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模板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BW笔侠2023年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篇一

新年似乎已悄然离我们而去,但是孩子们的问候却在耳边萦绕,那一声声稚嫩的问候,让我感动不已。

或许,我们不应该小瞧了孩子们,他们的确是很天真,很幼稚,可是我想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不懂得如何让讨别人的欢心,但是却想把自己最单纯的祝福送给他们爱的人。

这就是孩子们,亲爱的孩子,感谢你们。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篇二

对于蛋糕小朋友们都不陌生,在社区活动时,我们走进蛋糕店进行过实地“考察”,在进行谈话活动时,小朋友们能从生活中看到过的、吃到过的蛋糕展开讨论,在语言活动中,我们也借助故事认识了与众不同的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尝试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迁移手工制作经验装饰蛋糕。创作之前,我先通过图片让幼儿欣赏各种漂亮蛋糕,并引导幼儿从蛋糕的色彩、装饰图案、造型等进行观察,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制作前,我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商量制作什么样的蛋糕,通过教师在活动的启发,在制作中,幼儿能大胆的进行设想,并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装饰,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举手询问老师。整个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手工制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制作过程中,我听到孩子们发出了不小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还唱起歌来,我本能地叫孩子们安静创作,不要影响其他人。情况好转了一会,唱歌的声音越来越大,于是我走近涵涵,因为他唱的最卖力,我就好奇地问:“捏橡皮泥的时候如果有声音就不能捏出好看的蛋糕了。”没想到涵涵朝着我做了个嘘嘘的表情,他轻轻地凑过来,靠近我的耳朵说:“我们要把这个蛋糕送给熊奶奶,我们和小熊一样边做边唱,那就可以做成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了!”这不问不知道,一问还真有创意。原来是受到了《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的启发呀,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表情,我连忙从电脑里放出一首生日快乐歌,让孩子们一边做、一边唱,真是个与众不同的活动呀。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篇三

这周美术课题研讨课,中班的四位老师把研讨的重点定位为“从欣赏入手为幼儿绘画提供支持”。和这四位老师做前期探讨的时候就觉得她们对课题的进程和目前孩子发展的困难很清晰,探究点的提出就是来源于孩子的发展难点。让我们来层层清晰欣赏与技能支持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幼儿绘画技能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支持吗?需要怎样的支持?

(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象非象;

(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

(4-6)大班幼儿的画面一般很丰富,且与主题有关,能用多种色彩作画。

中班的孩子会开始想象,但是让孩子把自己所构思的画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困难。实际上这是一个绘画技能练习和表现的过程。在技能到探索,再由探索到技能过程中的第二次技能需要支持了,第一次是出现在小班,涂鸦期过后的象征期,中班出现第二次的技能困难期。那怎么给于支持呢,是不是教师一步一步地范画呢,显然不是,如果走回到老路,去按部就班的示范,结果是孩子没有创造性。但是,老师们又犯愁了,不给示范,孩子画的就和书上常看到的情景差不多,一样的太阳一样的小树小房子小花,太单调。大家说问题出在哪?很简单,问题就出在:孩子的美术经验积累不够,对事物不同形态的积累不够,不同表现手法的`感受积累不够,对美的事物感受积累不够。那是不是我们的孩子看得很少呢?也不一定是。相信老师们给孩子看的美术作品也不少,但是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却不够,是我们引导孩子欣赏美引导不够到位。美术工作者要去采风,去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我们的孩子也是要的,没有感受过美,他怎么会表现美呢。所以如何支持孩子的绘画技能发展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今天的支持点放在了欣赏,欣赏法在这个活动中是作为一个教学法提出的。绘画教法的改革从范画为主改革为欣赏方面着手,在幼儿发现、感受、表现美的过程中,在观察、欣赏阶段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绘画创作、表现能力和评价作品能力。

欣赏法和观察有何不同?

我们通常说:观察不同,观察特点,观察细节。欣赏风景,欣赏歌剧,欣赏故事,欣赏美不美。两者的区别在于欣赏蕴含更多的审美元素,情感元素,这是《纲要》中对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欣赏是为了给孩子的创作提供储备,一是经验储备,二是情感储备。

那么怎么欣赏呢?

是不是就是单纯的美术作品欣赏呢?答案很显然,艺术是个大范畴也是互通的,我们要选择大量适合幼儿欣赏的事物或作品。通过让幼儿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借助音乐、语言提示及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体验美的东西。

引申到欣赏的教学方法,对话法。

用对话法指导幼儿欣赏作品。以往长期的灌输法是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美术、音乐、语言等作品的知识灌输给幼儿,缺乏自身感知和体验,最终导致审美素质的下降。要采用对话法,让幼儿与教师、作品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交流,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总结,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教师在引导幼儿对作品的各部分的形式进行感知、体验。

评价作品是幼儿重新发现美的阶段。

欣赏的氛围,美的感受不是在哪个环节就嘎然而止的,要贯穿于整个活动,包括评价。要把孩子的作品当成艺术品一样,引导孩子去发现同伴表现美和独特的地方。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篇四

回忆往事,每年过年都是儿时的我最开心的时候,联系现在谁又能说哪个孩子又不是翘首盼望新年的到来呢!曾记得有一天一大早,我到班级,说起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份了,有孩子马上说:“老师,我还知道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他的话刚说完孩子们就接着他的话题谈论开了,有孩子说:“过年时我又可以穿新衣服了。”

有孩子说:“过年可以包饺子了。”有孩子说:“过年的时候,我上街时还看到很多很多的灯笼呢!”……随着谈话时间的延长,孩子们对过新年越来越向往了。我想:过年是我国的喜庆日子,大人小孩哪个不想呢!既然孩子们这么向往,何不抓住这一机会,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开展一次关于“喜迎新年”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更多地了解感受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及时生成了本次主题活动《欢欢喜喜迎新年》。

本主题是以“迎新年”为核心加以组织和安排的活动,通过观看人们的庆祝活动,让幼儿知道春节是新年的开始,感受节日的快乐。使幼儿懂得新的一年自己又长大了,应该更好地学习,更能干。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为了给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认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三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谈话、欣赏歌曲、韵律活动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韵律活动、儿歌歌曲表演活动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孩子们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深深体验到了新年的热闹与快乐。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篇五

xxxx年4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组织的“送教下乡”《美术领域教育活动》学习活动。本次活动在三门坡镇中心幼儿园举行,由省军区幼儿园于娴园长来主讲。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深知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们不仅能够从美术活动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模仿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什么是幼儿美术教育?其实,幼儿美术教育应与成人的.专业美术教育相区别。具体来说,幼儿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对美术感性地把握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二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三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设的过程,幼儿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我们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操作的机会。

这次在省军区幼儿园于娴园长的美术领域教育活动中的学习,使自己对幼儿美术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幼儿美术不仅是一门美术课,而且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以及平时的观察能力等等。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自己应该提升教学水平,注重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我们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