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熟悉的人作文400字初中 我熟悉的人作文400字左右汇总

时间:2023-05-18 作者:储xy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一

每天她都会为我准备好第二天该穿的衣服,我却连她衣服的颜色都记不住,因为我不曾在意;每天她陪我熬夜到12点,我关灯睡觉后不知她什么时候上床,也不知道第二天她什么时候起床,因为我睡后她还要洗衣服,早晨她要提前为我做好早餐……突然发现在许多角落里,她为我做了许多事情,这些我都并不知道,所以不熟悉她是“理所当然”的,而她熟悉我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知道了我给她的关爱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我想我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熟悉她,却发现……她的眼角纹又深了;那星星的白色在被烫过多次的头发中扎着我的眼;她有时会糊涂地做错一些事……妈妈老了,我想。还不如不熟悉她,这样她就不会老了,我掩耳盗铃般自私地想。

可是没有谁能打败时光,对吧?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多给妈妈一些关爱,多去了解她,让我认为最熟悉的人变成我真正最熟悉的人!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二

熟悉,不在于久久叨念的不变之词,不在于心头频频泛起的微黄回忆,只是似曾相识的一瞬,那种“熟悉”就会情不自禁地涌起。正是这种乍然而至的熟悉,才让我们在桎梏中冲破束缚,回归自己的精神天地。

提笼一曲烟寻月,天际众星难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转徙于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不堪重负,但当回到家的怀抱中,望着亲人关切的眼神,那份根深蒂固的熟悉仍会涌起,冲刷那已被尘俗侵染的心灵。望着已结霜鬓的父母,那佝偻前行的背影似曾相识,为了我们而顽强与岁月剥蚀抗争的亲人,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以温暖,唤醒那随风而去的记忆。每当这时,这份熟悉便会滋润干涸的形骸,让我们如尝醴酪。

熟悉,积淀着对友人的思念。

甘与君曲共缱绻,柑香一片醉亭边。哪怕历经辗转徘徊,尝尽生死苦痛,友人再见时,那种熟悉而渴望倾诉的情绪会喷薄而出。携手步入熟悉的深巷,似乎之前遭受的折磨也随着飘逸的脚步远去了,哪怕再见已是鬓发尽白,只需对目相望,当年月下共聆雨的熟悉场景也会渐渐浮现脑海,抚平那因命途多舛而结成的褶皱。傅说与武丁再见已是数十载之后,但相逢瞬间的熟悉让那数十载的苦痛都烟消云散了;陆抗和羊祜各事其主,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戍边的孤独也总会在彼此相赠的熟悉的酒香中消失净尽……这种源自心底的熟悉,敏锐地呼唤着曾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让对月独行的脚步多了一份相依的温暖。

熟悉,蕴蓄着对家园的依恋。

又见乌篷青纱篱笼,渔火通彻,夺目朱红。故乡,曾孕育了多少渴望报效国家的热血志士。当闯荡天涯身回故土,那种似曾相识的熟悉便不由自主地涌起,给漂泊的心最好的慰藉。走在青石铺成的小路上,远远似乎又看见微拂的绿柳,熟悉的感受让刘禹锡心中的回忆慢慢苏醒,“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的感慨油然而生;轻披着蓑衣冒着梅雨渡江而去,看一江春水溶着素雪缓缓而行,熟悉的感受激起了张籍心中的涟漪,让他写出了“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的传世之作……源自心底的熟悉,轻轻地呼唤着对家园的残许记忆,让漂泊游子内心的抑郁得以排解。

因为熟悉,思念得以串起,悲愤得以排解;因为熟悉,我们有了可供寄托的精神家园;因为熟悉,我们人生路上的每一步,也都变得坚定了许多。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三

有时候,总是抱怨生活中没有风景,枯燥的学习有几分乏味。然而,当你的情感被偶得的顿悟吹起波澜时,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走在熟悉的小道上,拖着有点沉的脚步机械的迈向家的方向。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枝树叶斑斑驳驳地撒在回家的路上,疲惫的身心感到了一丝冬日的温暖。我握着仅有的一点家当——一元钱,思索着买点什么犒劳一下殚精竭虑的肠胃,一声熟悉的叫卖声传入了耳膜:“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抬眼望去,正是几乎天天在东方城门口叫卖的小贩,灰蒙蒙的行头与金碧辉煌的酒店大门反差极大,唯有一树草包上红艳艳、黄灿灿的冰糖葫芦可以弥补一点两者之间的色差。

可是今天,两者之间的色差一点也弥补不了,因为草包上只剩下一支冰糖葫芦了。我咽了一口口水,看了几眼那最后一支冰糖葫芦,迈开脚步,准备从小贩身旁走过。“小伙子,今天不吃冰糖葫芦?”这人很和善,平时只看见他笑眯眯的,今天生意好笑得就更舒心了。我摸摸口袋里的那枚硬币,我轻轻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他似乎看出了我囊中羞涩,又叫住了我:“等等,小伙子,就这么一支糖葫芦,送给你吃吧!”说着,笑吟吟的从草包上取下冰糖葫芦,直递到我的眼前。我迟疑了,再次摸了摸我的家当,迈开腿想走。他把糖葫芦又递了递,看来是盛情难却了。我把那一枚已被我握得有点发烫的一元硬币递了给他,说,“我只有买半支的钱。”他依然憨笑着,接了硬币,很满足的走了。我呆呆的望着小贩在人流中消失,感觉今天又点不一样。

此后,我更是常常买他的冰糖葫芦,而他那憨厚的笑容,也成为我几乎每天必看的一道风景。无论人多人少,生意好歹,他都朴实的笑着,有时很久没有人光顾他的糖葫芦,他就笑吟吟的把目光投向路人,友好和善。他说话操一口外省口音,背井离乡来到异地谋生,一定有许多不便,风吹日晒雨淋的生活、小本经营的生意一定有许多艰辛。但他的笑容朴实、安详,我只看到了温暖与阳光,他比我懂得生活滋味、幸福的涵义。常常看这道风景,我的脚步不再疲惫。

风景不仅是宏伟壮观、奇绝秀美的,平平淡淡也是美。流星划过夜空只是璀璨一瞬间,昙花盛开只有短暂的一夜,本真、质朴的生活中才能拥有长久的幸福。

由此发现,只要你有心,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风景,我们都可以成为风景。“我在桥上看风景,风景却在桥下看我们”,熟悉的地方也会有动人的风景!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四

小学的时候,学校附近有两个车站,我每次放学,都要走到那个较远的车站去坐车回家,这路上,即使是放学时,也没多少人往那儿走,却是我记忆中一条熟悉的路。

以前,爷爷领着我走那条路,我也不记得那路的名字。在我一岁时爷爷出了车祸,脑部动了大手术,平衡能力很差,走路摇摇晃晃的。一年级的时候,爷爷时常来接我放学,就拉着我书包后面的“小耳朵”慢慢地走。这条路很短,大概也就五百米左右,我和爷爷却要走很久。爷爷总是会问我在学样里的事和学习等,还喜欢用他那已有些退化的脑子记住一些思维题,每天都来考考我。爷爷说,三年前,也是这样对哥哥的。虽然记忆力已经减退了很多,腿脚也越发的不方便。可他还一直坚持着,那时的我站在爷爷身旁,小小的,重重的书包和爷爷重重的手搭在我肩上。我陪爷爷走的很慢,虽然很累,但我知道我是爷爷的小拐杖。短短的这条路,我陪爷爷走了两年,只要上学每天都是如此。爷爷接我从不会迟到,从不会食言,永远站在人群中最显眼的地主等着我。

三年级时,我长大了一些,力气也大了,扶得住爷爷了。爷爷却没力气再领我回家了。自此以后的两年,都是奶奶陪我走在那条路上。虽然我知道爷爷不会再来接我,但我依旧每日放学时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

四年级后,我就跟着同学自己走了,爷爷奶奶没再接过我。有时候也会是我一个人走在那条路上,虽然没有爷爷在身边,我还是放慢了脚步多停留一会儿。这条路上啥也没有,没有小店,没有其他小巷,两边是住宅区,我却可以把它想得很美好。而爷爷每天会在家里等我,我一来,他就不午睡,起床来改我的作业 ,一下到我小学毕业。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五

从呀呀学语到现在十几年,几千个日子,上万个小时,父母都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春秋冬夏,无疑,父母是我们最熟悉的人。

小时候,最爱坐在父亲的肩膀上,触摸树上的叶子。那时,父亲是我的大树,任由我蹿上钻下,是我坚定的依靠。

同时,我也最爱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在母亲的抚摸下走进梦乡。母亲的手是那么的柔软细腻,正如同她对我那无微不至的爱。

正是这么多近距离的接触,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都是我最好的伙伴,是我最熟悉的人。

可是,上了初三以后,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都多于在家里的时间,放学一踏进家门,就会看到从父母那里投来两双、四只大眼睛,满怀期许的目光,然后嘘寒问暖,接书包拿拖鞋,冲牛奶,做宵夜。有时候,父亲抵不住疲倦的侵袭,但又强打精神,睁大眼睛的憨态,真的很萌,所以,虽然功课很忙,但我觉得我和父母的心还是离得近。

可是,记得有天晚上,父亲半夜给我盖被子,却发现我在床上歪扭着,想为我翻个身,试了很多次,最后终于吃力的摆正了,我眯着眼,偷偷地着着灯下的父亲,却发现父亲的腰背不再挺拔,父亲的四肢不在粗壮有力,额头上也不知几时已多出了几道深深的抬头纹,我发现父亲老了。还有一天,妈妈给我送饭,收拾饭盒时我不小心触摸到了她的手,却发现妈妈的手不再是我儿时的那种柔软细腻,而是变得有些粗糙,多了些深深的沟壑,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再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发现她的眼角也有了鱼尾纹,这一定是为我操劳的吧!我的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什么滋味。我一天天的长大,父母们也一天天的老去,我一直以为自己很熟悉父母,不!我一点都不熟悉。蓦然回首,我从来都没有认真关心过他们,甚至到现在才察觉到他们正慢慢变老。但他们,却是无比的熟悉我,身高、体重、喜好、心情……无微不至,因为他们总在关心我,而我对他们,回报的关心甚少。熟悉的脸庞,熟悉的双眼,熟悉的疼爱,……我们要报以熟悉感恩。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六

“妈,你怎么来了?”我低声细语地问道。但母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把一件大衣递给我。然后一个转身,让她瘦弱的身影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只是母亲的身体,似乎在不停地瑟瑟发抖。我把大衣给穿上,头也不回地向学校走去,没有注意到一个身影在我不远处暗暗注视着我。

一天很快过去了,我回到了家里。我扫视了一遍所有房间,却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看来母亲还没回来。我打开书包,开始做作业。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我很快就做完了作业。我抬头望望墙上的钟——已经下午五点三十分了,离我回到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一个小时多了,母亲竟还没有回来!我开始担心起来,担心母亲是不是遇到危险了。于是,我穿上了大衣,拿上钥匙,迫不及待的向母亲工作的地方走去。

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我呆呆地将那些工作员的身影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我慌了神,却又立马安慰自己∶“或许妈妈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在念了一遍又一遍的话之后,我才放下了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我正准备回家时,却被一个声音叫住了∶“你怎么在这儿?”我转过身来,一看,是母亲!

我问道∶“妈,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下班了呀,怎么还在这儿呀?”语气有点儿委屈。母亲摸了摸我的脑袋,帮我把大衣上的扣子扣紧,又给我披上她身上的大衣,慈祥地回答道∶“一个人穿这么单薄点儿衣服就跑出来,难道不冷吗?今天妈加班,所以要回来晚点儿,你也不至于出来找我吧。而且,我又给你留了纸条呀。好啦,你快点儿回家,饭菜都已经热好啦,放在锅里头的,等会儿饭菜凉了,吃下去对肚子不好。”我乖巧地点了点头,跑出了楼房大门。不一会儿,又传来了母亲的声音∶“路上小心点儿,别摔跤啦。”我回头一看,母亲那瘦弱的身影仍在远处,她仍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在远处静静地望着我。随着我渐行渐远的脚步,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了。

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近,是母亲又来给我送暖了吗?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七

周国平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当我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时,我根本不懂它的意思,我也没怎么加以思考,可当我拿到这个令人抓不着头脑的作文题时,我仔细想了想,原来是这样。

就拿我们每天的上学来说,一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早晨闹钟铃声响起,上学,晚上下课铃声敲响,放学。可是否我们真正地了解它?很多人认为上学是一个学生的工作,作为一名学生,不上学还能做些什么?是啊,一名学生倘若不上学,只会无所事事,也有人认为上学是为了学习知识,只有有了知识将来才会有所作为,也可以这么说。其实,上学不光是作为一个学生的天职,学习知识的途径,它更是在磨炼我们的心智。每日重复式的上学会引起无数学生的抱怨,它让我们疲惫不堪,但它同时又在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如此,生活每天都会有重复,都会让我们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上学是让我们早早地认识到这一点,让我们日后走上社会不惧怕艰苦,让我们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看,对于上学我们这如此熟悉的事情,我们是否真正了解?我们的确需要对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进行思考分析,才不至于只有熟悉而不了解。

铅笔,我们如此熟悉的一样东西,可是,你了解它吗?我们每天都在用铅笔在草稿纸上进行密密麻麻地演算,我们只明白铅笔只是用来写字的。你不了解它。铅笔它的棱角会一次又一次的被我们磨平,一天一天地变短,经受削减的痛苦,在它用完之后,在它不在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却又被人们无情地抛弃掉。它是在告诉着我们生活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锤炼着人们自己本身,人本身有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发光发热,无怨无悔。你看,你如此熟悉的铅笔你了解它吗?你只是用它在纸上留下痕迹,最后再将它无情地扔弃。不要以为你了解身边的一切,你只是熟悉它们并不是真正地了解。

熟悉和了解,我们需要仔细地分辨它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人或物,我们也许都只是单纯的熟悉,却并不了解,但自己又不以为难,我们需要真正地去分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研究挖掘它们,才能真正地了解,不要被所谓的“熟悉”蒙蔽了你的双眼,不要让我们最熟悉的事物成为我们最不了解的。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八

奶奶住在农村,我生在农村,从小奶奶就带着我,直到我懂事。我自认为奶奶是我最熟悉的人。奶奶今年59岁了,可体格却很好,一年内很少生病,只是奶奶带大了我们大大小小三个孩子,她太累了。

奶奶非常地慈祥,也很爱干净。每隔几天就要把家里清扫一遍。不定时的,哪里脏了些,奶奶的双手就劳动到哪里。

奶奶很爱笑,也是一位极富童心的老人。到了寒冷的冬天,屋外的大雪纷纷扬扬,让人看了就不寒而栗。我和爷爷奶奶就围坐在暖烘烘的炕上,我教奶奶玩“鸡吃虫”的游戏,每当奶奶赢了爷爷,就会“哈哈哈”爽朗地大笑起来。虽说奶奶的笑声不像一些诗人描写的什么“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可在我看来,奶奶的声音是最好听的声音,是可以把冰雪消融的;奶奶的笑容也是天底下最灿烂的笑容。

中,家里钱不多,奶奶用自己的钱“当作”大娘的钱给了大娘。我惊奇道:“奶奶,这……”奶奶连忙不让我说了。只见大娘迈着欢快的步子向前走去……。

过了几天,大娘的儿子来到我家,说:“奶奶,我考上大学了!”奶奶顿时高兴起来:“真的?你真是给村里人争气呀。”说完,大哥哥递上15元钱,说:“奶奶,我妈和我说了,那天多亏您。只不过对不住的是那天没能让您叫上电费。现在我的学校因为我学习好,给我发了奖学金,现在把钱还给您。”奶奶没有推辞,也没说什么,只是把钱收下了。

如今,我已经13岁了,我在成长,奶奶却日益衰老,可这并不能成为我不依赖、不感激奶奶的理由。

奶奶,我永远爱您!

简评:本文通过描写“我”与奶奶之间的点滴琐事,赞美了奶奶的爽朗、富有童心、乐于助人的品质,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祖孙情,值得赞美。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九

因为时间,我们熟悉了对方;因为时间,我们也在渐渐疏远。但多少年后的重逢,却让人感到依旧温暖。只因人与人在相处中,在习惯中熟悉,也熟悉了习惯。

圣诞节那晚,我收到了别班同学的贺卡,卡上没有署名,但却标明着“老同学”尽管努力回想,却无法认出这是谁的字迹,不过两年多,竟全忘了,我不由得感慨月岁同学之谊。但“老同学”那三个字,却显得无比亲切,致使我头脑中闪现出小学时的情景,虽然遥远,但却是莫名的熟悉。

前不久碰到了小学时的闺蜜,容貌微变,依旧美丽,但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一层屏障。也许之前我们关系铁得要命,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心的默契便成了遥远的距离。一切仿佛都是那么陌生,那么冰冷,我和她只能望着对方“陌生”的脸,却难以抵达对方的心灵。回家短短的6层楼,却成了我们漫长的旅途,我们都保持着沉默直到对方发言。

冰冷的空气随着时间的递增变得越来越沉重,就在我快绝望之时,事情出现了转机。她轻轻拉起我的手,问我:“你一定记得,小学时我们就是这样拉着手回家,一路上无话不说,这6层楼的短暂旅途却成了每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当然,我永不会忘。”那一刻,四周寒意全消,我仿佛回到数年前,我和她放学后一起买零食,一起偷偷在楼下吃完后再上楼。那是多么熟悉的场景啊!而如今,又是多么熟悉的感觉。原来,时间只是疏远了我们相处的距离,开始的冷寂只是因为突然的相遇而不知所措,我们的心,任凭世界如何改变,也难以疏远。过往的快乐,虽普通,但却值得珍惜,多年以后拿出回味,又是一种熟悉。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之间疏远了,但当我们勾起往事,才会恍然大悟我们拥有过这样一段美好的过往。只因过去的我们,习惯了相处时的快乐,习惯了对方的点滴,当往事浮现,我们才会将过去酿藏在心中已经发酵的回忆拿出,此时,它便愈发香甜。

有时,我们看到一个签名、一个礼物或一句话时会想起一个人来,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回忆这东西,藏得越深越久,拿出来时便越香醇。我们在习惯中成长,习惯着周边的人、周边的事,所以就将它们写成了平淡。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心的发酵,那些曾经被深谙于心的东西就会跑出来,它触动了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使你找回过去的快乐,倍感温暖,也只有那一刹那,我们才顿悟熟悉的真谛。

我熟悉的人初中我熟悉的人篇十

有时候,总是抱怨生活中没有风景,枯燥的学习有几分乏味。然而,当你的情感被偶得的顿悟吹起波澜时,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走在熟悉的小道上,拖着有点沉的脚步机械的迈向家的方向。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枝树叶斑斑驳驳地撒在回家的路上,疲惫的身心感到了一丝冬日的.温暖。我握着仅有的一点家当——一元钱,思索着买点什么犒劳一下殚精竭虑的肠胃,一声熟悉的叫卖声传入了耳膜:“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抬眼望去,正是几乎天天在东方城门口叫卖的小贩,灰蒙蒙的行头与金碧辉煌的酒店大门反差极大,唯有一树草包上红艳艳、黄灿灿的冰糖葫芦可以弥补一点两者之间的色差。

可是今天,两者之间的色差一点也弥补不了,因为草包上只剩下一支冰糖葫芦了。我咽了一口口水,看了几眼那最后一支冰糖葫芦,迈开脚步,准备从小贩身旁走过。“小伙子,今天不吃冰糖葫芦?”这人很和善,平时只看见他笑眯眯的,今天生意好笑得就更舒心了。我摸摸口袋里的那枚硬币,我轻轻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他似乎看出了我囊中羞涩,又叫住了我:“等等,小伙子,就这么一支糖葫芦,送给你吃吧!”说着,笑吟吟的从草包上取下冰糖葫芦,直递到我的眼前。我迟疑了,再次摸了摸我的家当,迈开腿想走。他把糖葫芦又递了递,看来是盛情难却了。我把那一枚已被我握得有点发烫的一元硬币递了给他,说,“我只有买半支的钱。”他依然憨笑着,接了硬币,很满足的走了。我呆呆的望着小贩在人流中消失,感觉今天又点不一样。

此后,我更是常常买他的冰糖葫芦,而他那憨厚的笑容,也成为我几乎每天必看的一道风景。无论人多人少,生意好歹,他都朴实的笑着,有时很久没有人光顾他的糖葫芦,他就笑吟吟的把目光投向路人,友好和善。他说话操一口外省口音,背井离乡来到异地谋生,一定有许多不便,风吹日晒雨淋的生活、小本经营的生意一定有许多艰辛。但他的笑容朴实、安详,我只看到了温暖与阳光,他比我懂得生活滋味、幸福的涵义。常常看这道风景,我的脚步不再疲惫。

风景不仅是宏伟壮观、奇绝秀美的,平平淡淡也是美。流星划过夜空只是璀璨一瞬间,昙花盛开只有短暂的一夜,本真、质朴的生活中才能拥有长久的幸福。

由此发现,只要你有心,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风景,我们都可以成为风景。“我在桥上看风景,风景却在桥下看我们”,熟悉的地方也会有动人的风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