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精选8篇)

时间:2023-10-17 作者:笔砚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精选8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案范文的内容可以激发我们的教学创新思维,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母鸭带小鸭_小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律动进场——集体舞——学编歌曲——集体律动——退场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1、幼儿示范编(请一幼儿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幼儿)。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幼儿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

1、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2、引导幼儿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二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1、引导创编歌词。

2、引导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音乐:母鸭带小鸭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1、示范编(请一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三

1.通过反复感受歌曲,能较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和主要内容。

2.感受和表现小鸭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室内“快乐的小鸭”墙饰布置(表现各种游泳姿势的小鸭);

池塘边的情境创设;

小鸭头饰人手一份;录音磁带;

老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鸭,在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声中一边做动作一边进教室。“瞧,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妈妈真高兴,我想为你们唱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歌曲,你感觉怎么样?

3。引导孩子们边听歌曲边学小鸭拍翅膀状为歌曲打节奏。

1。一起和“妈妈”唱唱歌。(鼓励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小鸭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体听音乐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较合拍地做各种游水动作。

(2)个别孩子示范,教师从旁指点动作要点,规范孩子动作。

(3) 引导孩子们模仿个别孩子的优美姿势

(4)集体听音乐再次尝试

采用“超级变变变”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现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动作。

教师用手做照相机,巡回指导,鼓励能力较弱的孩子大胆表现。

(5)教师组合幼儿动作表现音乐。

(6)引导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游泳”。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带能力较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四

1、在打电话的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学唱歌曲《母鸭带小鸭》。

2、愿意一边学唱歌曲一边大胆地模仿小鸭子的动作。

3、通过活动对生活中会唱歌的电话铃声产生兴趣。

1、每位幼儿一部玩具手机。

2、制作幻灯片。

3、歌曲《母鸭带小鸭》。

重点是学唱歌曲,难点是边唱歌边做模仿动作。

一、导入。

师:“今天,吴老师要带宝宝们去美丽的森林里做客啊!森林真美呀!可是怎么没看到小动物呀?怎么办?”(不如打个电话给它们吧。)

二、在情景中感受、学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查查小动物们的电话号码吧!(播放幻灯片)你想给哪个小动物打电话?”(根据幼儿的回答,来选择。)

1、给小狗打电话(123),初步欣赏歌曲。

(1)小狗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幼儿认读)

(2)师生一起拨打电话号码,欣赏歌曲《母鸭带小鸭》。

(3)师:“小狗的电话铃声可真好听。它和我们平时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一样?”(音乐铃声,会唱歌的铃声……)

2、给小兔打电话(132),熟悉歌词内容。

师:“小狗不在家,别急,宝宝们还想给谁打电话?”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

3、给小鸭打电话(213),感受歌曲旋律节奏。

幼儿看通讯录读电话号码,师生共同拨打电话,教师跟着音乐唱歌曲《母鸭带小鸭》。

4、给大象打电话(321),幼儿跟唱歌曲。

师:“我们再找找大象吧?”

(看通讯录,师生拨打手机号码,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学唱歌曲边做模仿动作。)

三、介绍歌曲名称,边唱边做动作离开活动室。

师:“你们看现在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知道我们要来做客真高兴啊!今天我们听到了小动物们好听的电话铃声《母鸭带小鸭》,我们一起来一边唱歌一边来表演给小动物们看吧!

1、集体唱歌曲表演。

2、回家后可以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打一下电话,听听还有其它有趣的电话铃声。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五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1、引导创编歌词。

2、引导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音乐:母鸭带小鸭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1、示范编(请一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根据小班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这首歌曲节奏明快,内容简单,便于孩子掌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兴趣非常浓厚。回顾刚才我组织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我运用了欣赏动画激励的方法,出发点是为了让幼儿更专心地倾听,幼儿唱完一遍时,我邀请一两个唱得好的幼儿来到老师的身边一起唱,还鼓励其他幼儿看谁能和她们唱得一样好听,老师也请他上来和老师一起唱。这样反复几遍后,幼儿已经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我先请幼儿自主表现,然后请能干的幼儿把动作教给其他幼儿。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不局限于向老师学,更多的是自己大胆想象,向同伴学习,老师作为参与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炼出规范、创新的动作,帮助幼儿更好表现。

最后利用“角色游戏”来巩固歌曲,提升技能。学唱歌曲。创编动作环节结束后,教学课堂进行到了松懈阶段,有的幼儿已经开始游离活动。这时候,我设计了有趣的《母鸭带小鸭》游戏,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巩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处,没能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没能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注意,尽量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六

1.通过反复感受歌曲,能较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和主要内容。

2.感受和表现小鸭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室内“快乐的小鸭”墙饰布置(表现各种游泳姿势的小鸭);

池塘边的情境创设;

小鸭头饰人手一份;录音磁带;

一、游戏导入

老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鸭,在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声中一边做动作一边进教室。“瞧,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妈妈真高兴,我想为你们唱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二、感知欣赏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歌曲,你感觉怎么样?

3、引导孩子们边听歌曲边学小鸭拍翅膀状为歌曲打节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妈妈”唱唱歌。(鼓励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小鸭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体听音乐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较合拍地做各种游水动作。

(2)个别孩子示范,教师从旁指点动作要点,规范孩子动作。

(3)引导孩子们模仿个别孩子的优美姿势

(4)集体听音乐再次尝试采用“超级变变变”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现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动作。教师用手做照相机,巡回指导,鼓励能力较弱的孩子大胆表现。

(5)教师组合幼儿动作表现音乐。

(6)引导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游泳”。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带能力较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四、复习歌曲“欢乐蹦蹦跳”

根据小班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这首歌曲节奏明快,内容简单,便于孩子掌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兴趣非常浓厚。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七

1、学习歌曲《母鸭带小鸭》,随歌曲节奏进行律动。

2、通过节奏游戏卡的操作,引导幼儿感受各音符的实值。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小鸭子及鸭妈妈的头饰、鸭子嘴巴的大卡片、课件《母鸭带小鸭》

一、认识了解小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猜猜它们是谁?(出示鸭子图片)

(哦,是一只鸭子)这个谁啊?鸭妈妈,小鸭子是不是很可爱,你们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呢?(虫子)

它喜欢做什么事吗?(学习游泳)那你们知道小鸭子是怎么游的吗?如果你是一只小鸭子,你会怎么游泳呢?(让幼儿模仿游泳动作)

二、通过大嘴巴节奏卡进行节奏练习

师:小鸭子除了喜欢游泳,它还喜欢做什么事?(唱歌)它怎么叫?鸭妈妈呢?(反复几次鸭妈妈和小鸭子不同的嘎嘎叫声)

师:(出示卡片)这个是谁的嘴巴?那这个卡片很有趣的,大嘴巴是鸭妈妈的,小嘴巴是小鸭子的。

×××|××× |×× | × —— |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来做小鸭子,我们一起来唱歌。

三、教唱歌曲

师:今天小鸭子带来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教师完整清唱歌曲。问:歌曲里的小鸭子在做什么?它们和谁在一起游泳?

2、教师再次示范歌曲,幼儿学习歌词。

3、观看课件,巩固学习歌曲。

4、表演歌曲。

三、圆圈音乐游戏:

师生带头饰表演歌曲。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母鸭带小鸭篇八

一、推荐主题:

《大大和小小》《动物朋友》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1、动物与幼儿的关系是亲密的,鸭子形象是孩子乐于亲近的,也是生活中从图片、儿童书中见到最多的动物形象,因此选择了这一教材。

2、本次活动教师创设了游戏情景,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在说、唱、玩、演的过程中,自然掌握了音乐节奏,感受到保护与被保护的情感。

三、建议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合拍地做小鸭走路、捉鱼的动作。

2、通过动作、神情的传递,感受保护与被保护的情感。

3、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不推、不挤。

(二)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母鸭、狼的头饰各一个,橘黄色宝宝衫人手一件。

2、幼儿已经看过小鸭出壳的动画片,会模仿小鸭出壳动作。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我呀养了许多的蛋宝宝,今天我要把这些蛋宝宝带到草地上来晒晒太阳。

——教师边唱《找宝宝》的歌曲,边点数幼儿。

——教师作侧耳听状,幼儿表演小鸭出壳。

(分析:以师幼互动游戏,让幼儿自然感受音乐旋律和节奏。)

2、幼儿听音乐学鸭子走路。

——教师提示幼儿摇摇摆摆地走路。

——请个别幼儿示范。

——幼儿听音乐一起走路。

——教师边与幼儿一起走路,边喊幼儿的名字。

(分析:小鸭子的形象是幼儿熟悉的,之前幼儿有了学习鸭子走路的经验,所以这次教师加入有节奏地喊幼儿名字的环节,使幼儿有了新鲜感,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音乐节奏。)

3、幼儿听音乐学捉鱼。

——师:妈妈还发现了一个池塘。里面有什么?教师与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几条鱼。

——幼儿模仿抓鱼。幼儿听音乐一起抓鱼。

(分析:随机渗透数学的内容。)

4、教师出示狼的图片。

——教师播放狼的音乐,教师:听听是谁来了?

——教师保护娇小的鸭子。提示幼儿与同伴相互保护。

(分析:在音乐的渲染中,幼儿感受到与之前快乐、轻松不同的紧张氛围,激发幼儿的想象,此时教师以母鸭的身份给予弱小鸭宝宝呵护,并引导小鸭们相互保护,关爱的情感油然而生。)

5、游戏。

——幼儿完整倾听音乐。

教师:我们一起到池塘里去抓鱼吧。

——听到狼的音乐与同伴相互拥抱。最后在“妈妈”的保护下打败大灰狼。

6、结束活动。

——幼儿排好队伍,一起边听音乐边走出活动室。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