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汇总6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紫薇儿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汇总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篇一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篇二

1、尝试用树叶按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观察树叶的排列顺序,能发现基本的排列规律。

3、在了解有规律排序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不同的'排列规律。

4、能积极参与动脑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1、各种(大小、形状不同)树叶(实物、小卡片)。

2、幼儿人手一块黏贴板。

1、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自创规律排序。

一、认识材料,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和树叶纸板来玩几种游戏。

二、给树叶分类。

1、请小朋友给树叶分类。(大小、形状、颜色)

2、请小朋友给树叶按大小、形状分类。

3、请小朋友给树叶按大小、颜色分类。

4、请小朋友给树叶按颜色、形状分类。

三、给树叶排序

1、感知不同的排列规律。

小朋友请你看看这些树叶是怎样排序的。

2、观察、学习有规律地排列。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书是怎样排序的。

3、观察、学习树叶的有规律排列,愿意自己独立探索引导孩子大胆设计自己的排列规律,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引导孩子大胆说出与同伴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讲解操作作业,理解操作要求。

孩子自主操作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讲评作业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篇三

1、在图谱的帮助下,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与结构,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欢快、跳跃。

2、尝试运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体验多形式歌唱活动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结构与内容

1、倾听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师:今天何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在去年的少儿原创歌曲比赛中获得了金奖,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2、尝试用拍手、跺脚打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学习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节奏,引导幼儿数一数拍手一边

3)简单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时爸爸妈妈在我们耳边的唠叨,都是爱我们的表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倾听录音,寻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导幼儿听见一个做一个动作,并在心里面数好。

4、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教师一边演唱一边贴节奏卡,帮助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演唱结束后也提同样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歌词图片,并按歌曲节奏摆放,重点学习爸爸、妈妈的话。

5、播放录音,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对歌曲

二、尝试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巩固对节奏的掌握。

2、选择一种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选用嘴巴和舌头,可以先单独练习一句)

3、选择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儿自己探索运用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2)个别展示并带着大家我们试试

3)集体演奏(两遍)

三、尝试两人合作演奏(用一种动作、两种动作都可以)

1、幼儿两两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2、两两展示,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3、集体运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上,为了让幼儿快速理解歌曲,考虑到幼儿又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先请幼儿欣赏歌曲视频,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实践证明,观察的仔细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义,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角色。

接着请孩子分句倾听每个角色说的话,孩子们对于爸爸妈妈的话都能很快地学说,也发现了该歌曲的说唱特点。整个活动中孩子说的话是难点,孩子们听了以后说不完整,需要教师的讲解,既要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又要概括的言简意赅。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相应的节奏卡让孩子能够有节奏地说,因为难度较大,所以进行反复的听和说的练习,当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样,从拍手打节奏说——配上圆舞板打节奏说——配上琴声说。

解决难点之后,孩子看着图谱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说唱出来了,通过数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会教育话题,引导孩子联想到生活中喜欢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篇四

1、参观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河流,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3、能将心中美丽、清澈的环城河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下来。

1、录像带(录有清晰、美丽的环城河)

2、录音带(环城河的自述)

3、幼儿作画用纸、水彩笔、油画棒等人手一份。

水体污染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瑞安的环城河如今也缺少了甘甜的乳汁,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依靠环城河生活的小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甚至还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瑞安人民已经意识到了治理环城河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活动还让很多人不理解,作为我们瑞安的小主人,他们更是不理解,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通过参观环城河,观察以前的环城河,保护环程河等环节,并在活动中利用了实地参观及多煤体教学,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动静交替,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之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一实地参观环城河

1、带幼儿来瑞安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

2、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环城河受污染的情况。

看:你在环城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环城河里等等)

闻:闻闻环城河所发出的气味,有什么感觉?

活动二

一、让环城河水变清

二、观看录像带

1、观看影片清澈、美丽的环城河。

2、师:以前的环城河美吗?美在哪里?

5、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环城河,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这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三、保护环城河

1、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环城河的水变清?

2、师:要使环城河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环城河的活动中。

活动三我心中的环城河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发动自己周围的人一起加入保护治理环城河这个活动中来?

2、我们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画下来,用我们的画来告诉大家,让他们加入到保护环城河这一活动中来。

3、你心中的环城河是什么样子的?

4、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描绘下来。

5、活动延伸

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环城河”送给周围的人,请人们共同加入这一活动中来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篇五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振幅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

2、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小鼓

2.米粒

3.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在实验中感知音的产生及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一)感知音的产生。

1、出示鼓。这是什么?它会唱歌吗?歌声会是怎么样的?仔细听一听。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说一说:“小鼓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咚)集体说一说:“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3、教师再次敲鼓,辨别声音的大小。“小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会儿响,一会儿轻)

(二)感知振幅的大小与米粒跳动的关系。

1、出示米粒。谁来了?怎样让米粒跳起来?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2、如果小鼓敲的`响,米粒就跳的怎么样?如果小鼓敲的轻,米粒就跳的低?(教师演示)集体学说:“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

3、鼓上的小米粒在干什么?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二、学三、学四、活动小结:

今天不但学会了歌曲,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用力有关,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声音轻。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篇六

活动目标:

1、 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 能安静地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

活动过程:

1、 和幼儿围坐成圈,一起拍手。

2、 站在圆圈中间边念儿歌边做夸张的动作。

让我闭上眼睛(用双手遮住眼睛),

伸出双手摸一摸,

这边摸摸(朝左边摸),那边摸摸(朝右边摸),

前面摸摸,后面摸摸。

呦——摸到一个宝宝!

让我好好抱一抱(抱着孩子转一圈)。

3、 反复念儿歌并拥抱每一个孩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