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大全6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灵魂曲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大全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篇一

两位数的乘法。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画,树叶等可以描述周长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高兴来到这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我带来了一些礼物送给今天认真听课的同学,先送2个礼物给2个同学,谁要?想要得到的同学有个条件,用剪刀把它从纸片上剪下来,并说说剪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理解周长

(一)感知周长

1、学生动手剪卡通动物头像。

2个依次展示出剪出来的卡通动物,并边说边示范剪的过程,再摸一摸它的边。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刚才这2位同学说的剪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在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

师:示范得真好。刚才我们看到这个同学剪图片时从这儿开始剪,我们给开始剪的地方叫起点,剪完后又回到这里,这里也是终点。

让这2个同学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

师:象这样从起点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我们把这(手势表示)叫做一周。

让其他同学摸摸这2张卡片的一周,并告诉同学卡片的一周是什么?

师:老师手中的树叶表面的一周是什么?请同学上台指出。然后让同学找找自己周围的物件的一周。

师: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黑板的图形是这树叶的?(一周)

再让一个同学把这个长方形描在黑板上。

师:描在黑板上的一长方形的图形是长方形的?(一周)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封闭

生:线不重复。

(二)描一描,感悟周长

师:(让较慢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比较慢?

生:我描的比他的长。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周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刚才这2位同学在黑板上描出的长度就是周长。

(三)理解周长。

告诉学生前面2个图形的长度也是周长。(板书:长度)

师:请同学们给周长下个定义?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四)找一找,感受周长。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的周长?

学生可能指出尺子、课桌的表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黑板等周长。

师:老师也发现了周长,指尺子的周长的(指尺子的一周多)大学说对吗?为什么?

(五)量一量,体验周长。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观察、爱思考,找到了这么周长,其实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比如给小孩买帽子就得知道小孩子的头围,这就是头的周长,做衣服要量一量腰一周的长度即腰围,这就是腰的周长,谁来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厘米?谁来量一量?(生将软尺拉直,读出数据)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量头围、腰围。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他画的周长较长,是不是呢?

让这二个同学说说是如何量出来的?方法是:

生1:这个长方形先用直尺量4条边,再把它加起来。

生2:用软尺沿周长量。

说出测量的结果,并证实刚才那个同学画的周长的确较长。

师:刚才二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了测量周长的方法,第一个同学是:第二个同学是:用“化曲为直”的方法。

师:老师请一个同学上台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测量出来,并和大家说说测量方法。

师:如果要测量出刚上课时的动物卡片周长,用什么方法?

小结: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归纳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周长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周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篇三

恩施市实验小学:向国庆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了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说明了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想像,突出沙粒实现梦想的决心和信心。

能力目标:有感情有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将学生的切身实践与故事结合起来,使他们意识到:做出正确的选择后,只有坚持不懈地朝着预定的目标努力,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有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想像,突出沙粒实现梦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整体导入,初步感知

2、一颗圆圆的普通沙粒居然能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沙粒?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3、汇报。(板书预设:自信、坚定、勇敢、异想天开、普通)

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品读

1、看来,对于颗圆圆的沙粒,同学们都有自己不的感受,但是光有这些感受是不够的,请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用笔画一画,再读一读,说一说理由,待会儿咱们一起来交流。

2、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句子:

1)、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

2)、可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了蚌壳里。

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点拨,并指导朗读,读出不同的体会。

4、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同伴们的嘲笑,那么同伴们是怎么嘲笑圆圆的沙粒的?请大家找找相关的句子。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

“啊呀,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1)、仅仅是嘲笑吗?请你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想想,从中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体会:可怜、惋惜、奉劝等)

2)、同学们真会学习。对于这些句子,同学们都能把你们体会到的这些感受通过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你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开始吧。

三、自主想象,加深感受

1、师过渡:时光伴随着海波逝去,各式各样的议论被海潮冲走了,圆圆的沙粒也被他的同伴们遗忘了。它怀着美丽的憧憬,静静地呆在蚌壳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现在,你就是这样一颗圆圆的沙粒,在这漫长的几十年的岁月里,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省略号旁边。(汇报)

四、文道结合,提高认识

1、正是这样一颗有理想、坚定、勇敢的珍珠,终于变成了珍珠。珍珠你们见过吗?咱们一起来欣赏。(出示珍珠图片)

2、看了珍珠,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或形容它吗?

3、难怪采珍珠的姑娘会惊喜地叫道(出示句子:多么美丽的珍珠啊!)齐读。

4、你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带着你的赞美和惊喜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5、你们的赞叹也被沙粒们听到了,它们说了什么?读最后两段(指导朗读)现在你们就是沙粒、珍珠,当你们几十年后再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可以用书上的句子,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小组合作练一练。(汇报演出)

6、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7、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篇课文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对沙粒、珍珠及其同伴们,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同时,从这颗圆圆的沙粒身上,我们共同体会到: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坚定、勇敢地去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说板书设计:

圆圆的沙粒

沙粒同伴

立志嘲笑

奋斗议论

成功______

美丽的珍珠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课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你学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1,第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知识整理的过程。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第二单元的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第三单元的内容。

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含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算术方法解决除法问题。

二,决问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对答案,表扬做全对的同学。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要向学生讲清怎样才知道10包纸巾的长、宽、高。师生共同讨论。

4.第4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

5.第5题,首先鼓励学生看懂图意,然后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9ⅹ=140。

6.第6题。鼓励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

7,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8.第8题。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9.第9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出现复习分数乘法,但是很容易解决。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题意的策略。

三.总结

通过这两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教学目标和要求1.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发展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一),测量计算。

1.小组合作一。

(1),教室前后黑板共多少块?分别测量每块黑板的刹那感和宽。

(2),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

2.小组合作二。

(1),左右两面墙(除去窗户和门)的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

(2),如果想粉刷除去地面以外的五面墙,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总和约为()平方米。

(二),购买材料。

某种涂料分大桶和小桶两种规格包装。

大桶:容升6升,57.00元/桶。

小桶:容升4升,40.00元/桶。

(1),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升,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升。

(2),粉刷墙壁时,一般需要刷两遍。按照工人师傅的估计,刷第二遍时需要涂料约升()。

(3),刷两遍共用涂料约()升,买()打通和()小桶最省钱,总费用约()元。

二,练一练。

1.第1题。启发学生思考,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粉刷时会出现的“损耗”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打通包装的涂料便宜,因此尽量买打通的,但不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的量,不要浪费太多。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现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折叠

教学目标和要求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二,画一画。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三,做一做。

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练一练。

1.第3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39页第2题。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复习

1、回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么进行简便计算的?进行简便算法时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当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可以把两位数除法改为除数是一位数的连除式题。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题目都可以这样的,有些题目这样并不能很简便,做时要灵活运用。

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篇六

《圆圆的沙粒》是"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朗读中品味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课堂上,我准备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获得独特的感受。

2、在想像中体会

3、在对比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三维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抓住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在情感、态度、生活场景、获得的结果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圆的沙粒),什么样的沙粒?(再读,突出圆圆的)

2、师问: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粒?

二、品读课文

(一)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颗沙粒并不寻常。

1、读课文1、2行。读读,想想,它不平常在哪里?

2、它是怎样说的呢?再去读课文,用读告诉老师。抽读--齐读

3、是呀!变珍珠是它的梦想,成为有用之材是它的目标。它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引读沙粒说的话)板书:要变珍珠、(梦想)

4、实现了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过渡: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呢?(评价)

1、读3-5段,从“坦然”你知道了什么?(说和读相结合)

2、同伴们是怎样嘲笑的?男生读;面对嘲笑沙粒怎么做的?女生读。

板书:嘲笑--坦然

3、面对嘲笑圆圆的沙粒是坦然的,不在乎的!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议论了什么往下读。

4、抓住“……”,思考沙粒们还会议论什么?认为沙粒还将失去什么?

(三)过渡:沙粒为了梦想坦然的面对了嘲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舍去了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梦想在它的心里从来没动摇过,放弃过!

1、引读10--13自然段。(时光,各式各样的议论,圆圆的沙粒)

2、问:13自然段“……”6个圆点,你知道了什么?

(四)

1、引读14自然段。时间过去了多久?

2、瞧!它在这里。躺在贝壳温暖的怀里,美吗?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用课件出示

3、观看课件。

4、珠光闪闪、耀眼的它迎来了别人的赞美(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5、同伴们怎样说的?(是他?)

6、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什么?

7、珍珠怎么回答的?一如往日的真诚,再读。

8、可是,愉快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读5自然段;愉快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不容易。读9自然段。

10、是呀!成功是钥匙在哪里呢?有了梦想还需要什么?(出示公式)

小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想把这首歌连同这把成功的钥匙一并送给大家。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