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倡议书 就地过年个人倡议书(实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文锋就地过年倡议书 就地过年个人倡议书(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就地过年倡议书篇一

红岭社区辖内居民:

近期,国际疫情仍在蔓延,国内疫情呈现多地散发和局部爆发并存态势,且随着节日到来人口流动増加,为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护广大居民朋友的身体健康,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每一位居民朋友、厂企员工朋友要主动做疫情防控的宣传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做到全民行动。

二、及时劝阻在外地的家人、亲朋、好友,暂时不来南沙探亲旅游,如确需来南沙,务必及时上报(请扫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备),积极配合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三、坚持“红事緩办、白事简办、宴请不办”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不组织或参加民俗聚集活动、少串门。提倡家庭聚餐规模控制在10人以内如聚餐请使用公筷公勺,有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的亲友应避免出席聚会。

四、做好自我防护,掌握预防病毒感染常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尽虽避免外出,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纸巾或手肘衣物遮住口鼻。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保护家园,事关你我。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请迅速行动起来!

就地过年倡议书篇二

随着农历春节的即将来临,常年在外辛苦打拼的“游子”们的返乡“情结”也愈发强烈,在电话的两头,情系着对一家老小的牵盼,更传递着早日回家过年的期盼。

然而由于当前疫情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多地发布倡议,倡导外来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回家过年是传统,寄托着人情亲情需求。要解开群众的返乡“心结”,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为防疫大局做出就地过年的选择,不应靠“北风”式的手段约束人们“原地别动”,而是需要“阳光”式的暖心举措让人们甘之如饴。

笔者认为,疫情当下,“防”字在前,对于“就地过年”的游子,尤其需要通过“就地取材”为他们过节提供必要支持和特殊关照。

一方面,对打拼在外的“游子”要多一些体恤和帮助。要让“就地过年”既能“留人”又能“留心”,各地政府部门就应采取有温度的措施,比如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除此之外,还要有交通、医疗、市场等多方统筹协调联动,比如保证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且供应充足,做好生活方面的供给与种.种服务保障,满足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多样需求。同时,配套适宜的文娱联欢活动,让特殊情况下“过年”一样有“年”味。

另一方面,对留守在家的“亲人”要多一点关怀和问候。返乡过年其中一个最大的目的是回家看看一年不见的“老小”,因此,要让在外的人安心“就地过年”,切不能忽略了常年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对他们而言,生活上可能会有不便,情感上可能会有失落,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中的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更要有一份人性化、可操作性较强的“过节指南”,做好安抚工作,给予更多的过节保障与关爱。提供熨帖人心的服务,让人“暖心”,也才能让在外“就地过年”的“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就地过年倡议书篇三

1月,中国国内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在此背景下,各地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就地过年”。对于一个在外工作多年的“游子”,“就地过年”好像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只是今年从上到下发起的“就地过年”倡导,似乎让这个“大家庭”又多了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多了一份来自基层岗位的赤诚感动。

“就地过年”要用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尽责之心。记得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人员的大量流动,造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如今,又到冬季,又到春节,又到疫情暴发高峰期,显然,“就地过年”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最好举措。同样,这也意味着,我们广大在外漂泊的“游子”、工作的干部无法归乡,我相信众多兄弟姐妹们能够理解这样的一种过年方式,能够做到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不给国家添堵,能够做到听从指挥、从容应对,不给国家增负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也从来都不是旁观者,关键时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打起精神、鼓足干劲、凝心聚力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保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尽责之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底,自觉扛起肩上的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就地过年”要用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温暖之心。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个节日,它代表着家人的团圆团聚,但人员的大迁徙会加剧疫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于是“就地过年”就变成了一种现实需要。在异地过年的我们,对待身边的领导、同事都要多一颗温暖之心,要多一份真情之心,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来自异乡的温情。当地党委、政府要适当给予异地过年的工作人员一定的假期、一定程度上的年货补贴,让留下来过年的我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同时,要对特殊岗位人群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包容,要有一颗同理之心,要做好值班带班人员的轮换工作,切不可让辛勤工作的敬业者们再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要保障好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基层干部等后勤工作,确保他们在全力以赴、冲锋在前抗击疫情时无后顾之忧。

“就地过年”要用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之心。“就地过年”不仅是不乱跑、不乱窜,还要抱有一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之心,虽然在异地,但我们并不能停止“战斗”。在社区、村舍,我们依然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认真排查外来外出人员,做好预防性消毒等工作,要带头做好疫情防控示范作用,做到特殊年份特殊对待。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的责任意识,不论身处哪里都不能丢弃自己的为民初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对待群众的事要多上心、多投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多聆听百姓心声,多了解百姓需求,始终以一颗奉献之心服务人民。

就地过年倡议书篇四

近段时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不断“刷新”、境外输入、本土新增、集聚传播等特殊情况,为巩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成果,各地先后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而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正是阖家团圆之时,如何让为了养家糊口、背井离乡、辛辛苦苦奋斗了一年的广大农民工安安心心“就地过年”,需要我们基层组织认真做好他们最惦记的“两件事”。

认真做好“留守老人”的探访工作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拼。受疫情影响,有更多的农民工需要在外“就地过年”,使得“留守老人”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要“就地过年”,家中年迈的父母就必然成为他们最惦记的人,父母身体怎么样,是否生病,生病了谁照顾,发生意外情况怎么办,都成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基层组织应成为距离“留守老人”最近、最亲的人,要认真做好“留守老人”的探访工作,组织人员勤上门、多走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充分了解老人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身体健康状况怎么样,还要充分发挥好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作用,为有需求的“留守老人”提供就餐、送餐、娱乐等服务。同时,还要和在外的农民工及时互通信息,让他们“就地过年”过得安心、过得放心。

认真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在惦记家中年迈的父母同时,也惦记着年幼的子女。最怕子女在家里出什么事,子女的学习成绩如何,是否懂事听话,是否伤风感冒了。基层组织要积极做好走访和慰问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是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充分利用“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服务阵地,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做好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真正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留守儿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春节作为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提倡“就地过年”,是在有效控制疫情、保障家人的安全。作为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妻儿一样,服务再充足一些、再周到一些,让“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在没有亲人陪伴下也能过个好年,也让在外的农民工自愿地、放心地“就地过年”。我们也坚信“待到春暖花开时,平安相聚一个也不会少”。

就地过年倡议书篇五

各位同事们:

xx向全体职工倡议:鼓励留在工作地过年,岁末年初的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只有慎始如终,才能不功亏一篑。您“就地”过年的个人付出,成就的是小家与大国共同的平安吉祥。当前,我省正在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为企业和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提供支持帮助。请广大企业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妥善安排好就地过节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关心关爱,确保广大职工过一个安全、安心、祥和的春节。

请广大企业在依法保证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根据岁末年初企业生产需要,统筹安排好职工工作和休息休假,尽量错峰出行,通过采取弹性工时、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等安排工作。春节期间,请广大职工与企业保持沟通联系,配合做好疫情防护和有序返岗复工。对于安排职工在春节假期和休息日加班的,落实好工资、休假等待遇保障。企业和职工要相互体谅、包容理解,加强集体协商。职工要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不采取违规违法方式,自觉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请广大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坚决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及早统筹力量,采取措施安排好本企业的疫情防控、生产经营、职工休息休假和职工劳动安全保护工作,坚决守住我省冬春战疫防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