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

时间:2023-11-08 作者:雁落霞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涉及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非常全面。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一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开了论述?

2论述时侧重于哪些方面?为什么?

3谈一谈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5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二

《谈中国诗》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四、美育渗透目标: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例如,关于作者的资料,关于课文内容的资料。如有条件,指导学生自己进图书馆查找或者上网搜索。学生也可以分成小组,合作寻找有关资料,然后供班上集体使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2.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3.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长篇小说《围城》,其作者就是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钟书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主要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钱钟书的学术著作除上述几种外,尚有《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1943年《北京图书馆刊》英文版)《旧文四篇》(1979)《也是集》(1984)等。他的许多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意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1)篇幅短小。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明确]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2.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明确]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明确]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雅而不奥,俗而不庸。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读者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在课文中,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往往是艺术的谈笑风生。课文中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位。难怪有人把这种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3.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明确]这篇课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征。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三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涵与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挖掘都会有收获的。总体来说,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组织紧密、严谨,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当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细化的地方。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在设计、处理《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也力图向这五个目标靠拢。

第一、扎实。“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教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我在本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秉承这一理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加深对中国诗诗创作和鉴赏的认识。2、能力目标: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中国诗歌同类现象。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完成情况看,对照本课的三维目标,我认为学生了解了钱钟书的生平及作品,分析、提炼出了中国诗的特征,并且能够运用掌握到得中国诗的特征,学以致用的分析具体的诗歌,知识和能力目标实现了。课堂上大家积极投入,对中国诗的特点有了完整的认识,并且通过品读部分诗歌,激发了学生对中国诗的热爱,学生积极的参与,愉悦的表情表明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实现了。所以,我认为本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让学生在“学到东西”“锻炼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级意义上均有所收获。

第二、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范围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应该说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本堂课我立足文本,在解决教学重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上,采用了“跳读勾画——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把握文章观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能够较好的运用提供的方法,思路清晰的提炼出要点。课堂能够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从而达到高效率的结果。

第三、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应该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新课标》中在对“阅读和鉴赏”的要求中,直接提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意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总体来说,在课堂的生成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例如课堂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合《寻隐者不遇》体会诗歌暗示性的特征,学生就能够深入诗歌,积极思考,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深入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加深对中国诗暗示性特征的理解。

第四、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不仅是比赛时可以上,应该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上。所以我认为一堂课应该多些实际有用的东西,少些花架子。我就意图体现这一理念,我有意只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他们对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当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时,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比较中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这一环节中,有位女同学归纳说:“中国诗讲究在篇幅上讲究短小精悍,外国诗篇幅较长。”她没有注意到文本中很重要的一句话“外国诗歌篇幅越短越妙。”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否定了她的观点。文章的要点就在智慧的交流与碰撞中越辩越明。我想如果在课堂上能长期坚持,假以时日,定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本堂课,在时间驾驭上还是有遗憾的,由于在“比较中国诗和外国诗的的特征”这一教学环节上费时较多,导致对诗歌暗示性特征在具体诗歌中的体现和达到的效果挖掘还不深入,结尾比较匆忙。除此之外,在个别地方教学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四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一、感知文本。

(一)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

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

1、作家作品。

2、识记成语。

(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风筝飞行姿态类似。愿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喻简短轻灵!

(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关键句:

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第三段:关键词:简短。

第四段、第五段: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五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板书设计。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六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开了论述?

2论述时侧重于哪些方面?为什么?

3谈一谈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5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上完课后,我连续正在考虑,究竟怎样的教学才华收到最佳的效果?究竟我们怎样正在课堂上变动起学生的积极,让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再是教师正在唱独角戏?究竟用一种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创造师生双赢?或许正在教学中能多考虑学生、能多关注学情,正在备课中立足学生、立足文本,优化设想教学会更好?此为薄见!

1.课堂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针对本班课堂氛围沉静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特点而设计,意在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预热”,从而顺利进行新课教学。

(2)在整体感知方面,意图体现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质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在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特征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作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体会作者客观,公正对待本国诗歌的研究态度。在分析中国诗歌暗示性这一教学环节,我力图打通本单元教学内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分析中外诗歌的异同方面,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比较法去关照中外诗歌,从而体现、印证作者的观点,加强学生解决习题的能力。

2.优化课堂发问。

好的课堂发问可以让学生疾速进进标题情境,进步学习喜欢,激发探求欲瞧,走进学问殿堂。因此教师设想的标题要难易过度,假如标题过难,学生高不可攀,假如标题过易,学生探囊取物。只要正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问,才有益于学生克服畏难心情,才华让人人都有考虑的机会,个个都有成功的开心。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标题要化难为易,设想展垫发问,使之分化成几个简略的标题。正在第一课时中,我让学生分段找要害句,这样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但自我感慨,对付高二学生来说,我还是将他们的地位放低了,没有充分预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在设想标题上显得过于简略,于是让一节课短少出色之处!

3.我的困惑。

在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一直有个困扰: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难以掌控与有限的课堂时间之间形成矛盾,对于这一矛盾,一直未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了课堂经常出现前松后紧的问题。

4.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如上所说,本节课前松后紧,课堂教学未能做到从容不迫;。

(2)在导入、质疑环节语言不够精炼。

5.今后的改进。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苏轼在无可奈何的悲愤中所发出的千年一叹;而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五月二十日的开篇也是仰天长叹:“人生如梦”。诚如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谈中国诗〉中所说:“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进而,我想,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其思维也大抵相同吧,中国人的思想中有所谓西洋的东西,西洋人的思想中一如歌德,不也同样有中国元素么。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文化在哈日哈韩、亲美亲法中消失,甚至一些学者看到80后们见面说hello,再见说bye,就禁不住阵阵惶恐。于是对外来文化进行铺天盖地的批判,呼吁保护中国文化。仿佛那些洋玩意就是一条条要吸食民族文化精血的蚂蝗。在这里我又要借用钱先生关于中国诗的譬喻了:“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意,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那么,我想说,当我们坐在空调房中吃着麦当劳、肯得鸡,喝着可乐,舔着热狗,惬意地听着mp4时,老学究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这些东西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快餐文化,而快餐过后,国人最爱的依然是本国传统的东西,譬如,有朋自远方来,身为主人定会邀其聚餐,或下厨房,或进馆子。但无论在哪,招待贵客的断不是麦当劳。再简单地说,你一定没在春节见过哪个中国人的团年桌上摆满了肯得鸡。

当我们对西方文化如临大敌时,西方人却对中国文化采取了容纳吸收和学习的态度,汉语热,儒学热,武术热,京剧热,热遍世界各地。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七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3、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钱钟书,字,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学术著作:《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

1、自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话语。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3、抓住关键句,筛选出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所具有的特征。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

很忙很忙。开学才几个星期,却觉得已经过了大半年。假期的休息似乎没有了一点痕迹。

又要上公开课。第二周上了《陈情表》,是适合自己性格的文章。我的特点是善于煽情。第二次听课时上亲情的作文指导,也是可以上得让学生泪流满面的课型。

星期一下午才知道下周又要上公开课。现在有进步的是面对问题不是很烦躁了。

平常我备课的时候,还有急于去课堂展示的冲动。可是这次呢?一边写教案,一边觉得自己太没有激情。可是必修五的教材只有钱钟书的这篇文章还好上一点点。自己也知道性格并不适合这种睿智、逻辑性超强的文章。可真是给自己找了个极大的挑战机会。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八

2.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预读课文?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三、重点解析?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2.主题归纳?(教师讲解)?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3.领悟重点(学生归纳)。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提示: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九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2.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3、.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5、学法: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发现创新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一

《谈中国诗》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十课,本文作者以其通中外古今、通学理的开阔视野,主要介绍了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自信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又直指了西方人片面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本文篇幅较长,论述贯通中西,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且评论见解生动奇巧,显示出了作者语言的幽默睿智,学习本文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外诗歌的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阅读能力,但对这类文艺评论性的文章了解不够,尤其是对钱式手法的理解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文艺评论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把握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

2.把握文章思路,揣摩钱钟书散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重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下面我将介绍本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及他人情感的影响。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会通过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顺势进入本课的学习。(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学生能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基于此,首先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诗具有早熟而缺乏变化、篇幅短小、富于暗示和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本质特征。以上教学的设计旨在通过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把握中国诗的特征。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细节阅读来学习整篇文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在理清思路、领悟内容的之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四人为小组,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期间教师巡场指导,随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比喻和引用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关于引用手法,学生可能会从“何处是”和“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等中外诗歌对比中感受到引用手法的丰富特色;学生可能会从“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感受到引用的巧妙,从引用陶渊明、李白的诗和歌德、雷格的诗歌中感受到引用的贴切特色。

关于比喻手法,学生可能会从“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轻鸢剪掠”“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等精彩语句中体悟出作者比喻生动、趣味、深刻的语言特色。(相应板书。)。

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把握深入文本,在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中,体悟钱钟书在阐述中国诗特征时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本部分我主要设置了“自述感受”的拓展延伸环节: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钱钟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别人对钱钟书评价的文章,引导学生加深对钱钟书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五)小结作业。

因为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内学习活动的完结,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主要内容之后,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我布置如下作业:联系课文,比较阅读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和外国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评说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略。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二

“喜马拉雅山冰川加速融化,洪水海啸干旱交替肆虐恒河三角洲。”在印度有一个地方原来是绿树葱茏的小岛。可是现在人们看到的现象却是:“树木枯死,遍地淤泥,跨掉的房屋,有不少村庄被洪水完全毁坏,很多人丧生,不少人被迫背井离乡。”这是去年十二月份的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这就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恶果。

在上个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加快发展工业,忽略了工业烟尘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使全球气候变暖,以致造成上面讲的后果。还有从报纸上看到大片森林被砍伐,山体滑坡,人们流离失所。连动物也没了生息场所。

现在,我们的国家,经济大发展了,工厂多了,汽车也多了。因此,排放的烟尘也多了,但也不能忽略对环境的影响。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也直接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工厂里,排出的污水流到了原本清清的河里,使河水变得脏兮兮的,不能饮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我还从报纸上看到在我们苏州市的某条河里有死鱼。我听大人说前几年还吃到过带有“洋油味”的鱼,其实这是化学物质苯和酚,这是对人体有害的,这些都是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生态平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经济发展了,我们更要注意治理和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天长地久地生活下去。

我们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来为人类作出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三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3、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三、说教学和学法。

2.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3、.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5、学法: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四

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过程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三、简介背景、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

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文章共有8段,思路如下:

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第6段,中国诗清淡、安和的诗调。

第7、8段,中国诗内容上的特色:和外国诗大同小异。

五、重点解读。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五

1、初步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

2、学习作者善用比喻的语言风格。

一、导语设计。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4.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3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4.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六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是成都市xx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高中语文《谈中国诗》。

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2.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

3.学习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教学重点1.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2.理解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深入研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过程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听听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钱钟书(1910——1998),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等。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除了创作出大量的有非凡的思想原创性和学术开拓性的论著,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因而使得研究“钱学”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亦成为反思百年中国人文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主要作品有《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及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另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病逝,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

第1段,谈“中国诗”的前提与立场。第2段,中国诗的发展“早熟”的特色。

第3段,中国诗篇幅简短,但意味无穷。第4、5段,中国诗的含蓄的特色和形成这一特色所用的手法。第6段,中国诗清淡、安和的诗调。

第7、8段,中国诗内容上的特色:和外国诗大同小异。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请找出你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注意句不离篇)(讨论)。

示例: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理解: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理解:“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理解: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理解: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6.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理解:这里作者的用意在于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练,而不是嘲笑爱伦·坡的目光短浅。“太可惜了”,给人以遗憾的感觉。这样说,也注意到了听者的心理反映,让听者有亲切感。

课堂拓展:钱钟书语言精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本文外,你还知道哪些钱钟书的趣言妙语呢?请说出几句与大家共同分享。(自由发言)。

(2)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灵感》。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有致。

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引导美国朋友把目光逐步聚焦在中国的古诗——中国古代的抒情诗——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并注意调动听众的知识积累,时不时地进行对比,也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2.幽默风趣是钱钟书作品的一贯特点,我们写作时有意为之,可使作品收到特殊的效果。下面是一篇学生作文的一部分,语句不够幽默,请打破拘谨严肃、死板乏味的人物描写套路,重新写作,使它生动幽默,富有情趣。

“我的班主任个子较高,身材微瘦,虽然年轻,却已稀顶,幸亏周围头发还算茂密,才不至于让人误认为是一个老头。”

谈中国诗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七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本次说课将从教材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个部分来介绍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谈中国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言。《咬文嚼字》的思想建构在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上;《说“木叶”》可以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谈中国诗》文采飞扬,中外诗例信手拈来,令人视界大开。

整个演讲,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纲举目张、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又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及横扫了西方人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通过本文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了解中外诗歌的异同,掌握比较的方法,对我国诗歌鉴赏的理论高度有所提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学生,从能力与学生生活经验方面来看,其已有了高一一年对阅读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包括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对课外文章的充实等等,这些体验都是对这篇文艺评论性文章学习的一种良好的铺垫。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会非常吃力。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以他的睿智和渊博,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从认知结构、知识的纵深度来看,作者的引用语句的精妙与内涵以及比喻的妙用对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教学设计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在充分考虑教材和学情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和互助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和合作过程中带领学生把握作者行文的结构思想以及文章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分析他就精神和对待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感受作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妙趣横生的丰厚学术涵养。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并使学生能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所使用的引用、比喻之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流程的顺利展开都离不开得当的教学与学法,接下来介绍教法与学法的使用。

(一)教法。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变传统教学为师生或生生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课堂上要创设情境,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为学生铺路搭桥,点拨引导,令其学会自主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授课目的。

理论来源。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发展的建构主义思想也强调老师在设计教法和学法的时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基于以上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同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反复阅读,感知文本。本文写得典范古雅,行文布局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点拨引导,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要掌握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然后逐层展开,使文章跌宕生姿。

3.探究合作,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的旁征博引以及比喻的妙用,都要用心揣摩体会。

(二)学法。

必修五作为必修教材的“终结者”及选修教材的衔接者,承担着“授人以渔”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是:

1.自主研读法。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2.组织学生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3.拓展思维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

(三)课时安排。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进行课外搜集资料和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检查学生在字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交流印象中的钱钟书先生,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二课时重在研读文本,突破重难点,同时进行课外延伸。

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视听设备。导入新课时引播放郑愁予的旋律《错误》,配上问题设计,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自然的与文本进行链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2.孔子提出“不愤不启”的启发式教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是无法确切探测的“黑箱”。因此,利用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不仅方便快速,还能通过刺激反应推进课堂生成,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

4、教学过程。

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教学步骤:(共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以“香”引蝶—情景导入。

伴随ppt课件轻柔优美的音乐旋律播放郑愁予的《错误》(课件展示内容)之后,老师吟诵:

[设计意图]“花香蝶自来”,好的导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语言能力也能起到熏陶作用。本课采用配乐诵读,老师牵引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环节二: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这个环节意在突破整个文章的重难点,主要以课前准备作为铺垫,遵循循序渐进,步步深化的原则,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操作:

(一)引“人”入胜——印象作者。

(二)把握“脊骨”——研读文本。

(三)丰满“血肉”——深入探究。

(一)引“人”入胜——印象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作家资料及背景材料,老师加以补充,以便为理解文章奠定良好基础。在介绍作家时,不仅仅当其是枯燥的文学常识,而是把每一位作者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物,用他们的人格和精神激励我们的生活。这部分主要用讲故事方式来介绍,这样学生们会记忆深刻,对培养作文的思路也有帮助。

(二)把握“脊骨”——研读文本。

解读文本部分主要通过设置三个问题解读行文结构,理解作者利用对比把握中国诗的个性与普遍性的方法。真正明白作为“中国的”诗,它有哪些别具一格的特点,而如果不分国界,它们的共同之处又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问题的设置如下:

1、阅读思考——理行文思路。

(1)钱钟书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后概括归纳,老师请2-3位学生答并适当补充)(2—7段)。

(2)本文是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美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述中国诗的?(学生找答题段落,归纳)(第1段)。

(3)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第8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训练学生合作筛选信息以及概括归纳能力。

(4)小结:行文结构及中国诗的特点。

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及其一般规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特点:(突显个性和普遍性)。

篇幅简短,韵味悠长(形式)——“轻鸢剪掠”

富于暗示,引人遥思(技巧)——“微雕”艺术。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语言)——“中和之美”

无地心引力一蹴而至(构思)——“空中楼阁”

多社交诗,少宗教诗(内容)——“无甚差异”

2、讨论分析——解文法之妙。

学生分组讨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此部分重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丰满“血肉”——深入探究。

1、旁征博引。

这小节主要让学生找出文中引用的古今中外的例子,讨论分析,最后师生交流,概括作者这些引用的特点。

(1)感受丰富。

(2)感受巧妙。

(3)感受贴切。

设计意图:在读和品中感受作者引用的特点,通过阅读和鉴赏,激发学生对作者学养渊博的体悟。

2、妙用比喻。

通过问题“这篇文章钱先生用引用的方法,将观点议论地如此深入,那又如何让美国人听懂并心领神会的呢?文章在晦涩难懂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进入到比喻的分析,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比喻句子;投影所有比喻句并小结,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易把握的比喻,由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领略幽默大师的风范。

至此,教学重难点得以落实。

环节三:演练提升,课外延伸。

1.学以致用——演练提升。

结合所归纳的方法,欣赏下列比喻句,分析其妙处。(课件展示例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由学生欣赏,品读后口述完成。其设计旨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由此及彼——课外延伸。

鼻钟书所阐发的“中国诗的印象”,能引起你的共鸣吗?你认为中国诗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请结合自己阅读诗歌的体验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不仅温故而知新,还能进一步对中国诗歌的特点做纵深化的了解。)。

环节四:余韵留香,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第53页“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异同,看看相同大海背后的异国文化。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训练,既能检验学生的课堂吸收情况,又能训练写作表达能力,这对适应当前高考是很有好处的。

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微型教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把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对应教学过程,我设计板书如下:

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重逻辑性、启发性,循序渐进。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做了一些尝试。但在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方面做得不够。对于文章妙句和引用挖掘不深,如能更细微入至的思考,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

相关范文推荐

    转让合同三方协议(精选20篇)

    转让合同的有效性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如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等。以下是一份转让合同的参考范本,大家可以参考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甲方:乙方:丙方:

    就业协议书盖公章(通用19篇)

    在未来某个时点发生纠纷时,合同协议可以作为法律依据进行维权。对于初次接触合同协议的人来说,以下范文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一般是一式三份,即学校、学生、用人单

    开票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思考,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下面是一些富有启示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思路。第一段:开票室的重要性和基本职责(2

    孩子抚养费承诺书(优质14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应用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尽量避免简单地照搬和模仿。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范文范本,相信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很多想法和灵感。

    委托伤残鉴定申请书范文(18篇)

    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者参考和借鉴的优秀样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在以下的范文范本中,你可以发现不同风格和层次的写作范例,为自己的写作增添

    校园吸烟检讨书(专业21篇)

    通过写一份检讨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找到自我提升的途径。下面是一些感悟和感慨的检讨书摘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

    商业房回购协议书(汇总22篇)

    合同协议可以作为对双方关系的准确记录,提供争议解决的依据。合同协议是为了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保障交易的安全和合法性而订立的一种书面合同,它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

    家长学校读书活动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同样的错误。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前几天的单元测试中,我读

    工厂转岗培训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结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些有关培训心得体会的实用范文,供大家参考写作时可以借鉴运用。来到xx工厂这

    训词精神个人心得体会(汇总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值得收藏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