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纸韵

教学计划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在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份精选的教学计划模板,希望对大家的教学设计有所启发。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一

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图片,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刚刚过去的20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问题:生:怎样呼风唤雨?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生:呼风唤雨靠什么?

生: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助解决?

生:一些神仙的一些法术。

生:孙悟空 观世音……

一、预习探究:

过渡:呼风唤雨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了课文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边读边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二、合作交流:

1、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

(1)自己读一读词语。(2)学一学:

生1:(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

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

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品读体验: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

2.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3.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4.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下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谁来说说。

师过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

2. 交流。

(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你们来想一想。

4. 师:好了,谁来说说?

生1: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指名学生回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结合课文理解句子: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6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7.指导朗读: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8、区别“发现”与“发明”

板书:

人类登上月球 人造飞船 人造卫星

潜入深海 潜水艇 电视

远洋船舶 飞机 原子核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飞船登上月球,人造飞船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已有奥秘,这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4)师总结:例:发现原子核

(5)师:把你的正确答案写在表格里。

发现

发明

人类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人造飞船

人造卫星 电视

潜水艇 飞机 远洋船舶

四、巩固延伸:

2.师:我们在享受20世纪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二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题目为《呼风唤雨的世纪》。如何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2.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练习。

3.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会读):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2)、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生字。

3.写生字。分析字形。板书赖,指导拿笔姿势及书写姿势。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第1自然段),齐读。

2.读一读,想一想,是谁来呼风唤雨?又是什么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第二自然段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提问一人读,其他生思考)。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生:这是一个设问句。

3.老师听同学读课文时发现两个词,谁能告诉我怎么理解“发明”“发现”?

发现:原先存在的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和规律,现在被人们探索出来了。

发明:原先不存在,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练习。

4.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1)提问生答。上百万年历史又叫什么社会?——农耕社会板书。

谁能和老师分享下这几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腾云驾雾”指能乘着云雾在天上飞。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空闹东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

(4)齐读课文揣摩农耕社会生活状况。(从那时候到美好愿望)。

(5)可是到了20世纪这些幻想纷纷变成了什么?——现实。(板书)。

(6)美好愿望从幻想变为现实,文中用了哪一句诗来描写的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现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速度之快以及范围之广,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一项不到的惊喜。

什么写作方法?------引用。大家写作的时候可以加以运用,会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有感情朗读诗句。

5.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回过头来看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农耕社会和20世纪的生活状态,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板书作比较。写作要加以运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6.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提问回答。齐读。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呢?齐答。

科学技术。(罗素引用)。

7.科学技术将20世纪变成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咱们现在的21世纪呢?

火箭、机器人等等。

8.你收获到了什么?

好好学习,创造更多发明发现。

(四)拓展延伸。

1、课后搜集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看谁搜集得又多又好。

2、课下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人类。

农耕社会科学技术20世纪。

幻想——现实。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三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

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四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一,媒体激趣,聚焦"科技"。

1,播放视频: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火片段,"神舟七号"发射片段。让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2,师:是呀,真是太厉害了,太神奇了!这一切都得意于伟大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科技呼风唤雨的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切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之间喜欢的词句或难理解词句轻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3,出示新词,加强巩固。

4,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词析句,激喜欢之意。

1,谁能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文中哪些词句让你觉得难以理解。

(1)理解"呼风唤雨":让学生先相互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联系课文理解。

出示句子:

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通过以读带讲来理解:呼风唤雨在课文中的意思是科学技术的用处之大,本领之强。学习作者运用设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方法。

(2)理解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故事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理解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的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联系诗句来里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在文中中的意思是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体会作者的表达艺术。

(4)理解"地球村":

什么是的"地球村"为什么说科技的撒站,日益把人们居住的星球变程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你还能说说生活中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5)"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多年以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时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够吧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再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科技发展迅猛之速的理解便会水到渠成。

四,畅谈未来,升热爱之情。

2,你们现在有什么理想,你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吗。

现在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你想为人类是会的发展做哪些努力呢请大家自由谈谈吧!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腹地的变化,但是科技发展的脚步是永不停步的,让我们能够怀着心中的理想,不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也会有你们的产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语言,在感受科技变化的同时,树立起从小学好科学文化会知识,树立起服务科学的意识和信心。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句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收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为下节课的"科技发展畅谈会"做准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五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述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能够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资料,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推荐。然后运用这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六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和作者路甬祥爷爷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去感受生活的精彩。请大家齐读课题,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出示大屏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

1、学习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说说自己画出的句子。

b这么多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舒适了? 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是什么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齐读。(引导读整段,读出高兴、激动或者自豪、幸福的语气)

d还知道哪些20世纪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小组交流。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渡:我们能感受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三自然段

b文中有一句诗科学技术进行了称颂,在哪儿?【点击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读句子,简单理解。

c如果把诗人写的雪景比作20世纪的科学成就,那这个成就是怎样的?能将这种“大”和“快”读出来吗?请几名同学读诗句。师范读。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第二自然段

a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观和改变的?(板书:科学技术)具体说,是人类(板书: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板书:发现、发明)

b在课文中仔细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试着用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

c谁来把整段话读一读?指名读(自豪、吃惊)。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学习第五自然段

a正如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说的 “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齐读。

三、拓展运用

展望未来,你还希望科学技术为我们创造怎样的奇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呢?

四、总结

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七

其一,词语教学,彰显年段特点。中年级的词语教学,较低年级应当更多地开始关注“义”的教学。因此,在词语教学中,除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解决读音字型外。还在教学中增加了“义”的教学,如:“呼风唤雨”的理解;解决读音后,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注重方法的引领。如:“原子核”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农耕社会”一词,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在具体的语境当中理解词语;“程控电话”一词,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其二,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恰当结合。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较偏重工具性,但是,我们要有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的语文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说明方法感悟,更注重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与人文提升。先引领学生读懂“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然后,让学生发现这是一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让学生发现这是一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后,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从两者的对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领学生进行人文感悟:是科技改变了世界。

其三,突出语言实践。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读懂了“过去”与“现在”后,让学生用词语概括;我让学生到具体的语境中分辨“发现与发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描述20世纪科技成就时的用词特点,然后,仿说。通过小连笔,不但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而且在同时,通过写感悟科技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教学主线]。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

3、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受对比说明的表达效果。

[教学预设]。

一、课前谈话,激发期待。

1、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

(出示课件,并介绍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2、老师摘录了书中的一些瞬间。

(课件出示:教师用书中的20世纪主要成就简介)。

3、设疑:那么多的成就,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介绍,你会怎么表达呢?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路甬祥爷爷是怎样写的?

(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梳理问题)。

三、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当然,别忘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基本要求。

2、学生读课文。

3、字词学习。

(1)出示字词,学生自由朗读。记下自己不会读的。

(2)同桌互读,互相帮忙纠正读音。

(3)个别检查。

(4)释义: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或引导用工具书;或引导在文中语境中理解;或联系生活理解)。

(5)读完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出示难读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也可教师直接问: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然后板书中心句)。

(1)读句子。

(2)“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a自由说。

b教师出示词典中的几种解释,让学生联系课文选择。

(3)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五、品读课文,感悟巨变。

1、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语段一。

语段一:。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1)读句子。

(2)里边有一个生字,(教师板书:幻想)。

a这个字与“幼”容易混淆,写一写。

b幻想是什么意思?或找个近意词。

(3)古时候人们都有哪些幻想。(板书:过去)。

a学生交流,读文中句子。

b都说美好的愿望源于生活,那么古时候人类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导入语段二。

2、根据学生交流引出语段二。

语段二: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1)读句子。

教师板书:7000000。

(3)引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人类生活在……。

三百万年过去了,人类还生活在……。

七百万年过去了,人类依然生活在……。

(4)终于到了20世纪,(引导学生读语段一)。

a课文中哪段话告诉我们,这些幻想都变成了现实?

(板书:现在,现实)。

b导出语段三。

3、根据回答,出示语段三。

语段三: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读一读,想一想,20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我们再细细地读一读前半句,作者的用词很有特点。(出示: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a引导学生发现动宾结构。先让学生发现,再提示。

b读一读。教师读动词,学生读名词。

c请学生仿。有困难就提示练习。

(3)这么多的发现与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比如:

(教师出示: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看电视,只要轻轻按一按遥控器,丰富多彩的内容、五彩缤纷的画面就展示在眼前。

(                                                                        )。

a让学生选择一种发明,进行练习仿写教师的例句。

b生师交流。

c教师相机小结,解释“地球村”

(4)带着这样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4、把过去与现在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

(1)根据回答,板书:作比较。

(2)从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科技。

5、引读:是的,是科技让7000000多万年的幻想,在100年便实现了,所以,读(出示语段一)。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变化,你会用什么词,什么话?

(2)作者是怎么形容的呢?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教师讲授这句诗的原意。

b在这里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c抓住“忽如一夜”,引导读出快的感觉。

抓住“千树万树”,引导读出多的感觉。

六、呼应开头,设疑结课。

(2)再读这句。

2、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20世纪呼风唤雨的,那么“将来”呢?

(板书:将来与?)。

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科技。

过去  现在  将来。

幻想  现实    ?

作比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八

语文课堂是搭建学生与文本,与编者,与作者,与教师之间相互对话的平台,本课的设计立足文本,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文章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发展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材理解】。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状况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方式增强的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学生学习这片文章,能够在感受科技发展的迅速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并且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并且从小树立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体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联系生活世纪,说说科技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作者运用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聚焦"科技"。

1,播放视频: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火片段,"神州七号"发射片段.让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2,师:是呀,真是太厉害了,太神奇了!这一切都得意于伟大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科技呼风唤雨的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切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之间喜欢的词句或难理解词句轻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3,出示新词,加强巩固.

4,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词析句,激喜欢之意。

1,谁能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文中哪些词句让你觉得难以理解。

(1)理解"呼风唤雨":让学生先相互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联系课文理解.

出示句子:。

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通过以读带讲来理解:呼风唤雨在课文中的意思是科学技术的用处之大,本领之强.学习作者运用设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方法.

(2)理解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故事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理解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的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联系诗句来里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在文中中的意思是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体会作者的表达艺术.

(4)理解"地球村":。

什么是的"地球村"为什么说科技的撒站,日益把人们居住的星球变程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你还能说说生活中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5)"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多年以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时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够吧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再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科技发展迅猛之速的理解便会水到渠成.

四,畅谈未来,升热爱之情。

2,你们现在有什么理想,你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吗。

现在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你想为人类是会的发展做哪些努力呢请大家自由谈谈吧!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腹地的变化,但是科技发展的脚步是永不停步的,让我们能够怀着心中的理想,不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也会有你们的产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语言,在感受科技变化的同时,树立起从小学好科学文化会知识,树立起服务科学的意识和信心.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句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收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为下节课的"科技发展畅谈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科技。

幻想。

千里眼。

顺风耳现实。

腾云驾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主要是以交流会的形式开展,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收集的有关科技发展资料,并别比一比,看看哪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最新,评出班级里的"科技之星",并且教师播放人类航天飞行的视频,配以解说,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九

课前谈话: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看什么书?老师也喜欢看书,而且比较喜欢看神话故事(板书:神话)你们喜欢吗?也喜欢啊?那是兴趣相投啊。那我想问问大家:。神话故事当中,哪个人物是跑步最快的?看得最远?耳朵最长?哪个人物能刮风下雨?(千里眼、顺风耳、龙王、孙悟空、土行孙)。

师:看来还真不是吹的。还要表扬大胆发表见解的同学们,希望课堂上也能大胆响亮地回答问题。

好了,我们先上课吧。

一、揭题:3分。

师:刚才我们讲到的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本领那么大,你想送给他们一个什么词?老师也想送给他们一个词:呼风唤雨师:知道什么意思吗?(神通广大)。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和这个词有关,叫做: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世纪”指的是一百年。我们现在是21世纪,文章写的是20世纪,上一个100年。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大意。5分。

要求: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1.把生字词读准确,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评价:书声琅琅,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读书的习惯也非常好。)。

1.刚才老师认真听了几位同学的朗读,可能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依赖农耕幻想潜入船舶哲学家。

指明读。齐读。指导:幻和潜的写法。学生练写。

2.交流为什么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自由说)评:同学们真不错,读了一遍课文,就能读通读顺课文,并且初步了解了为什么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再读课文,抓比较20分。

师:呼风唤雨是一个古老的词语,一个词,四个字,寄托了古代人多少的幻想和希望,那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是用什么来呼风唤雨的?20世纪人类又是怎么呼风唤雨?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拿起笔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画一画。可以在句子边上写上批注。

交流板块一:

1、  古代人是怎么呼风唤雨的?(学生交流)。

2.出示: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谈谈你的感受。千里眼是想看的很远,顺风耳是想听的很远,腾云驾雾的神仙是想自由地在蓝天翱翔,你看人们的愿望是多么美好,但是实现了吗?从哪看出来?(抓住只能)虽然充满幻想但又非常无奈,人们只能在神话当中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导朗读。

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靠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师:你感受到这百万年的巨大变化了吗?(没有)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没有变化?(一直)再感情朗读。

4.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学生说。

评:是的,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齐读)……。

版块二:20世纪人类又是怎么呼风唤雨?

1、  师:古代人只能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神话故事中,那20世纪人类是怎么呼风唤雨?(找到一个分句)。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师:指名读,谈感受,是的,古代很多的幻想都变成了现实: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呢?请大家齐读。

3.你知道20世纪靠什么呼风唤雨吗?(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人类(板书: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板书: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引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引读)上百万年的总和。

4.那你能结合20世纪人类取得的成就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吗?

师小结:发明不同于发现。发现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然规律和本质。而发明创造则是运用自然规律或本质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方案。发现是不能获得专利的。只有发明才能获得专利。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句子填一填。(学生填)。

出示:()月球(  )深海(  )天体()奥秘。

评:其实每一个词语的运用,作者都是精雕细琢的,一起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5.除了书上列举的这些科技成就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科学成就?

评: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啊,你感受到了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三四自然段的相关句子。(学生自由读)。

四、学习古诗4分。

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春风”指什么?“梨花开”指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成就大,快)能将这种大、快读出来吗?指名两人朗读,师生配合读。

师:这么一篇严谨朴素无华的文章,用上了这么一句诗以后就增色不少。

五.总结升华3。

这篇文章用短短的600多个字介绍的是一个世纪,一百多年,这么多的科学成就,如果用诗的语言来概括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哲学家的话说是“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那么作者是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语言来概括?(学生说)。

板书设计:

神话                现代科学技术。

发明发现            人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出初步的阅读感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程:。

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2.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3.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4.布置作业:(选做)。

练笔:未来的。

绘画:科幻画。

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二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容易被单个语言文字遮掩,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

2、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方式: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

七、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乡镇意见个人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出示课件)老师随画面内容旁白:孩子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因特网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解释课题,质疑牵引。

1、理解呼风唤雨: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在这里又作何理解呢?(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2、看了课题,你有问题想提吗?(是谁在呼风唤雨?是怎样在呼风唤雨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世纪是什么意思?)(一百年为一个世纪,属于2l世纪)。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各自的疑问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看看人们是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自学字词。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依赖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随机书写课堂作业本中“认一认,写一写”的生字。让学生选择最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书写。

(3)指名分节读课文,点评。

四、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仔细读课文,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1、2题的作业。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4题的作业。(教师说意思,让学生写词语或诗句,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

二、抓住主线,切入文本。

在我国的传说中,()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师:远古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三、深入文本,理解内容。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的美好的愿望。

()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教师随即出示20世纪的发现与发明的事例,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对20世纪的成就有更深的了解。)。

x射线:19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维生素:19,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

洗衣机:19,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和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再次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a、农业、畜牧业:培育出籼米杂交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培育出117个畜禽优良品种与品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蛋、水产品生产国。农产品量快速增长,营养水平改善,人均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多5岁。

b、交通方面:火车的提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民用机场1百多个,航线总线1165条,运输总量居世界第9位。

c、把煤、水、核燃料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

d、医疗保健: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等得到有效防治,减少发病约3亿人次,减少死亡400万人。

e、信息技术:紧跟新技术的潮流,报刊、书报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平均3点3个人中就有一部电话,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的网民达4331万户,居世界第三位。

f、21世纪我国实现飞天梦,中国宇宙飞船重演“嫦娥奔月”的惊人壮举。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

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你知道吗?(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1、畅想未来科技。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九、板书设计。

科学技术。

千里眼视频。

顺风耳人手机。

腾云驾雾飞机。

……类……。

幻想现实。

十、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作业本第4、5题;课后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问题研讨】。

如何把科普性文章上得更具语文味。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三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2课时。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

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总结: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四

1.会读文中的五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充资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知道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了人类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间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唤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并有感情读文。

一、揭题,质疑。

1。揭题,齐读课题。

2。说到“呼风唤雨”让你想起了谁?

3。我神奇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股神奇劲儿读读课题。

4。读过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1)释疑:哪个世纪?谁?靠什么?

(2)留下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5。你瞧,你们提出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在读课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词:

(课件提示:潜入深海、远洋船舶)。

(1)指名读准字音。

(2)用“潜”组词。

(3)再读读带有“潜”的易错词语。

(4)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读,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如果他读得不够好,就请你帮帮他。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能否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准确而流利,对于这篇课文来说,难点不是词语,而是句子。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视了难读句子的训练。)。

三、整体感知文章。

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自由交流,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梳理出变化巨大、变化迅速。)。

(设计意图:由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质的科学小品文,所以,一般课型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用在本课已经不太合适。所以,从整体谈谈读完文章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了。)。

四、体会文章论点: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变化之大、变化之快。

1.课文中哪儿写出了它的变化很巨大、迅速呢?默读课文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2.我看到同学们画出了很多句子,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吧。

3.谁在第3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

(1)“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千里眼”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顺风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腾云驾雾的神仙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过渡:是呀,农耕社会的人们只能用“神话”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了。

4.谁在第4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谈感受,读句子。(一读,旨在读出个人感受)。

(2).这里有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你觉得哪一个最了不起?(学生畅所欲言,师可做适当引导:如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等。)。

如孩子质疑,师可稍做解释:原子核、光年等或师可相机介绍原子核、光年。

原子核:让你想到什么?原子的核心部分,它的裂变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在军事、医疗等方面运用广泛。

光年:一种计算恒星间距离的长度单位。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一光年约为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那么百亿光年呢?(二读:读出“了不起”。)。

(3).相比较于农耕社会的生活,哪儿能看出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呢?

(4).“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听的,看的,玩的,学的,都有什么变化?(精神文化生活。)。

(5).生活在这样科技发达的新世纪,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愉快、高兴、激动、兴奋)。

(三读:读出前后变化之大,读出“高兴、骄傲”)。

(四读:师生接读)。

5.还有在其它段落中画出相关句子的吗?(学生自由交流)。

6.你瞧,你们多会读课文呀,你们读出了这20世纪变化之大,变化之快,再看看课文,有没有没读懂的内容呢?(引向诗句的教学。)。

7.这变化之大、之快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引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学生说说。表面理解:

一夜春风就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4)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和变化之巨大、之迅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谈)。是呀,这20世纪的变化就好像这一夜变白的世界一样让我们惊喜,再读诗歌。

(5)多好的诗呀,把它记在你的积累本上吧,以后就可以用它来形容日新月异的变化了。

(6)学生将其抄写在记录本上。

8.孩子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20世纪吧。(播放影音文件)。

小结:是的,是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科学技术造就了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20世纪,更是科学技术使人类仿佛拥有了“呼风唤雨”的力量,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留下“神奇”的思考。

20世纪是神奇的,路甬祥爷爷用了不到600字就将20世纪100年的辉煌都写出来了,这是另一种“神奇”。他是怎样写的呢?(板书:?)回家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五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理念】。

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自由的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子,会写12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间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计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语,直接导入。

说说“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是运用法力“呼风唤雨”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擎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直至结束。从远古时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那么多的创造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置于课始,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使课文的展开有很清晰的起点。

二、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位学生透透彻彻的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正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三、构建有效对比,深入学习课文。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2.请同学展开想象,各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3.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

4.师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渴望能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神奇力量,而20世纪,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像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文本,参与课堂,是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以及神话人物。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作进一步的铺垫。

(三)体会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个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读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和引申义。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一个世纪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个有效地对比:一个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像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拓展文本。

1.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和发展,并与家长、老师或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制成手抄报。

2.尽可能多的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

(设计意图)这两个作业的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语文教学不仅仅限制在课堂,让语文课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六

师板(“呼风唤雨”)同学们“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你印象中谁最能“呼风唤雨”

生;我仿佛看到那些神仙、孙悟空。

师;是啊,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他们往往把自己美好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科学院士路甬祥爷爷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世纪”中去验证一下吧!

生:这个世纪是20世纪.

师:20世纪(1999--20xx).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

师:这句话是文章的起始段,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

生: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这样一问一答,这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现在请女同读问、男同读答。

师: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

师:谁能说说“发明”和“发现”不同的地方?

生:发现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或找到的规律。

生:发明是通过探索创造出来的东西。

师:发现是看到或找到,而发明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有谁能运用其中的词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我这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海洋深处的秘密,()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

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师: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能不说(手指板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时间。在这两个时间里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边读边画)。

生:上百万年和20世纪。

师:上百万年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0世纪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师: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对比。

师:我们一起走进上百万前人们的生活。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语?你试着读一读。

生:我觉得要读好“一直”。更能体现远古时代人们上百万年都是那样,从来没有改变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七

语文课堂是搭建学生与文本,与编者,与作者,与教师之间相互对话的平台,本课的设计立足文本,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文章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发展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材理解】。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状况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方式增强的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学生学习这片文章,能够在感受科技发展的迅速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并且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并且从小树立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体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联系生活世纪,说说科技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作者运用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习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聚焦“科技”

1,播放视频: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火片段,“神州七号”发射片段。让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2,师:是呀,真是太厉害了,太神奇了!这一切都得意于伟大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科技呼风唤雨的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切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之间喜欢的词句或难理解词句轻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3,出示新词,加强巩固。

4,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词析句,激喜欢之意。

1,谁能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文中哪些词句让你觉得难以理解。

(1)理解“呼风唤雨”:让学生先相互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联系课文理解。

出示句子:

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通过以读带讲来理解:呼风唤雨在课文中的意思是科学技术的用处之大,本领之强。学习作者运用设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方法。

(2)理解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故事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理解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的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联系诗句来里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在文中中的意思是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体会作者的表达艺术。

(4)理解“地球村”:

什么是的“地球村”为什么说科技的撒站,日益把人们居住的星球变程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你还能说说生活中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5)“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多年以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时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够吧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再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科技发展迅猛之速的理解便会水到渠成。

四,畅谈未来,升热爱之情。

2,你们现在有什么理想,你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吗。

现在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你想为人类是会的发展做哪些努力呢请大家自由谈谈吧!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腹地的变化,但是科技发展的脚步是永不停步的,让我们能够怀着心中的理想,不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也会有你们的产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语言,在感受科技变化的同时,树立起从小学好科学文化会知识,树立起服务科学的意识和信心。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句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收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为下节课的“科技发展畅谈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科技。

幻想。

千里眼。

顺风耳现实。

腾云驾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专业18篇)篇十八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众所周知,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即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课文请同学们: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哪个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吗?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

1、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生动地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边读边画。(这里随机,学生讲到那一段我就从哪段开始讲,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2、古今对比感受成就: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

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电视新闻让我们了解世界;电话使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不管你在那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电话来交流、沟通;网络就更方便了,在网上可以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我们班转学温州的田王磊,老师就在网络上与她聊天。还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她。这网络比千里眼还千里眼。地球真成了一个“村子”。)。

(3)看课件感受20世纪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科技成就。)。

师: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为20世纪自豪吧!你能读出自豪感来吗?

(4)指名读、齐读。

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类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读。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分组对比读3、4段。

跟祖先比,20世纪的科技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生:舒适和方便。

师: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引导学生第3和4自然段对比,联系生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会现代生活的方便和舒适。)从电视、因特网、mp3、mp4带来精神生活变化。电话、手机通讯发达。火车、飞机出行方便!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大家一起读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齐读诗句。

这句诗讲的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如果把20世纪的科技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感受20世纪变化快、大。

感情朗读(把变化快变化大读出来。)。

(4)20世纪还有很多成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拓展内容)。

如此伟大的成就让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了解说明方法。

师:这两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

举事例和作比较。

那些是举事例哪些是作比较?

(祖先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课文中还有哪里有对比?跟王公贵族比,说明现在生活的美好。)。

师: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师:这些方法、这些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更加生动了。

对比两段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

三、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

2、“21世纪是______________的世纪。”

请你说一说,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相关范文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体会(专业16篇)

    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经历了某个事件、完成了某个任务、学习了某门课程等之后,对所取得的经验、感悟、收获等进行总结和体会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随着我们的整理工作,小编为大

    高中元旦联欢会主持稿开场白(优质15篇)

    主持词要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和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发。以下是一些优秀主持人的主持词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甲:新的钟声,新的一年,如歌如梦。乙:新的祝福,新

    合同能源管理协议(实用19篇)

    合同协议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双方就某项事宜达成一致的书面约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的合同协议范文。谭红霞’韩军委。1.平顶山

    初中五天军训心得体会(热门22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纪律训练和军事素质的自我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接下来是一些军训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

    秋季学期教师节国旗下演讲稿范文(17篇)

    教师演讲稿的写作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合和目标听众,以确保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尊敬的听众,教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珍惜并善加利用,共同培养下一代的优秀人才。

    我想对您说小学五年级(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它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高分作文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成就,我们有没有掌握写出一篇优秀作文的技巧呢?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

    学校秋季开学典礼讲话稿大全(17篇)

    开学典礼是学生们与老师、同学们重聚的时刻,它为整个学校创造了一种团结的氛围。下面是一些开学典礼总结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

    房地产中秋活动方案大全(17篇)

    活动方案的编制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无论是学校组织的活动,还是社团或企业的活动,这些活动方案范文都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宝贵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精选16篇)

    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延伸。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读后感范文,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作品的不同解读和思考角度。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易中天的

    演讲稿三分钟简单高中生(优质14篇)

    在三分钟内,我们可以完成一项任务,也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想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如何充分利用三分钟时间的实用建议。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