发兴趣。

(四)仿编诗歌句。

提问:

1.如果你戴上红颜色的眼镜,又会看到一个什么颜色的世界呢?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七

1、感受秋天里树叶飘落,小动物们捡树叶的欢喜之情,学说诗歌中小动物的话。

2、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创编诗歌的能力。

1、反映诗歌内容的多媒体教具。

2、带幼儿捡过树叶,并和树叶做好朋友。

一、看图片,引起幼儿想象。

“今天,老师又要和小朋友来看一看,说一说了。”

1、出示多媒体动画的封面。师:这两个是什么字?有谁知道?

2、出示第一幅动画。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二、感知诗歌内容你。

1、“树叶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草地上捡树叶,

还和树叶宝宝做了好朋友,你和小树叶宝宝讲了什么悄悄话呢?

2、“小朋友捡树叶高兴吗?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捡得这么高兴,它们也想来捡树叶了。

那么,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到底哪些小动物会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分别出现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

3、“这些小动物捡到了树叶会对小树叶说什么悄悄话呢?”

教师: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说……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说……。

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说……。

“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了什么话呢?

4、“小动物到底对小树叶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演示动画,幼儿完整欣赏诗歌一遍。

5、再次感受诗歌一遍。

三、理解诗歌内容。

1、“小动物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了什么呢?”

2、老师放动画,幼儿集体说小动物的.话。

3、老师放动画,幼儿分组说小动物的话。

四、创编诗歌。

1、“小动物们捡树叶捡得这么高兴,别的小动物看见了,也想来捡树叶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呢?它们捡到树叶后会对小树叶说什么话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地说一说。”

幼儿与旁边的同伴轻声讨论,师巡回指导。

2、“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捡树叶?它们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什么?谁来说说看。”

3、“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个游戏,老师做秋风阿姨,小朋友做小动物捡树叶,

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一句话,好不好?”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八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大胆想象并设计出森林里的动物来尝月亮的情景。

学习句式“xx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说月亮的味道真好”

难点形成原因。

想象力局限。

难点解决策略。

需要幼儿实际图像与手形进行结合想象。

一、幼儿预期表现。

1.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3.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幼儿能想象月亮的各种形态,以及月亮的形状,对月亮的味道具有想象力。

1、提问的方式还有待改进,提问的主题要更加明确,避免因为主题不明而?影响幼儿回答。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九

1、理解诗歌内容,会根据课件提示学习念诗歌。

2、初步尝试用接龙的方式念诗歌。

3、体验一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课件、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月亮一个,星星挂饰若干。

1、t:“宝宝们看,谁来了?”

2、认识星星和月亮,一起念。

3、星星和月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出来?

4、星星和月亮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来看看月亮是家里的谁?

1、出示课件,逐幅欣赏。

提问:月亮是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星星是什么呢?听,并一起说一说。

月亮的嘴巴在干什么?请幼儿用动作做一做。

星星的眼睛呢?请幼儿用动作做一做。

月亮好,好妈妈,星星好,好娃娃。

2、完整欣赏诗歌(教师边念边逐幅出示课件。)。

3、幼儿跟教师学念诗歌。(出示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组图)。

4、出示月亮和星星的挂饰,教师扮演月亮,念前一句,幼儿扮演星星接下一句。

5、请幼儿演月亮,念前一句,其他幼儿扮演星星接下一句。教师用体态语提示。

6、小结:星星是好娃娃,月亮是好妈妈,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t:“小星星,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十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1、ppt1:蒲公英图。

师:这是谁呀?他的心情怎么样?

2、过渡语。

师:那他怎么会伤心的呢,我们来听一听。

1、欣赏故事第一、二段。

师:什么叫做“陌生”?如果你来到这样一个地方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2)出示ppt2,学说对话。

师:蒲公英遇到了谁,它们怎么安慰它的?蒲公英接受安慰了吗?他怎么说的?

(3)过渡语。

师:蒲公英真的是很着急想要回家了,会有谁来帮助他回家吗,我们继续听。

2、欣赏故事第三段至第五段。

师:是谁帮助回家的?小仙女用什么办法帮助蒲公英回家的?

师:月亮船上的小仙女是怎么问蒲公英的?蒲公英怎么回答的?(角色对话,集体加个别)。

师:仙女明白蒲公英的家在哪里,你们明白了吗?你怎么知道蒲公英的家在中国?

师:你们知道蒲公英说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有这么多世界之最的地方就是中国,到底是不是,我们继续听。

3、欣赏故事第六、七段。

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呀?

师:蒲公英真开心终于找到了家,蒲公英找家的故事就《月亮船》,我们来完整听一听。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我们的祖国除了有这么多世界之最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壮观的景色。我们一起乘着月亮船去看看吧!(壶口瀑布、梯田、九寨沟、沙漠、草原等)。

师:你觉得我们的中国怎么样?你去旅游过吗?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欣赏一下祖国美丽的风景。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十一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小蜂窝》。问:是谁飞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出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语言节奏说出:__飞来了,欢迎__的句子。

3、创设情景,理解诗歌内容。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和特点。通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四这种昆虫的本领。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

[活动延伸]。

将活动的头饰和挂图放到表演区,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昆虫的印象!

附儿歌:

什么虫天天忙采蜜?

什么虫爱穿花衣裙?

什么虫飞翔象飞机?

什么虫提只小灯笼?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爱穿花衣裙。

蜻蜓飞行象飞机。

萤火虫提只小灯笼。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十二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诵读。

2、发挥想象力,感受儿歌意境美。

哑剧表演、轻音乐、与儿歌相关图片若干及完整的图谱。

一、以观看哑剧表演"月亮下来吧"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

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共同猜猜哑剧表演中的动作,并根据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三、在轻音乐的伴奏下欣赏儿歌,感受儿歌意境美,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提问:你们听完这首儿歌有什么感受?

儿歌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看完哑剧表演没有猜到的呢?

2、添补幼儿未猜到的图片。

四、结合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提问:儿歌中月亮都被变成了什么?(球、镜子、小船)。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把月亮变成形状不一的球、镜子、小船呢?并出示月相变化图。

师小结:月亮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它在每个月月初时是又弯又小,随时间一天天过去,它渐渐变圆,当它再变到又弯又小时,一个月就过去了,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状其实是不一样的。

3、提问:当它变成球、镜子、小船时,谁都把它怎样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

4、出示与儿歌相关的完整图谱。

五、通过完整的图谱,学习诵读儿歌。

1、根据图谱,师幼共同诵读儿歌。

2、请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读。

3、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配乐读。

4、请幼儿为儿歌配上动作完整诵读。

六、活动结束:请幼儿来当魔术师,发挥想象,看看月亮还能变成什么,把它画下来,比比谁变得多,画得美。

中班语言诗歌月亮教案(专业13篇)篇十三

1、理故事内容,了解月亮在不断的变化。

2、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初解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能大胆想像,进行创编活动,并尝试做图书。

课件、月亮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月亮吗?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讨论。

3、小结:有的小朋友说月亮是圆的,有的小朋友说月亮是弯的。

二、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幼儿听故事,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3、播放故事《月亮姑娘做衣服》,并提问: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夜风吹过,很冷)。

(2)月亮姑娘怎么办呢?决定要干什么?(请裁缝做衣裳)。

(3)裁缝为月亮姑娘做衣裳前做了些什么?(量尺寸)。

(4)裁缝为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几次衣裳?(3次)。

(5)为什么月亮姑娘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月亮在不停变化)。

(6)月亮姑娘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导幼儿说出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总是发生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月亮姑娘的身体越来越胖。

3、看图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月亮姑娘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吧!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月亮姑娘刚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刚开始的时候是弯弯的月牙,像眉毛一样。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眉毛。

观察第二幅图:

教师:月亮姑娘的身体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姑娘胖了一点,像镰刀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出示第三幅图片:

教师:月亮姑娘的身体又变成了什么样?

引导幼儿发现又胖了一点,像小船一样。

并用一句话来描述: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出示最后一幅图片:

教师:最后月亮姑娘的身体变成什么样子了?

引导幼儿发现胖胖的,像圆盘一样。

并用一句话描述:弯弯的月亮像圆盘。

教师播放月亮的变化图片,巩固幼儿的认识。

4、幼儿为月亮姑娘穿衣服。

5、放松活动,听音乐做动作找到座位。

6、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订成图书,区域活动时讲给小朋友听。

相关范文推荐

    夏儿歌教案(汇总16篇)

    一个好的教学工作计划应当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等方面的考虑。教师们可以通过借鉴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特点和亮点,创新自己的教

    学生军训有感(汇总19篇)

    在写作过程中,优秀作文常常具备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请大家看看以下作文,对比分析优秀之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了核武器之后,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奉

    初中综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2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借助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设计原理。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

    秋的高中秋的高中(模板21篇)

    优秀作文需要作者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实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秋天来了,天高云淡,蔚蓝的`天空中,

    扫墓活动策划书大全(16篇)

    活动策划是一种对于活动进行详细计划和组织安排的工作。在活动策划的道路上,每个策划师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和困难,以下的范文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清明节是我国传

    抗击疫情实用(优质19篇)

    写一篇优秀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得高分,更是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思路

    暖暖的幸福抒情(精选16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其背后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作文写作上的启示和指导。光阴似箭,岁月

    我家的小狗状物范文(20篇)

    优秀作文是逻辑清晰且结构严谨的写作,能够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优秀作文的要素,下面是一些典型的范文。我家有一只小狗叫胖胖,因为它躺在地上就

    音乐生个人简历(专业17篇)

    个人简历所包含的信息应根据求职者所应聘的职位和行业特点进行调整和筛选。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个人简历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五年级学生西游记读后感(模板13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以下是一些网友分享的读后感,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新的思考和见解。当我翻开《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