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精选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GZ才子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精选8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另外,节约用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环保行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环保意识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传播和推广。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一

《道德经・八章》王弼注相较其它章注释,寥寥几字,几近无语,最为可疑。观帛书本,发现与通行本有两处不同。

一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帛书本作“水善利万物而又争居众人之所恶”,除“不”作“又”外,断句亦不同。两句虽都说水不争,但帛书所言似乎更为深刻。

二是“居善地……动善时”句,通行本此句较为复杂,疑有错简衍文,帛书本无“善仁言”三字,此句全文为“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盖老子文,凡对偶三字句,多系偶数,通行本“善”字七句,与全书文例不合。

对此章之解读,不宜从道德价值方面解“善”。老子与儒家不同处,是不从人为道德层次言“善”与“仁”。这里的“上善”,实为水德之比喻,也即言水的天性如此。“水善利万物而又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乃顺应水之天性而为,并无外在事功的目的性。

帛书本“予善天”也是说善于仿效天道施与万物,即《道德经・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意。道像水与天一样,普济万物而不存在任何目的性,完全是顺应自然本性而为,这就是“上善”。

我读这里,常常会想起读庄子时的感悟。

庄子在《大宗师》篇借许由之口说:“吾师乎吾师乎!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我说他人读老庄都说道家“无为而无不为”,而我偏要说道家“无不为而无为”,第一个“为”是无所不为的“为”,第二个“为”是为了什么目的的“为”,我是要说道家不是消极不做事的,他是无所不为的。但是他在“为”(做事)的时候,他不是预先一个外在目的,他完全是顺应自然本性,即使实现了“仁和义”,普济了万物,这也不是他本心有意为之。他只是顺应天性而为,完成了自己。知此,方能达到人生的超脱。

故而苏轼言“读庄子乃得吾心也”,而有旷达之态。

“上善若水”此“善”乃水德之天性,自然而然,毫无作态。后世道家末流法之,一味崇尚柔弱,以权谋衡之,遂成阴险。其实战国中期中国哲学之伟大发现就是找到了人之“本心”,这是“心学”萌芽发展期,无论孟子和庄子对“心”都有极深的体验和表述,为后世玄学和心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二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我此刻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好处。

道家强调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务必要追求愚、笨、傻、呆,务必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明白终极的总道理就能够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能够,其他的东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百家学说中我最推崇法家、道家。老子无疑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智慧,其一部《道德经》囊括天、地、人,一切起源于无、最终又消失于无,‘无’乃万物之始,‘有’乃万物之母,有无乃相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从古至今,中国官场、文人明面上推崇儒家,暗里大家更推崇道家。我个人觉得:儒家学说太投机、太近人情、太正确,其实也是太无用,儒家学说以仁义为宗旨、以礼教为手段、以顺从为目的,本质是都市哲学,过于崇尚现实而缺乏空想的成分,这也导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其闷声声”.而道家学说代表神奇的天真世界,赋予每个人天马行空的梦想权利,一个民族必须具有天真浪漫的思想才具有活力、创新能力。你任何时候读《道德经》,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那里有无穷尽的智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关于治国。老子在五千言、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中,用了相当一部分的篇幅来阐述如何治国,如果能将《道德经》与《资治通鉴》、《治国策》、《贞观政要》、《君主论》、《联邦党人文集》等相结合研究,古今中外治国理念无不囊括其中,也许能为居庙堂之高者提供更好治国理念。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详见第三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详见第十七章】。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详见第二十八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详见第二十九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详见第五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详见第六十章】。

古代封建统治,常使百姓保持无知无欲的天真状态。但时代已经变化了,必须与时俱进,不可能再通过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等手段进行愚民。就像现在的朝鲜,终究有一天百姓会从梦中惊醒,所有闭关锁国、封闭式的洗脑教育终究会抵挡不住饥饿的折磨、自由的渴望、正义的追求。届时断头台永远在那里悬着,君不见萨达姆、卡扎菲等死无葬身之地。而中国目前已经国门开放了,越来越多的国人通过学习、旅游见识更多不同的文化与文明,以前没吃过猪肉,现在见过猪跑,再指鹿为马、夜郎自大那只能是自欺欺人。所以最好的政策不是愚民,而是开启民智,最好的政府应该是小政府。

我们必须要肯定近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一切成就,真正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最根本原因,无非就是恢复人的本性:我要生存,我要吃饭;无非就是顺应天道而已: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追求幸福自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非就是放弃那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阶级斗争,逐渐恢复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要天天争权而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不争才是最大的争,政府无为才是市场最大的作为、才是公民最大的作为。

但,政府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最大的.作用,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保障所有的公民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真理欲辩欲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才会防微杜渐让大家在争论过程中自动淹没那些极端言论、那些暴力言论,否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依法治国不是叶公好龙,依法治国是要保障公民追求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幸福的自由,自由是人最大的幸福,自由就像空气一样,如果不给自由就像雾霾一样,百姓只会怨声载道,越压制越适得其反,如果百姓幸福了就无欲无求,以百姓心为心,无欲以静,则天下将自定。所以老子说: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最末等的国君治理天下,以权术愚弄人民。善治国家的人,不割裂事理,仅使万物各遂其性而已。治理天下应该本乎无为,不能过于强力,否则必会失败。治大国好像煎小鱼不能经常翻动,常常翻动小鱼就会破碎,不可以朝令夕改,过于多事,否则人民不堪其扰,便会把国家弄乱。所以我对任何运动、形式主义都保持谨慎地担忧。

关于刑罚。老子论刑罚绝对堪称刑罚学的鼻祖,让国外那些所谓刑罚学之父贝卡利亚、龙勃罗梭、加罗法洛、菲利等相形见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详见第七十二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详见第七十三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详见第七十四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详见第七十五章】。

简而言之:不要逼迫人民无法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血汗,否则人民就会厌恶你,而一旦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势,那更大的祸乱就会随之而来。人民若饱受酷刑或频繁遭受刑罚,到了不怕死或不怕坐牢的地步,以死或坐牢相威胁有何用?但从古至今证明刑罚越多、越残酷的时代,犯法的人却并未止步。刑罚不在于其严厉性而在于及时性,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当下的中国,监狱早已人满为患,不停在扩建监狱。百姓轻则被以非法经营罪、寻衅滋事罪予以定罪量刑,为官者轻则被以贪污、受贿罪予以定罪量刑,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现在立法倾向,动不动就将行为予以定罪而且还是重罚,让人不敢讲话,生活在恐惧中,从没有考虑到刑罚的谦抑性及最后救济性,从没有考虑到刑罚的宽和性以及教育性,我对当下中国立法过程中对行为定性为犯罪随意性及严厉性,司法过程中频繁使用刑罚及重刑的趋势非常担忧。

关于个人修行。儒家的思想比较入世,道家的思想比较出世。

上善若水【详见第八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详见第九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详见第十三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详见第二十二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详见第二十六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g。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详见第二十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详见第三十三章】。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详见第四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详见第五十六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详见第五十八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详见第六十三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详见第六十四章】。

知不知,上;不知,病【详见第七十一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详见第七十九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详见第八十一章】。

简而言之:为人要善良,不争为争;谦虚,功成身退;宠辱不惊,委屈就全;沉着、稳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常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德报怨;知道说不知道为上智,不知道说知道乃有病;不要好高骛远、轻诺寡信。老子的每一句话都蕴藏着最高人生的哲理,言简意赅、大道至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将受益匪浅、醍醐灌顶。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g。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无数伟人,也铸就无数经典书籍,而其中《道德经》便是影响我最深的优秀文化典籍。

从古自今,中华民族便以文明有善而屹立于世界民族指标,《道德经》对影响后士的作用可谓巨大。它有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修著。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培养人们的优良品格,领悟人生真谛。

曾记得,还是孩子时期的我,便开始接触《道德经》这部著作,老师也总是引用其中的名句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虽然那时我还尚且年幼,但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还是有所感悟,其中,影响我最深的,好还是对待人没有怎样的态度。

与人为善,与友为伴,是《道德经》中读如何为人处事的方法之一,做人只有多为他们建立起友好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不虚伪,不造作,用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别人,用一颗感恩之心回馈他人,为朋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别人闹矛盾,这些原则让我在成长过程中,与同学,朋友进行和睦相处。以至于他们都喜欢和我交往,也没有因为我愚笨而笑话我。在我的圈子里,是一片和睦融洽的景象,少了勾心斗角,多了几分真心相待,这也许就是给大家在交友过程中的一些启示吧!

“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也是老子在其著作中阐明的观点,没有什么事是从大事先做起的,必然是从一件件小事不断积累,方能成就大业;而做事业也先是从容易的事做起,由易到难,在不断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创造出奇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功便是个最好的例子。这种方法也让我懂得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我在巨大挑战下能从容应对,即便最后未能成功,也让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开心,因为,自己能达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高度也是一种成功,为此,我希望将这本对我人生影响深远的著作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能力有所提升。

道之所行,儒之所矣。《道德经》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其中的道理,希望大家细细品味,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五

因果轮回,前世今生,冥冥中,可有主宰?佛曰:不可说。

道可道,非常道。

命运

很多人不相信命运。因为所谓的命运不公,他们发誓要与命运抗争。努力着,要战胜命运……但忙碌一生,奋斗一世,在自以为摆脱命运,战胜命运之后,才回首一生,用苍暮的眼神,细细品味,才发现一切似乎由命运主宰,自己的努力,辉煌,仿佛都是由上天注定。冥冥中自有定数……命运,我不敢说什么与命运抗争。我相信命运,相信人生的主宰,我相信我的所谓打败命运,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有人说我消极,但我明白,我是积极的。因为命运给我安排了一个向上的思想。

但命运,是主宰吗?

张爱玲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逾千万年之间,时间荒野天涯。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想要遇见的人,但没有说更多的话,只说,嘿,你也在着?”原文早已忘记,但我不能忘怀那份情感。那叫缘分。也许,缘分,真的是千万年轮回中的一次偶然;也许,缘分只是那次偶然中的一次相遇。但我相信冥冥中跟林园有一条不解的线,连接这一切。而这条线,我选择把她称呼为缘分。朔依我相信,月老只是掌握了所有缘分中的爱情线,而剩下的,还有无数条属于缘分的线飘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等着我去寻找。

但缘分,似乎也不是主宰。

法,是一个规则,更是主宰,万物的主宰。《道德经》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世界无法不行。法并没有具体的形态,但在虚空中无处不在。也许,法就是道,道就是法;也许,法是命运;也许,法是缘分;也许,没人知道法的形态,因为法是规则,法就是法。

或者,法才是主宰。

但世人不知。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六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道德经》这五千余字中,它向我们阐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同时也为人类树立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是人类灵魂的精华所在,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要为于社会于人类有益的事,不为就是不做那些损害社会损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秉承就先贤得美德,人类的文明在会在欲望中得到升华。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七

最近,我一直在看春秋时期的伟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由于此书博大精深,蕴含高深至理的学问,所以暂时无法完全参透,但我仍感到其奥妙,例如老子讲“道”、讲“德”,以及“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水的性格、“有”、“无”之间的关联……老子将神秘的“道”讲述给后人,犹如仙人指路,令人心驰神往。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的道理。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表达,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必须心神领会,因为它不是常“道”。《道德经》这部书讲了“道”,还讲了“德”。“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认为,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没有具备“德”。

接下来,老子还讲了“无为”。什么是无为?老子强调,“无为而非不为”,无为反而是大作为。怎么理解?“无为”是指某个方面的“无为”,再空出这个空间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这就是“有为”,而且还是“大作为”。说白了,“无为”就是避开冲突,为自己的自在而做喜欢做的事。

“上善若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爱水,孔圣人亦爱水。“上善若水”是指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好似水一样。“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此章里还有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另外,道德经里的第七十八章也是讲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克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这一方面没有谁胜过他。有一个成语叫“无孔不入”,更是体现了水的威力。水往低处流,正是因为往低处流,所以威力十足,一有缝隙,便乘虚而入。

老子另外爱提“有”和“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人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被人们利用。这怎么说?举个例子,古时车子的轮子,是三十根辐条撑起一个空壳,空壳即是“无”,但若是“有”,不是“无”,那它就失去了车的用途,不再是车。再举个例,碗的中间是空的,即为“无”,倘若是“有”,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碗的用途,变成一个废物。有如,房屋是空心的,即为“无”,倘若是实心的,那便失去了房屋的用途。总之,“有”可以对人们有利,“无”也可以为人所用。另外,国画中如果说落过笔的地方为“有”,没有落过笔的地方为“无”,那么,便是“无”衬托着“有”,“有”衬托着“无”。“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总不可能一幅画里全部涂黑或全部空白吧?并且,美学观念上,画中的“无”是有用的,给人空灵的感觉,好似一篇文章中的“……”,有留白,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也是“无”。另外,“有”、“无”还有另一种含义:“有”代表着生,“无”代表着死。有无互相衬托,生死互相伴随。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无生则无死,无死何来生?一旦“生”,便代表着将来会“死”;而“死”便代表着将“生”。如此看来,“有”和“无”之间,是大有学问的。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巨著,以一部空前绝后的经典,它是自我阅读《弟子规》以来的第二部经典,给生命以启发。书中的道理,我感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理解的更深。

人生时间有限,我们应抓紧时间多阅读这种经典书籍,《道德经》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仔细咀嚼品味,是不无裨益的。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但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成为宗教。其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

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道教的思想基础是老子和庄子在当时条件下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并存的现象,有些思想现在看来有点无稽之谈的感觉,但在当时条件下,正由于这种无稽之谈的联想的解释中产生了理论宇宙无极与太极玄学秘籍的大门。也就是说揭开宇宙的奥秘。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只有一个宇宙的道理。这就是”道生一“的一个理念,”存“和”亡“是”一生二“的一个理念,存是万物的基本意义,亡却是万物的最终结局。因而迫生出”二生三“的理念,万物为生存而奋斗,在奋斗产生矛盾,在矛盾中产生新物质,这就是”三生万物“的理念。这就是潜藏于古代宗教中的哲学思想。

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问题,以西洋哲学的治学习惯来说,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宗教神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后来佛学输入中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了。

这个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从周末而到现代,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文学诗词或学术史上,到处可见,尤其明、清以后有名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难怪后人有强调《红楼梦》是一部道书。甚至赶上现代的时髦,又说是一部禅学了!而第一章的”有、无“与”有名、无名“问题告一段落。跟着而来的,便是”常无、常有“的附带问题。我们既已认可首章的”无“与”有“两个字各自标成一句,构成一个观念。当然文从字顺,下面句读,也使承认是”常无“与”常有“,而不照一般传习,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了。不过,以一般从事学习修道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认定”常无欲“与”常有欲“的句读才是对的。那也不错,反正增增减减,都在寻章摘句之间玩弄文字的把戏,如以老子看来,应当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前面已经说到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物万有的来源。因此,他跟着就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故“字,当然便是文章句法的介词,也就是现代语文惯用的”所以“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释者逾七百余种,然释意离题万里者自不必说,想找到能用现代人思维来诠释,而抛却”道“、”规律“、”奥妙“之类语言者,却是难事。

正如卢川芳郎所说:《道德经》这本书洋洋五千言,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法。《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老子的带领下,我将继续前行。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篇八

原创:清和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党员,还是作为执政党,都应通晓‘水’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上善’。”

《道德经》第八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是自然界极普通却极最重要的元素。可以说,水无处不在,而生命无水不行。从水这种普通元素身上,先贤所领悟到的处世哲学,贯通古今,纵横宇内,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执政理国,上善若水的智慧,总闪耀着遥远而清晰的光芒。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首先是“利万物”。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利万物”本性相通,是党员必须时刻谨记、始终保持的本质或“初心”,否则就会迷失。其次是“不争”。作为共产党员,应当无私奉献,以毕生之精力服务民众和社会,而不能与民夺利、假公济私。特别是手握大权的领导干部,若丢掉了“不争”精神,被欲望所控,或在争权夺利中迷失自我,就会走上贪腐灭亡的不归之路。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共产党员要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把困难留给自己,将便利让给群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俯下身躯,虚心向群众学习,乐处“众人之所恶”。古人所谓“道”,就是规律,即“实事求是”中的“是”。“故几于道”,就是符合规律,是必然的要求。

居,善地;心,善渊。党员干部就要走入基层,走进群众,与民众同甘共苦。在生活起居方面,应当与广大群众保持亲近,而非求追舒适和品质,甚至要求住豪宅别墅,享受奢华生活。在内心,则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身无半亩”而“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历经艰难却毫不动摇。

与,善仁;言,善信。“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应当模范遵守的基本准则。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党员干部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要重承诺、讲信用。作为执政党,要关注民生,关心民众疾苦,把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当成持续奋斗的目标,积极兑现在“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庄严承诺。

政,善治;事,善能。治国理政,应做到善治善能。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执政兴国的能力与水平;要全面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解放活力、促进公正,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要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锤炼一个坚强的执政核心。

动,善时。行动就要顺时应势。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懈奋斗。要在变与不变中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大班语言拔萝卜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萝卜兔的故事(优质6篇)

    标语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用有限的文字,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共鸣。在编写标语时,可以借鉴其他成功案例,但要注意避免抄袭和剽窃的行为。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彰显品牌特

    小班社会做客教案(精选19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简练、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初一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小班社会做客教案篇一要求:1

    最新地球的清洁工动物种 地球的清洁工教案(优质13篇)

    公益活动能够唤起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公益总结可以结合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更好地展现公益活动的实际效果。这里有一些公益项目的合作案例和推广经验,

    单位员工辞职报告书(优质18篇)

    开题报告通常包括项目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和计划等内容,是项目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阅读整改报告范文,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拓宽我

    2023年伊索寓言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草房子的阅读心得(精选17篇)

    在公共场合,文明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和谐的基石。商务社交中的引导和交流,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文明礼仪,展示自己的职业素养。接下来的范文是对文明礼仪进行深入研

    2023年小学生团队员事迹材料(模板8篇)

    辩论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问题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辩论中的常见逻辑谬误和陷阱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和避免这些错误,以确保我们的辩论更加准确和有说服力?以下是一

    2023年盖楼申请书(通用11篇)

    最后,转学申请书的内容要简洁明了,言之有物,增加申请成功的可能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优秀申请书写作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盖楼申请书篇一尊敬的供电局:您

    2023年我的家乡河 爱我家乡周记小学(汇总16篇)

    理想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我们奋斗的源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之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理想实现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幼儿园小班送饼干教案(模板13篇)

    中班教案中包含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高中教师分享的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幼儿园小班送饼干

    2023年谈美读书笔记(模板6篇)

    谈美读书笔记篇一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