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温柔雨2023年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篇一

能认真倾听故事,知道故事题目,了解故事内容,喜欢螃蟹,产生进一步探索螃蟹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准备:螃蟹、河蚌、小兔、山羊、金龟子、壁虎头各一个,挂图(中上63号挂图)。

1.出示螃蟹头饰,设问,引起幼儿的兴趣。你们知道螃蟹腿断了还能长出来吗?

2.教师讲述故事。螃蟹的腿接上了吗?为什么?

3.教师逐一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4.提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螃蟹怎么会把腿弄断了?

(2)小螃蟹去找谁了?兔子医生把它的断腿接上了吗?

(3)小螃蟹又找了山羊医生,山羊医生怎么说?

(4)金龟子建议小螃蟹找谁?壁虎怎么说?

5.教师小结:

螃蟹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它被敌人捉住一条步足,蟹足又无力对付这个敌人时,它就会断掉那条被捉住的步足,然后脱身逃跑,过些日子从断掉的部位还能再生出一条新的腿来,螃蟹的这种本领叫“自切”,是它长期以来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的结果。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助别人的居心快乐。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每片花瓣均可拆卸),头饰,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色花。

1.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各是什么颜色。

2.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

想象拥有七色花。

1.再次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飞哟,飞哟,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篇二

诗歌《梦来过了》短小简洁,层次清晰明朗,富有儿童情趣,也符合大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和感性的、富有幻想的心理特点。每个人都会做梦,孩子也会做梦。但对孩子来说,梦是那么神奇和不可捉摸,对于梦的感受也是那么的难以形容。将该诗歌作为欣赏载体,让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事先我可以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在音乐中,让孩子们听听音乐,说说感受。然后我导入了主题。“听着这么好听的音乐,甜甜的睡下了,做了一个甜甜的梦。你想知道是什么梦吗?”相信孩子们都会很好奇的张大眼睛说“想知道”。于是,我把自己的梦和小朋友分享。接着,我与孩子们都讨论起各自的梦,孩子们的梦有的是梦见自己变成超人打败了怪兽。有的是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有的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公主等等。而我则是由自己做梦引出一个小朋友做梦,引出了诗歌。

如果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诵起诗歌。孩子们会更安静的倾听,仿佛就像自己正在做梦一样。有了前面讨论的铺垫,再通过“梦什么时候来的?”“梦什么时候走的?”“梦去了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孩子们对诗歌很快就掌握并熟悉。

最后环节,如果有音乐,孩子们自己跟着音乐朗诵诗歌,感受到梦是很美的。是虚幻的,是抓不住,留不住的。这样活动可以在好朋友之间说说刚才的梦中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达成了我预期的效果,活动的完成基本完成活动目标。活动的重点的考量也很好,因为,这首诗歌是很简单易懂的,但是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会读、会表演。而是让孩子们在学习诗歌的同时,感受到诗歌《梦来过了》这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意境美。

1、导入环节。

孩子们的想象有点太偏、太杂。如果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那种美的意境,一定会渲染的很好,但我觉得我的导入有点偏离了活动的主旨,如何让孩子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却又要让孩子们的想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在说说自己的梦的时候,孩子们的梦千奇百怪,大部分孩子的梦是美好的,但还有个别幼儿的梦是很可怕的,我没有加以引导,没有将这几个孩子引导这个优美的意境中来。

2、学习诗歌的环节。

我的形式太单一。可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小男孩在找梦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心情,他还可以去哪找找,为提炼梦是留不住的打好基础。

3、结束的环节。

活动太单调。活动结束,可以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传统的诗歌教学,教师只注重“教”的过程,只是把让孩子学会背诵诗歌、会表演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学”的过程,把孩子当成了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孩子的创造力不能得到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更是难以体现。只有让幼儿充分的去看、去想、去说、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幼儿才会更快、更好的掌握诗歌内容,同时获得诗歌以外的能力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篇三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了一个环节“在幼儿回答问题的同时出示相应的图书”。因为在教室的阅读区有很多幼儿自己带来的图书,有的可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属于幼儿的东西参与到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故事的内容也就更感兴趣了。

有的大班孩子已经识得一些字词了,讲故事的时候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识字上,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环节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看到自己的书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一开始都很兴奋,纷纷说道:“这是我的书。”课堂秩序一度比较混乱,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

虽然环节的增加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帮助他们续编,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上需要下更多的功夫,考虑到孩子们的情绪,应当在大班孩子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篇四

1、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画面的内容;

2、教育幼儿遇事应动脑筋想办法。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汽车模型。

1、引出课题;

2、逐幅图观察、提问、理解、讲述;

3、情景表演;

4、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讲述;

5、评价、结束课。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大班语言秋姑娘教学反思篇五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内容,掌握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过程:

(一)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2、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4、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6、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

(二)教

7、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8、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

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

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

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

美丽的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三)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

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

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

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

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

美丽的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