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 梦想成功的事例(通用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雁落霞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 梦想成功的事例(通用8篇)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一

八月初的一天,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从北京来到了芝加哥。作为法律博士(jurisdoctor,简称“jd”)生,迈进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神圣庄严的大门。24岁,还很单薄的年轮,可为了这一刻,我努力了将近十年。

春,sars病毒肆虐北京,我所在的中学放了长假。妈妈带我来到爸爸当时工作的新疆,一家人共度了几个月的惬意时光。功课很少,我早上在花园里诵读古文,下午游泳,周末去天山、吐鲁番等地旅游。闲暇时间,我偶尔浏览美国顶尖大学的网页,耶鲁、哈佛等名校古朴典雅的气质令人神往。我心中暗暗思量:将来要去这样的学校读书。

高考后我被录取到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因感觉高考发挥不尽如人意,又看着稍嫌冷清散乱的清河新校区,我一度难过惆怅,但很快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仅仅是我人生旅途中短短的一段,我一定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时,支撑我努力学习、打造强大自我的动力,其实就是“快点离开这里”。

关于未来的设计,周围一些人给予我很多帮助与启示。大一暑假,我在一家跨国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受益匪浅。该律所北京办事处负责人胡博士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还有一位刘叔叔,他早年在康乃尔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其职场经历和人生道路在当时国内都显得另类而精彩。而学业优异的表姐丹丹,考取了美国的医学院。这些都给了我督促和鞭策。

初进大学接受法学基础教育的我,不知道美国律师是怎样一个职业,也不知道攻读法律博士学位的艰辛,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种品质:执著。既然选择了法律专业,就要争取接受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成为专业精英。我报考了美国法学院法律博士,参加了该专业极为严格苛刻的考试。同时,我注重全面发展,追求卓越,努力把一切做到最好。

大学四年,我在中央财经大学收获了许多成果和荣誉:多次荣获学校各类奖项和奖学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参加学校组织的中美欧法学院交流计划,被评为市三好学生、优秀大学毕业生,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致辞……我感激母校的培养,也改变了入学时对母校的偏见,但没有改变的是留学深造的梦想。

西北大学法学院是美国顶级法学院之一,有着150多年历史,人文荟萃。以前,我曾利用假期来到这里。当时站在古老典雅的教学楼前,一种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崇高感油然而生。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召唤:我应该属于这里。

大学毕业时,我已收到几所美国法学院的录取通知,包括心仪已久的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录取通知。我欣然接受了西北大学的录取,并决定保留学籍,在入学前积累两年相关工作经验。我先后就职于国内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一家国际领先的美国律师事务所香港分所。我参与了近50个项目,获得了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欧美资本市场业务经验。频繁地出差,在京港等地的写字楼里商洽谈判、交流互动,感受每一个项目的冲撞、成功的喜悦和同事情谊。

作为律师事务所最年轻的职员,我庆幸过去两年赋予自己的每一份体会和成长。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夜以继日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和项目。无论多么疲累,我都无怨无悔,充满热情,因为我知道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自己。可以说,“未来”一直支撑着我快乐前行。

感谢爸爸妈妈!他们领先、大胆、理性、开明的思想以及无私无尽的爱,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每一次试图退缩、放弃、偏离,都幸好有他们的鼓励支持。于是,翅膀不仅能飞,且飞翔有了方向!

现在,我静静坐在西北大学法学院的教室里。古老幽静的法学院位于芝加哥市最繁华的地带,我的身旁是来自世界各地风华正茂才气横溢的精英,还有浩渺无边碧波荡漾的密歇根湖。

胸怀更大的梦想和担当,我阔步前行在西半球的朝阳里。

这是我等待的那一刻,而就在这一刻,梦想起航。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二

周恩来生于183月5日。他从小就热爱祖国,追求真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周恩来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一代伟人,开国元勋,人民的好周恩来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他的伟大精神、他的高尚品德,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周恩来是我们的楷模,我们永远学习他。

19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

19春,随伯父离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12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为止。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周恩来的成长故事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周恩来生平年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为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起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的故事——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11时左右,周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当周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周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经理知道周的脾气,若不收钱,会生气的,就收了10元钱。谁知周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10元钱怎么够呢?一定要按牌价收足。”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5元钱。不料,又被周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一样付钱嘛!”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5元钱。这样共收了20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1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临上飞机前留下10元钱,付中午的饭费。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30元钱,都深深地为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19元5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写了份详细报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10元5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办公室。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三

著名作家陈忠实从小家境困难,父亲不能同时供养哥哥和他一起读书,就让他休学一年.然而,这一年却让他与大学失之交臂,因大跃进全国各高校大大减少招生名额,虽然他考了全校第三名,但还是名落孙山.得知未被录取的消息,他感到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坍塌.父亲担心儿子,就问他:“你知道溪水是怎样流出大山的吗?”他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缓缓地说道:“溪水遇到大山,冲不垮它,也不能越过它,就会转向旁边,绕道前行,借势取径.记住,大山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

一语惊醒梦中人.此后,他开始在农村当小学教师,然后在中学任教,后来又担任文化馆副馆长、馆长.二十年后,他流出了大山,进入省作家协会工作.又十年后,他凭借这三十年的生活积累,写出了大气磅礴、斑斓多彩的《白鹿原》.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四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6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英特尔排在第183位。来看看英特尔诺伊斯的创业故事和英特尔公司的成长历程。

最牛“三人团”创业的楷模。

对美国人来说,1968年是灾难性一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被暗杀,6月5日罗伯特·f。肯尼迪被枪击,它也是越南战争的转折年份。一则不起眼的商业新闻是:1968年7月16日,英特尔公司成立。在1/4世纪之后,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的一位专栏作家却把这则不起眼的商业新闻拔高到与前三者同样重要的位置,甚至认为它更为重要,这位专栏作家认为那一年只发生了两件大事,英特尔创立就是其中之一。

英特尔(intel)是“集成电子”(integratedelectronics)的缩写,同时也含有“智能”之意。除了鲍勃·诺伊斯和戈登·摩尔两位创始人,安德鲁·格鲁夫是首批公司职员之一,格鲁夫成为英特尔公司ceo之后,他也被称为英特尔的共同创始人。

英特尔的创业故事,简单概括就是诺伊斯、摩尔、格鲁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三人团创富故事,而又属格鲁夫在场时间最长,从创业之初到辞去董事长一职,历时47年。

英特尔的辉煌创业史中,诺伊斯、摩尔和格鲁夫三人团精城合作的故事最为人传颂,三者各有千秋,都名留青史。担任管理角色之后的安迪·格鲁夫尤其喜欢德鲁克的书,他认为《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最好的书,我最喜欢的书,”因为书中描述了一位“理想的董事长”,这个人实际上三人合一:一个善于对外交往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行动的人。他把书的这一章复印了两份,一份给摩尔,一份给诺伊斯,因为他觉得这是对他们三人组合十分贴切的描述。诺伊斯是善于对外交往的人,摩尔是善于思考的人,格鲁夫则是善于行动的人。不过,当诺伊斯和摩尔渐渐淡出公司时,格鲁夫又不得不把三者角色综合为一体。

英特尔第一任董事长、为英特尔的成立提供种子基金的亚瑟·洛克在1月时曾评论说:“要想获得成功,英特尔不仅需要诺伊斯、摩尔和格鲁夫,而且需要他们那样的排列组合。”诺伊斯启动了英特尔,由于有之前肖克利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他是银行家们信赖的人。摩尔是技术大师,格鲁夫则将技术与管理才能完美结合,成了一个高科技公司的管理专才。

三人团的模式,一个定格公司文化,一个引领技术,一个负责执行。一家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最后成为巨人企业,人们总是强调技术和战略,其实第三人的力量不容忽视。精神领袖是必须的,技术领袖也需要,执行方面的管理专长,也必须要有一等一的高手。后面章节中我们会看到谷歌两小子联合施密特壮大谷歌,苹果公司技第三人斯卡利,雅虎第三人库克,微软第三人鲍尔默等案例,都是三人团的有效运用模式。

技术领袖、精神领袖,再加管理专才这样的组织架构,在硅谷公司中并不少见,但商业本就瞬息万变,没有哪种模式能一劳永逸,成功事例并不多,英特尔是几近最完美的案例。当然,英特尔模式还有所不同,第三人是内生性的,在公司发展中管理技能越加成熟,而不是从“旧世界”聘请管理权威。微软的鲍尔默的角色也雷同,他们的管理才能与企业共生长。

三人团的带头人诺伊斯的创业故事。

诺伊斯1927年12月12日出生,比摩尔大两岁,比格鲁夫长9岁。像摩尔一样,到快高中毕业的时候,诺伊斯才“觉得也许我有一点非凡的能力”。诺伊斯以优等生成绩从格林维尔大学毕业,取得数学和物理学双学位,后考取了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固态物理学。1954年博士毕业后,贝尔实验室、ibm研究室都给诺伊斯提供了职位,但他谢绝了。诺伊斯选择了相对不那么知名且薪水更低的飞歌公司(philco)。飞歌公司以生产收音机和电视机闻名,半导体研发团队仅为30人,诺伊斯更喜欢做小池塘里的大鱼,他认为飞歌公司缺乏顶尖的研发团队意味着更好的机会,这明显优于ibm或者贝尔实验室。

与1954年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差不多同一时间,诺伊斯开始了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次行业协会的会议上,诺伊斯所做的报告给肖克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1955年底,肖克利在全美寻找自己需要的顶级年轻专家的时候,他在自己的本子上写道:“诺伊斯——飞歌公司,对于面接触晶体管有一定的认识。”肖克利认为诺伊斯是飞歌公司唯一一个值得搜罗的科学家。

诺伊斯在投靠肖克利的数周内,就开始领导一个由六名资深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后来,肖克利要求公司按照技术职务排名所有的高级员工时,诺伊斯成排在最前面。

被不断打击、羞辱,已忍无可忍之后,朱利斯·布兰克、维克·格林尼许、吉恩·霍尼、尤金·克雷纳、杰伊·拉斯特、戈登·摩尔和谢尔登·罗伯茨七人小组决定从肖克利半导体公司集体辞职共同创业。在选定投资人时,专家给这七人的建议是:他们中间没有领导者,应该再找个领头人,于是七人想到了诺伊斯,鼓动诺伊斯辞职,“八叛将”正式成立。

七人小组里在先前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只有两人不属于诺伊斯管理,诺伊斯是当然的领导人选,集体创业的融资顺畅了不少。1957年9月,仙童半导体公司成立,诺伊斯担任总裁,1年多后,诺伊斯发明了举世瞩目的集成电路。1968年7月,英特尔公司成立,诺伊斯担任首席执行官。随着英特尔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统领全球半导体业,有人把诺伊斯称为“硅谷之父”。1990年,英特尔决定把设在圣克拉拉的公司总部大楼命名为罗伯特·诺伊斯大厦,也就是知名的rnb。

摩尔和格鲁夫并没有因为诺伊斯耀眼的光环而失光失色。

戈登·摩尔1929年1月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旧金山,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后在加州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和化学两个博士学位。20世纪50年代中期,摩尔也是被肖克利选择的青年才俊,他毫无犹豫地加入了肖克利半导体公司。

仙童半导体公司共同创始人、作为“八叛将”之一的摩尔起初是技术部经理,后执掌研发部。摩尔的性情沉着、平静。在科研工作上,摩尔各方面都同诺伊斯一样,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后来摩尔与诺伊斯搭档,共同成立了英特尔公司。

英特尔1968年成立,从诺伊斯进入公司起,他的头衔是总裁和财务总监,而摩尔是副总裁。从头衔和雇员顺序来看,诺伊斯排第一,摩尔排第二,意味着摩尔向诺伊斯负责。事实上,按他们的股份所有权和在公司的领导作用来说他们是平等的。英特尔于1971年上市时,诺伊斯和摩尔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他们两人加起来拥有超过1/3的股份,他们因此也迈入了亿万富翁行列。1974年在诺伊斯卸任,摩尔接过了英特尔ceo职位,在摩尔主导英特尔十几年的时间里,以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工业萌芽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格鲁夫其实对诺伊斯并不怎么感冒,认为他的管理手法太粗糙,但对摩尔却钦慕有加。格鲁夫是倾倒于摩尔的人格魅力,最终决定加入仙童半导体公司,从而有机会成为新创英特尔公司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员。

格鲁夫把摩尔描述为“一个没有架子的聪明的家伙”,很少有人会不赞同这样的描述。摩尔是大家所熟知的“人见人爱”式的人物。假如你向他咨询一个问题,他会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的答案干净利落,一语中的。尽管摩尔有很多可以夸耀的成就,但他从不吹嘘。也就是说,他看上去是一个很可靠的人。尽管有技术上、管理上的才能,不过,摩尔最为人知的还是他提出的“摩尔定律”。

1965年的一天,摩尔离开硅晶体车间坐下来,拿了一把尺子和一张纸,画了个草图。纵轴代表不断发展的芯片,横轴为时间,结果是很有规律的几何增长。这一发现发表在当年第35期《电子》杂志上,这也是摩尔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文章。后来被定义为摩尔定律可简单描述为:微处理器芯片的电路密度,以及它潜在的计算能力,每隔一年翻番。1975年,摩尔做了一些修正,将翻番的时间从一年调整为两年。实际上,后来更准确的时间是两者的平均:18个月。

摩尔与格鲁夫搭班子共同管理英特尔公司时,发生了商业史上的一次著名对话,这也是英特尔何以成就伟大的原点。那是1985年的一天,49岁的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在办公室里与董事长兼ceo戈登·摩尔谈论公司的困境,那时英特尔只是一个年销售额为16亿美元的半导体存储器公司,在廉价的日本存储器产品攻城略地的大趋势下摇摇欲坠。

摩尔问:“如果我们下了台,另选一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格鲁夫犹豫了一下答道:“放弃存储器的生意。”

摩尔目不转睛地望着格鲁夫说:“那为何不走出这扇门,然后我们自己动手?”

其后,格鲁夫开始了那个著名的“偏执”战略:砍掉存储器生产,将微处理器确立为新的战略重点。这个“偏执”的举动最终使标有“英特尔”字样的微处理器被装进了世界80%以上的pc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一术语也因格鲁夫在专著中对这次战略实施的精要概括享誉管理界。

正是格鲁夫付出的努力推动了英特尔理所当然地跻身于优秀管理企业之列。硅谷最知名的风险投资家约翰·多尔曾说,格鲁夫使英特尔成为世界上管理最优秀的技术公司。此前,半导体行业一直饱尝管理不善之苦。

格鲁夫27岁时加入仙童半导体的研发部,并且在那里获得了日后伴随他35年的各种评语:积极进取、自律性强、不圆滑、不让步、火爆脾气,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说诺伊斯是英特尔的灵魂,摩尔是心脏的话,那格鲁夫就是公司的拳头了。“他连自己的母亲都敢解雇”,这是一句格鲁夫的诋毁者和崇拜者都很喜欢说的话。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五

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本站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梦想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希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终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20xx年了。

你有理想吗?你想怎样让梦想成真?坚持努力的过程,或许会是艰辛与充满苦痛的,但只要不放弃希望,终能获得甜美的果实。安徒生说:“只要你是天鹅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鸭栏里孵出来的也没有关系。

有个农村的男孩,从小跟父亲在田间干活。一次在田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山遐想。父亲问他在想什么?他回答说,他想将来不种田,也不上班,坐在家里,就有人把大把的钱汇来(他的根据是见老师写文章投稿刊登后有稿费寄来,也想自己写稿),父亲自然不信。这个男孩从书上知道埃及有个神秘的金字塔,说自己长大一定要去看看。父亲听了直摇头,说他别白日做梦了,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出乎父亲的预料,这个男孩为了圆梦,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快成名,稿费汇款单真的像雪片般飞来。有了钱,去埃及看金字塔的愿望也实现了。这时他想起当年和父亲的对话,站在金字塔前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呀,如今我的梦想成真了!”此人就是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的林清玄。

7岁那年,他便在台北百货公司的魔术专柜前流连忘返,对专柜前表演的奇幻魔术深深着迷。于是,他用零花钱买下了人生中第一个魔术道具——“空中来钱”。

这个少年开始在课堂上偷偷练习“空中来钱”的魔术。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练习时,一不小心让硬币滚落到了讲台边,气愤的老师当场没收了他口袋里的全部硬币。男孩羞红着脸,站起身来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要成为一个魔术师!”

小男孩的话使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委屈的男孩回到家,对父亲说:“爸爸,我的梦想是成为魔术大师,可他们却嘲笑我……”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气急败坏的父亲就跺着脚朝他大叫:“你疯啦?”

但他瞒着父母,继续陷入对魔术世界的痴迷中。当同龄人还在玩捉迷藏时,这个男孩却在各大商店的魔术专柜前悄悄学习魔术师的表演,用好奇的钥匙一次一次地去解开魔术的谜底。

因为对魔术的热情和痴迷,他遭到了父母的打骂、同学的冷落、邻居的嘲笑。人们说,这个整天胡思乱想的孩子是不是疯了?有一天,内向羞怯的他突然站在讲台上宣布:“我的魔术师梦想不会远了!”同学们一阵哈哈大笑。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他开始表演神奇货币穿盒术,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魔术表演成功了,轰动了全校。

为了练好一个动作,他一个人在家里重复了上千遍。为了让自己的一双手在魔术表演中“呼风唤雨”,他在家里用瓶瓶罐罐搞化学实验,有一次还酿成了火灾,滚滚浓烟引来了消防车。

12岁那年,他去参加儿童魔术大赛。在与数百名强手的竞争中,他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颁发的大奖。他把奖杯高高举起,父母惊讶地张大了嘴:“看来,我们得尊重这个孩子的梦想,并帮助他去慢慢实现了。”

16岁时,他认识了职业魔术师徐先生,徐先生告诉他:“魔术不是闭门造车,魔术同这个世界一样,奇妙无比。”在徐先生那里,他的魔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岁那年,他正读大三,第一次参加国际魔术比赛便得了第二名。那次比赛,父母陪着他去了。在台上,他举起奖杯,朝台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父母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他对父母说:“爸,妈,我离梦想还远,我要夺第一!”这一次,父母相信了他的话。后来,他一连5次夺魁。

在随后征战世界各地的魔术表演大赛中,他获得了10多次国际性大奖,成了驰名世界的青年魔术大师。有人称这个“魔法无边”的年轻人为现实版的哈利·波特。而这个年轻人,又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近景魔术《魔手神采》。他就是在新一年的春天里令全国观众最为津津乐道的年轻魔术大师——刘谦。

是什么激励刘谦在通往魔术大师的漫长路上不断探索和奋进呢?刘谦说,就是因为小时候那个被嘲笑的梦想,才让他一天一天地去用心努力进取,并最终摘取了魔术王国的桂冠。

被嘲笑的梦想,如果不放弃,往往会迎来实现的那一天,让心怀梦想的人得到命运的馈赠。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六

记得在一次技术培训会后的聚餐席间,一位听课的业界朋友在推杯换盏之际,讲了一句深深印记我心的话;他说“人生就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面,如果只掷一次,落地后不是正面就是反面,正反各占50%,但多掷几次,结果肯定不会再是各占50%”。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生中机遇与挫折同在,要勇于拼搏,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失意或挫折所吓倒,如果因此而产生停止不前、畏缩畏尾等因殪废食之举,我们的人生就注定失败或与成功失之交臂。因为只去一搏,50%的成功机遇与50%失败挫折是同在的,只要我们不断地拼搏、不断地总结失败教训、归纳成功的技巧后,并自我不断地营造成功的机会,我想成功的花儿就会如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的彩虹,光彩四射般地向我们招手。

是啊,爱迪生失败一万次才发明灯泡;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上校65岁高龄拿着他的炸鸡秘方推广时,历经了无数嘲讽,1009次拒绝,整整2年才得到了第一声“同意”;好莱坞影视巨星史太龙成功之前为拍电影1500多次,甚至还干过厕所清洁工------,类似的例子很多,在此我不想一一列举。纵多名人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在于掌握了一个天字号秘诀“能力法则”(personalpower),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动”。

同样,在工作中亦是如此。兽药业在gmp之后,新一轮的高层次竞争加剧,尤其在终端制胜为王的营销理念下,兽药业的终端市场争夺战已愈演愈烈,终端销售工作也越发困难。比如,我在拜访终端养殖场时,就常遇到无数拒绝、回避、慢怠,每每在感到郁闷、压抑和失败挫折将要放弃时,我都以“不经风雨,安见彩虹”之心态鼓励我继续进行下去,或许我再坚持下我就会他们接受,或许下一次我能打动他/她,或许随后的一个拜访对象已在等待我的造访等“幸运”在我脑海闪现,于是,这些“幸运”之念就成了继续攻克终端养殖用户的动力。因为往往只要再坚持一步就胜利了,哈维麦凯曾说过,当你用锤子敲打一个石头,一百下之后,第101下的时候,石头裂了,你很难讲这是一锤定音,因为没有前100下的积累,你不可能最后一锤敲开。

记住,坚持到底是成功的必须途径,只有历经风雨,方可见绚丽的彩虹!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七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早已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的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他有一次在海里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的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1年后,布罗迪手里仅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有索要.他想,这个人也许是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

梦想与成功的励志故事篇八

一个梦想是当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儿,十分喜欢写作,可是语文课成业却很糟糕,因为他觉得语法又复杂又枯燥,所以他讨厌冗长的、毫无生趣的写作训练。因此,语文老师并不看好他的作文。

不过小男孩儿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梦想,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有一位叫弗里格的先生担任了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发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表,上面列满了作文题,要大家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小男孩儿发现这个老师好像很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选择题目,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