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

时间:2023-12-28 作者:灵魂曲

幼儿园大班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推荐一些适合家庭亲子共读的幼儿园大班读物,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一

一、活动目标: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3、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小朋友想认识一下他吗?(教师出示课件),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

(二)基本部分: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教师:你能告诉老师机器人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呢?幼儿观察自由回答(由。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看来咱们大班的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2、那么你能数一数,每一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注意数完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好吗?

师:谁能说说圆形有多少个?(那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吗?)分别指出各种图形的个数。(圆形6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7个,梯形2个,三角形5个。)。

教师小结,并记录幼儿点数情况。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观察的非常仔细,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请小朋友轻轻地回到你们自己的座位上吧!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封(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里面是什么?(各种图形)我们的图形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变一变吧!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5分钟左右)。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其实它还有更好玩的方法呢,只要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你们想试试吗?(想)。

1、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2、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作品送给你们喜欢的客人老师好吗?

老师: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我们认识的图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二

活动目标:

1、能在实践中大胆操作探索,了解和发现磁铁同性相斥的现象。

2、能合理想象,创编故事,大胆讲述。

3、通过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学具:空心小磁铁每人2个,橡皮泥每人1小团,动物小卡片每人2张。

2、教具:教师制作好的磁铁动物(小兔、老虎),视频展示台、电视机各一台,演示用的桌子一张。

3、教师已编好《你追我逃》的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磁铁动物玩具,引起幼儿对活动的探究兴趣。

2.放录音,教师操作表演动物玩具老虎追兔子,幼儿聆听观看。

3.提问:师:小兔子被老虎追上了吗?

幼:没有追上。

师:老虎为什么追不上小兔子呢?

幼a:因为小兔子跑的快。

幼b:老虎没用呀!

师:这里可藏着一个小秘密呢?有谁发现了吗?

幼a:我发现小兔子自己会跑的。

幼b:老虎追小兔子逃,老虎不跑小兔也不跑了。

幼c:老虎和小兔下有东西。

幼d:对,好象是磁铁,上次我在黑板上玩时也有过这样的。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看一看小兔和老虎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评析:教师首先设置悬念,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两个玩具身上。通过视听活动,以及教师诱导式的提问,使幼儿对活动中的磁铁玩具产生了极大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磁铁玩具小兔和老虎的结构。

1、用视频仪向幼儿展示玩具的结构。请一幼儿拆开玩具拿到视频下展示。

2、提问: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a:有磁铁。

幼b:还有橡皮泥呢!

师:这个玩具是怎么做成的呢?

幼a:把一张动物卡片,插在橡皮泥上,然后把泥嵌在磁铁的洞洞里。

幼b:先放泥到磁铁,再插上动物卡。

师:到底用什么方法最好,让我们来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吧!

(评析:视频展示玩具,让幼儿亲眼看到了玩具的结构,探索到了制作的方法,这是幼儿的一次自主活动。他们对老师的玩具十分好奇,很想马上知道是怎么做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探求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

三、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制作磁铁玩具。

1、师: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制作需要的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动手做两个玩具,做好后可以玩一玩两个动物你追我逃的游戏。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和适当指导幼儿制作,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师: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怎样才能用一只手操作,让两个动物一个追一个逃?

困难来临时,才能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疑惑,让幼儿继续深入探索磁铁的秘密。)。

四、针对幼儿存在的困难,重点帮助解决幼儿操作中的难点。

1、师:有谁在操作中碰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帮助解决!

幼a:为什么我的小蝴蝶一下子就被熊抓住了?

幼b:是不是你的磁铁贴反了?

幼c:我刚才也是这样的,后来我把一块磁铁反过来做,就对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屏幕。

3、教师在视频下向幼儿展示两块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效果。

(评析:在活动中幼儿大胆交流着自己的探索过程,这也是一个幼儿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学习的好机会。视频展示的效果很好,让每位幼儿都看到了磁铁的秘密,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为幼儿继续完成制作有了知识准备。)。

五、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1、师:现在小朋友可以继续做,已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边玩边编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2、开展讲故事比赛。鼓励幼儿勇敢地上来表演操作磁铁玩具讲故事。

师:讲故事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参加比赛的选手自己准备好表演的玩具。本次比赛人人有奖。

3、对幼儿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授予“优秀表演奖”“小能手奖”“聪明宝宝奖”“好故事奖”等。

(评析:活动进入尾声,讲故事比赛活动又一次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人人有奖的评比活动使幼儿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自信,情绪愉快,表现积极,让幼儿做了一回小主人,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六、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在语言活动区继续边玩边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2、在科学活动区投放一定数量的磁铁供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其他特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兴趣。

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将“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创新思维”三者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讲一讲的活动中,引发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并且始终以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使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活动中,幼儿情绪愉快,思维活跃,激发了幼儿对自己的自信,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此外,活动的延伸的安排,让一些对磁铁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进行探索。也给那些胆小害羞的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三

通过活动,感知扣子的弹性势能、动能、惯性、旋转时与空气的摩擦力。让幼儿探索扣子会响的方法。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

[活动准备]。

棉线、扣子、取掉尖的牙签(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一根棉线穿过扣子的两个孔,使扣子穿在线上。

幼儿讨论。

(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

(2)把线的一头穿在一个小孔中,把线的另一头穿在另一个小孔中。

做一做。

(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

(2)幼儿把穿好的扣子两头打上结。

(3)用牙签套在线的两边,扣子在中间。

试一试:怎样使扣子发出声音?

(1)用手拉在线的两边,使扣子在中间。用嘴吹。

(2)两手作顺时针旋转,把两线绞起来,再用力向两边拉。

(3)用线把扣子抡起来。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用嘴吹不响扣子。

(2)用两只手一同旋转扣子,线都拧在了一起,把手向外一拉,扣子欢快地唱起歌。

(3)用线把扣子抡起来,也能发出声音,但是不安全。

比一比:听听谁的扣子最响?

(1)扣子旋转的圈数越多,声音越大。

(2)越使劲向外拉绳子,声音就越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四

设计意图:

1.现代教育模式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定向思维,没有自己的思想,为了使幼儿重返天真,重新找回好奇心。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培养5~6岁幼儿的的探究能力,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验证自己的猜测。

2.会运用观察比较与分析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欢探索。

难点:比较与分析法的运用。

重点:幼儿自己探索使绳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事物的经历,会通过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2.物质准备:若干个两孔的扣子和数条细且结实的绳子。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在活动结束创设小小音乐家的情景,激起幼儿对小乐器的`探索,为活动延伸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一个乐器留下好奇。

操作法操作法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法,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过程:

1.教师自制一个能使绳子发出声音的装置,请幼儿闭上眼睛,使绳子发出声音,并拆开装置,让幼儿看到教师手中的绳子和扣子,请幼儿睁开眼睛,猜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给幼儿一人发两颗扣子,一跟绳子,请幼儿使绳子发出声音。(幼儿自行探究)。

3.成果展示:请幼儿展示出自己的组合,轮流用自己的绳子做乐器演奏并伴唱。

5.讨论你的乐器是绳子发出的声音还是扣子发出的声音。

结束部分:

一起唱什么乐器在歌唱,并用自己的小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制造一个不一样的乐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五

1、利用各种物品有目的地制造声音,体验创造性活动的乐趣。

2、能分辨声音的差别。

3、通过交流展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美妙的声音。

1.将报纸、木珠、纸箱、塑料袋、不锈钢杯、玻璃瓶、瓶盖、易拉罐等各种材料置于活动室四周,并用布遮盖。

2.《郊游》《假如你要快乐就拍拍手》的音乐磁带。拉拉公主讲话磁带录音。

3.拉拉公主的形象(用木偶代替)。

4.打击乐器人手一份,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录音。

1、启发幼儿能大胆创造、制作出各种声音。

2、用自己的语言连贯讲述操作结果。

一、引起兴趣。

1、“听声音猜一猜”游戏,放打击乐声音让幼儿猜,说出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自由选择一样小乐器合奏乐曲《郊游》。

2、听听好象有人来了。(放录音带)“大家好!我是拉拉王国的公主,你们美妙的声音吸引了我。以前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乐器,也可以听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可恶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乐器和大自然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变成了废旧物品,从此王国里再也没有美妙的音乐了。请你们帮帮我们,让音乐与欢乐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吧!”

二、制造声音。

2、启发幼儿使用各种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

3、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像哪种乐器的声音。(如摩擦纸可发出沙球般的声音、敲玻璃瓶声像雨点打玻璃窗声)。

三、展示交流。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的。(如敲、拍、打、吹、揉.搓.捏等)。

2、请幼儿展示自己制造声音的方法,并分析声音的性质,将它们分为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两类。

3、分别请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制造声音,看看声音是否和谐。

四、模拟音响效果。

1、儿讨论:怎样用这些材料来表现拉拉公主喜欢的鸟呜声、流水声?

2、请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得用这些材料表现鸟呜声和流水声。

3、请幼儿用手上已经解除魔法的物品来伴奏好吗?播放《郊游》音乐,引导幼儿用自己选的材料伴奏。

五、活动小结。

1、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谢幼儿:你们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们拉拉王国的人民感谢你们。

2、幼儿欢呼庆祝胜利,放《假如你要快乐就拍拍手》歌曲,幼儿边唱边用手上的废旧材料创造出有节奏的声音.

一节科学领域的课。此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学习操作而感受自制声音带来的乐趣。从而能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今天的一堂随堂课,让我感触多多。

本活动幼儿操作兴趣浓厚,探索欲望高,可在控制幼儿方面还有些欠缺,上课时没做到能放能收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2.使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汽车,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汽车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

2.各种汽车玩具、图片若干,布置成汽车展览会。

3.充足的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画画工具;各种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出汽车,教师带领幼儿去参观汽车展览会。

师:小小一间房,橡胶轮子扛。

喝油又喝水,奔驰在路上。(汽车)。

二、初步感知,自主探索。

参观汽车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培养幼儿对不同类型汽车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一看展览会上有许多汽车和汽车卡片,拿一辆你喜欢的汽车,看一看它长的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用途?和小朋友交流一下,你的汽车和他的汽车,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幼儿参观汽车展览会,观察各种汽车玩具,图片,自由摆弄各种汽车,熟悉汽车的名称和简单的用途。

三、观察发现,引导学习。

1.观看普通汽车课件,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我给汽车展览会上的汽车录了像,把你手里的汽车和卡片放回展台,我们一起看。

课件展示轿车、卡车、公共汽车,引导幼儿描述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2.观看几种常见的特种车的课件,引导幼儿描述特种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小朋友你知道特种汽车的名字吗?

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几种特种车。

课件展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引导幼儿描述特种车的名称,特征,用途。(如:汽车是什么名称?汽车是什么颜色的?车上有什么装备?什么时候用到它?电话号码是多少?)。

3.让幼儿说出自己见过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师:小朋友除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些汽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汽车?乘坐过什么汽车?

幼儿描述自己熟悉的汽车的名称,特征,用途。

小结: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汽车,每种车子都有它不同的本领,它们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可是人们在乘车时也会有危险,我们在乘车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1.把汽车展览会上的各种汽车按用途分类。

师:汽车展览会上的汽车放的没有次序,我们帮它按用途分一分类。

幼儿按轿车、卡车、公共汽车、消防车、警车、救护车进行分类。

2.请幼儿画出或拼摆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师: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绘画,拼图等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伙伴的作品。

活动结束:

幼儿随音乐作开汽车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将有关汽车的书籍、图片布置在图书区,供幼儿在日常活动和自由活动中继续观察、探索、发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七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兴趣。

2、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

3、丰富词:振动、噪音。

二、活动准备。

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

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

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

(1)出示青蛙和鼓。

师:这是什么?(青蛙)。

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

(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

(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2、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

师: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

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

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

(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我们去试一试吧!(6种颜色为6组)。

(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

(二)感知声音的特性。

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空气)。

2、感知声音的大小。

(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

(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

师: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有: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

(3)教师小结: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喜欢听什么声音?

2、放录音。

师: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为什么?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

3、小结:

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四)声音的保存。

师: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

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

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教师指挥)。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八

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准备:

玻璃缸,纸花,各种纸片,白纸两张;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布、箩筐每组一份。

过程:

(一)发现纸吸水的现象。

1、出示纸花,现在把纸花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花打开了,花瓣湿了)。

2、为什么纸花会在水中开放呢?

3、小结:因为纸会吸水,纸做的花吸了水以后就会开放了。

(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4、小结:生活中的各种纸有的吸水、有的不吸水,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渗透进去了,那这些纸会吸水的;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那这些纸是不吸水的。

(三)发现纸的吸水速度不同。

1、设疑纸的吸水速度一样吗?

3、小结: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吸水的`速度也不同,比如餐巾纸绉纸很薄又粗糙吸水快而多,白卡纸光滑又厚吸水慢又少。

(四)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延伸: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九

1、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瓶子区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纸区材料:白纸、皱纹纸、餐巾纸等。杯子区材料:金属杯、塑料杯、纸杯、玻璃杯等。

2、不同种类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辅助材料。

1、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制造。

(1)教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到空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

(2)将豆子放进瓶子里,盖上瓶盖摇一摇,请幼儿听听发出的“沙沙沙”声音。

(3)分别请个别幼儿挑选几种不同的材料试一试、说一说制造声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纸等。

2、请幼儿主动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1)教师介绍三个不同区域的材料,鼓励幼儿一次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

(2)幼儿自由分组探索,教师分别进入不同区域进行指导。如:“瓶子区”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的瓶子装不同种类的豆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纸区”引导幼儿挥动、揉搓、敲击不同的`纸,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杯子区”引导幼儿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这与美国nsf提出的staeam科学教育精神:“培养儿童科学探究方法、技巧并且能够建立科学的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大班幼儿带有好奇心的特点,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能由比较与分析,逐渐构建自己的经验。再根据大班幼儿通过游戏发现声音是听得到的.---直接感知(听觉);通过用手触摸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实际动手参与实验---实际操作(触觉);通过用眼睛看到物体的跳动发现声音是可以看得见的--亲身体验(视觉)。因此,本着科学领域的生活化、探究化、游戏化的原则设计出本次大班科学活动《看得见的声音》。

1、认知目标:知道声音不仅能听到还能看到,声音是有力量的。

2、技能目标:使用看得见的声音实验。

3、情感目标:由探索声音力量,体验到自我学习的满足感和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是抽象的、无形的,通过科学游戏把看得见的声音变得具体且直观。

难点:把抽象无形的声音,通过材料及教具变成直观的具体科学实验。

1、活动ppt、音乐、小音响。

2、若干泡沫小球、纸屑、剪好的吸管圈、透明塑料盒。

3、猜测记录表、铅笔。

一、通过科学游戏知道声音是听得见的

1.教师和幼儿一起进入活动室。

2.玩听音乐找凳子游戏。

游戏规则:小音箱发出声音,幼儿用耳朵听声音,声音停止就要快速的坐下来。幼儿用眼睛看,小男生找蓝色的凳子,小女生找黄色的凳子。

3.得出结论声音是用耳朵听到的。

二、引出活动主题,进行猜想声音是否看得见

1.幼儿猜想声音是否看得见,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声音是能用小耳朵听得到的,那能用小眼睛看到吗?

2.教师展示猜想表,幼儿观察猜想表。

3.幼儿完成猜想表。

师:请小朋友们把猜想结果用铅笔画在猜想表上。

三、幼儿动手操作并且完成记录表

1.教师介绍材料启发幼儿,幼儿触摸操作材料。

师:这里有音响,扭动这个按钮就可以发出声音。这是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装有泡沫小球、纸屑、剪成小圈的吸管。

2.分组幼儿自主探究。幼儿透过亲身操作体验到声音的力量,能够观察、比较、分析操作材料(泡沫小球、纸屑、吸管)发生跳动。(有声音和没有声音造成材料跳舞)。

师:请小朋友们把音响打开,找找声音能不能看到。

3.幼儿完成记录表。

师:小朋友们要是把声音找到了,请用笔把记录表填好吧。

4.分享观察结果及记录。

四、求证声音是看得见的,比较猜想与实验

1.师幼共同完成看得见的声音实验。教师此时播放音乐,至使透明塑料盒里的操作材料跳舞。

2.对比猜想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师:通过小朋友的不断探索感知学习,我们发现声音不仅能用小耳朵听得到还能用小眼睛看得到。

(过渡语)师:生活之中还有许多看得见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五、活动延伸:看得见的声音-生活化的具体呈现

播放呐喊喷泉,声音沙画等小视频。

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不仅听得见还能看得见的声音,那请小朋友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听看得见的声音吧。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生活化,探索化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声音的力量。幼儿实际尝试音响发出的声音让不同材料的碎物品跳动,进而培养幼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精神和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情感,并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索所带来的乐趣,也让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日常生活或周围事物中,时时隐藏着不同的科学主题,需要自己观察及探索。

5-6岁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我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幼儿通过动觉、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发现声音是看得见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要求: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绳子(精选12篇)篇十二

(1)笑声。

(2)哭声。

(3)打呼噜声。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

(1)吃东西的声音。

(2)打喷嚏。

(3)钟表的秒针。

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

二、认识声音。

1、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敲鼓。

(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

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通过。

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知道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

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

三、幼儿操作,感知震动产生声音。

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

(2)播放噪音。

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

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游戏:听一听。

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

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知道了什么事情。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物微格教案(优质22篇)

    良好的教案设计能够指导教师有序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的高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胡说歌(模板20篇)

    中班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如果您对中班教案有需求,以下的范文可以给您一些参考和借鉴。活动目标: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用打击

    金鱼可爱的金鱼(热门22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能力的展示,通过写作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型范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我家新添了四个小成员:元宝、小桔子、牡丹和小银

    九年级篇怀恋初三(优质19篇)

    优秀作文应该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真实经历,让文章更加真实、贴近读者的生活。这里有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心得和经验分享,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请相信高中(优秀15篇)

    优秀作文是以优美的文章语言表达出深度思考和独特观点的文学作品,它可以给读者带来启迪和感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

    春天的八年级春妩媚的爱(模板22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下面是一篇获奖的作文范文,可以说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作文之一。融冰的河水,让我看见了春天的影子。北国的

    中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蜜蜂(汇总19篇)

    中班教案是教师在中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通过阅读中班教案范文,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活动设计背景:

    成长中的烦恼(优质18篇)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聚焦于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文学的魅力。说到我的成长吧,我还可以接受

    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会讲话稿(优秀18篇)

    撰写讲话稿时要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和背景,使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例子,以增加共鸣感。讲话稿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工具,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

    医院技术工作总结大全(17篇)

    医院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以下是一些医院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我20xx年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