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

时间:2023-10-31 作者:雁落霞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幼儿园小班教案的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一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创设游戏宫情景(停车场、红灯笼、提供数量是“1”和“许多”的物体)小兔胸饰每人一个,鼓一面。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正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游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认识“1”和“许多”

1、发门票。

“游戏宫到了,可游戏宫不能随便进去,要有门票才能进去。”师问:“你们有门票吗?”(没有)“那妈妈有票吗?”(有)“有多少?”(‘许多’反复说三遍)。

小结:许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也就是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2、进游戏宫。

提出要求:进游戏宫时不拥挤,请宝宝们把票交给游戏宫的老师后才能进去(待幼儿全进去)。师问:“宝宝们,你们的票呢?”(全都交给游戏宫的老师了)有多少呢?(许多)。

小结:一张一张的票收起来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张票,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1)观察停车场。

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2)观察灯笼。

你们看,游戏宫上面挂着什么?他们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三、区别“1”和“许多”

请小朋友找找看游戏宫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四、游戏:兔妈妈和小兔子。

师:妈妈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妈妈跳几下?再听一听妈妈敲几下鼓?

现在妈妈要看看那只小白兔听的清做的对,妈妈敲一下鼓宝宝就挑一下;妈妈敲许多下宝宝就要跳许多下。(幼儿反复练习)接着妈妈说:“你们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许多个)现在请宝宝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问:“你们手上有几个萝卜?”(1个)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待萝卜全放进篮子)问:“篮子里有多少萝卜?”(许多个)。

小结:许多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许多的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游戏宫里玩了游戏,还学了本领,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宝宝们都很能干,现在我们抬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二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2、两个布袋:一个里面有一个皮球,一个里面有许多积木。

一、去游戏宫玩引出课题。

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游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出发吧!(律动进活动室)。

二、认识“1”和“许多”。

1、发门票。

师:游戏宫到了,游戏宫里不能随便进去,要有票才能进去,你们手上有票吗?(没有)妈妈手上有票吗?(有)有多少?(许多,多说几遍)现在妈妈把票分给你们,请你告诉妈妈你手上有几张票?(一张)师:刚刚妈妈手上有许多票,现在呢?(没有了)票到哪里去了?(发给小兔子每人一张)教师小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许多张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

2、进游戏宫。

师:孩子们,进游戏宫时要遵守规则,不要拥挤,妈妈在门口收票,孩子们等下把票给妈妈再进游戏宫。(幼儿进游戏宫)孩子们,你们手上有票吗?(没有了)那妈妈手上有吗?(有)有多少?(许多)妈妈把你们手上一张一张的票收回放在一起,就成了许多的票,所以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区别“1”和“许多”。

1、请小朋友找找游戏宫里什么东西是有1个,什么东西有许多个?

2、摸布袋游戏:请幼儿摸摸两个口袋里有分别有什么?有多少?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三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鸭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子一个;课件。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鸭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鸭妈妈要带小鸭子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鸭妈妈,几只小鸭子?引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

2、教师带小鸭子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二、创设情境“小鸭子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鸭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鸭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鸭子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鸭子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鸭子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鸭子。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鸭子,每只小鸭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鸭子,每只小鸭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时候不早了鸭妈妈要带小鸭子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对教材的反思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四

小班孩子直觉行动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对于“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感知较为困难,为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幼儿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并用拍手、跺脚、学小动物叫等身体动作加以巩固,最后,以“圈圈找朋友”、“分糖果”等游戏为载体,帮助幼儿亲身去体验“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意在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1、知识与能力:运用许多感官引导幼儿认识“1”和“许多”,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2、情感与态度: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3、品格与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活动。

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挂图1(森林背景)活动卡片(狮子一张,狼许多张);主题图2(蘑菇,一个大蘑菇,许多小蘑菇);塑料圈人手一个,糖每人一块。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教师讲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骄傲的狮子,它每天都要出去显威风,谁都不敢招惹它。有一天,大狮子出去练武,看见一群狼也在那儿练武,它就跑过去对狼大吼到:“你们这些小东西,胆子不小,竟敢跑到我这来,简直是找死,有本事我们来较量较量。”就这样,他们开始了较量,1只狼上来了,被狮子抓了,又上来1只狼被狮子抓了,1只1只1只……的狼都被狮子抓了。小朋友看看现在站起来的是谁?(狮子),是几只(1只),那倒下去的是谁?(狼)有多少?引导幼儿说出“许多”。教师继续将故事:“这时,狼的大哥对它的弟兄们讲,我们刚才是1个1个上去的,现在我们合起来一起上,肯定能够打败狮子,于是,1只狼起来了,1只狼起来了,1只1只……的狼都站起来了,变成“许多”只狼,一起上去和狮子较量,果然把狮子抓了,小朋友现在看,倒下去的是几只什么?(1只狮子),站起来的是多少狼?(许多)只狼。

2、在刚才的故事里,小朋友认识了“1”和“许多”,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动作表示一下“1”和“许多”。(竖起1只食指表示“1”,张开双臂表示“许多”)。

3、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1”,幼儿拍1下手,教师说“许多”,幼儿拍许多下手。

(二)观察比较,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

1、出示蘑菇主题图,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有多少蘑菇?(许多)。有多少大蘑菇?(1只);有多少红色的蘑菇(许多),有多少黄色的蘑菇?(1只)。

2、请小朋友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1”?哪些是“许多”?

(三)组织游戏,师幼互动,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

1、圈圈找朋友。

教师出示塑料圈放在地上:“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圈)。:“现在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圈,边拿遍大声说‘我拿了一个圈’幼儿拿到圈后坐下来,老师问:“我的许多圈哪儿去了?”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圈被小朋友拿走了,许多分成了1个1个……。请小朋友把圈放到地上,在圈里面跳“1”,在圈外面跳“许多”下。

现在圈儿累了,请小朋友把它送回来吧,边送边大声说“我送了1个圈。”“刚才小朋友每人给老师送了几个圈?(1个),现在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我的许多圈是哪儿来的?(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分糖果。和刚才的玩法一样,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分成了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今天和老师做游戏高兴吗?为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重点表扬在活动中认真听老师指令的和大胆讲述的幼儿。

请小朋友吃糖果结束活动。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五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创设游戏宫情景(停车场、红灯笼、提供数量是“1”和“许多”的物体)小兔胸饰每人一个,鼓一面。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正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游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认识“1”和“许多”

1、发门票

“游戏宫到了,可游戏宫不能随便进去,要有门票才能进去。”师问:“你们有门票吗?”(没有)“那妈妈有票吗?”(有)“有多少?”(‘许多’反复说三遍)

小结:许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也就是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2、进游戏宫

提出要求:进游戏宫时不拥挤,请宝宝们把票交给游戏宫的老师后才能进去(待幼儿全进去)。师问:“宝宝们,你们的票呢?”(全都交给游戏宫的老师了)有多少呢?(许多)

小结:一张一张的票收起来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张票,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1)观察停车场

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2)观察灯笼

你们看,游戏宫上面挂着什么?他们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三、区别“1”和“许多”

1、请小朋友找找看游戏宫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四、游戏:兔妈妈和小兔子

师:妈妈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妈妈跳几下?再听一听妈妈敲几下鼓?

现在妈妈要看看那只小白兔听的清做的对,妈妈敲一下鼓宝宝就挑一下;妈妈敲许多下宝宝就要跳许多下。(幼儿反复练习)接着妈妈说:“你们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许多个)现在请宝宝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问:“你们手上有几个萝卜?”(1个)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待萝卜全放进篮子)问:“篮子里有多少萝卜?”(许多个)

小结:许多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许多的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游戏宫里玩了游戏,还学了本领,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宝宝们都很能干,现在我们抬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认识大小和长短

一、活动目的:学习观察卡片上实物的大小和长短,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二、材料介绍:

(一)材料提供

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图一张(画有大小标记),回形针10个,筐5个。

(二)使用材料

(1).将筐里的实物分类。

(2).分别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

(3).再给小动物分别匹配相应大小的食物。

(三)教育功能: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学习分类。

(2)认识常见小动物,知道它们各自爱吃的食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三、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看底版图,了解大小标记。让幼儿取筐分类,找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说一说,这个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把它找出来,再给它们匹配相应的大小食物。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六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创设游戏宫情景(停车场、红灯笼、提供数量是“1”和“许多”的'物体)小兔胸饰每人一个,鼓一面。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正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游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认识“1”和“许多”

1、发门票。

“游戏宫到了,可游戏宫不能随便进去,要有门票才能进去。”师问:“你们有门票吗?”(没有)“那妈妈有票吗?”(有)“有多少?”(‘许多’反复说三遍)。

小结:许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也就是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2、进游戏宫。

提出要求:进游戏宫时不拥挤,请宝宝们把票交给游戏宫的老师后才能进去(待幼儿全进去)。师问:“宝宝们,你们的票呢?”(全都交给游戏宫的老师了)有多少呢?(许多)。

小结:一张一张的票收起来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张票,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1)观察停车场。

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2)观察灯笼。

你们看,游戏宫上面挂着什么?他们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三、区别“1”和“许多”

请小朋友找找看游戏宫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四、游戏:兔妈妈和小兔子。

师:妈妈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妈妈跳几下?再听一听妈妈敲几下鼓?

现在妈妈要看看那只小白兔听的清做的对,妈妈敲一下鼓宝宝就挑一下;妈妈敲许多下宝宝就要跳许多下。(幼儿反复练习)接着妈妈说:“你们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许多个)现在请宝宝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问:“你们手上有几个萝卜?”(1个)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待萝卜全放进篮子)问:“篮子里有多少萝卜?”(许多个)。

小结:许多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许多的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游戏宫里玩了游戏,还学了本领,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宝宝们都很能干,现在我们抬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七

让幼儿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使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1、课前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磁性教具:小房子1座,小白兔1只,许多萝卜(个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3、小篮子1只。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兔拔萝卜》,边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教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出示磁性教具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磁性教具小白兔)。

小朋友:“小白兔”

教师:“这是几只小白兔?”

小朋友:“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白兔在干什么呀?”(出示磁性教具萝卜)。

小朋友:“拔萝卜”

教师:“小白兔的萝卜地里有多少萝卜?”

2、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拔萝卜》,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教师:“小白兔很爱劳动,它在地里种了许多萝卜。萝卜一天天长大了,小白兔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幼儿做游戏)幼儿拔出萝卜时说:“我拔了一个萝卜。”

教师总结:“原来地里有许多萝卜,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地里还有多少萝卜?”

小朋友:“一个也没有了”

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把萝卜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师:“小朋友帮小白兔拔完萝卜,现在咱们把萝卜给小白兔送回家好不好?”

小朋友:“好!”

请小朋友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上一个萝卜。”

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教师:“小朋友今天帮小白兔拔萝卜,并帮它把萝卜送回了家,小朋友们累不累呀?”

小朋友:“累。”

教师:“天也快黑了,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和小白兔再见吧!”

小朋友:“小白兔再见!再见!”

放律动音乐让幼儿学小兔跳蹦出教室。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八

1、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条、1条……;1条、1条……合起来是许多。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

4、能正确说出什么是1个,什么是许多。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小动物图片若干,小鱼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去郊游》。

一、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

教师与幼儿一同听音乐《去郊游》。带领幼儿活动后在座位坐好准备上课。

1、巩固幼儿对数量1的认识。

家里有1只小猫、1个生日蛋糕,巩固对1的认识。

2、了解很多1合起来是许多。

咚咚咚,有人敲门,是谁呀?一只小狗、一只小兔、一只小鸡、一只小青蛙、一只白鹅、一只小牛、一只小猪,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说“许多小动物”。许多小动物都是有谁呢?小狗、小兔、小鸡、小青蛙、白鹅、小牛、小鸭、小猪。今天小猫过生日。

3、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

小动物说:“我们给小猫送来了许多小鱼”,通过小动物的礼物,“我给小猫送来了一条小鱼”,了解许多可以分成1只、1只、1只。

三、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1和许多的关系。

小猫过生日了,小朋友也给他准备了礼物,教师出示许多小鱼,(幼儿说:“许多下鱼”)小朋友把小鱼送给小猫好吗?教师把鱼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条小鱼,边分边说:“许多小鱼可以分成一条一条”。

通过小朋友给小猫送礼物,说:“我送给小猫一条小鱼”最后小猫得到许多小鱼。让幼儿进一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四、小朋友听郊游音乐休息。

1、幼儿到院子了捡树叶,每人一片,合起来是许多。

2、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1”或“许多”的物体有哪些。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九

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3、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水彩笔、吸管。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变魔术,出示一张扑克,让幼儿说出"一张",再出示多张,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此变出水彩笔、吸管)。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站着,再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许多小朋友"。再请小朋友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玩具,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玩具。

2、把一筐玩具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玩具,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玩具。老师问:

刚才地上有许多玩具,小朋友把玩具一个一个拿走,还有吗?幼儿:没有了。

3、让幼儿吧玩具放回筐里,老师: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玩具放回筐里,筐里有许多玩具。(老师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里,哪些物体是一个,哪些物体是许多。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

1、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条、1条……;1条、1条……合起来是许多。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

4、能正确说出什么是1个,什么是许多。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小鱼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去郊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

教师与幼儿一同听音乐《去郊游》。带领幼儿活动后在座位坐好准备上课。

二、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1、巩固幼儿对数量1的认识。

家里有1只小猫、1个生日蛋糕,巩固对1的认识。

2、了解很多1合起来是许多。

咚咚咚,有人敲门,是谁呀?一只小狗、一只小兔、一只小鸡、一只小青蛙、一只白鹅、一只小牛、一只小猪,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说“许多小动物”。许多小动物都是有谁呢?小狗、小兔、小鸡、小青蛙、白鹅、小牛、小鸭、小猪。今天小猫过生日。

3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

小动物说:“我们给小猫送来了许多小鱼”,通过小动物的礼物,“我给小猫送来了一条小鱼”,了解许多可以分成1只、1只、1只。

三、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1和许多的关系。

小猫过生日了,小朋友也给他准备了礼物,教师出示许多小鱼,(幼儿说:“许多下鱼”)小朋友把小鱼送给小猫好吗?教师把鱼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条小鱼,边分边说:“许多小鱼可以分成一条一条”。

通过小朋友给小猫送礼物,说:“我送给小猫一条小鱼”最后小猫得到许多小鱼。让幼儿进一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四、小朋友听郊游音乐休息。

活动延伸:

幼儿到院子了捡树叶,每人一片,合起来是许多。

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1”或“许多”的物体有哪些。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一

2、让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为许多的"1",很多的'"1"合起来就是"许多"

1、苹果树一棵,苹果卡片,塑料筐,刺猬头饰

2、教师帮幼儿戴上头饰

1、导入活动

师:冬天要到了,刺猬妈妈带着孩子们来采摘苹果做为过冬的食物.

2、出示苹果树

师:这是什么树啊?

幼:苹果树

师:树上有多少苹果啊?

幼:一个,两个,三个……数也数不清

师:数不清就是许多,树上有许多苹果?

幼:树上有许多苹果

师:树上有多少苹果?

幼:树上有许多苹果

3、参与活动

师:下面请小刺猬们每人摘一个苹果,一边摘一边说:"我摘了一个苹果"

幼:每人摘一个苹果说:"我摘了一个苹果"

老师指着没有苹果的树问:"许多的苹果哪去了?"

幼:"我摘了一个,他摘了一个……"

师:"现在请小刺猬们把摘到的苹果放进妈妈的筐里,一边放一边说:"我放了一个苹果"

幼儿活动并说:"我放了一个苹果"

师:"小刺猬们的苹果去哪里了?"

幼:我放了一个在筐里

师:筐里有多少苹果?

幼:有许多的苹果

师:许多的苹果哪里来的?

幼:我放了一个,他放了一个……

教师总结:原来你放了一个,他放了一个,一个一个的苹果合起来就是许多的苹果

4、活动结束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二

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3、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水彩笔、吸管。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变魔术,出示一张扑克,让幼儿说出"一张",再出示多张,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此变出水彩笔、吸管)。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站着,再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许多小朋友"。再请小朋友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玩具,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玩具。

2、把一筐玩具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玩具,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玩具。老师问:

刚才地上有许多玩具,小朋友把玩具一个一个拿走,还有吗?幼儿:没有了。

3、让幼儿吧玩具放回筐里,老师: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玩具放回筐里,筐里有许多玩具。(老师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里,哪些物体是一个,哪些物体是许多。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三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幼儿答:一个也没有了。

3、让幼儿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多积塑。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

例如:我有一张嘴,我有许多牙齿,我有一个头,我有许多根头发......

1、小白兔拔萝卜。

目的:通过游戏认识1和许多。

准备:玩具萝卜(于幼儿人数相等),篮子一个。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附近再画一个小圆圈假设为小白兔的家。离小圈两米远画一横线假设为山,萝卜放在山上。

玩法:幼儿扮小兔子,找出一名衣着鲜艳的"小兔"站在小圈里,其他"小兔"站在大圈里。老师启发幼儿认数:小圈里有几只"小兔"?大圈里有多少只"小兔"?(老师最后告诉幼儿:"小圈里有一只"小兔",大圈里有许多只"小兔"。然后"小兔"到山上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一个。由老师发信号,"小兔"从家里蹦出来,到山上拔萝卜,边蹦边念儿歌:"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每只"小兔"到横线前拔一个萝卜。老师问:"你们手中有几个萝卜?"幼儿回答后,老师让"小兔"将萝卜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然后问:"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是多少萝卜?"总结,一个一个萝卜放在一起就是"许多"萝卜。幼儿边跳边念儿歌下山。

2、小蚂蚁运粮。

玩法:老师出示塑料筐(当仓库),说: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怎样才能使仓库里有许多粮食?请幼儿扮演小蚂蚁,每人去运一袋粮食放进仓库,然后提问: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了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就有许多粮食,一袋一袋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粮食。)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把粮食运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让幼儿每人运一袋粮食,看看仓库里还有没有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许多粮食就分成了一袋一袋。)。

日常活动教育:

2、在吃副食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亲子游戏:母鸡和小鸡。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长方形。

活动准备:课件房子图形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长方形香糊。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看课件。师:今天有个图形宝宝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想知道是谁吗?(长方形)。

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节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转呀转翻跟头)。

二、感知不同的长方形。

长方形宝宝翻跟头翻到了长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长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长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绿的……,)这些长方形宝宝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动手操作。

1、现在长方形宝宝听说有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要和小朋友说再见了。

2、小动物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去看看。

3、出示房子图。原来是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的地方要补上,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动物吗?(提示幼儿选择合适的长方形补房子)。

活动结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五

1 、教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3、感受游戏中带来的乐趣。

1和许多得分和关系

鱼缸一个,小鱼、萝卜每人一条,小花猫、小兔头饰图片一张、篮子。

谈话导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郊游好不好?(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公园到了我们一起来玩捉小鱼吧。

一、 出示鱼缸。

1、 教师提问:这个鱼缸里有多少小鱼?(许多)请幼儿多说几次(有许多)2、 请幼儿在鱼缸里拿一条小鱼(强调只能拿一条)教师小结:刚才鱼缸里有许多条小鱼,现在还有小鱼吗?(没有)每个小朋友手里有几条小鱼(1条)每个小朋友从鱼缸里拿了1条小鱼,鱼缸里就没有小鱼了,许多小鱼已经分成一条一条了。

二、 小花猫吃鱼。

小朋友们喜欢小猫玩,我们把小鱼送给小猫。

1、请小朋友把手上的小鱼都送给小花猫吃,好吗?

2、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小鱼,反复强调一条小鱼。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送一条小鱼给小花猫,小花猫就有许多小鱼,一条一条和起来就有许多条小鱼。

三、游戏:小兔子吃萝卜出示魔法篮子,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出咒语(玛尼玛尼轰),变出萝卜,让幼儿每个人拿一个萝卜。

1、请小朋友把手上的萝卜都送给小白兔吃,好吗?

2、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萝卜,反复强调一个萝卜3、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教师小结:好啦,郊游结束了,我们开着汽车回家吧,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那些东西有一个,那些东西有许多。

本次教学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计划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比较,可以说孩子们都能得到自主地发展。在教学活动的基本部分先让幼儿把许多小鱼分成一条一条,再通过把小鱼送给小花猫有合成许多。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还有活动的结束部分让幼儿找一找有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个。设计一个小游戏,而不是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这样幼儿的积极性会更高,目标会完成的更好。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和许多(通用16篇)篇十六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

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

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

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

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教师还可结合平时的各种生活、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如分餐具、发点心等。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对教材的反思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采访设计师的心得体会(案例16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告诫和鞭策,帮助我们更加努力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示例文本八】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自我反思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023年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及流程(案例12篇)

    活动方案不仅要考虑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还要注重参与者的需求和体验。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活动方案示范,为大家展示活动策划的精彩细节。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幼儿进行革命传统

    实用军车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感受和收获的总结和概括。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并积极解决问题,这让我更加成熟和自信

    热门小班月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7篇)

    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工作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工作计划的制定上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最新学易经的心得(通用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内容。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思路。自我开始接触易经以来,

    2023年旧房拆旧建新申请书(汇总21篇)

    在写申请书时,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优势和能力。现在,我们邀请一位专业人士为大家解读一封典型的申请书。我叫xx,是xx农民。由于下列几个原因,我申请新建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字论文(模板21篇)

    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内容准确、有逻辑性和可读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社会实践报告的优秀范文,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吧。裴斯泰洛奇曾说:实践和行

    精选农药残留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未来提供经验借鉴。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案例,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农药是农业生产

    最热体验农耕文化心得体会(通用16篇)

    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对于我们写作时的思路和表达方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用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案例18篇)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通过它人类可以不断发展自身。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学习是每个学习者都需要面对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