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文轩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教案(优秀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

2.物质准备:泡泡水、瓶子、用铁线拗成的三角形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

(一)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

(二)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一)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的形状。

(二)幼儿猜想:你们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

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一)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二)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猜想记录表上。

(三)交流分享:

1.你发现了什么?

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

3.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

(四)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而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这个活动组织有序,是和幼儿个性发展,幼儿自然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

你乐,我乐,泡泡乐!在本次科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二

幼儿园户外活动小游戏教案:网小鱼

设计意图:

网小鱼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歌,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鱼头饰若干,渔网头饰两个。

2、用一个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乐cd《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指导:

一、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两个幼儿做渔网,其余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排成一字队形,等待穿越。

二、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儿歌:“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捉住!”,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扮渔网的'两名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当捉到3—5条小鱼时,让捉到的小鱼集体表演一个节目。

三、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进行。

活动反思:

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扮渔网的两名幼儿不要提前放下渔网,当听到“捉住”两字时,迅速将渔网放下。扮小鱼的幼儿要首尾相接,鱼贯而入。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三

1、学习双脚并拢跳进或跳出圈。

2、通过游戏儿歌联系快速反应。

3、体验游戏中放松和紧张的不同情绪。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幼儿人手一个大圈。大灰狼头饰。

一、游戏活动——吹泡泡

1、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介绍游戏玩法。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当老师说:“泡泡飞回来了!”,小朋友就8回来,站在大圆圈上站好,游戏结束,游戏可进行2——3遍。

二、游戏活动——跳圈游戏

1、跳圈

幼儿四散地站在场地周围,幼儿人手一个大圈放在自己的前面。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双脚跳进和跳出大圈。

教师发出指令:“下雨了!”幼儿跳进“家”(大圈)里面;

教师发出指令:“天晴了!”幼儿跳出“家”(大圈)门;

2、兔子和狼

教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兔子,幼儿人手一个大圈,四散分布在呈递周围,并站立在“洞”(大圈)里。

介绍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家边念儿歌边从洞里双脚跳出来,然后随着儿歌的内容,蹲下吃草、左顾右盼等动作,儿歌念完,听到教师大声喊“狼来了!”便从场地的另一端跑出来,追逐小兔子,小兔子立即跳进身边最近的'任何一个“洞”里面。如果被大灰狼拍到或抓住,就站在场地的一旁。

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教师带领“小兔子”们念儿歌玩游戏,当大灰狼抓住2——3只“小兔子”后,可请较能干的小朋友扮演大灰狼,游戏继续进行。

三、游戏活动——拉个圆圈走走。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手拉手,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经过玩贴人游戏,培养幼儿快跑、躲闪的本事。

2、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性。

3、提高幼儿两合作进行游戏的本事。

活动准备:音乐:月光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练习走圆,为游戏做铺垫。

大圆走—成四队—开花走—双圈走。

2、基本部分。

(1)幼儿站成一个大圆,教师交待游戏名称与玩贴人游戏的方法、规则。

教师:“今日教师教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贴人。

我请两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

被追的小朋友能够跑到里圈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住(贴人)这时后面一个小朋友赶快跑。

以免被追的小朋友捉住。

注意,跑时要在圈外,贴人要到圈里。”

(2)幼儿游戏。

教师注意观察,如果被追捉者连续贴人三次,追捉者仍未捉到,就另换追捉者。

被追到者不再当追捉者,以免太累。

(3)“结冰”游戏:

幼儿自由活动,听到“结冰”信号,幼儿不动,听到“化冻”信号再自由活动。

3、结束部分。

做放松整理动作。幼儿听音乐,边歌边舞。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五

活动准备:

手脚协调脚踏车、滑板车。

目标:

1.熟悉各类车的的基本玩法。

2.培养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控制和灵活能力。

3.增进孩子的动作协调与发展,加强平衡感的锻炼。

4.让腿部肌肉更加结实有力。

5.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幼儿免疫力。

第一阶段:

幼儿玩手脚协调脚踏车,能通过手脚的共同合作来骑小车,并在车上保持平衡,通过对脚踏车的熟悉,逐步锻炼幼儿的控制和灵活能力。

听指令做动作:

幼儿能够通过指令进行简单的骑车动作,如:向前进、后退、快、慢等的训练

看谁骑得快:

分成两组,每次两名幼儿比赛,看谁骑的又快又好,先到终点者获胜。

分组竞赛形式

游戏以接力形式进行,幼儿分成两组,每次两名幼儿比赛,游戏开始,幼儿骑脚踏车,从起点骑到终点再按原路返回,换下一位小朋友,哪一组小朋友先全部骑完者获胜。

第二阶段:玩滑板车(学习滑板车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设障碍物,增加滑板车玩法的难度。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六

1.了解运动前、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后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懂得遵守运动注意事项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3.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也要避免伤害别的小朋友。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上小朋友做准备活动的图片。

教师出示挂图进行提问:

(1)仔细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呢?

2.引导幼儿讨论运动需要哪些注意事项,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重点观察发生的事情。

4.引导幼儿讨论在各项运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游戏跳圈游戏反思篇七

在拍手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济南的美丽,通过设计情境让幼儿体验家乡游的快乐,并锻炼幼儿的跨、跳、钻、爬、平衡的动作技能,为此设计了“家乡游”这一好玩的游戏。

练习跨、跳、钻、爬、平衡的动作技能。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布置好梅花桩、爬行垫、拱形门、50厘米地垫、若干面小红旗。

1.边说儿歌边做拍手游戏,做准备运动。

附: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济南泉城真美丽。你拍二,我拍二,佛山倒影真美丽。你拍三,我拍三,济南有个趵突泉。你拍四,我拍四,珍珠泉边做游戏。你拍五,我拍五,四面荷花三面柳。你拍六,我拍六,大宽马路遛一遛。你拍七,我拍七,广场喷泉真神奇。你拍八,我拍八,红叶谷里美如画。你拍九,我拍九,大明湖边走一走。你拍十,我拍十,泉城济南真美丽。

2.教师以游戏“家乡美”的形式组织活动。引导幼儿观看、熟悉场地,并让幼儿探讨、尝试玩法。

3.教师介绍并示范玩法。

(1)青青绿草地(爬过爬行垫)。动作要求:手脚着地。(2)勇过隧道(2个拱形门一组纵队,中间间距1——1.5米,上面用布罩上,做成隧道状)。提醒幼儿钻的过程中尽量弯腰,不要碰坏了“隧道”。

(3)喷涌的泉水(走梅花桩)。提醒幼儿可以张开双臂,以便保持平衡,尽量不要掉进“泉水”里。

(4)跨过小河(跨过50厘米的地垫)。依据幼儿的能力,可允许鼓励幼儿尝试进行立定跳跃、助跑跨越等动作。

练习以上动作时组织幼儿一个跟一个进行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组织幼儿逐项进行,分组练习。

5.游戏开始,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按一定的路线进行游戏,逐一经过各个障碍,到达终点后举起小红旗表示胜利。

6..放松整理活动,利用“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情景,组织幼儿之间相互捶捶腿、敲敲背,放松肌肉,自然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