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HT书生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是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写作的思路。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一

为进一步提高和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效率,10月10日集团公司以现场讲授及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举办了全面预算管理专题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

通过这次全面预算专题培训,受益很多。要做好全面预算工作,首先要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全面预算是为实现集团公司、各子公司、项目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对下一经营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及相应措施做出的预期安排,是各公司及项目明确经营目标、控制经营活动、考核经营业绩、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系统管理。全过程是指企业组织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必须纳入到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全员参与是指企业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项目部员工必须全部参与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要做好一些基础工作,如:控制标准建设如控制差旅费标准、业务招待费标准、办公用品标准、工资标准等;价格库建设如加强价格管制,营改增后,确定价格时要参考集团下发的材料采购比价原则,确定最优价格,已达到合理控税降本增效的目的。子公司经营预算内容包括业务计划、预算基础工作、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资金预算、资产负债表预测、利润表预测、现金流量表预测。

企业需要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可与目前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合并,突出预算偏差分析,对重大偏差预警和风险提示,并寻求对策。在保证轻易不调整的原则下,对期初低估目标、获得额外资源需要调高,对出现重大意外事件、资源过度消耗的需要调低,对重大业务计划调整、内外部因素导致资源出现重大变化主动优化调整,与集团公司组织每年6-7月份进行的一次中期调整要求相符。

全面预算制定后要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月或按季进行考核,使预算在事中得到有效控制。只有预算没有考核则预算流于形式,与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不符。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通过增强员工节约观念,时间效率观念,带动我公司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二

在近期的管理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李强说管理》课程,其中启迪不少,主要总结如下:

1、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态度。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态度=报酬=态度”这一影响人一生的锁链模式,同时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正如李强老师所说:如果你对你的报酬不满意,你应该看看你的态度,你满意吗?如果你的态度,是让你满意的,你的报酬一定是让你满意的。

2、管理者的职责:领导的高参;工作的落实和监督者;汇报工作;问题的终结者。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的职责所在,那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须到现场去,对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落实,形成改进措施,更好地为公司、为领导做好决策服务。

3、领导者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但要避免犯错误,避免产生矛盾,避免去伤害。这是给每一个管理者的警示。要明白,一个领导的决策是没有绝对正确的,要学会在实践中去倾听和完善,取得基层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政策执行上获得最佳效果。

4、努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工作流于形式,原因在于没有检查。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努力了,只能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了该做的事情,但要把事情最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却需要我们加倍的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到现场去检查,许多问题的枝节和瓶颈才能被发现,执行才能更理想,确保不被流于形式。

承担责任,尤其在关键时刻更要起到关键的作用,把当初的对上级的承诺履行到位,这样才不失作为一名管理人员的基本准则。

6、一个经常把理由跟借口挂在嘴上的人,理由和借口将成为抹杀自己意志最可怕的无形杀手。为自己的过失需找借口,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反应。但是这在管理者身上却是隐形杀手,因为借口的成功会增加你投机的欲望,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前进的动力,最终落后于公司管理被淘汰。

7、“听到了、想到了,就马上做,当下做、立刻做”。这应该是对执行力最基本的解释了。回想一下,有些问题我们并不是没有发现,也曾经想去解决,当最终却是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拖”,也就是没有“马上做、立刻做”!

8、定其高得其中,定其中得其下。这句话道出了做一个卓越中层的最基本诀窍,那就是要时刻保持高目标、高追求。这是人的惰性使然,要想成功,就必须克服惰性,用高目标督促自己和团队。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三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全面预算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预算,而是对企业的销售、生产、成本费用、资本、财务等全方位的预算。

全面预算可以解决企业的六大难题,根据pwc调查,一个完整的预算流程通常需要110天时间,而且预算利润与实际利润往往相差10%左右,因此,gartner称预算为“一个痛苦的年度仪式”。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手工条件下的预算管理常常是困难的、复杂的、无效的。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下面六个问题在企业实现预算管理中比较突出:

1)预算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

在没有企业战略的环境下谈预算管理,会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各期预算衔接性差。

2)缺乏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

没有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在内的总预算,无法将组织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预算缺乏对全局的预测和控制。

3)预算数据缺乏准确性。

为了编制预算而预算,成为数字游戏,没有考虑具体的业务,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是没有指导意义的,形同虚设。

4)预算编制周期长。

一线的业务经理要花数周的时间准备预算数据,而预算管理者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汇总、调整,这个过程往往循环往复,消耗大量时间。

5)预算编制过程不好控制。

管理的多层级性,会延长编制周期,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自为政,没有对预算的假设前提进行沟通和确认。

6)执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与分析的机制和手段。

无法对实际的业务起指导和控制作用,无法保证预算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深入性。集团对各个公司预算执行情况、各个公司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由于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无法及时有效获取,导致预算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有效工具,它便于管理层在过程中控制和监督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中的偏差,以及偏差的大小,同时预算是执行中进行管理监督的基准和参照。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简称北自所)的rs10/mbm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企业集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平台和工具,解决了目前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难题,可以实现企业“用20%的时间编制,用80%的时间分析”的高效的目标。与其他产品和解决方案不同,rs10/mbm具有如下特点:

(1)在框架结构方面,充分体现了流程管理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更加贴近企业集团的管理需求。

(2)在技术方面,rs10/mbm是一个b/s结构的系统,可以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运行。特别适用于跨地区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应用,能轻松实现预算的合并、分解。

(3)在流程设计方面,非常灵活,不局限于固定的预算起始点,由用户根据需求自由定义预算模式及流程。

(4)在组织结构方面,灵活的组织树结构可以适应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需要。

(5)在功能设计方面,实现了企业预算的全过程管理,轻松实现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

(6)在经济性方面,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与rs10/erp系统进行高度集成性,无论是短期的购置成本,还是长远的应用成本都非常经济和高效。

(7)在集成性方面,高集成性的公共接口,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快速集成,在满足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的同时,还可以轻松地解决数据来源可靠性的问题,成为适应于制造业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套解决方案。

(8)在权限设置方面,按角色和人员分配信息处理或者获取的权限,既能够让不同部门的人员参与预算管理,又能对其权限进行灵活控制,以保证集团公司预算信息的安全。

(9)在数据分析方面,多维度的数据设置、预算和分析方法,可以支持各种因素驱动的预算比较、分析查询。

(10)在运算方法方面,系统内置了多种类型的预算模型,可以满足集团内各部门、各子公司的预算核算需求。而且,系统还内置了许多公式,无须客户设置,即可全面实现预算管理自动化。

rs10/mbm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带给企业五个方面的价值:(1)预算编制速度加快;(2)预算编制过程更加透明化;(3)预算准确程度大大提高;(4)预算编制、监督控制、分析调整与考核一体化;(5)促进企业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的有效结合。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四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全面预算管理学习。

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明确的树立起质量第一的目标。从自身本职工作出发,我们应在工作中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科学的进行管理。结合gmp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应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使质量真正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中。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pdca循环方法为指导,使质量通过有持续的改进上升到更新更高的阶段。就我本身的工作而言,对于成品库的管理,应从成品的在库管理去抓,解决实际工作中包带的损耗以及成品外箱的老化、破损。防止成品运输过程中的野蛮搬运。注意成品在库时温湿度的调整及避光问题的管理,严格按照打包机操作规范执行,降低打包带的损耗,利用科学的qc方法去分析,如何能将库耗降到最低程度,从而降低质量成本,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对于净药材库的管理,我认为应从药材库存的损耗以及在库管理入手,加强质量管理。在收发料过程中,应严格按照gmp中的管理规范执行,做到数量、品种、质量无误,保证投料量无误,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因此,我感到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在心中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改进并提高质量水平,使产品的合格率提高,降低质量成本,使企业得到质量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和优化企业管理的方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它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全面预算的最终反映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内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财务结果。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全面预算可以分为财务预算和非财务预算。其中,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非财务预算主要是指业务预算,用于预测和规划企业的基本经济行为。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迄今为止,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要进行预算管理,它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方法。近年来,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和接受,特别是大中型工商企业纷纷把全面预算管理当作企业加强集权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作为开展集团化管理的突破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国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阶段,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中存在一些认识和实务上的误区和盲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比如预算与企业战略脱节、缺乏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保障、在预算控制和考评等方面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等。

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事实上,尽管各种预算最终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管理决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使预算管理的全面控制约束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陷入困境。

目前,很多企业还不能准确的把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以至于单纯的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为各部门、各业务预算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而非代替具体的部门去编制预算。

四、预算编制方法过于模式化。

预算编制是集团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集团企业采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

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适应不同的情况。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编制预算时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方法。我国多数集团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增量或减量预算的编制简便,只是对上一年实际数据进行增减调整形成本期预算,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工作量也能使预算指标接近实际;(2)可以为预算指标确定中的讨价还价行为留下空间;(3)承认历史水平的合理性。

尽管增量或减量已经考虑了某些非正常因索,但确立增量或减量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致使预算的编制未能真正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按照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在编制预算时必须结合具体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而不能将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更不应该希望通过标准化预算管理软件的应用代替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往往产生预算松弛现象。目标不一致,会导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传统预算中,目标不一致主要体现在预算的执行过程,表现为一种消极的对抗或抵触。在现代预算中,目标不一致主要体现在预算的编制过程,表现为预算指标的松弛。另外,信息不对称也会出现预算松弛现象。在预算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是指下级拥有与预算有关的信息而上级不拥有,这种不对称表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下级参与预算使得上级有机会了解各部门的真实情况,接触到各部门的一些私有信息,但这种接触不是直接的。下级可以修饰提供给上级的信息,或限制信息的供应量,上级得到的可能是不完整的及非原始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自然会利用参与预算的机会,建立较为松弛的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否做好,主要依赖组织的保障。各级企业领导都要融入预算管理,要选择专业人才来组织和控制预算管理。但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保障的问。一方面中国尚有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由专门的预算机构做出预算决策的企业不到20%。另一方面,由于全面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许多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基层业务部门并不参加预算的编制过程,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企业预算的软约束,是预算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即使预算不脱离实际,没有基层人员的参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而没有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难以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预算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对它的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都应给予重视,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预算作用的发挥。

针对集团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建立编制预算的科学理念。

促进预算管理的理念的提高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素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管理观念,真正形成面向市场,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预算重点的整体性预算管理理念。其次,要“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以全面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集团及饭店各级负责人必须亲自实行预算的执行,集团高层要全程参与和支持,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看成“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只有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地完善预算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确定科学可行的预算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是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应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企业应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来决定需要的资源种类和数量。预算的目标、内容及模式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为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在制订预算目标时,应充分体现出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目标的制订过程也是资源配置以及投人产出指标的确定过程。一般情况下,为了尽快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集团高层通常倾向于较为紧缩的预算,然而紧缩的预算却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而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基层部门又倾向于较宽松的预算,但是宽松的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又不相符。因此,企业在制订目标时必须有一个标准。预算目标的标准一般分为外部市场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两种,外部市场标准偏向于市场的竞争要求,而企业内部标准侧重于客观实际。通常,外部标准优于内部标准,但是,当内部标准优于外部标准时,企业就应该继续优化内部标准,使企业目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保障。

体目标而非是预算目标。从整体来看,实现预算目标本身不是目的,预算仅是企业达到总体目标的手段,预算目标要服从于企业目标。(5)考核预算指标要分清部门和业务的性质。对标准成本中心,实际成本低于预算通常是有利差异,但对无限制费用中心,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未必有利。鉴于此,一旦确定了预算标准,就没有必要再向下级施加压力,要求有利的预算差异,更不应在评价业绩时赋予有利差异过多的权重。

此外,当前预算管理指标考核比较呆板,没有充分考虑可变因素,财务指标比较多,非财务指标几乎没有涉及,不能科学的考核各责任中心,加上激励机制的落后,平均主义的思想严重,影响预算的评价和奖惩。因此,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指标的体系和科学激励的方法,已经显得十分紧要。由于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已经建立各个责任中心。因此,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时对各个责任中心在实施全面预算结果进行检测和评价。通过考核,一方面可以及时地收到相关执行信息的反馈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发现和分析问题,对下一期预算工作和经营活动的改进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也是对员工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情况的一种评价,对其以往的执行情况进行奖惩。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日益深入,平衡记分卡的广泛应用以及作业基础观念的不断强化,我们相信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必将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全面预算软件很多,基于excel的,投入产出模型的,pert模型的,递阶控制优化模型的等等。但是那种整合进erp或scm系统的预算模块非常不好用,预算需要调整时很麻烦,涉及一大堆数据更改,和已经执行的任务的数据更改,还要修正许多系统设置。我个人喜欢用单独的预算软件。各人可以根据具体企业情况选用,这里不讨论软件问题。

有一段时间,管理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不利于企业潜力的最大挖掘,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各级都会为了比较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标或为了下一年度便于完成目标,在预算指标上打埋伏,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能实现最优。而且漫长而反复的讨价还价过程让人筋疲力尽。建议使用过程管理,也即公司目标不进行分解,而由总部控制整个运营过程,不断优化(实际就是动态规划思想,每一步都是最优),不断监督和调整下级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挖掘出企业最大潜力。

我认为很有道理,就在某企业试行。结果发现理论上美好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可行。因为他导致管理变得过于复杂,结果反而比全面预算更糟糕。因为要进行过程控制,所以必然要加大总部的控制成本和监控复杂程度,同时事先并未明确各单位的具体指标,在协同作战时,大家根本无法配合,例如销售与物流会打翻天,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完成任务,出问题也是互相指责。这时总部的协调任务实在过于沉重,比讨价还价要困难得多,因为所有责任都是你的,大家都站在旁边看你怎么指挥和协调。

所以试行一年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过程管理,恢复全面预算管理。

看来简单的就是美好的,是个真理。

2、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

从总经理的角度看,全面预算就是把董事会的年度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利润、成本、劳动效率等等目标分解到各个下级单位。(不同的管理运营模式分解流程不同,例如有的分解到战略部门----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等;有的分解到运营部门,例如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等;有的分解到执行部门,例如工厂、车间等;还有的会分解到岗位)。然后再把各种指标分解到月度、周,甚至有的企业把有的指标分解到天,例如零售业就是把销售额预算分解到天。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策略计划(判断市场趋势,制定经营策略,是经营预算的依据和基础)、目标设定(一般采用bsc设定,包括企业整体目标以及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目标)、经营预算(主要包括销售数量预算表、销售金额预算表、销售成本预算表、期末存货预算表、营业费用预算表、管理费用预算表、财务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人力资源预算表等)、资本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等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关键营运指标预算表等)、预算。

说明书。

(主要说明编制预算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与预算有关的重要事项,例如业务前提条件或基础、主要业务交易量、产品毛利率水平、信用政策、折旧政策、税收政策、重要费用支出项目说明、预计已产生但帐面未处理之呆坏帐情况说明、资金借贷及利息费用情况说明等)等等。

制定预算一般使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几种方法。

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所以非常重要。

制订年度预算是一件劳命伤财的苦差事,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在制订预算上花费的时间高达其全年全部工作时间的30%。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1)、某零售商业集团公司在8月中旬开了例常的年度第二次董事会,主要讨论企划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的下一年度滚动计划,确定下一年度主要的工作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增长50%,税前利润增长50%,税前销售利润率达到5%等等。

(2)、9月份企划部根据上述指标,开始制定预算大纲:包括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步骤、次序、要点和pert图,为预算的制定确定大的方向,并开始准备次年的销售预测和销售计划的相关资料。

(3)、10月份各战略部门(例如各种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根据下发的预算大纲,结合各单位的kpi编制、提交各自的初步草案,及制定草案的基础资料,由总部计财部开始进行预算平衡,提出预算需使用的一些关键性假设,并使各部门或各单位在这些假设上达成一致,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4)、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左右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并且是其他分预算编制的基础。在对关键性假定达成一致后,首先编制销售预算。

(5)、编制其他分预算。

(6)、然后拿到会议上请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评审。

由于总部对运营细节了解不够,市场信息掌握不全,加上评审流程和方法有严重问题,对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可能提出太多真正有价值的见解,所以评审的重点不再集中在预算本身,而是转到如何进行市场渗透、产品和服务组合清单、现场管理如何改进等业务问题和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方面。

(7)、总裁与各单位领导讨价还价,以确定各分预算的最后定案。(这是一个马拉松战争,持续通宵达旦是常事,身体不好的人千万不要试图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8)、通过两轮评审和修改后,各单位将自己的计划提交公司经营会议评审通过,由总裁办汇总后,经营计划宣告下达。同时,计财部组织各部门准备经营预算,通常会在经营计划下发一个月后把经营预算定下来。而人力资源部则根据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考核指标,制定中高层的目标。

责任书。

(即绩效。

合同。

),然后由总裁代表公司与中高层分别签订,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9)、12月份根据讨价还价结果,计财部对预算进行再次平衡、审核,正式下发实施。

(10)、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时间表。

根据年度全面预算,在年度计划中,把每月计划排出,在月度计划中,把每周计划排出。

例如12月31日要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全年12个月每月的销售额度、利润、应收帐款、商品配置清单、促销计划等等必须进行分解,然后细化到上述岗位任务上,确定每个岗位每月的工作指标,然后把每月指标再细化到每周,并把指标分解到每个员工头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完成好了有奖励,不能完有惩罚。

(11)、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工作流程。

由于许多工作是并行的,所以流程是网状交叉的,这时就由总裁负责协调各个单位的协同和配合。总裁必须理出协同计划,也即倒排工作流程。例如制造业一般12月以催收应收帐款为主要任务,那么对应收帐款的控制就必须在以前进行,而应收控制又不能影响销售,如果影响销售又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等等如此下去,一直排到原始计划流程。

(12)、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制定任务完成指南和要点。

全面预算必须列出主要任务完成的方法。例如应收帐款如何预警,如何催收;产品质量如何检测,包括检测流程、检测指标、检测工具等等,又例如包括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如何进行监督,包括监督流程、监督清单、监督控制点的选择等等;又例如物流配送系统如何组织,包括外包管理清单、调度协调工作清单、工作质量控制清单等等,这些就构成了预算的作业指导书,告诉员工怎么完成任务,保证预算可以有序完成。否则对员工来讲,预算只是告诉他们干什么,但怎么干还是不清楚。

接下来,各单位按照下发的全面预算开展各项工作。于是,这时办公楼内,一些来实习的大学生,就拿着各种销售报表、运营周报、服务动态等报告等串来串去,到处散发。各职能部门也经常把自己完成的。

工作总结。

总结,然后上报分发。(但实际上没有人会认真去看这些东西。)。

为了落实全面预算,总裁办每周组织一次pdca经营例会,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安排下周的计划。会议上,各单位自然是对自己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着力渲染,对未完成的目标和计划则分析原因----基本上的模式是:客观环境和上游环节配合、衔接等原因,谈到自己的问题往往就剩下一条----人手不够!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焦头烂额地诉苦:现在招人确实很不容易,况且上个月已经进了不少了。

这时,财务总监开始强调:今年的销售情况比去年可比下降了,人事费用在持续上升,如果不控制人力成本,赢利指标将很难达成。

大家又争吵一阵,总裁一看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赶紧部署一下下周的任务,最后强调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各单位一定要相互配合,力争完成下周的目标。

人力资源部当然不想让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书中的指标,他们想方设法搜集考核数据和评价表格,但苦于公司的数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必须依靠各单位报数据,各单位主管似乎很不重视,所以部门的统计人员也就应付着完成人力资源部安排的任务。对于报上来的数据,人力资源部由于对业务不熟悉,也无法知道其准确性。有些指标须由相关单位打分评价,评价表格发放下去后,迟迟收不上来,收上来的表格很多一看就知道未认真填写,有些评价表各项的得分基本上是满分,而且各单位间掌握的标准尺度差别很大。到季度绩效考核的时候,只好将就着给各单位评分,大家虽然知道评分不准,但也找不出反驳的充分理由,也就认了,但心理颇为不服,也把怨气发到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他们只会做找茬的工作。人力资源部也觉得很委屈,称自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预算监控就更无从谈起了。由于预算本身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强,大家根本就没有把预算控制当回事。计财部独立地进行着预算统计和分析工作,按照总裁的指示,每月组织一次预算分析会。在预算分析会上,计财部除了提供一大堆枯燥的统计数据外,就是作一些不痛不痒的财务分析,提供一些诸如控制销售费用、降低运营成本之类的建议。会后,一切又恢复原样。

报表、报告、例会、数据、考核、核算、分析,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忙下来,经营状况离计划目标差了一大截,(销售增长只实现了35%,利润增长实现36%,税前利润率4.6%)全面预算宣告失败。

当然,可以简单说预算管理失败,数据不真实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主要中层领导应付了事,因为真实数据太多,工作量太大。于是大家都觉得反正都是弄虚作假,又何必做得那么累。

但是从根本原因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企业管理基础不好,二是总裁专业能力不足。

管理基础不好,首先体现在企业运营状态不稳定,企业异常比率经常超过10%,且相同或类似异常经常发生。说明企业管理人员对运营流程的控制是低效甚至失控的。相同或类似异常重复发生,显示异常未能根本解决,资源重置成本高。

其次是各种工作改善措施并未在财务报表上反应出来,只可能是各流程未串联成体系,对改善措施产生抵消作用。

三是不断重蹈覆辙,说明组织并未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中枢。

四是一线人员工作合格率多次依工作标准抽检,达不到80%,说明组织的培训和考核都严重不合格。

上述问题导致整个预算体系不断出现问题,不是指标完成参差不齐,就是不断出现瓶颈阻塞,不得不中途调整预算,疲于奔命。

总裁能力不足,首先是指在预算制定过程中,总裁整体平衡感不好,把握不住最佳的平衡点,且与下属讨价还价能力不够。

其次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总裁的指挥协同作战能力不足,没有把握企业实时状态,并对下一阶段主要问题进行预判的能力,且无法组织大兵团在时间、空间上协同,为统一目标努力。形成各自为政,内部竞争,甚至自相残杀。

(1)、全面预算是一个多目标问题,追求的是非劣解或满意解,而非单目标的最优解。

例如利润与成本就是冲突的目标。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降低企业需要储备的增长潜力,减少研发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也可能会减少员工福利、薪酬,结果是员工不满,消极怠工、罢工,故意破坏,反而导致利润无法实现。

所以实际上考验的是总经理的平衡能力。

(2)、全面预算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有关联性、替代性和补偿性。

这种约束条件的特点,使目标实现就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讨价还价就成为一个必然过程。

(3)、全面预算的目标实现过程是不均衡的,有的会比较快,有的比较慢,有的前快后慢。所以不断需要协同各单位动作,避免出现窝工、阻塞、瓶颈情况。

5、利益平衡。

(1)、内外利益平衡。

某种程度上,总经理是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中介。股东都是比较贪婪的,恨不得员工都不吃不喝,把所有产生的剩余价值变成分红;员工则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

显然,总经理如果过度偏向股东,帮助其榨取员工血汗,员工将不会卖总经理的帐,这样企业的运营指标将很难完成,最终总经理也得被股东炒鱿鱼。所以员工握着总经理的小命。总经理必须照顾好员工。

但是,如果总经理过度偏向员工,帮助他们向股东争取利益,股东将感到聘请了一个叛徒,也会请你走人。

所以如何在股东和员工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总经理的第一个考题:如何找到平衡感,踩好跷跷板。

而这种平衡感在全面预算上表达出来,就是销售额、利润、成本、人事费用等等指标。

(2)、长短利益平衡。

一般情况下,除非你只想干一年,否则必须为企业预留部分发展潜力,例如在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储备等等方面必须有足够投入,否则就是竭泽而渔,第二年将没有任何可以增长的机会。同时,你也不能刻薄员工太狠,削减他们的福利甚至薪酬,否则将导致消极怠工或罢工,甚至故意破坏。反而影响你的理论目标实现。

当然,你也不能不重视当期财务指标,如果太不像样子,董事会立即会让你走人。

所以如何平衡当期财务指标与企业长期增长潜力就成为总经理的一个大问题。反映到预算上,就是利润与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五

这次到武汉大学学习“五步法”制定年度计划和全面预算,虽然时间仓促,但我收获很多,体会也很深,下面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公司的重视。

我公司是来凤县的民营企业,在我的印象中,来凤的民营企业很多,但真正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业务技能,而将员工送到像武大这样高等学府去进行培训的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的门店,例如像卖化妆品的销售行业有时会送员工去培训,他们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销售。而其他的民营企业会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只想员工为他们赚钱,只会算计耽误一天的工作给他们带来多少损失,根本不会在意员工个人的成长,没有让培训的意识。而我公司十分重视培训,在培训方面毫不吝惜。不仅老板自己学习、还要求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要学。学习企业的管理水平、学习自身的素养,以达到提高整个公司的业务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素质。最终的目的是使公司不断发展,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我公司董事长、公司总经理的意识强,他们始终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的发展壮大全靠一支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有凝聚力的优秀的员工队伍。不学习就要落后,不懂管理企业就要倒闭,不发展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素养、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就是垃圾和一盘散沙。一个优秀团队的代名词,不是人多,而是凝聚力。因此,老板和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提升,不惜花重金,也要进行员工队伍的培养。

二、学习氛围。

走进武汉大学的校门,使我感到文化气氛的浓厚,百年院校,出了很多英才,也深感自己知识的溃乏,同时激起自己强烈学习的欲望。同来学习的有来自各地知名大企业的50几名学员,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为了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来到这里,课堂上老师时不时地向学员提出问题,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学员带着平时工作中的不解和困惑,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老师跟学员在热烈的氛围中互动着,还让学员自己亲自动手,活学活用,摸拟制定公司部门的年度计划。并认真讲解计划中的不足,(企业管理对全面预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需要预算与其战略目标相协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预算来为其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保证,这些都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把预算的刚性与柔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渐演化成为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六

按照xx集团公司“总体规划、统一模式、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自上而下地组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强化预算考核评价,推动了公司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发挥预算作用的前提。

董事会、总经理不仅要挂帅“全面预算管理”的授权、预算的审批等具体环节,而且要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来加以重视。

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将其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要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确定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总会计师应主管全面预算和经济运行责任制考核工作,这样便于从公司层面随时组织、协调预算及考核工作,同时也便于将全面预算和经济运行责任制考核工作结合在一起,使“预算是考核的基础,考核是预算的工具”的理念成为现实。同时,公司财务部也应设立综合管理科从事全面预算、经济运行责任制财务指标考核工作,这样便于预算与考核工作的同步开展,也保证了预算这项系统工程的人员配备。

资金预算管理是做好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20xx年公司对各子公司、本部账户进行了清理,对各子公司基本账户、结算账户、收入账户、支出账户进行了确定。通过账户清理与资金预算的编制上报,使有限的资金合理有序地流动,控制了资金风险。公司每月定期组织各预算单位填报、审核、汇总和执行资金预算表,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实现了资金流带动物流和业务流有效运转的目的。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资金预算的编制,将公司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围绕资金流实现了有效联动。每月的资金平衡例会都会涉及到收入的单位和花钱的单位,通过资金预算这根线把这些单位牵动起来,什么时候收回钱,什么时候该花钱、花多少钱,通过预算管理得到整合。二是通过资金预算降低财务费用。通过资金预算整合和财务公司委贷的手段,降低财务费用,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了资金流。20xx年1~11月份共委贷2.3亿元,节约财务费用920万元。三是合理使用票据结算。通过预算的控制,合理地开具,合理地支付,化解了资金需求紧张问题。四是强化资金分析评价机制。通过下发经济责任制考核通报、资金平衡例会考核和评价管控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五是调整资金结构,提前归还贷款,降低财务费用。20xx年,提前归还开发银行2556万元的技改贷款,节约利息支出145万元;提前归还财务公司流动资金借款6000万元,节约利息支出39万元。20xx年,用兵器集团公司短期融资券贷款置换民生银行贷款8000万元,节约利息支出158万元;提前归还民生银行贷款3000万元,节约利息支出39万元。

全面预算的全面性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各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公司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性预算、资本性预算、资金预算等各方面预算。

按照“制度表格化,表格责任化”的预算管理模式,公司20xx年全面预算中包含129张表格,内容涉及生产、销售、材料、职工薪酬、燃料动力、工具工装、试验、废品损失以及折旧、大修理费用、维修费、办公费、招待费、车辆费用等,覆盖了产、供、销各环节及料、工、费各领域。这些表格围绕着兵器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财务指标以及本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综合考虑了各项因素,系统地反映了公司的整体预算面貌,便于做出准确的预算决策。

四、预算是考核的基础,考核是预算的工具。

为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如果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反之,如果考核没有预算做基础,考核也是无的之矢,既无说服力也无效果。因此,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与企业原有的经济运行责任制财务考核相互融合的模式会更加有效。

公司原先的经济运行责任制考核是在固定范畴内,在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或减少有关资源项目的预算额,以确定未来一定期间的预算。这样做的弊端有:一是考虑不到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造成“以点带面”的不足;二是基础资料的匮乏,只能使用有限的资料,无法考虑综合因素;三是指标的制定方法单一,且一般一次就确定指标,被考核单位没有申述的机会。这些弊端使考核存在指标不准确,难以评价考核的结果,无法准确地实施奖罚,造成考核乏力。因此,公司20xx年经济运行责任制各项财务考核指标全部以全面预算为基础来制定。这样做有以下优点:一是全面预算是综合性预算,从各基层单位的成本、费用确定,到财务报表的编制完成,始终围绕着兵器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财务指标以及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采用与先进企业的对标管理,考虑了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是真正全面的预算;二是全面预算涉及到生产各领域、各单位,从材料消耗定额、动力能源消耗定额、工具工装消耗定额、产品工时定额到所有各项费用,资料齐全,内容详尽,使用这样的基础资料确定考核指标,能有效提高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全面预算是按照预算程序几下几上后形成的,各基层单位均有阐述的机会,便于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

五、全面预算应“刚”“柔”并济。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现代企业管理对全面预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需要预算与其战略目标相协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预算来为其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提供必要的保证,这些都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把预算的刚性与柔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全面预算管理而言,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刚性容易造成“预算死角”,致使预算脱离实际,失去应有的效力;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柔性容易造成“预算松弛”,会降低预算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在年度预算目标、年度预算、全面预算管理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评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刚性,增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确保全面预算方案的有效实施;同时在预算的整体制订、预算编制、预算指标的分解以及预算适时调整等方面保持一定程度的柔性,季度预算、月份预算在预算年度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应随市场订单而变化,在编制预算时要将资源要素划分为变动费用、半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算数字模型,按照市场变化实现预算的快速反应,提高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不确定因素的弹性适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如此一来,在硬约束的框架下根据实际情况或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弹性调整,刚柔并济,才能推动全面预算制度在企业的顺利实施,保证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七

通过参加公司晚上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视频培训会议,受益挺多。通过培训,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些术语及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明白了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性。预算是货币的经营计划,是具体化的战略计划,以数字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年所有的行动计划及其目标值。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是为实现企业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对下一经营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及相应措施做出的预期安排,是企业明确经营目标、控制经营活动、考核经营业绩、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它也是一套系统的方法,它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协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监控战略目标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现金流量和利润。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按预算期的长短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公司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围绕集团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展开,为实现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员编制,与工作计划紧密相关。以责任中心为单位,以销售为起点,确保集团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总费用的增长速度低于总收入的增长速度。

全员:是指“预算目标”的层层分解,使人人肩上有指标,建立“先算后干”的成本效益意识;通过各部门对预算制定过程的.参与,分清“轻重缓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全程:预算管理不能仅停留在预算指标的设定、编制与传达,更重的是要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分析、调整、考核和评价,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和对经营活动指导作用。

全额:指预算的整体性,不仅包括财务预算,还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等。

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了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了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同时提供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了内部控制。

本人认为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将其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来抓,应按公司的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切实加强企业及部门的预算工作。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八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对企业存续相关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是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再编制循环的过程。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控制行为,涵盖了企业所能涉及的所有方面,具有“全方位、全员性、全过程”特征。

全面预算编制要涉及到价格、产品类别、资本支出(新建、技改、大修理等项目)和人力资源安排与其他重要决定,整个过程比较复杂,技术性较强。编制预算不能急于求成,对现金的来源和支出的需求要进行细心、完整的分析,经过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后,量入为出编制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应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人力资源预算、资金管理预算、应变计划。其中最关键的是销售预算,它是整个预算的基础。销售预算是公司销售员按产品、地区、客户细分,提出自己对市场的预测,销售部综合销售员的意见,制定下年度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员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故意低估预测以求容易完成目标。而应变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大多数企业都忽略了应变计划的编制。

然后财务部门根据以上预算编制出:1.预计利润表,2.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年未要实现的资产质量状态,3.预计现金流量表——根据利润预算,投资及关资料编制,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的现金流。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与目标业绩的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预算的执行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通过预算管理的一个最有效的工具——差异分析,找出企业问题所在,制定出行动计划,改善财务表现。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九

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风云变幻,能否及时把握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可以概括为:

(1)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加以固化与量化,预算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同一过程;对预算的有效监控,将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通过预算监控可以发现未能预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信息通过预算汇报体系反映到决策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规划,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

(2)有效的监控与考核。

预算的编制过程向集团企业和子公司双方提供了设定合理业绩指标的全面信息,同时预算执行结果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

(3)高效使用企业资源。

预算计划过程和预算指标数据直接体现了(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和各部门使用资源的效率以及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因此是调度与分配企业资源的起点。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平衡,企业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4)有效管理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情况,使可能的问题提前暴露。

参照预算结果,公司高级管理层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所在,并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5)收入提升及成本节约。

全面预算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共同作用,可以激励并约束相关主体追求尽量高的收入增长和尽量低的成本费用。

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变化做出的理性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

预算执行的监控过程关注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实现和变化趋势,这迫使预算执行主体对市场变化和成本节约造成的影响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

我之前做了的财务,之后转行又做了7年的销售,之后我又出来下海了,现在已经做了两年的培训。今天我想把我自己关于预算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主要讨论的是财务预算跟绩效的关系。我说的这个绩效比较广泛,不是仅仅把绩效指标如何做成考核指标这么狭义。

在这之前,我想先说说我对全面预算的理解。什么是全面预算?在过去工作过程之中,我自己也在一直不断地思考。我有个问题问一下大家,“各位有没有人做过不全面预算?”不全面预算是什么样的?前,我在国营企业财务处工作,我们那时候做预算非常简单,领导说了做预算,我们财务部把去年的数字打出来之后,每个数乘以1.2就行了。上面领导一批准,再发到下面去,管你各部门经理同意不同意,你按照这个执行吧。我认为那个时候做预算就是不全面预算。

虽然那时候我们预算做得比较全,包括生产、销售、产量,包括产供销,研发各个环节,但是它其实不是我们现今说的全面预算。我们现在说的全面预算简单理解是这样的——当一个企业里面,各个部门经理,各个业务单元的领导者,使用预算工具管理自己的业绩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一个企业已经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工具为自己所用了,这时候才叫全面预算。不是简简单单“全”的问题,而是谁在使用预算的问题。如果只是财务部使用预算,那么可以狭义定义成财务预算。

预算让人踏实。

我用我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刚去诺基亚做财务经理时候,看着什么都新鲜。那年代我连e-mail都不会发,到哪里都不敢吱声,因为下面的人不是cpa就是曾经在原来公司做财务经理。

在三个月熟悉环境之后,某个月我拿着我的报表去找我们总经理,他是芬兰人。我就跟他介绍上个月的收入是多少,销量是多少,费用是多少等等。当我把这件事情介绍完之后,我发现他面无表情。我心想,“这怎么回事儿?是我英语不好,还是怎么了?”。一会,他问我一句话,“下个月怎么样?”。当时,即便像诺基亚这样大的跨国公司,也没有做全面预算,所以我不知道怎么样回答,只能下个月再准备。

下个月的报表做出来之后,这时候我就带着下个月的数据和本月的数据又去找他做报告。同样,当我给他汇报完本月的数据之后,他还是没什么表情,接着还是问了一句,“下个月会怎么样?”。这时我就很高兴的拿出下个月的数据来,跟他说下个月的数据会怎样怎样。这时候他的脸上就有表情了,我自己心里也很高兴。就在这时,他又问了我一句话,“全年会怎么样?”我就又接着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这次我回去之后,就又开始做全面的预算。全年的预算没那么简单,所以我回去之后就开始动手。先画了简单表格,包括收入,利润,成本,费用等等,然后拿着这东西到各个部门拜访,像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等等。这次在我亲自操办的情况下,把全年的主要数据要来了,这就是全面预算最原始的雏形。然后我就全部给他汇报了,这回他就心花怒放了。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自己也琢磨为什么他很关心未来的数据呢?时间长了我就慢慢明白了。在芬兰人设计诺基亚的手机里头,你会发现一键就能按出日历来,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这体现了这个北欧国家人的直线思维,他们对未来很关心。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说“5月4日下午4点半开个会,你有什么时间吗?”中国人会说你疯了。但是芬兰人会拿出来手机仔细查,说不一定有时间,改成5点半吧,而且他跟你约好了这个时间,他就算在欧洲他都坐飞机过来。

有一次一个南非的人给我们培训如何跟芬兰人交流,他首先问,你认为芬兰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有的答规则,信用什么的。但是那个南非人说了一个词“schedule”,也就是日程表。

后来我就知道了,作为企业家,作为老板,作为总经理,如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明年发生什么,那么他们今天就会活的不舒服。我们是为明天,为下个月,为未来一年而着想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仅仅告诉我,昨天是什么,这事儿一点不重要,你必须得告诉我,明天可能会怎么样?我心里才踏实。你告诉我明天好,我高兴,如果不好,我提前做准备,提前做准备照样让我心里踏实。这是预算的第一个作用,对未来的预见性能让人过得舒服,过得踏实。

费用控制——ibm和诺基亚的启示。

预算的第二个作用是费用控制。有的老板对预算的第一反应就是控制。这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收入,一方面是费用。这两方面我分别说一下。

先说收入。其实做预算,是给我们画了一条基准线,收入是绕着它波动的,但是因为你有了基准线了,你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当你知道一件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结果你事实上没有做到那儿的时候,或者做得跟它有偏差的时候,你就会校准它。这个校准的过程,也就是朝着基准线不断去靠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控制,就是我们在控制收入,朝着我们希望的态势和走势去发展。所以有好多企业说,“你看我们收入预算经常都不准,这收入预算一不准,其他所有东西跟着不准了这预算就没有用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预算做不准是在所难免的,是常事儿,谁都做不准,最关键的是你要理解一点——预算起多大的作用,不是与它做的准不准直接挂钩,而是与你怎么做这个预算相关的。

艾森豪威尔说过,预算本身什么都不是,制定预算的过程就是一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做预算并不是说通过预算把收入和利润控制在某一个点上,我们希望的是通过预算不断地校准我们的基准线,把收入利润等等指标控制在我们的趋势当中,这就够了。谁把预算做那么准肯定是蒙的。不管准和不准,你都得做,只有有了比较,你才能去分析,做改善管理。

第二个是费用。我们得这么理解,预算仅仅是众多费用控制的手段之一,你还有那么多的手段呢,你有授权,你有报销制度,审批制度,都写的一清二楚,而预算只是其中的一个参考点而已。其他的东西没有配套,公司的组织架构,授权,制度都是不完善的,不合理的,光有预算有什么用。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ibm这种公司会出现什么现象?会出现是每一个业务单元或者部门经理手里的预算都会有节余。每一个到ibm公司的人都非常理解这种文化,所以手里的钱不敢轻易花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费用照样能控制住,像这种百年老店管理稳健,做这个也相对靠谱。

那么在诺基亚是什么情况呢?诺基亚和ibm完全相反,诺基亚是科技以人为本,所有东西都是人性化的。那你可能会问诺基亚的费用怎么控制?其实很简单,在诺基亚公司不看预算,我们是现场判断,我认为这钱该花我该花,我认为不该花我就不花,所以在诺基亚公司签字的时候,碰到说no的概率非常高。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诺基亚有无数的sop,也就是标准操作流程,制度、规定、规范都很健全。当一个单子摆在我面前时已经过了无数道关了,离出事儿很远了,通常来讲没有太多的道理说这事儿不行。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有一年我们全公司裁员,这时候我找总经理,我说报告总经理,我认识一个非常厉害的销售,现在刚从国外回来,能不能招到咱公司来?本来正常应聘是ok的,但是因为是全裁员,这时候怎么能招聘呢?我们总经理跟我说了一句话,“总不能让这样的竞争高手去对手那儿吧。”这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他不把政策放到第一位置,他照样招来,他很理解裁员的目的——公司是为了发展。

在他们这种文化中,第一,政策配套的相关制度必须健全,第二,这些人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很认真。我们有的时候说北欧人士直线思维,缺少灵活性,好处是保证费用控制住了。这个企业里面对那些在位的职业经理人挑战很高,因为你对这件事儿得懂。当一个月月底结完账了,开经营分析会的时候,实际花40万,结果花了43万,你得给人家解释为什么超3万。

其实绝大多数公司是在ibm和诺基亚这两点之间找一个平衡,所以做预算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适合你企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又要适合企业的文化。

预算与考核的关系。

第三个是与考核相关的。预算通常会被用来做考核,如果做得不准,你考核就会有问题,一定会造成不公或者激励效果会不好,这就涉及到博弈的问题。

博弈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费用往下砍,收入往上提。在外企里面,谁的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大?肯定不是业绩最好的,而是占有最多资源的。但是在国营企业了是能推就推了,中国乒乓球为什么打得好,推挡技术号。在外企是相反的,如果这事儿不是你的,那么好,这事是我的。如果这事儿那事儿都让我干,我就能当常务副总了。

不管怎么着,这种博弈一定会存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只用于考核的时候,得慎用,因为这个事儿要用不好,那两个更重要的作用发挥不了。所以我们说预算对于考核来讲,切忌一个事儿——直接拿那个数对应到考核指标。这样不是特别好的方法。考核一定是系统化的、全面的,跟公司的薪酬体系等各方面相联系的。

绩效考核是企业最重要的指挥棒,如果考核跟预算没联系,预算一定边缘化;如果预算跟考核产生联系,这时候预算变得非常重要了,预算有时候会成为博弈的把柄,让预算成为问题所在,这是不行的。

在企业里面,做预算这个事儿麻烦吗?财务的人会觉得不麻烦,麻烦的地方在于填数据,好多销售经理做得不合格。做预算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这个销售经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接触全面预算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明白。所以当我们使用预算这个工具的时候,第一年会不准的,第二年也不准的,但是只要他用了,当他对预算的工具了解了,对未来有预见性的时候,这数就是不填,你企业其实也是可以的。这些人对自己的业务没有很强的掌控能力是不行的,你怎么敢把企业交给他?他就是小销售员而已。作为销售经理,作为部门经理,必须对未来有预见力和掌控力,这时候他心里有盘算的,他脑子里不断地盘算,他会有一个轮廓,会有画面感,对预算工具不断地使用,虽然他在使用的时候不太明白,但是慢慢他就会理解了。

企业的三个档次。

我们过去把企业分成三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叫“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企业要做全面预算了,那些领导就整天做动员,讲预算很重要,今年培训,明年培训,但是大家又都不愿意,嚷嚷来嚷去,不明白为什么替财务部填那么多表,这就是心中无剑手中也无剑。

第二个档次叫“心中有剑,手中也有剑”。当企业人员对于预算有初步的了解了,脑子里有点印象了,开始使用财务工具了,一般干到两到三年,这时候到第二个状态了,手中有剑,心中有剑。

第三个档次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在这样的公司中,你会发现预算这个词很少出现。但是一到10月份,有人就会说什么时候做预算?怎么还不做?他自己该着急了,主动使用预算了。这是后期也就达到了第三个档次。

很多企业处于初级,预算会遇到很多的阻力,但是一定要坚持。我从19进入诺基亚,到,四年的时间,在由好的管理基础情况下,才接受了预算这件事。正常的企业没有三五年,想把预算做得井井有条是不可能的。

三个作用间的矛盾。

刚才前面说预算有预见性,控制、考核三个作用,其实这几个目标相互之间有时候是矛盾的。你在一开始贯彻全面预算的时候,想同时实现所有这些目标,是做不到的,众多目标里只能挑一个,你要用来考核就考核,你要用来控制就控制,你要用控制来考核指标就成了问题了。

举个例子,杰克韦尔奇是反对预算的代表人物,他说“预算就让人们追求最差的目标,连我的司机都知道,让他控制油费的时候,只要不超过预算就行了”。所以大家都在追求最高点,而不能引导尽可能节省。预算的控制作用是让人们达到合格的水平,而不是追求卓越的。你要理解这件事儿,这跟你绩效的追求不是一样的。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一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mba、emba等各类商管教育均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涵括在内。

含义。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

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的预计额,是企业奋斗的目标,根据目标利润制定作业指标,如销售量、生产量、成本、资金筹集额等)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一方法自从上个世纪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背景。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可以说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懂得全面控制思想,作为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更应该掌握这一多功能的管理控制工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效科学化的方法。

目的。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并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而对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现状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

(二)全面预算是协调各部门的重要手段。

(三)全面预算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工具。

(四)全面预算是业绩考核的标准。

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效益型、市场适应性、主动性和综合性。

编制原则。

单位编制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是指导未来经营活动和财务工作的大纲。为了使预算内容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一)充分做好预测,广泛占有资料。

(二)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三)预算指标既要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

编制依据。

全面预算的内容极为复杂,为了保证自编预算的统一性,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制定一些基本目标、要求和原则,作为各部门、各单位自编预算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预算期的目标利润。

(二)预算期的销售总额。

(三)工资标准、主要原材料的单价和工料消耗定额。

(四)物资的储备水平和控制。

延伸阅读:

全面预算是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反映的,有关医院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业务运营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本运作活动等各项指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

全面预算管理则是针对医院预算实施,集计划、控制为一体的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预算本身属于计划的范畴,但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属于医院管理范畴;预算管理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在医院层面上结合的体系。预算虽然属于计划的范畴,但它已远远超出了财务计划的范畴,预算的计划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辅相成。从机制上讲,预算一旦确定,管理过程就是预算控制过程,通过目标控制降低内部成本,从而有利于医院发展。

预算管理不等于预测,预测是一种事先的估计,它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并且程序化不明显,而预算是根据预测所制定的几种方案,并从这几种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最好的方案,必须是程序化的和书面形式的;预算是对预测的一种反映,是对预测的规划。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医院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医院整体运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全面预算的有效推行将为医院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全面预算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基准和参照;也是医院业绩绩效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医院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以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为原则,以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以及完善的流程为基础。全面预算管理是计划未来工作的过程,是工作计划的量化体现,同时也促进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并且相互衔接。

新医改新形式,对医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院目前唯一的求生手段,就是提高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向管理和服务要效益。实现这些目标,医院必须改变管理方式,放弃粗放式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预算管理正是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其宗旨是彻底杜绝浪费,提高综合绩效。

由于医院经济活动多样化,不但要核算与管理医疗服务等主营业务活动,还要反映临床教学、科学试验等活动。既要核算预算资金的收付,又要核算业务收支的损益;既要满足内部-科室成本核算,又要满足外部-核算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有时还要进行项目成本、单病种成本核算。因此,为了为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有效利用资源,医院必然要实行精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

医院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将全员、全业务、全流程都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积极整合调动起来。但是在医院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业务部门对财务部门很多有微词,主要业务部门认为财务部门不了解具体情况,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者过低势必会影响业务部门的发展规划。

(1)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

(2)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

(3)细化责任: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岗位人员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4)量化考核:是指将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量化,安全责任具体化,对作业行为与结果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及时,奖惩兑现,闭合管理。

(1)目标性原则。

预算管理的思想要体现医院的发展战略,预算要依据医院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进行编制,服从医院的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并符合医院总体的经营方针。

(2)全面性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包括医院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既能反映医院日常经济活动的预算,也能反映医院资本性财务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

(3)全员参与原则。

(4)全程性原则。

对医院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对医院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考核都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得到体现。

(5)数据化原则。

从标准的制定、项目的规划都应该尽量数据化。用数据明确标准,让员工知道应做到什么程度。用数据明确目标,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行程。用数据明确计划,让员工知道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用数据检验执行,找出执行与计划的差距。用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果,找出管理的漏洞和差距。

(6)权责对等原则。

医院要给予各级部门一定授权,被授权人对预算的执行、控制等承担相应的责任。

(7)实事求是的原则。

各部门要根据市场状况及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预算额度。对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收入、成本、费用等采取稳健谨慎、保守的原则,确保以收定支,不得高报预算。编制的预算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制定的规章、计划应精细化管理规则的制定要用最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述清楚,让团队中每一个员工都能看懂,清楚规则的每一个步骤,怎样做事正确的、错误的行为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做不到的坚决不能列入。

(8)严肃性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由预算委员会负责,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轻易调整,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二

7月27日上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视频培训会议。通过参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视频培训会议,受益良多。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这件工作,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预算、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是为实现预算单位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对下一经营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及相应措施做出的预期安排,是预算单位明确经营目标、控制经营活动、考核经营业绩、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协助单位实现战略目标、监控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现金流量和利润。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我感觉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长期工作,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按集团总部的要求认真做好全面预算的每一项工作。在此就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探讨。

1、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预算管理思想前提。设计建立一套统一、规范、有序和有效运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全面预算管理不是哪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重在全面。单位应该成立全面预算领导小组和全面预算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作为决策机构,工作小组为管理机构,单位各职能部门则为执行机构。单位下属的各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单独编制全面预算,指定管理部门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考核。

3、全面预算制定后要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月或按季进行考核,使预算在事中得到有效控制。只有预算没有考核则预算流于形式,与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不符。

4、预算工作小组要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及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完成。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三

目前全面预算软件很多,基于e_cel的,投入产出模型的,pert模型的,递阶控制优化模型的等等。但是那种整合进erp或scm系统的预算模块非常不好用,预算需要调整时很麻烦,涉及一大堆数据更改,和已经执行的任务的数据更改,还要修正许多系统设置。我个人喜欢用单独的预算软件。各人可以根据具体企业情况选用,这里不讨论软件问题。

1、全面预算简单实用。

有一段时间,管理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不利于企业潜力的挖掘,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各级都会为了比较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标或为了下一年度便于完成目标,在预算指标上打埋伏,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能实现。而且漫长而反复的讨价还价过程让人筋疲力尽。建议使用过程管理,也即公司目标不进行分解,而由总部控制整个运营过程,不断优化(实际就是动态规划思想,每一步都是),不断监督和调整下级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挖掘出企业潜力。

我认为很有道理,就在某企业试行。结果发现理论上美好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可行。因为他导致管理变得过于复杂,结果反而比全面预算更糟糕。因为要进行过程控制,所以必然要加大总部的控制成本和监控复杂程度,同时事先并未明确各单位的具体指标,在协同作战时,大家根本无法配合,例如销售与物流会打翻天,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完成任务,出问题也是互相指责。这时总部的协调任务实在过于沉重,比讨价还价要困难得多,因为所有责任都是你的,大家都站在旁边看你怎么指挥和协调。

所以试行一年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过程管理,恢复全面预算管理。

看来简单的就是美好的,是个真理。

2、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

从总经理的角度看,全面预算就是把董事会的年度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利润、成本、劳动效率等等目标分解到各个下级单位。(不同的管理运营模式分解流程不同,例如有的分解到战略部门----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等;有的分解到运营部门,例如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等;有的分解到执行部门,例如工厂、车间等;还有的会分解到岗位)。然后再把各种指标分解到月度、周,甚至有的企业把有的指标分解到天,例如零售业就是把销售额预算分解到天。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策略计划(判断市场趋势,制定经营策略,是经营预算的依据和基础)、目标设定(一般采用bsc设定,包括企业整体目标以及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目标)、经营预算(主要包括销售数量预算表、销售金额预算表、销售成本预算表、期末存货预算表、营业费用预算表、管理费用预算表、财务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人力资源预算表等)、资本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等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关键营运指标预算表等)、预算说明书(主要说明编制预算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与预算有关的重要事项,例如业务前提条件或基础、主要业务交易量、产品毛利率水平、信用政策、折旧政策、税收政策、重要费用支出项目说明、预计已产生但帐面未处理之呆坏帐情况说明、资金借贷及利息费用情况说明等)等等。

制定预算一般使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几种方法。

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所以非常重要。

制订年度预算是一件劳命伤财的苦差事,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在制订预算上花费的时间高达其全年全部工作时间的30%。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1)、某零售商业集团公司在8月中旬开了例常的年度第二次董事会,主要讨论企划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的下一年度滚动计划,确定下一年度主要的工作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增长50%,税前利润增长50%,税前销售利润率达到5%等等。

(2)、9月份企划部根据上述指标,开始制定预算大纲:包括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步骤、次序、要点和pert图,为预算的制定确定大的方向,并开始准备次年的销售预测和销售计划的相关资料。

(3)、10月份各战略部门(例如各种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根据下发的预算大纲,结合各单位的kpi编制、提交各自的初步草案,及制定草案的基础资料,由总部计财部开始进行预算平衡,提出预算需使用的一些关键性假设,并使各部门或各单位在这些假设上达成一致,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4)、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左右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并且是其他分预算编制的基础。在对关键性假定达成一致后,首先编制销售预算。

(5)、编制其他分预算。

(6)、然后拿到会议上请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评审。

由于总部对运营细节了解不够,市场信息掌握不全,加上评审流程和方法有严重问题,对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可能提出太多真正有价值的见解,所以评审的重点不再集中在预算本身,而是转到如何进行市场渗透、产品和服务组合清单、现场管理如何改进等业务问题和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方面。

(7)、总裁与各单位领导讨价还价,以确定各分预算的最后定案。(这是一个马拉松战争,持续通宵达旦是常事,身体不好的人千万不要试图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8)、通过两轮评审和修改后,各单位将自己的计划提交公司经营会议评审通过,由总裁办汇总后,经营计划宣告下达。同时,计财部组织各部门准备经营预算,通常会在经营计划下发一个月后把经营预算定下来。而人力资源部则根据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考核指标,制定中高层的目标责任书(即绩效合同),然后由总裁代表公司与中高层分别签订,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9)、12月份根据讨价还价结果,计财部对预算进行再次平衡、审核,正式下发实施。

(10)、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时间表。

根据年度全面预算,在年度计划中,把每月计划排出,在月度计划中,把每周计划排出。

例如12月31日要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全年12个月每月的销售额度、利润、应收帐款、商品配置清单、促销计划等等必须进行分解,然后细化到上述岗位任务上,确定每个岗位每月的工作指标,然后把每月指标再细化到每周,并把指标分解到每个员工头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完成好了有奖励,不能完有惩罚。

(11)、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工作流程。

由于许多工作是并行的,所以流程是网状交叉的,这时就由总裁负责协调各个单位的协同和配合。总裁必须理出协同计划,也即倒排工作流程。例如制造业一般12月以催收应收帐款为主要任务,那么对应收帐款的控制就必须在以前进行,而应收控制又不能影响销售,如果影响销售又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等等如此下去,一直排到原始计划流程。

(12)、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制定任务完成指南和要点。

全面预算必须列出主要任务完成的方法。例如应收帐款如何预警,如何催收;产品质量如何检测,包括检测流程、检测指标、检测工具等等,又例如包括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如何进行监督,包括监督流程、监督清单、监督控制点的选择等等;又例如物流配送系统如何组织,包括外包管理清单、调度协调工作清单、工作质量控制清单等等,这些就构成了预算的作业指导书,告诉员工怎么完成任务,保证预算可以有序完成。否则对员工来讲,预算只是告诉他们干什么,但怎么干还是不清楚。

接下来,各单位按照下发的全面预算开展各项工作。于是,这时办公楼内,一些来实习的大学生,就拿着各种销售报表、运营周报、服务动态等报告等串来串去,到处散发。各职能部门也经常把自己完成的工作总结总结,然后上报分发。(但实际上没有人会认真去看这些东西。)。

为了落实全面预算,总裁办每周组织一次pdca经营例会,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安排下周的计划。会议上,各单位自然是对自己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着力渲染,对未完成的目标和计划则分析原因----基本上的模式是:客观环境和上游环节配合、衔接等原因,谈到自己的问题往往就剩下一条----人手不够!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焦头烂额地诉苦:现在招人确实很不容易,况且上个月已经进了不少了。

这时,财务总监开始强调:今年的销售情况比去年可比下降了,人事费用在持续上升,如果不控制人力成本,赢利指标将很难达成。

大家又争吵一阵,总裁一看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赶紧部署一下下周的任务,最后强调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各单位一定要相互配合,力争完成下周的目标。

人力资源部当然不想让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书中的指标,他们想方设法搜集考核数据和评价表格,但苦于公司的数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必须依靠各单位报数据,各单位主管似乎很不重视,所以部门的统计人员也就应付着完成人力资源部安排的任务。对于报上来的数据,人力资源部由于对业务不熟悉,也无法知道其准确性。有些指标须由相关单位打分评价,评价表格发放下去后,迟迟收不上来,收上来的表格很多一看就知道未认真填写,有些评价表各项的得分基本上是满分,而且各单位间掌握的标准尺度差别很大。到季度绩效考核的时候,只好将就着给各单位评分,大家虽然知道评分不准,但也找不出反驳的充分理由,也就认了,但心理颇为不服,也把怨气发到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他们只会做找茬的工作。人力资源部也觉得很委屈,称自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预算监控就更无从谈起了。由于预算本身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强,大家根本就没有把预算控制当回事。计财部独立地进行着预算统计和分析工作,按照总裁的指示,每月组织一次预算分析会。在预算分析会上,计财部除了提供一大堆枯燥的统计数据外,就是作一些不痛不痒的财务分析,提供一些诸如控制销售费用、降低运营成本之类的建议。会后,一切又恢复原样。

报表、报告、例会、数据、考核、核算、分析,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忙下来,经营状况离计划目标差了一大截,(销售增长只实现了35%,利润增长实现36%,税前利润率4.6%)全面预算宣告失败。

当然,可以简单说预算管理失败,数据不真实是的一个问题。主要中层领导应付了事,因为真实数据太多,工作量太大。于是大家都觉得反正都是弄虚作假,又何必做得那么累。

但是从根本原因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企业管理基础不好,二是总裁专业能力不足。

管理基础不好,首先体现在企业运营状态不稳定,企业异常比率经常超过10%,且相同或类似异常经常发生。说明企业管理人员对运营流程的控制是低效甚至失控的。相同或类似异常重复发生,显示异常未能根本解决,资源重置成本高。

其次是各种工作改善措施并未在财务报表上反应出来,只可能是各流程未串联成体系,对改善措施产生抵消作用。

三是不断重蹈覆辙,说明组织并未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中枢。

四是一线人员工作合格率多次依工作标准抽检,达不到80%,说明组织的培训和考核都严重不合格。

上述问题导致整个预算体系不断出现问题,不是指标完成参差不齐,就是不断出现瓶颈阻塞,不得不中途调整预算,疲于奔命。

总裁能力不足,首先是指在预算制定过程中,总裁整体平衡感不好,把握不住的平衡点,且与下属讨价还价能力不够。

其次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总裁的指挥协同作战能力不足,没有把握企业实时状态,并对下一阶段主要问题进行预判的能力,且无法组织大兵团在时间、空间上协同,为统一目标努力。形成各自为政,内部竞争,甚至自相残杀。

4、我理解全面预算的特点。

(1)、全面预算是一个多目标问题,追求的是非劣解或满意解,而非单目标的解。

例如利润与成本就是冲突的目标。过于追求利润化,可能会降低企业需要储备的增长潜力,减少研发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也可能会减少员工福利、薪酬,结果是员工不满,消极怠工、罢工,故意破坏,反而导致利润无法实现。

所以实际上考验的是总经理的平衡能力。

(2)、全面预算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有关联性、替代性和补偿性。

这种约束条件的特点,使目标实现就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讨价还价就成为一个必然过程。

(3)、全面预算的目标实现过程是不均衡的,有的会比较快,有的比较慢,有的前快后慢。所以不断需要协同各单位动作,避免出现窝工、阻塞、瓶颈情况。

所以协同指挥就成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手段。

5、利益平衡。

(1)、内外利益平衡。

某种程度上,总经理是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中介。股东都是比较贪婪的,恨不得员工都不吃不喝,把所有产生的剩余价值变成分红;员工则希望获得的收益。

显然,总经理如果过度偏向股东,帮助其榨取员工血汗,员工将不会卖总经理的帐,这样企业的运营指标将很难完成,最终总经理也得被股东炒鱿鱼。所以员工握着总经理的小命。总经理必须照顾好员工。

但是,如果总经理过度偏向员工,帮助他们向股东争取利益,股东将感到聘请了一个叛徒,也会请你走人。

所以如何在股东和员工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总经理的第一个考题:如何找到平衡感,踩好跷跷板。

而这种平衡感在全面预算上表达出来,就是销售额、利润、成本、人事费用等等指标。

(2)、长短利益平衡。

一般情况下,除非你只想干一年,否则必须为企业预留部分发展潜力,例如在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储备等等方面必须有足够投入,否则就是竭泽而渔,第二年将没有任何可以增长的机会。同时,你也不能刻薄员工太狠,削减他们的福利甚至薪酬,否则将导致消极怠工或罢工,甚至故意破坏。反而影响你的理论目标实现。

当然,你也不能不重视当期财务指标,如果太不像样子,董事会立即会让你走人。

所以如何平衡当期财务指标与企业长期增长潜力就成为总经理的一个大问题。反映到预算上,就是利润与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四

目前全面预算软件很多,基于excel的,投入产出模型的,pert模型的,递阶控制优化模型的等等。但是那种整合进erp或scm系统的预算模块非常不好用,预算需要调整时很麻烦,涉及一大堆数据更改,和已经执行的任务的数据更改,还要修正许多系统设置。我个人喜欢用单独的预算软件。各人可以根据具体企业情况选用,这里不讨论软件问题。

有一段时间,管理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不利于企业潜力的最大挖掘,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各级都会为了比较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标或为了下一年度便于完成目标,在预算指标上打埋伏,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能实现最优。而且漫长而反复的讨价还价过程让人筋疲力尽。建议使用过程管理,也即公司目标不进行分解,而由总部控制整个运营过程,不断优化(实际就是动态规划思想,每一步都是最优),不断监督和调整下级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挖掘出企业最大潜力。

我认为很有道理,就在某企业试行。结果发现理论上美好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可行。因为他导致管理变得过于复杂,结果反而比全面预算更糟糕。因为要进行过程控制,所以必然要加大总部的控制成本和监控复杂程度,同时事先并未明确各单位的具体指标,在协同作战时,大家根本无法配合,例如销售与物流会打翻天,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完成任务,出问题也是互相指责。这时总部的协调任务实在过于沉重,比讨价还价要困难得多,因为所有责任都是你的,大家都站在旁边看你怎么指挥和协调。

所以试行一年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过程管理,恢复全面预算管理。

看来简单的就是美好的,是个真理。

从总经理的角度看,全面预算就是把董事会的年度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利润、成本、劳动效率等等目标分解到各个下级单位。(不同的管理运营模式分解流程不同,例如有的分解到战略部门----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等;有的分解到运营部门,例如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等;有的分解到执行部门,例如工厂、车间等;还有的会分解到岗位)。然后再把各种指标分解到月度、周,甚至有的企业把有的指标分解到天,例如零售业就是把销售额预算分解到天。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策略计划(判断市场趋势,制定经营策略,是经营预算的依据和基础)、目标设定(一般采用bsc设定,包括企业整体目标以及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目标)、经营预算(主要包括销售数量预算表、销售金额预算表、销售成本预算表、期末存货预算表、营业费用预算表、管理费用预算表、财务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人力资源预算表等)、资本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等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关键营运指标预算表等)、预算说明书(主要说明编制预算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与预算有关的重要事项,例如业务前提条件或基础、主要业务交易量、产品毛利率水平、信用政策、折旧政策、税收政策、重要费用支出项目说明、预计已产生但帐面未处理之呆坏帐情况说明、资金借贷及利息费用情况说明等)等等。

制定预算一般使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几种方法。

全面预算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地图,所以非常重要。

制订年度预算是一件劳命伤财的苦差事,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在制订预算上花费的时间高达其全年全部工作时间的30%。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1)、某零售商业集团公司在8月中旬开了例常的年度第二次董事会,主要讨论企划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的下一年度滚动计划,确定下一年度主要的工作目标,例如销售收入增长50%,税前利润增长50%,税前销售利润率达到5%等等。

(2)、9月份企划部根据上述指标,开始制定预算大纲:包括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步骤、次序、要点和pert图,为预算的制定确定大的方向,并开始准备次年的销售预测和销售计划的相关资料。

(3)、10月份各战略部门(例如各种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根据下发的预算大纲,结合各单位的kpi编制、提交各自的初步草案,及制定草案的基础资料,由总部计财部开始进行预算平衡,提出预算需使用的一些关键性假设,并使各部门或各单位在这些假设上达成一致,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4)、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左右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并且是其他分预算编制的基础。在对关键性假定达成一致后,首先编制销售预算。

(5)、编制其他分预算。

(6)、然后拿到会议上请相关部门和公司领导评审。

由于总部对运营细节了解不够,市场信息掌握不全,加上评审流程和方法有严重问题,对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可能提出太多真正有价值的见解,所以评审的重点不再集中在预算本身,而是转到如何进行市场渗透、产品和服务组合清单、现场管理如何改进等业务问题和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方面。

(7)、总裁与各单位领导讨价还价,以确定各分预算的最后定案。(这是一个马拉松战争,持续通宵达旦是常事,身体不好的人千万不要试图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8)、通过两轮评审和修改后,各单位将自己的计划提交公司经营会议评审通过,由总裁办汇总后,经营计划宣告下达。同时,计财部组织各部门准备经营预算,通常会在经营计划下发一个月后把经营预算定下来。而人力资源部则根据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考核指标,制定中高层的目标责任书(即绩效合同),然后由总裁代表公司与中高层分别签订,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9)、12月份根据讨价还价结果,计财部对预算进行再次平衡、审核,正式下发实施。

(10)、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时间表。

根据年度全面预算,在年度计划中,把每月计划排出,在月度计划中,把每周计划排出。

例如12月31日要实现上述目标,那么全年12个月每月的销售额度、利润、应收帐款、商品配置清单、促销计划等等必须进行分解,然后细化到上述岗位任务上,确定每个岗位每月的工作指标,然后把每月指标再细化到每周,并把指标分解到每个员工头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完成好了有奖励,不能完有惩罚。

(11)、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倒排工作流程。

由于许多工作是并行的,所以流程是网状交叉的,这时就由总裁负责协调各个单位的协同和配合。总裁必须理出协同计划,也即倒排工作流程。例如制造业一般12月以催收应收帐款为主要任务,那么对应收帐款的控制就必须在以前进行,而应收控制又不能影响销售,如果影响销售又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等等如此下去,一直排到原始计划流程。

(12)、总裁开始指导各单位制定任务完成指南和要点。

全面预算必须列出主要任务完成的方法。例如应收帐款如何预警,如何催收;产品质量如何检测,包括检测流程、检测指标、检测工具等等,又例如包括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如何进行监督,包括监督流程、监督清单、监督控制点的选择等等;又例如物流配送系统如何组织,包括外包管理清单、调度协调工作清单、工作质量控制清单等等,这些就构成了预算的作业指导书,告诉员工怎么完成任务,保证预算可以有序完成。否则对员工来讲,预算只是告诉他们干什么,但怎么干还是不清楚。

接下来,各单位按照下发的全面预算开展各项工作。于是,这时办公楼内,一些来实习的大学生,就拿着各种销售报表、运营周报、服务动态等报告等串来串去,到处散发。各职能部门也经常把自己完成的工作总结总结,然后上报分发。(但实际上没有人会认真去看这些东西。)。

为了落实全面预算,总裁办每周组织一次pdca经营例会,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安排下周的计划。会议上,各单位自然是对自己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着力渲染,对未完成的目标和计划则分析原因----基本上的模式是:客观环境和上游环节配合、衔接等原因,谈到自己的问题往往就剩下一条----人手不够!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焦头烂额地诉苦:现在招人确实很不容易,况且上个月已经进了不少了。

这时,财务总监开始强调:今年的销售情况比去年可比下降了,人事费用在持续上升,如果不控制人力成本,赢利指标将很难达成。

大家又争吵一阵,总裁一看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赶紧部署一下下周的任务,最后强调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各单位一定要相互配合,力争完成下周的目标。

人力资源部当然不想让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书中的指标,他们想方设法搜集考核数据和评价表格,但苦于公司的数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必须依靠各单位报数据,各单位主管似乎很不重视,所以部门的统计人员也就应付着完成人力资源部安排的任务。对于报上来的数据,人力资源部由于对业务不熟悉,也无法知道其准确性。有些指标须由相关单位打分评价,评价表格发放下去后,迟迟收不上来,收上来的表格很多一看就知道未认真填写,有些评价表各项的得分基本上是满分,而且各单位间掌握的标准尺度差别很大。到季度绩效考核的时候,只好将就着给各单位评分,大家虽然知道评分不准,但也找不出反驳的充分理由,也就认了,但心理颇为不服,也把怨气发到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他们只会做找茬的工作。人力资源部也觉得很委屈,称自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预算监控就更无从谈起了。由于预算本身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强,大家根本就没有把预算控制当回事。计财部独立地进行着预算统计和分析工作,按照总裁的指示,每月组织一次预算分析会。在预算分析会上,计财部除了提供一大堆枯燥的统计数据外,就是作一些不痛不痒的财务分析,提供一些诸如控制销售费用、降低运营成本之类的建议。会后,一切又恢复原样。

报表、报告、例会、数据、考核、核算、分析,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忙下来,经营状况离计划目标差了一大截,(销售增长只实现了35%,利润增长实现36%,税前利润率4.6%)全面预算宣告失败。

当然,可以简单说预算管理失败,数据不真实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主要中层领导应付了事,因为真实数据太多,工作量太大。于是大家都觉得反正都是弄虚作假,又何必做得那么累。

但是从根本原因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企业管理基础不好,二是总裁专业能力不足。

管理基础不好,首先体现在企业运营状态不稳定,企业异常比率经常超过10%,且相同或类似异常经常发生。说明企业管理人员对运营流程的控制是低效甚至失控的。相同或类似异常重复发生,显示异常未能根本解决,资源重置成本高。

其次是各种工作改善措施并未在财务报表上反应出来,只可能是各流程未串联成体系,对改善措施产生抵消作用。

三是不断重蹈覆辙,说明组织并未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中枢。

四是一线人员工作合格率多次依工作标准抽检,达不到80%,说明组织的培训和考核都严重不合格。

上述问题导致整个预算体系不断出现问题,不是指标完成参差不齐,就是不断出现瓶颈阻塞,不得不中途调整预算,疲于奔命。

总裁能力不足,首先是指在预算制定过程中,总裁整体平衡感不好,把握不住最佳的平衡点,且与下属讨价还价能力不够。

其次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总裁的指挥协同作战能力不足,没有把握企业实时状态,并对下一阶段主要问题进行预判的能力,且无法组织大兵团在时间、空间上协同,为统一目标努力。形成各自为政,内部竞争,甚至自相残杀。

(1)、全面预算是一个多目标问题,追求的是非劣解或满意解,而非单目标的最优解。

例如利润与成本就是冲突的目标。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降低企业需要储备的增长潜力,减少研发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也可能会减少员工福利、薪酬,结果是员工不满,消极怠工、罢工,故意破坏,反而导致利润无法实现。

所以实际上考验的是总经理的平衡能力。

(2)、全面预算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有关联性、替代性和补偿性。

这种约束条件的特点,使目标实现就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讨价还价就成为一个必然过程。

(3)、全面预算的目标实现过程是不均衡的,有的会比较快,有的比较慢,有的前快后慢。所以不断需要协同各单位动作,避免出现窝工、阻塞、瓶颈情况。

5、利益平衡。

(1)、内外利益平衡。

某种程度上,总经理是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中介。股东都是比较贪婪的,恨不得员工都不吃不喝,把所有产生的剩余价值变成分红;员工则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

显然,总经理如果过度偏向股东,帮助其榨取员工血汗,员工将不会卖总经理的帐,这样企业的运营指标将很难完成,最终总经理也得被股东炒鱿鱼。所以员工握着总经理的小命。总经理必须照顾好员工。

但是,如果总经理过度偏向员工,帮助他们向股东争取利益,股东将感到聘请了一个叛徒,也会请你走人。

所以如何在股东和员工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总经理的第一个考题:如何找到平衡感,踩好跷跷板。

而这种平衡感在全面预算上表达出来,就是销售额、利润、成本、人事费用等等指标。

(2)、长短利益平衡。

一般情况下,除非你只想干一年,否则必须为企业预留部分发展潜力,例如在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储备等等方面必须有足够投入,否则就是竭泽而渔,第二年将没有任何可以增长的机会。同时,你也不能刻薄员工太狠,削减他们的福利甚至薪酬,否则将导致消极怠工或罢工,甚至故意破坏。反而影响你的理论目标实现。

当然,你也不能不重视当期财务指标,如果太不像样子,董事会立即会让你走人。

所以如何平衡当期财务指标与企业长期增长潜力就成为总经理的一个大问题。反映到预算上,就是利润与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五

3.30公司统一组织了一次中层管理人员学习,通过《李强说管理》的视频学习,本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四个字:事在人为!是否想为?为何而为?怎么为?为的程度?为的结果如何?全在乎于为的心态!什么是为?-----为就是执行力!也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不是取决于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

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准确领会公司高层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部门工作的实施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呢?参考本次培训课程以及个人的工作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提高执行力:

第二,表率作用。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别人,也要靠自己做,打铁先要自身硬,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的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形象。只有成为手下的员工心悦诚服的榜样,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才更有说服力和执行力。

第三,主动积极。中层管理者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首先要积极主动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铺垫和准备,把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预案工作做到前头,从提升本部门的基础工作开始,将部门打造成随时接受新任务和快速处理工作的强力队伍。通过不断的审视自己部门该做的事儿,明晰责权、出台考核、奖勤罚懒,引导员工变得积极主动,才会打造一个主动积极的部门,执行力也就有了保证。

第四,工作到位。

1、头脑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管理部属;。

2、嘴巴到位——在管理中就是要上下沟通,既要及时汇报,又要随时督促;。

3、眼睛到位——细致观察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耳朵到位——广泛听取领导以及下属员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腿脚到位——经常深入现场,保持第一手资料的搜集。

工作到位与否是衡量执行力的标尺,把握住这个尺度,要靠勤奋的磨练自身素质,最优的利用资源。

第五,不讲借口。问题面前不讲借口,不给执行力留缺口。“借口”的实质就是推卸责任。在担当责任与寻找借口之间,体现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的敬业和担当,服从和诚信的工作的态度。问题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借口,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不但培养自身的担当心态,还要从明确部门内的各项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入手,不推诿,不扯皮,让下达的任务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开始,快速掌控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和传达。

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形成公司合力。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对中层领导者能力的放大效应,执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部门工作的各个角落。

第七,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作为中层干部要公平公正对待下属的工作业绩、表现,正确的做事。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要一视同仁。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公道正派、是非分明、一身正气,能坚持原则、坚持正义、牢记使命,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放心工作的决心和担当的勇气,能树立正气,保证执行力不偏离。

第八,总结反省。作为中层管理者针对执行力要做到经常自我反省,“磨刀不误砍柴工”,总结反省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寻找工作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吸取教训的重要途径。强化执行力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和积累的过程,通过定期组织团队内部员工的学习和总结,在反思中丰富经验,在总结中学习成长,明确公司、部门、个人的不足,在解决问题和准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执行力也将在不断的审视和反思中得到了提高。

第九,开拓创新。在原有模式上提升执行力不应是中层管理者的目标,通过不断创新和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化繁为简,务实高效的执行工作,更好的达成使命才是执行力提升的目的,可以说开拓创新才是执行力的动力。这就要培养对新工作方法、思路的敏感性,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在可控的范围内,多做尝试和探索,积累相关改进的数据,参考相关的素材,待时机成熟,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十,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提升过程,源泉就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而且是有方向的学习,通过理论的、实践的、内部的、外部的、历史的、现实的等等诸多方面的积累和吸收,为我所用,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素养的同时,执行力的提升引发领导力的增长,让中层管理者自然而然的升华成一种部门员工支持的领导力气质,执行力的提升也就不再困难。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用发挥得好,是公司领导联系下面员工的一座桥梁,实现顺畅沟通,达到天堑变通途的效果;发挥得差,就是横在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一堵墙,极易形成政令不通、低效工作的沟通顽疾。执行力在中层发挥管理作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说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在企业各个时期的发展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六

这次到武汉大学学习“五步法”制定年度计划和全面预算,虽然时间仓促,但我收获很多,体会也很深,下面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公司是来凤县的民营企业,在我的印象中,来凤的民营企业很多,但真正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业务技能,而将员工送到像武大这样高等学府去进行培训的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的门店,例如像卖化妆品的销售行业有时会送员工去培训,他们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销售。而其他的民营企业会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只想员工为他们赚钱,只会算计耽误一天的工作给他们带来多少损失,根本不会在意员工个人的成长,没有让培训的意识。而我公司十分重视培训,在培训方面毫不吝惜。不仅老板自己学习、还要求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要学。学习企业的管理水平、学习自身的素养,以达到提高整个公司的业务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素质。最终的目的是使公司不断发展,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我公司董事长、公司总经理的意识强,他们始终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的发展壮大全靠一支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有凝聚力的优秀的员工队伍。不学习就要落后,不懂管理企业就要倒闭,不发展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素养、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就是垃圾和一盘散沙。一个优秀团队的代名词,不是人多,而是凝聚力。因此,老板和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提升,不惜花重金,也要进行员工队伍的培养。

走进武汉大学的`校门,使我感到文化气氛的浓厚,百年院校,出了很多英才,也深。

感自己知识的溃乏,同时激起自己强烈学习的欲望。同来学习的有来自各地知名大企业的50几名学员,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为了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来到这里,课堂上老师时不时地向学员提出问题,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学员带着平时工作中的不解和困惑,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老师跟学员在热烈的氛围中互动着,还让学员自己亲自动手,活学活用,摸拟制定公司部门的年度计划。并认真讲解计划中的不足,使学员的业务技能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老师把听课的学员分成了6个小组,增加了来自不同单位学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增强了各自小组的凝聚力。使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在一个小组里了解了不同单位的情况,增长了知识。老师的策略就是要让学员既要学到知识,也要培养学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结束时,其中一个小组获得了小组成绩第一,得到了奖励,让我学到了知识之外的另一方面,就是集体力量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一个团队还是要靠凝聚力。

通过学习,使我弄清了制定计划的程序和步骤。以前是靠自己的经验将自己部门的工作做个总结,按照总结中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来作相应的下年计划,往往制定出的计划在来年中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因为根本就没考虑过高层战略导向的问题。我在其他企业任职时,老板没有要求,也不看,我就不作计划,只是该做什么工作就做什么。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企业有了计划就会稳步的发展,不会打乱仗。做计划也一定要研究好战略导向,围绕着战略导向进行各自的年度计划和预算,有了五个步骤,思路清晰,内容完整。下年根据计划一步步的执行、操作,对比计划,发现问题,找出根源,及时调整和改正,以达到目标的顺利完成,也能根据当年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个年度的计划编制中得到很好的管控。

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个学习的机会,企业在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还能拿出重金和挤出时间来培训公司员工的业务技能,使我们业务技能的知识不断提升,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重视和关爱。公司做到了以人为本,以才为贤。同时也体现出了公司老板及高层对公司的不断发展有着绝对的信心,而且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公司。为了感谢公司,我们只有时刻想着公司的利益,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回报公司。

感谢老师,学校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有空调、有茶水、还有水果和咖啡。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很周到,态度亲和。对我们偏远山区的学员还特别的关照。特别是主讲张立国老师,有理论也有实践,讲课细至认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讲,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消化,不断摸索,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七

如果你是个激进投资者,一定不要买新基,次新基,拆分基,扩模基。

因为如果你买了这些基,那么在大牛市中,那天天上窜的基会折磨你的内心。

拆分只是改变了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总份额的对应关系,并没有影响到投资人的资产总值变化。基金拆分不必卖出股票资产。

(我去补了一下功课).其实拆分基最大的弊端就是会直接导致基金规模迅速扩大,间接影响一段时间里的收益增长迅速.

这样说就应该稳妥了.劝大家只要手上的基要拆分了,就该是考虑换基的时候了(小幅度的分红不包括在内)。

2,买基金,几百支基金怎么挑选?

建议参考的是基金公司的实力,基金以往市场上的表现,以及基金经理的能力口啤如何。其实每个基金公司都至少有一只象样点的基,我个人看好的基金公司有广发系,南方系,华夏系,易基系,大家选基只用买这些公司里的表现最优的基就可。

3,买基金,用什么途径最好?

最好选择基金公司的网上销售这一途径买。

这样比在银行柜台与网上银行买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手续费便宜许多,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买了一只基,表现不好,感觉自己买错了,那么可以及时地转换到同基金公司旗下表现好的其他基。

这样就省去了要从银行里赎回基再重新买入的时间与费用,一点都不耽误你天天数钱。

4,买基金,钱怎么分配?

如果你不是上百万的资金,那么以10w为基准,建议持有1-2只基就可。

长期收益来看,市场上排名前100位中的最好的基与最差的基,收益率相差最多不会超过,15%。

所以只要你买的不是市场上最差的基,完全没有必要手里养一堆的基,搞得累不累?

5,买基金,该选盘大的还是盘小的?

我认为,60亿左右规模的基,表现最稳健。

盘子大的,上了百多亿的大象,跑起来有时不是太灵活啊。

盘子小的,只有十亿或十亿以下,一定不要去买,为什么?

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是有些黑了心的基金公司,会为了赚手续费与管理费强行进行扩模。比如最近的鹏华价值就是个教训。

6,买基金,怎么组合配置?

看各大基金的十大重仓。我一直认为,买基,其实就是等于间接买了基金的十支重仓股票。所以买之前,请看清,你间接持有的股票!这关系到你持有的基金未来的成长空间,当然这也是我强调基金经理能力的重要性。

好的基金经理,我们根本不用怀疑他的选股与调仓能力,能让人高枕无忧。

那么如果你要买2支以上的基的话,就要注意组合配置了,也就是选择的二支基,其十大重仓最好是互补型的,而不是重叠式重仓。

那样跟买同一只基,没有什么区别。目前市场的很多基,在十大重仓上重叠性很高,大家要留意看一下。

某些基金系,重仓地产股;某些基金系,重仓的是钢铁股;某些基金系,偏重金融股;这里不细说,大家要靠自己研究去发现,其实一点也不难找.

这样如果你同时看好地产股和金融股,那么你就要去找重仓这二个行业的基,进行配置购买;其他以此类推。

另,配置有色金属的有巨田资源和广小盘,所以这二只,很适合用来做小仓位配置基。

7,买基金,前期要做些什么工作?

学习,分析,权衡,再做出决定。

基金的规模,基金经理,投资风格,这些是最起码的了解范畴。

更不要因为看到有只基一段时间里跑得很好,表现出色,就冲进去。

要知道很多基的风格就是涨得快,也跌得快,如果你认可这种风格,可以去买,否则不要为了眼前短暂的利润而冲动。

8,买基金,应该是怎么样的心态?

平常心很重要。

不要成天盯着那涨跌榜看,自己的基前十了,就笑,自己的基跌到五十以后了,就郁闷。要知道前十与十一可能就相差个,0.01%何必呢。。。因为一天中的小小差距,不开心。长线持有的,也不用天天去看净值收益,不如拿这些时间来好好学些投资常识。

买基金,我还是认为,最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才是你眼中最好的基。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八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和优化企业管理的方法。今天本站小编整理了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通过参加培训,受益匪浅,使我对预算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全面预算是一种系统化的长期工作,是一种集预算体系建立、编制、控制、调整、分析的周期循环。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手段,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协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监控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现金流量和利润。要做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就要早做准备,按要求认真做好全面预算的每一项工作。在此先谈谈我经过学习后对预算管理的一些认识。

1.全面预算的起点是战略。预算管理就是要克服战略实施障碍。企业的管理人员很少享有与战略有关的激励,组织没有将战略与预算联系,往往都是为了预算而预算。企业应根据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拟定预算目标,编制年度预算;再通过实施全面预算,不仅能将企业发展战略按年度经营目标分解落实,还能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具体方案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2.全面预算的核心在于“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过程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成本预算、利润预算、费用预算、资金预算等各方面预算。全员参与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

3.预算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杨老师有句话很得预算的精髓,即“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执行跟没有剧本直接操作是完全不同的”定期将实际发生的核算与预算进行差异分析,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能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完成。

4.预算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目标也就不同,管理模式及面对的风险也不同,预算所倾向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5.全面预算的终点是考核。预算考核是对各责任中心执行预算情况的评价,针对不同的责任中心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绩效、成本控制及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如设备部门,不仅考核业绩,也要考核预测的准确性,避免预算松弛的现象发生。加强考核力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从而可以保障预算目标的落实。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明确的树立起质量第一的目标。从自身本职工作出发,我们应在工作中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科学的进行管理。结合gmp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应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使质量真正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中。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pdca循环方法为指导,使质量通过有持续的改进上升到更新更高的阶段。就我本身的工作而言,对于成品库的管理,应从成品的在库管理去抓,解决实际工作中包带的损耗以及成品外箱的老化、破损。防止成品运输过程中的野蛮搬运。注意成品在库时温湿度的调整及避光问题的管理,严格按照打包机操作规范执行,降低打包带的损耗,利用科学的qc方法去分析,如何能将库耗降到最低程度,从而降低质量成本,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对于净药材库的管理,我认为应从药材库存的损耗以及在库管理入手,加强质量管理。在收发料过程中,应严格按照gmp中的管理规范执行,做到数量、品种、质量无误,保证投料量无误,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因此,我感到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在心中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改进并提高质量水平,使产品的合格率提高,降低质量成本,使企业得到质量效益。

2

页,当前第。

1

1

2

最新全面预算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九

7月27日上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视频培训会议。通过参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视频培训会议,受益良多。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这件工作,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预算、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是为实现预算单位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对下一经营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及相应措施做出的预期安排,是预算单位明确经营目标、控制经营活动、考核经营业绩、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协助单位实现战略目标、监控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现金流量和利润。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我感觉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长期工作,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按集团总部的要求认真做好全面预算的每一项工作。在此就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探讨。

1、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预算管理思想前提。设计建立一套统一、规范、有序和有效运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全面预算管理不是哪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重在全面。单位应该成立全面预算领导小组和全面预算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作为决策机构,工作小组为管理机构,单位各职能部门则为执行机构。单位下属的各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单独编制全面预算,指定管理部门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考核。

3、全面预算制定后要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月或按季进行考核,使预算在事中得到有效控制。只有预算没有考核则预算流于形式,与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不符。

4、预算工作小组要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及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完成。

5、制定预算管理流程,预算审批权限。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在预算内进行。预算外支出项目能在交易事项发生前进行审批和控制。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童年和泥土(精选17篇)

    每一篇优秀作文都是作者小心翼翼构思和打磨出来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最新与员工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并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不同风格的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挑选。

    2023年财政部监管工作计划(精选13篇)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工作任务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最新童年趣事写事(通用17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恰当的篇幅,既要有充分的展开和论证,又要注意不过度拖沓,使文章通篇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2023年母亲节的礼物小学生大全(17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展示作者的生活智慧和感悟。在这些优秀作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今天是母亲节,姐姐

    最新夏天防溺水活动的倡议书范文(14篇)

    范文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技巧和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些范文范本是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作家所精心创作的。一个组织或协会写的书面文章,向协会提

    2023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专业14篇)

    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心得体会来梳理自己的思路,并对自己的成长做出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最新鲁迅范爱农读后感(汇总20篇)

    读后感是我们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投射和思考呈现。推荐大家阅读以下读后感范文,或许能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读了《朝花夕拾》的《范爱农》,我非常感

    2023年民警思想工作汇报(通用23篇)

    工作汇报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能够帮助领导和团队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以下是一些优秀工作汇报的实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思想报告:从入党申请提交党组

    2023年主持家长会班会演讲稿(优秀15篇)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渠道,可以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