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笔尘

范文范本是一种对文章进行模拟和仿效的方法,以提高写作能力并丰富语言表达。下面是一份包含多个范文范本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一

摘要:分层导学是倡导有效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利器。如何让分层导学落到实处,导学问题的设置显得极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能够让全体学生迅速主动地学习好本节课的知识点,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关系到"分层导学"六个完整环节的落实效果,进而关系到有效课堂的真正落实。因此,可以说导学问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成败。

关键词:"分层导学";导学提纲;导学问题的设置。

在游惠松先生《持经达易,成就立人》的精神中提到:"要求教师做到凡学生已理解掌握的内容不讲,只对学生迷惑的问题针对性地讲解,且做到言简意赅,时间用得越少也好(建议初中少于10分钟)。"该精神非常明确地指明了教师需要高效地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生所困惑的知识点,精益求精,大胆取舍,促成学生主动性的生成。同时,该模式的执行也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当然,如果能把握好"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这一原则,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内容的需要,教师不一定要死守10分钟的限制。总的来看,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分钟"看起来很少很短,教师上课貌似轻松,但真正的"分层导学"课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而充分的备课准备。特别是对导学提纲和导学问题的设置更是要精益求精。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效课堂,并避免重复性讲解,我们往往将导学提纲中的问题与重难点精讲中导学过程中的问题结合起来,甚至问题基本一致。导学提纲为导学过程中的问题做好基础铺垫,导学问题是导学提纲中的再次深度提升。我们往往将一些导学提纲中较难的题目放置在重难点精讲中来导引、精讲和提升。

以下就对导学问题的设置过程和要点做一简要分析。

将学生进行分层,大致分为a、b、c三大类学生:a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极少让教师担心,他们常常一点就通,能迅速地掌握知识点的内容。对a类学生需要有拔高、发散性的问题指导他们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需要燃起他们的兴趣点,增强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就可以让他们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b类学生学习能力中等,能较好地掌握好基础,但是由于学习习惯等各种原因,他们常常会遗漏或没办法跟进较高层次问题的思考,对b类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多做情感教育工作,大力鼓励,并严格要求,督促这类学生向a类学生看齐,为他们找好学习的竞争对手和帮手,要求他们从多角度去认识和吃透教材,夯实基础,扎实提升。c类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极差,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极高,需要教师的辅助较多,是教师需要多花心思的群体,掌握好学生的具体情况后,再研究导学问题的设置。高效的课堂往往是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导学的。

我们习惯将问题的层次分为:基础题、中等难度题、较高难度题三类。(1)问题应从c类学生入手,从基础的问题讲起,分层导学的问题就必须首先确保将课堂的基础内容让全体学生高效地掌握,基础的知识问题不能设置得太难,必须让全体学生,特别是让c类的学生能容易掌握。(2)设置中等难度题目,激发b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大力鼓励,引导b类学生参与进来。(3)设置较难题目,主要针对a类学生,在引导a层学生思考时,不是意味着将b类和c类学生抛在一边不管,而是在a类学生的启发和带领下一起融入进来,让b类的学生也能透彻理解,让c类的学生也能大体明白。对待学,我们不能"一刀切",一个标准做到底是错误的,学生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特性快乐学习,并达到真正的提高。

1.导学过程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初中生的内心是充满求知的世界,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很感兴趣,但是往往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知识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没有任何高效的学习动力。当然,设置的问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能离题万里。(2)容易理解,适合切入知识点。(3)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的作用。()(4)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5)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

2.导学要适时抛砖引玉,举一反三。

对待知识点不能仅限于定性思维答案或者教材只要求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加入发散思维的问题,大胆鼓励学生将知识点及时运用、扩展、升华。教师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过分地限定死答案,而应当适时抛砖引玉,举一反三。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较为全面而迅速的提升,而不会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和答案。适当时机促成学生思维的发散与飞跃,是有效教学所必备的,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综合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生搬硬套答案,让学生自主、主动去摸索答案,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充分的肯定、大力的赞赏,并逐渐地教会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太难的知识点,一大部分学生会难以接受,特别是c类学生更是如此。而难以接受的知识点是不可能让课堂达到高效的,因此,对难的知识点,教师需要给知识点降低难度。让学生乐于接受。如,巧妙地设置记忆方法,可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升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导学问题的落实程度。

4.导学过程应设置能让学生及时领悟的衔接问题,并及时获得成功。

如何让学生感兴趣之后,继续探究知识,同一个知识点,有些学生有能力继续探究,而有些学生则到中途便浅尝辄止,而后者往往是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如何能让这些学生更进一步地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呢?我想就是要让这些学生及时获得成功,及时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这种喜悦是他经过自身的努力后而获得的快感。因此,教师在讲述知识点的过程中,应该要让成绩落后的学生不断地感受这种喜悦。如此,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减弱。

5.巧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导学过程。

在导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可以使学生兴趣不减。在讲世界史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小纪录片(时间5分钟左右为宜),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内容,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如何对待战争,如何珍惜和平,学生是较为不理解的。甚至有些学生想法天真,会问教师"为什么我们不战争"等较为不成熟甚至出格的问题。但是运用多媒体往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战争的残酷性在画面中展示得淋漓尽致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就懂得和平的珍贵了。

1.始终记住兴趣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手段。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常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因为厌学、懒惰、坏习惯而无法全面发挥好自身的学习潜质。甚至,有些学生因一时的成绩落差而影响了长期的学习信心,从此一蹶不振,让家长和教师为之惋惜,最后连学生也自卑不已。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逐渐地认识到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们发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是教师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法宝,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探究学习源源不绝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显得极其重要。

2.问题的导引过程设置需科学。

遵循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发人深省、引人入胜的基本要领,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教师在导引过程中,需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答案或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好坏,都要做充分的鼓励和引导。

3.导学问题的设置数量要合理。

题数的设置:总的数目一般为10题以内较为合适(超出10题学生可能没办法完成,数量太少可能很难达到知识点的覆盖)。如,以10题作为参照标准,则基础题目需占70%,即7题,中等难度题占20%,即2题,高难度题10%,即1题,基本做到7∶2∶1的比例。

4.明确分层导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分层教学要促两头、保中间,确保每个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使弱生不弱,使优生更优。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说"种豆得瓜"."分层导学"并非要每个学生都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而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所预期的学习效果,每个个体均存在差异性,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只要最终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效能,学有所获,不断地进步,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了,所以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回答和思考问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大力地鼓励。

5.教师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和肯于钻研的决心。

高效课堂需要背后大量而充分的"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只有教师课前充分地准备,才可能有高效的"分层导学"课堂。教师应敢于充当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力。

导学问题不一定要全部设置在导学提纲或重难点精讲中,有时候,有些问题通过习题的形式讲解,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分层导学"没有将导学过程设定得过分死板,它应当是灵活巧妙的、不拘泥于形式的教学模式。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不断地反思,这样才能让"分层导学"模式越发生机与活力。

总之,导学问题的设置是"分层导学"的核心,上好一节课,关键看导学过程,导学过程关键看导学问题和导学方式设置得成功与否。当然,教无止境,"分层导学"的有效发挥,需要仰仗多个环节步骤的齐头并进,真正落到实处,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xx-06.

初中历史学案式教学尝试初中历史学案式教学尝试初中历史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二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成就显著,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者观念滞后、方法过时,不能与时俱进等,这就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己,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行,促使小学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管理呈现复杂化,因而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1开展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教育是国民成长成才的奠基石。

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起着启蒙作用的小学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属于民众人生路上的基础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奠基石。小学教育,通过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儿童向青少年阶段更好地迈进,为国民素质提高奠基。

1.2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古语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又曰:一切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兴,则国兴。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第一步,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小学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懂礼貌,爱运动,勤思考,敢创新,这些素质的提高,为日后学生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一步。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概述。

2.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

小学教育是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而,小学教育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自己的喜好,为学生日后成熟的性格和价值观打下基础。习惯是内驱力,不需依靠外界,而是靠自主完成。因此,小学教育作为一项重大事业,有责任帮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2.2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使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

素质教育是社会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各地普遍实行素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以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观念,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转变。学生也由死记硬背模式向动手操作方面转变,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冒险精神增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可以说,小学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者教育观念陈旧。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重大挑战。管理者要在教育和教学上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自身做起,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经验式的教学理念,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

3.2管理者依旧只重课本。

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探索的倾向。因而,管理者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但是,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小学老师依旧只重视课本知识,忽视其他方面的拓展,使得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能了解到的知识也极为甚少,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3教育方法单一。

现在小学教育方式依旧以老师讲授为主,口手相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过多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老师应该多问学生为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只是告知是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3.4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地区间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局面。偏远山区由于设备低、住房简陋、教学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等局限性,很多人不愿去那里就业,继而造成了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师资队伍学历低,教学质量差,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农村城市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加大了地区发展差距。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4结语。

小学教育,是人成长中的启蒙教育。小学教育管理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刘宏.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学导报,,(1).

[2]包金玉.浅析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7).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的学生教育模式都提出来新的要求。就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这个时代的中学化学教育,因此,本人针对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口号,就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化学教育;初中;教学模式;创新;新模式。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初中的化学主要开设在初三一年,由于初三学生初步接触化学这门课,很多人由于不能及时适应造成了化学知识的难以理解,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这些学生对初中化学课程学习的关注,及时发现初中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不断尝试一种创新的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高更美好的未来。这篇文章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对创新性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传统的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过分注重化学理论课程忽视实验课程。

在以前传统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化学理论课程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验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动手能力差的现象。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体验实验的过程,没有进行实验操作,缺少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这种缺乏实验参与的理论教学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观察能力。同时,纯理论式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不集中的现象。

(二)过分强调知识的识记忽视学生的思维创新。

传统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单方面追求学生取得高分成绩的目标,过分地看重学生的知识识记,忽视了其他多方面的因素而影响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创造力和辩证思维发展的核心阶段。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健康综合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三)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缺乏自主性。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课堂多半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和内容,这样的课堂之下的学生多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的状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与老师、与知识的互动之中,学生对疑问没有及时进行反馈,课堂效果不佳。

(四)落后的教学设备难以完成课堂的高效教学。

在一些环境设施较差的学校的教学设备较差,有的学校没有配置专门的多媒体网络系统,老师依然是靠板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费时费力,教室需要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浪费在板书的书写上,这对于珍贵的课堂时间无疑是一种浪费,对于初中学生的化学教学也是一种较大的限制因素。

(一)加强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比重。

学校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化学实验课的比重,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实验作为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得到锻炼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化学反应中的气体的释放,试剂颜色的改变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整个试验流程的构建和梳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二)知识识记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普及和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专业课程培养的角度转向了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基础知识识记的基础上锻炼和加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一个会思维、会变通的人才,而不是一本装着基础知识的机器。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培训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向教科书和老师提出质疑。作为教师应该始终记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有能力、会思考的人才!

(三)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型的化学教学模式提倡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老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课堂教学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讨论结束后小组选出代表人向全班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真正正地参与到其中,与人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

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对于初中生化学教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板书费时费力也不方便学生进行后续的复习。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ppt教学的方式,这种课件式的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是方便学生在课后回家的时间对老师课堂讲述的知识重点的复习和巩固。此外,这种设备的灵活性很高,ppt上除了可以展示知识框架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向学生们播放实验的视频,或者一些其他的资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小结。

总之,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力的发展,真正做到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会思考的人才。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和优化。

参考文献:

[2]刘梅红.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知识经济,2013(13).。

[3]张伟.初中化学教学应怎样实施创新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2.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四

故事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传承记忆的手段。通过故事的口头传播,人们也在同时传递着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一作用与历史记录是一致的。但与历史相比,故事更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并且在生动性上和趣味性上更胜于历史,因此在教学效果上也更好,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故事性的教学方式符合了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于故事的记忆能力较强,因此通过故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进行记忆。根据调查显示,初中生也更喜欢教师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因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2讲故事能使抽象变为具体、把复杂变为清晰。

故事主要是叙述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于细节有着更为生动的描述。在历史课堂上通过讲历史故事的方式能够将许多难以记忆的时间、地点等内容转换为故事中的细节,并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的记忆。在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重现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1.3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

人类对难以追溯的历史采用的就是神话故事的解读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故事是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记录方式。许多历史故事中不仅包括了事件发生的过程,还包括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总结的经验教训等。事实上,讲故事也是人们传承经验、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因此故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历史教学中,包含的内容涵盖了从人类文明起源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上都较强,而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历史内容的授课时,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讲故事的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也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了解,再选取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辅助。在选取历史故事时,应当注重故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真实性的要求可以保证故事的合理性和实际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能够进行更好的应用。历史故事的趣味性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内容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此外,教师对历史故事的选择还应注重其针对性,对于历史故事必须经过慎重的筛选,最终保留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内容,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

3.1按历史学研究的阶段分期分。

我国当前采用的初中教学内容整体上是根据历史研究学中的阶段分期来划分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我国的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等几个阶段。相应的,我国的初中历史故事也可以分为古代、近现代和近代等几个阶段。这种分类方式与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的分类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是一种较为权威的分类方法。

3.2按故事的中心内容分。

按照故事的中心内容来划分,历史故事主要可以分为人物为中心及事件为中心这两类。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称为“纪传体”,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则称为“纪事本末体”。这也是我国历史著作创作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主要是围绕事件人物的言谈举止来进行事件的展开。这类故事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对特定的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展现了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及思想状态。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则是着重于揭示历史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并且强调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些事件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场景有更好的掌握,并且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3.3按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分。

将历史故事按照故事与史实关系分可以分为史实性故事、传说性故事和虚拟性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的通常都是实施性故事,但由于故事本身通常存在夸张和虚构的部分,因此对于一些细节的真实性无法得到确切的证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但必须在保证整体合理性的前提下。史诗性故事通常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对于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都有相应的史实资料可查。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对其叙述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学生能够对故事内容有更好的掌握。传说性故事大多是神话故事,对其真实性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因此只以口头传说的形式流传了下来。传说性故事通常来源于民间,并且其真实程度难以考证,但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许多传说正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事件作为基础,因此也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在历史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虚拟性故事的内容则以虚构为主,但会在事件背景或人物中借鉴一定的历史事实。这一类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进行虚拟故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内容的删改,但必须保证内容的合理性,因此在删改过程中可以依据历史事实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说,虚拟性故事是在真实历史的框架下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内容生动,激趣动情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保证其生动性。因此,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当选择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故事。由此可见,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中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主题明确,情节清晰,条理清楚。教师要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描绘景象更要眉目清楚。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时应当关注故事有没有鲜明的主题,故事内容是否围绕主题展开。

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是目前大多数初中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现状,也是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把历史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插入简短的历史故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较强学生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五

结合中小学教学的特点,关于教师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我想浅显的谈三点:一就是论文的选题要小;二就是做好写教师论文的准备,要充分占有材料;三就是教师论文的撰写。

教师论文的范围不宜太大,选题要小。题目小一点,容易掌握得住。而且任何小题目,也都可以从严从难去做,都可以从深从广的联系中去研究,都可以把它和其他同类,不同类的作品去比较,和有关的教育理论,创作联系起来深入的钻研,从中提出新的见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要怕题目小,论文的分量太单薄。分量的轻重和题目的大小,不一定成为正比。如能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问题,教师学科中关键的问题,能够深入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的给予解决,那论文就有了分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把一个小问题解决了,比隔靴抓痒地碰到十个大问题,一个也不解决,要好的多。

教师论文的性质。教师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论文,一种就是解决教师学科史中的某一个问题,或综合前人研究的结论;另一种就是提出新问题。如某一大学教师谈了关于知识价值的定量分析问题。这就是一个新问题。他提出怎样评价知识;怎样计算和分析脑力劳动的价值等。他把各种说法都讲得很清楚。这样做我看也很好,把问题摆出来了,说明当前教师现代化方面也有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去探讨。提出问题就就是解决问题的头一步,如果连问题都提不出来,怎么谈的上解决呢?首先要注意到,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有什么说法,哪一家的说法合理些。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我认为,教师科学地发展就是无限的长河,需要无数的人,竭其所能,贡献其点滴,汇入浩荡的激流。在选定研究论题时,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所谓准备,主要就是充分占有材料。一个小小的题目,我们就要占有很多的材料。在选定论题之后,就要对有史以来对有关这个问题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考察研究,有时对于间接有关的材料,也要加以调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达到的水平。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遍读了当时西方各国全部有关经济的材料。列宁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也阅读了当时西方几百种关于哲学、物理学的著作和论文,这就是我们研究学术问题的典范。

通过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作风。我们要写好教师论文,必须掌握大量的这方面的资料,而且要学会运用资料。一般的资料往往只能从宏观上满足人的需要,而每个写论文的人,面临的任务不同,因而所需的资料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需要,自己动手,把现有的资料去粗取精,由此及彼地改造可运用自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决不要满足于第二手材料,要尽可能查检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第一手材料没有经过别人改动,比较可靠。这就需要我们到教学实践中去发现、调查、实践、总结,找到最早的根据,把具有别人没有讲到的那种意义能找到的都找出来,随时留意,做出札记或长片。

同时,我认为,在充分占有第一手教学资料的基础上,要加强教学资料的分析。目前,基层教师工作就是整个教育工作现代化的突破口,应使基层教师工作重点由原来的课堂教学转移到教学生不但学文化还会做人做事的全面提高的资料分析研究上来,以搞好素质教育决策,提高教师服务。资料分析方法可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结合等。要求大家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从事物的发展变化,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真理问题。也可采用动态分析法、回归法和运筹学上的一系列方法,合理地、全面地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佳效果。如何在合理的教学方法上收到最佳成效就是今后教师工作的研究重点。

由此,在搜集材料后,要经过联系、透彻分析比较、提炼后逐步形成自己的论点,做好写教师论文的准备。

撰写教师论文,第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就是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就是逻辑的头脑。我认为,搞教学研究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时间,一个条件就是分析能力。没有时间就没法充分占有材料,要有分析能力就要有科学的头脑、逻辑的头脑。

如果有科学的头脑,那么怎样写呢?这需要根据所用资料和所得结果进行恰当的论文写作。原则上就是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读者用很短的时间,得到一定的收益。这就需要清晰地摆事实,扼要地讲道理,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而在提要和结论里把文中主要收获提出来。至于所根据的资料,可以就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就是观测数据,拍摄图片,以及许多数字与图表。对此资料,要深入思考,比较分析,善于运用。

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结构的安排。文章主题确立,选题选好后,只就是有了内容,还需要有表现形式,表现形式除了语言外,还有结构。正如建造奥运“鸟巢”一样,首先需要准备建筑材料,其次还要有蓝图,设计。因此,可以说,所谓文章结构,就就是建造奥运“鸟巢”蓝图,没有蓝图,建造不好奥运“鸟巢”,同样,没有结构布局,如何能写好文章?结构就就是作者为了表现主题思想,增强表达效果,对材料加以组织比较,安排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结构不就是作者的主观愿望凭空想出来的,而就是作者根据对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按照主题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把选好的材料加以分类、组织和安排,分为若干部分,使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一贯,合乎逻辑。因此,可以说结构实质就是作者思路的具体表现,就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深入、透彻的观察和感知,形成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深究、认知和判断,就是一种理性的升华。反之,作者思路不清,结构必然紊乱,写起来必然牵强附会,捉襟见肘。

文章写好后,我们必须勤研究,慎发表,边写作,边学习;既虚心,又坚定;深思索,探真理;这些就是写论文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支配下,有的论文,虽然有了资料,有了思路,还要经过一、两年甚至几年的查阅、思考、学习、提高,才写的出来。当然,也有的灵机一动,很快写出一篇论文来,这就是两个极端。而不就是一般。一般要经过辛勤的劳动,如搜集整理、查阅、试验、实践、总结等以后,得到了一些具体成果,在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再参考有关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地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得到研究成绩。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六

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够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一味地讲授新知识会对学生的理解和思考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动脑思考问题,然后相互交流,或者与教师交流,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只有主动去学习了,才会高效学习,自己去把握问题、掌握知识。

很多学生因为不喜欢一门学科的教师而不喜欢这门学科,这是不对的。但是,带有教师不良情绪的课堂,是达不到高效的。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良好的态度,对学生热情,教学充满激情、充满感情,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被带动起来,对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对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有帮助。

“弱势”学生是指对文化学科学习能力不强,理解能力偏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心里有数。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自尊心较强,对于成绩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应该多关心这些学生,尽量避免做伤害他们自尊的事,也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教训他们,应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教师可以私下了解学生情况,逐个分析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几个人为一组,探讨一个课题,并制定方案,最后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同一个问题也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团队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团队精神、增进友谊,还可以使其发散思维,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更加丰富、更高效。

一节很有趣的课不能只“热闹一下”就结束了,最重要的是看这节课是否真的高效。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快要结束时,进行当堂复习。也就是说,把当堂所讲的所有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提问,让学生作答,以此来判断课堂是否真的高效。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发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自主学习、动脑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然后通过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率肯定会提高。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遵循个体差异原则,才能提高教学水平。而要想面对全体学生,就应该因材施教,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在当下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课堂效率,并以新的方式教学,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盲目传授知识。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还应该教方法。课堂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学生上课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还为了自己的发展,高效课堂应该权衡活动和知识的关系。有趣的课堂不一定是好的,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去,并能及时掌握知识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基础,无法谈创新。高效课堂的创建,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七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改变传统的作文改评方式,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互动改评作文,有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修改能力。

[关键词]:作文修改自主合作互动改评提高修改能力。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指导了学生半天,讲了很多,可是交上来的作文却不尽如人意。自己辛辛苦苦地把成堆的作文改出来,发到学生手里,可本子发下去,学生根本没有多少人看。这些都是我们做语文老师心中的“难言之隐”。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作文指导与批改的困境中摸索前行,终于得到深刻的体会,尤其是江门教研室组织研讨并通过的“江门市初中作文训练序列实验稿”让我在作文教学中豁然开朗,产生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这个训练序列在每一次作文训练中都安排了修改专题,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过程具体,可操作性强。只要我们认真实施,不断加以细化、完善、创新,就会逐步走出一条“教师批改与学生修改互补”的新路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及其写作水平。

一、激起学生修改的热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

在新学期伊始,我就发动学生大胆向报纸、刊物发表文章。在同学交上来的稿件中,1。

我挑选一篇中下等水平的作品,经过精心修改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它投影给学生看,并让学生作认真的点评。学生读完后发出阵阵的喝彩声:太完美了,中心突出,语言亮丽、形象生动,事例典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接着我引导学生:大家想不想看看这篇优秀作品的本来面目?当时同学们的兴致非常高。我就把修改前的作品投影出来。同学们看完后一阵哄动:哗!全篇都被修改了,实在有天壤之别呀!我继续引导:通过这两篇今非昔比的作品,大家应该明白到,作文除了认真地写之外,还必须仔细地修改,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同学们如果想让自己的作品由丑小鸭变为白天鹅,想让自己的作品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想让自己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就必须对作文进行反复的修改。只要坚持下去,你们的作品一定会非常精彩,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的'。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大家都在跃跃欲试。我把任务布置下去,他们就非常乐意并积极去完成。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把握修改的基本方法。

极配合都给予适当的表扬,从而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修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修改得准确的再加以充分肯定,对修改不准确的委婉地加以引导,让其他同学帮其改正过来。这样,同学们就会毫无顾虑地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非常浓厚。

在此基础上,我一边对修改作必要的补充、小结,一边引导学生对于拿不准的地方不要轻易下笔,下笔的的话就一定是拿得准的。正所谓“宁可放过,也不可错过”,不要出现以错改错,甚至以错改对的情况。对于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先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解决,再由老师进行点评,学生作小结,老师再作补充总结。在整个修改过程中,都能让学生自己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并能从中品出一些“味道”来,学生对作文修改的方法与能力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三、放手让学生反复修改、点评,还学生主演的角色。

这一点的实施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在这个训练中,我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好小组长。

首先,要明确每次作文修改的方向:先由老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作全面的批阅、打分(只批不改)。再在课堂上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作具体的点评、修改。最后,课外向全班学生各自的作文铺开进行自改、互改或合作修改。

其次,在修改过程中重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当主演。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选择学生习作中的一篇中下水平的作品印发给全班学生,附上修改的要求(上文的修改步骤)。让组长在课余时间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初步的修改。可以独立修改,也可以合作修改。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八

天下为文,立意为要。实事求就是的精神就是教师论文的灵魂,唯物的观点,辨证的方法,辛勤的劳动,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整理,耐心的写作,反复的推敲,就是写教师论文的必备条件。写中学,学了写,写了查,查了改,如此反复多次,才拿出来,讨论修改,这就是写教师论文应有的过程。目的就是要“千锤百炼”,尽量提高论文水平。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九

1、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2、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3、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5、在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中,该同学能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顺利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和论文的撰写。程序能正确的运行,界面安排合理,论文符合要求。

6、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态度端正,学习也比较认真,时间安排也很合理,能按时到实验室,不存在无故早退或迟到的情况。能基本在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还能主动加班,做到时间上前紧后松。当然,在这其间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7、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篇语言整齐,颇为简练。论述部分先总后分,中心句之下运用的主要是举例论证,事例典型,角度不一,很有分寸。结尾思想意义积极,催人进取。

8、本文开宗明义,然后列举古柏胡杨梅花分析它们的坚强的毅力,与“我”进行类比,指出“我”作为人类应该比它们更胜一筹,从而论证了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9、本篇议论文论点明确,运用丰富的事例和富有说服力的生动语言使得全文论证层次清晰,论据新颖丰富典型,结构严谨条理。文章立意很是深刻,读来让人思索良久。

10、本文“梦想是人生的动力”立意高远,语言精炼。作者用事例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只要我们怀揣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将会迎来自己人生中最灿烂的春天,因为梦想就是人生的动力”。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

任何一件事情,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历史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始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呈现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要学会在一堂课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课前故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开始讲起,讲到秦始皇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封建强国,这时可以设置悬念。通过这样一个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故事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更为高涨,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注意力集中了,对课文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自然也就更为深刻。

2.抓住时机进行历史故事讲述。

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一定要和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在学生兴趣与好奇心最为强烈的时候推出课程的内容。在进入课堂10~20分钟之后,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和难点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解决。例如,在进行“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讲解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概念的解释,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越来越糊涂。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当时我国沿海的一部分地区被外国人占领的故事对概念进行阐述,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教师讲起来也更加轻松。初中历史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单调,教师如果可以抓住时机进行一些历史故事的讲述,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初中历史课堂也可以活跃起来了。

3.教师要用语言魅力再现故事。

历史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学科,教师在讲课中一字一句的差异都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历史故事的讲解更需要讲解者在表情、语言以及动作上的生动与熟悉,只有声情并茂,才能够将聆听者带入故事里的情景,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适当带有自己的个人情感,讲到历史英雄人物时可以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情绪,而讲到奸臣贼子时可以表现出厌恶和痛恨的情感。善恶分明,可以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向正确的方向。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历史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以免误导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将历史故事完美地呈现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动人的故事里学习知识,学习道理,分明善恶美丑。

4.课末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一堂完美的课堂,必须要有一个美好的结尾。初中历史课堂可以在课末收尾的时候利用历史故事来进行有效的收尾,这样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下一堂课产生期待的情绪,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进行对历史的学习。若教师留下一两道思考题或者设置一个悬念,在满足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脑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例如,下节课要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本堂课的结尾适时对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有所提及,让学生课下去了解。通过具体事例感受人民的苦难,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收尾故事可以让学生因为好奇心去主动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从而增强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热爱,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中是很有必要的。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所以可以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历史知识和背景,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历史。在对故事的选择和应用中进行初中历史的创新教学,对于初中生以及初中教师来说都是很有益处的,值得研究和推广。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一

教育教学的规律表明,学生要想学到知识,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古人云“亲其师,重其道”,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转变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深入到学生中间,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历史基础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历史学习方面比较困难的学生,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深厚爱意。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当然,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历史内容,可以涉及当前的时事新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各种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和亲,为历史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此外,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处处模范,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教学水平和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高超,从而从内心敬佩教师,尊重教师,也为学生历史水平的提高增强内在的动力。

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历史知识和思想渗透到了各个学科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开放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预习。这不但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精心设计自主探究的过程,搜集和处理信息,最终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为学生提供所需信息,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由此可见,自主探究活动中,在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及时调控和指导。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的知识也更深刻和直接,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第一,小组搭配要合理。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相互协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第二,教师要适时点拨和调控。教师要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学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观众,导致有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够重视自己,逐渐产生消极思想,成绩呈现下滑趋势,甚至有的学生和教师产生矛盾,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这些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转变教学观念势在必行,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二)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和技巧。

课堂是学生举疑解难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方法和习惯很重要,学生可能接触到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方面各有特色,因此历史教师在接受新的班级的时候,需要有一个适应到默契的过程。了解学生,关键在于思想上和情感上的沟通,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了解到了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师也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适应成绩优秀的学生,适应学习困难的学生,适应学生的基础,适应学生的个性,最为关键的要适应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也要放下身段,让学生适应自己。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的最高境界就是彼此产生默契,教师能从学生的表情、神态中读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能从教师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教师所要表达的信息。营造默契的教学氛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它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民主、开放的教学观念,调控课堂娴熟自如,思维灵活、敏捷。

(三)创设辩论的学习环境。

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辩论,不但能有效复习旧知识,还能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还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讨论历史问题,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比如,为了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就是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先让学生自主借助资料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使他们对历史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比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效果好得多。

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它以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内容,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董卓、吕布、周瑜、诸葛亮,一一呈现给学生,这些人物神态各异各具魅力,学生通过重温这些鲜明的历史人物,联想到了三顾茅屋”“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片段,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观赏中体会到了历史的乐趣。当然,有效的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现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感性的现象进行理性思考,认真观察,从而发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二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策略及技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学习、思考、质疑、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不断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和提高历史修养。

学起于思,问题对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等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探索近代化道路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话题出发,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全部串联起来,理清了知识脉络,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声像一体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历史事件变得丰富多彩而生动有情。例如,在学习唐朝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贞观之治时期的视频,让学生在大唐盛世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历史理论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应该注重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要选择那些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材料,通过进一步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知识。

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重要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交流。例如,在学习历史战役战争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探讨历史中的战役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当学生能够意识到既有消极意义又有积极意义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拓展了,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了。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改编历史话剧、小品等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三

摘要:

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理解是联结诠释学与民族文献研究的纽带。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解释是作者精神的重构,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乃是对已经被形成的东西的真实的再生产或再创造。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我国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但是,由于认识和正确解读等方面的理由,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源于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于阗地区的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系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7以上,被用于铸币、书写契约及翻译佛教文献。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但是理由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如果现在有一本这样的文献放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诠释学去“理解”并最终解释呢?目前,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一批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东巴文、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但真正能理解和读懂这些文字的人大多早已故去,使得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变成了难解之谜。

如果能把诠释学的“理解”策略,引入到图书馆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去,那隐藏于这些民族古籍中的神秘大门,一定会被诠释学这把理解和解释文本的钥匙逐一打开。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四

《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条云:“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七学生不率教者,举而免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广文馆的学生与其他六学的学生一样,是被国子监统一管理的,而且唐代广文馆的地位排在国子学和太学之后,在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上。唐代广文馆创立之初,虽然经历过“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但是并未“自是遂废”,而是一直存在至唐末或许直至唐亡。

一、唐代广文馆创立的时间。

《大唐六典》是“初唐以迄中唐的一部社会制度史”,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书中在讲到国子监的机构组成时,提到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学,并未提及“广文”二字。经学者考证,并非《大唐六典》遗漏不记“广文馆”,而是在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广文馆还没有创立。

在《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唐摭言》卷一《广文》、《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等史籍记载中,广文馆是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秋,在国子监创立的。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所知,初建之时,“国学增置广文馆,在国学西北隅,与安上门相对”。

二、唐代广文馆存在的时间。

唐代广文馆的创立时间已是确定无疑了。接下来,要澄清的是唐代广文馆的存废时间问题。据《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苑传中·郑虔传》记载:郑虔在广文馆中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又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记载:“廊宇粗建,会(天宝)十三年,秋霖一百余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毁撤,将充他用,而广文寄在国子馆中”。广文馆创立之初使用的房屋,在第四年(754)就因天灾倒塌或损害严重而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了。面对没有教学地点的事实,广文馆的命运是“自是遂废”呢,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呢?正确答案是后者。且看: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的一条史实:“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等,具体如后……国子太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各十二贯文,国子主簿十贯文;大学广文助教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23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都在继续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的一条史料:“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总三千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百四贯六百十七文,……国子祭酒八十贯文……司业六十五贯文……国子博士四十贯文……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各二十五贯文……国子助教、广文助教各二十贯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34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仍在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全唐文》卷548韩愈《请上尊号表》中曰:“臣某言,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状称,身虽微贱,然皆以选择得备学生,读六艺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识,皆由上恩……”文章中有“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言,可知,当时广文馆存在于国子监中。此文为韩愈任职国子监领导即国子祭酒时所作。韩愈任国子祭酒之职的时间段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即公元820~8。换言之,至唐宪宗末年或唐穆宗初年,广文馆依然存在于国子监中,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66~67年。

《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就)府君墓志铭》(大中六年二月廿三日),“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此墓志铭中记载,卢氏甥在开成末年被任命为“广文馆博士”。“广文馆博士”一职既然在开成末年存在,那广文馆亦存在于开成末年无疑。“开成”为唐文宗的年号,时值公元836年正月至840年十二月。所以,到公元840年左右,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损毁之后的第86年左右。

另外,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乾符013》记载:李推贤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据《新唐书》(卷70上)记载:李彬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唐宣宗李忱于公元846~859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46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92年。

还有,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咸通105》记载:贾洮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据《新唐书》(卷75上)记载:郑顼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唐懿宗李漼于公元859~873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59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1。

另据“张策,字少逸,敦煌人。……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初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既丁家难,以孝闻。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文中“大盗犯阙”是指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城,时间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此后,张策奉养父母,避乱田里十多年。大概在公元890年以后即唐昭宗在位时“召拜广文博士”。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被损毁的136年之后。仅仅再过即公元9,唐朝灭亡。

由此可见,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末。

我们进一步讨论。按照现有的研究结论,广文馆之所以在盛唐之时才创立,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重诗文轻经学”的政策。这种取士倾向,导致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入朝为官的几率下降。为提高国子监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换言之,也是为了挽救在国子监读书的公卿子弟们的仕途危机,“亦救生徒之离散”,广文馆应运而生。于是,天宝九年“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唐代广文馆的主要存在价值就在于,它为国子监生徒努力登进士第提供一臂之力。从唐玄宗钦点的第一任广文博士即为诗、书、画皆精妙的郑虔,也可以看出广文馆要教学生的是如何作好诗文而不是如何解析经学中的义理。

《唐才子传》:“裴说,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唐诗纪事》:“(裴)说与(裴)谐,俱有诗名,谐唐天佑三年登第,终于桂岭,假官宰字而已。”《仙溪志》载陈光义唐天佑三年登第(参《莆阳志》)。唐天佑三年即公元9,也是唐代在历史上将终结的倒数第二年。公元906年二月,裴说、裴谐、陈光义等二十五人擢进士第。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度一直被执行至本朝灭亡。那么,在唐代最后的这17年里,与科举制度命运息息相关的唐代广文馆没有理由被废除。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说,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亡。

参考文献:

[1]孙培青.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j].教育评论,1987,(5).

[2]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刘加夫,熊礼汇,闵泽平,霍有明.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五

中华历史千年悠悠,千古风流人物传佳话。在梦中我独自神游,奇妙的沿着时间倒流,回到了过去。

千千万万的臣民荣辱与共,用那粗糙的双手堆起了一道道抵御外敌城墙;用那宽大的肩膀挑起了天下的安危;用那满腔的热血筑起了长城......这是千古史官也说不尽的沧桑,这是世代的皇帝也抹不平的裂痕。

千百年来,任由岁月流逝,英雄人物层出,但新中国的建立,却是不可抹灭的痕迹。

毛泽东,这是一个传奇人物,是新中国建立的伟大功臣。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是20世纪中国的一号人物,是将社会主义制度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的一号历史人物,是中国共产党崛起的一号人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毛泽东的功劳古往今来是不可泯灭的。他领导*了打着“扰外先安内”旗号的国民党,结束了国家内战,凭着落后的军事武器和艰苦的环境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功勋无人能及。毛泽东为国家的胜利付出了卓越的功劳和血的代价,他的6个亲人全部战死沙场,但他将内心的悲伤深深掩埋,笑着说我为你们自豪。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浪漫诗人。他的。

诗词。

数不胜数,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沁园春.长沙》;有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七律长征》;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沁园春雪》.......这一首首蕴涵着无尽情怀的诗,让我们明白了他不是一位古板,只识军事的主席,而是有着雄才伟略,满腹学识的主席。

当然毛泽东的一生也不尽是丰功伟绩。人不是神,当然也会犯错。他在晚年的时候犯下了一个大错,发动了*,使中国发展倒退了20年之久。于是,有人说毛泽东的一生功过三七开了,这是现代人对毛泽东的客观评价,也是最让人满意的评价。

无论如何,毛泽东的功劳是铁一般的事实,是不可泯灭的。

经历了风风雨雨,梦醒了,看这壮丽山河,看这社会和谐,看这惊人的发展,中国有这一切,全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功臣。

祖国万岁!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六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学期来,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开学之初认真制定计划,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深入课堂听其它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认真地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进行交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等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本学期,主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

3、九年级面临升学任务,课堂教学内容除课本知识外还要结合时政热点。如20__奥运会的召开、改革开放30周年﹑四川汶川大地震。

作为教九年级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其它适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学期初制定了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长,复习内容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对这门课不够重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七

随着新教改的开始,很多学校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式上,传统观的教学方式只是死板的将知识传送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达不到预设的要求,为此教师让那个影视作品欣赏进入到了教学模式中。其模式及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到历史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影响。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其学习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1.引导学生。

影视作品加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经过。因为历史课堂在传统的教学法学习中,学生经常会觉得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而且知识点非常的难懂,所以在传统的教学中,历史教师耗费了很多的精力也没有获得很好的成效。自信息时代来临之后,网络和电脑已经进入了学校的主要辅助设备中,而历史教学则有效的利用的电脑网络的资源,将相关的影视资料分类给学生继续播放,以此达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目的。所以,不难看出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引导作用。

2.突破难点。

初中历史教师在针对课程中的难点进行讲解的时候,都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强调,并让学生继续反复的背诵,以此达到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压力非常的大,因为初中生学习中集中精神反复的对知识点继续背诵,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里,是成绩不断的下降。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影视作品借鉴的方式,这种模式的展开吸引了学生学习的目光,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历史课程。而影视作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影响和语音的方式突破知识的难点,让学生更加快速的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

1.准确性原则。

所谓的准确性就是影视作品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现在很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真正的史书记载和资源有很多的出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历史的一种翻写,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为了能够让影视作品更加的吸引人,导演都会掺杂一些现代人的思想到影视作品中。相对真实性比较高的是历史纪录片,其还原的程度非常的高,但是观赏性却不能够吸引初中生。在以准确性为基础进行选择影视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对作品的鉴定,再者在学习的过成中也应该将不可靠的影视资料进行剔除,避免让学生误解,最后,对于历史展现比较模糊的影视作品,可以寻找专家帮助鉴定,确定影视资料的准确性。

2.适量性原则。

所谓的适量性就是在资料方面应该注意影片的精髓,画面不应该太多,避免占用过多的观看时间,所以在精选的影像中需要精确。

3.针对性原则。

所谓的针对性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想要做到有针对性需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应该让影视作品与课本的内容相对,内容不能够偏离教材;再者,影视作品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理解的范围,能够起到让学生对现实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历史教学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主要就是依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开发教材的知识点,并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让学生能够轻松的了解所学的知识。在初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历史教师通常会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课程,其中影视作品的辅助教学就是历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将影视作品融合到教学中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首先这样的方式能够扩展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利用影视作品辅助教学能够开拓教学的思路,让学生扩大知识量;再者,利用影视作品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改变古板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综上所述,合适的利用影视作品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影视作品进行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知识点,这样也呼应了新教改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在新教改的方案中提出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究力,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影视作品教学方式,将课程的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让学生欣赏影视资料让学生从中主动的去探究历史事件的发展,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而且,在利用影视作品的时候,教师还应该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维,是其能够与课程的知识联系到一起,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还能够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求知欲望。

3.利用影视作品让学生直观了解历史。

历史教学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对历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并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了解自身的价值。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到对历史形象的认知,这些认知不仅限于书面文字,而且在精神上的了解。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教师应该选择更加适合教材的影视资料,这样就会摒除传统单纯的文字性教学方式,使用影像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知。

结语。

影视作品的使用是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表现,其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能够通过影响资料更加了解历史的真谛。但是,要注意的是历史教师应该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引用的题材需要更加接近课程和知识点,让学生自行的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学习的效率,真实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八

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备课。

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试讲。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终落实教学设计。

授课。

俗话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自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独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说课。

除了日常的从备课、试讲到授课以外,针对以后教师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说课竞赛,我们在李芳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次说课。李老师根据我们每位实习队员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并鼓励我们在实习结束后继续进行说课演练。

初中历史教师论文(模板19篇)篇十九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前缺乏互动,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深沉。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搞好课堂互动,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强化记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获得阶段性的进步。其实,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会被凸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只要学生的学习动力十足,学习兴趣高涨,就不怕学生在课堂生表现不够积极,在学习上取得不了进步。以在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文成公主入藏”为例,笔者在传授这节知识点时,就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关于文成公主入藏的话剧表演。在这次话剧筹备过程中,笔者会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话剧活动当中来。有的学生喜欢话剧表演,笔者就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去台上表演;而有的学生对表演不敢兴趣,笔者就让他做些幕后工作,参与筹备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部话剧圆满地完成了演出,学生在话剧中一方面对历史知识有所掌握,另一方面则意识到了参与的重要性、集体的力量,在互动演出中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学史能够明智,初中历史课程其实可以让学生以史为鉴、以古鉴今,,并且让学生做到古为今用、为我所用。要学习好初中历史知识,则少不了跟实际联系起来,也少不了将各种社会问题和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情感有机地融合起来。教师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把历史给予我们的启发能够最大限度地辐射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然后在课堂教学上把书本上的历史知识点跟当前现实中的时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基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教材中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之内涵与本质,让学生养成把历史跟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优秀习惯。教师只要做到了上述几点,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历史的真谛、科学合理地分析每一个历史性的问题。比如,在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西方凌辱历史,而这些历史都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生铭记在心的,并且要时刻牢记这条“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古训,同时也要明白“发展是硬道理“之具有历史意义的启发。又如,在传授文化史的过程中,教师则可加强情感教学,采用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史料,将其作出精彩的ppt课件,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与讲解,使得学生可以深刻地感悟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提升其爱国主义的自豪感。同时也可以结合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积极举办多种课内外活动,比如国情知识抢答赛、影视评论,历史小报编辑、开展历史报告会、举办演讲赛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

启发式教学法笔者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运用了多年,此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有益于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按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富有启迪性、启发性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常常在初中历史教材之关键处与转折处,甚至引申处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时,我们要主要问题的提问应该问到“点子”上,不能不分主次地问,而是要问的问题要问的有一定的分量,并且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如果问题太难了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达到师生互动、师生共鸣的效果。比如,在传授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最可爱的人》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这样向学生提问到:文章中讲述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原因和经过是什么?抗美援朝的背景和中国出兵的原因什么?从上甘岭战役,五次大规模战役等能否归纳出抗美援朝的意义?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故事经过能否描述下吗?这一连串、有递进关系的提问让学生明白到:黄继光、邱少云等中国人民志愿军,人人敬爱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这种环环相扣的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对谁是最可爱的人有了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要了解历史的真谛,就要努力学习历史知识。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是历史学科的基础教学阶段。夯实基础,是今后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保障。教师应该打破常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打造出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相关范文推荐

    瓷砖小区策划书(精选15篇)

    一个详细和全面的策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见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最后,对于那些正在撰写策划书的朋友们,希望这些策划书范文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各部门:为进一

    初一包饺子(专业19篇)

    优秀作文能够给人带来思考和启发,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随着我们一起阅读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你会对写作有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大年初一吃饺子在

    企业整改方案(精选23篇)

    整改方案的评估和总结是检验方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日后的改进提供经验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整改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

    辅警严守工作纪律心得体会辅警严肃纪律体会大全(21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

    高三唯美爱恋(实用21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一篇文章,它引人入胜,触动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发。情绪管理,心理健

    月份党日活动方案(优秀16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资金、人力等,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些精彩活动方案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村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优质20篇)

    制定工作方案需要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了解各方的需求和限制,以达到协作的目的。接下来是一些行业领先企业的工作方案分享,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

    乌塔教案设计(热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而制定的一种计划,它可以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觉得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教学工作计划了呢。教学

    可爱的狗baby(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使文字和思想达到完美的结合。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帮助。

    成长的滋味儿(实用18篇)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思路清晰、观点独到、论证充分的特点。在这里为大家展示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示和启发。年里,鞭炮、烟花是人们钟爱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