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琉璃

幼儿园大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如下,希望对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一

1、初步感知冰的特性以及盐能冻结冰块的现象。

2、喜欢探索,尝试简单的冰块造型。

1、冰块若干。

2、儿童手套、托盘、抹布、双面胶、透明胶、固体胶、丝带、剪刀、幼儿学号。

3、大记录表。

(1)出示冰,讨论冰的特性:这是什么?它是怎样的?

(2)欣赏冰块造型: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我是怎样做出来的?

(3)幼儿操作:你们想用冰块做什么?请你上来试一试,你成功了吗?

(4)讨论:为什么都没有成功?那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帮冰块粘在一起?

(1)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

(2)讨论:你们成功了吗?你们觉得哪一种材料能使冰块冻结在一起?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使冰块冻结在一起的方法,那就是盐能使冰块冻结在一起。

(1)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冰块造型。

(2)展示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冰块造型。

1、幼儿回家可以寻找不同形状的容器,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冰块,感知冰块的造型是由容器的形状决定的。

2、幼儿可以带各种形状的冰块,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进行冰块造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二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流的时间基本相等,古人就利用流水来进行计时;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

过程与方法:经历记录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意识到推断与预测要根据已有的经验与认识。

经历记录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

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进行推断与预测。

课件(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量杯二个、适量的水、滴管、手表或者时钟课件。

1、课件播放一段大自然中各种流水的现象录像。提问: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2、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学古人,用水来测量时间(板书)。

1、简介器材,明确实验要求。

每组铁架台上都有一个漏杯,底部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孔。量杯中有125毫升水,100毫升备用水,一支滴管,一个量筒。(用多于100毫升的水,是为了避免水的表面张力而带来的水流不完的现象)。

2、师生讨论实验操作要求:先用手指按住小孔,把125毫升的水全部倒入漏杯中,教师统一喊口令开始计时,等量筒里的水积聚100毫升水时,记下时间。

3、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数据,反思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装置积聚100毫升的水,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同时在交流中反思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合作情况。

1、组织学生推测:同样是125毫升的水,当量筒积聚10毫升水时,要用多少时间呢?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并说说推测的理由。

2、小组讨论推测,并将估计的.时间在黑板上表格中填好后交流: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么估计?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3、实验验证,记录实验后的数据。

4、观察分析数据。

1、用同样方法积聚50毫升水时,又需要多少时间呢?这次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前两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

2、学生推测后交流。(期望学生明白,水的流速刚开始很快,后来就会慢下来,那积聚50毫升水的时间就会多于5倍的10毫升时间,但又会少于二分之一的100毫升时间。)。

3、实验验证,测得数据后上台把数据写在黑板上。

4、观察,分析实验数据。

5、小结:原来水位的高低确实造成了这种先快后慢的现象,像我们今天这样的装置能用来测量时间吗?要想使水流的速度保持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想办法使水面保持同样的高度。)。

1、出示古代的水钟图,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2、学生观察,说自己的想法。

3、演示介绍教师做的水钟。

4、课后,大家搜集一些可以做水钟的材料,下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做一个水钟,到时你们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是具有等时性的。古人发现了这点,所以能用水来测量时间。但是,在实际的设计水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有关。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设计制作了水钟。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古人的这一发现过程,再次让学生经历。在经历过程中重视展现学生的思维,把“能进行合理的推测”作为重点。学生在推测积聚10毫升水时大部分能根据100毫升的结果进行推测;但是在推测积聚50毫升水时基本上能想到100毫升的一半时间,极少学生想到联系10毫升的数据,不过,稍作提醒,学生思维马上跟上来了。我自己利用各种饮料瓶做的水钟深深吸引了孩子,下课了还不停地看呀,问呀,激发了他们制作的兴趣。我觉得科学课要想吸引孩子,材料真的很重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三

1、知道冰的特性,并通过操作活动,了解冰和水之间的不同点和关系。

2、引导幼儿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大胆的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水变化的兴趣。

1、课件-观察冰块。

2、每人1小块冰,半碗水。

3、几盆热水,抹布。

一、观察冰块,感知冰的特性。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冰森林的小动物们来这里做客,它们都住在一个特别的小房子里。

请你来看一看,猜猜这个特别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样的?

你还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它像什么?

2、启发幼儿说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没有颜色、透明的等等。

二、发现冰和水的关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1、教师:我们的手上有什么呀?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哪里不一样呢?

比的时候请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洒到外面,如果手弄湿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3、师生共同小结: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会流,能抓起来,水是液体,不能抓起来。

三、感知冰的变化。

要想一个既方便、安全,又不会伤害到小动物的办法。

(引导幼儿说出把冰放进热水中。)。

2、教师: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旁边已经准备好了几盆热水,

请你自己选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围已经有很多人了,你还要不要挤进去?

小朋友把冰块放进水里的时候,请你拿好绳子,手不要碰到热水,会烫手的。

3、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观察冰块的变化,看看冰变成什么样子了?

教师:现在我们可以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四

1、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1、辅助工具,如杯子,盆子,木制小。

2、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冰冻在冰块中。

一、小企鹅给我们送礼物。

1、引入:(出示企鹅卡片):今天有以为南极的动物朋友要来给我们送。

礼物,南极是非常冰冷的地方。你们想知道企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

2、老师神秘地打开罐子。

师:哟!冰冰的。原来企鹅给我们带来夹心冰块送给我们。

3、教师提取几块冰块,请幼儿摸一摸,体验凉凉的感觉。

师:你们想不想摸摸这冰块是什么感觉?(让每位幼儿摸摸体验一下。

冰的感觉,硬硬的。)。

4、你们在看看这冰块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冰块里有东西)。

师:我们没有把冰块打开,那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礼物,为什么。

呢?(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述)。

教师小结:冰摸起来是冰冰的,硬硬的,看起来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冰块里面的东西。

二、拿出冰块里的礼物来看看。

1、引导想出打开冰块办法。

师:怎样才能打开冰块?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如暴晒,放在水里泡,敲打等办法)。老师适当的用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演示打开冰块的方法。

2、分发礼物。

师;企鹅给我们班每一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礼物。你们想要收到礼物吗?

师;打开罐子,取出冰块,将冰一块一块地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接到礼物要说:“谢谢”!

3、引导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来打开冰块取出冰块里的礼物。

师:请小朋友赶快用你们自己想到办法来打开冰块,看看你们收到的都是些什么礼物。

师:帮助,支持一些幼儿运用辅助工具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

4、这么多的小礼物呀!你们是怎样取出来的。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打开冰块的方法。

师:敲打的方法,原来冰很硬硬,但是又很脆落,敲打一下就会碎掉。

师;晒的方法;原来冰冰很冷,但是也很容易融化。随着温度的增高,冰就会慢慢的融化。

5、小朋友们好好玩玩你们的礼物吧!你们喜欢这些礼物吗?我们一起来对企鹅说声:“谢谢”吧!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如在幼儿动手的这方面,如果能准备更多的夹心冰块和勺子,热水,吸管等工具,将幼儿分组,同时进行,多种方法观察,必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幼儿对借助融化冰块取出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校讯通发动家庭教育资源,请幼儿与家长回家后共同尝试,相信必定能够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五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六

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观察沙子(沙子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过程。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你见过沙子吗?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看一看实验顺序。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3.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沙子有什么气味?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活动评价。

-对于沙子的关心和是否积极地观察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岩石碎成小石块后,慢慢地小石块就会变小,最后形成沙子。再变小的话就形成了土壤。沙子是由岩石演变而成的.,由于岩石吸收太阳光不均匀,所以沙子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七

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线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积木等。

2、小棒8根。(为游戏《赶小猪》而备的赶“猪”棒。)

3、大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这里有些我们平时用过、玩过的东西,请你们把会滚动的东西找出来。”

评析:开放、自由的空间很快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玩一玩:请你们玩一玩,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呢?

评析:这个时候,幼儿手上拿着自己找到的会滚动的东西,开始有些兴奋了,都忍不住想把它放在地上滚一滚,玩一玩,那么作为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玩的空间,但并不是让幼儿毫无目的地玩,而是带着问题去玩。这个问题就是:想一想,为什么它们都能滚动呢?让幼儿在玩中发现,玩中思考,初步感知能滚动物体的特征。

3、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滚动?

评析:幼儿带着问题自由玩,对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都急于想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幼儿大胆表达的机会,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答案:因为它们总有一个地方是圆的,所以会滚动。

1、游戏:滚进球门。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进行。

评析:这个游戏的优点在于,缩短了幼儿等待游戏的时间,一个人滚动物体时,两个合作伙伴能同时观察,共同探究发现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所做的就是观察与倾听,必要时和孩子们一起玩,做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鼓励者,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会发现,有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小组的两个合作伙伴对发现的这一现象进行了质疑、思考、讨论。这时,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有必要带领全体幼儿对这一发现作一个总结和提升。

2、集体交流,并尝试记录物体滚动的路线。

老师:“哪些小朋友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幼儿回答、交流后,请幼儿把这些滚不进球门的东西都送到前面来,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老师以惊奇的口气提出疑问:“咦,为什么这些纸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滚不进球门呢?”幼儿思考、讨论。

当幼儿回答出“这些东西都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滚动的时候会转圈”等答案时,老师及时作现场演示,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观点和想法的接纳、重视和赞赏,同时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对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圈这一科学现象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这时再请幼儿上来在大记录纸上记录它们滚动的路线,幼儿都跃跃欲试。在记录出圆锥台滚动路线的基础上,再来记录圆柱体和球体滚进球门的路线对幼儿来说就更容易了。

评析:在这一环节里,幼儿学会了记录,懂得了当自己在科学探究中有了结论或观点时,可以通过记录把他们呈现出来,让幼儿了解如何真正地“做科学”,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1、游戏“赶小猪”。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这是一个三人合作的游戏,小朋友自愿组合成三人组,其中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在“两棵小树”中间绕“8”字型走,三人轮流进行。

评析:上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自主探索出三种物体的滚动路线,但对圆柱体和球体滚动路线的异同还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作为教师,有必要为幼儿提供更进一步的观察、经历、体验的机会,让幼儿探究出球体、圆柱体的外型与它们滚动路线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老师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设计了一个三人合作的游戏——赶小猪。这个游戏巧妙之处在于,幼儿在赶这两种小猪绕“8”字走时,由于圆柱体和球体的不同特性,幼儿赶着它们转弯会有很明显的差别,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为顺利解决活动难点埋下伏笔。教师在游戏中继续扮演活动支持者的角色,对幼儿的探究活动尽量不去打扰。

游戏结束后,老师提问:

“刚才,我们赶了‘圆筒小猪’和‘皮球小猪’,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就难赶呢?”

评析:这一问题给了幼儿较大的发散思维空间,由于幼儿都分别赶过这两种“小猪”,有了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所以都有话说,乐于说。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就难赶呢?”幼儿经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圆柱体是一个长长的圆筒,而皮球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很圆,由于它们形状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滚动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教师这时及时演示,同时请幼儿上来说一说,指一指,并注意肯定和赞赏幼儿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从上到下一样大的圆筒,我们把它往哪儿推,它就只能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

得出结论后,让幼儿在记录纸上补充出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任意滚动的路线。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对积极参与游戏和探索的幼儿给予表扬,并提出问题和要求:“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找一找、滚一滚,把它们滚动的路线也画下来,带到幼儿园来给大家看。”

评析:会滚动的东西不只局限于课堂上幼儿所看到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幼儿对它们依然有好奇和疑问,于是老师顺理成章地在活动小结以后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幼儿课后继续进行滚动路线的探究和记录活动。

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

小百科:滚动,汉语词汇,释义为转动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八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

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2、有粉笔将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九

基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对沙石都特别的感兴趣,一堆沙石足以让幼儿兴奋地玩上一整天。于是,我想以沙石为研究对象,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进行一次幼儿科学观察与测量的活动,通过对沙石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激发幼儿对周围熟悉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在一种幼儿自由,主动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新的科学认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该活动还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幼儿感知觉,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为今后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1、幼儿搜集相关的材料(两个同样大小有刻度的杯子,分别装着石头和沙子);

2、幼儿已有的关于事物体积和容积的认识经验;

3、教师课前所拍摄的沙石的照片,网上搜集的图片及教学课件(ppt);

4、教室里事先准备好一些沙石和若干个沙漏斗。

(一)认识沙石,交流经验。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有趣的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小黄沙和小石头。它们还真是本领大,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情。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告诉我,你们觉得它们都能干什么呢?”

让小朋友自由大胆发言,调动起每位儿童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并且用开发性提问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欣赏图片,再度认知沙石的用途,表达感受。

然后老师引导小朋友看屏幕上的图片和照片,“小朋友们刚才的回答都很棒,可是老师也看到了好多沙石兄弟的贡献,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屏幕上的这些图片,然后再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什么?”

老师跟据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沙石的各种不同的用途,最后老师再稍作总结。

(三)互动交流并动手操作分离沙石混合物。

“接下来,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办法了。小朋友仔细听,有一天啊,一堆小黄沙和一堆小石头在一起玩耍,玩着玩着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抱在了一块,分也分不开,想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可以最快的将他们分开呢?”

老师向小朋友呈现一盆沙石混合物,旁边放着若干个沙漏斗。先让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的去分离沙和石,然后老师再引导小朋友观察沙漏斗,“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呀,可神气了,它的名字叫沙漏斗,别的本事没有,可是专有一个本领,就是可以快速的把小黄沙和小石头分离出来。老师先示范下,小朋友仔细看好了噢。”

老师示范过后再让小朋友们分组,然后各自示尝试下这个方法。

(四)测量沙石的体积。

“好棒,小朋友今天又学到了一件本事——分离沙石,下面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黄沙和小石头的体积呢?”

老师取出一个有刻度的透明杯子,先往杯里注入a毫升的水,记录在纸上,然后往杯里加入小黄沙,水面上升至b毫升刻度,那么老师告诉小朋友,刚才加的黄沙的体积就是(b—a)毫升。

“老师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测量下小石头的体积,然后把你们的答案写下来,告诉老师。”

老师知道幼儿完成操作,然后引发小朋友思考“还有那些不规则的东西,可以用这个办法测量呢?”然后请小朋友各自尝试,并记录下自己所测量物品的体积测量结果。(如:橡皮,小刀——————)。

注意点:

(1)加入物品后水不能溢出杯子外面;

(2)所加物品必须沉入水中或悬浮。

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其中两个分别放了半杯石头,半杯沙子,若把沙子和石头放在同一杯子里,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个好办法,使沙子和石头放进去同一杯子更省空间。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

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观察沙子(沙子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过程。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你见过沙子吗?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看一看实验顺序。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3.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沙子有什么气味?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活动评价。

-对于沙子的关心和是否积极地观察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岩石碎成小石块后,慢慢地小石块就会变小,最后形成沙子。再变小的话就形成了土壤。沙子是由岩石演变而成的,由于岩石吸收太阳光不均匀,所以沙子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沉与浮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实验观察: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在哪儿看到的?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看一看实验顺序。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一

(1)了解生活中各种静电现象。

(2)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常用的三种起电方法。

(1)让学生通过讨论建立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三种起电方式。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起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_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

2、讨论与探究:以摩擦起电为例,探讨起电的本质。(静电现象的解释)

3、讨论与探究:摩擦起电是使物体带电的唯一方法吗?

1、课堂巩固:(1)学习与评价p2、1

(2)学习与评价p2、2

(3)(双选)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带绝缘柄的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b、可能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一定带负电

(4)学习与评价p2、4

2、课后提升:(1)书本p5、1——3

(2)学习与评价p3、5——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二

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以及磁化现象。

2.探索磁铁吸起非铁制品的多种方法。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长条形、马蹄形磁铁各一块;回形针、小铁片、铁钉、鞋扣、铁夹子等小型铁制品;积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铁制品;铁丝、毛线绳等辅助材料。

2.每组两个盘子。其中一个将铁制品和非铁制品混合放在一起。

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

(1)出示磁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名字,有什么本领。

(2)请幼儿操作磁铁,看看磁铁能吸起盘子里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两个种类,分别放进两个盘子里。

(3)请幼儿用磁铁在活动室操作,看看磁铁还能吸起室内哪些物品。

小结:磁铁有磁性,可以吸住铁制品。

2.再次操作,请幼儿探索如何用磁铁吸住非铁制品。

(1)请幼儿想办法用磁铁把刚才吸不起来的东西重新吸起来,如用曲别针别住纸张,纸就能被附带吸起来。

(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

3.用磁铁吸铁钉,看谁吸的多,感受磁化现象。

(1)请幼儿比一比,用磁铁一个连一个吸住铁钉,看能吸住多少个,比一比谁吸的最多。

(2)用磁铁吸回形针,一个一个连续吸,看能吸住多少。

(3)用不同大小的磁铁试一试,看吸起来的铁钉和回形针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4.请幼儿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看看会怎样,感知磁铁正负极相吸相斥的现象。

5.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三

1、选用不同的材料用剪、粘、扎灯方法,尝试将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装水的工具。

2、敢于大胆想想、尝试、表现,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1、多种盛水工具(漏水的和不漏水的)

2、修补用的辅助材料胶带等。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老师想请小朋友帮个忙,每人找两样东西,一样是不漏水的,一样是漏水的,

找到了就请你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2、我们来看看,不漏水的有哪些?

让幼儿说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漏水的东西有哪些?这些漏水的东西有用吗?有什么用?

幼儿讨论后知道,这些东西有很多用途。

1、现在,我需要一些装水的工具,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些工具可以装水?

讨论:这些工具我什么能装水?

2、这些漏水的东西能装水吗?

如果用这些漏水的东西装水,你有什么好办法不让它漏水吗?

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

3、谁来给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办法。

4、有这么多好方法,你们想不想去试试?

出示辅助材料。

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材料,你可以选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修补你手中的东西,

补好后可要仔细检查一下牢不牢固,然后去盛水试一试。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提醒幼儿:如果你的小手不够用时,可以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助你。

1、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修补了什么东西?

可以盛水了吗?看看漏不漏?

2、幼儿讲述修补办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四

1、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纸睡莲在水中自动开放的有趣现象,初步了解纸张具有吸性。

2、能自己动手制作盛开的纸睡莲。

3、愿意动手操作,细致观察。

重点:发现纸睡莲在水中自动开放的有趣现象,初步了解纸张具有吸性

难点:自己动手制作盛开的纸睡莲。

1、白纸、报纸、画报纸等各种纸,纸莲花若干

2、水盆6个

3、幼儿用书,彩笔,剪刀

一、观察纸莲花在水中盛开的现象

1、出示纸莲花:把它放在水中会自己开放吗?

2、将纸莲花放到水盆中,并提示幼儿细致观察:纸莲花有什么变化?它开了吗?它是怎样开放的?请用动作演示一下。

3、纸莲花为什么谁在水里开放?它在开放的同时你还有什么发现?

二、学习制作纸莲花,并放到水中进行观察

1、你想做一朵会自己开放的纸莲花吗?

2、纸莲花怎么做呢?请打开用书第16页,看一看纸莲花的制作步骤,并照图示进行制作。

三、尝试制作不同纸质、多层花瓣的纸莲花

1、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纸,制作大小不同、花瓣造型和数量不同的纸莲花

2、幼儿将自己再次制作的纸莲花放到水面观察。比较用不同纸做的纸莲花开放的速度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给不同纸质的纸莲花按开放速度的快慢来排序。

3、怎样做一朵连续开放的纸莲花呢?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4、每组幼儿合作制作多层花瓣的纸莲花,并将其放到水面进行试验

5、请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和试验效果后老师进行总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五

1、尝试在架空的竹梯上进行手脚爬,提高自身的协调力量。

2、能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进行活动。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竹梯两架;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轮胎四个;“蚂蚁的家”图片两张。

一、开始部分:“蚂蚁郊游操”

二、基本部分:

1、模仿蚂蚁的爬行。

2、练习在竹梯上爬行。

3、请幼儿示范爬行的要点,幼儿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4、游戏:蚂蚁搬家。

(1)请幼儿想办法把家里的食物搬到新家里,而且不妨碍爬行。

(2)介绍搬家路线,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路线爬行。"屈,老师。教,案,网"(一种平面竹梯;一种架空的竹梯)。

(3)教师重点保护在架空竹梯上爬行的幼儿。

三、结束活动:

1、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幼儿体验挑战带来的快乐。

2、放松活动:今天小蚂蚁都很累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

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六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七

本次活动源于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小怪物》,该书通过小熊一家寻找城堡主人的故事展开,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复合分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和需要,因此,根据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孩子们现阶段对知识需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1.尝试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逐步找到目标,学习复合分类。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分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事情节引入活动。

2.数一数小怪物的数量。

师:一、二、三……小熊一家数也数不过来,小朋友你们来帮忙吧,数数有几只小怪物。

二、找出小怪物的特征,为分类做准备。

1.找出小怪物的特征。

师:一共有二十只小怪物,这二十只小怪物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理解标记的含义。

三、引导幼儿学习复合分类。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非常生气,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小怪物的特征进行提问。

3.根据特征运用套圈的方法初步选中目标范围。

4.根据特征运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目标,找出怪物大王。

师:被套到圈的小怪物有几个?这里谁可能是大王呢?谁来问第二个问题?

师:长(有)**的可能是大王,那没长(有)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拿掉)对,要把没长(有)的排除出去。

这是一节趣味性很强的数学绘本课,故事中讲到了小熊一家迷路了!突然遇到了一个大城堡,里面什么人也没有,但有一桌子好吃的。小熊一家乐坏了,吃啊吃!就在这时怪物们回来了,提出谜题要它们——猜猜谁是城堡的主人。小熊也不慌也不忙,分类再分类,找出城堡主人好轻松!最后大家一起玩,热热闹闹好开心!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教会小朋友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概念。通过分类的方法来“找出城堡的主人“教会小朋友复合分类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融进绘本故事书里,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一边读着精彩的故事书,一边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本次活动中增加了一个二次分类板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看标记把图形分类,事物有很多特性,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只注意最显眼的那个,所以他们缺乏同时考虑几个属性的能力。所以刚开始时把最显著的特征:头上有角的和没角的作为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逐渐把分类标准详细化。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分类标准一起展示出来,让孩子体验二次分类的过程。

小百科:怪物,指怪异的物类。语出《史记·大宛列传》:“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文化收藏界把凭主观臆造,不属于任何朝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所谓古董称为“怪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八

1.探究声音在管状物体里传播的现象。

2.感受声音传播这一科学现象的神奇,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1.多段塑料管子、多个塑料弯头、可以塞进塑料管子的布头若干。

2.《声音传播》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1.引导幼儿用一根塑料管子做“传声筒”,两人一组玩传递“悄悄话”的游戏:请出声筒口的幼儿轻轻说话,看听筒口的幼儿是否能听清楚。

3.引导幼儿几人合作拼出有多个听筒的传声筒,组织幼儿玩多人“打电话”游戏。

(1)制作有一个说话口,两个同样长短听筒的传声筒,三人一组做游戏。听筒口的两个孩子一段时间后互换位置,听听两个听筒口的声音是否一样大、一样清晰。

(2)制作有一个说话口,三个同样长短听筒的传声筒,四人一组做游戏。听筒口的三个孩子一段时间后互换位置,听听三个听筒口的声音是否一样大、一样清晰。

4.引导幼儿在塑料管里塞上布条,比较塞上布条和不塞布条的塑料管在传声上有什么不同。

5.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课件,了解生活中通过管道扩音的例子,如用扩音喇叭说话、用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等。

可在幼儿园走廊里安装较长的传声筒。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十九

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习性,能根据他们所吃的食物将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萌发对动物的兴趣,初步了解大自然奇妙的生物链。

《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师幼事先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

1、分享交流幼儿关于动物食性的资料。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将动物图片按照是肉食草分类贴在黑板上。

2、经验,按照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对比发现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身体构造的共同点:如:食草动物的脚多有蹄,食肉动物的脚多有爪;食草动物的门牙发达,食肉动物的犬牙发达;在习性上食草动物多群居,食肉动物多单独行动。

根据新获得的经验再次对动物进行分类。

3、辨析讨论,了解杂食动物动物以及特殊食物喜好的动物的相关知识。

举例提问:熊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

幼儿阐述。

一、物质准备与经验准备。

活动的预设部分除了目标、过程,准备也是相当重要的,准备的内容需要考虑周全,要密切地为幼儿活动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这个活动中教师做了较为充分以及贴近活动目标及实施需要的物质准备,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的经验准备,这个主题都是关于动物的很多知识,可以在主题开展前让孩子了解一些的有关科学知识,既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做经验的准备,这个活动前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一些经验准备。

二、教师的传授与幼儿的学习。

活动中教师更多的给予的是直接的知识传授,和个别幼儿的操作参与,而缺少幼儿的自主探索,对于科学活动来说这是活动的关键,让孩子自主探索、发现,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扎实、有效,年轻教师在这方面的考虑比较不够,可能对操作活动的把控能力不够,不太敢放手让孩子去操作,怕收不回来,影响接下来的环节,这需要更完善的预设和逐渐的锻炼,才能较好地把握整个教学。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的重点、难点都只有一个,教学的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主次颠倒。这里的动物的食性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而难点是生物链的初步了解,教师在活动中过多的把重心放在难点上,而重点的内容学习的比较肤浅,其实两者可以结合进行,在重点学习的基础上逐渐突破难点,而不是将两个内容孤立开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二十

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1: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2、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3、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逐步引导幼儿进行10、20、50的兑换。

4、情境游戏“买水果、买玩具”,练习购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观察冰块(汇总21篇)篇二十一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生产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淡水。这节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是针对现在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a 幼儿讨论:

b 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c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d 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7、提升幼儿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幼儿用记录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优点: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不足:

课前的准备活动需要在丰富一些,应提前与家长做好生活观察活动,这样孩子的生活经验会更丰富一些,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创新。操作创新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的抛出问题,一步一步提升幼儿创新思考的能力和技巧。

相关范文推荐

    植树节两分钟演讲稿范文(18篇)

    演讲稿范文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资源库,我们可以从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使我们的演讲更富有亮点和吸引力。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演讲写作有所帮助

    应聘时好的个人自我介绍(精选19篇)

    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职业等。在各种场合中,我们都需要进行自我介绍,下面是一些自我介绍的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参考。

    微笑着面对失败九年级(实用18篇)

    优秀作文是对一件事或一个观点进行深入思考之后的产物。以下是一些被评为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很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实用18篇)

    转让是指将某种权益、财产、资产或责任等转移到他人名下的行为。在下面的案例中,你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转让交易,包括科技转让、房产转让、股权转让等。东至_______

    生产实习个人心得体会(优秀22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进行记录和总结的方式。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参考。

    荷叶圆圆说课稿大全(17篇)

    教案模板有助于教师提前思考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您希望提高教案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优秀范本。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条理清楚,语言

    初中第一场雪(精选17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真实流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

    钢琴教师工作总结(通用14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教学效果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工作的要求和重点,促进我

    消防宣传日个人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许下面这些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职高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大全(20篇)

    通过写教师工作总结,可以对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首先要学会总结,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教师工作总结。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