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实用11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温柔雨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实用11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接下来是一份精心编写的初一历史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活动准备:

自制的水果图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复习歌曲《苹果》

一、出示水果图书,引起幼儿制作水果图书的欲 望。

老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制作好的水果图书)

二、认识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水果的不同特点。

提问:

1、你们认识这些水果吗?

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3、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

三、动手操作,绘画水果图书。

1、启发幼儿从水果的大小,味道,皮的厚薄,水分的多少等各方面来发现他们的不同特点。

2、鼓励幼儿动手绘画水果观察比较交流结果。

3、小结统计结果

四、欣赏水果图书,总结评价。

与幼儿一起看看自制的水果图书,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你发现了水果的哪些地方不同?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分辨不同的水果。

2、在活动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3、初步理解“光滑”和“粗糙”的意思。

活动准备:

布袋、柿子、香蕉、苹果、弥猴桃等

活动情况记录:

请小朋友用手摸出布袋子里的水果,并猜一猜是什么水果。请幼儿拿出来看一看自己猜的对不对。由此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

老师问:“除了用眼睛看,用手摸,还能用什么方法分辨出是什么水果呢?”幼儿说出:“用嘴尝一尝”、“用鼻子闻一闻”等方法。

请幼儿分别摸苹果和弥猴桃,说一说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光滑的”“粗糙的”。针对“光滑”和“粗糙”让幼儿充分感受和表达。

组织幼儿唱《吃水果》的歌曲,引导幼儿多吃水果,吃各种各样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为了培养孩子学会认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节认识水果的教学课。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认识各种水果

2、并且能说出水果的特征

冰糖橙、苹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

1、出示各种水果,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2、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3、游戏:摸水果,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4、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切开各种水果,让孩子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各种水果分别让孩子品尝,并说说其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孩子眼睛蒙住后, 让他们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1、愿意吃各种水果,知道水果有不同的味道。

2、初步了解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尝试自己剥香蕉和桔子。

3、体验品尝水果的快乐。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1、活动前请幼儿从家中带来水果:苹果、香蕉、桔子、梨子。

2、苹果、香蕉、桔子、梨子的图片若干及标记图。

3、教师事先准备画有苹果、香蕉、桔子、梨子五官的水果娃娃图。

4、活动前做好水果拼盘。

一、游戏“水果找家”导入,激发兴趣。

1、t请s从装有水果的托盘里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你们手里都有什么水果宝贝呢?(s自由回答)

2、t出示水果标记图,请幼儿将水果归类:香甜的苹果要找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酸甜的`桔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软软的香蕉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甜甜的梨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

二、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

(1)t说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排大便。

(2)t说出桔子、苹果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预防感冒。

(3)t说出梨子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让你们不咳嗽。

2、t:下面水果娃娃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谁能说出它的好处,说过娃娃就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有幼儿说:吃了香蕉能帮助排便,“香蕉娃娃”就和它握握手,幼儿说:吃苹果能预防感冒,“苹果娃娃”就和他握握手等等。)

三、品尝美味的水果。

1、t:宝宝,你们会自己剥水果吗?(t让幼儿尝试剥,然后老师示范)你们刚才很能干,不但说出了水果的好处、而且还会自己剥香蕉、桔子呢!水果们要好好慰问你们,请你们一边尝尝它们的味道,一边想想它们的好处。不过,在品尝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干嘛呢?(把小手洗干净,别让细菌进入小肚子里去)

2、t将事先制作好的水果拼盘盛在幼儿的小碗里,请幼儿品尝。t:每种水果都有营养,我们一定要和所有水果宝宝做朋友,要是只喜欢一种水果,其他水果就会不高兴了。鼓励幼儿不挑食。

四、游戏“水果宝宝蹲蹲蹲”

2、t请小朋友带着水果宝宝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游戏吧!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理解儿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

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五、延伸活动:

1、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2、与家长沟通计划

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1、能感知水果特有的香味。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1、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入4个魔术盒中。

2、教师扮演魔术师。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幼儿魔术师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玩“闻一闻”的游戏。

出示一个魔术盒,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打开魔术盒看看是否说对了,请幼儿品尝。

逐一出示魔术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3、小结: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1、魔术盒里还可以放入其他水果(可请幼儿帮助收集l一2种),放置自然角,让幼儿继续感知水果的香味,教师要每天打开盒子看一看,避免水果腐烂。

2、在吃点心时,若有水果,可让幼儿先闻一闻,猜猜是什么水果,再品尝。

1、能大胆地讲出自己闻到的结果。

2、能辨别l一2种水果的不同气味。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夏末秋至,市面上的水果种类更加丰富。幼儿都吃过水果,也对某种水果表现出态度上的倾向,比如特别喜欢或者讨厌。在这个幼儿与水果接触相对较多的时节,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水果出发开展主题活动“水果店开业了”。以此活动为载体,让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水果,获得更多关于水果的经验,并在游戏中获得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的发展。

1.了解水果的名称,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

2.主动表达,体验和同伴交流的乐趣。

各种水果的图片;提前和家长联系,请幼儿每人带一份水果(品种多、数量少)到幼儿园;两个用来放水果的大筐;写有“丰收水果店”字样的招牌卡放在桌上。

1.分享自己带来的水果,说说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味道等。

先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然后结合幼儿的介绍进行总结,从多个特征让幼儿了解水果的多样性。

2.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请幼儿选择一样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还可以说说自己还见过哪些今天没有的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互相摸摸、闻闻彼此带来的水果,再把发现的水果秘密告诉大家。

4.把带来的水果轻轻放在两个大筐里,放在预先设置好的“丰收水果店”里。

1.尝试按照颜色对水果进行分类。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6~7只水果提篮,其中4只分别用4种颜色的卡片做标记(红、黄、绿、橙),另外2~3只不用颜色标记;幼儿从家里带来的两筐水果(选颜色不同的)。

1.引导幼儿观察筐里的水果,说说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2.请个别幼儿当“丰收水果店”的店老板,把水果按颜色分类摆好。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水果提篮,引导幼儿观察提篮上卡片的颜色,按照颜色把水果放在合适的提篮里。

3.幼儿集体游戏:我是小小店老板。

幼儿轮流上前,从筐里取2~3个水果,把不同颜色的水果放到同种颜色标记的提篮里。其他幼儿帮忙监督纠正。

1.手眼协调地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切好的水果穿“水果葫芦”,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乐意与同伴分享穿好的“水果葫芦”。

教师事先在网络上找到的水果葫芦店和各种水果葫芦的图片;削好的不同种类的水果若干,一次性筷子若干,空盘子若干,布置成新的活动区域“水果加工厂”;幼儿每人一件小围裙。

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水果葫芦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带幼儿参观“水果加工厂”,观察桌子上已削好的一盆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水果及一次性筷子,说说可以在“水果加工厂”做什么事情。

教师帮幼儿穿上围裙,请幼儿有序地拿小盘子自主选择需要的水果,坐在桌子上穿水果葫芦。

制作前教师示范穿水果葫芦的要点:一只手拿好水果,另一只手拿好一次性筷子的一头,眼睛看准水果的中间,小心不要戳到手和眼睛,穿好的水果葫芦放在准备好的.大盘子里。

活动中教师注意提供个别帮助,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难度的要求。

请幼儿说说水果葫芦是怎样穿的,用了哪几种水果。挑选穿得好看的水果葫芦,请它的主人向大家介绍他是怎么做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果按照间隔排列的规律穿起来的水果葫芦更好看。

幼儿互相品尝水果葫芦,说说自己吃到的味道。

继续结合“水果”主题,开展多种游戏,渗透多领域的学习活动。比如让幼儿给水果排排队,了解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不同排列规律;用油泥等辅助材料来表现各种各样的水果,进一步感受水果的大小、色彩、形状等特点。此外,关于水果的系列活动还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幼儿每天都要吃水果,每天都可以给幼儿提供交流水果的机会;还可以延伸到晨间户外活动中,通过爬、钻等动作开展运水果、送水果等游戏。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八

1、让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能大胆的在小朋友面前大声说话。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性状及味道。

3、初步了解水果对身体有好处的小常识。

4、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重难点:让幼儿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形状及味道。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水果若干

教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

2、出示课件

新授知识

1、出示课件

教师引导幼儿看大屏幕上的各种水果(苹果、西瓜、香蕉、桃子)说出名称、形状、特征。

(1)苹果苹果娃娃长的圆圆的,果皮为黄、绿或红色,很光滑,苹果下面有一个小坑,里面有籽,味酸甜,有香味,营养好。

(2)香蕉是长柱形,稍有棱,果皮为绿色,成熟时变黄,味香甜,有营养。

(3)梨上面小,下面大,下面有一个小坑,果皮为黄色或绿色,上面有一个长把,里面有籽,水分多,味道甜,营养丰富。

(4)西瓜西瓜是球形或椭圆形的,皮绿色,有一条一条的花纹,瓜瓤为红色或`黄色,水分多,味甜,里面有籽。

2、与幼儿一起举行一个水果品尝会

教师把水果分别放入盘中,让幼儿用牙签自由品尝,并说出其名称、味道

教师鼓励幼儿把盘里的水果吃干净,说一说吃水果的好处。

如:香蕉不光很好吃,还能帮助小朋友顺畅的排便。

西瓜能美容、解热、润肺止渴。

苹果香香的,甜甜的能补充维生素,小朋友吃了它,脸蛋又红又圆。

师:孩子们,小叶子又有话对大家说了。

出示课件:小叶子:谢谢小朋友们帮我认识了这么多的水果,还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天不早了,我要回家了,谢谢你们。

3、制作水果娃娃

师:孩子们,小叶子要回家了,我们我们做一个水果娃娃送给小叶子好不好?幼儿一起制作水果娃娃(用及时贴给水果贴上眼睛、嘴巴)

结束部分

在音乐声中,幼儿一起把水果娃娃送给小叶子。

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我爱吃的水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他们有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有的则跟着前面的孩子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在了解水果的形状跟味道后,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对水果的形状和味道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我开始思索自己对幼儿实际水平与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自己不适宜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自己在日常活动中没有仔细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的孩子刚来园2个月左右,他们在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就相对的少,从生理特点上讲,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就相对的弱一些,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考虑不够周到,没有根据内容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做适宜的调整。为此造成多数幼儿不理解,没有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二、忽视了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孩子们日常吃到的食物都是经过成人加工过的。比如:水果经过了成人削皮切块。孩子们拿到手中的水果已经面目全非了。因此,孩子们很难做到说出水果的形状和味道。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九

为了培养孩子学会认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节认识水果的教学课。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认识各种水果

2、并且能说出水果的特征

冰糖橙、苹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

1、出示各种水果,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2、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3、游戏:摸水果,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4、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切开各种水果,让孩子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各种水果分别让孩子品尝,并说说其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孩子眼睛蒙住后, 让他们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对于孩子来说,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选用对了本课,并运用了观察、触摸、品尝、介绍的方法来了解水果,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兴趣非常的高!同时向他们渗透一些蔬菜和水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育他们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十

1、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生长环境,区分长在树上和地里的水果。

2、乐意操作,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

1、水果乐园ppt;

2、在藤架上的葡萄及西瓜的视频;

3、幼儿操作材料。

1、图片导入

(1)(出示水果乐园ppt)师:水果乐园里有许多水果,看看有些什么水果?

(2)可是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帮它们找找自己的家在哪儿。

(3)幼儿回答,教师演示。

:苹果、橘子长在树上,草莓长在地里。

2、探索操作

(1)观察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说说,哪些水果是长在地里的,哪些水果是长在树上的?

(2)引导幼儿大胆操作。

要求:把长在树上的水果贴在上面的表格内,把长在地里的水果贴在下面的表格内。

(3)交流分享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3、拓展延伸

(1)师:水果除了长在地里和树上,长在别的`地方有没有?

(2)观看长在藤架上的西瓜和葡萄的视频。

(3)师:番茄和葡萄它们长在哪里的?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水果像葡萄和蕃茄一样长在藤上的,找到了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1、在活动前可以带孩子参观果园,拓展孩子的思维。

2、引导幼儿在家中收集更多的水果图片,将操作材料表格投放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在区角活动时进行操作探索。

幼儿园小班水果屋教案设计意图篇十一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水果”话题,用简短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颜色、味道。

2、初步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

3、了解吃各种水果对人身体的好处。

活动准备:

每人带自己爱吃的水果若干、小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品尝水果,引出谈话主题

幼儿品尝切好的水果,思考回答问题:水果好吃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二、围绕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自由交谈

1、你吃过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

2、幼儿上台,交流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特点。

3、教师参与谈话,引导幼儿围绕水果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谈话内容,集体讨论水果,教师作小结

四、水果宴会

教学反思:水果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同时水果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

孩子们通过观察了水果外形特征,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到水果的多样性,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让幼儿在吃水果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剥水果,了解水果还有其他的吃法,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就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等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