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笔尘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篇一

(一)、开始部分,复习7的组成。

师:今天小狗邀请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猴也邀请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羊该怎么办呢?出示7只小羊,幼儿自由探索讨论小羊分成两部分有几种方法,老师请幼儿在黑板上列出7的分合示。

(二)、基本部分,学习7的加法。

1、学习7 的加法,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1)、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讲述应用题:花园里飞来了1只蝴蝶,又飞来了6只蝴蝶,花园里一共几只蝴蝶?引导幼儿学习列加法式题1+6=7、并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题6+1=7,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2)、 教师根据图片讲述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学习列加法式题2+5=7,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题5+2=7,依次学习列加法式题3+4=7,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题4+3=7,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二)、游戏《快乐数学大本营》,竞赛活动,复习巩固7的加法。

1、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我来说你来算》,男队看图编应用题,女队回答,拿学具雪花片辅助计算,把正确的数字卡举起来,然后交换。

2、第二关抢答题《看图列算式》,两关过后看一看那一队的标记多,选出优胜的一队,分发奖品。

(三)、游戏《去郊游》,复习7的加法。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玩法及注意事项。

2.教师逐一出示算式,幼儿口算出得数并快速站到相应数字的汽车那,教师表扬动作快且准确的幼儿。

3.游戏若干次,结束。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篇二

1、通过欣赏音乐《大浪与小浪》,初步感知乐曲的性质和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低潮和高潮。

2、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能运用肢体动作和借助道具来表现乐曲的变化。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及合作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大浪与小浪》cd,蓝色绸缎若干,大海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大海背景图,引出课题。

提问:你们见过大海吗?微风或狂风吹过时,大海是什么样子?

(二)、让幼儿分三段欣赏音乐《大浪和小浪》,感受乐曲aba三段体结构。

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对乐曲的初步感受;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前段和后段音乐舒缓、优美的意境,感受中段的高潮部分乐曲的变化。

(三)、完整播放乐曲一遍,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中的大浪和小浪。

(四)、出示蓝绸,启发幼儿两人一组合作用蓝绸表现海浪。

(五)、发挥幼儿想象,引导幼儿尝试集体合作表演大浪和小浪出现时的海面情景。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把用过的东西放在学具筐里。

 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一、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梯形若干,提问:"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位幼儿操作。"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认识梯形。

出示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面的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3、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那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

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

第三组:梯形找家

给各种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动评价

重点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篇四

1.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通过分割、组合的方式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并点数图形的数量。

3.大胆动手操作,体验图形分割、组合的乐趣。

将常见图形通过分割、组合的方式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并点数图形的数量。

1.课件《小熊披萨店》。

2.学具: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折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大拼图15块;磁性七巧板人手一套。

3、手机、黑板。

一、参观“小熊披萨店”,初步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图形组合。

1、出示课件《小熊披萨店》,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图形组合。

提问:小熊披萨店里都有什么东西?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2、请幼儿找一找生活中(现场)有哪些物品也藏着图形组合。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由各种图形组成的,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二、帮助“小熊分披萨”,探索图形之间分割和组合的关系。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提问:小熊披萨店的披萨出炉了,看看有什么形状的?小动物们闻

2、幼儿第一次操作并交流,初步探索图形的分割组合。

(1)提问:你的披萨是什么形状的?变成了什么形状的披萨?

(2)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分割的披萨介绍。

小结:同样一个xx形大披萨,分一下,能变出两块不同形状的小披萨。

(3)幼儿尝试组合操作。提问:能把披萨再变回原来的形状吗?试试看!

3、幼儿第二次分割操作并交流,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分割组合。

(1)提问:把你的两块披萨再各分一次,看看一共变成了几个什么形状的披萨?

(2)选择几名幼儿介绍,重点介绍不同的分法。

(3)幼儿再次组合操作。提问:披萨变成了这么多份,能快速变回原来的形状吗?

小结:原来一个大披萨可以分成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小披萨,分割后的小披萨组合起来还能变回到原来的大披萨。

三、帮助“小熊铺地砖”,尝试运用各种图形组合长方形。

1、介绍游戏情境,讲解游戏玩法。

小熊还想把披萨店铺上漂亮的地砖呢,我们再来帮助小熊把地砖找到合适的位置铺好,组成一面长方形的大地砖。

2、提供三组不同形状、不同拼法的“地砖”,请幼儿与组内同伴互相交流拼摆,帮助小熊完成“铺地砖”。

3、幼儿分组交流操作结果,集体分析纠错。

要求:检查一下每个小组拼得对不对?哪里有问题?可以怎样拼?

四、送给“小熊的礼物”,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

1、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组合。

小熊的披萨店还需要一些漂亮的装饰画,咱们再来帮帮小熊。

2、幼儿运用七巧板创造性拼摆各种物体形象,感受图形组合的有趣。

3、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同伴分享经验。

提问:谁来说说你拼的是什么?用的几个什么图形?

4、幼儿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请幼儿自由创作图形拼贴画,看谁的画更有创意。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篇五

探索20以内的单双数,从而得出结论:尾数是单数的,整个数就是单数;尾数是双数的,整个数就是双数。

理解单双数的概念;知道任何数尾数是单数,整个数就是单数;尾数是双数,整个数就是双数。

1、幼儿佩带1-10的数字挂卡25张。

2、教师示范卡片有:带图案的数卡4张,以及数字卡(1-10)泡沫板。

3、苹果树4棵,上面贴满苹果若干;彩笔25支;托盘25个(上有相同数量的格子),1-20的数字卡25张。

4、两座房子的图片,上标有数字:1、3、5、7、9、11、13、15、17、19和2、4、6、8、10、12、14、16、18、20。

5、四张标有内容的单双数卡片,如24.28.23.27等。

6、音乐《找朋友》。

一、复习1-10的单、双数。

1、幼儿按自己的数卡找相应的座位。

“数字宝宝们,我们今天要坐火车去果园摘苹果啦!上车时请注意,你是数字宝宝几号就坐几号车厢,千万别坐错了!”

2、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

“火车开动了,呜――!呀,路边的景色真漂亮,还有可爱的小兔子呢!来看看有几只免子?小兔子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它们是几个几个找朋友呀?(两个两个)多了一只兔子没有朋友,说明7是什么数?(单数)”

出示图片,上面画有7只兔子,兔子的图案两个两个摆在一起的。

教师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出示其它的动物卡片和数卡。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是什么数,坐的是什么火车(单数或双数)。

“我们来看看,这列火车坐的是哪些数字宝宝(1.3.5.7.9),那这列火车是什么火车?(单数火车)”

1、按托盘上的数字摘相应数量的苹果。

“数字宝宝们,果园到了,哇,好多又红又大的苹果呀!你们想不想摘回家?”

引导幼儿观察托盘上的数字和格子,要求一边摘一边数,摘的苹果数量和数字是一样多,一个苹果插一个格子。

“现在我们来比赛摘苹果,看谁能按要求摘得又快又准!”

2、请幼儿给自己摘的苹果配对,并用“0”“00”记录结果。

“现在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把你们摘的苹果两个两个的找朋友,看看结果怎样?如果剩下一个没有找到朋友,说明它是什么数(单数)?请在数字旁画“0”;如果都能两个两个找到朋友,说明它是什么数(双数)?请在数字旁画“00”。

3、统计幼儿的操作记录结果。

“请摘11个苹果的幼儿告诉我,11是什么数?”

抽几个数验证结果。

三、比较20以内的单双数,让幼儿找出单、双数的规律。

1、知道标有1、3、5、7、9的房子是单数房子;知道标有2、4、6、8、10的房子是双数房子。

2、提问:那你们手上的数字宝宝是单数还是双数?应该住在哪间房子里呢?(请幼儿送数字回家)看看幼儿送的是否正确。

3、比较数字、找规律。

提问:我们单数房子里的单数宝宝们有哪些的相同地方?看看1、3、5、7、9在每个数的哪个位置?(后面)

总结,后面的数字是“1、3、5、7、9”的数都是单数。出示23、27,并进行验证。

按同样方法找出双数的规律。

4、任意出示几个数,让幼儿说出是什么数?为什么?

四、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教师佩带数字挂卡,与幼儿共同游戏。

“数字宝宝们,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两个两个的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个人肩并肩站好,将两个人的数字拼在一起,看是个什么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数学活动《摘果子》运用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幼儿很感兴趣;操作材料丰富,可变性强,幼儿乐在其中。活动中,幼儿化身数字宝宝,坐上单、双数火车去果园摘苹果,沿途看到了不同数量的物体(复习10以内单、双数)。幼儿将自己摘的数量为11-20的苹果进行两个两个配对,并送数字宝宝回到单双数房子,再次学习区分单双数。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后,以“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反复感知单双数的概念。

从操作材料上看,教师提供了美观并能吸引注意力的动物卡片、可摘的苹果树、可以操作移动的苹果卡片等等;从操作形式上看,教师在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来进行深入探究,如:在幼儿面对数字11-20时,教师提出让幼儿用两个两个找朋友的方法找出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这是一种探索性操作既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提高思维的目的性。另外,在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区分单双数的规律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验证性操作,让幼儿通过操作来验证所获得知识是否正确,有利于促进幼儿知识的内化。

幼儿园大班新年的数学教案篇六

教师:

难点:知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特点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

2.搜集生活中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

3.能熟悉长方体何圆柱体的形状特点

4.能知道长方体有两种形状

5.学会区分圆柱体与长方体

1.搜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体,圆柱体若干

3.一张圆柱体和一张长方体的图片

4.问卷表格两张

5.音乐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组织幼儿分类

二、用游戏“谁的眼睛最雪亮的游戏”方法导入活动

三、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比较一下这些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2. 他们能滚动吗?

3.你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吗?可以分几种呢?哪两种呢?

四、让幼儿观察物体特征

1.游戏“谁的脑袋转的快”让幼儿思考并欣赏能滚动的玩具的什么样子,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并能找到能滚动与不能滚动的区别。

2.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个玩具并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和玩具的特征

3.完成表格

4.让幼儿观察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

五、用游戏“搭房子”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长方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手上的玩具搭一个房子并说出你们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搭出来的。

六、 活动延伸

2.布置家庭作业

课堂作业

圆柱体

长方体

两边一样不一样一样不一样

高矮

粗细

家庭作业

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家里有几个圆柱体的物品,有几个长方体的物品请把数字写在后面。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