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

时间:2023-12-23 作者:梦幻泡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活动中的亮点和创新,为未来的活动提供创意和灵感。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活动总结范文,深入了解如何写好一篇活动总结。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一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开展之前适时地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是必要的。只有为幼儿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充足的前期经验才能够为幼儿正式进行区域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幼儿逐步迁移和运用自身具备的经验,将这些零散经验进行统合,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美工区制作雪花火锅店的招牌时,需要用雪花来装饰火锅店招牌,恰巧幼儿之前学习了用剪刀在纸片上裁剪雪花的方法,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绝大部分幼儿忘记了雪花的制作方法。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雪花如何制作,总结幼儿说出的雪花制作步骤,通过迁移原有的经验技能更好地进行雪花火锅店招牌的制作,推动活动进程。

2、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在实际指导中需尊重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自己变成知识的源泉而不是权威。在开展新的主题内容时,一定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去传授足够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在主题谈话结束后的选区环节中,要自觉尊重幼儿活动的想法,尽最大的可能去满足幼儿活动的意愿。关于主题区域活动的时间,需要按照幼儿的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活动兴趣进行弹性调整,认真对待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积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并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探究意识。

在开展区域小组合作互动活动时,教会幼儿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重视同伴之间的对话,允许并支持幼儿开展无限制讨论,提供开放性参考答案,鼓励幼儿反思自己的经验,将主题区域活动归还给幼儿,让他们在自由中收获知识、能力和美德。

3、密切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联系

主题性区域活动的构建是一个相对严密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时,需要强化主体意识,各个活动区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围绕主题来开展。这里就包括集体谈话、材料投放、区域环境布置等各方面都应该体现活动主题。

同时也需要强化目标意识,区域活动目标作为整个活动的核心,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评价以及活动反思等环节,都要围绕目标逐步开展和深入。

因此教师在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时,需要有意识地围绕活动主题和区域目标组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密切区域游戏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联系,使得各个区域活动内容不偏离主题,最终实现预期目标,优化区域活动效果。

4、运用灵活多样的策略,介入指导幼儿活动

教师的敏锐反应和及时应答,反映的是教育智慧,它源于专业知识、教育观念以及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找准时机,适时介入(不要过早或过晚),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开展区域游戏时教师是否需要介入指导、如何介入指导,实际上是价值判断、得失比较的过程。

所以适时介入和退出都是促使幼儿更好发展的契机。比如幼儿在阅读区翻阅图书时,教师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需尽可能地减少对幼儿阅读活动的介入。一方面为幼儿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与绘本、图书的对话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培养幼儿阅读自主性。

另一方面给予幼儿协商交流的机会,锻炼幼儿同伴协商、人际交往能力。在组织开展主题区域活动时,可以采用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直接指导,除了语言指导外,还可以尝试使用的指导方式:观察、示范、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介入幼儿的游戏过程。

恰当地点拨、推进、延伸、强化或提升幼儿对主题区域活动的理解与自主学习与操作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得发展。同时也要加强间接指导,注重同伴交流互动、材料投放方式的调整、区域环境的布置、活动规则的隐性作用。

例如在大班的实际观察中发现,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在活动中的想法就会多一些。有时候幼儿就会很大声地和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出现“串区”行为,导致整个班级环境很吵闹。

教师可以在组织主题性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强调活动规则的重要性,让幼儿理解只有以规则为引导,才能更好地享有自由,并启发和诱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生成规则。规则的制定需要遵循师幼共同讨论协商、共同监督遵守,并可以随着具体的游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则。

1、坚持重过程而非结果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预设目标模式固有的机械主义的倾向。将过程评价引入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更加强调幼儿在主题区域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重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主题区域活动评价不再一味地追求目标、结果等外显的行为表现。

转而开始关注、挖掘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固有内在价值,显示出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见证幼儿的成长,在过程性评价中更易于体现教育的关怀和温度,更容易使幼儿感受到成长得快乐。

在进行评价活动时,应立足幼儿的长远发展,灵活选择作品展示法、主题探究法、集体谈话法等多种方法分享活动经验,引导幼儿在多向互动中梳理和提升自主学习的经验。

2、提高反思意识,增强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及时、有效地反思是主题性区域活动,能得以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教师反思的内容应是多维度的。比如主题性区域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幼儿对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兴趣和专注性;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情况。

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是否到位;教师的介入指导时机是否合理、主题区域活动评价是否多元、家长对主题的支持与参与度等。总之教师需要具备反思意识,全面看待自己的教学活动,对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开展作出改进和调整,推动主题性区域活动的跨越式发展。当然反思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

比如教育专家的提点、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幼儿园管理者的指导。如果没有这些支持,教师的反思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就幼儿园本身来讲,幼儿园内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个人的教学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园本教研更贴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现状,能够更好地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幼儿园里的所有教师都应该就主题区域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地、细致地、系统地分析,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真正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幼儿园课程教育质量。

3、增强家园合作意识,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家园共育”已成为全世界幼儿教育共同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必须体现家园情怀,发挥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那么在开展主题区域活动中如何发挥家长优势,实现家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呢?研究者以“小小美食家”为例,给出以下建议:第一教师可以在主题区域活动开展之前与家长进行初步交流。

让家长有时间的时候带幼儿出去参观一下现实生活中的餐厅,包括餐厅的外观、餐厅里的菜单、餐桌礼仪、餐厅服务、餐厅宣传等,作为幼儿参与主题区域活动的一个前期准备。

第二在主题区域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活动材料不足、材料缺乏新意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发动家长力量,让家长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如小纸盒、小瓶盖等)进行材料的扩充,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机会,邀请家长亲身参与到主题区域活动中来,了解家长对于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感受,并倾听家长对于区域活动的意见,在之后的主题区域活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总而言之,将儿童本位理解为在主题背景下,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特征,理解幼儿心理发展水平,鼓励他们大胆、自由表达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意愿,教师则认真倾听、细致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幼儿的语言及行为进行解析。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教育行为需遵循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主题性区域活动更多体现为一种师幼互动,因为只有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与教师“共舞”,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因此在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时,要遵循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使得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是随意地、无目的地玩耍,而是在教师有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主题性区域活动这一教学形式,促进幼儿适时地、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二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我的意愿和潜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现将我园近几年来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资料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思考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设置在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下,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取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取,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大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用筷子夹珠子种子、扣纽扣、系鞋带、编辫子、织衣服、缝衣服、蔬菜削切搓加工等;“数学区”:用小石头数数、用小木棍排序粗细长短、加减编应用题等;“表演区”:蚌壳做成沙球,竹筒做成双响筒,竹块做成快板,啤酒壳做成响铃,奶瓶做成腰鼓等进行打击乐;用树叶、芭蕉叶、包装带、袋子等做成各种服饰进行表演;“操作区”:用干花、干草制作贺年片、用种子粘成各种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种物体形状、制作小陀螺等;“科学区”里带给树叶变色、物体沉浮、用品弹性、饼干面包桔子皮食物发霉等等。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如语言区、数学区、生活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或室外:如表演区、建筑区等;另外,还利用楼梯转角等开设“私秘区”等;并根据游戏状况灵活调整。

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的活动很大一部分要在区域中进行并且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区域环境要根据各个区域特色进行有特色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主题的具体状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主题相关的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搞笑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能够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图,以供幼儿的探究学习,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块,能够让幼儿粘贴自我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带给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带给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透过带给不一样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能够满足不一样幼儿进行自主选取的需要。

每个幼儿的潜力水平不一样,所以材料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一样水平的幼儿带给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项链”游戏、教师带给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一样拼(4、6、8、10)都就应体现层次性。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不就应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带给舞台、清楚自我应处的位置,指出方向与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教师,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主角。

1、观察、再指导。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忙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适宜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状况下介入: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如:杰杰为“娃娃家“人数已足不能进入娃娃家游戏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最终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阿乔在不留意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阿乔,有的以暴力攻击阿乔,有的不知所措,教师立刻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孩子在做一件撒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个他一些帮忙,他不但印象深刻,还会感受到教师的浓浓关爱,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一次,当教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貌,教师立刻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原先孩子们觉得每一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教师立刻说:这天小舞台有一场十分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与零食,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资料又丰富了起来,教师适当的指导,不仅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

(5)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

另外,教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主角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到达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教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主角,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以伙伴的主角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主角资料不熟悉时,能够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状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带给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教师就能够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忙孩子解决。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用心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用心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用心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潜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终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教师一方应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忙他掌握必须的技能,有提高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我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潜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取游戏材料,选取活动资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我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幼儿能够根据自我的意愿进入不一样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能够选取不一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资料。再例如:教师在游戏中发现幼儿“一窝蜂”现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当给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状况,我们两位教师不是自我商量该这么办?把大人制定的意见和规则让幼儿执行,而是让幼儿透过自身的体验去寻找答案“怎样样玩才会开心又不会影响别人?”当问题提出,孩子们开始用心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总结有效的方法,构成区域活动规则,也仅有透过幼儿自我的体验构成的规则才会转化为幼儿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

1、本园游戏活动现状:每周每班平均进行两三次游戏活动,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还不能完全满足。游戏材料的带给比较精细逼真,尤其是刚经过了全体教师的教玩具评比活动,教师都花了心思为幼儿准备制作,游戏材料丰富、形象。但教师对于有些游戏活动的特点及组织策略了解的还不够清晰,不明白该怎样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以及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制定了下列目标。

(1)针对教师对各游戏的特点和组织策略还不是很了解,本学期,将针对不一样的主题游戏详细介绍。

(2)教师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仔细观察、探索各游戏的特点及组织策略。

(3)利用图标,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

图标,它是一种表示某一件事情或事物的符号,它带有形象性、简洁明了性等特点。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标记,我们运用图标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间接的指导。

具体措施。

1、有目的的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为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成人的劳动,并可适当参与劳动,带给给幼儿参与劳动过程的机会,积累生活经验。

(2)提醒幼儿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潜力,为幼儿带给反馈生活经验的机会。

2、以图标的形式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学习游戏指导策略中的“标志制约法”,了解本指导策略的运用方式,思考如何用“标志”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2)教师在本班游戏中观察图标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作用,及时进行记录,并反思、调整。

(3)教师相互交流自我对游戏中图标的运用的观察及思考,吸取研讨活动中的精华,并运用到本班游戏活动中。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三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每个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兴趣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根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的许多区域活动中,一些幼儿的兴趣比较短暂、容易转移,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活动,致使许多活动都是浅尝辄止,如:主题活动《蚂蚁王国》,开始我们只是在美工区里投放蚂蚁图案让幼儿进行涂色、绘画,剪纸(蚂蚁图形),刚开始第一天,幼儿的兴趣比较高,到了第二天,入区时,孩子在区里待的时间变短了,过了几天,就已经很少有幼儿光顾这个区域了。于是,与班上老师交流,重新调整这个区域的材料,材料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而在集体活动中,常引导幼儿介绍与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幼儿对如何运用所有的材料装饰蚂蚁,包括用什么图案、什么颜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蚂蚁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活动充满热情,实现了幼儿与区域活动之间的积极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价幼儿对区域活动是否感兴趣,主要看幼儿是否喜欢活动,在活动区域中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为幼儿只有感兴趣了,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在此过程中积极探索。

区域活动不是幼儿随心所欲的活动,也不是幼儿在活动区无所事事的活动,更不是幼儿在活动区到处转悠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要依计划开展活动。所以,制定计划是幼儿进行活动的起始(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幼儿要能决定自己选择什么区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过在区域的时间,也即幼儿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活动意向。在活动过程中,依活动的意向执行、完成活动。每天下午离园前,教师指导幼儿制定计划,让幼儿有一个明显的目标方向,待到明日入区时,幼儿能有秩序、规律的操作。

评价幼儿的参与情况要观察幼儿是主动、独立地选择区域活动,还是盲目服从别人,或模仿别人选择区域活动;做出选择后在区域是坚持玩一段时间,还是频繁地变换材料,甚至在于各个区域中游荡;此外,还可以观察幼儿是否关心自己的活动成果,如果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就会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或最后的成果很关注,通过对活动成果的了解,获得成就感,或是将自己与同伴相比较,对自己进行定位。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们对幼儿的活动参与做出评价。如:在《蚂蚁王国》这主题中,让孩子到户外观察蚂蚁,孩子们很兴奋,双眼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一点小细节,有的幼儿甚至一边观察一边思索,脑袋里出现了很多的“什么”,在回忆时间里,孩子们获得很多有关蚂蚁的知识。幼儿幼儿甚至因为自己的发现获得成就感。

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进行评价时,主要是看幼儿是经常一个人单独活动,还是常与别人合作;在合作时是领导者,还是服从者,合作时在团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活动中能否与同伴轮流分享,是否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经常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等,不同的表现反映着幼儿不同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如:在建构区,老师提供废旧鞋盒,目的让孩子们利用这些鞋盒搭建一个蚂蚁窝,鞋盒大小不一,幼儿要想自己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很难,需要同伴的协助,那么幼儿就会想起找自己伙伴商量一起来搭建这蚂蚁窝,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社会认知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其对象看,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关系(权威、友谊、公平等)、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的认知;对人的认知又具体包括认识人的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动机、行为等心理过程或特征。认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体现,它虽然是内隐的,但可以通过幼儿的区域操作活动表现出来,所以,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来,尤其是对智力操作材料的情况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复杂还是简单,是单一还是复合;操作方式是单调重复,模仿别人还是富有创造、善于变通;操作结果是单一的产品,还是多样化的表现,如绘画、拼图、手工、创编故事等。从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区域如果想真正成为一个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幼儿内在地遵守一些规则是保证区域自主、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否遵守规则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幼儿遵守规则的评价首先要观察幼儿能否自觉遵守区域规则,如娃娃家要脱鞋进入,活动区门口会画几对小脚印,自觉遵守的幼儿会主动脱掉鞋子摆在小脚印上,然后进入;其次,观察幼儿能否解读区域环境中的暗示规则,如:在图书区的墙面上贴有读书的顺序卡通及小宝宝把食指放在嘴唇边让大家小声“嘘”的动作,即暗示幼儿进入图书区时要保持安静,并要遵循看书的顺序:取书——看书——收书。总之,幼儿对区域规则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区域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必要的。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四

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医院、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五

这学期本班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为主的,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鼓励幼儿自我发挥、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是根据我班特色以及幼儿水平等实际情况来设置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具有多用性和开发性的游戏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的点拨指导,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们为幼儿创设了音乐区、语言区、科学区、美术绘画区、数学区等,户外区域活动区和一个“棋类”公共区域。

1、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多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活动,培养幼儿粗浅的环境意识,知道许多废旧材料还可以再利用,并能制作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3、数学区:了解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明显特征,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搬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4、“棋吧”: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学会玩不通的棋,能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自制力,发展手脑的协调性。

5、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

6、通过自主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7、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谦让、礼貌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乐意共享自己和别人的快乐,进而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

第一主题:“特别的我”创设了美术区域、阅读区域和科学区域。

1、在美术区域中展示幼儿的《手指印画》、《脚印画》、火柴拼画《木偶娃娃》,让小朋友在日常活动中也能进行观察、欣赏、找一找自己的作品,提供机会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和学习,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2、阅读区域:准备了各种“”、“口”、“足”字旁的汉字以及动作的图片若干,幼儿可以自由地取汉字图片卡并根据图片阅读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特点。

3、科学区域:提供了各种可拆装的玩具、圆珠笔、钢笔等启发幼儿拆装玩具,探索玩具和笔的奥秘。

第二主题:“我们的家园”创设了语言区域、科学区域、表演区域和美术区域。

1、在语言区域中投放幼儿用书,及看图朗诵诗歌的图,内容有《家》、《从小爱祖国》、《我们的祖国真大》。

2、科学区域中,展示各种各样的标记,让幼儿能在活动中阅读各种标记,培养幼儿度阅读标记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经验。

3、在表演区域中提供音乐磁带、绸带、服装及道具,让随着音乐表演《快乐的阿依古丽》《让爱住我家》《大中国》,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体验快乐。

4、美术区域中展示各种泥贴作品,并提供各种橡皮泥,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泥塑装饰活动。

第三主题:“四季畅想曲”

1、美术区域布置《秋叶》《美丽的树林》《彩色的菊花》供幼儿交流欣赏,并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排水画和油画棒创作活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和简单的泥工板,让幼儿进行自主的搓长、团圆、压扁、连接等技能,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花朵形象。

2、阅读区域中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看图夹文内容、朗诵诗歌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提供“木”字和“雨”字的汉子和图片,感知汉子的结构和意义。

3、科学区域中投放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种花草、叶子的图片、资料和书籍,鼓励幼儿自己阅读,丰富幼儿的经验,培养观察的兴趣。

4、自然角中用自作的纸盘若干放入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干果,并在纸盘上写上水果的名称,这样幼儿在自主观察水果的同时进行配对游戏阅读相应的汉子,并师生共同收集花草和植物带到自然角写上植物的名称,制作班级植物调查记录表,让幼儿来记录这些植物名称、外形特征、生长的过程等。

第四主题:“彩色幻想曲”

1、在美术区域中提供各种纸、笔、颜料、剪刀等材料,让幼儿进行折叠、印染纸花活动,感知有趣的印染玩色活动。提供油画棒让幼儿进行蜡染刻画创造活动,进一步感知蜡刻画的奇特效果。

2、科学区域中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加工食用的花,例如:做菜吃的花:菊花、西芹、百合、桂花、干贝、西兰花等,让幼儿能了解这些可食用的花。

第五主题:“动物大观园”

1、在美术区域中展示幼儿制作的纸工《螃蟹》和《蜗牛》,并提供彩色纸和剪刀,鼓励幼儿剪贴各种动物形象。

2、科学区域中:收集各种动物卡片,鼓励幼儿看动物卡片并根据谜语儿歌的格式讲述动物腿的数量等特征,尝试仿编儿歌。

3、音乐区域中提供磁带、乐器及道具,引导幼儿在表演区歌唱《张大爷爷家的小花狗》《三只猴子》《龟兔赛跑》《动物猜谜歌》。

第六主题:“海陆空总动员”

1、科学区域:展示各种带有轮子的图片以及轮子的统计表,让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圆形的轮子,收集各种交通工具的玩具和模型,并投放废旧纸盒,各种材料的彩色纸、冰棒、瓶盖、胶水、单面胶带、剪刀等材料,鼓励幼儿制作各种交通工具。

2、美术区域投放制作纸版画的材料,运用纸版画的表现技法,创作轮船等其他交通工具。

3、音乐表演区:投放乐器磁带、小红旗等材料,幼儿进行演奏打击乐《抬花轿》、演唱歌曲《公共汽车的轮子》《小海军》,表演舞蹈《火车舞》等。

本学期户外区域游戏能带领幼儿进行走的游戏“熊和石头人”等,跑的游戏:“邮递员、鸡毛信”等,跳跃的游戏有“摘果果、小马运粮”等,平衡的游戏有“小飞行员、不倒娃”等,投掷和钻爬、攀登的游戏有“夺球、打狐狸、猫捉老鼠、小猴摘桃”等。

我们还和幼儿家长一起制作了“小飞碟”、“小辫子”、“纸足球”、“三角多用器具”等多种户外活动游戏器械,都是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

本学期公共区域我们新创设了一个“棋吧”专供幼儿进行棋类游戏,让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棋放入这个区域,同时还带领幼儿进行“羊羊火锅楼”、“羊羊美发屋”、“茶吧”等游戏,而又在这些公共区域中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自制力,发展了幼儿手脑的协调性。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六

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从而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这使得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常规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这个学期我们采取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区域规则的良好习惯,具体如下:

由于托班幼儿年龄小,思维特点又具有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采用形象生动的标记和图示来引导暗示幼儿游戏的规则。如:我们在每个区域都贴上小脚丫。当每个小脚丫上面的鞋子都摆满后,幼儿就会自觉到没有摆满鞋子的区域去玩,这样就可以避免拥挤和争抢区域的情况出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中尽情地玩耍、创作、想象;当他们在喝水的时候,也不需要我们老师一遍遍地重复告诉他们“要排队”,因为地上的三个“排队”的小脚丫就可以引导帮助他们自觉形成排队的习惯。又如:我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在进入区域后就知道如何玩、怎么玩,便在每个区域都贴上了由大班哥哥姐姐操作时的照片步骤图,形象又生动地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1、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拟人化语言

如:刚开学的时候,有许多小朋友以扔、踩玩具为乐趣,我没有严厉地批评说教、而是跟他们说:“老师刚刚听到了有许多玩具宝宝在哭,他们对我说‘他们很痛,不喜欢小朋友把他们扔到地上’,这时候有许多宝宝都马上把玩具从地上捡起来,放在框子里。

2、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间接地引导幼儿

如:有一次我们在“芽芽创意室”里为我们的南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自己撕的小纸片用固体胶粘在南瓜宝宝的身上),在我示范的时候,我便把固体胶宝宝的“帽子”放在了框子里、用好之后又把它给盖好。当小朋友自己在操作的时候,我就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会学着我的样子把“帽子”放在框子里,在完成之后,甚至有个别幼儿就开始帮助别人把固体胶宝宝盖上“帽子”。

3、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区域常规

当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长”,表扬幼儿专心学习,坚持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勉励性的,如“你今天进步可真大,把袜子宝宝都打扮的漂漂亮亮了,下次记得把纸屑放进小纸篓里,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讨论性的,如“离开座位时为什么要把椅子靠进桌子”;通过讨论让孩子了解到,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而受伤,而且教室空间会变得很小等。这样,除了让幼儿有参与感外,也能让幼儿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且能够确实遵守。

如:由于托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争夺玩具或游戏材料的现象产生。我们便通过语言活动《我的好朋友》、以及社会活动《大家一起玩》等告诉小朋友们之间应该学会谦让、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合作,来共同操作各种玩具。

如果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会经常以面谈、电话、qq、成长档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一些情况,与家长形成合力、统一理念争取把幼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及时纠正,并对一些好的习惯给予及时的鼓励,加以巩固。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芽芽二班的小朋友从当初玩具、材料铺满地、你争我抢闹翻天的情况,到现在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在没有我们老师的情况下进入到各个区域中去自由玩耍。真得让我们三位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七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搭建区、数学角、科学探索、阅读区、西城小医院,坚持隔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出飞机、船。投放豆类、米类、树叶,让幼儿练习粘贴画。投放手套、棉花、线,让幼儿制作手偶玩具……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在我们《西城小医院》,才开始我们与幼儿一起进入角色,那样幼儿自然表演有点释放不出。我们就退出,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角》设计了“数字蛋宝宝”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根据数字找到画,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画和数字该成了“转筒”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与相同的.画对应。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角》游戏了。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八

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又要开始了,他们兴高采烈地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区域,很快,孩子们在自己所在的区域范围之内开始了游戏,于是,在各个区域都分布着很多的孩子,他们欢乐地玩耍着,沉浸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之中,这时,我有些奇怪的发现,唯独在美工区空无一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说:“你们怎么的不去美工区玩啊?”可是,孩子们充耳不闻,就像没听到一般,对我毫不理会,我想,幸许是的这些孩子们只顾专心致志的玩自己的游戏,而没有听到我的喊声吧?于是,我再次问:“你们谁来美工区玩报纸啊?”(因为在美工区专门摆放了一些报纸,供孩子们玩耍之用),正在这时,萌举起了自己的手,主动要求,对我说:“老师,我要去美工区玩。”也许是他的带头效应吧,接着又有几个孩子开始逐渐响应起来,都表示想要到美工区区玩耍,就这样,很快,美工区就聚集了不少的孩子们。

就这样,美工区的孩子们终于兴致勃勃地开始做起了游戏,我悄悄地在旁边细心的观察着,虽然王红和那几个孩子也在玩着“报纸加工厂”的游戏,可看起来兴致并不高,而且只是玩了一小会儿就草草收场了,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就想离开美工区,这时,我大踏步走了过去,开始耐心的为他们讲起了“报纸加工厂”这个游戏的详细过程和具体的玩法,并且为她们又重新进行了角色分配,就这样,在我的精心布置之下,“报纸加工厂”的游戏总算是重打锣鼓另开张,又进行了起来,可是,我刚走到一边,不大的功夫,美工区又成了一团糟,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报纸早被她们弃之一旁,她们竟然兴致勃勃的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见我来了,马上就又很不情愿的玩起了报纸,嘴里还不停的嘟哝着,这个戏太没意思了,一副索然无味的无可奈何之色。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对区域活动十分的喜欢,因为它自由自在,孩子们可以自由支配,相互协作,而今天“美工区”出现了这种糟糕的情况,却是我始料不及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质上来说,孩子们是迫于我的压力才去美工区的,而就他们的本性而言,是不喜欢去美工区游戏的,这就说明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沉下心来,认真的对整个活动细节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总结出了孩子们对美工区丝毫不感兴趣的原因:

1. 投放材料过于单一

2. 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3.教师没有留足空间

为此,我做了以下调整。

1、增加材料种类

2、 投其所好摆放材料

3、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4、 要学会换位思考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九

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提供给儿童一个适宜的环境,使其在此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能力。要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有效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着这样的教育价值观,我们从小班就开始设置了丰富有趣的区域活动。升入中班后,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地提高。例如:幼儿的动作更灵活有条理、理解能力增强,好奇心、求知欲加强,开始学习探索与发现物间的关系,开始学习合作等等。下面我就本阶段的区域活动情况作一简单地总结。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们在保留了小班的娃娃家、搭搭玩玩、语言角、自然角的基础上,新增添了益智区、和美工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些东西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幼儿游戏需要。于是我们对活动室、午睡室、以及室外的走廊和盥洗室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丰富了区域角。我们首先取得家长的支持,大胆的使用叠床,将午睡室的空间利用起来。在午睡室里我们布置了娃娃家、小手动一动、以及益智区。我们很快发现小班时的娃娃家也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娃娃家里增添了小厨房(在小厨房的位置上我们尽量要它靠近水源),要幼儿在小厨房里自制点心,感受自制食物的快乐,我们把它叫“爱心”食物。在“卧室”我们请幼儿根据季节变化为娃娃选择合适的衣服。这样娃娃家就能很好的满足幼儿需要,也要他们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快乐和成功感。

在娃娃家边上我们用不同柜子将空间隔开,设置了益智区和小手动一动,使每个区呈半封闭状态。这样既保证了界限清晰,又保证了幼儿在游戏中相对独立、不受干扰。在小手动一动中,老师利用诸暨特产珍珠蚌来做各种有趣的动物植物,让这个活动显得较有特色。我们还利用各种没有用的东西来做各种各样的玩具,使废变宝,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环保。

在活动室里,我们设置了自然科学角、小画家,以及语言俱乐部。在一开始我们在语言俱乐部里只是单纯的放了各种书籍,幼儿往往看了一会就没有兴趣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手偶和指偶,并搬来木偶台让幼儿来表演老师在课上讲的故事,或者是表演幼儿自己从书上看来并熟悉的故事,这样一来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提高了很多,也能先把书认真地看完,再来表演故事。在小画家中,我们将和幼儿一起出去秋游时,带回来的苍耳在麻袋上粘贴图画。这一活动让幼儿觉地自然界的植物也能画画。因此幼儿非常感兴趣。

我班的盥洗室较大,我们利用这一特点,大胆的在盥洗室里设置了了沙水区,让幼儿在教室里也能感受水与沙的乐趣。在活动室的门口的走廊里我们根据空间的特点设置了“家家乐”购物中心。在整个空间布局的安排上,我们尽量遵循动静分开,由静到动的顺序,同时,在进区口时,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小娃娃做进去卡,区前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限制进区人数。

在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中,我们在各个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首先我们要保证材料的安全和卫生。我们在保证一些必备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的要求和阶段的目标,及时添加更新、补充新的材料。

其次,我们要有层次的投放材料。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例如:在沙水区,第一层次:引水小实验。第二层次:水力发电机。第三层次:测量雨量。因为层次的目标不一样,材料的投放也要随之不同,难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需求。”

在幼儿活动中,开始我们采取了完全自主的方式,但是游戏中发现有些幼儿游戏的目的性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想玩什么,往往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窜。常常会出现有的区“人满为患”,有的区则“门庭冷落”情况。

在活动中,我渐渐的发现幼儿之间的交流增多了,有了合作的倾向,但有的时候帮别人玩成任务往往会替代帮忙。

大多数幼儿在活动中体现出“喜新厌旧”的情况,大多数幼儿喜欢新鲜的材料与内容。对第一次玩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但一但完成任务,一般就不愿再次操作。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持久性显的较差,往往不能坚持。

幼儿幼儿未能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以及对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强,幼儿之间会出现争吵。如,抢同一中材料,抢同一样玩具。

孩子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也有明显的进步:

1、规则意识、交往能力加强了。如在家家乐购物中心,幼儿能井井有条的进行挑选物品。而且在选好东西以后能到营业员那里付相应的“钱”。

2、.幼儿知道了废旧物品可以利用,以及垃圾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就能主动的将垃圾放到活动室里相对应的垃圾箱里。

3、木偶表演区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表演能力。

我们认识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自己观察者、指导者、鼓励者、支持者。教师在指导中要把握好一个“度”,这既是一个观念问题,有是一个教学技巧和教育艺术问题。因此我们在活动要“有目的引导,适当引导”。

在每月我们坚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计划、主题内容以及上周活动情况,制定合理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

针对幼儿没有目的性的盲目选择,我们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教师会给一些幼儿进区的建议,保证每个区都有孩子玩,每个孩子都有区可玩。在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始终把幼儿的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孩子的发现,及时为他们增添新的材料,以平等的身份提出合理的游戏建议。

我们在活动中以间接指导为主。一是靠学具、材料为媒介。二是靠问题为媒介。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学习兴趣减弱时,我们就作之没问题,引导幼儿去继续探索、去发现。如“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反过来试试”等等,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我们认真记录每次的活动情况,填写每周两次的观察记录。着重记录一个区包括幼儿的姓名、提供的材料、孩子们活动情况。教师的指导及反思。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经验。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益智区、科学区、手工区、建筑区、阅读区、表演区、生活区,并给相同的活动区起不同的名字,如;“淘宝屋”、“想一想”、“试一试”等,我班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

1、“活动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由于是幼儿自选活动,所以儿童的意愿、兴趣可以获得最大的满足,他们可以轻松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去。

2、“活动区”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每个班儿童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中班注意加强智力训练,不同的活动内容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区,投入相应的材料。每个活动区根据孩子活动的效果不断补充或更新内容。

3、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考虑到软硬材料的搭配。如软材料,建筑区,都铺上了泡沫垫,平均每班投放五十块泡沫地板块。当幼儿进入建筑区时,真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学,美观、合理,富有教育意义,如我班的超市物品。

4、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注意了要符合教育性,每个月的活动重点都在活动区中体现。如要锻炼幼儿肌肉,就在“活动区”投放一些面粉、橡皮泥等,让幼儿练习小手的肌肉。

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建筑区”孩子们在小小的区域内,每天可随心所欲地搭出自己最满意的建筑,如“高层饭店”、“奇特的动物园”别具一格的“大轮船”。

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除帮助一些幼儿选择活动区外,还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在照顾全体幼儿的基础上,进行重要、个别指导。我们提出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尤注意在对“活动区”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

我园在实施《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通过实施整合幼儿园区域活动, 旨在通过研究,在课程主题目标的背景下,整合多种教育元素,形成有效的区域活动整合性经验。

随着课程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要以教育的整体观来看待幼儿的学习,以整合的理念、组织、指导、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的内容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各个区角活动的内容、与角色游戏的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整合,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中班《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区域活动方案时,根据“主题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从发展幼儿“八大智能”出发,整合集体活动、角色游戏、家庭、日常生活,建构游戏方案。如:我们创设的“娃娃家”、“美美屋”、 “小作坊”、“金庭花园”、“动物园”、“展览馆”等游戏内容将角色区游戏、美工区游戏、益智区游戏、建构区游戏、语言区游戏有机地整合起来,创设互生、互补、互动的区域活动,充分发挥整合性区域活动的自由度,尊重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每个区域独特的功能以及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克服了有的区域参与的幼儿特别多,有的区域却无人问津“偏区”现象,孩子们可以在“小作坊”精心制作小礼品送到“美美屋”; “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也忙着为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去“美美屋”挑选礼品等。丰富的区域内容,使幼儿产生每个区域都要去玩一玩的愿望,从而逐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由此同时,各区域的活动内容、材料和玩法,我们整合孩子日常生活、家长资源、集体教学活动、幼儿个体差异、当前学习兴趣、经验和需要等进行预设和调整,如:在主题开展前期,整合集体教学活动《爱心小屋》、《漂亮的房子》创设了新的区域“美美屋”和“金庭花园”,并根据孩子游戏需要调整“小作坊”的内容和玩法,鼓励他们为“金庭花园”“设计”新式花园,这样不但整合了主题目标,也促进了区角与区角之间的联系,幼儿的绘画技能、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主题开展中期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创设“古樟园”,让幼儿在做做、画画、玩玩中对家乡资源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活动中,在教师以角色身份引导中,平时不太愿意交流的孩子也能乐意介绍自己“喜欢”和“设计”的东西。在“展览馆”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与家庭、集体教学活动、其他区角、日常生活的整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归类逻辑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有生命力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应是动态的,这主要表现在区域的种类和重点区域应随着活动的变化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地变化,根据主题目标,逐步开设各区域活动,前期开设了“娃娃家”、“美美屋”、“小作坊”、“幼儿园”、“开心画廊”;中期开设了“金庭花园”、“古樟园”;后期开设“展览馆”,整个主题活动中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区域活动”随着“主题目标”走,体现了主题目标的层次性,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呈现了动态的过程,主题中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日常生活目标也追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不管是前期经验的积累,新经验的习得,还是经验的迁移,都发生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了使区域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们在预设游戏方案时,建构重点区域,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内容,分阶段预设目标,目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挑战性,使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始终对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材料为依托的,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去发现、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其成长。首先我们区域活动的内容跟着主题走,所以新的主题开始各区域的活动材料必须根据本主题区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来投放,游戏的材料是根据《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目标,设置、提供“孩子常见的、身边的环境”;“超市”游戏的材料是“鼓励家长一起收集当季本土特产,丰富超市的食物”;“展览馆”的材料是“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废旧物、纸盒供幼儿创造、制作”;参观古樟园后幼儿的美术作品、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和丰富在建构区“古樟园”中,幼儿的折纸“房子”、“桥”、“船”都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喜欢呈现的作品,也只有呈现这样的作品孩子才有成就感。在整个主题进行过程中,整合集体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家庭亲子活动来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增添、补充和调整。在“小作坊”游戏中,可以看到游戏前期、后期材料是变化的,还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有利于能力差异的孩子在能力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体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一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我园处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家长只是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做算术题、有没有认识多少字,对于区域活动,他们向来是不感兴趣。为了家长的'思想转变,我们的老师不知做了多少的工作,召开家长会、发放区域活动的材料,让家长了解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宣传和指引下,现在好多的家长都能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

为了区域活动能有效开展,凸显特色,我们将园内的市级课题《开发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的各年级组的区域活动中,小班年级组注重了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努力使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进步。中班年级组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班级气氛宽松,活跃,尊重幼儿的意愿,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大班年级组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以便于幼儿与幼儿,游戏与游戏之间的互动,来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二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我发现创想区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说:“创想区谁愿意去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玩纸箱啊?”这时,孔妍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创想区玩。

创想区“纸箱加工厂”的游戏开始了,从窗口望去,孔妍等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就从头到尾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和玩法讲给了她们听,并给她们几个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在我的辅导下创想区里的“纸箱加工厂”总算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创想区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正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呢。看到我来又赶紧玩起了纸箱,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创想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活动区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创想区》的区域版块当中,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纸箱进行游戏,增加了难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三

区域活动的幼儿评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潜力、建构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新《纲要》精神指引下,我们努力改变区域活动中幼儿评价方式,体会到有效的观察为区域幼儿评价带给依据,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的结果为幼儿的学习带给新的平台、幼儿、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区域活动成效落实的主体,所以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还要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教师依此进行指导来调整自我的行为。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主要观察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的兴趣基础如何。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每个幼儿能够选取自我感兴趣的活动,主动进行探索、学习。兴趣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个根本要求。可是,在现实的许多区域活动中,一些幼儿的兴趣比较短暂、容易转移,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活动,致使许多活动都是浅尝辄止,如:主题活动《蚂蚁王国》,开始我们只是在美工区里投放蚂蚁图案让幼儿进行涂色、绘画,剪纸(蚂蚁图形),刚开始第一天,幼儿的兴趣比较高,到了第二天,入区时,孩子在区里待的时间变短了,过了几天,就已经很少有幼儿光顾这个区域了。于是,与班上教师交流,重新调整这个区域的材料,材料之间有层层递进关系,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而在群众活动中,常引导幼儿介绍与交流自我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幼儿对如何运用所有的材料装饰蚂蚁,包括用什么图案、什么颜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蚂蚁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持续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活动充满热情,实现了幼儿与区域活动之间的用心互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评价幼儿对区域活动是否感兴趣,主要看幼儿是否喜欢活动,在活动区域中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为幼儿仅有感兴趣了,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在此过程中用心探索。

区域活动不是幼儿随心所欲的活动,也不是幼儿在活动区无所事事的活动,更不是幼儿在活动区到处转悠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要依计划开展活动。所以,制定计划是幼儿进行活动的起始(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幼儿要能决定自我选取什么区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过在区域的时间,也即幼儿要在头脑中构成一个比较明确的活动意向。在活动过程中,依活动的意向执行、完成活动。每一天午时离园前,教师指导幼儿制定计划,让幼儿有一个明显的目标方向,待到明日入区时,幼儿能有秩序、规律的操作。

三、幼儿的参与状况。

评价幼儿的参与状况要观察幼儿是主动、独立地选取区域活动,还是盲目服从别人,或模仿别人选取区域活动;做出选取后在区域是坚持玩一段时间,还是频繁地变换材料,甚至在于各个区域中游荡;此外,还能够观察幼儿是否关心自我的活动成果,如果幼儿用心参与活动,就会对自我在活动中的表现或最终的成果很关注,透过对活动成果的了解,获得成就感,或是将自我与同伴相比较,对自我进行定位。这些方面都能够使我们对幼儿的活动参与做出评价。如:在《蚂蚁王国》这主题中,让孩子到户外观察蚂蚁,孩子们很兴奋,双眼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一点小细节,有的幼儿甚至一边观察一边思索,脑袋里出现了很多的“什么”,在回忆时间里,孩子们获得很多有关蚂蚁的知识。幼儿幼儿甚至因为自我的发现获得成就感。

四、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

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进行评价时,主要是看幼儿是经常一个人单独活动,还是常与别人合作;在合作时是领导者,还是服从者,合作时在团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活动中能否与同伴轮流分享,是否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经常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等,不一样的表现反映着幼儿不一样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如:在建构区,教师带给废旧鞋盒,目的让孩子们利用这些鞋盒搭建一个蚂蚁窝,鞋盒大小不一,幼儿要想自我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很难,需要同伴的协助,那么幼儿就会想起找自我伙伴商量一齐来搭建这蚂蚁窝,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人交往的潜力。

五、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社会认知的资料十分广泛,从其对象看,社会认知包括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权威、友谊、公平等)、社会群体、社会主角、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的认知;对人的认知又具体包括认识人的情感、意图、知觉、思维、态度、动机、行为等心理过程或特征。认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体现,它虽然是内隐的,但能够透过幼儿的区域操作活动表现出来,所以,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认知水平能够透过观察幼儿的操作来,尤其是对智力操作材料的状况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复杂还是简单,是单一还是复合;操作方式是单调重复,模仿别人还是富有创造、善于变通;操作结果是单一的产品,还是多样化的表现,如绘画、拼图、手工、创编故事等。从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为所欲为。事实上,区域如果想真正成为一个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幼儿内在地遵守一些规则是保证区域自主、有效开展的前提,所以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否遵守规则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幼儿遵守规则的评价首先要观察幼儿能否自觉遵守区域规则,如娃娃家要脱鞋进入,活动区门口会画几对小脚印,自觉遵守的幼儿会主动脱掉鞋子摆在小脚印上,然后进入;其次,观察幼儿能否解读区域环境中的暗示规则,如:在图书区的墙面上贴有读书的顺序卡通及小宝宝把食指放在嘴唇边让大家小声“嘘”的动作,即暗示幼儿进入图书区时要持续安静,并要遵循看书的顺序:取书——看书——收书。总之,幼儿对区域规则的遵守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自我控制潜力,对于区域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必要的。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四

我们班幼儿通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相对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们开展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角、表演区、建构区、小超市等。在各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1.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2.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3.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五

区角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理解,而是教师经过设计、供给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异常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结合《纲要》中提出的“区域活动提议”,本学期我们班的教育区角游戏开展情景现总结如下:

一、我们本学期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资料在多方面研究下进行了设置:美工区、科学区、阅读区、建构区、体育区、自然角六个区角。

二、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景而定。阅读区通常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卡片、指偶、幼儿自制绘本、绘本等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自我的喜好来选择阅读;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纸、油画棒等,还投放一些纸盘、面具、一次性纸杯固体胶、双面胶、印章等创造性强的操作材料,同时鼓励幼儿粘贴自我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供给一些幼儿操作材料:骰子、小木棍、七巧板多米诺骨牌、魔尺、放大镜等材料来培养幼儿探索意识,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育区我们定期的更换材料如高跷、毽子、皮球、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在玩中锻炼,在锻炼中玩。建构区是一个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区域孩子们及其的喜爱,每次的区域活动这个区的幼儿总是最进取,我记得有一次小谨因为走得慢没有拿到建构区的进区卡悲痛的哭了起来呢。自然角在上学期是一个了冷门区,去的幼儿不多,为了改善这一情景本学期的自然角我们不仅仅投放了植物,还请幼儿带来小乌龟和小鱼加入其中,小鱼和小乌龟的到来自然角立刻热闹了起来。每一天幼儿都会主动懂得为它们换水、喂食乐此不疲。

三、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每一天的第二堂活动幼儿能够去区角游戏以外,下雨天的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区角游戏的一部分。虽是自选但我们也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进取愉快地参加,每次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简便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橡皮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所以,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本事,便于因人施教,帮忙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四、良好的师幼互动。

1、以引导者的身份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进区登记表,全方面的了解每个孩子对区域的选择,避免了孩子出现偏爱选择某一个区域的现象。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3、以参与者的身份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景,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忙,满足幼儿的需要。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六

近年来,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显示,儿童的年龄愈小,他们愈容易从非正式的,主动而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就涉及到了课程实施的“适宜的教学方法”。美国著名的幼教专家丽莲凯兹在《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中明确指出:“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提供幼儿足够的机会与各种成人、儿童、材料互动,并直接与真实的物品和环境互动”。也就是说,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应该大部分是非正式的、非结结性的,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儿童可以和真实的环境、材料及教师、同伴互动。而区域这一具有低结构性、非正式性恰好满足了这一条件。我园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力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强调儿童学习过程中主动的参与、互助的.合作、积极的探索。因此,我园在课程实施的方式上除了结构性高,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外,在区域活动、建构活动、戏剧扮演活动方面,重点做了许多研究。本园以主题为主线、发挥领域、区域的优势,有机融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究创索,在各方面的水平发展起重要作用。总结我园成功开展区域活动,我认为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工作:

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时候操作材料的投放。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可隐含在投放材料中,渗透在教师可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一旦进入老师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活动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但投放的资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幼儿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吸引幼儿,但也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还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在投放材料之前要观察幼儿,分析适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材料所呈现出的梯度是否适合幼儿的心智水平,是否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层次,以尽可能多地考虑幼儿的发展程度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我们往往根据主题活动实施的需要,科学地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材料,使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互动,从而使主题的实施更加完整、深入。另外,投放的材料要有探索性,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必须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另外还应注意区域之间材料的组合、使用,各个区域活动材料之间往往存在着互动作用。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应进行有实效的指导,引导幼儿进一步地探索,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回顾与评价,指导应全面具体。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区域活动成效落实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适当地调整活动计划,幼儿的兴趣如何,幼儿的参与情况,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幼儿间的互动,幼儿区域规则遵守情况,都应是教师关注指导的重点。

活动结束时,教师可组织幼儿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不同的经验,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在分享交流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通过分享交流,幼儿能积极地展现自我,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讨论,激起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通过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将学习经验迁移应用。分享交流中,幼儿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吸收内化,并将知识经验迁移运用到新的探索活动中去,孩子迁移应用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分享交流,幼儿可以充分展示各自不同的才能,教师也可以了解幼儿在动作、思维、语言表达、交往合作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更好地指导。分享交流的方式可以通过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也可以采取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交流的方式可利用小组型、集体型、全园型,也可以是小范围的,即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遇到了问题,可以让幼儿做即时的讨论。总之,分享交流是贯穿整个区域活动的。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实施都面临着新的境域,区域活动在其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对于幼儿园区域研究,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学习新理念,寻找更加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设置是在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下,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中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美发店、纽扣操作店、彩色鞋带店、手工编辫子店、糕点加工店等。“数学区”:用扑克牌分类、认数、数数;用小木棍排序、认识粗细、长短等。“表演区”:酸奶瓶制作的沙球,竹筒做成双响筒,竹块做成快板,奶粉桶做成腰鼓等进行打击乐;用树叶、彩色布、包装带、袋子等做成各种服饰进行表演。“操作区”:橡皮泥;彩色蜡笔、各色纸张、各种纸盒纸杯、剪刀等等。

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如语言区、数学区、生活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或室外:如表演区、建筑区等;并根据游戏情况灵活调整。

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的活动很大一部分要在区域中进行并且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区域环境要根据各个区域特色进行有特色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主题相关的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可以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图,以供幼儿的探究学习,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块,可以让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中班数学区游戏、教师提供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找数字到两种颜色找数、找邻居间再到三、四种颜色规律性找。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应该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提供舞台、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指出方向与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老师,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角色。

1、观察、再指导。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合适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如:乐乐想玩橡皮泥,可位置已坐满不能进入泥工区游戏而苦恼,教师可引导他:“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喜欢泥工,你还会很多本领呢,想一想换个别的区域好吗?孩子高兴的说我还喜欢画画,然后愉快地加入了美工的行列。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教师应巧妙地化解即将发生的纠纷。在游戏中,经常会遇见几个小朋友抢一种玩具玩的现象,这时老师可利用出到题目或猜个谜语或童趣的.语言将玩具分配给幼儿,让孩子能愉快地接受,如亮亮和东东都要玩拼图,老师可出面调解说谁先回答我一个小问题就可以先玩,老师再变个别的项目给另一个小朋友玩,小朋友会欣然接受。

3)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老师的浓浓关爱,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老师适当的指导,不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去,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一次,当老师看到美发店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子,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美发店,原来孩子们觉得每天都是洗发、吹发、剪发太无聊了,于是老师马上说:我们的美发店可以扩大经营,我会染发,现在教会你们吧,还有哪个小朋友知道美发店还有什么项目吗?小朋友兴趣马上高涨了,有的说美发店还会烫发、还可以按摩;于是小朋友轮流当老师,没有的物品又到超市买来等等,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

5)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另外,老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以伙伴的角色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老师就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不同的活动区域,在同一活动区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再例如:教师在游戏中发现幼儿“一窝蜂”现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当给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情况,我们两位老师不是自己商量该这么办?把大人制定的意见和规则让幼儿执行,而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寻找答案“怎么样玩才会开心又不会影响别人”当问题提出,孩子们开始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总结有效的方法,形成区域活动规则,也只有通过幼儿自己的体验形成的规则才会转化为幼儿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八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自由探索的愿望,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本事,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游戏的材料、方式等,按照自我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让游戏真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教师协助参与,促进幼儿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供给者、观察指导者,教师要注意不断的在不一样区域来回的观察和参与游戏,不能只参与一个区域中与孩子游戏而忽视其他区域幼儿的指导,针对幼儿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操作、发现,一起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

区域活动的指导,教师的介入要适时适度。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导地位,按照孩子的意愿进行游戏,不代表教师能够不管不问,而是要找准时机予以介入。比如在孩子有求助行为的时候;发生纠纷现象的时候,发生困难的时候等。教师介入活动时还要适度,多给孩子鼓励、启发、暗示,比如孩子在活动中向教师求助的时候,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应当这样做”,而是说“你能够试着这样做”,尽量让孩子自我去发现与探索。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最欢乐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做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进取性,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努力。

幼儿园区域系列活动总结(汇总19篇)篇十九

区域活动刚开始,孩子们按照己的区域计划陆续开始了。我们班的孩子在学习性区域的都异常安静有序,一眼望去异常舒服。社会性区域——小医院里面只看见医生和护士也穿好相应的服饰准备游戏。可是,过了很久发现小医院里面的两个医生和两个护士及里面的工作人员,有的站在电脑旁边发呆;有的在打针凳子上坐着;还有的直接走来走去根别人聊天,总之都无所事事。教师看到这一幕开始介入:小医院里面好冷清,一个病人也没有的时候,医生和护士能够做些什么呢你平常看到医生在没有病人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事情这时吴昊文摸摸头皮说,医生好像能够打电脑的。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明白医生为什么要打电脑呢"汪雅睿连忙接到:"医生好像要找一下给病人用什么药药房里面这些药还有没有。"教师经过提问帮忙幼儿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空余时能够做作些什么王俊熙说,"我能够帮表演区的演员做体检,护士也能够打扫和整理一下医院的卫生。"宝贝们除了医生和护士还需要什么人群那我们能够怎样分配呢听了教师的引导,医院的工作人员开始忙开了。有的在电脑前不停的输资料,有的整理,还有的孩子开始来当病人。让小医院社会性区域开始慢慢热闹起来。

对幼儿行为的分析:

小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这几个孩子不太清楚。教师能够经过视频的引导或者混龄孩子的共同游戏带领,帮忙幼儿树立医生、护士的职责。还能够利用区域评价及谈话时帮忙幼儿梳理相应的情境游戏及遇到紧急情景时医生应当帮忙护士和病人做好相应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材料上的分析:

教师的材料投放幼儿喜欢,但在主角的分配上孩子们协商的不够好,导致小医院的区角比较冷清。其实教师在材料额度投放时应当研究到这个问题。(如小医院的服饰)投放中能够减少两件,引导孩子没有穿上服饰服的能够当病人,或者能够把小医院的主角牌做好,挂在手上。这样小医院就不会缺少病人了,游戏就能够有序的开展起来。

分析与调整:

从本次的小医院开展情景能够看出,四个孩子的主角分配不够明确,使小医院的游戏很难开展起来,教师能够采用以下方法帮忙孩子游戏:1经过服饰(过多,四个人,只需两套服饰——一套医生、一套护士服,其他两个人当病人。)2经过主角进区排帮忙幼儿进行主角分配。3经过谈话或视频的引领帮忙孩子多穿插一些情境,扩展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游戏经验。4本事强的孩子带领本事弱的孩子帮忙幼儿一起活动,增强孩子的游戏本事。5社会性区域融合,让小医院游戏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妇联总结报告(汇总19篇)

    报告范文可以为读者提供有关特定主题的详细信息和分析,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关内容。欢迎大家一起阅读并讨论这些精选的报告范文,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

    班级书香活动总结(热门22篇)

    活动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他人,了解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活动总结示范,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互相促进进步。

    幼儿园防震减灾教育总结(模板22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自我检视和评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通过阅读以下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在教学工作总结上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中班护士工作总结(汇总13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不足之处。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写月工作总结的技巧和方

    教师读书活动的工作总结(专业14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育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成长的评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开学初,我班就结合本班的具体的情

    在学校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24篇)

    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工作量,避免因过度负荷而影响工作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的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在校长室领导下,严

    培训学校消防应急演练方案(模板19篇)

    培训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组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一些培训方案的参考材料吗?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案例,供你参考和借鉴。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

    度工作心得体会汇报(实用16篇)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方式。通过阅读他人的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第一段:引言(1

    社区除四害工作计划(热门17篇)

    社区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和评估,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接下来是一些社区工作计划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

    三年级精彩的瞬间(模板21篇)

    优秀作文应该注重细节描写,用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它们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但都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