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改变这本书读后感(模板7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笔尘2023年改变这本书读后感(模板7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一

鼓励和赞赏是孩子自信心和力量感的源泉,也是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他人的赞赏。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孩子身体成长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孩子精神营养方面的需求,而赞赏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当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孩子,看到孩子的长处,在他做对的时候,做好的时候,及时的、发自内心的去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孩子的内心力量感就会增强,自信心也会提升。

但是,赞赏也要有赞赏的技巧和学问,否则,如果你的赞赏比较笼统,概念模糊,或者过于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隐性伤害。就像一棵植物,过于干旱会使它枯萎,但是浇水过多又会使它的根系腐烂。

在这一章节,贾容韬老师用了大量的案例,详尽的给我们阐述了如何正确的使用赞赏,赞赏应该遵照哪些原则,赞赏需要注意哪此事项:

沟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沟通需要讲求技术,沟通更需要讲求艺术。这是我在前面的章节中从贾老师与孩子的互动当中学到的。毫无例外,在这一篇章,同样贾老师还是掌握火候、看准时机对儿子大加赞赏:“儿子,你接触电子游戏比较早,智力比一般孩子开发得早。你把电子游戏、网格游戏都玩得那么棒,足以证明你有过人之处。你的班主任也有同感,他认为你智商比较高,他说你连搞恶作剧都有独到之处,说明你是极聪明的孩子。我觉得你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水平,应该排在一些同学前面才对。老爸坚信,只要你调整下思路、改变一些习惯,稍加努力就会后来者居上。”

在贾老师的这段赞赏中,有很多可以提取的技术点,比如:挖掘优势;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积极期待;传递信念。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效仿,让我们来看看,在帮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上,贾老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赞赏这门技术的。“儿子,爸爸看了你的作文,非常高兴。你这几篇作文中心思想不错,字、词、句、标点掌握得还可以,这足以说明你有写作文的基础。”

当我们把缺点作为知觉对象时,优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但当我们把孩子的优点作为知觉对象时,缺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贾老师用积极的光明思维,抓亮点,抓优点,塑造孩子的价值。

“能紧扣主题说明作文有灵魂,从这点看你是有写作天赋的”“正因为你的作文写得短,老师才给你低分。你感到作文没什么可写、言之无物,不是你的错,而是爸爸造成的。一是爸爸从小没有引导你大量阅读,导致你对文字感受能力弱;二是爸爸总忙,没带你到处走走看看,你接触的事物少,当然没什么可写了。”

情通才能理达,而情通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在前面的章节中,不管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上,还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贾老师都运用了同样的手法。这样孩子才易于接受父亲的建议。

“像你这样有思想、不婆婆妈妈、说话能直击要害的人,如果能提高阅读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多观察事物并勤于思考,写好作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也不是不可能的。”

风过不留痕,雁过不留声。贾老师巧妙地语言艺术既肯定了孩子的优良素质,又不着痕迹地将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的兴趣活动和良好的习惯培养,种植在孩子的信念系统中。

生命只有被“看见”,才能绽放它的华彩。在贾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下,孩子从此喜欢上了作文,高考时作文还得了比较高的分。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赞赏,有内容、有感受、有评价,既着重于“就事论事”又着眼于“塑造形成”的积极引导,可谓效果明显,一举多得。

学了就要用,用了才有用。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日习、日练、日悟,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祝福大家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二

“诚信”是一个人幸福的基本保证,缺乏诚信的人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也很难脚踏实地在社会上立足,故而也很难有真正的幸福。所以,“诚信”是我们父母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但实事求是地讲,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说谎的孩子。

那为什么孩子会说谎?如何避免孩子说谎?让我们跟随贾老师的智慧了解一二:

一、为什么孩子会说谎?

孩子说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成人世界的谎言诱导他们混淆了是非观念;二是不切实际的赞扬和过度的惩罚使孩子把谎言当作工具。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成人世界的谎言诱导他们混淆是非观念。

贾老师用几个生动的案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孩子是如何在父母的思维模式和言谈举止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学会了说谎。

比如有些父母,为了哄孩子,求得暂时的安宁,信口讲出一些假话来哄骗孩子。“宝宝在奶奶家乖乖的,好好听话,妈妈回来给你买奥特曼!”结果晚上回来接孩子时对孩子说:“真不巧,妈妈办完事商场已经下班了,下次一定买给你。”其实,妈妈并没有真的打算给孩子买玩具,她给孩子开出的是空头支票。

再比如,有些家长出于工作和社交的需要,对别人说一些虚伪的话,这在家长眼中是社交的技巧,但于孩子而言,虽然没有恶意,但是说多了,就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圆滑和世故。

父母的品质对孩子的影响深远,甚至是入木三分。虚情假意的父母培养不出诚实、坦荡的孩子,信口雌黄、企图用假话和借口敷衍,欺骗孩子的父母也培养不出真诚、善良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种:不切实际的赞扬和过度的惩罚使孩子把谎言当作工具。

贾老师通过讲述儿子、女儿以及14岁说谎男孩的案例,从正反两面对比呈现告诉我们:更多、更普遍的导致孩子说谎的直接原因,是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而说谎。

这让我也想到一个案例,8岁的小明数学考试连续两次都是六七十分,爸爸很生气,说再考不好就别回来了。结果很不幸,在又一次的考试中小明又没有考好,而且更糟,居然没及格。怎么办?爸爸说了,再考不好就不让回家。于是小明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把同桌的试卷偷偷地塞进了自己的书包,并把名字换成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爸爸能对孩子宽容一点,孩子无论如何是想不到用这样的方式来欺骗父母的。如果每位家长都能充分理解孩子,理智、开明地对待孩子,凡事替孩子着想,善于和孩子同感共情,平静接受孩子犯错,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关爱,孩子根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对家长说假话。

“理解、接纳、体贴、尊重往往比批评、斥责、打骂、惩罚更有力量。前者维护了孩子的尊严,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后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撕破了孩子的面子;前者具有建设性,后者极具破坏力;前者是医治孩子心理顽疾的灵丹妙药,后者是促进孩子问题进一步严重的催化剂。

二、如何避免孩子说谎?

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的人。对孩子、对其他人都应该光明磊落、坦诚相见、言而有信、信守诺言、不说假话、不讲虚话,当好孩子的榜样。

第二,父母发现孩子有说假话的倾向时,要认真反思自己。是不是你对孩子太严厉了?是不是你在孩子面前太强势了?是不是你对孩子缺乏体贴了?读书笔记。是不是你对孩子不够理解,以致孩子对家长不信任、说话有顾忌?孩子撒谎大多是为了逃避父母打骂、惩罚的不得已选择,孩子措施是对家长错误家庭方式发出的警示信号。

第三,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父母是最可依赖的人,让孩子相信即使自己犯错甚至闯祸,都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四,当孩子向父母说明事实真相时,不论他的错误性质有多严重、给家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家长都不要揪住这件事不放,不但不要惩罚孩子,还要肯定孩子做的对的地方。

第五,当父母确信孩子说谎时,不要急于揭穿孩子的诺言,更不要把孩子推向难堪的境地。要冷静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给孩子一定的空间,给孩子反思和弥补的机会。父母态度越平和,对孩子越尊重,孩子越能主动反思;父母态度越激烈,孩子越遮遮掩掩。要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而不是父母的情绪反应上。

如果孩子没打算说明事实真相,家长认为确有必要澄清此事,也要在保护孩子自尊、给足孩子面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把事情讲明白。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父母针对的是这件事,而不是孩子本人,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孩子有了一家认识后,父母要及时给孩子台阶下,帮助孩子卸掉思想上的包袱。

最后,务必要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看到希望,使孩子增强信心,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读本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三块巧克力”的故事,宽容和理解往往比惩罚更加深刻,可参阅。

合理“惩罚”也是一种保护。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三

最近读了贾容韬老师写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经过第一遍的阅读,就有了比较多的感触,还有就是思想上的转变,确实是一本值得父母一读的好书。

对于教育,一般的人都认为是学校教育,而对于家庭教育,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陌生而棘手的。我自己也是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作为父母就是拼命挣钱,给孩子往好的学校送,给孩子准备好的物质生活。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到原来的我是多么浅薄,多么寡闻,完全没有把家庭教育当回事,没有把家庭教育当成一个事业来对待。

好的是,自己不会也没有装会,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不学习就会跟不上的,我也在加强学习,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家庭是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地方,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是塑造人生品格的地方。很多时候,自己用现有的眼光,主观的去要求孩子,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原来,家庭教育是需要大智慧的,包括批评的方式和时机,合理的运用赞赏和鼓励,学会倾听,学会调整心态等等,有很多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提高的。

孩子出现问题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这个问题去找孩子的原因,就像盯着锁着的门找钥匙一样,没有跳出这个思维,就找不到钥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是被动来到了这个世界,后面出了问题,肯定是家庭的原来,是父母的原因。因此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所以要找准病因,才能因病施救。纵观现实中大部分问题孩子,多数多是家庭不和谐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家庭矛盾比较恶化的等等。正是因为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才会被外部不良思想侵袭,不良作风影响,心理产生了扭曲,才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问题孩子。此时,唯有先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从自己的病因出发,找到解决办法,改正方法,进而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孩子,把孩子引导在正轨上。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时候言语或者行动不当,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包容、理解、信任,而不应该在孩子犯错了大发雷霆、挖苦、指责。更多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控制好情绪,加强相互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言传身教真的很适用,孩子也是想进步想提高的,看到父母都在进步,在改变,在学习,他肯定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恰好是我们所希望的,共同成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摩西奶奶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关键是要开始行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孩子越小越是有利时机。愿你我都能及时醒悟,把这份事业做好,行动起来。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四

读了贾容韬老师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是满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无聊的时候陪我们打发时间,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结果不得而知。

生而为人,总是想着改变别人,甚至奢望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理念,改变自己需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开拓崭新的自己,自己改变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变了,同时意味着自己眼中的世界也会改变,教育孩子亦然。

作为功利性的家长最先改变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阅读,去学习,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变传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项人格发展。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去修心,去修夫妻关系,去培养优秀家风。

当觉得改变孩子穷途末路,去试试改变自己吧!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花费心思,或许,你变了,孩子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五

寒假前的一个研讨会上结识了贾容韬老师,他在积极推广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倡导的“在爱中管教”的方法,与我提倡的“信念法”高度相似。

我把我写的《你的思维决定一切》赠给了他,他也回赠我他写的《家庭教育中国行》,贾老师的言行令人折服,书里面的案例令人惊叹。

下面引用一个贾老师的案例:

某高一男学生在校多次打架,虽不是主要责任者,但其平时的恶劣表现(打架、旷课、逃学)令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非常头疼,因为他总在班里起哄,影响大家学习。这次,学校下决心要开除他了。

他的妈妈得知后,到学校求爷爷告奶奶,赌咒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学校见她可怜,就立下字句,再犯事一定不容,最后给了留校察看处分,以观后效。

孩子妈妈也一筹莫展,孩子倒是老实了,从此上课天天睡觉,而下课就精神百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这时她向贾老师求助。

贾老师告诉她:“你先假设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呢。”哈哈,假设,这太搞笑了。

贾老师接着说:“他一回家,你就说:回来啦,在学校学习很辛苦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这位妈妈一听就傻眼了,说:“不可能,他光在学校睡觉呢,一点都不学,这话我说不出口哇。”贾老师说,你先对镜子练习,练好了说,天天说,就会有用。

死马当活马医呗,这位母亲就天天对着镜子练习:“你回来啦,在学校学累了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呜呜呜呜”,说着说着她哭了起来,因为这太违背自己的内心了,说的话太不符合实际了,太假了。

但她天天练习,冲着镜子练了一个月,终于能说出口了,能说顺嘴了,下午放学他儿子一回来,她就低着头(因为她怕儿子看出心口不一的眼神儿)冲着儿子说:“你上学辛苦了,在家多玩一会儿吧,我去给你做好吃的。”

小淘气多聪明啊,一眼就识破了,冲他妈妈说道:“你少来这套,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也就是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我回家就玩游戏,唉,实验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此后的时间里,这位母亲天天这么说,他儿子天天回来都能听到这句话。她说了15天后,她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她后来说:“我越说越感觉是这么回事,我儿子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的,他就是优秀学生。”我的妈呀,谎话说得自己都信了。

奇迹发生在第xx天,她儿子竟然开始回家写作业了。此后一段时间捷报频传,老师联系家长说“你儿子开始交作业了”、“交得越来越多了”、“不会的还知道问了”、“有几科不低分了”、“小测验竟然有及格的了”,几个月后,这个小东西竟然在大考中夺得全班第一,真的成了其他学生的榜样,真的成了优秀学生,全校都震惊了。

关键就在于妈妈的改变,她天天冲孩子念叨那几句,越说越像真的,说多了,孩子心理自然有了压力,感觉自己再不加油学习就对不起自己妈妈的这几句话。

这与我提倡的“信念法”的理念完全一致。学生都反映念叨完目标的感觉:有劲儿了;不困了;有思路了;心能静下来了;再玩有负罪感;一拿手机就感觉有事还没干完;感觉再玩就对不起自己;感觉有力量推着自己学习;感觉不想贫嘴了;感觉对不起家长;感觉对不起老师;不想玩游戏了;有愧疚感,所以要好好学;感觉上课精神了;感觉效率提高了;感觉背东西快了;感觉有奔头了……五花八门,要是心里没有目标,他们玩起来可带劲儿了,哪里有玩够的时候,哪里有什么负罪感,高兴、傻乐还来不及呢。

“强化目标……”是我们开学时主席台大屏上的字,的确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学生也需要学习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目标,无论是像贾容韬老师这样的,通过家长不断地暗示、催眠、提醒,或是像我这“信念法”一样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都可以使学生自主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六

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以前也读过一些,但是读过之后,总有些东拼西凑的感觉,读过了,也就过去了。而这次读到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感觉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书的题目就带有革命性,对传统的家教理念是一种颠覆。由此,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先成人,后成才。在理念上,这点我们都懂。可是真正面对着自己上学的孩子,尤其是上中学的孩子,又有几多家长能对孩子的成绩泰然处之?处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的功利心在作怪,我们印象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耗子的就是好猫”。但是,作为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程,这个工程的严肃性注定了我们是一分付出才有一分收获。舍本逐末的结果,就是不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已经告诉了我们此路不通。

只有脚踏实地,把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这是对孩子教育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这将为决定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奠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才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从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不期然而然了。这也是对“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了。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后代,让我们现在开始,从学习开始,用学习来改变我们自己吧!

改变这本书读后感篇七

寒假前的一个研讨会上结识了贾容韬老师,他在积极推广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倡导的“在爱中管教”的方法,与我提倡的“信念法”高度相似。

我把我写的《你的思维决定一切》赠给了他,他也回赠我他写的《家庭教育中国行》,贾老师的言行令人折服,书里面的案例令人惊叹。

下面引用一个贾老师的案例:

某高一男学生在校多次打架,虽不是主要责任者,但其平时的恶劣表现(打架、旷课、逃学)令班主任和学生家长非常头疼,因为他总在班里起哄,影响大家学习。这次,学校下决心要开除他了。

他的妈妈得知后,到学校求爷爷告奶奶,赌咒发誓这是最后一次。学校见她可怜,就立下字句,再犯事一定不容,最后给了留校察看处分,以观后效。

孩子妈妈也一筹莫展,孩子倒是老实了,从此上课天天睡觉,而下课就精神百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这时她向贾老师求助。

贾老师告诉她:“你先假设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呢。”哈哈,假设,这太搞笑了。

贾老师接着说:“他一回家,你就说:回来啦,在学校学习很辛苦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这位妈妈一听就傻眼了,说:“不可能,他光在学校睡觉呢,一点都不学,这话我说不出口哇。”贾老师说,你先对镜子练习,练好了说,天天说,就会有用。

死马当活马医呗,这位母亲就天天对着镜子练习:“你回来啦,在学校学累了吧,在家多玩会儿吧,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呜呜呜呜”,说着说着她哭了起来,因为这太违背自己的内心了,说的话太不符合实际了,太假了。

但她天天练习,冲着镜子练了一个月,终于能说出口了,能说顺嘴了,下午放学他儿子一回来,她就低着头(因为她怕儿子看出心口不一的眼神儿)冲着儿子说:“你上学辛苦了,在家多玩一会儿吧,我去给你做好吃的。”

小淘气多聪明啊,一眼就识破了,冲他妈妈说道:“你少来这套,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也就是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我回家就玩游戏,唉,实验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此后的时间里,这位母亲天天这么说,他儿子天天回来都能听到这句话。她说了15天后,她自己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她后来说:“我越说越感觉是这么回事,我儿子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的,他就是优秀学生。”我的妈呀,谎话说得自己都信了。

奇迹发生在第xx天,她儿子竟然开始回家写作业了。此后一段时间捷报频传,老师联系家长说“你儿子开始交作业了”、“交得越来越多了”、“不会的还知道问了”、“有几科不低分了”、“小测验竟然有及格的了”,几个月后,这个小东西竟然在大考中夺得全班第一,真的成了其他学生的榜样,真的成了优秀学生,全校都震惊了。

关键就在于妈妈的改变,她天天冲孩子念叨那几句,越说越像真的,说多了,孩子心理自然有了压力,感觉自己再不加油学习就对不起自己妈妈的这几句话。

这与我提倡的“信念法”的理念完全一致。学生都反映念叨完目标的感觉:有劲儿了;不困了;有思路了;心能静下来了;再玩有负罪感;一拿手机就感觉有事还没干完;感觉再玩就对不起自己;感觉有力量推着自己学习;感觉不想贫嘴了;感觉对不起家长;感觉对不起老师;不想玩游戏了;有愧疚感,所以要好好学;感觉上课精神了;感觉效率提高了;感觉背东西快了;感觉有奔头了……五花八门,要是心里没有目标,他们玩起来可带劲儿了,哪里有玩够的时候,哪里有什么负罪感,高兴、傻乐还来不及呢。

“强化目标……”是我们开学时主席台大屏上的字,的确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学生也需要学习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目标,无论是像贾容韬老师这样的,通过家长不断地暗示、催眠、提醒,或是像我这“信念法”一样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都可以使学生自主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相关范文推荐

    撰写读后感(实用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

    最新教育世界读后感(模板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

    最新活着家珍感悟(模板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

    2023年毛毛读后感(精选7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

    最新边城读后感(优秀7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

    杨绛读后感(精选10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

    山楂树之恋读后感(大全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

    嗯童年读后感(优质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最新爱丽丝漫游记读书感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通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

    封神演义读后感小学 封神演义读后感(大全9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