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

时间:2024-03-21 作者:纸韵

春节是家庭团聚和祭祖的时刻,人们会拜祭祖先并寄托对家人的祝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精彩的春节总结,感受春节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春节到。这天到底是去旅游,还是去买年货呢?我家过春节也别有一番风味。

早晨,我已迫不及待地起床了,在这天,早晨各家要吃各家包的肉粽。姑姑早已准备好了香喷喷的肉粽,我咽了几口唾沫,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姑姑包的可真好吃呀!棕色的糯米裹在外面,里面装着几块肉,用大大的蒸笼蒸着。

家人们陆陆续续地起了床,第一项就要开始了——烧烤。爸爸妈妈把买来的食物洗净、腌制,就到了我们小孩子的工程了——用炭把食物烤熟。先把食物放在铁架上,用热量烤熟,然后刷上油,涂上香料,就完成了。大家你一串,我一串地吃了起来。大家嘴边都是还热乎的香料,看到别人的嘴,大家都哈哈的笑起来了。

随着第一项的结束,第二项又开始了——登山。我们老家有许多山,风景可美了!尤其是在下雪时,一天后,树啊,房子啊,山啊,穿上了雪白的衣裤。我们常常拿着相机拍摄着美丽的风景,比比谁拍的最美、最好。

终于到了最后一项——吃年夜饭。厨房里面冒着热腾腾的热气,整个村子都闻到了香味。平常吃不到的食材,都上了桌,我们早早的占了位置,看到这么多食物,都开始你争我抢地吃了起来,大人们看到我们狼狈不堪的样子,都开始哈哈大笑了!

到了晚上,我们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十二点,外面已经放起了烟花爆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来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做了一个十二岁的六年级同学。我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一个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妹妹吟诵的这首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让人兴奋不已。

这首童谣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呢?哈哈,因为年三十,又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可比吃普通的饭要热闹多了!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样样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营养的菜纷纷摆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团圆饭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许多呢!你瞧!有鱼!它代表年年有“鱼”这边的柿子饼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万事如意”还有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摆城宝塔状,可以表示来年生活步步高升呢!把年糕白城大圆盘,还可以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还有海鲜、牛肉。还有许多我人都不认识的一些“老”菜。

虽然餐桌上的菜诱惑着我们,但我们仍不忘我们家的老规矩——先把年纪最老的太婆请上了桌,你们瞧,太婆乐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咧牙在笑呢!我们吃了许多菜,我感觉肚子都快装不下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钱,看春节晚会,爷爷和爸爸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20xx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贺太婆则一边看晚会,一边拍手叫绝。那我呢?其实,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团圆祥和的除夕夜,我们精彩的20xx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期待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三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风俗。在我家过年时,舞龙、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过年前的十几天,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大人们还要买过冬的衣服呢。还要在过年的那天之前进行大扫除。到了真正过年的那天,大家都开始挂灯笼、贴春联,春联是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灯笼是让我们这年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如此,还要在窗户上贴福,而且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

春节吃饭前要先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吃饭时,小孩的嘴可甜了,他们走过去跟爸爸妈妈说新年快乐,就能得到红包。吃完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条条长龙接二连三地从巷子里跑出来,彩色的龙头欢劲地扭着,在大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路旁的烟花给舞龙的人们打气,他们舞的更欢了。

每当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点真是极为热闹,一大筒烟花排山倒海得飞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烟花飞快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七彩的烟花炫染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美丽,一条长长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响着,在过年时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喜欢在过年时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过年时放鞭炮。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時,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時不時连小孩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時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小孩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時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小孩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五

春节过年来了,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春节过年风俗。我们的东北的风俗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

春节过年的时候,我们的东北不会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在家里和面包饺子,这时候,家里人会想出许多的办法来让家里人幸福,好运。比如说有些人会把一个红枣放进饺子皮让人嚼一嚼就嚼到了好运。还有一些人把一个杏子放进了饺子皮让人咬一咬就咬到了幸福。

对了,东北还有一些人玩一种东西来庆祝新年,那就是红红的鞭炮。吃完热乎乎的饺子就会来放鞭炮,人们把鞭炮立在雪堆上点燃了就马上跑去远处看。“砰!砰!砰!”鞭炮炸开一团火焰出了来,代表着红红火火。

这就是东北的风俗。

我竞争的目标是我原来的职位——班长,原因是我很快乐我也要带给同学们快乐,建立心中快乐星球!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六

新年是国内传统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由于新年可以收压岁钱、贴春联、放烟火、吃年夜饭……目前新年就快来到了,我心里不由得欣喜。

大年夜上午,我和父亲在大门上贴起了春联,挂起了灯笼,家家喜气洋洋。下午,父母特别忙,忙着包饺子,筹备年夜饭,当然我也不闲着,把我们的房间全打扫一遍,把地拖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夜终于来了,舅妈家、姥爷家和大家家围着圆桌旁,吃着丰盛的菜肴,大伙有说有笑。8点钟,全家都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瓜子,一边看春晚。晚会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杂技、魔术、小品……看到他们的表演,不由得想起“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谚语。快到12点,外面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我在窗户口放眼远眺,只见无数的烟花在城市的上空绽放,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一眼望去,整个黑夜金光闪闪。我特别激动,快点叫着父亲同我去放炮竹,辞旧迎新。来到楼下,父亲把烟火放在平地上。一只特大号的烟火点燃了,只听“咝”的一声飞上天,展开了艳丽的火花,有赤、橙、黄、绿、蓝五种颜色,真是绚丽多彩,此时此刻,整个天空,仿佛是彩色的世界,好似仙境通常。我万分激动、兴奋,也拿起小烟火自己放了起来。这个夜晚使我感觉到了热闹的春节氛围。

大年初中一年级,我起了个大早,和父母赶着去向长辈们拜年,同时我也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我真开心呀!

新年春节可真丰富啊!既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又收到了不少压岁钱,还看到了精彩的春晚。不过,过了年,我也大了一岁,要懂事了,要在学习上愈加努力。期望下一个新年能赶快到来啊!我爱新年!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七

常听大人们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于是每当吃完甜滋滋的腊八粥后,我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因为每到春节,除了特有的新年玩具和新衣新鞋外,还会有丰厚的“新年大奖”等着我呢!

瑞雪兆丰年,大年三十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一场大雪。树上长出“银枝”,屋檐生出“白发”,就连远处的大山也白茫茫一片,戴上了“鹅绒帽”,象征着春节无限美好。一大清早,我就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厨房里不断传来欢声笑语,空气中夹杂着阵阵饭香,当我穿好衣服赶出去,白白软软的糯米糕已下油锅,它们活似一群可爱又活泼的精灵,在油锅中不停地上下窜动,这些白色的小家伙刚到锅里就瞬间变成吸人眼球的金黄色了。我呆站在锅边,听着锅里那诱人的“滋滋”声,我的口水早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过了一会儿,哥哥破天荒地喊了一声:“油糕出锅咯!大家快来吃啊!”一听到要吃油糕,我就像泼猴一样,火急火燎地上桌,可还是慢人一步,大家早已准备好碗筷,纷纷大显身手。眨眼的功夫,一盘外酥里嫩的油糕就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了几个外表黑酥酥的油糕孤零零地被冷落了。我闷闷不乐地端起油糕,定睛一看,哈哈,上帝虽然锁住了门,但却给我打开了窗。原来那几个黑酥酥的油糕一咬开焦糖四溢,而其它油糕里的糖却少的可怜。看着大家羡慕的眼光,我乐得合不拢嘴。哥哥突然说:“我的好弟弟,把那几个油糕让给哥呗!你看油糕炸黑了,都没味儿了,再说……”“我不!”还没等哥哥把话说完,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油糕消灭了。

就这样,春节的上午在你争我抢中结束了,紧随其后的便是更加热闹的夜晚了。

肚子里的油糕还没有消化完,香喷喷的年夜饭又勾起了我的食欲,满桌饭菜色香味俱全,糖醋排骨色泽红亮,红烧鲤鱼是嫩滑爽口,红烧肘子肥而不腻……早就垂涎欲滴的我恨不得抓起来就往嘴里送,可奈何要等到放完鞭炮才可以吃。

在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在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中,在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团聚中,新年的钟声准时敲响,夜空瞬间绚烂,朵朵烟花绽放,红的、蓝的、绿的……圆形的、花形的、流星形的……色彩交错,形态万千。

守岁也是春节的一大习俗,可我总是熬不过上下打架的眼皮,爸爸妈妈悄悄将包好的大红包压在我的枕头下,等大年初一给我一个大惊喜。深夜,窗外又飘起了幸福的雪花,家门前的灯笼也在雪中变得越来越红。

在南方的广东,与在北方的北京有着许多不同,就比如:气候,在北方则是寒风呼啸,在南方却是温暖如春。在习俗上,只隔一条河的两个村都可能大不相同,就更不用说地域相隔如此远的北京和广东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就是吃食和穿着了。

那我就先说说吃的东西吧。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在春节通常会吃饺子。但是呢?在广东的年夜饭餐桌上根本见不到饺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有鸡有鸭,有鱼有虾。但其中让我最经常回味的就是墨鱼饼了,以至于每年春节过完之后,我们都会从广东买不少的墨鱼回北京,自己做来吃。每当年初一一大早,我起床的时候都可以闻见空气中甜甜的味道——那是汤圆,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项目,甜在我嘴,暖在我心。

在我们从北京坐高铁回到广东的时候,我的整体样貌变化最大的就是我的穿着了。从刚上火车时的几件厚衣服加身,到下车的时候,我的身上只剩下了一件单衣,最多再披一件风衣。在北京的时候,在外面如果不多穿几件,随时会被西北风吹个透心凉;但在广东的冬天里,微风拂面,显得凉爽,而非寒冷。但不得不吐槽一句,在北京,只要回到家里,就会温暖如春;但在广东,稍微降一下温,在房间里就得穿羽绒服!特别是在刚洗完澡的时候,恨不得把北京家里的暖气搬到这里来!

总的来说,北京和广东的春节习俗有不少差别,但同样不差的是喜庆和欢乐。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的人们心中,这几天是最重要的几天,因为在这新的时代,春节就意味着轻松和团聚!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岭人,出生在温岭,家人也都在温岭。在这个小康社会中,大家都在改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各种风俗了。

我推开爷爷家沉重的木门,看见厨房里头爷爷和伯伯一家已经在准备了。爷爷蹲在炉子旁,拉着鼓风机,又不停地往炉子里塞小木条儿,眼睛还眯成一条缝儿,估计是被烟熏的吧;伯伯左手拿着一个白碗,右手捏着一块毛巾,正弯着腰低着头使劲儿地刷碗,都还没有注意到我们来了;伯母正站在炒锅前,身体微微后仰,用锅铲不断翻炒着锅中的食物;表哥坐在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洗着面前的一颗菜,左洗洗右搓搓,有模有样的。

“喔!你们来啦!快来搭把手。伯母看见我们,两手在围裙上抹了几下,马上给我们安排了活儿,还不停地问来问去:“最近怎样啊。升职了没?听说你们买房了,怎么样?多少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多数时候得硬着头皮回答。而要是没有了这样特殊的“问候”却又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这才是年的味道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老家的特殊仪式就开始了。在祖先的挂相前摆好桌子,再放好饭菜,我们轮流祭拜,意思便是请他们也一起来吃饭。完毕,我们也坐下来吃,但一定要留出几个空位,因为祖先们也要吃啊。就这样,几代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

吃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放烟花,在后院里挥舞着烟花条,在客厅看着春晚,可尽兴了。

其实春节并不是什么节日,只不过有个理由让人们团聚。家乡年俗和小康生活,他们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而年味也在随之改变。

一大早,老妈老妈就忙活起来了,窗外的炮声响个不停,弄得碗筷叮当响。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无奈的看着一大堆人忙来忙去,“你们起那么早干什么呀?天还蒙蒙亮呢!”“别贫嘴!就只有你没起来了,快点!快点穿。一会还要跨火堆呢!”“啥!?什么是跨火堆?”我被老妈推着往外走,“就是字面意思。”

院子里,舅舅、爷爷还有我老弟在忙活着点火呢。他们把松树枝、枯树叶、稻草等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堆在一起。让爷爷掏出打火机点燃。“噗嗤”一下子火苗窜起,张牙舞爪。大家都很兴奋。尤其俺老弟,兴奋成啥样了,围着火堆直打转。“嘿!”老妈拍了我一下,“知道你是汉子,但也离火堆远一点。至少为我着想一下。你衣服上全是灰烬。快!离它远一点。”

火又大了,一下蹿得老高。原来是小舅舅来了,还抱着一盒子炮。“你们快点跨火堆,跨完我们去放炮,ok?”“好!”弟弟兴奋极了。

浓烟从火堆上冒了出来,“咳咳!”我被呛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不由捂住嘴抱怨道:“真是的,干啥不好,偏偏跨火堆,呛死我了!咳咳!”“你不懂,跨火堆是为了给人祈福。跨过去的人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的。”妈妈一边帮我脱外套一边说。“封建迷信。”我小声嘀咕着,却偏偏被老妈听见了:“不管怎样,这是这的一个风俗。你跨不跨?不跨我推你了!”“跨!当然跨!”我英勇地走到火堆旁,饶是汉子般的我不由吓了一跳,“这么大的火,烧死谁呀!”“烧不着的,快点!我还等着放炮呢。”老弟正等着我跨后他跨呢。“哼!谁怕谁!”我不愿让他瞧笑话,跨完后跑得远远的,拍着我砰砰跳的小心脏,松了口气。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习俗,火焰,跨过表浴火重生,在新的一年里以全新的面容面对。又代表着辞旧迎新。还代表着烧毁坏运气,带来好运气。但无论如何,都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新的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新的伊宁自己可以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每次回老家过年,总能看到门前放着几个红纸袋,大红的底上印着一个胖的可爱的孩子,抱着一条鲤鱼,拼命吸引人们的目光,遮遮掩掩似乎不想让大家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但我暗自欢喜,每次红纸袋出现在我家门前时,都预示着一个重要的习俗来临——送年。

清晨,楼道里弥漫着蒸气。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楼道里,架起大锅。下面耐用的身经百战的火炉里,滚烫的炭红的发亮,窜起欢乐的火苗。开水咕噜咕噜的响着,一块块肉被丢进锅中,急不可耐的开始了了它们的“闭关修炼”。忙碌的人们穿梭在“仙气”中,仿佛成了如鱼得水的神仙。

几十只好看的碟被齐齐的摆在桌上,只留得一声清脆的回音。与清晨相比,现在安静多了,人们回到家,准备起各式菜肴来。厨房里穿出一阵油特有的“滋啦”声,橙红的彩椒,金黄的油,七彩的食材,如同久别重逢的好友在一起“煮酒论英雄”。

各色糕点在眨眼间占领了桌子,像一只待命的军队随时准备去攻下一座城池。或许,它们先攻下了我的心。

桌上摆出两个蜡烛台,用银仔细的漆过一遍,挂了串火红的流苏。加上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缕令人敬畏的古铜色。好像真的有神灵降临,来品尝这道独特的宴席。在神秘的烛光里,红的糖,绿的菜,彩的果,让人眼花缭乱,望而生畏。随后点起的三只香火,轻烟袅袅,熏陶出了不一样的韵味。

送年一过,我便彻彻底底的沉浸在吃的海洋里了。然而,每当冬日的阳光照在幸福的我身上时,我总是在期待下一次,与红纸袋的美食之约。

文档为doc格式。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八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地方也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家乡历史悠久,民俗、风俗极多,流传最广的就是过年的民俗了。过年风俗主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而在农村,祭灶的仪式在鞭炮声中拉开了序幕,祭灶多在晚上举行,人们食用灶糖和火烧等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的祭灶火烧,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其次就是拜年了,大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的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区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春节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压住邪崇,因为“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其他的风俗还有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看春晚等等,这些风俗都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九

我的家乡在乐山农村,每到春节,那儿可热闹了。

清晨,人民沿着小路背着菜到镇上卖。有的人赶场买春联,窗花,镇上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人们买到春联,窗花就急急忙忙把它贴在门上,远远就能看见。他们拿起春联,用胶水在后面黏一层,用力将它贴在门两边。

我欣赏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春联,最突出的还是哥哥家的春联,周围波浪形的样子好似很勇猛。中间写着:接喜神月月平安,迎财神年年增富,几个大金字。

中午,人们吃着香喷喷的土鸡,谈着趣事。

晚上,人们常在门前吃着饭,听着动物们的歌会,听着风在玩耍,听着小河滚回家……这时,月亮拉着星星出来透气,坐在蓝天上欣赏着漂亮的烟火。

真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道现在还没有回家的人是不是正在思念呢?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晚饭过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靠近窗边,肌肤沐浴在窗户玻璃里映衬的烟火中,眼前茶几前的绿植盆栽的花花草草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是有说不尽的悄悄话。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作威作福,间隔了亲人们的团聚,破坏了家人们团聚的美好场景。我在沙发上发着呆,思绪飘到了去年的除夕夜晚。

基本上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和父母在乡下外婆家一起度过,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就围坐在炭盆边一起守岁。炭盆里燃着的火很旺,且有一股淡淡的树木香味。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木碳的淡香味,就是除夕夜的特有气息。

家乡的过年有许多习俗,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可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守岁。等待着春晚上的新年钟声的敲响,等待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喜欢和家人一起守岁的气氛。

除夕那天我发誓,一定要把今年整场春晚给熬夜看完,为了这个吹出去的大话,我还特意泡了一杯奶茶来为自己提神,看着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外婆,正忙活着给大家包着守岁吃的饺子,我迅速的挽起袖子,打算帮外婆一起包饺子,看着桌上整齐排放的饺子,便好奇地问着外婆,“除夕守夜为什么要吃饺子,而不是吃馒头汤圆什么的呢”外婆立刻解答了我的疑问,笑呵呵的说道:"你看饺子形状和元宝是不是很像,人们除夕夜吃饺子取“招财进宝”的意思。外婆又问到“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守岁吗?"我的好奇心立刻又被外婆勾起,外婆沉思了一会,便开始了她的精彩的故事讲述"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祟”。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他就会如饥似渴地跑出来害人。它在半夜进门,一进门,什么也不干,直奔床边摸睡着了的小孩的头。小孩子接着就会头疼发热,病情越来越重,最后会变成傻子。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不希望那个无恶不作的“祟”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傻子呀。于是就在除夕的晚上整夜亮着灯,守在孩子身旁,他们整夜不能合眼,一直提防着兴风作浪的祟,这就叫“守祟”,后来因为祟与岁谐音,而且因为过一年长一岁,就把“守祟”改为了“守岁”。"外婆绘声绘色地讲着,我的眼睛睁的铜铃大,手心冒着凉汗,紧握着外婆的手听完了这个古老的传说。

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总是感觉像鸟飞兔走般的快,我抬起头看了眼挂在墙的钟,23点58分,离守岁成功只有两分之差,此时外面世界仿佛被爆竹声给笼罩着,即使相隔1米远的人们都听不见对方嘴里说出来的话,只看见彼此的笑容满面,电视上的春节年欢晚会上的主持人们拿起话筒,开始大声的倒计时来10、9、8、7、6过年咯!我也兴奋的欢呼起来:“我又一年守岁成功了,我又长大一岁咯”此刻外公正拿着打火机,在门前点燃一个巨大的烟花,我捂着耳朵脸贴着门上的玻璃往外看。只听"嗖"一枚绚丽的烟花飞上天空,炸出来一朵朵五颜六色绚丽的烟火。现在,虽然科技高度发达,人们不再迷信,也没有“祟”这个妖怪,但亲人们依然为我们守岁。我想,这守的更多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孩子美好的期望、深情的爱吧。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和报答他们,为他们守岁,守着他们慢慢变老,守着他们平平安安。

虽然今年的除夕无法和和亲人们一起守岁,但家人的心却是无法切断的,就像家乡的习俗会永远流传下去一样,守岁与我紧紧相连。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家乡风俗。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一

红色,代表着喜庆。每当看到那鲜艳的中国红,就会想起那灯火通宵的春节。

在家乡,每逢过年,大人们都在墙上贴对联、年画,给房子换新貌。正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描绘“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一年,我便跟随父亲一起贴对联。父亲先将面糊抹到墙上,然后将一个福字倒着贴上去。我很是疑惑“爸爸,你贴反了。”父亲便笑着解释说:“没有贴错,这是寓意‘福到了’,希望幸福来临。”父亲又在门口两边贴上一副对联。瞧这对联多么美丽,边角上几条闪闪发亮的锦鲤环绕着文字,好像在玩捉迷藏,真是栩栩如生。

晚上,吃过团圆饭,全家一起放鞭炮。明月当空,父亲拿来一大段鞭炮,一节节鞭炮整齐地排列着,就像屋顶上的房瓦。父亲用打火机把导线点着,小火苗像一条小蛇似的向前爬,终点到了,随着一声响,其他鞭炮也像一个个孩子似的紧随其后。这声音震天动地,红纸满天飞。接着放花筒。一发“炮弹”如同发射的火箭一样升入天空中,然后就像水落地一般向四周散去,宛如一朵绽放的花。五色的`光芒照耀在全家人的脸上,大家都深情地望着天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老的,眼角上显现出渠道般深的皱纹;小的,又蹦又跳,还不住地尖叫着。喜庆的气氛弥漫着院内。

在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习俗,每一个习俗都充满着中国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二

我的家乡风俗很多,如清明节吃鸡蛋,七月七吃小饼,八月十五吃月饼,元旦吃饺子,春节吃饺子、喝糖水在这众多的家乡风俗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家乡人又叫过年。在这一天还未来临之前的十几天里,家里的大人们就停下手中的活,开始准备过年用的年货。大人们出去赶集,买鸡、鸭、鱼、肉,有的大人留在家里给孩子们做过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们就准备过年用的吉祥品。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面食做的,如龙、凤凰、八角馒头、年糕等。再过几天,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忙活着收拾房间,做一次彻底性的大扫除,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每次家里的玻璃窗总是归我。这时候,我总是兴致很高,我会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里亮堂堂的。

终于迎来春节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对联。伴随着“噼啪”的鞭炮声,饭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会。最高兴的还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约三四点钟时,外面的鞭炮声就“震耳欲聋”了。大人们忙着下饺子、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吃饭时要先给老人们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给小孩子压岁钱。早晨的饺子中包着钱、栗子、糖、枣之类的东西,每次我都拼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为它象征着来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励我努力学习。

红红火火的春节一过,人们就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晚霞,是岁末的最后一道风景;春节是朝霞,预示着红红火火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

我的家乡湖南耒阳拥有着美丽壮观的风景,家乡的春节也如它的风景一样,那么精彩。

春节前,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无时不刻不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每家每户提前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并将自己的家打扫得一尘不染,将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自家的家门,在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在窗户上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息,准备迎接崭新美好新的一年好运来临!

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到来,家家灯火通明,大人们都会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纷纷摆上菜桌,亲人们欢聚一堂,一会儿大声说笑着,一会儿互相敬酒表示自己对他人的衷心祝福。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大人们则在家中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时开怀大笑,欢呼声络绎不绝。“当!当!当!”时针指向十二点,新的一年到来了!夜空中的烟花争先恐后地盛开着,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绝伦的节目继续播着,人们毫无睡意,心中盛满了幸福与快乐。欢笑声、祝福声在这个大地上久久回荡,经久不息。

大年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后,就要到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并且长辈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衷心祝福着每个人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虽然千篇一律,但是每一个春节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幸福与安康。我爱家乡的春节!我爱我那风景迷人的家乡!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岭人,出生在温岭,家人也都在温岭。在这个小康社会中,大家都在改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各种风俗了。

我推开爷爷家沉重的木门,看见厨房里头爷爷和伯伯一家已经在准备了。爷爷蹲在炉子旁,拉着鼓风机,又不停地往炉子里塞小木条儿,眼睛还眯成一条缝儿,估计是被烟熏的吧;伯伯左手拿着一个白碗,右手捏着一块毛巾,正弯着腰低着头使劲儿地刷碗,都还没有注意到我们来了;伯母正站在炒锅前,身体微微后仰,用锅铲不断翻炒着锅中的食物;表哥坐在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洗着面前的一颗菜,左洗洗右搓搓,有模有样的。

“喔!你们来啦!快来搭把手。伯母看见我们,两手在围裙上抹了几下,马上给我们安排了活儿,还不停地问来问去:“最近怎样啊。升职了没?听说你们买房了,怎么样?多少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多数时候得硬着头皮回答。而要是没有了这样特殊的“问候”却又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这才是年的味道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老家的特殊仪式就开始了。在祖先的挂相前摆好桌子,再放好饭菜,我们轮流祭拜,意思便是请他们也一起来吃饭。完毕,我们也坐下来吃,但一定要留出几个空位,因为祖先们也要吃啊。就这样,几代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

吃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放烟花,在后院里挥舞着烟花条,在客厅看着春晚,可尽兴了。

其实春节并不是什么节日,只不过有个理由让人们团聚。家乡年俗和小康生活,他们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而年味也在随之改变。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春节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春节时的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春节时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像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块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拜完了年!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农历除夕,各家各户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见围观一幅漫画,上面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却对此产生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明太祖把这件事暗记在心上,下令凡没有参与嬉笑的住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军士们便以此为据,到没有贴福字的家里提人。从此以示安分守己。这种从避嫌变祝福的善良直流传至今。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快乐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我与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犹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号弹飞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装点成鲜花的世界。在有几分钟便是十二点了,挂好鞭炮,妈妈喊:“十二点了放鞭炮啊!”爸爸点燃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迎来了新年!

每到春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统统拜完,年味就像硝烟一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炮声惊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贴完后显得喜气洋洋,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热闹极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新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到来。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类的愿望就是更上一层楼。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过春节也自己的风俗习惯。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不可缺少的年货有:川糖、炒米糕、粉皮、芝麻酥、花生酥等。一般都要在二十五日前准备好。

腊月二十五为“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在这天人们不能砍柴割草,而是在家大扫除,搞卫生,迎接新年。这天也是跨入新年的界定日期,也就是说过了几天就进入过年阶段。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在这天赶回来。

大年初一至初四一般都是去拜年,走亲戚之类的,小孩也跟着去拿“利是”。年初五大多店铺开张了,人们的生活陆续恢复正常。

我的家乡虽然是个较小的城市,但它也跟其他城市一起过年,也过得分外热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三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异常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完美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齐,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明白?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一样。街道上人来人往,明白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四

新年到,新年到,男女老少齐欢笑。爷爷戴上新毡帽,奶奶穿上新棉袄。大街小巷好热闹。鲜红的春联贴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火火的日子欢起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过年的真实写照。

每当提起过大年,我就欣喜若狂,热血沸腾。现在过年到处充满了喜庆、祥和,但是关于过年却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父母告诉我,相传很久以前,在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夜晚,一个叫作年的怪兽,会来到人间作乱。老百姓们心惊胆战、痛苦不堪。之后,人们发现这个怪兽害怕红颜色的东西和爆竹的爆裂声。所以就有了贴春联和燃放爆竹的风俗,年兽自然不敢来犯,过年传承着古人们的聪明才智。

说起家乡过大年的风俗可真不少呢,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刚进了腊月门,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又开始为过年做准备,置办年货里大有学问,鱼预示着年年有余,鸡和梨代表着大吉大利,豆腐象征着全家都有福,苹果必不可少,寓意平平安安,鲜花插花隐含着花开富贵,就连妈妈蒸的大枣饽饽也昭示着好日子蒸蒸日上而且这些年货基本在每家每户的供桌上都是司空见惯。好一个忙碌欢腾的中国年!一个诗情画意的中国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这一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独具魅力。过年是千里之外游子的归心似箭,是家中年迈父母的翘首以盼,是全家人围坐一团的年夜饭,是小孩子们承欢膝前的压岁钱,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嘘寒问暖,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情长,是亲人之间永远拉不完的家长里短。过年寄托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除夕夜的鞭炮渐近尾声的时候,新年的黎明恰恰到来。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到别人家串门拜年,大街上弥散着鞭炮的火药味儿和燃香的香火味儿,这就是特殊的年味儿,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个个打扮的光鲜亮丽,耳目一新。这既是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肯定与褒奖,又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各家门前的张灯结彩与流动的鲜艳色彩,无疑成为这个略显单调季节的一道亮丽风景。过年好,过年好,恭喜发财,温馨诚挚的新年祝福声充斥着大街小巷,屋里墙外。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个个都变成了自来熟,不管认不认识,只要一见面就互相问候,甚至在平时有点小摩擦的村民,都因这一句质朴的过年好而一笑泯恩仇。新年处处洋溢着和谐温馨的友情。

大年初一的饺子头一回。拜完年人们各自回家煮饺子,初一吃饺子是家乡过年的习俗。瞧这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个个馅满肚圆,浑圆的饺子预示着家人团团圆圆。是啊,过年时大多数家庭团圆了,却有一群人无法团聚。他们就是守卫边防的战士。无论是风大浪高的边陲小岛,还是冰天雪地的北疆前哨,都有他们矢志不渝的坚守,神圣的五星红旗在他们身旁高高飘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我们撑起一片安宁的天,新年收录着一份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因为每年过大年的时候差不多在农历立春前后,所以过年也叫春节。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我要说,人的一生之计在于勤。过年既有对过去的肯定,又包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

新年,荏苒了岁月,绵延了时光,这艘历史的巨轮满载着亲情、友情、家国情,跨越了时间的海!(公众号:平静初语)。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五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长流,在绵延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的中秋佳节,在这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首先就是贴春联了,春节前几天本来冷冷清清的,街道热闹起来了,春联在街头港口的门两旁随处可见,整个街道都映红了,整条街的气氛。

其次,那就是放鞭炮了,鞭炮一般都是年后放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相传鞭炮是为了驱赶一个叫年的神兽,它是用来阻止年迫害人们的重要工具,每每到放鞭炮的时候,我最开心了,看着圆柱形的烟花,升天绯色,散发着无限耀眼的光芒,真是美丽极了。

过年我们又长了一岁,我们也越来越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那样幼稚了,新年的一年开始,我们要有自己的计划,把握好自己的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过去已经过去,为了更好的将来,用最好的心态,来迎接新的新年吧!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把这风俗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六

春节是一年里最热闹的节日,全国人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她的到来,如: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

你想知道我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吧。

我的家乡在广东,在春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外出的家人们都必须赶回来吃“年夜饭”,这顿饭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家人团团圆圆。餐桌上有各式的美味佳肴,如:广东最有特色的白切鸡、豆腐、鱼、生菜、生蚝而每一道菜都有着吉祥的寓意,如:豆腐代表锦衣玉食不愁吃喝,鱼蕴意年年有余,生蚝寓意着好事连连,生菜蕴意生财有道。听妈妈说,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吃完年夜饭的晚上都会放鞭炮、守岁,热闹非常呢。现在,为了保护环境,大多数城市里都不允许放鞭炮了,只能买一些小沙炮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好羡慕妈妈小时候过年的习俗啊。虽然不能放鞭炮,但为了地球母亲,我们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是应该的。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电子鞭炮应运而生,它将鞭炮的声音录制在上面,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让春节充满喜气洋洋!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人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歌舞、小品、魔术、杂技等节目给我们的春节增添了欢声笑语。

春节是一个让人充满快乐期待的美好节日,是人们对往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新的一年美好的开始,如果以前有什么遗憾,那就把它给忘了吧,让我们重新开始,让明天更加美好!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七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晚上舞龙。

只见那龙,全身都是火红的鳞片,一片连着一片,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龙头上长着75度至85度的嘴,头上两个龙角向后倾斜,鼻子上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龙须,上面还有一双既圆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龙开始啦!只见一位魁梧的大汉手上举着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龙珠,上面镶着五彩缤纷的花纹。龙看见后,立刻直奔龙珠,随着龙珠升腾。大汉在龙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抡了几大圈,龙也随它,一圈又一圈的盘起。过了一会儿,龙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围成一个大圈。接着龙珠又上下摆动,龙紧追不舍,也跟随着上下摆动,犹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风,把浪吹掀翻了。不一会儿,龙珠直冲云霄,龙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盘,仿佛这是一座黄鹤直冲太阳。龙珠见状,马上缓缓下降,准备落入人间。龙可不想放弃,仍就跟龙珠一起下凡。最后,龙珠边上下摆动,边围着广场绕圈,龙也在它的带领下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

这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讲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家乡的风俗春节家乡的风俗(优秀18篇)篇十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扫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除尘迎新,把一切“破旧”、“晦气”统统扫出门。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一家人便开始忙得团团转。

“孩儿她爸!快去拖地!”“得嘞!”爸爸拎着拖把就起劲地忙了起来。“你!去扫地!”妈妈用手敲了敲我的脑袋。我得到了命令,抄起扫把就像个陀螺一样,在家里转起了圈。“妈!”“哎!”“你和我一起贴对联。”妈妈竟然连奶奶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太阳散发出耀眼的锋芒。虽已是寒冬,可我们家里的人早已汗流浃背。

爷爷拎着一大袋子东西,一脚踩到了爸爸刚刚擦好、一尘不染的地面。“爸!”爸爸停下手里的活,他面色通红,浓密的头发上沾满了汗水。“抱歉啊,我先过去。”爷爷面带歉意地走在爸爸刚擦好的地上。“爸!”我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吧唧”一声跳到了地板上,留了一双脚印。

完了!怎么办!我抬头望着爸爸:“额……那啥……嗯……拖完了吗?”

“没有……”爸爸摇了摇头,语气充满了无奈。

“那您继续加油,我先走了!”说完我咧嘴一笑,一溜烟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辞旧迎新,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日子,这份欢喜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刻在我的心中。

扫尘迎春——带着对新的一年寄托与期盼,开始新的一程。

相关范文推荐

    担保公司员工总结(优秀15篇)

    担保在金融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担保是一种法律机制,用于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在金融领域,担保是一种常见的贷款方式

    车间生产员工工作总结(通用13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并制定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在写月工作总结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让自己的总结更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优秀18篇)

    教案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1.认识物质是

    黄山美景小学(通用19篇)

    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观点和深入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黄山位于安徽省,以其壮丽

    最后悔的一件事(优质18篇)

    优秀作文应该借助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塑造生动、形象的语境,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那一天,爷爷带我去田里种菜,开始

    儿童节上的发言稿(热门17篇)

    使用发言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掌握演讲的时间和节奏,使演讲流程更加紧凑和有序。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发言稿,下面是一些优秀发言稿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值日生教案大全(22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选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灵活性和多样性。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际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数学课代表做总结(汇总23篇)

    范文是指一篇文章的典型样例,可以作为写作参考和学习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灵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有趣的水小班科学教案(模板18篇)

    小班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出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学习这些范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如

    乡镇安置帮教工作计划(通用17篇)

    范文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和示范作用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文本,可以用于模仿和学习。范本中的总结语言简洁准确,逻辑严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加强和规范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