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师论文题目 幼师毕业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FS文字使者2023年幼师论文题目 幼师毕业论文(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师论文题目篇一

目录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及对幼儿成长的作用1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1

(二)绘画对幼儿成长的作用1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2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2

(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2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3

(一)亲近生活,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

(二)以幼儿的兴趣、情感为先导,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愿望3

(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

3

(四)在绘画中开启想象的大门,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4

【参考文献】6

幼师论文题目篇二

[摘要]

儿童的攻击性(或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发展吵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攻击倾向,便随着生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和征服外部环境,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份,如坚强等。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不来攻击倾向向一些不被社会赞许的目标,是有害的。

[关键词]

儿童攻击行为家庭环境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特点

(一)儿童的攻击必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是否提供模仿的样例密切相关。

以验表现,向儿童提供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也就是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对象。当前,大量的电视、电影、录像片中的武打动凶残情景等暴力情节,引诱儿童模仿攻打斗、表现凶残、情感冷漠、行为失常等,甚至形成攻击性人,因此,给儿童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不仅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会影响儿童的一生,甚至会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上。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随奖励手段的不同而发生性质上的不同。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随攻击性行为的反馈而发生态度上的变化.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和强度,往往以被攻击性行为时,被攻击者作出沉默、退缩、哭泣的态度反应时,那么,这个攻击者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别的儿童;相反,当被攻击者受到攻击时,立即给予反击,那么这个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有所收敛,或转向另外的对象。因此,对攻击者攻击性行为的消极反应会强化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而对攻击行为的积极反应会制止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二、心理学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认识和关注的问题

20世纪以来,儿童攻击性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心理学家帕克和斯雷比指出,“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课题像攻击及控制那样引起如此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关注[1]。

的确,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始,直到近年地面观察来的认知心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儿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于攻击性的定义是各种各样的,佛洛伊德等人认为,攻击的争斗是人与动物的本能[2];驱力论认为,攻击是个体遭受挫折后产生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和争斗是通过观察和强化学习到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攻击是因为攻击者对于社会信息的错误知觉而引起的;社会生态学者认为,个体周围环境的每一个影响都可能引起攻击。人类的攻击是一种普遍公民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时期出现的攻击较多的是打人、骂人、咬人、说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的其它肢体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性行为,例如,在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的某某人玩、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而且对儿童的今后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

儿童攻击行为从动机角度可以分为两种;敌意性攻击的工具性攻击。箸敌意性攻击指儿童支攻击别人的目的是去伤害或侮辱一个他所选定的对象,这个对象是他所憎恨、讨厌或不喜欢的,敌意攻击可能是通过身体的、语言的攻击,或者是破坏他人的物品;工具性攻击是指儿童伤害他人是为了达到另外一种目的,如撞倒同伴去抢玩具、伤害他人引起大人的关注等,攻击别人行为在这里是作为一种手段。有的时候,儿童的攻击行为是这两种的.混合。从另一个角度看,攻击行为可以分为攻击他人和攻击自己。

三、家庭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家从人种、文化的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人的攻击性成因进行过许多探索,发现了很多令人感兴趣的规律性,其中也包括家庭对儿童攻击性形成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

(一)家长的抚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二)孩子会影响父母

关于父母抚养方式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对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的容许态度能最好地预示男性青少年期的攻击性行为;其次的有效预测指标不是父母的抚养方式,而是儿童自己气质的冲动性(高活动性、冲动性的儿童易成为高攻击性儿童)。从事这项研究的奥乐维斯认为[7,一方面,高活动性、容易冲动的儿童易会使母亲筋疲力尽,而变得对他的攻击性行为很容忍,从而助长孩子的高攻击性;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常常激怒母亲,使她无法容忍而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警告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这就是说,孩子自己也参与了家庭抚养环境,并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正是这种环境导致了儿童的攻击性倾向。

(三)对孩子缺少监控的家长

家长对儿童的攻击性的另一间接影响是通过对儿童游戏、行为、朋友选择等活动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的。研究发现,缺少家长监控可能造成儿童与青少年的攻击性和过失行为,包括与同伴打架,骂老师,违反规则等。对青少年犯的家长调查发现,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行踪、与什么人交往、从事怎样的活动等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缺乏监控实际上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不关心。

(四)容易滋生攻击性的家庭模式

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杰拉尔德和帕特森观察了高攻击儿童的家庭与儿童的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儿童是在家庭和学校都爱打斗、不服管教的孩子。然后把这些家庭和那些具有相似规模和经济地位,但没有问题的儿童的家庭进行比较。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情感,常常争咬不休。他们把这种环境称为高压式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多为一成员迫使另一成员停止对他的侵扰。在形成高压式交往过程中,负强化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家庭成员惹怒了另一家庭成员叶,后者就会哭叫、打闹和谩骂来还击。这样,攻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杰拉尔德和帕特森还发现,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很少用鼓励等积极的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只会选择高压性的策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高压环境妯来的孩子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父母,重复家长要制止的行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关注。相反,在非高压的家庭中的孩子平时就业经常得到积极、肯定的关心,他们不需要用激怒其他家人的方式来得到关注。这种家庭的家长用惩罚方式教育孩子时也更为有效,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住局面而不致陷入对抗的处境。

四、预防和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对策

(一)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性行为的环境

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生活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的玩具、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良好家庭气氛环境中的孩子,攻击性行为会大大减少。因此,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具和足够玩的时间。不打骂孩子,避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带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这些细节都有助于爹妈调教家里的“小攻击手”。首先,提高家长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危害性的认识。

家长不要简单地把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当成孩子一时的情绪行为或偶然想象,或是“孩子还小”作为安慰。一旦这种行为长延续下支,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不守纪律、不服管教等现象。家长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其次,倡导家庭与家庭的合作,寻求横向帮助。

如果邻居、朋友、亲戚家中有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就可以与他们合作,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利用同伴效应或激将法帮助自己的孩子纠正攻击行为。同时家长还可以从中了解其他父母的教养方式,吸取他人经验。第三,力求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家庭应与幼儿园相互沟通,在帮助孩子纠正攻击性行为的步伐上保持一致。家长的态度要明确,让孩子有个清晰的努力目标。父母在家里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将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幼儿园,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方案,以便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的问题。

(二)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它也是点燃攻击行为的导火索。因此爸妈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尽可能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三)培养孩子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

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痛苦和愤恨。有这种行为的儿童可能对自我满,或者在爱的关系上受到挫折。家长要从各种方面关心他,爱护他,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仁爱之心和爱怜之情。这种鼓励亲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丰富、浓厚的思想感情,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冷处理

冷处理就是暂时对孩子攻击行为不理睬。当孩子在外面与人打架后,家长的应对其表示冷漠,并让其在房间里思过,自己反省,而不要对他呵斥、打骂。如能与鼓励亲善行为方法相配合,效果会更好。

(五)注意输导方式。

不论儿童中出现什么行为问题,进行输导解决总是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接触儿童,即在情感上爱儿童,又要控制儿童,即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接纳的目的上在一个温暖的情感背景上,更有效地将父母和教师的价值观和社会化目标传递给儿童,控制的目的是在一个健康的文化背景上,向儿童提供有益的环境刺激。通过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内化为儿童的自觉行为,抑制攻击性等不良行为。一般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强制、引导、爱的收回三种。强制包括惩罚、批评、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等,引导包括说理、表扬、指明行为的后果等,爱的收回包括暂时孤立儿童、不理睬儿童、表示失望等。这些控制方式的实际效果是很复杂的,它与父母、教师和儿童原有的感情基础相关,感情基础越好,效果越佳。

(六)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群体是,任何一个群体的建立都是以情感为纽带,所谓群体情感气氛,是指一个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可以是融洽的,也可以是对抗的。这种情感气氛是由群体的成员共同酿造的。建立一个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使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生活的很充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安全感,有依恋感,从而削除种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反之,如果一个群体是对抗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对立,互不信任,你争我夺,四分五裂。那么,生活在这种群体中的成员就会失去安全感、互惠感,其结果必然引发种种破坏、攻击等不良行为。因此,建立良好的群体气氛会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得《梦的解析》

[2]第6期《学前教育》

[3]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

[4]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王莉《儿童攻击性起因及控制

[5]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漫谈》

[6]20第三期《幼儿教育》

幼师论文题目篇三

摘要: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幼儿教育时期就是人生中的这个最佳时期。注意孩子智力开发多元性,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心灵上接近孩子的心理世界,通过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水平。通过对幼儿教育进行区域性的教学,打破传统幼儿教学的思维。进行反思性教学,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幼儿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学前教育者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关键字:

正文: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经过2-3年的家庭教育,就开始融入属于自己的群体,所以说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学校教育的工作不可磨灭,而幼儿教育正是这个教育系统的开端,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尤其对于现在‘全托’现象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人生影响在不断的减少。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不是无理可据,幼儿教师的社会责任大大增加。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以及科学化已经成为教育者热烈探讨的问题。

从春秋时期,人们都开始注重幼儿教育,私塾的设立使人们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使人们对礼法有了很多的了解,产生了更多的有名的诗人等,丰富了中国璀璨的文化。例如唐朝是我们诗歌最繁荣的时期,几乎人人都能做上几首诗。

虽然在19世纪末,我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不难发现知识分子是这场变化的骨干分子。

然而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而我们却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继承了科举制所带来的弊端,学习具有了很大的功利性,一味的向孩子灌输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孰不知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主体的独立性在一点点消失。所以对于幼儿教育当务之急即是教育改革,打破传统的幼儿教育,建立具有强开放性,思维创造性强,科学水平高的与国际接轨却又不失办学特色的具有以关注幼儿发展为核心的整合性教育观的幼儿教育系统。

1:幼儿教育新师资力量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现有幼儿园教师94.64万人。其中,中师及其以上学历者有53.79万人占总人数的56.83%;加上职业高中幼教专业毕业的师资,其总人数为69.08万人,占总人数的72.99%。很明显,我国的幼教师资队伍现状堪忧。尤其与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在近些年得到迅速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相比,幼教师资队伍的发展明显处于落伍的状态。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与水准的不断提升,尤其是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幼儿早期教育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后,现有幼教师资以及远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幼教师资的重组,加强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幼教师资的学历层次已势在必行。

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的教师培训事业已实现了全新的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出现了方兴未艾的良好势头。相比之下,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则相对滞后,并遇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幼儿园私营化越来越严重,由于利润的考虑,人员精简,而且由于幼儿教育被认为是非义务教育,所以幼儿教师不能得到很多的外出交流与进修的机会。幼儿老师自身的素质,自身的'思想得不到提高,孩子的教育自然得不到保证。

2:早期教育理念的打破以及创新

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幼儿教育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得到发展。然而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尤其是在这个功利主义,学习已经被罩上一层功利光环,浮躁的经济社会下,幼儿教育也不能幸免。

这种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识字教育。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地区的幼儿园把本该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过早地搬到了幼儿园里来,诸如识字、心算、外语、绘画、舞蹈、乐器演奏等等都成为幼儿的必修课,过早地把幼儿拉到了应试教育的苦海之中,揠苗助长、好高骛远,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的规律,甚至给许多孩童带来了过重的身心摧残。二是盲目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神童教育。许多幼儿园十分注重“培养”这种小“神童”,不少家长十分虔诚地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小“神童”。在媒体的报道下不难发现这样一群能够在5、6岁背诵很多的唐诗等的“神通”。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言简意赅地向我们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据此,我们的智育就应该是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我们的德育就应该是鼓励孩子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我们的美育就应该是培育孩子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现代教育理念应以孩子为核心,以促进孩子的正常发展做为教育指导思想,通过结合实践去引领孩子们认识世界,改变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发展思想,激起孩子们对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积极的发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既爱上学习,又追寻身体与思想的自由,提高他们的创造性。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然这些只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除了这两个方面外,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等也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此篇论文主要研究幼师教育的教学管理方法,通过改革这两个方面,提高幼师的科学素质以及改进他们的创新理念,为创造出更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以及提高幼师主观能动性提供必要的条件。新时期下,教育改革不可或缺,它为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创建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提供了基础,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二:专业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

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改革以及时代的要求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切以孩子为前提,通过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对于新时期的一名幼儿教师,只拥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想法和能力,需要用科学的手段去认识孩子,与孩子进行交流,使幼儿教育时代化,科学化。

1:遵循科学的原则,使幼儿教育科学化

1967年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创立的“零点项目”,经过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卫帕金斯教授以及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多元智力理论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在1983年,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多元智力”这一概念,标志着多元智力理论的正式诞生。

然而历时20多年的这一不为心理学家所关注,甚至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批评的理论成果却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所以深入研究多元智力理论的科学与实践价值及其内蕴的教育意义是幼儿教师进行科学化教学、创新性教育所必须的理论基础,能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然而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元的,一组能力,而且不像传统认知理论所陈述的,加德纳认为人的这些种能力不是一个整合,而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指向于不同的特定认知区域和知识范畴,而且有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基于多元化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了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基于这个多元智力理论基础,我们曾经传统的单一、平面的智力观以及教学观变得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科学化。回首我们曾经对幼儿的教育只限于识字,认字;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比较片面的。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环境以及创设多彩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例如: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地形,丰富幼儿户外的体育活动等。这样我们就能更科学的进行教学管理,是孩子能够更科学的发展。

2:智力开发背后不可或缺的心灵教育

拥有这样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能够科学化的开发学生的智能,然而拥有高智力,高才能只是促进孩子人生道路发展的一种力量,然而至于好与坏,却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幼儿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孩子思想自由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使他们能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现时代,拥有高知识水平的时代,大学生投毒害死室友,大学生杀害室友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充分表明了现时代思想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而这些教育在孩子认知世界的时候是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为以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提供优良的基础。所以除了科学化,我们也应该在幼儿教学管理中加入人文化,思想化的要素是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全的发展。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孩子来说,他们是以一种善心来观察世界,做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看到美好的一面,至于有人说这样将会导致孩子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而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全面认识世界应该是一个人生道路上循序渐进,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应该多让他们认识到,接触到美好的事物,形成自己对社会的最基本的美好的认识。而对于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力去分辨善恶,所以作为幼教老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对于幼教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与孩子的交流、生活中,应该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孩子做错的事情,我们应该通过孩子的角度去告诉他们是非善恶,通过笑声,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去引领他们。所以对于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以及人文情怀要求更加的高。如今。很多家长都将孩子进行全托,这样孩子一天中的时间除了睡觉就是和小伙伴,和老师在一起。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适应这个社会,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幼教老师应该具有很高的道德素养。例如:在孩子面前许的愿就一定要达到,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多微笑,因为笑声能够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

3:独立自主能力的教学培养

在孩子热爱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多的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锻炼孩子坚强的心理。现在提倡国际化,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引进先进的幼儿教学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将其本土化。相信大家都知道,和美国的孩子比起来,中国孩子缺乏的最重要的就是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美国,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自主能力,这样他们在成长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强。所以我们也要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一切从头开始,从最基础的做起。

现时代,每年有很多的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自杀,而且数据吓人,很多教育者分析这个原因。有些人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然而我认为中国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只是一方面:基于传统原因,导致知识分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这是中国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士大夫情节;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家长给与很多的溺爱,再加上有一部分幼教着重发展孩子的跳,拉,弹,背却忽略了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应该从幼儿时期做起,从第一次摔倒做起,让孩子学会自己爬起来。幼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应该明白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具有怎么样的心理,应该针对不同的人,耐心的给与他们指导。而且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

将生活自理能力及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也可开设专门的生活练习角,有计划的提供练习材料,如;给孩子穿脱衣服,叠衣服,整理小床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也能得到练习。

幼儿在3-4岁时候,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出现,孩子们迫切的想向这个新世界表现自己,但是他们的自主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幼儿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慢慢的培养自理能力。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对幼儿教师的耐性的考验比较大,幼教应该耐心的给予他们不同层次的指导。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所以应该在进行前面两个教学的同时进行自主能力的培养。

4: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波斯纳曾经提出来一个教师成长的一个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而经验与时间有关系,而经验正是在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是在反思中取得经验,所以反思对于一个老师来说非常重要。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反思中,幼儿教师能够通过对不同孩子的智力,采用不同区域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通过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经验进行客观性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幼儿教师时常进行教育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关理念,实施更有质量更有效果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反思的自觉性。幼儿教师应该以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情和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它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安排以及课程设计,与孩子的每一次交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等进行客观性的批判,努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反思只是一种行为,重要的是在反思之后,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发挥,总结出适应自己的教学理念,寻找到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反思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由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可知,我们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拥有独具于别人的自身的智力分配结构,他们拥有自身独特智力作用的特殊领域。所以作为幼师,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孩子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事物都是在运动的,所以作为幼教,我们应该以运动的眼光去看事物。我们经过十几年的总结得到的经验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孩子。所以幼教应该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利用适合他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才能在他所倾向的区域有更好的学习能力与效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反思,我们应该经常进行幼教自身的教育评估。幼教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各种生活不同的情境下结合实践活动进行的,确实考察孩子自身的自主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多方面对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啊,全民观察、分析各个学生的优点和弱势,以及自身教学方法和专业素质的不足;并把这些观察作为自己创造更好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出发点,使教育评价成为自己反思、进步的有力工具。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科学成长。

时代在不停的进步,教育也应跟随时代的脚步。幼教进行日常的生活反思,不应只停在原来的脚步,应该进行创新性的教育反思。这就需要幼教能够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地进修,这样才能保持幼教专业素质的先进性。通过上面中美幼儿教育的对比,我们应该发现,幼儿教育方面我们还落后许多,这就要求我们幼教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多出去和别人进行交流,寻找差距,不断进行反思和创新,保持幼儿教育的先进性以及时代性、国际性。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教育改革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对幼儿师资力量的改变及培训、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创新以及教育课程设计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们幼儿教育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时代化以及国际化。然而这么多的改革只能在宏观上对幼儿教育进行改革,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幼教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改变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知识,科学理论来武装我们幼教的专业素质,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在科学化的教育同时,我们应该多加重视细节化的教育以及长远性的教育。打破只注重发挥孩子逻辑上的才能的传统,运用智力多元化的理论指导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结构以及智力倾向区域,从而使幼儿全面发展,而且在学习方面更加自由,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自主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在思想,心理,科学方面给予他们适合于他们自己的专业化、科学化的指导。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老师的反思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时间的反思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够发现自己专业方面的不足,才能通过交流引进先进教学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2]:中国学前教育协会编:《为了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纪念中国幼儿教育百年学术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0).

[3]: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朱莉维恩斯编,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1-16.

[4]:蒋俊华、袁爱玲,刍议当前我国幼教课程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幼儿教育出版社,2004,32—34.

[5]:《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幼师论文题目篇四

一、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美术教学边缘化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幼儿师范教育通常对美术教学不太重视,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将美术作为主要的科目来安排课程,科目考查时也放得比较松,幼师生只要交上一幅简单的美术作品,就算合格了。而幼师生对美术在今后工作过程中的作用,也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不够重视,认为学好学坏都一个样,大多是马虎应付,这样的一种状态,导致美术教学被边缘化。三年的幼师课程毕业,有的幼师生甚至连基本的简笔画都不过关,更谈不上手工制作和水彩画了,所掌握的幼儿美术教学知识十分有限。

(二)设施太简陋,美术教学从简化

(三)幼师生素质参差不齐,美术学习基础薄弱

在粤北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就读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而很多农村初中学校对美术教学根本不重视,美术学科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一些学校就算开设了美术课程,也经常给语、数、英等科目所占,因此,这些幼师生的美术基础十分薄弱。如,笔者曾对刚入学的幼师生进行过美术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题“红、蓝、黄是否三原色?”四个幼师班共收问卷190人,其中回答“否”的有75人,占总数的39.5%;认为中国画就是水墨画的105人,占总数的55%,可见很多幼师生连这样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这样的学习基础,幼师美术教学开展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的,教师教得吃力,幼师生学得被动,甚至有些茫然。

(四)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忽视职业能力培养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幼儿师范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培养幼师生毕业后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在美术方面的职业素质。有的学校美术课程的设置本来就比较少,一周就那么一两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抛开教材知识,组织幼师生练技能,对学习美术的目的和作用没有作明确的阐述,导致幼师生单纯为了学习美术技能而学习美术技能,对学习美术的目的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没能和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结果经常偏离幼师美术教学的目标,很多学生对于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简笔画、水彩画等没能掌握好,却对国画、素描等一些美术技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而,却不知道这些技能对于幼儿教育岗位作用并不大。

二、加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的`对策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可采取如下四项对策。

(一)更新观念,明确美术教学地位

(1)作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幼师美术教学工作,指导中等幼师专业学校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设好美术课程,在美术教育师资配备上予以保障,对学校的幼师办学给予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2)作为中等幼师专业学校,要明确美术学科的地位,按要求开设好美术课程,安排好上课教师,建立健全学校美术教学的考核标准,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勇于改革创新,认真地上好每一节美术课。(3)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明确幼师专业美术教学教什么、如何教、教成什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幼师生的美术兴趣,重视幼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师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引导幼师生加深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造就一大批掌握幼儿美术教育技能,适应幼儿美术教育需要的幼儿教师。

(二)加大投入,健全美术教学设施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健全中等幼师专业学校的美术教学设施。(1)配置专门的美术教室,与文化课的教室分开,并完善美术教室的各项功能,每节课上课前由教师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而学生只需要带易耗材料前往上课就行了。这样就避免了一到上美术课时学生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文化课资料,一边准备美术课材料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上课效率。(2)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大胆开拓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地结合乡土资源增加泥塑、手工等富有特色的活动类型。(3)配备较为完整的美术器材,特别是配备可循环使用的美术器材。

(三)结合实际,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1.肯定鼓励,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由于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就读幼师专业的幼师生素质良莠不齐,要让每个幼师生体验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可以在美术课中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根据幼师生的不同情况,形成一个动态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可上升下降,从而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幼师生在体验成功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2.优化作业,多元评价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直接关系到幼师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养成。结合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生美术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评价宜以模糊为主。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作业是幼师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用僵硬的分数去衡量一幅画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不恰当的,往往几分的差距就会使一个幼师生怀疑自己的美术能力。因此,宜采用等级评价加评语的方式,评定为优、良、中和及格,再加以简洁的评语给予鼓励与表扬,说明优点或缺点,这样的评价既有大的等级区间,又有切合实际的批改说明,便于幼师生全面接受反馈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学习方法。3.开展活动,强化实践丰富的美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能更好地促进幼师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为此,幼师专业学校可因地制宜地举办手工制作比赛、简笔画展览、水彩画比赛等美术活动,促使幼师生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美术水平。

(四)强化职业教育,提升职业认同感

(1)要切实提高幼师生的艺术素养,让她们真正掌握到简单的幼儿美术技能特长,通过自身的动手体验,了解和体会美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美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引导,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为幼师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强化职业教育,提升职业认同感。要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等方面不断强化幼师生的职业教育,以提升他们对今后从事幼儿教育职业的认同感,牢固树立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的成长观念,从而促进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幼师论文题目篇五

摘要:男幼师专业毕业生属于一种特殊的就业群体,其专业性特色决定了在就业方式及就业指导方面与其他专业大有不同。因此,如何对当前男幼师毕业生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完成学校到社会工作岗位的接轨,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师论文

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被女性一统天下。许多儿童从出生以后,被女性“包围”,出现中国男孩女性化。心理学家指出,男幼师在幼儿发展中有无可替代的性别优势。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缺乏男性幼儿教师的世界不是幼儿未来生活的真实世界,一个男女兼具的育人环境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随着人们对男性幼儿园教师的认可,越来越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师学校开始招收男生,然而,男幼师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一、男幼师生就业现状

(一)社会需求量大,但愿意从事男幼师工作的学生较少。

在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多样化体育活动实施的需求等等,使许多幼儿园迫切希望吸纳男幼师生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在近三年各类幼师学校组织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许多幼儿园园长都表达了对男幼师生的用人需求。有的男幼师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预定。然而,通过调查黑龙江省在校男幼师生“你愿意毕业后去幼儿园从事教师工作吗?”发现,90%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愿意”,5%的学生表示“可以去,但不是特别想去。”只有5%的学生表示“很想去”。

(二)毕业人数逐年增多,但坚持从事幼师工作的人较少。

据调查:男幼师的职业生涯一般为3-5年,能够坚持从事幼师工作的人寥寥无几。以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1届毕业生共23人,其中只有4人在幼儿园从事教师岗位。其余的毕业生从事影视传媒后期制作、教育培训、小学教师、跆拳道培训等工作,还有个别毕业生自主创业。虽然男幼师从学校毕业进入幼儿园看似很“风光”,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却也很无奈,大多干不了太久就选择了离开。

二、影响男幼师生就业现状的因素

(一)专业课程设置欠缺适宜性,没有激发男幼师生的职业兴趣。

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师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比较传统,没有考虑男生的学习特点,没有根据男生的性别特点,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因此有不少男生对幼儿教育不感兴趣。

(二)政府鼓励性政策较少,没有调动男幼师生的职业愿望。

通过对男幼师生“为什么不愿意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原因调查,发现85%的男幼师认为“工资待遇低,不能养家糊口”。一直以来,全国幼儿园教师工资都比较低,尤其在乡镇地区,有的教师月薪仅为1000元左右,另外,有很多教师没有正式编制。微薄的收入与家庭重担和生存压力,常常让很多男幼师生感到力不从心。

(三)幼儿园管理缺乏包容性,没有挖掘男幼师生的职业优势。

因为目前每所幼儿园男幼师数量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再加上各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又不一样,几乎每个男幼师都要单枪匹马地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很多幼儿园,男幼师常常被当作劳动力,被分配做很多琐事。男幼师们常常感觉自己无所适从,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幼儿园没有对男幼师专业成长道路做出引导和规划,必然会影响男幼师的工作积极性,阻碍其职业发展。

(四)社会大众缺乏理解,没有鼓励男幼师生的职业选择。

据研究,教师职业认可度的高低与教师所在的教育阶段呈现正相关。[1]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被很多人看来就是“哄孩子”,是女儿家的事情,社会大众对幼儿园教师工作尤其是男性幼儿园教师角色不认同不接受。殊不知,现如今,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方面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园教师也不再是一份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三、改善男幼师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一)政策倾斜支持,促进男幼师生就业。

男幼师生就业问题,既需要招生优待,通过减免学费、发放奖助学金等形式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同时还需要有力的就业保障,政策的倾斜和支持。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教育厅相继开始着力关注男幼师,相继提高了男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工资待遇,这大大鼓励了男幼师生选择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

(二)扩大舆论宣传,重视男幼师生的作用。

无论政府、幼儿园、还是各高中学校应该加大对男幼师职业优势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力量等,正确导向,为愿意投身幼教事业的男幼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认识男幼师生的独特价值。

(三)专业量身定制,塑造男幼师生的特长。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专等是培养一线幼儿园教师的主阵地,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男幼师生的就业情况。因此要求各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男生性别特点、学习特点等,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调整男幼师培养目标为:“能适应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培训、应用与管理的需要,既懂得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又有各种媒体软件应用能力,能够在幼儿园从事多媒体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的‘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这既符合幼儿园用人需求,又塑造了男幼师生的特长,有助于改善男幼师生就业状况。

(四)明确发展方向,指导男幼师生就业。

学校应帮助男幼师生合理定位,理性择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男幼师生树立积极的择业观,学会正确看待竞争,调整就业心态,做好就业准备。鼓励男幼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找到自己与幼儿园用人岗位的差距,认识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