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4 作者:念青松最新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一

在萧红女士的笔下,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开篇便用“那”,前面没有交代,指代不明,可以改为“呼兰河城”)

城里有淳朴的民众,多彩的民俗,童年的乐园,但就我看来,最最令人慨叹的是那种触目惊心的麻木,以及随之而来的阅读时的沉重思考。

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情景”,如“养猪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顶的草上长着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里的人就提着筐子上房采蘑菇,采蘑菇的骄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则没有不羡慕的,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那草房里。于是感叹啼嘘,相叹不已。房上采蘑菇的故意选几个大的抛下来,借以炫耀,哪知道忘记了房顶已经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脚掉下去了,把脚往外一拔,脚上的鞋子不见了,鞋子就从房顶落到翻开的滚水里,滚着翻着……”但读者绝不会因为这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

我印象最深的是惨死的小团圆媳妇儿。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萧红女士以深藏同情又略带嘲谑的笔调述说了一个健康、活泼又纯真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礼教摧残致死的悲剧故事。小团圆媳妇不过是没有其他女人那种低眉顺眼、委琐卑贱的奴相,然而就是这种与众不同,令她成了街坊邻居、婆婆大婶眼中的“异类”。生活在呼兰河边这个封闭空间里的人群,他们不允许差别与个性,看不惯激情与生机,因此一致认定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而且“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一点也不像团圆媳妇”。故而当小团圆媳妇遭到婆婆的毒打时,人们同声称赞“早就该打”;当小团圆媳妇要被“洗澡”时,左邻右舍、大妈大婶便蜂拥而至,一齐撕光小团圆媳妇的衣服,将滚烫的热水浇到她的头上,全然不顾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孩的死活。“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到二月,那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媳妇挨了打,就会害怕、躲避、尖叫,但这些在呼兰河人的眼里却是不能被理解的.。相反,因为媳妇的病重,婆婆强忍了自己打人的念头,这却是令人同情的。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如此顺利成章,如此符合常理:婆婆调教媳妇天经地义,这是传统,这是常礼;被婆婆他们打了,打疼了,打伤了,打怕了就哭,就叫,就躲避,甚至叫着“我要回家”,这是不懂礼数,是中了邪;为“生病”的媳妇请仙人诊治,跳大神这是习俗,更是亲情;一家有难,众乡邻岂能袖手旁观?这是邻里乡情。悲哉,痛哉!人的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被戕害,被这群并不怀恶意的人们!

小团圆媳妇受虐致死的悲剧命运固然令我们无比痛心,但更使我们不寒而栗的是,残害小团圆媳妇灵肉的杀手却是一群与她有着同样悲苦命运的女人。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自相残杀”的女性悲剧呢?是由于婆婆及左邻右舍的罪恶本性吗?显然不是的。她们虽然偶尔凶蛮,但本质却还是善良的。她们的打人、杀人全部本着一种“善良”的愿望。

究竟是什么让这群原本纯朴、善良的女人一听说“还有两次要洗的”就“……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呼兰河畔的这个群落真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任何色彩,只有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民风、习俗,这传统如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梦想和情感,毒害并异化着女性的精神。她们丧失着母性甚至人性,一方面安于男性的压制与摧残,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起男权社会的卫道奴仆,对一切“异端”采取本能地排斥,蒙昧地扑灭所有差别与不驯。因此,当小团圆媳妇健康、活泼的人性展露出些微张扬时,她们便不惜一切地对其压制直至窒息,直至一个鲜活的生命憔悴地凋逝。

在萧红眼中,女性最大的悲哀不是因为她们经历坎坷不幸,而是她们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可。

当然,在整部作品中,远不止这种女性的麻木,《呼河兰传》呈现的是整个城的麻木,这是作者对国民性的一种思考,对人性的一种剖析。

所以,人们,杜绝麻木吧!我们必须懂得生命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让一切打着任何“善良”、“关爱”幌子的戕害都永无容身之地。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看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很好,所以内容令我记忆犹新。

这本书主要讲了萧红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表达了萧红对自己家乡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萧红既描写了人和物,那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团圆媳妇”和“大泥坑”了。

小团圆媳妇出现在了第五章里。起初,呼兰河镇的人在小团圆媳妇刚来时,每个人都说她这里好、那里好。但是,在她来了一阵子之后。之前夸她的人全成了说她不好的人。而且,她的婆婆还一天“八顿打,七次骂的虐待她”。并且,小团圆媳妇被虐待生病后,还被一大群人认为是被“阎王叫走了”的。最后,小团圆媳妇还是死了。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描绘,作者讽刺了呼兰河人的封建思想。

然而呼兰河的人不仅有封建思想,还十分的愚昧无知。这个,就体现在第一章中了。

在第一章中,作者大多描写了大泥坑对人类的坏处。比如会淹死鸡、鸭、狗、猪等。而呼兰河人做出的反应竟然是一些奇怪的想法。明明用土填满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说又是用斧头把树砍下来当桥,又直接说跳过去,由此可以看出呼兰河人十分愚昧无知。

所以,《呼兰河传》这本书表达了萧红对家乡深沉的爱与恨。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三

去年年末,我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其实这种说法是相当牵强的,因为我所谓的读完,不过是读完了绘本版的《呼兰河传》。因为是写绘给孩子们看的图书,所以选取的大多是饱含欢愉与童真的篇章进行的编绘。也就是因为这套绘本让萧红的作品深深的吸引了我,忍不住去寻原著来看。

之前就曾经说过,对于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这个人,我的感觉是既怜悯又痛惜。怜悯她的不幸遭遇与英年早逝,痛惜她的自己作腾。

她确实是一位才女,文字简单干练,看似平常却能够将人深深的引入其中,字里行间似乎能够看到人的灵魂。那一篇篇的锦绣文章写的是多么的精彩至细腻,小学课本中都曾多次收录她的文章当做是教材。

可是她对待生活中的经历却又是如此的糟糕,几次婚姻均算不得美满,甚至是有些荒谬,放今天来看怎么瞧怎么都是一出出的狗血言情剧。说她是民国时期的作女代表人物还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

《呼兰河传》是萧红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前小学课文中曾经出现过的那篇《火烧云》就是出自于此。它也何以说是一部萧红的自传性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萧红以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将童年记忆中的故事一个个的串联起来,将故乡呼兰河的人间百态、社会风貌描绘了出来。

那是一座不怎么繁华的小城,萧红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色彩艳丽的大花园是她童年的乐园,多少温暖的记忆留存于其中,而更为重要的是,那时有她慈祥和蔼的祖父。这里是萧红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她文字创作的最初源泉。

在萧红并不算长的这段生命中,她似乎都在纠结于爱。可是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不曾长久的停留在她的生命旅途之中。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童年中和祖父相处的那段时光,是她最富有爱意的美好记忆,是一生中都不曾褪色的影像。

时光荏苒,许多东西在时光的侵袭之下早已物是人非,连作者萧红都早已离去多年。可是她留下的文字却不会被时光所掩埋,其中所讲述的故事也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回看萧红的一生,我们为她的经历而感到叹息,甚至会有一丝怒其不争的感觉。但是读萧红的文字,却又不由的被她的才情所折服。细腻真挚的文字中却又透露出东北地区的苍凉与豪迈,那曾经的一幅幅场景画面,仿佛犹在眼前,触手即可抚摸的到。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四

《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一本长篇回忆小说。萧红在这本书里回忆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她幼年时的天真可爱与顽皮。萧红的写法别具一格,她把她在呼兰的所见所闻用一些有趣的笔调描写下来,用戏谑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在读这本书时,完全没有感受到她那时感情的痛苦和病痛的折磨。

书里面有一句话记忆犹新,“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很得意。不得意又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这句话是萧红在描写住在倾斜房子里的采蘑菇人的内心感受。当萧红夹杂在战争的驱赶和病痛的折磨时,却乐观积极地去面对。从“不得意又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就能看出来。

但萧红短暂的一生还是寂寞的。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祖父去世了,她也就无依无靠了。但那些美好的记忆还存留在她的心间。“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五

anthnoy

一、“混入了大地与季节的鼻息”

“她偏着头,沉沉地想她的心事,回忆使她年青了--当然年青人的眼睛是没有那样的凄哀。为理想而吃苦的人,后来发现那理想剩下很少很少,而那一点又那么渺茫,可是因为当中吃过苦,所保留的一点反而比从前好了,像远处飘来的乐声。原来很单纯的调子,混入了大地与季节的鼻息。”

这是张爱玲在《谈画》中描写对塞尚为他夫人所作的一幅画的观感。我惊奇于张对于画面、对于人心的敏锐而深入的把握,话一说出来,已经成了极至,而那几句话,说得不“狠”,几乎是轻轻拈来。

萧红也有这样的天才,因为气质的不同、因为经历的差异、因为学养的分别,萧红的天才文字表现得更加富含情感。如果说张爱玲的文字是“心较比干多一窍”,胜在机智、体贴;那萧红的文字则是“病如西子胜三分”,首先存乎内里,关乎性情,然后表现于外的。

二、慰藉

写作《生死场》的萧红几乎可以说是酷烈的,同时也是充满内在激情的。“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为《生死场》做的序的确好,一语中的。

写作《呼兰河传》的萧红已经变化了,经历了内心与外在的种种变故与波折,身边没有了写作《八月的乡村》的“保护人”似的萧军,心目中的故乡也从要逃离的陷阱变成灵魂的寄寓之地--尽管那里不是开遍鲜花的天堂,但也不是布满荆棘的地狱;那里是混沌初开之地,那里是生产着绝望的希望之地。

成熟的萧红换了一副眼光看待故乡。故乡,尽管她蒙昧,蒙昧得令人痛心,可是她又是包容的,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都在其中。就像后花园中的小黄瓜、大倭瓜,就像那些蝴蝶、蚂蚱、蜻蜓,就像黄昏时候的红霞,他们不辨生死,既短暂,又久远。

萧红用散文的笔调来书写故乡。散文的文体是最接近作者内心的。没有真情,永远写不好散文。但是,《呼兰河传》不是散文,是散文化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萧红找到一种最能表达自己与故乡的血肉联系的笔调。在这种书写中,萧红重新确认了自己与故乡、与呼兰河的关系。他们不再是对立性的,而是对话式的。在重新书写故乡、回忆与辨认故乡中,故乡给萧红展示了新的启示、新的内涵;同时,萧红在写作中重新确立了与故乡的关系,那是与她血脉相通的根。

在这样的写作中,萧红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尤其在对祖父的回忆性的描写中,充满了对童年烂漫时光的回味。

《呼兰河传》第三章写祖父与“我”。“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身体很健康”,祖父教“我”念诗,给“我”烧小猪、烧鸭子吃。而“我”在祖父的庇护下,无忧无虑,活泼任性。“我”只是玩,“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和祖父开玩笑,“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三、诗意

诗意是什么?诗意是瑟瑟发抖地在寒冬朔风中行走时,发现一片枯叶在风中寂静的舞蹈。

萧红是诗人气质的作家,《呼兰河传》是诗化的小说。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卖馒头的老头跌倒了,馒头滚出来,有人拾了吃着走了。卖馒头的老头怎样呢?“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都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吃馒头的人呢,“听了这话都笑了”。

这卖馒头的老头几乎就是一个游吟诗人嘛,连捡便宜的人也在这种意境中变得不再猥琐了。

天冷成什么样?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把这几句加上一个标题,比如,“寒冷”,就是现成的一首诗了。

这是《呼兰河传》第一章描述呼兰河这座小城概括的风貌中的一段。

第二章则是一首呼兰河的风俗诗,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俚俗甚至不无蒙昧的习俗,在萧红笔下,俨然生发出异样的光彩。

“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跳到了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这是描写跳大神,从司空见惯的所谓迷信中,萧红体谅到人生悲凉的况味。

“眼看台子就要搭好了,这时候,接亲戚的接亲戚,唤朋友的唤朋友。

……看戏去的姑娘,个个都打扮得漂亮。”

人们笑语连天,哪里是在看戏,闹得比锣鼓好像更响。”

“戏台下敲锣打鼓震天地响。

那唱戏的人,也似乎怕远处的人听不见,也在拼命地喊,喊破了喉咙也压不住台的。那在台下的早已忘记了是在看戏,都在那里说短道长,男男女女的谈起家常来。”

这是描写野台子戏,在紧锣密鼓、喧闹争吵中,萧红道出了呼兰河人生命中飞扬的一面。

四、悲悯

“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非常自私,临事心狠手辣。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她的心狠手辣是因她一点委屈受不得。她却又非常顺从,顺从在她是心甘情愿的.喜悦。且她对世人有不胜其多的抱歉,时时觉得做错了似的,后悔不迭,她的悔是如同对着大地春阳,燕子的软语商量不定。”

这是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描述的张爱玲,把张爱玲说得如同天外仙人,不着尘渍,玲珑剔透,孓孓独立。他笔下生花,摇曳多姿,不失为精到,却有把张神化、把自己抬高的嫌疑。张爱玲长于把握世情、男女,描摹世态、人情,却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自有一种潇洒姿态。她似乎洞察世事,阅历人生,体味人间甘苦,却并不吟味这甘苦,而是从这甘苦中抽身出来,轻叹一口气,道一声,世态炎凉。张爱玲自己也道从来不悲天悯人,其实,不是她真就如此,不过是她为了不使心灵受到戕害而采取的一种规避措施罢了。

说这么多张爱玲,不过是为了比较。相比之下,萧红是悲天悯人的,萧红也是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的。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不同的是,她是完全投入其中的,虽然不作激烈语,但是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风貌、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在萧红控制的笔调下--这种控制,很大程度来自于她使用的“儿童视角”--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悲悯情怀。

《呼兰河传》第五章写了小团圆媳妇,写她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一个仅仅十二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因为她的生命力、因为她“不怕羞”,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

为了赶走小团圆媳妇身上的鬼,跳大神的要人们用热水给她洗澡,当众洗,洗三次。这哪里是洗澡,脱去衣服,滚热的水浇到身上,分明是示众,是施刑。小团圆媳妇的苦楚是别人以治病的好意来摧残她,她却没有一点力量来抗挣了。

小团圆媳妇当然令人同情。萧红的笔墨却不止于此,在她笔下,把媳妇打出毛病来的婆婆也是令人同情的--虽然她同时也很可恨。

听听婆婆的抱怨,“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有什么不对,她不知道。况且,小姑娘病倒了,婆婆花五十吊钱抽签,而她自己是指甲肿了连花三吊钱买红花都不舍得。更不用提跳大神、埋葬等花的钱了。最后,她终于瞎了一只眼,“因为天天哭,哭她那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

第六章写有二伯。有二伯游手好闲,嚼嘴咬舌,爱说大话,偷东摸西。他年纪大了,所以不再干体力活。他讲究小团圆媳妇、讲究作了冯歪嘴子媳妇的王大姑娘。他吹牛说自己胆大,但是,“他一和祖父提起跑毛子来,他就胆小了,他自己越说越怕。有的时候他还哭了起来。说那大马刀闪光湛亮,说那毛子骑在马上乱杀乱砍。”他偷铜酒壶、米、锡火锅、大铜钱、烟袋嘴,甚至偷大澡盆。

要苛责有二伯吗?萧红更多的是悲悯。他干不了活,是年纪的关系。他嚼舌,是风气使然,并不是恶意中伤。他胆小,是异族入侵时手无寸铁吓的。他偷东西,并不是不知廉耻,他又是很在乎别人的说法的。可是,他又怯懦,终于使一次一次“跳井”、“上吊”的抗议成了别人的笑柄、谈资。

第七章写冯歪嘴子以及他的媳妇,王大姑娘。这是小说中带有亮色的两个人物。冯歪嘴子,憨厚,谦恭;王大姑娘,“她是很能说能笑的,她是很响亮的人”。他们自己结合了,却遭到原来夸奖他们的人们的非议、诽谤。他们不管,自己生活得津津有味。可是,王大姑娘却在生第二个孩子时死了。别人要看冯歪嘴子的笑话,但是没有看成。冯歪嘴子“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

萧红在悲悯的目光中,看到了呼兰河地方生生不息的希望。

2001年12月9日

来自:北大中文论坛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读后感 三国演义五年级读后感(优质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歌颂母爱的诗句四年级 歌颂母爱的诗句(模板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2023年护士辞职报告手写还是好 护士个人辞职报告(优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

    2023年元宵节祝福语短句(汇总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总结(精选8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2023年内审汇报发言(实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最新因身体原因辞职(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最新数学新课程标准版电子版 新课程数学教学总结(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数学新课程标

    点绛唇李清照 点绛唇·闺思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普通员工辞职信说(实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