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字海

一个好的工作方案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能够量化工作成果。通过阅读以下工作方案范文,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府〔2018〕123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原则。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广东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成兴村强镇的发展工程和富裕农民的民生工程。

二是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三是企业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项目实施主体,发挥实施主体主观能动性,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是统筹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要和产业扶贫、产业园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既要发展产业,又要兼顾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优先扶持省定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地区,申报产业扶贫的项目优先安排项目资金;省级“一事一议”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19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扶持1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到2021年全省扶持3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00个特色农业专业镇,实现粤东西北地区全覆盖。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我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数走在全国前列。

(一)建设条件。

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具备条件的优先直接支持2277个省定贫困村和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建设内容。

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轻简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六是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省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一)省级职责。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审定批复;并具体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制定省财政资金分配和产业适宜区等规划,指导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工作。建设和维护“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信息管理平台,指导、督导项目实施,视项目进展情况组织项目抽验,对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评审、批复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支撑、宣传等工作的省本级资金项目。组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

(二)市级职责。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汇总本辖区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视本市实施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展情况组织抽验。审核推荐辖区内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

(三)县级职责。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总体责任,负责“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统筹规划、审批、监管和验收。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县(市、区)入库项目,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审核、汇总辖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部门。

(四)镇(乡)级职责。镇(乡)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五)行政村职责。协助镇(乡)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六)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乡)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七)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各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审批程序。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入库项目进行审核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市农业农村部门,市农业农村部门汇总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实施主体、镇(乡)人民政府、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一)资金来源。2019-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每年统筹整合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约10亿元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支持区域。统筹整合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的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和贫困山区,兼顾惠州市惠东县、龙门县、博罗县,肇庆市高要区、四会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和江门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等农业产业大县,鼓励符合条件的垦区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自筹建设资金,自行安排建设数量,并在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内备案实施方案,填报项目绩效。

(三)资金用途。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四)资金管理。省农业农村厅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省财政厅,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未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的资金,由省农业农村厅单独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提供省财政厅办理预算下达手续。县级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一)奖励措施。省农业农村厅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进度快、成效好的镇(乡)人民政府和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村委会或镇(乡)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执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执行。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认定情况将全省通报,并抄送有关市、县政府。

(二)惩罚措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拨付至县财政后,3个月内未完成项目审批和实施主体收到项目资金1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县级政府和实施主体,将给予通报,并对政府分管或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项目进展慢、绩效差的实施主体,将减少其他涉农资金安排。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实施主体,按程序取消资格,收回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同类资金项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已列为2019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镇(乡)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省农业农村厅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省财政厅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省级资金下达3个月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完成项目审批等工作。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二

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根据《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关于印发xx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试行)的通知》、区农业农村局《转发关于印发xx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和《关于征求xx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等文件要求,综合各镇(街)、区财政局和公开征求有关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xx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建设内容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xx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一)县级职责。

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

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

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

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

按照《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四、入库和审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需要在xx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进行入库申报,区、镇(街)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

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入库时间。

2020年、2021年实施项目分别在2020年2月10日前、2020年8月底前完成入库。

(三)审批程序1.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

审核通过评审的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xx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主体、镇(街)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xx区的建设资金按市、区3:7的比例筹集建设,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由区、镇级负担资金按照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分担,区级部分由农业农村局做好预算安排。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

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工作经费安排1.实施项目的前中后期工作经费(含会议,租车,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和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项目审计等相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使用农业农村局有关农村工作管理经费及公共事务管理经费。

每次半天分别为1000元、750元和500元;

专家组长按照正高标准。

3.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参照区农业农村局执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应标准向区农业农村局凭据报销。

(四)资金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区财政部门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参照《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

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

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区农业农村局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区、各镇(街)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

项目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向镇(街)。

人民政府提交项目相关资料,并配合做好绩效评价。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

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三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根据《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关于印发xx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试行)的通知》、区农业农村局《转发关于印发xx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和《关于征求xx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等文件要求,综合各镇(街)、区财政局和公开征求有关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xx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建设内容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xx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一)县级职责。

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

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

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

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

按照《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四、入库和审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需要在xx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进行入库申报,区、镇(街)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

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入库时间。

2020年、2021年实施项目分别在2020年2月10日前、2020年8月底前完成入库。

(三)审批程序1.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

审核通过评审的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xx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主体、镇(街)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xx区的建设资金按市、区3:7的比例筹集建设,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由区、镇级负担资金按照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分担,区级部分由农业农村局做好预算安排。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

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工作经费安排1.实施项目的前中后期工作经费(含会议,租车,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和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项目审计等相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使用农业农村局有关农村工作管理经费及公共事务管理经费。

每次半天分别为1000元、750元和500元;

专家组长按照正高标准。

3.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参照区农业农村局执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应标准向区农业农村局凭据报销。

(四)资金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区财政部门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参照《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

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

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区农业农村局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区、各镇(街)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

项目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向镇(街)。

人民政府提交项目相关资料,并配合做好绩效评价。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

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学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鄂教综治〔20-〕1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阵地防、环境防、机制防)建设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具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全面深入推进“七防工程”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常态落实和规划实施,不断深入推进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夯实校园安防基础,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为确保顺利推进并完成校园“七防工程”建设任务,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分管安全保卫的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研工部、教师工作部、校团委、校工会、计划财务处、教务处、保卫处、人事处、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基建与维修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负责人兼任。

(一)人防。

1.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核编定岗,落实“专职保卫干部人数不低于学校师生总人数的1‰”。加强保卫干部培养力度,为保卫干部职务职级晋升创造良好条件(人事处、组织部负责)。

2.优化校卫队外包管理体系,强化内招骨干队员素质培养,按“专职保卫人员不少于师生总人数的4‰”配齐配强校卫队(人事处、保卫处负责)。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配备要求,“按总体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队伍的培训,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及能力(人事处、组织部、学生处、研工部负责)。

4.建立完善党政办公室、学工部、保卫部、后勤保障处、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等多部门线上线下联防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校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健全门岗、楼栋管理员责任体系,重要部位、重点场所按要求配备保安员负责日常守护,重要岗位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党政办公室负责,保卫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配合)。

(二)物防。

5.改善保卫部门办公场所硬件设施建设。按需制定采购计划,安排专项经费配齐配足安防装备,确保“两校区4轮电动巡逻车不少于4辆,2轮电动巡逻车不少于16辆,机动车至少1辆”(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计划财务处、保卫处负责)。

6.按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及基本的灭火救援装备,安排专项消防维保经费,确定维保公司定期组织检测维修。贯彻落实《武汉工程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和消防安全周查制、月报制,落实隐患挂牌“清零”制度(保卫处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7.校内高地、陡坡、湖泊、水池、楼梯、楼顶、电梯、落地玻璃门、在建工地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推进实施“智慧交通项目”,设置规范的交通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标牌标线、交通信号灯、机动车测速装置、人行设施、分隔设施、停车设施和减速带等。严格执行校园行停车有关规定,不断优化校园交通秩序(保卫处负责,后勤保障处、基建与维修处、网络信息中心配合)。

8.制定完善《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建立责任人挂牌负责制,完善实验室安全巡查台账,实行隐患通报、督办整改、达标关停机制。贯彻执行《武汉工程大学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落实危险化学品“四无一保”(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和“五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帐)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废液仓库的建设与管理,坚持每个月月末集中收集一次实验室化学废液(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保卫处、基建与维修处、各学院配合)。

(三)技防。

9.按照国标gb/t28181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强化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公共区域覆盖率达到95%以上。论证并逐步在校园主要出入口、学生宿舍门口接入人脸识别系统。按照“明厨亮灶”要求,指导督促承包方加强食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保卫处负责,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后勤保障处、网络信息中心配合)。

10.落实校园“110”指挥中心24小时值守制度,施行视频图像采集、存储、报警、电子巡查及系统信息联动管理。严格执行视频资料查看、归档制度,视频资料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积极主动与校区公安机关沟通联系,按照“雪亮工程”的建设要求,论证推进校园视频图像采集系统、报警系统与公安机关监控、报警平台对接(保卫处负责)。

11.加强档案馆、图书馆、重要库房、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室、财务室、科研实验室等重点场所防范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和红外入侵报警装置全覆盖。试行在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负责,计划财务处配合)。

12.严格图书馆门禁系统管理,推进完成大化工楼门禁系统改造升级,试行并逐步完成校内学生宿舍门禁系统建设(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保卫处、学生处、图书馆、后勤保障处、基建与维修处配合)。

(四)心防。

13.结合20-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少于32个学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和安全导师队伍,遴选开设视频公开课,不断丰富教学形式,确保教学效果(教务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保卫处、法商学院配合)。

14.完成700平方米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装修搬迁工作,力争完成省示范中心达标验收工作。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引进力度,师生比达到1:3000。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按每年每生不低于15元标准划拨专项经费,每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至少30万元,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基建与维修处负责)。

15.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校内的宣传力度,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健康情景剧大赛等传统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知晓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各学院配合)。

16.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落实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预警机制,认真做好危机预防教育、危机前期识别、危机及时干预、跟踪干预、愈后鉴定等工作。大力开展危机干预预防教育,通过《大学阳光生活70问》、馨兰心理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橱窗、广播台、专家心理讲坛等,介绍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识别和防治常识,增强学生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形成预防与干预意识。认真落实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全覆盖(休学、参军及保留学籍学生除外),及时启动疑似阳性指标学生的重点筛查和访谈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各学院配合)。

(五)阵地防。

17.贯彻落实《中共武汉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思想价值引领真正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挥课堂、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网络育人长效机制。深化“1+x”全员导师制,打造“三全育人”工作品牌(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18.结合20-年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的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教务处负责,各学院配合)。

19.严格落实《武汉工程大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武汉工程大学舆情处置工作管理办法》,实行外宣统一归口管理、内宣责任审核制度,实行舆情周报制,重点对涉及学校的各类外宣信息进行跟踪关注,强化正面引导。严格执行《武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审批管理规定》《社团活动管理审批规定》,强化活动背景、内容、受邀人员的基本审查,有效防止各类组织对校园的渗透(宣传部负责,校团委、网络信息中心、学工部、保卫部、研工部、科学技术发展院配合)。

20.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贯彻执行《武汉工程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武汉工程大学课堂教学八项规定》,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大力开展校级教学名师和师德师风标兵等典型评选活动(教师工作部负责,校工会、各学院配合)。

21.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治理水平。贯彻落实《武汉工程大学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校园网实名认证制度,对学校各网站、域名、单位上网账号、服务器上网账号等实行等级备案制度。施行网络信息安全月报,定期通报重点风险点和风险单位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积极参与湖北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遴选一批师生宣传骨干,建立网评员队伍,做好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积极打造校园“绿色网络”空间(网络信息中心、宣传部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六)环境防。

22.加大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加强既有楼宇、人文景观和历史性建筑物的命名与保护工作,将“工程大”精神物化到具体的山、水、园、林、路之中,实现校园建筑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推进“一院一品”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基建与维修处、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后勤保障处负责,各学院配合)。

23.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贯彻执行《武汉工程大学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深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特色化、品牌化(宣传部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24.加强校内学生公寓建设及管理。通过新建和整合两校区办学资源,逐步按学院、年级、专业、班级、男生、女生相对集中分寝室、分楼层、分楼栋居住。强化学生宿舍日常管理,严格落实辅导员入住和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制度,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体系,按楼栋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同时注重发挥好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在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作用(学生处、基建与维修处、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后勤保障处负责,相关二级单位配合)。

25.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对校内各类住房和外来人口进行清理登记、规范管理,对校园周边摆摊设点等乱象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校园各类违法小广告综合治理,加大防范、清理、打击力度(保卫处负责,后勤保障处、基建与维修处配合)。

(七)机制防。

26.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加强信息情报收集、报送、研判、处置工作,密切与公安、国安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依法依规及时处理好师生矛盾纠纷和敏感案(事)件。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做到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党政办公室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7.难点问题攻坚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校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因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协调地方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方案,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加快推进,确保工作成效(党政办公室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8.关键节点防控机制。落实“三个节点”安全告知教育和安全责任书签订制度,与每位学生在寒暑假三个节点(放假前、假期中、开学初)签订《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告知书》《武汉工程大学安全责任书》。围绕开学季、毕业季等重点时段,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作用,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好周日晚点名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学生请销假登记(学生处负责,各学院配合)。

29.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出台《武汉工程大学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1+n”大安全工作模式,分级分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预案可操作性演练,完善评价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处置、舆论引导、信息报送“三管齐下”的要求(党政办公室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30.考核奖惩联动机制。完善《武汉工程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与奖惩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按约束目标和共性目标分类纳入学校对二级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干部考核任用征求综治部门意见制度,对履职尽责不到位导致任内发生严重影响学校安全稳定重大问题的,实施综治“一票否决"(保卫处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一)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是青年大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创造平安校园,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部门)要紧紧围绕学生、教师、校园三个要素,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把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

(二)强化工作保障,精心组织实施。各单位(部门)要按照综合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定期专题研究,确保顺利推进,完成“七防工程”建设任务。对照建设要求,及时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路线图、时间表,把握好重点任务、优先顺序、推进方式,提出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和时间安排,做到科学设计、分类施策、务实操作,务求实效。

(三)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建设实效。学校“七防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结合春秋开学季重点督查和常态化督查,建立指导、督办、评估、通报机制,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加快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对工作进展迅速、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部门)将通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任务进展滞后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内容。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府〔2018〕123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原则。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广东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成兴村强镇的发展工程和富裕农民的民生工程。

二是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三是企业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项目实施主体,发挥实施主体主观能动性,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是统筹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要和产业扶贫、产业园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既要发展产业,又要兼顾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优先扶持省定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地区,申报产业扶贫的项目优先安排项目资金;省级“一事一议”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19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扶持1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到2021年全省扶持3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00个特色农业专业镇,实现粤东西北地区全覆盖。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我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数走在全国前列。

(一)建设条件。

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具备条件的优先直接支持2277个省定贫困村和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建设内容。

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轻简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提高供给精准和有效性;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六是推广一批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推广,鼓励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省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

(一)省级职责。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审定批复;并具体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制定省财政资金分配和产业适宜区等规划,指导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工作。建设和维护“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信息管理平台,指导、督导项目实施,视项目进展情况组织项目抽验,对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评审、批复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支撑、宣传等工作的省本级资金项目。组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

(二)市级职责。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汇总本辖区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视本市实施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展情况组织抽验。审核推荐辖区内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

(三)县级职责。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总体责任,负责“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统筹规划、审批、监管和验收。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县(市、区)入库项目,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审核、汇总辖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部门。

(四)镇(乡)级职责。镇(乡)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五)行政村职责。协助镇(乡)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六)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乡)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七)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各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审批程序。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入库项目进行审核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市农业农村部门,市农业农村部门汇总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实施主体、镇(乡)人民政府、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一)资金来源。2019-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每年统筹整合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约10亿元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支持区域。统筹整合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的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和贫困山区,兼顾惠州市惠东县、龙门县、博罗县,肇庆市高要区、四会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和江门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等农业产业大县,鼓励符合条件的垦区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自筹建设资金,自行安排建设数量,并在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内备案实施方案,填报项目绩效。

(三)资金用途。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四)资金管理。省农业农村厅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省财政厅,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未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的资金,由省农业农村厅单独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提供省财政厅办理预算下达手续。县级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一)奖励措施。省农业农村厅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进度快、成效好的镇(乡)人民政府和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村委会或镇(乡)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执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执行。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认定情况将全省通报,并抄送有关市、县政府。

(二)惩罚措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拨付至县财政后,3个月内未完成项目审批和实施主体收到项目资金1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县级政府和实施主体,将给予通报,并对政府分管或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项目进展慢、绩效差的实施主体,将减少其他涉农资金安排。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实施主体,按程序取消资格,收回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同类资金项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已列为2019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镇(乡)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省农业农村厅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省财政厅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省级资金下达3个月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完成项目审批等工作。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文)和《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珠委办字〔2019〕56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围绕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20年开始,连续3年,结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3-5个村创建“一村一品”样板村,样板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所在村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0%以上,努力使每一个样板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到2022年全市扶持1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个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

(一)建设条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2.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支持。

3.组织保障有力。区、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建设任务。各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沙田水乡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乡村产业特色村、镇,专业村、镇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

各区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1.做精做特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各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2.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实施“三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高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推动一批产业融合。要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乡村慢行道建设、农事体验、乡村节庆活动等乡村振兴举措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康养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方案、认定办法与资金使用管理、对约束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对各区推荐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候选专业村镇进行评选,达到认定办法要求的,纳入市级专业村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二)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总体责任,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监管,组织项目验收。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批,并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组织、审核、汇总辖区专业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级职责。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并申报入库,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组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工作,并提供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表决书;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村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绩效自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提前谋划布局,严格程序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各区、镇要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落实公开公示、审核把关等程序。区、镇责任部门要扎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入库、审核、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推荐专业村、镇的认定工作。

(三)做好绩效评价。各区要负责组织项目所在村镇和实施主体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绩效自评和验收考评。市农业农村局年终对约束性任务开展绩效考核,市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创新示范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营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五)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涉农投资和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大批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优质示范课堂。

以高质量示范课堂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机制为保障,以高标准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推进思政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格局、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展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1、推动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2、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发展、管理考核等。

3、提升高校马克思***建设水平。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四

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为了全面做好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根据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中共xx县纪委十五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重点,狠抓落实,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我会党风廉政建设,为顺利实施残疾人“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以勤政、廉政、善政为目标,深化廉政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责任体系,强化权力监督,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努力建设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一)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1、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纪委十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反腐倡廉建设会议精神,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检查。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落实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强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推动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彻底改掉“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领导班子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导班子,为残疾人工作争先创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全力保证残疾人工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有效作为,确保各项残疾人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强化对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实施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残保金征收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1、切实加强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规则,逐步把残联机关建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战斗集体。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定期下访和定期接访制度,围绕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确定调研主题,改进调研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倾听残疾人意见、了解残疾人诉求,积极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与严明纪律、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结合起来,以作风建设推进工作开展,以工作推进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2、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与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先进、对标发展,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成果专项检查和从严治党专项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落地见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从实,边学习讨论、边调研排查、边改进提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内部管理,着力解决残疾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管理和工作效能,努力建设服务型和人民群众满意型机关。

3、深入开展“残联改革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部署要求,以进一步密切与广大残疾人血肉联系为主抓手,以“强三性、去四化”为主线,以“讲政治、强基层、转作风、‘专兼挂’、广代表、助小康、信息化、聚主业”为重点,研究制定市残联改革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专项活动,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键点发力,通过破解难点问题,促进工作整体提升。

(三)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

1、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不少于12次,班子领导要带头学习,认真记录学习笔记。扎实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

2、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八项规定。要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条实施办法、市委十二条落实意见和县委十二条实施意见以及我县制定的反对“四风”方面的制度规定,提高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政治素养能力和党风廉政工作的能力,提高了勤政廉政为民服务的意识。

3、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行党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扎实做好党务公开工作,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围绕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事项,深入实施政务公开,编制残联政务公开目录,对可以公开的政务信息要通过新闻媒体、残联网站和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公开,不定期发布。通过参加《政风行风热线》和设置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把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务求实效,确保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在全市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结合残联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残疾人证办理、残保金征收、残疾人民生项目等廉政风险点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控机制,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不断完善行政权利和公共服务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预防腐败的制度防线。

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年内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作出部署安排。认真做好20-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任务明确、履责有依、问责有据。

2、规范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机制,坚持单位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由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3、坚持“两会”制度。年内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不少于1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监督。支部要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4、完善廉政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杜绝以权谋私行为。完善廉政建设考核评估体系,为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建立廉政档案,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年终考核评比中,坚持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健全对干部推荐、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环节的监督办法,坚决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5、落实“一岗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一把手”要带好班子,领好队伍,全面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班子成员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管工作紧密结合,全面部署,分责落实,严格考核。

6、落实请示报告制度。落实专题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本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党风廉政建设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和纪委请示报告。对上级巡视、巡查、监督检查工作中反馈的问题,认真整改,堵塞漏洞,建章立制。

(五)坚持惩防并举,完善惩防体系。

1、建立完善惩防体系。切实贯彻上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会实际,制定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的具体落实办法,促进惩防体系建设,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2、认真开展廉政谈心谈话。研究制定廉政谈心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谈心谈话活动,每半年,主要负责人要和班子成员至少开展1次廉政谈心谈话;每个季度,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人员至少开展1次廉政谈心谈话,通过廉政谈心谈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团结,促进工作。

3、完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推行干部问责制,定期开展作风建设检查,设立举报电话,强化群众参与监督,共同发挥惩防体制有效作用,杜绝吃、拿、卡、要、报等不良现象。

4、加大惩处力度。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决不姑息纵容,发现一起,上报一起、查处一起,并积极配合纪检机关做好侦察工作。事后及时在单位内通报案情、总结教训、查漏堵缺、提出对策,发挥警示作用,促进廉政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党组的总体工作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同残疾人工作要点结合进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为切实加强领导,成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二)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要认真抓好承担反腐倡廉任务的落实,制定落实方案,强化落实措施,积极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按照责任分解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推动责任、任务落实。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为政不廉、作风不实、以权谋私、效能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五

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大批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优质示范课堂。

以高质量示范课堂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机制为保障,以高标准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推进思政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格局、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展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1、推动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2、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发展、管理考核等。

3、提升高校马克思***建设水平。

4、召开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拟于20-年下半年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全面交流展示各地各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六

肇庆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根据《中共肇庆市委办公室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五年(2018-2022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肇办字〔2018〕46号)和《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肇府函〔2019〕328号)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条件及建设目标。

(一)建设条件。

(二)建设目标。

扶大扶强我市富民兴村产业,2019年择优扶持2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先行试点,每个项目安排建设资金200万元。2020-2021年度,将根据各地建设情况择优扶持一批专业村镇,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力争我市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数走在全省前列。

二、建设标准。

(一)主导产业突出。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6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50%以上,贫困地区可分别放宽到40%和30%以上。专业镇主导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3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农户总数30%以上,贫困地区可分别放宽到20%以上。

(二)实现绿色发展。主导产品必须有注册商标,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要求。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专业村镇可适当放宽标准。

(三)联农带农效果好。专业村、专业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所在镇、所在县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贫困地区可放宽到5%以上。

(四)组织化程度高。专业村镇成立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数占专业村、专业镇从业农户数比重分别为40%和30%以上,贫困地区可分别放宽到30%和20%以上,并与专业批发市场有效对接,或与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联合体。

三、职责分工。

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建设。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制定《肇庆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审定批复。指导、督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实施,视项目进展情况组织项目抽查,并组织考核验收。评审、批复用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支撑、宣传等工作的市本级资金项目,制定市级财政资金分配方案。审核推荐辖区内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

(二)县级职责。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总体责任。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统筹规划、审核上报及监管,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对辖区内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内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示范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乡)级职责。镇(乡)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每月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协助镇(乡)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乡)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六)其他部门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四、项目推荐和审批。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市级资金。镇(乡)人民政府和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做好示范项目的审核推荐、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审批。

(一)项目推荐。推荐的项目必须是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入库的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

(二)审批程序。镇(乡)人民政府和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报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对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择优选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

五、资金及使用管理。

(一)资金来源。市级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整合的省、市级各类涉农资金。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资金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书面征求市财政局意见后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审批。市级财政根据市政府批复文件按规定下达补助资金。县级收到补助资金文件后,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

六、奖惩措施  。

(一)奖励措施。市农业农村局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建设进度快、成效好的县(市、区)和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村或镇(乡),优先考虑下一年度涉农资金安排。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认定管理办法》执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执行。

(二)惩罚措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实施主体后,1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县级政府和实施主体,将给予通报,并对政府分管或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项目进展慢、绩效差的实施主体,将减少其他涉农资金安排。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实施主体,按程序取消资格,收回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年内不得申报同类资金项目,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乡)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加快项目进度,严格时间要求。市级财政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

(三)严格资金管理,防控廉政风险。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项目实施主体须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账。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实施主体专款专用,建立定时或不定时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抽查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各级、各相关单位要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建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廉政责任。

(四)提前谋划布局,做好项目储备。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继续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易于培育壮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储备,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专业村镇建设任务。

(五)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接受监督。项目批准实施后,项目所在镇(乡)人民政府要及时将项目建设相关信息(包括项目实施主体名称、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内容、资金使用安排、监督电话等)在当地村委会公示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八、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七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我们要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进一步明确全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建设内容和目标,切实做好“美好乡村”创建村考核验收工作,按照《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任务分解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一)宣传动员。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全力推进工作。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美好乡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为了全面做好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根据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中共xx县纪委十五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重点,狠抓落实,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我会党风廉政建设,为顺利实施残疾人“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以勤政、廉政、善政为目标,深化廉政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责任体系,强化权力监督,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努力建设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一)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1、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纪委十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反腐倡廉建设会议精神,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检查。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落实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强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推动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彻底改掉“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领导班子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导班子,为残疾人工作争先创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全力保证残疾人工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有效作为,确保各项残疾人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强化对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实施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残保金征收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1、切实加强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规则,逐步把残联机关建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战斗集体。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定期下访和定期接访制度,围绕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确定调研主题,改进调研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倾听残疾人意见、了解残疾人诉求,积极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与严明纪律、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结合起来,以作风建设推进工作开展,以工作推进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2、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与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先进、对标发展,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成果专项检查和从严治党专项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落地见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从实,边学习讨论、边调研排查、边改进提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内部管理,着力解决残疾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管理和工作效能,努力建设服务型和人民群众满意型机关。

3、深入开展“残联改革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部署要求,以进一步密切与广大残疾人血肉联系为主抓手,以“强三性、去四化”为主线,以“讲政治、强基层、转作风、‘专兼挂’、广代表、助小康、信息化、聚主业”为重点,研究制定市残联改革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专项活动,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键点发力,通过破解难点问题,促进工作整体提升。

(三)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

1、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不少于12次,班子领导要带头学习,认真记录学习笔记。扎实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

2、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八项规定。要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条实施办法、市委十二条落实意见和县委十二条实施意见以及我县制定的反对“四风”方面的制度规定,提高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政治素养能力和党风廉政工作的能力,提高了勤政廉政为民服务的意识。

3、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行党务公开的有关规定,扎实做好党务公开工作,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围绕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事项,深入实施政务公开,编制残联政务公开目录,对可以公开的政务信息要通过新闻媒体、残联网站和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公开,不定期发布。通过参加《政风行风热线》和设置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把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务求实效,确保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在全市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结合残联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残疾人证办理、残保金征收、残疾人民生项目等廉政风险点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控机制,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不断完善行政权利和公共服务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预防腐败的制度防线。

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年内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作出部署安排。认真做好20-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任务明确、履责有依、问责有据。

2、规范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机制,坚持单位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由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3、坚持“两会”制度。年内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不少于1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监督。支部要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4、完善廉政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杜绝以权谋私行为。完善廉政建设考核评估体系,为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建立廉政档案,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年终考核评比中,坚持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健全对干部推荐、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环节的监督办法,坚决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5、落实“一岗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一把手”要带好班子,领好队伍,全面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班子成员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管工作紧密结合,全面部署,分责落实,严格考核。

6、落实请示报告制度。落实专题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本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党风廉政建设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和纪委请示报告。对上级巡视、巡查、监督检查工作中反馈的问题,认真整改,堵塞漏洞,建章立制。

(五)坚持惩防并举,完善惩防体系。

1、建立完善惩防体系。切实贯彻上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会实际,制定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的具体落实办法,促进惩防体系建设,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2、认真开展廉政谈心谈话。研究制定廉政谈心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谈心谈话活动,每半年,主要负责人要和班子成员至少开展1次廉政谈心谈话;每个季度,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人员至少开展1次廉政谈心谈话,通过廉政谈心谈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团结,促进工作。

3、完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推行干部问责制,定期开展作风建设检查,设立举报电话,强化群众参与监督,共同发挥惩防体制有效作用,杜绝吃、拿、卡、要、报等不良现象。

4、加大惩处力度。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决不姑息纵容,发现一起,上报一起、查处一起,并积极配合纪检机关做好侦察工作。事后及时在单位内通报案情、总结教训、查漏堵缺、提出对策,发挥警示作用,促进廉政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党组的总体工作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同残疾人工作要点结合进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为切实加强领导,成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二)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要认真抓好承担反腐倡廉任务的落实,制定落实方案,强化落实措施,积极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按照责任分解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推动责任、任务落实。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为政不廉、作风不实、以权谋私、效能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文)和《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珠委办字〔2019〕56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围绕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20年开始,连续3年,结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3-5个村创建“一村一品”样板村,样板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所在村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0%以上,努力使每一个样板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到2022年全市扶持1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个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

(一)建设条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2.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支持。

3.组织保障有力。区、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建设任务。各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沙田水乡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乡村产业特色村、镇,专业村、镇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

各区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1.做精做特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各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2.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实施“三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高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推动一批产业融合。要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乡村慢行道建设、农事体验、乡村节庆活动等乡村振兴举措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康养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方案、认定办法与资金使用管理、对约束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对各区推荐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候选专业村镇进行评选,达到认定办法要求的,纳入市级专业村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二)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总体责任,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监管,组织项目验收。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批,并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组织、审核、汇总辖区专业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级职责。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并申报入库,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组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工作,并提供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表决书;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村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绩效自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提前谋划布局,严格程序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各区、镇要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落实公开公示、审核把关等程序。区、镇责任部门要扎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入库、审核、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推荐专业村、镇的认定工作。

(三)做好绩效评价。各区要负责组织项目所在村镇和实施主体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绩效自评和验收考评。市农业农村局年终对约束性任务开展绩效考核,市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创新示范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营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五)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涉农投资和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为扎实推进文化燎原“五个一百”行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把大谢集打造成农业强镇、工业新镇、环境美镇、文明村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1、总体目标:。

以弘扬大谢集镇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主线,通过三年的努力,在全镇形成“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特色”的“一村一品”群众文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自办”的长效发展机制,打造特色文化品质之村,打响“全国文明村镇”品牌。

2、分步实施目标:根据试点为先,统筹推进的原则,确定分步聚实施目标。

xxxx年(发展18个村),因村制宜,培养、发展、规范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和品牌,培育8秧歌特色村、6个锁呐特色村等特色村,4个健身操特色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模式,年底覆盖率达到20%。xxxx年(发展12个村),着力培养、培训、发展活动项目和内容,使全镇40%以上的村都有自己的活动队伍和场所。xxxx年(发展30个村),覆盖率达到80%,全镇60个村达到“一村一品”的群众文化活动目标。

3、特色文化品质之村标准:特色文化品质之村的标准是“五好”,即“五大文化”建设好,“五大文化”建设内容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好,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和一批活动设施;文化队伍建设好,有一个文化带头人和一支业余文化队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有一个特色文化活动项目;文化活动机制好,有一个长效的文化活动机制,活动经费有保障。

(一)借力发展,完善文化阵地硬件设施。坚持项目推动,针对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设施投入后继乏力的现状,把阵地完善工程与省体育强村、先进文化村及农家乐特色村创建工程相结合,完善一批文化设施;坚持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现有文化活动场所、橱窗,设立大石车灯陈列室、文艺活动演练厅及文化长廊等阵地,努力实现一室多用。

(二)注重特色,组建特色文化活动网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今年,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底子厚、基础深、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先试先行。谢集管区发展3个村,以谢集北门秧歌队和王胡同秧歌队表演为龙头,积极探索发展山东邦子、快书文化项目;昌邑管区发展2个村,重点是组建侯花园锁呐队、前昌邑健身操队等队伍;大刘管区发展2个村,重点在大刘村、前贺村、组建秧歌队等队伍。树立发展典型,以点带面,总结推广,逐年发展,使每个行政村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最终建立覆盖全镇的“一村一品”群众文化活动网络。

(三)搭建平台,发挥特色文化凝聚和导向作用。加强对村级特色文化培育的培训指导,试点村每月举行一次活动,每季召开一次全镇特色文化发展交流会,每年策划一次大谢集特色文化一台戏,做到周有训练、月有活动、季有交流、年有会演,着力唱响培育特色文化,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对本地文化的传承作用,使人们在交流情感、分享快乐的同时,既陶冶了情操,又凝聚了人心,既提高了群体素质,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特色文化“一村一品”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福宝,副组长:张彦磊、冯长伟,成员:邵成印、郝文山、闻艳、祝涛、姚明元、翟中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文化站,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督查落实和考核评比等工作。镇文化站要抓好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的调查摸底和乡土文化人才登记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各村主要负责人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稳定”的理念,把“一村一品”文化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发展目标、完成时间、步骤和责任人,努力形成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

2、政策激励,形成合力。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制定激励政策。组建特色文体队伍,实现统一服装的,奖1000元/村。以上各项年底通过镇考核组验收的,统一发放奖励资金;被评为特色文化品质之村的,给予适当鼓励。充分发挥镇财政资金导向、聚合作用,鼓励扶持热心公益事业和先富起来的农户投资兴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积极发挥乡村文化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

3、健全制度,狠抓落实。为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建立班子成员联系试点村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工作推进;并把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工程列入村主要干部业绩考核内容,酌情予以加分,确保完成任务。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学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鄂教综治〔20-〕1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阵地防、环境防、机制防)建设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具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全面深入推进“七防工程”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常态落实和规划实施,不断深入推进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夯实校园安防基础,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为确保顺利推进并完成校园“七防工程”建设任务,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分管安全保卫的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研工部、教师工作部、校团委、校工会、计划财务处、教务处、保卫处、人事处、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基建与维修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负责人兼任。

(一)人防。

1.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核编定岗,落实“专职保卫干部人数不低于学校师生总人数的1‰”。加强保卫干部培养力度,为保卫干部职务职级晋升创造良好条件(人事处、组织部负责)。

2.优化校卫队外包管理体系,强化内招骨干队员素质培养,按“专职保卫人员不少于师生总人数的4‰”配齐配强校卫队(人事处、保卫处负责)。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配备要求,“按总体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队伍的培训,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及能力(人事处、组织部、学生处、研工部负责)。

4.建立完善党政办公室、学工部、保卫部、后勤保障处、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等多部门线上线下联防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校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健全门岗、楼栋管理员责任体系,重要部位、重点场所按要求配备保安员负责日常守护,重要岗位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党政办公室负责,保卫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配合)。

(二)物防。

5.改善保卫部门办公场所硬件设施建设。按需制定采购计划,安排专项经费配齐配足安防装备,确保“两校区4轮电动巡逻车不少于4辆,2轮电动巡逻车不少于16辆,机动车至少1辆”(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计划财务处、保卫处负责)。

6.按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及基本的灭火救援装备,安排专项消防维保经费,确定维保公司定期组织检测维修。贯彻落实《武汉工程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和消防安全周查制、月报制,落实隐患挂牌“清零”制度(保卫处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7.校内高地、陡坡、湖泊、水池、楼梯、楼顶、电梯、落地玻璃门、在建工地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推进实施“智慧交通项目”,设置规范的交通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标牌标线、交通信号灯、机动车测速装置、人行设施、分隔设施、停车设施和减速带等。严格执行校园行停车有关规定,不断优化校园交通秩序(保卫处负责,后勤保障处、基建与维修处、网络信息中心配合)。

8.制定完善《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建立责任人挂牌负责制,完善实验室安全巡查台账,实行隐患通报、督办整改、达标关停机制。贯彻执行《武汉工程大学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落实危险化学品“四无一保”(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和“五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帐)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废液仓库的建设与管理,坚持每个月月末集中收集一次实验室化学废液(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保卫处、基建与维修处、各学院配合)。

(三)技防。

9.按照国标gb/t28181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强化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公共区域覆盖率达到95%以上。论证并逐步在校园主要出入口、学生宿舍门口接入人脸识别系统。按照“明厨亮灶”要求,指导督促承包方加强食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保卫处负责,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后勤保障处、网络信息中心配合)。

10.落实校园“110”指挥中心24小时值守制度,施行视频图像采集、存储、报警、电子巡查及系统信息联动管理。严格执行视频资料查看、归档制度,视频资料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积极主动与校区公安机关沟通联系,按照“雪亮工程”的建设要求,论证推进校园视频图像采集系统、报警系统与公安机关监控、报警平台对接(保卫处负责)。

11.加强档案馆、图书馆、重要库房、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室、财务室、科研实验室等重点场所防范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和红外入侵报警装置全覆盖。试行在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负责,计划财务处配合)。

12.严格图书馆门禁系统管理,推进完成大化工楼门禁系统改造升级,试行并逐步完成校内学生宿舍门禁系统建设(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保卫处、学生处、图书馆、后勤保障处、基建与维修处配合)。

(四)心防。

13.结合20-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少于32个学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和安全导师队伍,遴选开设视频公开课,不断丰富教学形式,确保教学效果(教务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保卫处、法商学院配合)。

14.完成700平方米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装修搬迁工作,力争完成省示范中心达标验收工作。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引进力度,师生比达到1:3000。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按每年每生不低于15元标准划拨专项经费,每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至少30万元,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基建与维修处负责)。

15.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校内的宣传力度,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健康情景剧大赛等传统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知晓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各学院配合)。

16.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落实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预警机制,认真做好危机预防教育、危机前期识别、危机及时干预、跟踪干预、愈后鉴定等工作。大力开展危机干预预防教育,通过《大学阳光生活70问》、馨兰心理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橱窗、广播台、专家心理讲坛等,介绍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识别和防治常识,增强学生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形成预防与干预意识。认真落实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全覆盖(休学、参军及保留学籍学生除外),及时启动疑似阳性指标学生的重点筛查和访谈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各学院配合)。

(五)阵地防。

17.贯彻落实《中共武汉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思想价值引领真正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挥课堂、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网络育人长效机制。深化“1+x”全员导师制,打造“三全育人”工作品牌(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18.结合20-年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的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教务处负责,各学院配合)。

19.严格落实《武汉工程大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武汉工程大学舆情处置工作管理办法》,实行外宣统一归口管理、内宣责任审核制度,实行舆情周报制,重点对涉及学校的各类外宣信息进行跟踪关注,强化正面引导。严格执行《武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审批管理规定》《社团活动管理审批规定》,强化活动背景、内容、受邀人员的基本审查,有效防止各类组织对校园的渗透(宣传部负责,校团委、网络信息中心、学工部、保卫部、研工部、科学技术发展院配合)。

20.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贯彻执行《武汉工程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武汉工程大学课堂教学八项规定》,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大力开展校级教学名师和师德师风标兵等典型评选活动(教师工作部负责,校工会、各学院配合)。

21.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治理水平。贯彻落实《武汉工程大学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校园网实名认证制度,对学校各网站、域名、单位上网账号、服务器上网账号等实行等级备案制度。施行网络信息安全月报,定期通报重点风险点和风险单位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积极参与湖北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遴选一批师生宣传骨干,建立网评员队伍,做好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积极打造校园“绿色网络”空间(网络信息中心、宣传部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六)环境防。

22.加大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加强既有楼宇、人文景观和历史性建筑物的命名与保护工作,将“工程大”精神物化到具体的山、水、园、林、路之中,实现校园建筑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推进“一院一品”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基建与维修处、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后勤保障处负责,各学院配合)。

23.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贯彻执行《武汉工程大学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深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特色化、品牌化(宣传部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24.加强校内学生公寓建设及管理。通过新建和整合两校区办学资源,逐步按学院、年级、专业、班级、男生、女生相对集中分寝室、分楼层、分楼栋居住。强化学生宿舍日常管理,严格落实辅导员入住和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制度,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体系,按楼栋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同时注重发挥好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在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作用(学生处、基建与维修处、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后勤保障处负责,相关二级单位配合)。

25.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对校内各类住房和外来人口进行清理登记、规范管理,对校园周边摆摊设点等乱象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校园各类违法小广告综合治理,加大防范、清理、打击力度(保卫处负责,后勤保障处、基建与维修处配合)。

(七)机制防。

26.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加强信息情报收集、报送、研判、处置工作,密切与公安、国安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依法依规及时处理好师生矛盾纠纷和敏感案(事)件。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做到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党政办公室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7.难点问题攻坚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校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因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协调地方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方案,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加快推进,确保工作成效(党政办公室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8.关键节点防控机制。落实“三个节点”安全告知教育和安全责任书签订制度,与每位学生在寒暑假三个节点(放假前、假期中、开学初)签订《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告知书》《武汉工程大学安全责任书》。围绕开学季、毕业季等重点时段,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作用,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好周日晚点名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学生请销假登记(学生处负责,各学院配合)。

29.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出台《武汉工程大学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1+n”大安全工作模式,分级分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预案可操作性演练,完善评价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处置、舆论引导、信息报送“三管齐下”的要求(党政办公室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30.考核奖惩联动机制。完善《武汉工程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与奖惩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按约束目标和共性目标分类纳入学校对二级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干部考核任用征求综治部门意见制度,对履职尽责不到位导致任内发生严重影响学校安全稳定重大问题的,实施综治“一票否决"(保卫处负责,各二级单位配合)。

(一)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是青年大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创造平安校园,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部门)要紧紧围绕学生、教师、校园三个要素,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把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

(二)强化工作保障,精心组织实施。各单位(部门)要按照综合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定期专题研究,确保顺利推进,完成“七防工程”建设任务。对照建设要求,及时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路线图、时间表,把握好重点任务、优先顺序、推进方式,提出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和时间安排,做到科学设计、分类施策、务实操作,务求实效。

(三)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建设实效。学校“七防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结合春秋开学季重点督查和常态化督查,建立指导、督办、评估、通报机制,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加快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工作,对工作进展迅速、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部门)将通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任务进展滞后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内容。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大批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优质示范课堂。

以高质量示范课堂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机制为保障,以高标准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推进思政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格局、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展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1、推动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2、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发展、管理考核等。

3、提升高校马克思***建设水平。

4、召开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拟于20-年下半年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全面交流展示各地各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一村一品”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本建设工作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信息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实施“百村行动、千村推进”示范工程。通过县区抓规模主导产业,乡镇抓区域性支柱产业,村级抓名特优新产业,积聚品种、技术、项目和政策,做大基地规模,以点连线,扩线成带,辐射成圈,提升产业档次,放大示范效应,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努力形成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具有x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目前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达114个,其中种植业64个,养殖业24个,林业26个,省级专业示范村达8个。计划到x年,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到50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44%,争取获得国家级、省级示范村分别达1个、20个以上。x年计划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其中省级4个。

1、示范村主导产业范围。从事种植业为主的村包括林木、果品、蔬菜及花卉等各类经济作物;从事养殖业为主的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包括以农林牧渔各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生产加工;从事农产品运销业为主的包括各类农副产品的运输、储藏、批发、销售;从事劳务输出产业为主的,要就业地点集中,从事行业专一;从事乡村旅游业为主的,要特色鲜明,产业突出;从事非农产业生产加工为主的,其主要经营场所要以行政村为中心,且对本村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列为市级示范村必须具有上述产业范围之一作为主导产业。

2、示范村标准。

(1)产品质量标准:强力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食用农产品全面实行无公害化生产,有条件地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认证;主导产品推行品牌化开发,竞争力和效益明显提高。

(2)从业户数标准: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示范村,参与农户占该村总户数的50%以上:从事其他类型行业的示范村,参与农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30%以上。

(3)农户收入标准:示范村参与农户从事“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收入占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其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以上,且增幅高于平均数2个百分点。

市级示范村组织申报工作由各县区农委牵头负责。根据乡镇申报,县区农委会同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实地考察后,提出推荐意见上报市农委。市农委会同市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审批。各地于6月20日前完成申报。经市审批确定的市级示范村,在有关媒体公示无异议后,下文公布。

1、加强舆论宣传,规划先行。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浓厚氛围,促其发展。按照“一村一策、因村制宜”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大范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有地域特色、有产业基础、有技术支撑、有龙头带动的发展规划。针对每个村制定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发展目标。

2、壮大主导产业,分类指导。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重点打造“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模块”,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集群。积极发农村二、三产业,因地制宜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和农民就业领域。实行分类指导,一类市级示范村,要积极引导其向深层次发,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二类有一定基础的推进村,要重点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向示范村迈进;三类产业基础较差的滞后村,要重点引导其尽快选择适应市场要求,农民又能接受,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向推进村迈进。

3、推动村企对接,提升档次。推动“一村一品”向特色产品+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发展。重点打造一批年产值达30亿、50亿、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加工值达50亿元的园区,大力发“龙型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行“村企对接”和“村村联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整村带动专业村5个、4个、3个、2个以上,形成产销紧密,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村村联运,尽快形成一乡(镇)一品、多乡(镇)一品。鼓励成立自己的专业化合作组织,联结大户,联运农户。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乡村旅游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认定工作,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4、强化科技支撑,典型引路。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充分利用科教资源的优势,加大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造就大批特别能战斗的农技队伍,以新品种为突破口,加速“三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十节”(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节劳、节排、节污、节材、节时)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科技、资源、人才、产业、创新优势,推动村园一体;发挥农村致富能人先行者作用,示范带动;推进农业专家“进百村、连千户、带万户”农业科技服务“百千万”工程,构建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农技推广站为辅助,村级农技推广小组为基础的三级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加快实施“金农工程”,构建“一村一品”信息网络;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多种形式培训,造就一大批技能强、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5、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机制。各县区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育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联席工作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党支部要发挥堡垒作用,带头发展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各地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都要尽可能把“一村一品”纳入其中,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撑体系,大力给予资金扶持,并逐步规范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一村一品”示范村,要将村企(园、社)互动联动情况,纳入评选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被评为国家、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的,给予其争取的奖励资金1:1配套奖励。

根据中央、省、市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平江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平江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xx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平发〔20xx〕8号)文件要求,立足我镇实际,按照“党建主业、脱贫主线、振兴主题、项目主导、村级主体、党委主抓”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助推“最美梅仙”建设,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市委“一三五”发展思路,深入贯彻县委“344”总体思路,以“六主”思路为总览,以“四大会战”为抓手,以产业升级、村容整治、乡风淳化、治理提质、民生保障为重点,狠抓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和改革活镇四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示范点,让梅仙镇的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社会建设更加和谐。

产业发展目标: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夯实民生基础,3年内完成一路,昌盛大道;一管,集镇治丧中心建设;两院,中心幼儿园区、集镇卫生院,以及五保老年之家的建设;强力推进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蒙华铁路,s322、s208火电配套公路、运煤专线项目建设;全力擦亮旅游名片,打造三山一峡一谷,即开发建设梧桐山、黄柏山、五角山、碧龙峡、神冲谷旅游景区。

2.城镇建设目标:做好规划设计,将梅仙镇建设成具有显著风貌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和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小镇。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梅仙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4.社会人文发展目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完备,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大量提升,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文明,人居环境优良。

(一)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

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双增双减”、“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星级党组织创建。

从严党员教育管理。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每月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4.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实施文明新风培育工程。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移民群众的头脑之中。

2.强化道德实践养成。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活动。

3.开展“最美梅仙人”评选表彰和宣传教育。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形成良好风尚。

4.深化诚信建设活动。利用公益主题日和文明创建微信交流群平台,把诚信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努力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诚信素质。

(三)实施民主法治建设工程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七五”普法教育,在各村公共场所设立“法制长廊”“法律宣传栏”。2.深化平安梅仙建设。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手段,注重对影响社会稳定各种问题收集研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治化解。3.深化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完善适合镇村实际的法律援助机制,在各村设置法律援助信息员。

(四)实施移风易俗工程。

1.坚持“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开展。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反对乱埋乱葬、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厚养薄葬。倡导满月、乔迁、祝寿、庆生、升学、升职等喜事不办,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

2.建立完善“一约一会”。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自治组织。

3.党员干部要带头。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员带头作为争做合格党员的具体实践。

(五)实施基层文明创建工程。

1.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家庭。

2.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等活动,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文明村镇创建。

(六)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1.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梅仙镇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设施作用,让农村文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2.加强民间文化队伍建设。配备镇村文化专干,提高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3.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和百场文艺进基层等各类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

全面贯彻落实“天蓝、地绿、水美”指示精神,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化为梅仙镇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梅仙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让梅仙七万群众的生活过的更舒适、更红火。统筹推进梅仙镇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提升镇区和各行政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功能,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全镇发展基础。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推进“三城同创”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整治乱搭滥建现象,加强美化亮化工作,打造精品,努力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梅仙。

(一)大力提升生态绿化水平。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水、电、通信、供暖、亮化、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增强镇区发展承载力。

(三)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整治非法采矿采砂等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1.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厉打击、拆除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房屋等。

2.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耕地的行为。开展违法违规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土地执法检查及新建违法违规建筑物实施依法拆除复垦;加强日常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将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3.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及地质灾害防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开采砂石资源违法行为,减少非法开采砂石资源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地质环境破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全面完成乡镇职能转型,提升全镇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探索实行梅仙镇落实户籍改革、金融服务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任务,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到20xx年底,完成梅仙镇农村改革相关任务,打造全县第一个农业农村改革示范点,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改革模式。

(一)基本完成农村改革相关资产资源的确权颁证工作按照《关于湖南省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所有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等进行确权登记颁证。

(三)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成立班子、制定方案、确定资格、清产核资、资产量化、配置股权、制定章程、设置机构、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等工作程序,积极开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四)积极推进涉农扶贫项目资金投改股工作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把经营性生产建设项目资金采取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企业生产中进行分红,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五)创新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林地管护、农水设施巡护、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服务,提升农村综合服务水平。(六)改造提升镇村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审管信息互动政务云平台等功能,着力打造集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为一体的便民高效服务平台;加强城乡综合执法改革。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粤农农规〔2019〕2号文)和《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珠委办字〔2019〕56号)等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围绕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自2020年开始,连续3年,结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3-5个村创建“一村一品”样板村,样板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所在村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未参与项目农民提高10%以上,努力使每一个样板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到2022年全市扶持1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2个特色农业产业专业镇。

(一)建设条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2.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支持。

3.组织保障有力。区、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二)建设任务。各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沙田水乡和乡土文化等,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乡村产业特色村、镇,专业村、镇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

各区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1.做精做特做强一批特色产业。各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2.培育一批新型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功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推广一批绿色生态技术。建设一批绿色高效生态循环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围绕生产效能提升,示范推广节本降耗、轻简高效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实施“三统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高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推动一批产业融合。要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美丽乡村建设、南粤古驿道活化、乡村慢行道建设、农事体验、乡村节庆活动等乡村振兴举措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康养等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和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一)市级职责。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方案、认定办法与资金使用管理、对约束性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对各区推荐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候选专业村镇进行评选,达到认定办法要求的,纳入市级专业村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二)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总体责任,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审批监管,组织项目验收。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批,并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组织、审核、汇总辖区专业村、镇认定有关材料,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三)镇级职责。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并申报入库,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镇认定。

(四)行政村职责。组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工作,并提供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表决书;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村认定。

(五)实施主体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绩效自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镇人民政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人员,加强项目日常监督管理,选好产业、选强实施主体,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档案,组织好项目自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提前谋划布局,严格程序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各区、镇要遴选一批产业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能够代表当地农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效果好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落实公开公示、审核把关等程序。区、镇责任部门要扎实做好项目的组织、入库、审核、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推荐专业村、镇的认定工作。

(三)做好绩效评价。各区要负责组织项目所在村镇和实施主体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绩效自评和验收考评。市农业农村局年终对约束性任务开展绩效考核,市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创新示范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营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五)鼓励多方投资。加强金融支农创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积极培育村镇银行、涉农投资和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一村一品”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本建设工作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信息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实施“百村行动、千村推进”示范工程。通过县区抓规模主导产业,乡镇抓区域性支柱产业,村级抓名特优新产业,积聚品种、技术、项目和政策,做大基地规模,以点连线,扩线成带,辐射成圈,提升产业档次,放大示范效应,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努力形成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具有x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目前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达114个,其中种植业64个,养殖业24个,林业26个,省级专业示范村达8个。计划到x年,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到50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44%,争取获得国家级、省级示范村分别达1个、20个以上。x年计划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其中省级4个。

1、示范村主导产业范围。从事种植业为主的村包括林木、果品、蔬菜及花卉等各类经济作物;从事养殖业为主的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包括以农林牧渔各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生产加工;从事农产品运销业为主的包括各类农副产品的运输、储藏、批发、销售;从事劳务输出产业为主的,要就业地点集中,从事行业专一;从事乡村旅游业为主的,要特色鲜明,产业突出;从事非农产业生产加工为主的,其主要经营场所要以行政村为中心,且对本村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列为市级示范村必须具有上述产业范围之一作为主导产业。

2、示范村标准。

(1)产品质量标准:强力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食用农产品全面实行无公害化生产,有条件地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认证;主导产品推行品牌化开发,竞争力和效益明显提高。

(2)从业户数标准: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示范村,参与农户占该村总户数的50%以上:从事其他类型行业的示范村,参与农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30%以上。

(3)农户收入标准:示范村参与农户从事“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收入占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其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以上,且增幅高于平均数2个百分点。

市级示范村组织申报工作由各县区农委牵头负责。根据乡镇申报,县区农委会同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实地考察后,提出推荐意见上报市农委。市农委会同市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审批。各地于6月20日前完成申报。经市审批确定的市级示范村,在有关媒体公示无异议后,下文公布。

1、加强舆论宣传,规划先行。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浓厚氛围,促其发展。按照“一村一策、因村制宜”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大范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有地域特色、有产业基础、有技术支撑、有龙头带动的发展规划。针对每个村制定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发展目标。

2、壮大主导产业,分类指导。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重点打造“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模块”,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集群。积极发农村二、三产业,因地制宜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和农民就业领域。实行分类指导,一类市级示范村,要积极引导其向深层次发,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二类有一定基础的推进村,要重点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向示范村迈进;三类产业基础较差的滞后村,要重点引导其尽快选择适应市场要求,农民又能接受,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向推进村迈进。

3、推动村企对接,提升档次。推动“一村一品”向特色产品+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发展。重点打造一批年产值达30亿、50亿、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加工值达50亿元的园区,大力发“龙型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行“村企对接”和“村村联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整村带动专业村5个、4个、3个、2个以上,形成产销紧密,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村村联运,尽快形成一乡(镇)一品、多乡(镇)一品。鼓励成立自己的专业化合作组织,联结大户,联运农户。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乡村旅游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认定工作,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4、强化科技支撑,典型引路。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充分利用科教资源的优势,加大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造就大批特别能战斗的农技队伍,以新品种为突破口,加速“三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十节”(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节劳、节排、节污、节材、节时)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科技、资源、人才、产业、创新优势,推动村园一体;发挥农村致富能人先行者作用,示范带动;推进农业专家“进百村、连千户、带万户”农业科技服务“百千万”工程,构建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农技推广站为辅助,村级农技推广小组为基础的三级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加快实施“金农工程”,构建“一村一品”信息网络;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多种形式培训,造就一大批技能强、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5、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机制。各县区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育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联席工作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党支部要发挥堡垒作用,带头发展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各地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都要尽可能把“一村一品”纳入其中,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撑体系,大力给予资金扶持,并逐步规范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一村一品”示范村,要将村企(园、社)互动联动情况,纳入评选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被评为国家、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的,给予其争取的奖励资金1:1配套奖励。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贯彻全国人大、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县、镇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发展支持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精神要求,积极引导村民种植石斛,重点建设一村一品石斛示范基地。

1、采取充分的生活政策,加强支持。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学会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精神,认真运用充分的生活政策,使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真正成为加快一村一产品产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发展以石斛为主的种植业:(1)动员1000名石斛种植者加入金地全社会组织。(2)桥北四路石脚与木井交叉口,边界建设50亩石斛种植产业园。

2.大力培育大型种植户,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挖掘农业产业的规模效应,大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种植户。通过大户的辐射和带动,激发其他村民发展新产业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镇党委、政府重点支持石斛100亩以上的大型种植户,优先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力争2015年全村5户以上种植户。

3、以农民知识化工程为载体,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一是大力开展石斛技术培训。按照培训跟随产业,地教室的理念,充分发挥县、乡、村、组四级培训网络的作用,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石斛技术培训,今年努力培训100多名农民,使村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人能够基本掌握石斛栽培技术。二是大力推进良好的种植方法。加强石斛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开展农业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推进石斛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生产技术,提高石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5、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石斛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体制,营造环境,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和积极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抓好1个示范性石斛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让农民可学、可看,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形成村、组比较完整的合作网络和比较稳定的新经济组织体系,达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根据《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关于印发xx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试行)的通知》、区农业农村局《转发关于印发xx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和《关于征求xx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等文件要求,综合各镇(街)、区财政局和公开征求有关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xx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建设内容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xx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一)县级职责。

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

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

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

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

按照《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四、入库和审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需要在xx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进行入库申报,区、镇(街)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

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入库时间。

2020年、2021年实施项目分别在2020年2月10日前、2020年8月底前完成入库。

(三)审批程序1.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

审核通过评审的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xx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主体、镇(街)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xx区的建设资金按市、区3:7的比例筹集建设,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由区、镇级负担资金按照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分担,区级部分由农业农村局做好预算安排。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

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工作经费安排1.实施项目的前中后期工作经费(含会议,租车,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和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项目审计等相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使用农业农村局有关农村工作管理经费及公共事务管理经费。

每次半天分别为1000元、750元和500元;

专家组长按照正高标准。

3.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参照区农业农村局执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应标准向区农业农村局凭据报销。

(四)资金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区财政部门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参照《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

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

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区农业农村局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区、各镇(街)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

项目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向镇(街)。

人民政府提交项目相关资料,并配合做好绩效评价。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

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兴旺通过五大途径落地施行,将对各行各业产生较大影响。如产业兴旺中的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要求中国的土地政策更重视耕地和农村的发展,种业将成为第一产业中的重点攻克产业;质量兴农要求乡村重视第一产业发展,向品牌化、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和其他加工产业的发展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小、第一产业的人均收入占比不断降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带动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种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重点攻克的“卡脖子”行业。

种业分为农作物种子和动物育种。农作物种子中,虽中国主粮种子对外依赖度低,但高端蔬菜种子主要依赖进口,且育种技术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动物育种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居民以猪肉消费为主,但中国的猪育种对外依存度仍超过97%。

乡村振兴战略还将直接影响到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融合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融合发展。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政策将有利于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的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融合产业中,乡村旅游业近几年增速快,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兴旺通过五大途径落地施行,将对各行各业产生较大影响。如产业兴旺中的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要求中国的土地政策更重视耕地和农村的发展,种业将成为第一产业中的重点攻克产业;质量兴农要求乡村重视第一产业发展,向品牌化、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和其他加工产业的发展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小、第一产业的人均收入占比不断降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带动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种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重点攻克的“卡脖子”行业。

种业分为农作物种子和动物育种。农作物种子中,虽中国主粮种子对外依赖度低,但高端蔬菜种子主要依赖进口,且育种技术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动物育种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居民以猪肉消费为主,但中国的猪育种对外依存度仍超过97%。

乡村振兴战略还将直接影响到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融合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融合发展。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政策将有利于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的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融合产业中,乡村旅游业近几年增速快,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九

工实党建要求,认真落为进一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范规度化、科学化、制制,有力推动基层党支部任作责化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以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从严从实抓基础、抓规范、抓长效,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的组织、队伍、活动、制度、保障和台帐建设,实行严格考评验收和动态管理,有效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形成分类定级、晋位升级长效机制和创先争优、比学赶帮浓厚氛围,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基本组织规范化。

支的人的党。党员不足7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副选要时增记1人,必设支部委员会,设支部书部,不。记1人书模置部设整优化党支优化设置模式。着力调2.调整建索)探(科、室、数较少业务相近的处式,在党员人于“便,部要按照员人数较多的党支联立合党支部;党合则,用”的原理、便于发挥作管党员活动、便于加强组。分党小划理认识,届期意党支部要增强。3.坚持按期换届选举》例工作条机关基层组织《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部支会的设支部委员员期。党的支部委会和不任规定的;产生选员大会举每届任期2年,由党副书记、书记,级报上3个月举选的报告应提前任党支部期届满,换届批。审化伍规范(二)基本队团全健,员会班子支班导子坚强有力。党部委1.领面全项任务充任分落实,各党工协结作,分明确;建责党力造,力力聚、战斗、创凝强有班领成完;导子较的强作堡战部支的斗垒用。

旨、宗想信念。重点开展好理2.党员队伍作风优良纪德和家庭美、职业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作风优伍政治坚定,步作风教育,进一促使党员队律。好形象在群众中有良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积要党支部硬。各基层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素质过3.和党严治眼于全面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着应极适经济,养强培格选拔,加拓进性要求,宽视野,严保持党的先,问题入想上党的好入党积极分子思炼强化锻,重点解决员化党,不断优子队伍的素质能力不断增强入党积极分构。队伍结对定期定期不扎实。党支部要5.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员党主评议年开展一次民表党员的现实现进行分析,每,员议党通过民主评行一般结合年终考核时进。活动,对支党部格党员;党员,严肃处置不合共评选出优秀产”。期改正提退、或者出“限除不合格党员名、劝化度制规范(四)基本、”一课完善“三会重教育管理制度。点建立和员1.党思报组织汇党员、党员定期向党民生组织活会、主评议、转关系接组缴、日党费收管理、织动员、工想和作党活度等管党流理籍党管、动员理制。

分积极善入党。重点建立和完2.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制培训展对象推荐制度、发、子培训制度发展党员民主员党、发展党展员公示制度度、发展党员政审制度、发理管员教育制度和预备党审制度、发展党员责任追究预规关》的有员工作细则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制度。

动践活主题实)、党支部开展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视机,如电须的硬件设施情况等;(3)有学习教育必资书要的图电教设备和必、影碟机电脑、投影仪等党员录记活动的,做好每次员4)有专人管理党活动室料;(。并存档按,经费支部的活动党动经费保障。独立单位2.活年费政经列入单位行工作人员工资总额的2%不少于单位为室以科动需要。动单独列支,保障活度预算;专项活障。的经费保展活动也应有必要支单位组建的党部,开范化本台帐规(六)基工年度计划,(1)年度工作党1.组织工作台账。换织)党组录资料;(3会作总结等;(2)党组织议记惩奖考核(资料;5)作资料;(4)党务公开举届选工。资料、名员册资料、党理台账。(1)党统育2.党员教管一三会会、“2;()组织生活用党费收缴使等基础资料工员议党评(3)民主资员”、党教育培训等记录料;课处党员、不合格优、评选秀共产党员结、作计划工作总来转、关组织系接定员(等置情况资料;4)党党籍审、料它等教学党5;资待访信来接等料()员习育其资。

名册党人员(1)申请入3.发展党员工作台账。党入确定为册等;(2)名党积极分子册发展对象名入预和备党员3)吸收预;子和发展对象会议资料(积极分料查材审极分子综合会议资料;(4)入党积正备党员转组情况信访件接处材料;(5)发展党员发展对象政审。材料示情况等门织部预审情况公情况实题践活动台账。开展党内主.4特色党建工作等。验资料党建工作情况经特色步骤三实施对支部所属党级党组织要组织一()组织实施。各标工作目标准》,明确设照《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考评相善立完并实到位,建责任,把考评指标逐一落和举措报申每年内完成,范党支部规化建设三年作关工台帐。,展开,有序进单位实际积极推据于不低30%,各单位要根行。计划进按,表申报建部要填报创,)(二自评申报。年初党支化规范严格按照作建设工目标;全年化支确定党部规范每根;地节的落生环抓作准建设标展开工,积极好每个收标行请,标经为,自开10年月展评认已达的申进达验。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殡葬设施建设,近日,我市出台了《深化殡葬改革排查整治违规建设殡葬设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通过深入排查整治违规建设殡葬设施,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业管理,不断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殡葬服务需求。

《方案》明确了整治原则。强化属地管理,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依法行政,排查整治工作要以殡葬法律法规为准绳,摸清底数并合理制定整治方案,依法开展整治。狠抓标本兼治,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出发,对群众反映强烈、破坏环境、侵占耕地林地的违建殡葬设施要坚决予以整治。同时,提高殡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公益性殡葬服务供给,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

《方案》明确了整治重点。未经批准擅自兴建公墓、骨灰堂、骨灰塔、地宫等骨灰安放设施;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耕地建设殡葬设施;建造、出售超标准大墓、豪华墓、家族墓;遗留散坟超标准修建行为;殡葬服务机构收费不合理、误导诱导捆绑强迫消费、扰乱殡葬市场行为;其它违法违规行为。

《方案》明确了整治步骤。2月3日前,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2月3日—2月28日,县区开展自查,建立问题台帐;3月1日—3月29日,整改发现的问题,市级开展督查。

《方案》明确了整治要求。增强责任意识,把排查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把排查数据准不准、整治彻底不彻底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讲政治、是否对党忠诚、有无政治担当的重要标准。加强宣传引导,宣传倡导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殡葬文化,在全社会弘扬新风正气,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破除封建迷信。严肃工作纪律,对殡葬改革工作推进不力、排查整治违规建设殡葬设施问题不到位、新增违规建设殡葬设施管控不到位、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依法依规追责问责。

在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机关党委的关心支持下,xxx党支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积极落实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工作,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先后两次被评为机关示范党支部。现将我支部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挥头雁效应,勇于攻坚克难。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委在各方面严格自律,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规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目前我室×××个组都有支部委员发挥骨干作用。在案件办理中遇到困难、复杂局面时,支部委员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带领办案组析疑点、理思路、定方案,破僵局,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方案、谈话攻坚,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推动重点案件办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去存量、遏增量”取得成效。

(二)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学习效率。针对审查调查部门的工作特点,支部通过制定务实有新意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的规范化和长效性。一是坚持开办党支部内的特色品牌“执纪小讲堂”,采用领导讲、干部讲、专家讲等多种方式,学习内容既包括党的重要理论方针政策、上级最新精神要求、纪检监察理论知识、监察法、刑法、刑诉法等相关内容,也包括谈话突破、调查取证,运用大数据开展精细化调查的方法总结,力求在内容设置上做到科学、丰富、生动、有效;二是探索运用“四步学习法”,即请一名同志作为“领读人”,围绕某一主题内容进行领学并发表见解,全体党员交流学习体会,支部书记点评总结等四个步骤开展学习。例如,近期我支部“执纪小讲堂”学习安排是全体党员自学《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运用“四步学习法”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次集中学习研讨(每周一次);三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旁听我室移送司法的案件庭审、重点谈话讯问并开展研讨交流学习,加强证据意识、规范意识,总结经验教训,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办案能力。

(三)支部建在一线,党建覆盖全员。我室现有四个专案组,均为重大、疑难、复杂、领导高度重视的敏感案件。有大量借调人员在专案组协助工作。按照机关党委“支部建在调查组”的要求,专案组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室主任担任支部书记,由主要承办人、借调人员中的优秀同志任支委,实现了党建工作全员覆盖。临时党支部重视党员日常的学习、教育和管理,做到借调干部与室内正式干部同教育、同管理、同关心。同时,根据审查调查工作的岗位特点和日常工作进展情况,安排临时党支部与本室党支部联合开展系列学习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共同学习、并肩奋斗,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结合本职岗位,提升工作质效。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案件审核把关制度,实行承办人、党支部副书记及党支部书记三级审核,严把初核方案“入口关”和初核报告“出口关”;探索精细化初核的现实路径,总结归纳坚持信息引导、提升谈话效能、确保规范取证的经验做法,提升初核质量效率;不断提高精确化运用审查调查措施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能力,严把纪法、事实两个定量,综合考虑被审查调查对象的态度这个关键变量,精准把握政策策略;不断加深对纪法衔接、法法贯通的理解运用,把准量纪的尺子,增强留置措施使用的精准性,该留置的果断留置,该解除的及时解除力求做到精准化处置。在问题线索处置时,与负责联系该地区、部门的监督检查部门进行对接,全面了解政治生态,准确把握“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五)加强严管厚爱,打造过硬作风。严格落实党支部的主体责任,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经常性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增强底线意识,让全体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严格执行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十不准”等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业务流程办案,牢记办案纪律,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干部的考勤、请示报告等日常管理和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的监督,防止“灯下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支部对干部加强关心关爱,力所能及解决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生病送温暖、生日送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队伍凝聚力;注重对借调干部的关心关爱,让他们即在工作中有所收获,又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谐。借调干部借调期满需要返回原单位时,室领导一一送回,向他们所在单位领导介绍个人在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对借调期表现特别优秀的两名同志积极向委机关组织部进行推荐,增强这些同志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

(一)针对审查调查工作如何聚焦监督的主责。我室近年来办理了多起市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及部分区领导干部涉黑涉恶保护伞中的问题线索。对于特定行业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地区政治生态问题的案件,计划与相关监督检查室以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

(二)走进基层,继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开展党日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开展联合党日活动,座谈交流彼此的党建工作,探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基层的工作实践中汲取好的经验做法,也为基层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意见建议。

我室党支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工学矛盾,特别是专案多的情况下时间紧、任务重,党员的学习时间比较少;在党建工作如何更好的与审查调查工作实际相结合方面目前办法不多,缺乏创新;在党员思想教育方面频率不高,谈心谈话多是关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对如何了解党员的深层次思想状况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建议机关党委在上述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切实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目标任务。力争2018年底全面实现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两个全覆盖: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点覆盖全区所有县域,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覆盖全区粮食、糖料蔗、水果、畜牧、林业、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力争2018年全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保余额达20亿元,到2020年全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规模达100亿元以上,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各项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信息共享、风险共管、责任共担”原则,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情况,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风险共管机制,按照“培育先行、全程服务”理念,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协同对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开展保前、保中、保后全流程的服务及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多渠道帮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建立责任共担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合理分担农业信贷担保风险。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恶意欺诈、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制约力度,确保全区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完善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相对统一的合作共建模式,支持在当地建设农业信贷担保分支机构,市级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县级设立服务中心、乡级设立服务站。2018年12月底前,在全区完成各市级办事处(分公司)及县级服务中心的设立工作,建成覆盖全区、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

(三)全面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各市、县(市、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牵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予以支持。其中,农业部门负责收集区域内的种养大户基础信息资料,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区域内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基础信息资料,定期提供给本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各市、县(市、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对本级农业、工商管理部门提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进一步摸清有贷款意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信息、经营情况、信誉情况、带动脱贫情况等,对有信用、有主业、有经验、有规模、有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建档立卡。自治区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信息,按行业类型、需求缓急和综合条件等情况,优先推荐给合作银行开展批量业务。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按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保后管理。到2018年底,全区对有融资担保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建档立卡10000户以上,实现建档立卡担保业务贷款授信1000户以上。到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实现全区全覆盖,全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建档立卡工作累计担保授信达100亿元以上。

(四)创新全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广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广西北部湾银行等地方商业银行加大参与农业信贷担保贷款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信贷担保贷款利率优惠。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加大力度,开发推广快捷便民、成本低廉、风险可控、各方认可的农业信贷担保新模式和新产品,进一步优化、简化业务操作流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及时便捷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在有条件的市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接,开展两个体系信息化项目的协同建设试点,实现协调发展。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自治区本级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安排相应规模的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自治区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增强资本金实力,形成与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相匹配的资本金规模。结合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风险大、收费低的特点,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予以担保费补助和担保业务奖补等。自治区本级财政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救助机制,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风险资金池,应对农业产业系统性风险导致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出现资本流动性危机。各市、县(市、区)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积极参与当地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进行补助,确保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二)建立财政、担保协同支农机制。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积极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工作。对将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对象,且属于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所担保客户的,可优先予以扶持,形成财政、担保协同支农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支农精准性和使用效益。各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平台的优势,配合财政、农业部门做好支农工作,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全区农业信贷担保相关配套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准备金税前扣除和税收减免优惠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督促和指导具备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强农业信贷担保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可参照金融企业制定薪酬标准,高薪聘用优秀人才,薪酬与经营业绩适当挂钩。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广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全区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完善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完成服务我区“三农”工作、发展金融贷款业务及将农业信贷担保贷款综合费率控制在8%以内的任务。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有效防范风险。财政部门要在业务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考核、风险防控等方面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进行监管。农业部门要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涉农信用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守信受益、失信惩戒联动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当地政府、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承担代偿风险的贷款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双赢”。

(三)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和督促力度,将市、县(市、区)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安排相关支农资金的重要参考因素。财政部门要结合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特点,制定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每年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进行绩效考核,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监管部门要改进银行绩效考核和风险问责机制,在风险可控基础上,提高对“三农”融资担保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全区农业信贷担保工作作为对银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重点考核其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规模、履行风险分担责任、利率优惠、办理时效等。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正面宣传力度,及时对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讨,提高全社会对农业信贷担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政策要求和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影响力。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和谐发展,不断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根据乌地区文明办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经局党组研究,特制定202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促进我局全面建设跨上新台阶,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局党组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局干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风尚好,创新意识强,工作效率高,守信守纪服务好;工作环境优美整洁,治安和安全状况良好;管理制度科学规范;业务工作成绩显著,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向全局干部职工推荐政治理论、专业理论和道德经典书目篇目,开展中华经典、道德箴言诵读比赛活动,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系列活动。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和文化讲堂建设,抓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评选、推荐、宣传活动,营造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采取多种形式,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有行业特色的诚信创建活动。

(四)抓好法制建设。围绕依法治市战略部署抓好职工普法教育,年度集中的法制教育培训活动不少于2次。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学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

(五)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学习雷锋、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理念。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制度。志愿者注册人员要达到95%以上。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延伸到街道、社区、学校,保持活动的经常化、特色化、规范化。

(六)推进文明上网行动。完善文明上网制度,健全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组织,成立3-4人的网络宣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确保上级指定博文的撰写数量和质量。

(七)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按照市、区文明办的要求开展好帮扶活动,重点做好制度上墙、关爱贫困家庭、环境清理等活动。

(八)围绕“我们的节日”抓好文体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活力。抓好图书室、健身室和活动室管理,建设荣誉室。

(九)抓好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文明部门、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克服心浮气躁、不思进取等思想和表现,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抓好“最美家庭”“诚信职工”评选活动。

(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优质服务,推行常态化管理措施。解决一些部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标准不高等问题。

(十一)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通过深化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十二)做好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带头节约每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养成良好的勤俭习惯。

(十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抓好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正反典型的示范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把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有效,创造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文明向上的机关环境。

(十四)突出行业特点,抓好特色创建活动。在我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局承担大量的工作任务,要把文明单位的创建与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创建结合起来,组织一些有特点的促进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任务完成的活动。

(十五)加强机关环境建设。加强机关卫生管理工作,强化管理责任,抓好检查评比,保证院内绿植管护到位,办公楼内外清洁干净,办公室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听取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与各部门签订责任书,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精心组织创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创建办要随着创建工作开展,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把握好活动内容和形式,保障各项活动的开展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加强督导。创建工作要细化分工,要制定详细的创建工作台账。创建办要做好创建工作落实的督促,做到常提醒、常督促,保证各部门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将作为评选先进部门、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对创建任务落实不力影响局文明单位创建考核成绩的部门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全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大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基础,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党建工作规范化,根据《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18〕72号)和《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民办发〔2018〕83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委部署要求,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线,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坚持总体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目标任务与重点任务相结合、典型引路与问题导向相结合、自我提升与上级支持相结合、争创达标与推进工作相结合、落实责任与考核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和具体认定办法,推动基层按标抓建、达标升级,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标准体系,确保全镇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南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5个村级党组织、镇机关党组织。

坚持把总体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要求,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对农村、机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分类分层次提出具体标准,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坚持把目标任务与党建“九个一批”重点任务相结合。

将2018年党建“九个一批”工作内容融入各领域标准化具体内容,通过实施组织覆盖、素质提升、党员教育、制度落地、先锋引领、阵地提升、责任夯实、固本强基、底线管理等实现全镇基层党组织活力倍增。

坚持把典型引路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既要总结运用党建示范点创建的成功经验,及时推介宣传基层党组织开展标准化建设经验做法,供各基层党组织学习借鉴,又要强化问题意识,找准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薄弱领域、薄弱环节,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抓好两头、带动中间。

坚持把自我提升与上级支持相结合。

既要鼓励基层党组织立足自身实际,对照标准查摆整改、创争达标,又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特别是要在班子配备、经费保障、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基层党组织达标升级。

坚持把创争达标与推进工作相结合。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与日常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契机推进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以日常工作的成效来检验标准化建设的实效,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坚持把落实责任与考核监督相结合。

健全问责机制,以当前正在开展的“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考核验收、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形成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确保标准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党支部政治建设标准化、组织设置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基础保障建设标准化、考核评价机制标准化”的要求,在全面梳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现有制度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职责任务,按照“1+1+2”标准化建设思路(在制定1个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基层党建基本制度1个篇章,以及农村、机关2个领域),重点从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保障、考评机制等方面,分别制定规范流程和标准。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扎实解决制度落实不到位、标准不够高、质量不过硬、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做精做实做细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一)、机关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任务。

建立标准化党建阵地。

建立党组织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党建宣传栏。配置档案柜及相关学习资料,档案柜内各种资料齐全,分类摆放规范;党员活动室进行安排布置,设立标志牌、党旗、党徽、会议桌椅,展板、制度上墙;党务公开栏设在机关大院的醒目位置,做到内容规范、定期更新。

完善规范化党建制度。

建立完善四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包括党务公开制度,按照组织部门和镇党委要求搞好党务公开;党组织生活会制度,按时召开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大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时搞好党建工作台账管理和党务活动经费保障等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包括“三会一课”、民主评议、“主题党日”及不合格党员处置、学习培训、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三是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每年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加强教育培养,把握标准程序,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四是完善党费收缴制度。按照标准收缴党费,实行专账管理,及时足额上缴。

开展经常化党建活动。

在认真抓好党建基础性工作、开展日常性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一户一策”脱贫帮扶措施的制定工作,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大调查活动,广泛深入群众,为其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作风纪律整治”、“公开承诺”、“党员示范岗”评选等活动,定期开展党务干部培训、业务竞赛和先进典型评选表彰,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多通道开展党建工作。

建立党建工作qq群、微信群布置党建工作,为党员答疑解惑,收集党员各类意见建议,倾听基层干部职工声音;成立微信群管理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党建重点工作素材并快速推送,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的联动互动;引导党员关注“陇原先锋”党员教育平台,适时建立开通党支部网站。

责任领导。

责任人。

责任单位。

(二)、村级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任务。

推进村级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

以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为着力点,突出务实、管用、有效,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确保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体制明晰。

推进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

以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着力点,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做到选拔导向鲜明、人员素质优良,班子结构合理、成员责任明确。

对软弱涣散班子做好整改提升,对已经转换的软弱涣散班子做好巩固提升;对2018年的东朱村、柳谷村2个软弱涣散班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确保今年完成转化整顿工作任务。

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

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展党员,通过制定发展计划,规范发展程序等举措,从政治坚定、品性良好、务实能干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转业退伍军人和返乡待业大学生中严格选好苗子,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今年发展30名党员的工作任务。

注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做到党员队伍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纪律严明、作用突出。

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

以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为着力点,严格落实“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推进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

以党员群众满意为着力点,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本领,各项载体抓手务实管用,受到党员群众普遍欢迎,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

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服务功能,做到场所面积达到规定标准,硬件配置齐全、场所功能完备,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较好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

推进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

以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机制运行,做到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

推进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

以保证基层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为着力点,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空壳村”,强化人员力量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做到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

责任领导。

责任人。

责任单位。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按照“半年试行积累经验、全面推广延伸领域、常抓不懈规范提高”的要求,先在25个行政村党支部和镇机关支部开展,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领域推进。

制定工作方案,动员安排部署(5月16日-6月12日)。

各村、镇机关要按照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定推进方案,广泛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展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各党支部和机关支部推进方案于6月10日前报镇党委审核。动员部署工作于6月12前完成。

强化业务培训,学习掌握标准(6月13日-30日)。

在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市、县组织部门举办的专门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对各党支部书记、贫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镇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使全镇党务骨干、党支部书记、贫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深入掌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理念、目标、任务、方法,能够熟练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业务培训于6月底前完成。

全面对标争创,着力整改提升(7月1日-11月30日)。

全镇农村、机关党支部要认真对照省委组织部印制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试行),深入开展自查,逐项逐条对标,逐一查漏补缺,逐个挂账销号。对符合标准的,长期坚持下去,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不符合标准的,对现有工作和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研究制定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镇党建办、各村党支部、镇机关支部都要建立标准化建设已达标和未达标党支部台账,对已达标的实行动态管理,对未达标的实行销号管理,切实推进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

组织考核验收,反馈意见建议(12月1日-20日)。

由镇党委负责,对各党支部对标争创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按照党支部自评、镇党委考评、县委组织部抽查的步骤开展,各党支部于12月10日前完成自查评估和整改完善工作,镇党委于12月16日前完成组织考评工作,并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县委组织部的抽查验收。

对经考核验收未达标的,列出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力促尽快达标。对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意见建议,各党支部进行汇总上报,镇党建办整理后向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进行反馈,供上级组织部门修改完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试行)时参考。

总结经验做法,全面深化推广(12月21日-2019年1月)。

各党支部认真梳理总结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待省委组织部出台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后,根据市县委组织部部署要求,在全镇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领域各行业全面推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省、市、县委作出的重要部署。各村党支部、镇属机关支部要把标准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扬严实作风,坚持落细落小,确保取得实效。

强化组织领导。

镇党委成立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见附件),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包片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搞好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调度。

各村党支部、镇属机关支部要高度重视,把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层党建的“龙头”工程,摆上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强力推动落实。要认真落实责任,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搞好统筹谋划,定期研究调度,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纳入基层党建“三个清单”、2018年党建工作要点、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督查指导。

镇党委将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采取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随机督查,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改进。要强化工作指导,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指导帮助基层党组织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要严肃工作纪律,对督查抽查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考核结果将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依据,作为党支部工作实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内容。

强化典型带动。

各村党支部、镇属机关支部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创新;要注重培育、发现、宣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重宣传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为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注重工作实效。

要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要把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同落实“三会一课”党组织活动等制度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合理安排,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顺利进行、取得实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对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取得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

为了加强我园园所文化建设,优化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升幼儿园的文化品位,按照《__教育"十二五"规划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大力开展园所文化建设活动,使幼儿园成为师幼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幼儿园个性魅力和办园特色的园所文化。根据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潜心研究,学习探索,吸取多元智能等国内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学习、研究、实践幼儿教育的方针,积极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并传承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逐步使我园成为管理科学、师资结构合理、教育科研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所。

总体目标:

力争把我园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学习游戏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各项制度完善、师生关系融洽、家园关系和谐的具有我园民族特色的幼儿园。

具体目标:

1.为师生搭建展示个性魅力的平台,让师幼的思想和行为闪闪发光,真正让幼儿园成为师幼"游戏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2.培养幼儿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个性、豪爽的性格、丰富的感情、广泛的兴趣和多种能力的小朋友。

3.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魅力、精湛的业务功底及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从各项常规工作着手,结合本园家长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参与度,丰富活动内容与参与方式,积极探索家教工作的新方法,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家教工作质量,办好家长学校。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成立园所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各口负责人具体抓"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让全体教职工养成心中有制度、自觉按制度办事的好习惯。

(二)加强园所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的制度是保证圆满完成幼儿园各项任务、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的保障。我园制定并编写了《东胜区蒙古族幼儿园管理手册》,用岗位职责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能够遵章守法、依法施教。同时,带班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人人心中有目标、工作有措施、有步骤,全园井井有条,便利园所管理。

1.营造和谐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快乐教研"、"同书共读"、"亲子互动"、"手拉手"一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团队,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2.管理模式人性化将"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自觉遵守的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

3.实施互动管理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管理制度。园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实施互动式的情境管理。注重捕捉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然后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以此达到领导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环境文化建设。

1.优化幼儿园外部环境营造健康优美的幼儿园文化环境,设计和规划幼儿园环境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园容园貌。同时要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阅览室、宣传栏、图书角、工会活动室、展览区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教师的风采、幼儿书画作品;开辟图书角、知识长廊;园内建设小绿地、小花池、沙池、植物园等,并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力求"让每一堵墙会说话",使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的教育基地,使幼儿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草原一角。同时,入园、离园时间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幼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使幼儿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

2.树立形象标识幼儿园根据办园理念制定园训、园风、园徽、园旗、园服等,形成以人为本,开放互动、有鲜明民族特色、统一和谐的园所形象。墙壁悬挂办园宗旨"一切为了孩子"、《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和培养目标--"健康活泼、诚实自信、善于交流、乐观文明"等大幅固定标语,时刻提醒教师的行为规范。利用幼儿园内各种提示牌、园内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园务公开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成吉思汗雕塑、《阿伦高娃母亲折五箭教五子》的壁画等,充分显示幼儿园的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3.建设班级墙面环境文化各班组要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角。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向幼儿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园地。班级墙面环境不仅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而且要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与主题墙面的互动中学习。同时各班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共读"活动,内容包括:读书给孩子听、听孩子读书、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后让孩子与家长共同记录读书情况,内容包括:读书时间、内容、孩子想说的话、家长的评价,从而培养幼儿从小爱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班级氛围。使班组形成月月有教育主题、时时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每个幼儿都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个人成长过程,从而形成个性独特的班级文化。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切实做好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的各项工作,深入贯彻我县2020年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扎实推进我镇平安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和安全感,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2019年度新宁镇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导向,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健全基层政法力量,营造平安建设的氛围,全力抓好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努力助推我县2020年全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排位进入全省前100位,确保我镇平安建设工作成效取得实效。

对重大、疑难纠纷,调解不了的要进行分析,采取多级联动、多部门联动、多调解方式联动进行调解。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要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村(社区)分工协作,共同化解,防止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导致事态扩大或激化,一时化解不了的要做好稳控和信访预警工作。

(二)建立网络化管理服务。深入推进网络化管理,充分调动“网格员”的能动性,实行网格化片区责任管理,进一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不断提高治安防范水平。把解决问题放在工作首位,依法依规按程序解决群众的诉求,真正把依法逐级走访落到实处,着力规范信访秩序,着力规范工作行为,全面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

(一)建设原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xx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设目标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按市下达建设目标任务与统一安排,2020-2021年,我区共扶持7条专业村,每条村安排资金约100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增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结合实际,全区2020年建设3条村,2021年建设4条村。

(一)建设条件一是产业主导性强。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占比较高,申报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产业总产值30%以上。名特优新产业可适当放宽标准,发展名特优新产业的村镇(乡),原则上要在最适种养区发展。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强。具有一定数量正常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能承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任务。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建设内容各地要从产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做精一批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壮大1-2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功能,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市场+农民”等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制定一批标准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示范推广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环保技术。

四是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认证,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认定一批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推荐一批省、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对认定为专业村镇的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logo,力争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提高我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动一批产业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组、包装等初加工设备设施,开发一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拓展运销服务等相关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与新农村建设、xx道活化利用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相结合,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订单农业,及时对接供需,搭建特色农产品营销推介展示平台,建立一村一品产品采购商联盟,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

推广“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相结合,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

七是加快一批土地流转。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载体,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升我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一)县级职责。

区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本区入库项目,组织专家评审,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验收考评、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

对辖区开展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审核、汇总辖区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和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申报。

(二)镇级职责。

镇(街)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确定发展特色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含实施主体专用银行账号),组织制定总体项目申报方案(含资金使用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入库,每月通过信息平台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自验、绩效自评。申报市级、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三)行政村职责。

协助镇(街)人民政府开展主导产业确定、实施主体遴选、土地流转以及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等工作。申报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认定。

(四)实施主体职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是实施主体,主要职责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与农民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自觉接受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每月向镇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组织项目自验和绩效自评。

(五)其他部门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视情况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进行审计。

(六)项目专家职责。

按照《关于推荐xx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专家库人选的函》等要求,区农业农村部门于2020年1月前组建不少于9名(含)专家的项目专家库,按评审、验收等工作实际,在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专家,组成评审或验收专家组,以实地考察结合审阅项目材料方式进行评审、验收,形成评审或验收意见,报区农业农村部门。

四、入库和审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采取项目库管理,未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省级及以上财政资金。需要在xx省农业农村厅建立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进行入库申报,区、镇(街)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库内完成项目入库、审核、审批、备案、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进度跟踪报送、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一)入库项目。

入库的项目须具备地方特色强、经济带动能力强、促进贫困户增收作用强等条件。

(二)入库时间。

2020年、2021年实施项目分别在2020年2月10日前、2020年8月底前完成入库。

(三)审批程序1.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确定发展产业,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组织申报并入库。

审核通过评审的入库项目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xx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主体、镇(街)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人民政府必须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项目库管理其他有关规定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库管理办法》执行。

xx区的建设资金按市、区3:7的比例筹集建设,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由区、镇级负担资金按照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分担,区级部分由农业农村局做好预算安排。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作用。

(二)资金用途。

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并向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项目倾斜。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不得用于租赁土地、经营性开支(包括日常成本费用开支、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费用、临时人员劳务费用、非正常成本费用开支),不得用于企业债务等一般性支出。

(三)工作经费安排1.实施项目的前中后期工作经费(含会议,租车,专家评审、验收劳务报酬和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项目审计等相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使用农业农村局有关农村工作管理经费及公共事务管理经费。

每次半天分别为1000元、750元和500元;

专家组长按照正高标准。

3.邀请外地专家往返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参照区农业农村局执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应标准向区农业农村局凭据报销。

(四)资金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制订年度资金分配方案,连同任务清单一并提供区财政局,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体下达并按预算级次拨付补助资金。区财政部门收到预算文件后,根据任务清单制定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并根据项目申请和批复情况以及各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及时将资金下拨至项目实施主体,不采取报账制。本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参照《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财政厅“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安排,组织成立专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做好指导服务。

(二)严格程序要求。

严格按照要求筛选审核入库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入库项目科学、精准。

(三)做好绩效评价。

镇(街)人民政府和实施主体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区农业农村局年终牵头对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进行绩效考核。区财政局视项目推进情况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产业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符合原渠道资金的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区、各镇(街)人民政府下年度“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严格时间要求。

项目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区财政部门要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至实施主体账户。自财政资金下拨至实施主体账户之日起1年内,要完成项目建设,向镇(街)。

人民政府提交项目相关资料,并配合做好绩效评价。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复制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六)鼓励多方投资。

加强金融支农创新,结合“万企帮万村”行动,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两个平台的作用,切实解决“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鼓励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一

安全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维护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更好地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更好地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夯实基础工作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农村扶贫开发一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我村支部实际,制定本方案。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农村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扶贫开发主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加强我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为我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目标要求:按照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组织体系健全。建立健全我村基层组织体系(一名党支部书记,两名党支部委员)。村级配套组织健全。

(2)班子功能增强。进一步配齐配强我村“两委”班子,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的中青年成员为主体,确保村干部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

(3)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确保党员发展工作有计划进行,确保新党员中30%以上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本领。

(4)工作机制完善。在支部班子带头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服务农民、组织农民、保护农民制度体系较为完善。

(5)服务保障有力。使我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动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着重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对战斗力不强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任职培训、任期培训,每年利用春节前后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听取意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3、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村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4、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工作报酬、社会荣誉、政治待遇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营造关心、支持和保护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完善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制度。

1、加大党员教育力度。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特别是抓好党的当前依法治国等重大决策的学习,突出抓好党章学习。坚持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

2、严格党员管理。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组织关系接转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的管理。

3、完善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建立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承诺制。

4、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发展年青党员,重视发展女党员,力争做到每年发展新党员。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票决制、预审和公示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

1、完善村党组织设置。调整和改进村党组织设置,理顺工作关系,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

2、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一事一议”制度。

3、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通过启发教育、民主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开展工作,自觉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手段解决问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

1、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第一书记切实履行起我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支部书记要担负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在全村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合力。

2、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用三年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我村组织活动场所问题。按照有标牌、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杂志、信息网络、文件资料柜等要求,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做到“一室多用”。

3、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新经验,使基层党建工作不断适应新时势、符合新需要、迈上新台阶。

强化廉政教育,推进标本兼治,持续深化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践行“四种形态”,严厉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努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廉洁、务实的城管执法队伍,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局党组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局各科室长和局属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主体办,由主体办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局属各单位党总支(支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各党总支(支部)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各党总支(支部)要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材料、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财务、项目建设、设备采买、公车、公务接待的管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落实组织生活会、述职述廉等监督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相关规定。每年向局党组递交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报告。

年中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分析;

年底带队进行一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每年上一次廉政党课;

每年进行一次廉政谈话;

每年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

年底上报一份述职述廉报告。

(一)严明纪律规矩。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总支(支部)“三会一课”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引领,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党员干部心上,让廉洁成为局系统党员干部的基本生活方式。

(二)加强党内监督。局党组、局属各单位党总支(支部)要把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行为。要抓住“关键少数”,紧紧围绕对党忠诚、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深入开展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严格执行纪律。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围绕重大工作部署安排,开展监督检查,加强执纪问责,确保政令畅通。

(一)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切实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要及时发现和掌握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萌芽性、趋势性和意识性的问题,及时进行约谈、核实或警示诫勉,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违纪问题发展为违法行为。要深刻剖析重大典型案件,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充分发挥查案办案的震慑功能,达到遏制腐败的治本目的。

(二)坚决遏制腐败行为。对腐败现象一律零容忍,继续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项目建设领域、公务用车、工作纪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配合市纪委和纪检组及时查处系统内的违法乱纪行为。

(三)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利用行政审批、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行政执法来谋取利益的案件,加强对行政执法、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一)强化权力的制约监督。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一把手”履职用权行为的若干规定,和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意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肃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

(二)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修订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设备采买制度、项目建设监督制度等,形成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处置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起“思想防控、制度防控、技术防控”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把制度的“笼子”扎密扎实扎牢,加大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违纪违法案件的剖析和典型案件通报,以案释纪,以案施教,发挥警示作用;

突出抓好管人、管事、管钱等关键岗位的廉政教育;

坚持开展家庭促廉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

(一)1月份,局党组专题研究部署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2月份,组织召开城管执法局2020年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动员会,部署2020年城管执法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三)3月份,局班子成员到联系单位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并开展讲党课、谈心谈话活动。

(四)4月份,全力配合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我局各项工作。

(五)5月份,局班子成员向局党组会报告分管范围内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六)6月份,开展“十进十建”各项工作。

(七)七月份,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半年工作检查考核。

(八)8月份,开展第21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

(九)9月份,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十)10月份,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监督检查。

(十一)11月份,开展对局属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软件资料专项督办检查。

(十二)12月份,迎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

(一)明确领导职责。为确保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正常开展,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局属各党总支(支部)要对照局方案,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和措施,及时掌握情况,定期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材料工作情况。

(二)建立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组织协调。局主体办主动协助局属各党总支(支部)研究制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四)加强监督检查。局主体办将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通过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使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切实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2019年8月7日,贺州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全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贺政办发〔2019〕44号)。

一、明确具体工作目标。一是力争2020年前实现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县(区)、乡镇全覆盖;实现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点县域全覆盖;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全市重点农业领域全覆盖。二是力争2022年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1800户以上,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规模达5亿元以上。

二、推进四项主要工作。一是按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信息共享、风险共管、责任共担”的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二是加快完善全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层服务网络建设。三是全面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四是结合县(区)农业产业特点,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加快扩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规模。

三、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奖补力度,每年安排一定金额财政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辖区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银行业机构和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推进情况的县(区)给予奖励。二是建立财政、担保协同支农机制,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广西农担公司贺州办事处沟通合作,积极支持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工作,提高财政资金支农精准性和使用效益。三是落实全市农业信贷担保相关配套政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四、切实落实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与方案,建立推进贺州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各县(区)人民政府和涉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出实效。三是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将具体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提高各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大宣传发展力度,积极开展农担政策正面宣传推介活动,提高公众对农担政策的认知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xx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平安葛家”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标准推进“平安葛家”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成员:周清平唐文亮熊发明温翠萍栗再兴许航宇乡属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主任。

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由唐文亮兼任办公室主任。

按照xx市“平安进基层、综治大走访”活动的要求,结合政法系统开展的“三联三访”活动,以4月、9月政法综治宣传月为契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以“平安葛家”为主题的政法综治宣传,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1、宣传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政策;

2、宣传我市在“平安浏阳”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

12、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1、通过综治述职大会、发送手机短信、出动宣传车、设立宣传栏、张贴《浏阳宣传》画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大力提高“平安葛家”建设的知晚率,争取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

3、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策划组织开展4月份、9月份综治宣传活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将宣传活动向基层延伸,确保取得明显实效。

1、宣传发动阶段(4月13日—4月17日):各村、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工作实际,结合省市将进行的公众安全感测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全力宣传“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葛家”建设的成果,并层层召开会议,动员和部署“平安葛家”宣传工作。

要在领导大接访、案件大回访、网格干部和干警大走访活动中,对上访户、问题户应访尽访,做到不漏一案,不漏一户,覆盖率100%。

3、总结提升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对“平安葛家”宣传工作各阶段部署的任务进行自查自纠、督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做法,确保“平安葛家”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各村、企事业单位要在加强日常宣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以政法综治宣传月为契机,全面浓厚“平安浏阳”宣传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要层层发动,浓厚平安创建氛围,促使干部职工和家属了解民调工作,掌握民调知识,支持民意测评。

要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发送资料、建立宣传栏、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全面展现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等工作成果。同时要对所有的家庭、门店开展以“进行一次平安宣讲,开展一次问卷调查,组织一次主题活动,收集一批意见建议,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大走访活动,切实做到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化解民忧,覆盖率100%。要充分利用群众工作站和综治工作述职大会等平台,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1、充分认识“平安葛家”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平安葛家”宣传,是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提升葛家形象的重要举措。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乡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综治宣传工作,将其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抓紧抓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

3、切实加强督查考核。乡综治办将对各单位综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4、9月份综治宣传月的情况分别于5月1日、10月1日前报乡综治办。

为贯彻落实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规范办学工作重点治理十三条》《大连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负面清单》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大连市金州区复州湾中心小学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巩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风气,依据金普新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制定本校工作方案。

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制止和纠正学校存在的违背教育方针、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全面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创人民满意学校,树立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

坚持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强化督查、严肃问责、标本兼治、务求实效”为原则,在保证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当前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金普新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严肃治理办学不规范行为,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杜绝不规范办学行为,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以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规范办学工作重点治理十三条》《大连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负面清单》为标准,找差距,抓落实,对标整改。

(一)规范办学工作重点治理十三条:

1.中小学校组织和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2.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3.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4.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购买教辅材料或其它物品滥收费用;

5.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6.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7.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9.在职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0.校外培训机构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各级教研员参与有偿补课;

11.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12.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行为;

13.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等违规办学行为。

(二)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负面清单:

1.以任何理由挤占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信息技术课程等)等课时;以任何理由挤占学生课间、午间休息时间和大课间操活动时间;不经批准对学生进行停课或调整活动安排。

2.增加课程难度,课堂教学、作业内容和考试评价超过国家课程标准和大连市中小学生学科质量评价标准;赶超教学进度,起始年级“非零起点”教学。

3.教师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等各类软件平台布置家庭作业、发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公开批评和表扬等。

4.布置需要学生机械重复书写或带有惩罚性质的家庭作业;布置需要家长完成的学科出题和家庭考试;布置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的综合实践性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5.教师不批改作业或批改作业不及时;由学生或家长代教师完成作业批改。

6.学校、教师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统一组织购买“一科一辅”之外的学科教辅材料并进入课堂统一使用。

7.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组织超过一次统一停课考试;小学其他年级和初中各年级每学期组织超过两次统一停课考试;以任何目的和形式组织开学考试。

8.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设立班级收费项目,向学生和家长统一收费用于购买打印机、打印纸、清扫用具、印刷试卷等各类班级办公用品及耗材或为教师购买礼物礼品等。

9.教师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中介机构等单位和个人组织的兼职兼薪活动,或为校外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等。

1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或其他场所传播散布有损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形象声誉的言行;教师收受或变相收受学生家长礼金、礼品或接受吃请以及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根据金普新区教育文旅局专项集中治理行动要求,自2020年12月起,到2021年2月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查摆问题阶段:2020年12月7日-11日。

制定方案。认真研究制定本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广泛征求教师、家长意见,经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后执行。

开展专题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文件精神,使每一位教师明确《大连市规范办学工作重点治理十三条》《大连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负面清单》的各项要求。

开展教师承诺活动。组织教师签订《遵守专项治理承诺书》。要重点关注重点人群,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以前问题频发的教师要抓早、抓小,做到警示提醒到位、沟通谈话到位、定期巡查到位。

开展问题查摆活动。根据《大连市规范办学工作重点治理十三条》《大连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负面清单》,逐条对照检查,列出问题清单,说明哪些地方不符合规范要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拟采取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时限等。

(二)整改问题阶段:2020年12月12日-19日。

学校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责任落实到岗、工作落实到人,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强化工作问责,严肃追究责任。校长要带头抓、靠前抓,以上率下,亲自领导和推动工作。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工配合。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深度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管,管好每一位教师。

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分工。

组长:李元广,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李育新,指导、协调极地希望小学。

邢磊,指导、协调郭屯小学。

邹文文:指导、协调中心小学。

组员:张艳纹,督导中心小学。

孙丽彬,督导极地希望小学。

刘晓霞,督导郭屯小学。

吕永胜,负责中心小学。

周秋实,负责郭屯小学。

刘振利,负责极地希望小学。

姜治国,负责校车司机和照管员。

聚焦问题,立行立改。各校根据自查情况逐条整改,自查自纠,对存在问题较多的重点部位、重点人员和普遍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建立长效机制。要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和规范办学行为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常抓不懈,持续推进。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督查治理阶段:2020年12月20日-2021年2月24日。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学校要设立校长信箱、投诉电话,建立网络投诉平台,聘请社会监督员等,确保学生、家长的投诉渠道畅通,校领导要靠前受理投诉,并及时回应。

领导小组下设督导组和查办组,重点督导检查本校教师履行管理职责情况,并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核查处理。

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根据群众举报,明察暗访,并对问题教师、热点场所、热点学校进行重点关注;对举报案件及时反馈调查和处理结果;积极探索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巩固成果。

(一)提高认识,弘扬正能量,自觉树立新区教师良好形象。

学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维护教育形象的高度,切实做好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工作。充分认识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意义,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组织教师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系统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条例》《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等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教师自觉提升师德素养,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思维。把师德建设与提高教育业务素质相结合,与促进学校发展相结合,与促进行风建设相结合,通过培育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标杆,传播正能量;通过典型违规案例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违规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危害,教育教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坚决抵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维护新区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加大监管督查力度,坚持有举必查,查实必究。

学校要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认真排查并切实解决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自觉纠正违规办学行为,形成依法依规办学、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真正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采取常规检查、问卷调查、明查暗访、跟踪监管等方式,对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进行抽查。对教师在规范办学行为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事例,在年终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家校社共同育人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宣传报道,主动征得社会、家长、学生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主动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要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建立信息定期交流制度,引导家长委员会健康良性发展。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开发家长学校课程,通过家长会、家访、专题报告、学校公众号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转变观念,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评价观念,理性看待参加各类补课的作用,科学认识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淡化家长的从众心理,引导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为全面贯彻关于医疗保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关于做好市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工作方案》各项要求,持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和履职本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服务热情、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结合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经研究,决定在全局开展“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现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和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及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严格执行《省医疗保障经办窗口服务规范(试行)》、《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管理规程(试行)》、《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等文件要求,依托全市统一的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扎实开展医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推动业务经办(代办)点向基层延伸,经办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逐步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基本形成平稳有序、运转高效的行风建设工作机制,大力营造勤政为民、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医保服务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学习宣传发动阶段(时间安排:2021年4月-5月)。

1.召开“行风建设提升年”启动会。传达学习省、市医保局开展“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工作要求,印发县医保局“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方案,安排部署“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在履职尽责中反思服务群众和工作作风的不足和差距,在业务工作中找准提高作风建设水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并强化宣传引导和督查指导,形成全局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增强真抓实干、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开展行风建设业务培训会。注重管培结合,集中组织开展上级政策、业务知识、工作纪律等内容培训,练就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深入学习国家、省市医保局关于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政策文件,对标对表,结合实际,找准差距,补差补缺;组织学习《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零售药店医疗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学习落实《市医疗保障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学习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组织学习医保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经办操作流程。

(二)组织实施落实阶段(时间安排:2021年4月-10月)。

1.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严格执行《市医疗保障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要求,畅通以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为主的评价渠道,大力推进线下大厅评价器和网上服务评价系统使用,实现服务事项、政策依据、环节流程、服务主体等评价全覆盖,完善“好差评”评价结果的数据处理、问题整改、反馈回访、结果运用等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根据评价情况适时组织召开座谈会,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及时排查群众反映最多和最关心的问题,按“谁办理、谁负责”原则,及时核实、整改,将群众投诉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进,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强化“好差评”评价结果运用,积极开展“寻找服务之星”活动,进一步巩固“好差评”制度落实成效。

2.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推广应用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行医保“不见面”服务,实现“一次不用跑、掌上办医保”;实行“一窗式”办理、设置“潮汐服务台”等方式,极大缩短参保群众的现场办事等待时间,实现“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推行“网上办”“电话办”“邮寄办”“容缺办”“邮件办”等办理方式减少群众跑腿。

3.率先垂范淬炼作风。党组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党员参与大厅导办服务,践行党员初心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督促引导全体人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努力实现人人都是“医保通”,个个做到“问不倒”。加快培养更多业务扎实、功力深厚的“全科大夫”。统一业务流程、明确服务礼仪、落实监督责任,促进工作人员由“一专多能”向“全科全能”转变,将原来按业务分设的窗口,优化整合为综合柜员窗口,实现任何窗口、任何工作人员对各项医保业务通收通办,打通业务衔接壁垒。为深入推进“一窗办”“一网一门一次”“不见面审批”综合柜员制等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机制保障,全力打造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医保骨干队伍。

4.严格落实经办事项。按照《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中明确规定的服务事项开展经办业务,遵循“六统一”和“四最”的要求做好贯彻实施工作,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工作制、延时服务等相关工作制度,切实提高经办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受理‘零推脱’、服务质量‘零差评’、服务结果‘零投诉’”的目标。

5.推动经办业务下沉。为就近方便服务参保群众,特别是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贴心、主动服务,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立“医保办”,把慢性病申报资料收取、县外非直补医疗机构就诊费用申报资料的收取等需现场办理的业务权限下放,群众就近到本乡镇即可提交相关资料;同时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宣传活动内容,把宣传政策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机结合,实现医保业务“手把手,教您做”“心贴心,帮您办”。

(三)开展普查互学阶段(时间安排:2021年6月-10月)。

1.组织到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学习,开拓新思路,切实找准深化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及时对本单位的行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补差补缺,整改优化,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2.组织开展2021年度行风建设自评活动,包括综合评价、体验式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态度、改进服务质量,确保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有序、有效、有成果。

(四)总结完善整改阶段(时间安排:2021年10月-11月)。

1.结合2021年全市行风建设专项评价,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2.组织评选并表彰一批“服务之星”,树立先进典型。

3.对行风建设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明确整改任务,提出整改要求,完整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要始终保持“行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人认识,切实把开展好“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医保部门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纠正“四风”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行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有关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开展督导检查,高位推进“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开展,确保作风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强统筹兼顾,务求取得实效。要把开展“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作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同服务好全县医保改革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用医保服务工作实绩检验窗口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

(三)强化总结提升,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总结活动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整改落实情况,对已有的窗口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执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梳理,深入查找制度建设中的漏洞和缺陷,尤其是窗口人员管理、“好差评”评价处理、投诉举报快速处理、作风成效考评、问责追责制度等方面机制,认真抓好医保服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把有效的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切实形成务实管用、针对性强、有利于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抓好学习培训,打造精兵强将。多方式多途径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覆盖窗口经办业务政策、实物操作、服务标准、文明礼仪、工作态度、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评优评先,细化考核机制,设立“服务之星”等,激励医保系统工作人员强学习、争先进、促服务。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自觉和“全为民所用”的底线思维。

(五)重落实出实效,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中的做法与成效,树立先进典型,彰显示范效应,激发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立足岗位成才,打造与新时代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队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基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抓基层治理的责任感,明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5个专项责任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扎实推进我市基层治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市、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维稳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

农村黑恶势力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15年9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16年6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15年9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2014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15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15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15年9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2015年12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50%;2016年3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75%;2016年6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100%。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15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15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15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15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15年8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15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作用。镇(街道)党(工)委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区)、阵地在村(社区)的意识,促使镇(街道)党(工)委、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区)上。

2020年,澧县林业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纪委监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聚焦主业主责,突出监督执纪问责,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切实落实监督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年初局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了《澧县林业局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和《澧县林业局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林业部门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与林业建设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调整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加强干部职工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一是开展集中学习与测试,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央和省、市、县纪委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了党员干部参加党纪党规等知识测试2次。二是开展廉洁谈话,鉴于人事变动,纪检监察室对新调整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干部任前廉政谈话,提醒干部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注重自身廉洁自律,在单位起到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三是严格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加强林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使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切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摘要: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研究和解决深化改革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试从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海田(1968-),男,山东武城人,讲师,从事党建、经济学研究。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二

xxxx村位于桥底镇西南5公里处,关中环线以南,泾河以北。全村辖八个村民小组,有456户,1980口人,耕地面积2960亩,杂果技术人员80名。该村有村级小学1所、卫生所1所,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全面普及。该村主要以杂果生产为主,全村有甜柿子1230亩,苹果1200亩,梨、桃60余亩。

近年来,全村农民农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果业,果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特别是甜柿子产业,享誉大西北,xxxx年9月,被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进行了播出宣传,同时连续两年参加杨凌农高会展示。其柿子品质好、质量优,深受果农信赖。特别是“阳丰”品种,从苗木到果实都是抢购态势。8月,该村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二、可行性分析。

1、意义和必要性。

近年来,xxxx村通过引进名优特新品种项目,把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广大农民从科技推广中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同时,随着杂果多年连续种植,一些流行病虫害技术难题相继暴露出来,特别是由于市场对果品无公害、新品种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很低,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民的收入较经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广大农民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赖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广。因此,在xxxx村进行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入户、信息入户、服务入户”,将会显著增强杂果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将为该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果品科技含量提高、果品加工业发展等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对于促进我县杂果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杂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把果业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项目带动,扩大基地规模,实现增产增收。全县果园投产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果品15万吨,产值2.8亿元,增长3.08%,人均果业纯收入420元。全县现有果品加工企业3家,专业种植公司7个,果品专业合作社7个,基本实现果业产业化。全县果业产业初具规模。

xxxx村位于泾阳县杂果生产核心示范区。近年来,该村不断扩大杂果生产基地规模,解决杂果品种老化、长期单一的局面,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收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果品初包装、种苗繁育、农资销售、技术咨询、人员培训、信息交流等产业链在xxxx村不断延伸,形成了农资销售、果业人才外聘、包装、种苗繁育等4大领域的新生产业链。目前,该村年对外供应各种果业种苗100万株,成为我县果业产业的领头村。

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中,该村全面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使每个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按照“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集成农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步伐;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为目标,制订了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推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增强了“一村一品”的持续发展能力。xxxx村成立了甜柿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已从开始的12户发展到现在的28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5%。不仅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还帮助社员引进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等服务。

xxxx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全县一村一品果业种植示范村,先后投入财政资金60万元给予倾斜扶持。同时,也得到了桥底镇政府和县科技、农林、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为了推动该村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县科技局、农林局将该村确定为果业培训基地,每年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县果业产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举办培训班、播放科技光盘、印发果业种植技术规程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及时帮助农民解决果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仅xxxx年,就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200多人次,从而为该村果业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1、年度目标。

(1)新增甜柿栽植面积300亩,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村甜柿种植进一步发展。

(2)成立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全年培训果农1500人次。

该项目建成后,到xxxx年底,使全村杂果产业总产值达到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引领带动全村新增甜柿面积300亩,不断扩大杂果产业规模。

2、预期效益。

xxxx年,通过甜柿示范引领全村新增甜柿面积300亩,每亩按平均实现产值1万元计算,年可实现产值3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村一品示范带动作用显著,通过良种引进、科技培训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该村杂果产业发展、农村进步、生态及生活环境改善。加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不仅加快该村杂果产业化发展步伐,为城乡市场提供优质的.绿色无公害水果,而且提高了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四、建设地点与规模。

新增甜柿300亩共24000株,建设地点在xxxx村八组。新技术引进推广和科技培训在全村同步开展。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来源。

1、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共需资金46.8万元。其中:

(1)新增甜柿300亩,共24000株,每株投资7元,约需资金16.8万元;。

(3)加强技术培训,年培训果农1500人次,需资金10万元。

2、资金来源。

该项目共需资金46.8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31.8万元,申请上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

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新增甜柿栽植、先进技术应用推广、新品种引进示范、科技培训等。(附:资金筹措及分配表)。

资金筹措及分配。

项目资金来源。

金额。

一、申请财政补助。

15万元。

1、省级财政。

15万元。

2、县及县级以下财政。

二、项目单位投入。

三、银行贷款。

四、其它投入。

31.8万元(群众自筹)。

合计。

46.8万元。

投资构成。

金额。

其中财政补助。

(1)新增甜柿栽植。

16.8万元。

4.8万元。

(2)新技术引进示范。

20万元。

5.2万元。

(3)科技培训。

10万元。

5万元。

合计。

46.8万元。

15万元。

六、项目进度安排。

该项目实施期为一年(xxxx年1月—xxxx年12月底)。

xxxx年1月—xxxx年2月,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及申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xxxx年11月—xxxx年12月,完成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建设,培训农民1500人次。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县农林局分管领导为组长,县科技局、县果业中心、xxxx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xxxx村各组组长和科技示范户代表等为成员的xxxx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确保该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2、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该项目由泾阳县农林局牵头,县科技局、县果业中心协助,由xxxx村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县果业中心要认真编制技术方案,选派强有力的技术人员开展项目的技术指导,努力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与推广,促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科技局积极协助村上争取各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和专项经费扶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xxxx村民委会要努力做好群众的组织宣传动员工作,全力配合各有关方面抓好项目的落实。

3、增加项目投入,不断提升设施杂果产业水平。xxxx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除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外,主要通过动员群众自筹解决,力争使广大群众在杂果发展上的投入占到总投资的80%以上,真正发挥其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4、加强监督,实行专款专用。xxxx村民委会对从上级部门争取到的资金,要建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三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方案”,即案例前获得的方法,案例前呈现的方法为“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xxxx]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完善有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准。

为基础,统分联系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适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实实在在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主动探索和逐渐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主动引导,强化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与此同时,要研究新情形,解决新问题,实实在在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强化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适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形、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村,要派专人扶助清理整顿。

四、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要联系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强化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开展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水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强化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使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使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强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扶助各种方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主动扶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六、实实在在解决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待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x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放进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渐提升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备。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明显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民调解“三个文件”和省、市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规章制度;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流程。

(二)加强协调人民调解投入工作。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合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经费待遇。

(三)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大培/yingyong/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促进规范操作;改革培训方式,变县级培训为主,镇级为辅,变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经验交流等并举的培训模式。

(四)规范人民调解操作规程,提高人民调解质量。

(五)完善跨区联调机制的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三、工作计划。

(一)1月份,召开全县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布置本年度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可与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合并召开)。

(二)2月份,对各镇人民调解工作督促指导一轮。

(三)3月份,组织“金宝人民调解联调机构”相互交流工作。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一、基本概况。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二、加强组织保障。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三、目标任务。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四、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2000]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加强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切实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加强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要派专人帮助清理整顿。

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标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加强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让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帮助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政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步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四

为扩大公司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使消费者更深入了解公司玉米系列食品的生产工艺,更放心食用公司的玉米系列食品,公司特长期举办让消费者走进厂区的观摩活动。

【活动时间】。

每周五上午九时半等车,十时整准时发车。临时如有变动,会在观光券上另行通知。

【活动内容】。

1、观摩队伍分成两队,总店的观摩人员由王芳开车,贾巴金带队,汉丰店的观摩队伍由陈瑞开车,齐鸣带队。两车的领队要对每一位顾客的行车途中安全负责,上车前按观光券凭票上车,全部上车后核对人数方可开车。行车途中就进厂的观摩内容作简单讲解,如果工作人员临时有变动要另行通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十点半钟抵达厂区后,厂领导周厂长、李主任和王主任亲自迎接,稍作休息后,(如周总有事情不能亲自来厂时)由周厂长、李主任和王主任组织所有观光者在一楼会议室作一简短的欢迎词,对春雨公司的发展前景规划和食品安全的总要性做一个简单的陈述。中间的拍照工作由齐鸣负责。端茶倒水、来客登记及凭券分发礼品由曾秀萍和周蓉负责。

3、十一点会议结束后由张选利带领所有观摩人员到方便面车间参观整个生产线,讲解整个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方便面生产线参观完后上二楼参观玉米饼干生产线,最后参观玉米超细粉生产线。根据天气情况可以增设粉丝皮车间、包装车间、晾晒场等观光线路。

4、所有生产线观摩完后大概是十一点半钟,回到一楼会议大厅品尝玉米系列食品,让观光人员亲历玉米食品的整个制作方法,现场制作由周建国和杨红负责。所有人品尝完玉米窝窝头、玉米饺子、玉米面条后可以自由在会议室的留言薄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和对公司今后的意见和建议。今后可考虑在会议大厅增设一个购物专区,以最优惠的价格出售公司产品,让观光者现场购买。下一个环节是凭参观券领取礼品,每个观光者领取完礼品后要在签到册上写上“已领取”,周蓉和曾秀萍派发要认真负责!

5、最后一项是所有观光者和公司领导集体合影,为下一期观光做好宣传工作,并将所有活动照片做成宣传展板,放在超市门口以此吸引顾客!这项工作由齐鸣负责!

6、十二点整,所有观光活动结束,两队人员由各自领队带队乘车回到汉中。

齐鸣。

2011年5月13日。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五

峡口镇目前来料加工发展现状经初步调查为:一级、二级加工经纪人57名,其中一级经纪人39人,二级经纪人13人,新增经纪人4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达到5000万元,加工费超200万的经纪人有6人,参与加工人数7000人;加工产品包括服装、饰品、手套、羽毛球、竹制品等十多种类型;合新、王村、柴村、同桥、广渡、定村等村发展规模较好,峡新村后势强劲;镇组建有一支峡口镇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会员达39人。根据现有状况,现拟定峡口镇“一村一品”来料加工-xxxx年发展实施方案。

一、发展规划。

通过宣传引导、政策鼓励、技术支持等途径,力争到xxxx年底止,全镇发放来料加工费达到9000万元,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壮大到100人(含一级、二级经纪人)。通过对“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来料加工领头人”和“来料加工专业村”等的评选,培养出一批加工规模大、货源稳定、发放面广、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建设有一批通过发展来料加工促进本村富余劳动力和闲散人员就业的经纪人多、从业人员多的专业村。

(一)摸清底子,掌握基本情况。

对全镇所有来料加工经纪人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发放加工费数额将经纪人分为a、b、c、d等类别,具体划分为:a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50万元以下;b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50万元至100万元;c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100万元至200万元;d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200万元以上。加工费发放数额的认定为:一级经纪人以发货方提供的加工费发放清单为准,二级经纪人以一级经纪人发放工资单、并提供村委会出具证明为准。镇党委政府将针对不同类别的经纪人采取不同的鼓励扶持措施。

(二)分类指导,积极壮大规模。

要充分运用报纸、宣传单、户外电子屏、广播等方式,深入宣传市、镇、村三级对来料加工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我镇来料加工协会的作用,以“三活动一制度”的开展为深入推进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创业就业队伍。

1、开展来料来样加工大比武活动。组织全镇各来料加工者开展来料加工技能大比武、创意作品展、技能培训、加工点观摩等活动,激发全民参与来料加工业的热情。

2、开展来料加工培训活动。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通过集中授课、加工基地实习、外出学习、入户指导等形式,开展来料加工实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赴义乌考察、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对经纪人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经纪人的执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300人次。

3、开展来料加工典型评选活动。每年10月份针对上一年度的来料加工情况进行调查汇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定期对经纪人的加工费发放量进行公示,评选出一批发展速度快、整体规模大、新进力量足的“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和组织发动有力的“来料加工专业村”。到xxxx年底评选出一批规模大、影响力深的“来料加工领头人”。

4、制定出台来料加工奖励扶持制度。要挖掘来料加工潜在资源,调动民众参与来料加工的积极性,培育新增来料加工经纪人。对新增经纪人和评选出的三类先进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

5、发挥协会组织力量。来料加工协会要积极关注市场走向、货源变动、扶持政策等,为遇到困难的会员提供帮助,为有意向加入来料加工队伍的潜在经纪人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充分调动会员积极性。

三、扶持政策。

来料加工的扶持政策根据行业特色,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通过评比先进,将资金补助给经纪人和集体组织。

1、评比项目。

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来料加工领头人、来料加工专业村和其他奖励。

2、申报时间。

来料加工经纪人申报要求:每月的25日为申报时间(节假日除外),一级经纪人凭发货方提供的加工费发放单、汇款证明等材料为准,二级经纪人以一级经纪人发放工资单、并提供村委会出具证明为准。申报来料加工专业村须填报相关申报表交镇妇联。

3、评比条件。

(1)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评选要求:a、b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与前一年相比增加幅度达到40%;c、d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与前一年相比增加幅度达到20%;当年发展二级经纪人数量达到5个,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名额5名。

(2)来料加工领头人评选要求:到xxxx年止,达到d类经纪人标准或三年来的加工费发放数额增幅超过100%,并要求其下发展的二级经纪人数量超过8个;无来料加工经济纠纷,无不良诚信记录;在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较好地带动周围群众参与来料加工的经纪人,评选名额5名。

(3)来料加工专业村评选要求:组织发动有力,有具体发展来料加工措施,对本村来料加工有奖励扶持政策;村内常年在家人员中有60%以上从事来料加工且发放给从业人员的年来料加工费人均4000元以上的村;c、d类经纪人数量超过5个或新增经纪人数量超过5个;无来料加工经济纠纷,无虚假信息宣传,村内来料加工经纪人和加工人员无不良诚信记录;全年开展来料来样加工经纪人培训、学习活动不少于两次。

(4)、其他奖励:对于当年新增经纪人,其规模达到b类经纪人标准的(包含b类)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本镇来料来样加工协会,每年根据工作开展是否有力、活动组织是否到位等情况,给予奖励。

3、奖励额度。

(1)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来料加工领头人每人给予3000元奖励;来料加工专业村每村给予5000元奖励。

(2)当年新增经纪人达到b类以上(包括b类)的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来料加工协会完成工作任务的每年给予3000元奖励。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六

该方案在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2000]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加强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切实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加强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要派专人帮助清理整顿。

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标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加强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让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帮助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政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步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一、基本概况。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二、加强组织保障。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三、目标任务。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四、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七

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分为三步走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为202-年实现全面脱贫后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仍不断拉大,中国的分配制度逐渐由更重视效率转向更重视公平。为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兴旺通过五大途径落地施行,将对各行各业产生较大影响。如产业兴旺中的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要求中国的土地政策更重视耕地和农村的发展,种业将成为第一产业中的重点攻克产业;质量兴农要求乡村重视第一产业发展,向品牌化、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和其他加工产业的发展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小、第一产业的人均收入占比不断降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带动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种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重点攻克的“卡脖子”行业。

种业分为农作物种子和动物育种。农作物种子中,虽中国主粮种子对外依赖度低,但高端蔬菜种子主要依赖进口,且育种技术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动物育种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居民以猪肉消费为主,但中国的猪育种对外依存度仍超过97%。

乡村振兴战略还将直接影响到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融合产业。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八

一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草坝镇,地处草坝镇西北边,距草坝镇政府所在地6.2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20公里。东邻依三则,南邻大落就,西邻就能,北邻雷公哨。辖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56户,有乡村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村一策一村一策工作方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00]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加强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切实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加强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要派专人帮助清理整顿。

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标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加强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让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帮助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政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步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民调解“三个文件”和省、市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规章制度;调整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流程。

(二)加强协调人民调解投入工作。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合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经费待遇。

(三)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大培/yingyong/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促进规范操作;改革培训方式,变县级培训为主,镇级为辅,变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经验交流等并举的培训模式。

(四)规范人民调解操作规程,提高人民调解质量。

(五)完善跨区联调机制的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三、工作计划。

(一)1月份,召开全县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布置本年度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可与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合并召开)。

(二)2月份,对各镇人民调解工作督促指导一轮。

(三)3月份,组织“金宝人民调解联调机构”相互交流工作。

根据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通知》要求,为了切实帮**村**社***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8年*月*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村“两委”班子、帮扶干部、第一书记深入***家庭,与贫困户一起讨论,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认真商议脱贫路径和方式,仔细计算收入支出帐,有针对性地完善帮扶措施,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一)家庭人口。

户主:***(姓名),**岁(年龄),*族(民族),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健康状况(健康、患病、残疾),工作情况(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上学等),是否属于“三留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人员。

妻子:***(姓名),**岁(年龄),*族(民族),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健康状况(健康、患病、残疾),工作情况(在家务农、外出打工、上学等),是否属于“三留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人员。

(二)家庭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及收入情况。

1.住房情况:现有住房*间,住房面积**平方米,人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间,****年修建;砖木结构*间,****年修建;土木结构*间,****年修建。现有主要居住用房属于什么安全等级、是否经过鉴定、有无鉴定证明。享受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灾后重建国家补贴**元,个人自筹**元。

2.安全饮水情况:贫困户是否有安全饮水、于**年**月安装入户,水量是否满足要求,日常供水是否稳定。集中供水点是否方便。

3.用电情况:生活用电是否接通(**年已经接通),动力电是否接通(**年已经接通),日常供电是否稳定。

4.教育情况。目前家里有**人上学,其中学前教育*人、小学*人、中学*人、中职*人、大学*人,具体上学地点,学费生活费开支情况,享受的国家优惠特惠政策(是否落实贫困户学前教育保教费和生活补助、“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餐等政策)。适龄儿童是否有辍学现象,辍学的具体原因(根据入户调查情况实际描述),有无因学借款、贷款情况。

5.就医情况。户籍人口*人,****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目前家里有患病*人、残疾*人(具体谁患病、残疾),分别是**病(**年确诊),**级残疾(**年鉴定),患病人口是否享受了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救助、民政医疗救助等政策,分别报销**元,个人承担**元,没有报销的具体原因。目前治疗情况,未及时治疗原因(无足够费用或为了不增加家庭负担等因素放弃治疗、无亲属照护送医治疗、无行动能力等),有无因病借款、贷款情况。

6.养老保障:户籍人口*人,2018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7.享受低保情况:2018年享受*类低保*人,每年享受低保金**元。

8.种、养殖情况:耕地面积*亩(其中旱地*亩、水浇地*亩;川地*亩、山地*亩),人均耕地面积*亩。2017年种植小麦*亩,玉米*亩,马铃薯*亩,中药材*亩(其中当归*亩、黄芪*亩),核桃*亩,花椒*亩。林地*亩,草地*亩。2017年养羊*只、养牛*头,养鸡*只。

9.技能培训情况:是否参加过技能培训,**单位组织的培训,**年**月**(具体到人)参加**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共培训**天,培训的方式方法,获得**劳务技能证书,培训之后预计收入增长情况。没有参加培训的原因是什么。

10.家庭其他财产:有电视机*台,摩托车*辆、拖拉机*台。11.借贷情况:主要包括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民间借贷金额及使用情况,还款计划等。

12.家庭收入情况:2017年种植收入***元,养殖收入***元,其它生产经营性收入***元;务工收入***元(技术型、苦力型,务工时间);转移性收入***元(各类政策补贴);财产性收入***元(农村租房、租地收入)。2017年家庭总收入***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因病(残疾)致穷。(逐一填写患病人员信息,疾病名称及确诊时间,费用支出及目前治疗情况,是否举债及举债数额,报销情况)。

2.因灾致穷。(家庭遇到的具体灾难灾害、受损情况、具体时间、接受救助情况)。

3.因学致贫。(逐一填写子女就学情况,学费、生活费开支情况)。

4.因婚致穷。(结婚时间、花费的具体彩礼、目前借贷情况)5.缺乏劳动力。(家庭现有劳动力结构,有劳动力几人,无劳动力几人)。

6.缺技术。(缺乏种养殖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还是劳务技能方面)。

7.缺资金。(计划发展的增收致富项目,需要的资金数量及今后的打算)。

8.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9.其他。(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一)产业帮扶方面(根据村情户情详细填写)。

1.种植方面。(比如逐年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核桃、花椒等经济林种植面积,种植马铃薯、玉米优质品种,实现稳步增收。)。

2.养殖方面。(比如申请产业发展项目贷款,建造养殖暖棚,扩大养殖规模。)。

3.技能培训方面。(比如鼓励贫困户参加种养殖和劳务技能培训,通过提高种养殖效果、提升务工人员技能,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劳务收入。)。

4.劳务输转方面。(比如联系用人渠道,介绍***长期在外务工,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二)义务教育方面。

宣传落实学前、义务教育、高中(中职)阶段教育特惠政策。对有辍学人口的家庭,分析辍学原因,制定控辍保学计划,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

(三)基本医疗方面。

宣传落实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特惠政策。协助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措施,减轻医疗负担。

(四)住房安全方面。

1.协商制定危房改造措施,包括按什么方式改造、什么时间改造,面积如何按规定控制。

2.资金来源渠道,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政策补助多少,个人自筹多少。

3.配套推进巷道硬化、入户道路硬化和农户庭院硬化“三化工程”建设。

4.加快改厕改厨改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五)安全饮水方面。

帮扶户无安全饮水或保障程度低的,对接县乡项目安排计划,协调列入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计划,重点解决供水保证程度、水质达标等问题,确保贫困户饮水达到脱贫验收标准。

(一)2018年帮扶措施和目标1.种植方面。

***家庭有耕地**亩,计划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一方面减少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核桃、啤特果等经济林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引进新品种马铃薯和玉米种子,增加群众收入。

种植新品种马铃薯**亩。目前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传统地方品种,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亩产***斤左右,亩收入***元左右。2018年计划种植新品种马铃薯,加强种植方面技术指导,力争亩产达到***斤左右,预计增收***元左右。

种植新品种玉米**亩。目前种植玉米平均亩产**斤,亩收入**元,但产量收益较低。2018年计划改种新品种,通过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措施,每亩产量可提高到**斤左右,预计增收**元。

栽植核桃苗**亩。将原本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变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配套发展的模式上来,2018年计划在马铃薯地里套种核桃苗**株,逐步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

2.养殖方面。

加入村级合作社,帮助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能,计划养羊**只,年预计出栏**只,收入**元以上,人均养殖收入达到**元以上。

3.提高务工收益方面。比如:鼓励***继续参加劳务技能培训,取得专业技能证书。联系用人渠道,介绍***长期在外务工,形成稳定收入来源,年务工收入在***元左右。

2018年,通过扩大养殖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技术投入,预计种养殖产业收入**元;务工收入***元(全年务工时间*个月左右);转移性支付**元。全年收入合计**元,人均纯收入**元。

(二)2019年帮扶措施和目标。

一是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帮助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养羊**只,年预计出栏**只,收入**元以上,考虑到疫情防治及市场变化,净收入预计**元,人均养殖收入达到**元以上。

二是继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种植玉米**亩,马铃薯**亩,发展核桃、啤特果经济林**亩,在上一年基础上2019年种植业保持相对稳定,预计增收***元左右。

三是提升群众内生动力。组织**家庭成员参加“两户”(脱贫户、贫困户)见面会和群众知情大会,脱贫户面对面传授脱贫经验,使贫困户学习掌握脱贫致富的办法和门路,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019年,通过扩大养殖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林种植面积,预计种养殖产业收入***元;务工收入***元(全年务工时间*个月左右);转移性支付**元。全年收入合计**元,人均纯收入**元。

(三)2020年帮扶措施和目标。

一是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帮助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养羊**只,年预计出栏**只,收入**元以上,考虑到疫情防治及市场变化,净收入预计**元,人均养殖收入达到**元以上。

二是继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种植玉米**亩,马铃薯**亩,发展核桃、啤特果经济林**亩,在上一年基础上2020年种植业保持相对稳定,预计增收***元左右。

三是稳步提高务工收益。多方联系用人渠道,介绍***长期在外务工,形成稳定收入来源,年务工收入在***元左右。

2020年,预计种养殖产业收入***元,其它生产经营性收入**元;务工收入***元(全年务工时间*个月左右);转移性支付**元;财产性收入**元。全年收入合计**元,人均纯收入**元。

1、对贫困老人、重病病人和贫困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加强救急纾困体系建设,及时做好吃饭、饮水、取暖等保障工作,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确保不发生一户因贫困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生活不下去。

2、对居住偏远的贫困群众给予更多关注,加强日常走访慰问,制定落实应急性帮扶举措,对无法下床和出门的患病农户,建立“送医上门”或者“送人就医”的有效机制,让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小病、常见病能看得起,得大病也能确保全家吃穿不愁。

3、对因突发性事件致贫返贫的贫困家庭,通过申请临时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给予及时救助。

户主(签字):村支部书记(签字):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签字):第一书记(签字):帮扶责任人(签字):

[xxxx]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完善有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准。

为基础,统分联系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适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实实在在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主动探索和逐渐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主动引导,强化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与此同时,要研究新情形,解决新问题,实实在在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强化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适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形、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村,要派专人扶助清理整顿。

四、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要联系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强化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开展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水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强化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使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使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强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扶助各种方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主动扶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六、实实在在解决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待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x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放进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渐提升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备。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明显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结合我校帮扶的五峰村实施三年内消除“空壳村”,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进一步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经校党支部研究,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结合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特别是县委提出的同步小康工作要求,以支部是堡垒、党员是先锋、产业是支撑、富民是关键、小康是目标为行动指南,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入手,充分调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提高村级党组织办实事的能力与水平。

加强对现有两个村进行跟踪指导、管理,总结经验,对7个村进行摸底,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督促其抓紧落实,尝试以村支两委为带路人,辐射周边群众的集体经济模式,努力确保在2017年低,全面消除五峰村“空壳村”。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

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兴仁县第六中学安排派驻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第一支书深入各村,深入细致的做好前期摸排工作,帮助理清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

由校支部牵头,采取村+合作社的模式,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监督小组,以帮扶资金为基本股金,入股本地的果蔬种植合作社。产生的效益用于帮助农户进行种植及其他公益事业。

1、高度重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认真分析本村实际情况,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2、搞好协调服务。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手续办理、审批等各个环节提供一切便利,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全力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搞好指导协调。校派驻村干部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3、强化督查考核。要求驻村工作组、第一支书,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依靠帮扶资金的同时,要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和监督小组,成员不得交叉。每半年要对账务进行公开,并将相关情况报镇民生项目工作室备案。同时,进一步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责任,加强检查监督,以此作为衡量驻村工作组、村党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村级考核体系,实行奖励制度。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一、基本概况。

洗马镇顶溪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二、加强组织保障。

组长:罗忠廷(支书)。

副组长:陈金敏。

成员:陈贤科、罗心平、罗成益、蔡兴伦。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三、目标任务。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四、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证稳定,共建和谐。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依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脆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年脆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状况,特制定脆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如今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进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状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进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进展信念不够坚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主动参加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到达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进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着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慧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动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脆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主动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加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进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脆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良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良度支配。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加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坚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干净。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沟通,推动党群关系和谐进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添"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关心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根据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讨论,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详情。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旧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主动实行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准备,确保整顿成果持续稳固。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十九

[xxxx]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完善有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准。

为基础,统分联系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适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实实在在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主动探索和逐渐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主动引导,强化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与此同时,要研究新情形,解决新问题,实实在在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强化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适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形、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村,要派专人扶助清理整顿。

四、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要联系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强化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开展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水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强化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使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使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强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扶助各种方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主动扶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六、实实在在解决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待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x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放进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渐提升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备。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明显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二十

方案,汉语词语,一般是指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二、存在的问题。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和集中整顿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三会一课”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集中整顿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三会一课,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党委通过前期排查摸底,确定镇村临时党支部为2020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扎实做好集中整顿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村临时党支部实际情况,特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村一策”整顿工作方案:

镇村位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现有居民小组16个、712户1826人,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设支委委员3人,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经排查摸底,村临时党支部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组织运行不规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支部班子不够团结,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到位,在带动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服务群众上还存在差距;同时村临时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情况。二是支部建设效果差,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发挥不强;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不力;凝聚党员、团结群众能力弱。三是党支部三个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干部对当前政治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发展信心不够坚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多项工作开展缓慢,落实效果差,没有“花开结果”的贯彻工作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奉献意识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生产效果不好,村集体经济作用发挥不明显。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顿,确保村临时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并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班子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明显,干部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办事效率和干事激情显著提升;二是党支部运行规范顺畅,“”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发展严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明显发挥,充分认清当前政治经济形式,有效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在生产上发挥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切实推进村生产效益和集体经济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村临时党支部支委委员、驻村工作队员为成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镇党建办力量、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联系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合力参与集中整顿工作,指导村临时党支部找问题根源、理整顿思路、带党员队伍、解干群矛盾、促产业发展,切实有力、精准发力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

镇2020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

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党建办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开展。

(二)建立整改台账。

组织召开镇党委、村临时党支部谈心谈话会、村党员大会,指出问题,研讨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及整改进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切实保障问题整改落实落地。

(三)整改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9月底前。

1.进行一次谈话。镇党委班子和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开展一次全面的谈心谈话,对其开展深度的思想教育,切实推动村临时党支部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认识,理清整顿思路,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

2.召开一次大会。召开一次由联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镇党委领导、村全体党员参与的大会。充分做好集中整顿思想动员,引导村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组织一场清洁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群服务中心大扫除,更换陈旧装饰,翻新标识牌匾,整理书籍杂志。并制定卫生值日排班制度,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整洁。

4.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走进群众、美化乡村”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员和群众沟通、交流,推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第二阶段:10月上旬。

1.开展三次党课。邀请联村县级领导讲一次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讲一次党课,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促进村临时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组织三场培训。组织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对村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开展一次党建业务培训,由镇业务部门针对当前工作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答疑,协调联村县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切实有效的帮助村临时党支部规范运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全体党员服务群众生产能力。

3.严格落实“5+n”。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讲话、为党员过政治生日“5+n”模式开展,以庄严的仪式感、亲切的代入感,深化党员身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三阶段:10月中旬。

1.整顿效果自评。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临时党支部的集中整顿效果开展测评,对党员和群众认为没有整顿到位或者整顿效果不佳的问题再次剖析研究,精准施策。

2.查漏补缺、完善细节。组织镇干部电话访问村群众,客观检验整顿效果,组织镇9办5中心对村展开客观测评,对依然存在的问题和新问题苗头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整顿效果符合民意。

3.召开总结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集中整顿总结大会,梳理整顿过程,汇报整顿成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确保整顿成果持续巩固。

为在3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动,按照党委、*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经村级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发展方案:

-村位于洗马镇南面,辖7个村民组132户56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村共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流动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4名。近年来,我村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为主,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0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村委办公室,陈金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4.5万元,预计2015年达6万元。

1.大力发展养殖业,预计创收0.5万元。

2.发展荷花产业,预计创收1万元。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所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

2、深入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及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3、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4、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5、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6、做好安全工作,切实保*稳定,共建*。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7、进一步下大力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群众文化。真正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文体设施等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让农民在生产劳动之余从这些场所、设施中,找到精神文化归属,不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凝聚民心、倡导和睦礼让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整体部署。持续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全面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到2020年5月底,全32户、63名未脱贫人口全部具备基本脱贫条件,年底全部脱贫;50个已出列贫困村和已脱贫户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233户、525名边缘人口政策落实有保障,稳定增收不新致贫。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顺利实现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4月)。研究制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方案,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干部大会,层层动员部署。

(二)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4—6月)。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突出贫困监测预警,因人而异精准帮扶;突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清零,防范扶贫领域风险,补齐短板弱项;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有效防止返贫,确保剩余未脱贫人口各项指标基本具备脱贫条件。

(三)决战决胜阶段(2020年7—12月)。开展贫困人口全面“回头看”,落实落细各项扶贫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全部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普查;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加强脱贫成效宣传,讲好扶贫故事;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一)分类实施“一户一策”。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各项标准,开展“回头看”。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持续帮扶,精准施策。

1.对剩余的32户63人未脱贫人口。强化包保措施,在原包保人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市级领导、乡科级领导干部包保,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采取“一对一”帮扶、“滴灌式”投入措施。将未脱贫人口人均5000元投入的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春天米业,本级财政及慈善捐助每人追加1980元,共44万元,签订5年期合作协议,每年每人分红1100元。合同期结束后,如不续签,返还本金。

2.对113户247人脱贫监测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对其“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指标进行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保洁员、巡河员、护林员等扶贫专岗;对弱劳动能力,能走动,干不了重活的,落实纠纷调解员、政策宣讲员等扶贫专岗。落实防贫保险措施,对脱贫户因突发的重病、重大灾害及就学等实施保险保障,兜牢底线。同时,根据实际落实打井上电项目,从生产基础设施上保障其减少投入,增产增收,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3.对233户525人边缘人口。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措施,开展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逐户梳理并落实对应的扶贫专岗,确保其稳定增收。落实防贫保险措施,对脱贫户因突发的重病、重大灾害及就学等实施保险保障,兜牢底线。重点关注老年人、重症病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以及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人员,及时给予救助,稳定解决他们的基本生计,坚决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人口。(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各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

(二)精准落实“保障政策”

1.精准落实教育保障政策。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不因贫失学辍学;推进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落实,改善中小学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精准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简化贫困人口就医转诊手续,细化慢病签约服务管理,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省村医为民服务能力水平。(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医保局、各乡镇、街道)。

3.精准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全面开展住房安全“回头看”,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进行住房安全鉴定。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加强农户档案管理,提高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4.精准落实饮水安全政策。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排查,6月底前,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集中供水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不合规和群众认可度的问题。继续推进农村集中供水主管覆盖扩面工程。(牵头单位:市水利局;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5.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按照低保兜底脱贫要求,救助水平人月均不低于省定保障标准。落实低保渐退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系统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低保户中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条件的家庭全部按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残联,各乡镇、街道)。

1.做实就业扶贫。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网上就业信息推介、就业对接会、包保责任人一对一推介等方式,促进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全面就业,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目标。着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外引内联方式,促进已建成的扶贫车间及早开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开发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扶贫特岗和扶贫专岗,按照省扶贫办要求,进一步规范岗位申报流程,制定管理制度,逐村逐人分析研判,落实护路、护林、护水、保洁、老人管护、疫情巡防以及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等扶贫特色岗位。落实好岗位补贴、培训补贴、交通补助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特色岗位都能够实现就业增收。(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扶贫办、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抓实产业扶贫。抓好“示范园区”建设。结合打井上电、方田林网等农业基础设建设,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四小项目”落实。采取整村(屯)推进的方式,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布局一批鸡鸭鹅猪羊等小养殖,中草药、食用菌、地瓜、马铃薯、龙葵果、百合、瓜菜等小种植,农家乐、电商等小买卖,服装、柳编、竹编、草编等小手工项目。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有收入、收入稳。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确保电站收益,增加贫困劳动力收入。(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行业部门,各乡镇、街道)。

(四)全面开展“帮扶活动”。杜绝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帮扶形式,从各户的实际出发,落实“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

1.庭院帮扶活动。一方面,采取一村一品、一街一品的方式,由包保责任人逐户落实庭院经济发展项目。并进行技术跟踪指导,确保其庭院产生“一亩园十亩田”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配合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由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包保责任人联合行动,开展庭院整洁活动。每个月利用1至2天时间,帮助困难群众打扫庭院及室内卫生,规划庭院布置,美化净化生活环境,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心、暖心、放心。引导和指导农民群众学会村规民约遵守、门前三包管理、垃圾分类、清洁厕所使用、卫生厨具应用等,逐步养成勤俭持家、清洁文明的生活习惯。(牵头单位:乡镇街村;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及包保责任人)。

2.消费扶贫活动。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开展扶贫产品展销会、农副产品采购和消费扶贫大集等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代言农特产品的促进作用,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村级电商品牌,促进农副产品网上销售。组织包保部门和包保人进村入户,购买农副产品。促使广大干部多下村、常入户,对自己所包保的户做到认得门、熟悉人、攀上亲,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加深与群众的感情。(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各乡镇、街道)。

3.志智双扶活动。主要抓好思想引领、典型引领、文化引领、志愿引领、爱心引领、法规引领,加大扶贫政策和成效宣传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强实用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主发展产业和就业本领。开展自主脱贫示范户表彰,有效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力宣传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讲好扶贫故事。(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一)进一步压实责任。继续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贫困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之间要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严格管理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对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宣传表彰、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市直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进一步凝聚合力。按照“四个不摘”总体要求,保持队伍不撤、力量不减、力度不降。发动社会各界带着感情做好真帮实扶工作,搭建贫困需求与社会爱心人士的精准对接平台。持续推进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和“党心连民心,干群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

(三)进一步转变作风。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各级各类督导巡查、评估暗访、审计监察反馈的问题,确保改彻底,不反弹。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村级填表报数,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上。全面开展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回头看”,严查扶贫工作不实、作风漂浮问题;严查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严查基层“微腐败”问题;严查“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问题。查处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作风不扎实、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的干部,确保扶贫资金项目使用管理清楚,扶贫干部作风清廉,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清零。

3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强化农经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队伍,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着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为重点,加强规范化管理,指导合同签订、鉴定,建立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切实维护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

项基础工作。要通过加强数据分析,完善处理手段,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对财务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要派专人帮助清理整顿。

四、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要稳定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强化农民负担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一事一议”和生产性、公益性有偿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借机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对涉及农民的收费,必须实行公示制,公布项目和收取标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取消各种不利于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加强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涉及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方式而发生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依据。集体资产拍卖或转让收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平调、挪用、私分、哄抢集体资产。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与建设,引导和帮助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要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作组织成员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经营机制,维护专业合作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者开拓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六、切实解决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待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是政府授权承担着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和长期稳定的重要力量。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固定工资、活工资、津补贴等待遇要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逐步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事业的投入,解决日常工作经费,完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对在农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的农经人员可以优先评聘、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越级(提前)晋升工资。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二十一

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初步形成一个现代农业园区。

20xx年10月,村两委班子抓住农业对口项目建设的契机,通过召开动员会、观摩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扶持政策、蚕桑生产形势、经济效益、适用技术等方面知识,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调动和吸引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组织的积极性。20xx年12月注册成立了“开化县绿洲蚕桑专业合作社”,90%以上的养蚕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合作社在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蚕茧收购上为农户开展服务,并与农户签订蚕茧收购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合作社成立后,为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和堤升“一村一品”蚕桑产业环境,更好地发展蚕桑生产,村两委班子和本村绿洲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养蚕大户外出学习养蚕先进技术和推广“一村一品”经验,通过聘请特产局专家进行讲座,宣传“一村一品”专业村典型和经验,在全村营造发展氛围,增强全村人民的发展意识。在重点抓好一批养蚕大户“一村一品”示范户建设的同时,按照“高目标引领、强措施推进、高效率落实”的思路,对全村的所有农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突出蚕桑养殖产业建设,形成“专、新、特”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依托蚕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蚕桑生产标准要求,推行园区统一连片规划种桑,全村880亩桑园,集中连片的达到85%以上。基本消除了粮桑混种造成的农药中毒现象。二是统一推广新品种。20xx年,寺坞村开始推广最新一代雄蚕新品种,到20xx年,实现全年饲养雄蚕新品种,实现了蚕品种的更新换代。三是统一推广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化的桑园主要病虫害是桑螟,且主要危害是第三代。为此,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在7月下旬,开展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桑螟发生率比去年下降了45%。四是统一规划建设小蚕共育室,组织小蚕共育。20xx年,新建改建小蚕共育室750平方米,组织小蚕共育625张。

20xx年我县一村一品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一村一品办公室的指导下,紧扣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促进了以茶业、生猪、蔬菜、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培育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截止目前,全县发展省级、一镇一业示范镇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1个,涉及11775户、39822人,其中从事主导产业农户8714户、从业人口30324人,分别占农户总数和全村总人口的74%和76%。按主导产业类别划分,种植业6个村,占19%;养殖业4个村,占13%;林果业5个村,占16%;其它农业16个(含茶叶、综编、藤编等),占52%。20xx年,31个示范村预计实现生产经营总收入65028万元,同比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8228元,比上年增长1080元,同比增长15.1%。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74%,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7%。一村一品发展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的比重均大幅增加。

(一)加快产业培育,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质量。

一年来,我们按照大力发展茶叶、生猪、蔬菜、烤烟、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园区经济的重要抓手,着力建设规范化、区域化产业基地,以此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促进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xx年,全县预计新发展茶园2.16万亩,全县茶叶总面积发展到14.47万亩,年产干茶6818吨,实现产值7.63亿元,生猪出栏83万头,种植蔬菜7.85万亩,种植烤烟2.38万亩,农民群众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以红庙镇罗账岭村为代表的一批专业示范村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大机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茶叶基地规模,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和群众积极参与,促进了茶园基地快速发展,全村累计新发展茶园500余亩,为茶叶示范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县各镇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逐步将传统的油菜(小麦)—水稻(玉米)复种模式转化为养猪、种茶、种菜、农产品加工等高效农业生产模式,70余个村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更加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二)狠抓示范带动,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我们在抓一村一品工作中,围绕我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通过县上抓示范点,镇上抓重点村,村上抓示范户,上下联动,层层示范的工作方式,推动了全县一村一品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坚持招大引强,发挥招商引资在发展一村一品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努力,江苏商会、陕西汉森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新美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将投资南郑农业产业发展,预计投资总额3.64亿元,将对我县一村一品发展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二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发挥先进农业技术在一村一品中的支撑作用。依托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县建立10个科技示范基地、确定100名科技指导员、培育1000名科技示范户,带动20000户农民增收致富。牟家坝镇牟家坝村茶叶产业、圣水镇林场村苗木花卉产业以及小南海镇的烤烟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其产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多次接待县内外的参观交流,已成为我县一村一品发展的亮点。三是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在一村一品发展中的承载作用。抢抓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重大机遇,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资金向园区整合、要素向园区配置,着力打造园区发展新引擎。全年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全县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9个。同时年内将拟认定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3个。在园区推进工作中,我们通过抓规划、抓进度、抓投入、抓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园区建设,通过园区的规模扩张和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快了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三)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一村一品发展水平。

一是抓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先后两次组织示范村负责人参加一村一品培训学习,宣传介绍一村一品专业村典型经验,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二是抓科技推广,提高科学种养水平。以“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工培训工程”、“科技特派员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等有效载体,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并分类型确定示范户,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年累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8.61万人次,其中职业农民培训1250人,培训茶农、烟农、药农、养蚕户、生猪养殖户等6万多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6万份。深入开展了科技兴农十项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三是抓农产品认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县已完成无公害蔬菜、茶叶认证6600亩,茶叶有机认证1.5万亩15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认证无公害农产品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整县环评。三是抓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县农业信息网站作用,采取信息发布、电子农务、短信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发布政策、价格、市场供求、技术等信息20xx余条。利用县农业信息站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幕,每天定时发布有关农产品价格、市场、技术、招商、项目、企业信息。

(四)健全组织体系,增强一村一品发展能力。

坚持把培育适应“一村一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组织体系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目前,全县注册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5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县级15个,4个企业(基地)被评为全市十大茶厂、养殖场和设施蔬菜示范基地。20xx年18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14.5%。引导和支持绿娇子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朵彩苗木花卉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有效增强了农产品的营销能力。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稳步推进,服务层次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42个,入社成员10237人,注册资金1.3亿元。其中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全省百强社,八宝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氏绿叶合作社坚持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从事良种茶苗繁育、茶叶加工销售以及技术、信息、农资供应等配套服务,搭建分散小农户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良好平台,吸纳本村及周边村镇农户积极加入,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已成为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三是积极发挥品牌效应,“汉水银梭”、“黄云翠竹”绿茶、“黄关”黄酒、“秦巴欢”菜籽油四枚商标被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资金投入较少。近年来,尽管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落后、陈旧,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步伐。

(二)政策支持不够。一村一品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每年专门用于一村一品发展上的项目仅有1至2个,大多数村多年来没享受过一村一品专项扶持,特别是在每年的一村一品统计年报会上,部分村干部怨言较多。

(三)发展水平不高。现有的“一村一品”大多属于自然形成,我县虽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了区域规划,但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聚集度不高,带动效应不强,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四)农村劳力缺乏。目前,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缺乏文化层次高,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员,在发展一村一品、推进结构调整、状大主导产业等方面思想保守、劲头不足、困难较多。

(五)组织体系松散。尽管我县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但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地处城镇,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龙头企业服务于一村一品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完善发展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进一步修改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资源、地域、生态、传统等优势,增强一村一品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

(二)建全保障体系。建立农民自投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着力解决一村一品发展融资问题,促进一村一品的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训。依托农业、技术、科技、劳动、职教等培训阵地,以实用技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重点,加强对示范村驻村指导员、村领导班子、农民技术骨干和专业大户的培训,不断提高带动能力。

近年来,高关村突出“一江两岸共发展、农民创业我先行”的活动主题,展现了农民风采、铸就了一村一品。现总结如下:

一、迅速行动、精心筹划。

根据安徽省妇女创业扶持专项经费项目培训会议精神和市妇女创业扶持专项经费项目现场会的工作要求,我村因地制宜,确定围绕高滕葡萄种植打造一村一品,培育亮点,做出特色,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并走访了相关种植能手,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致力发展高滕葡萄,并通过万村网页跟踪报到我村创建巾帼创业示范村活动;通过横幅、会议、走访农户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使一村一品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二、创建载体、构筑阵地。

我村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以高滕葡萄合作社为载体,规范了合作社,购置了办公桌椅,合作社各项制度上墙并落实,同时也成立高滕葡萄产业党支部,发挥党员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深入到各村民组,对发展一村一品中有关创业、技能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有针对的开展创建活动。

三、整合资源、打造精品。

积极发挥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一村一品中的引领作用,成立和县高滕葡萄合作社,90%种植户进入合作社。定期开展培训,截止目前,我村葡萄技术培训班先后邀请省农科院孙其宝教授、省农科院院长、市农委刘教授以及马鞍山安民农贸有限公司水果销售经理及种植大户来村授课并进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现场指导,已开展培训6次,培训人次达450余人,利用葡萄专业合作社这一平台,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将合作社的各项制度上墙,办理税务登记和商标注册工作,结合以往的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各农户负责具体生产、管理,合作社根据农户定期汇报的情况和实地考察的农户种植情况,组织进行经验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形成了合作社内成员互助互爱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独特的产、售、学的经营模式。同时积极为社员中办理万小额贷款,用以扩大种植规模和发展种植技术。

我村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与党建结合起来,把工作融会贯通,利用与马鞍山师专结对帮扶之机,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引进技术支持、信息帮扶;发挥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联系了合肥合家福超市、大兴果业等,20xx年11月份,省人大副主任陈先森、省妇联主席黄红一行来村调研指导巾帼创业工作,并给与了我村创业情况很高的评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高关葡萄产业,也给巾帼创业示范村创建增加了活力和增添了平台。

四、领导助创数据说话。

我村创建巾帼创业示范村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安徽省妇联、马鞍山市妇联、县农委多次来村实地指导工作,结对共建单位喻长志书记心系高滕葡萄,多次现场出谋划策。正是在领导的关怀和助建下,高关村“一村一品”高滕葡萄正显现品牌效益,亩产值从20xx年的5000元上升到现在的6000多元(不包括葡萄酒),种植规模从20xx年的400余亩扩展到800余亩,销售期从20xx的45天到现在的30天,产值达到400多万。

招贤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突出纱帽山枇杷的风味特色。主抓纱帽山枇杷的品牌建设。今年县农业局党委委员胡志华联系纱帽山村,为纱帽山枇杷品牌建设出谋划策。主要抓了几下几点工作:

一、纱帽山枇杷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衢州周边县市都知道纱帽山枇杷的名气,有些商贩在城里卖枇杷也要借纱帽山枇杷的名来出售。由于我们前几年没有重视纱帽山枇杷的注册保护工作,致使“纱帽山”被安徽人注册。今年纱帽山村支部书记郭小良申办了纱帽山枇杷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沙目山”牌枇杷商标。

二、提高纱帽山枇杷品质,纱帽山枇杷树龄高的有百年左右,树龄低的也有几十年。由于纱帽山独特的土质条件,纱帽山枇杷风味独特,隔壁渔溪口村和符家村的枇杷就没有纱帽山枇杷的风味。这几年宣传推广枇杷疏果,效果明显。几个生产大农户枇杷疏果做得好的,得到了很大实惠,如村会计金福财,他的枇杷果就比一般农户大,得益于他的疏果技术,今年枇杷收入10000万多元。

三、利用纱帽山枇杷的品牌优势,走出去。今年外地来采购枇杷的单位和个人,我们都使用“沙目山”枇杷品牌箱装箱,每箱5公斤。箱/80元。还有一些农户自已挑到常山和衢州出售,销路很好。20xx年全村枇杷产量50吨,总收入达到80万元左右。全村650人,人均枇杷收入1230元。

一村一品工作方案(实用22篇)篇二十二

**镇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市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也是我省最大的建制镇之一。全镇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村委会,**个居委会,总人口**万,其中城区人口**万,农村人口**万,驻镇中央、省、市单位**家。交通便利,**和即将建成的**铁路交汇境内,**三条高速都有出入口与**快速相连,**三条国道穿境而过,距离**中心仅30分钟车程,**横穿全镇,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生产条件,催生**规模种养的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一、“一村一品”工作现状。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坚持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也十分明显,**等农产品基地规模逐渐扩大,辐射效益日益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农村流通组织日益增多,全镇成立**等农业合作社47个,依托农业合作社与基地、协会、农户实行联合协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全镇共建成村级农贸市场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6个;**村组建、扶持专业搬运队,**村村民结合自身优势,从流通入手,自发组建了**村运输车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由最初的“小打小闹”逐渐发展到拥有大型货车20余辆的大车队,它们将我镇的无公害蔬菜、瓜果、**鱼苗等现代农产品运至周边省市。

力的支柱产业,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

三、“一村一品”工作举措。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科技信息服务,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为发展“一村一品”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四、“一村一品”工作建议。

1、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全省性的“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一村一品”区域性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形成全省、全市一盘棋统筹发展。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主任和优秀党员,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让他们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加强对种养大户、农民种植户的技能培训,形成全面铺开的、长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同时,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建立便捷的品牌注册和申报通道,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3、拓宽融资贷款渠道。着力解决市场、技术、信贷等发展难题,不断创新服务体系。从政策层面建立信用贷款制度,解决农民缺少质押物贷款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贷款渠道,制定方便农民专业合作和行业协会融资贷款政策,协调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提升开拓市场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4、建立长期帮扶机制。要建立长效机制,长期提供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等方面帮助,要建立全省性的信息流通平台,科学分析市场动向,继续畅通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对农业产业发展实行地方税收补贴,要建立专项资金帮助解决无公害蔬菜检测等问题,形成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关范文推荐

    部队党建事迹材料(模板15篇)

    事迹材料是用来描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事情或行为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阅读以下事迹材料范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成功的秘诀和勤奋的背后。

    预党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思想汇报(优质23篇)

    思想汇报是一种反思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这些思想汇报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灵感。

    国庆假期通知书(热门20篇)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发布通知来告知他人一些重要的事情或安排。阅读以下通知范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通知的内容和格式。各位同事:__员工20_年国庆节

    年会舞蹈主持词串词(汇总20篇)

    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我将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带领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个出色的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展示一些成功的案例。(进场音乐)。男:蛇

    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事迹材料(精选16篇)

    事迹材料是记录和宣传某人的事迹,体现其个人魅力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下面这些优秀的事迹材料范文,领略其中的感悟和人生智慧。(六)8月,女工委组织全

    拉丁舞学习的自我评价(汇总19篇)

    自我评价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自我评价范文4:在生活中,我注重健康饮食和身体锻炼,但在时间规划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学习拉丁舞的过程中

    写一个人四年级(通用21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和观点的独到,还要注重语言的精准和修辞的巧妙运用。下面是一些获得过高分的优秀作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天已经黑下来了,屋外狂风大作,

    国际助残日活动主持词(通用18篇)

    感谢各位的鼓励和信任,我将会尽全力以赴,为大家打造一个难忘的活动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主持示范视频,大家一起来学习吧。男:亲爱的小伙伴们:合:大家好!女:

    农技员季度工作总结(通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和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我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农业技术员是技术员的一种

    店铺免租金租赁合同(优秀14篇)

    租赁合同是租赁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法律约束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租赁合同样本,可以供您参考和借鉴。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承租人(以下简称乙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