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笔尘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汇总8篇)

学期总结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迎接接下来的学习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一

本学期我们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为幼儿创设了幼儿喜爱的游戏环境,建立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区角,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晨间活动:

我们发动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多种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的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度都有所提高。

二、自选游戏:

根据本班游戏空间情况及幼儿特点,我们开展了“划龙舟、速递汤圆、”等民间游戏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参与积极性挺高,并初步学会了自评、互评、集体评等游戏评价。对家长的宣传使得家长们也对本班游戏颇感兴趣,主动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为幼儿更好地游戏奠定了基础。大多数幼儿在游戏中能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努力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了智力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创造游戏等。幼儿始终是游戏的主人,而我们也努力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亲近幼儿,走“进”幼儿,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个别能力较弱或较胆怯的幼儿。使得幼儿喜爱游戏,逐步善于游戏,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幼儿在一学期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中,习得了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着部分幼儿游戏时缺乏持久性,游戏后整理游戏材料速度过慢、零乱等情况。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提出要求,加强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中班建构游戏活动计划

活动预设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大胆、有创造性的选用合适的材料,建构各种类型的房子、健身器材。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习惯,分享游戏快乐

3、学习小组合作设计平面图,并看懂平面图进行空间建构。

4、自觉遵守和维护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宝石积塑、插塑、管状插塑、炮弹玩具、积木等。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请幼儿熟悉自己所在的社区,并收集相关图片。

第一次活动指导:

1、观察幼儿收集来的图片资料,了解社区内各类场所的特征。

2、每个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各类场所的图片摆成一个平面图。

3、幼儿根据平面图进行合作建构。并指导幼儿根据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4、展示:幼儿相互欣赏说说各自的优缺点。

第二次活动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建构社区中的一些大型器械,如:“秋千”、“摩天轮”、“高低杠”、“自行车”等。

2、引导幼儿用辅助材料来建构楼房,并注意其牢固性。

3、设置展示台,展示幼儿为自己的社区所创设的活动器械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二

游戏是为了寻求愉快而自愿参加的一种运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纯真感到上的愉快,而是伴有生命充足感的'愉快。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运动,游戏是幼儿的本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本身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运动。幼儿游戏的类型许多,本学期我们班创设了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运动,此中包括奶茶屋、小超市、医院、跳房子、踩高跷等游戏。下面对我们班本学期的游戏运动作一总结。

角色游戏突破了传统教导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场所场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奉告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收,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情况分外是各类运动资料,让幼儿在和情况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获得成长。

本学期,我们创设了"小超市"、"人民医院"、"七彩奶茶屋"等,幼儿在游戏历程中,体验到了售货员、大夫、病人、顾客等等不合角色,在角色的饰演历程中,幼儿开脱对本班先生,熟悉情况的依赖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明和创造的空间。幼儿间的互助交往更为主动、积极,探索和办理问题的才能获得很大的进步。

除了角色游戏,晨间自选运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导教授教化运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运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开心地参加,每天都有新劳绩。为了让幼儿轻松开心的进行晨间运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喜欢跳格子、有点喜欢拍球,都可以让她自由选择。

岂论是角色游戏照样晨间自选运动,我们都邑在运动停止落后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法有许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本身评价,由先生辅导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勉励幼儿把本身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想感染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勉励性言语来勉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人人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明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本日哪一组小朋友摒挡玩具最快?"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运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要我们去注意和改良。如幼儿人数少、游戏相对集中、游戏的角色分配较少等。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运动中,我们会增强对幼儿游戏的察看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发展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三

为了提高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xx幼儿园中班组于20xx年11月22日上午开展了亲子生活小游戏体验活动。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而且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因此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家长几乎不对孩子又过多要求。幼儿园为了锻炼幼儿,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特开展本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系列生活自理技能比赛(叠毛巾、串项链)。在亲子游戏中,幼儿学会叠毛巾、串项链等的简单生活技能,通过比赛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肌肉群的发展,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们融融的笑脸洋溢着亲子间无尽的欢乐和喜悦。家长们不仅为孩子们两个多月来的学习而动容,为孩子们的聪明能干、主动大胆的表现而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但进一步增进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而且也帮助家长从不同侧面了解孩子的发展,从而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进一步促进了家园共育的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本次亲子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满足孩子表现的欲望,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进而帮助老师落实对孩子生活技能的渗透。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四

一转眼,一学期又将要接近尾声,小朋友们就快升入大班了。游戏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与完善,在经过一次次的反思和研讨游戏活动以后,无论在游戏的组织和开设上,还是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上,都看到了一些改进的地方,当然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不足之处能尽量和幼儿一起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策略,对于好的地方我们都要不断的延续下去,并找出适合本班小朋友特点的游戏开设方法,针对本学期开展的各项游戏活动,我有很多的感想。

一、游戏进行时

本学期我班开设了很多游戏,《春天和夏天》的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但我发现孩子们对“创意坊”的折纸活动情有独钟,折纸游戏风靡一时。在语言活动《竹篱笆和牵牛花》后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喜欢上了牵牛花,于是带领孩子学折牵牛花,在折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后,附图(一),孩子们对折纸游戏的兴趣依旧不减。中班幼儿想象力比较丰富,在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技能之后,有的幼儿会自己创造出一些形状,于是我继续提供一些纸,给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创作,感受自己折纸的乐趣。

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丰富,不断的吸引着一向对手工活动不太感兴趣的男孩子,每次在“创意坊”总能看见孩子们专注地用纸折出小船、飞机、小狗、小鱼等等。我发现孩子们刚开始在游戏的时候,由于能力的差异,有的能力强的幼儿一下子就折好了,可是能力较弱的幼儿的完成率就较低。于是“小老师”又产生了,我发现幼儿的合作、互助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孩子们碰到不会的步骤时,会三三两两一起研究,能力强的幼儿还能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以此同时,“鲜花店”里的鲜花也是用折叠的方式展开着,附图(二)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在学会了一定的折纸技能后,都在尝试折叠花朵,并将一朵朵美丽的纸花黏贴在树枝上。

二、游戏材料投放中

而我们的花瓶也不简单,将竹韵坊中多余的小竹筒,刷上颜料,孩子们尽情想象装饰、勾画,一个个“花瓶”就这么诞生了。春天的美景有了鲜花的衬托怎么能少了悦耳动听的风铃的声音呢!这不,孩子们正在用蛋托和小铃铛制作风铃呢!刷底色、撕、剪、串,好不热闹。在春天的主题接近尾声的时候,特别是女孩子们总喜欢来到主题墙边看看那些自己亲手制作的花花草草,忍不住感叹一声“好漂亮”,于是我们就把音乐区以主题墙面为背景,播放《蜜蜂做工》、《绿毛虫》、《化蝶》等音乐,孩子们就像一群美丽的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三、材料投放中

在开展游戏的同时结合当前主题的开展,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需要的材料和废旧物品,同时在班级和班级之间进行材料共享,大大增加了游戏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附图(七、八)。在游戏过程中,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时添制新的区域游戏材料,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创意坊”是材料比较丰富的一个区域,步骤图、各色彩纸、事先折好的成品也吸引着幼儿的眼球,不断提升幼儿折纸的技能,为让幼儿保持游戏的新鲜感,我们又相继投放了小竹筒、树枝、竹枝、毛根条、吸管、等,让“鲜花坊”能顺利开展。一串串悬挂的风铃,是孩子们最喜欢跳跃着碰触的宝贝,而这些宝贝是用常见的蛋托制作而成的。

材料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主题的深入开展,建筑工地中幼儿对公园的话题越来越多,于是组织幼儿一起讨论用什么样的材料来拼搭,为了突出主题的特点,幼儿想到自己制作的鲜花和积木花最适合不过了,有了这些相应的辅助材料,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就很自然的去发展建构主题的情节了。

在增减材料的同时,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在为他们提供一些开放的半成品及材料的同时,部分较逼真的材料提供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我们班的角色游戏中,“美食小站”里我们增添了春、夏常见的瓜果蔬菜,制作蔬果沙拉,体现季节特色,因此“美食小站”成了最热闹,生意最兴隆的地方之一,附图(十二)。在家长的帮助下还收集了各种茶叶罐、茶叶盒,用绿色的手揉纸制作了茶叶,当然我们的茶类品种很丰富,还有各色花茶供幼儿进行买卖品茶活动,并为每种茶点进行定价,根据客人消费的金额收取费用,附图(十三、十四)。有了这些丰富游戏材料,幼儿不仅得到了想象力的发展,还发展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也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虽然我们两位教师根据主题的进展,更换游戏的材料,创设新的游戏活动,但是纵观整个学期的游戏活动,游戏的规划还是缺乏一定的空间感。而且有些游戏虽然跟随了主题的进程,但并没有跟随幼儿游戏水平发展的进程。所以我觉得新学期在创设各个游戏区方面要多下功夫,借鉴他人创设游戏的先进理念,开展更多有趣而有价值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五

儿的社会性情感,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发展。

二、具体目标:1、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加强游戏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3、培养幼儿游戏中的合作、谦让等。4、积极开展各种操作性游戏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5、初步学习游戏评价。

三、具体措施:1、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利用适宜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2、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动性,适时参与幼儿的游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4、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生活经验。5、和平行班互换游戏。

本学期我们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为幼儿创设了幼儿喜爱的游戏环境,建立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区角,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晨间活动:我们发动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多种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的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度都有所提高。

二、自选游戏:根据本班游戏空间情况及幼儿特点,我们开展了“划龙舟、速递汤圆、”等民间游戏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参与积极性挺高,并初步学会了自评、互评、集体评等游戏评价。对家长的宣传使得家长们也对本班游戏颇感兴趣,主动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为幼儿更好地游戏奠定了基础。大多数幼儿在游戏中能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努力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了智力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创造游戏等。幼儿始终是游戏的主人,而我们也努力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亲近幼儿,走“进”幼儿,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个别能力较弱或较胆怯的幼儿。使得幼儿喜爱游戏,逐步善于游戏,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幼儿在一学期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中,习得了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着部分幼儿游戏时缺乏持久性,游戏后整理游戏材料速度过慢、零乱等情况。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提出要求,加强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中班建构游戏活动计划

活动预设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大胆、有创造性的选用合适的材料,建构各种类型的房子、健身器材。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习惯,分享游戏快乐

3、学习小组合作设计平面图,并看懂平面图进行空间建构。

4、自觉遵守和维护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宝石积塑、插塑、管状插塑、炮弹玩具、积木、维尼熊积木等。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请幼儿熟悉自己所在的社区,并收集相关图片。

第一次活动指导:

1、观察幼儿收集来的图片资料,了解社区内各类场所的特征。

2、每个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各类场所的图片摆成一个平面图。

3、幼儿根据平面图进行合作建构。并指导幼儿根据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4、展示:幼儿相互欣赏说说各自的优缺点。

第二次活动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建构社区中的一些大型器械,如:“秋千”、“摩天轮”、“高低杠”、“自行车”等。

2、引导幼儿用辅助材料来建构楼房,并注意其牢固性。

3、设置展示台,展示幼儿为自己的社区所创设的活动器械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六

回顾中班这一个学期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情况,就游戏的自主性、游戏主题的目的性、游戏材料的使用、人际交往、游戏常规、创造力表现、与主题的联系等方面作一回顾、总结。

设了"幼儿园"、"医院"、"娃娃家"、"银行"、"理发店"、"菜场"、"点心店"、"小舞台"等社会化区域游戏活动,和"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表演区"、"益智区"、"数学区"等几个学习化区域游戏。其中"幼儿园"游戏是结合"走进小学"主题活动而开设的,在游戏过程中随着孩子游戏自主能力的增强,他们还增设了"学做小学生"的小主题,丰富了"幼儿园"游戏的主题内容;"小舞台"的游戏是结合"走进小学"主题活动中的"小小才艺展"而开设的,是当前孩子们游戏中的热点。在学习化区域游戏中,本学期的重点是棋类游戏,深受男小朋友的喜爱,在餐后的安静游戏中,孩子们也会自发地下五子棋、斗兽棋、飞行棋等等;而"表演区"则是女小朋友喜爱的天地,"节目主持人"是她们最喜爱的角色,也有一些男小朋友参与进来,扮演起小演员,为大家献歌献舞,小小的一角充分展示了孩子活跃的个性。

进入中班,幼儿都能独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游戏,受别人影响而干扰选择的情况出现较少。在游戏中目的性较强,角色意识比较强烈,有一定的角色责任心,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态度大都能符合角色的要求,如"点心房"里的点心师傅会很负责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点心,服务员则很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顾客等,还能随着游戏的展开自主增加了"小礼仪员"的角色。大部分幼儿都能专注地投入到某个游戏角色中,直至游戏结束,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在选择游戏角色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孩子都喜欢扮演一些对游戏道具具有直接使用权利、或者是在游戏中具有指挥权的参与者,如"点心店"的厨师、"医院"的医生、"幼儿园"的老师等,而对于顾客、学生、病人等角色,幼儿的兴趣就比较小,很多孩子宁可去玩积木,也不愿扮演这些角色,说明游戏中的道具对于幼儿来说是作用非常大的。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我们也会及时增减游戏材料,如在"图书馆"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针对幼儿频繁换图书的现象我们请孩子们自己设计了"借书卡",并以次来规范对图书的正确阅读,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游戏常规。对于材料的使用,幼儿已经不在停留在对材料本身的兴趣了,他们不仅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常规玩法,还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医院"中医生要给病人开刀,就以记号笔来代替手术刀;当病人太多体温计不够用时,记号笔又成了体温计,虽然游戏的材料非常简单,却在幼儿的手下千变万化,其乐无穷!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提供给幼儿一些半成品供幼儿自制游戏材料用。如在"点心房"游戏中我们设置了一个"百宝箱",收集了许多废旧材料、各种手工活动中用剩的彩纸等,提供给点心师们制作各种丰富的点心;在"小舞台"游戏中我们还发动幼儿收集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家中妈妈不用的丝巾、废旧话筒、零食包装盒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游戏材料,同时又使幼儿养成了废物利用的思维习惯。

在游戏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分享玩具,许多幼儿都能与同伴互相谦让。游戏中出现了冲突时,如在角色的分配问题上意见不一时,几个人都想扮演同一角色时等等,大部分孩子会用语言与同伴协商解决。游戏中出现了比较多的礼貌用语,如"请你帮我"、"我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谢谢""对不起""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光临"等等,一些消极的'交往方式,如独占、排斥、干扰、破坏、退缩、攻击、对抗等,在幼儿中出现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在个别幼儿身上出现出来,如樊博非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故意捣乱同伴的游戏,因而受到了其他幼儿的排斥,在游戏评价中也总是听到幼儿对他进行投诉,因此在今后的游戏中还要对他加强重点的个别教育,帮助其提高学会和同伴友好协作游戏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游戏中的交往日益增多,很少见到有独自游戏的情况出现,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游戏中经常是欢声笑语接连不断。不仅同一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增多了,各个平行游戏之间也开始出现了比较合理的联系,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带着宝宝去"小舞台"看戏,会送宝宝去"幼儿园"上课;"点心店"的师傅会去"幼儿园"里送点心;"建构区"的小朋友搭好公园之后会邀请"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参观公园;"图书馆"的管理员会去"幼儿园"给小朋友送图书看,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幼儿之间的交往水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但自由与规则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幼儿的游戏常规相对期初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幼儿在游戏中都能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玩具,玩时轻拿轻放玩具;在游戏中都能专注于游戏活动,很少出现追逐打闹或者频繁出入各个游戏等现象,游戏也很少因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出现无法正常展开的现象;游戏结束时能主动将游戏材料放到指定的地方,收拾整理材料的秩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游戏也经常擦出一些创造的火花,主要表现在游戏情节的丰富、创新及对材料运用的独创上。如在玩"小舞台"游戏时根据演员的要求幼儿又生成了新的小主题"服装店",以满足演员演出时穿的服装的要求;在"幼儿园"游戏中幼儿从模仿老师给小朋友上课,进而发展到模仿小学校里老师给小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做眼保健操等,游戏的情节愈加丰富;"小舞台"上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出服装,还制作装饰了小演员演出的号码牌……这些都是幼儿创造力萌芽的表现。

根据纲要精神:"探索游戏主题与当前教学主题之间的联系,力求主题内容能融入到游戏中去,体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目标与实践相一致。结合本学期开展的"走进小学"、"相反国"、"我想飞"、"我会旋转"、"不一样的我"等主题,我们的游戏中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些与主题相关联的内容,如"科学区"中提供了各种运动的物体,让幼儿来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美工区"的设计食谱、和别人的不同等,"小舞台"上表演的"才艺秀"等游戏,力求体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

在本学期开展的自主游戏中,我们注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教师更多的是间接地指导、督促等方法,影响幼儿的行为,如在对某一游戏区的游戏成果讲评时,说:"我喜欢做事认真的xx小朋友……",使行为不当的幼儿及时纠正自己;采用幼儿评价同伴的行为等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判别是非的能力等,并通过同伴的影响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当然,在我们的游戏中还存在一些存在问题,如部分幼儿的身上还存在着偏区现象,如每次游戏张迈、李鑫、张建许等小朋友总是选择搭积木游戏,很少参与其他游戏;张城豪小朋友和同伴的交往非常少,总喜欢一个人玩,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不高;而邓翱非在游戏中也表现地非常特殊,总是游离于各个游戏区角,却又因为不懂得和同伴合作经常捣乱游戏而常常受到同伴的排斥,因而要更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正确引导。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们要多进行观察、引导,帮助那些偏区的孩子参与更多的游戏活动,使内向、孤僻的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让每一个有意义的游戏都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七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而我就对以下几种游戏进行一下总结。

一、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三、晨间自选活动

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全班进行,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篇八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能认真贯彻贯彻新《纲要》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突出以游戏为主,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交往、合作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开学初,我们认真制订了自主性游戏计划,做到游戏与主题的结合,每周有观察的侧重点,并且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结合主题,不断深化游戏内容

游戏的开展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幼儿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的内容也就愈生动,所以随着主题开展,我们也会引发孩子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如:在“送你一封信”的主题活动中开展后,引发孩子开展了“邮局”游戏,他们自己设计信封、信纸、邮票等,老师只是帮助做了一个邮筒,一个新的游戏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有的去邮局买信封、有的去买邮票、还有的去给好朋友寄信等等,一到时间,邮局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的送起信来,收到信的孩子就会非常兴奋,给这个看,拿那个瞧,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虽然主题活动是从幼儿中来,但仍需教师有序的组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因此幼儿活动前,教师必须做好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材料的准备工作,为幼儿活动提供充分的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支持幼儿活动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传授、解惑,而是要不断地引导、鼓励,使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伞”主题活动开展时,为了让幼儿对“伞”的基本构造有系统感知,我制作了一张表格:把“伞”特点分成:伞面的形状、伞面的颜色、伞柄的款式、撑开的大小几部分。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准确记录,记录结束后幼儿不仅能说出自己“伞”的特征,还能根据标记说出同伴的“伞”的特征。我还在区角中投放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材料,小朋友很感兴趣,陆续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伞”但是,放在哪里好呢?如果堆在桌子上,会影响小朋友的活动,这时,小朋友说“伞”有美化作用,提出可以把它们挂起来。把活动室的角落形成了一个“伞的世界”,小朋友可以随时将自己制作的美工作品和家里带来的“小伞”玩具摆放到“伞的世界”里面去,在“伞的世界”主题开展中,我们还结合孩子们自制的各种伞的情况开展了“伞店”游戏,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拿着伞玩的情况引导孩子组成了表演队在“小舞台”上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又丰富了“小舞台”的内容。同时能结合学到的知识不断的深化游戏,环境也逐步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与同伴产生互动,与环境产生互动,他们始终积极地参与。如在“我喜欢”主题开展过程中,结合“我喜欢和朋友玩”、“就是喜欢你”等活动,引发幼儿在幼儿园、娃娃家等游戏中增添了和好朋友逛街、请好朋友做客、和喜欢的人一起去购物等等游戏情节。

二、善于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有效开展预成活动和生成活动

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善于捕捉随机的契机,并能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成活动”。“过生日”是孩子们最开心、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常常会看见他们在建构或捏塑游戏中做一个“大蛋糕”,插上许多蜡烛,然后呼朋引伴地招呼同伴参加“生日会”,但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只知道单纯地“过生日”,并不知道自己和同伴具体的生日时间。在“我喜欢”的主题活动中我就抓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生日的时间,搜集从小到大过生日时拍的照片,了解过生日简单的习俗……根据该主题内容和幼儿一起制作“生日树”,每种水果代表一个月的标志,然后把幼儿的照片张贴在相应的月份中,孩子们许下生日愿望挂在树上,这样一来,常会看见许多幼儿围着“生日树”讨论:“原来你是×月份生日?”“你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孩子们喜欢这类活动才能使主题活动更充实,更好地体现活动的价值。

三、优化游戏环境,注重材料的多样性

主题“感官总动员”中有一个活动叫做“香香袋”,主要是让幼儿用针线缝制香香袋。由于幼儿平时没有接触过针线,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考虑到活动的安全性,在这个活动开展时,我提供一些香料和丝线,然后请幼儿将香料放入自己的手帕中,再用丝线捆扎,孩子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达到了教学要求。

为了让主题活动更贴进幼儿园实际,应将班级特色融入活动。“感官总动员”中让幼儿以歌表演和音乐游戏的形式寻找自己身上的各种器官,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内向的孩子更大胆,外向的孩子更活泼。

四、注重评价,讲究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的评价也是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会让孩子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把自己在活动中有创意的想法、做法等讲出来,让其他的孩子能分享他的经验,促进游戏的发展,同时也鼓励他们把自己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困惑说出来,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记得有一次游戏结束后,王盛说:银行的钱一直要被人拿走,我就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孩子,“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最后不知是谁说:“找警察帮忙抓小偷”大家觉得不错就一致通过了,在以后的游戏中,就会出现警察在巡逻了,治安也好了许多。当然,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是离不开老师在游戏中的观察、指导。如:在“医院”游戏刚开始时,在医院里的小朋友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抢着给病人看病、不管什么毛病都要打针等现象经常发生,随着老师的介入和指导,医院游戏逐渐走上正规,医院里有挂号、配药的、有开刀、打针的,有了分工也有了各自的职责,随着游戏的深入,外出就诊等服务项目,服务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了。老师的指导加强了游戏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游戏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总的来说,通过一学期的游戏活动,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游戏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还有一部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差,碰到问题急着找老师解决,还有的经常游离在游戏之外,在游戏活动中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活动结束后物品的整理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