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JQ文豪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

编写一份优秀的计划书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小编从权威渠道收集了一些经典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加出色的计划书。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一

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雪》,首先老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探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的景色,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自己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领悟一下鲁迅笔下的.雪景吧!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激发学生情趣,引入新课。

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褪尽脂粉奁馨口。

把握字形:蜡梅——腊梅胡蝶——蝴蝶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

2、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注意体会作者感情。

在图片、音乐、文字三者有机结合下,使学生沉浸入审美的意境。

精读课文,揣摩特点1、默读课文,播放有关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思考: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雪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特点。

2、读描写南方雪景的部分:

1)反复自由阅读。

2)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a、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有着怎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b、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还写到一位父亲。

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思考回答课题,讨论探究合作。朗读。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二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园地二中的六组题目都非常有规律性,利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我的发现:

1、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谁最聪明。

2、学生自主观察发现。

3、指名交流。(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一个字加上偏旁,两个字之间的音差不多。)。

4、拓展:(你能根据左边的字猜出右边字的读音吗?)。

见——舰爪——抓常——嫦马——码然——燃。

快——筷风——枫官——馆章——彰兰——烂。

5、同桌记字。

6、卡片抽查。

二、我会读:

1、自由读一遍,发现带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动词)。

2、还能照样子说几个词吗?(指名,同桌一人说一个)。

三、读读比比。

1、生自由读。

2、比出什么?(读音一样,字形不同)。

四、比比谁记得快,记得牢。

1、红块里面的都是(人的姓),

2、让带这个姓的小朋友读这个句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三

不加咀嚼的朗读不能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不启动思维,不用心体悟,在囫囵吞枣的朗读中,精彩的词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的大脑中闪过,“食而不知其味”,如此这般,不能消化,谈何积淀?学生的语文素质又从何提高?因此“精思”,是多读中的操作要求。有口无心,呆读死念,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未必“自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式阅读”向质疑问难的'“探究式阅读”转变,鼓励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读出共性中的个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早就认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教师是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课本中走出来,变成自己的经验能力。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通过与《鲸》的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本文作者的表达。

教学准备:

1.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五

1、教者打破按课文自然段来教学,而是从第三自然段入手,先欣赏作者由复习以填空形式导入:夹竹桃不是的花,也不是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最值得的花。我爱上了夹竹桃,因为它有,又能引起我。

1、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课文,找找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夹竹桃的韧性?

2、请同学们拿起笔,再细细地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句子中能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把它画出来。

3、同学们的反应真快,一下子都画好了,老师再给你们提个要求,因为每个同学画的句子可能不一样,你画的他没画,他画的你没画,我就要请同学们来进行一次“小老师挑战大赛”,把你画的句子解说给没画这句句子的同学听,让他听了你的解说会觉得,诶!这句话确实也能体会到它的韧性。愿意接受挑战吗?祝你们挑战成功!

4、学生准备。

5、集体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圈画,朗读表达对夹竹桃韧性的由衷赞美。板书:无……不……无不穿插理解:一嘟噜造句训练:无……不……无不6、齐读这一自然段表达情感。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六

从鲁迅文章的体裁导入:同学们,从初一开始到现在,我们陆续学习过鲁迅的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重要一首散文诗《雪》。

一、初读课文,提出问题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一遍,告诉老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什么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后两个问题在前面的问题解决后再提出)。

学生读文章后思考。

明确:描绘南方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区分在于第四小节的开头用了一个但是来转折;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读完文章后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

明确:南方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给作者的感觉是不能持久。从2、3小节相关地方能看出。

3、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4、学生深入思考后回答,多人回答、补充后明确:

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从这里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作者称北方的雪为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从这些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北方雪的喜爱。(老师及时板书)。

三、读课文,结合背景探究主旨。

教师指导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记忆中故乡江南的雪景,从作者对孩子们堆雪人一段的描绘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景。从作者的描绘来看,表现作者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与光的赞颂。说到这里老师很自然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作者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请同学们在刚才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同学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引导同学思考,在生活当中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描绘某种景物,描写的景物一定会投入作者的感情,这种手法也叫借景抒情,再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请大家思考。

背景:《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那时鲁迅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

讨论后明确:作者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却永不颓丧的伟大品格和战斗精神。(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不求统一答案。)。

四、布置作业。

1、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诵,下节课检查。

2、本节课我们主要从理解文章主旨的角度对这篇文章作了一个解读,课后再读这篇文章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以片段的形式写在随笔本上,下节课交流。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七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苗苗的见解:

季先生的见解: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八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从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来体现夹竹桃的可贵韧性,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一至四自然段,在读中感悟夹竹桃那“可贵的韧性”。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想体现如下三个理念: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了解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探究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联系的观点,培养执着的探求精神。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执着的探求精神。

教具:蹄形磁体一组,演示电表一个,矩形线框一个,导线两根,开关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逆着想。

师:好。会作出怎样的猜想?

生:磁能生电。

生:进行探究。

二、磁生电的探究。

生:电流表。

演示1把导线、开关、电流表连接起来,把一根导线放在一块蹄形磁体的磁极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有无变化。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动。

师:电流表指针不动,可能是……。

生:没有电流,或者电流太小。

师:要是电流太小,我们可以考虑……。

演示2换用强磁体产生磁场:把导线放在多块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闭合开关。

演示3把匝数很多的矩形线框的一条边放在磁场中进行实验。

师:怎么还没有电流呢?今天先休息吧。(收拾器材:把矩形线框从磁场中迅速拿出来。)咦!电流表指针好像动了一下。再试试。把矩形线框放回磁场中。咦!把线框放进磁场中好像也产生电流。多试几次。

演示4使矩形线框的一条边在磁场中进进出出。

演示5让线框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分别沿着磁感线运动、垂直于磁感线运动、斜着运动。

总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产生电流。

师: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三、概念化。

师:发现了磁能生电,是否就此满足呢?法拉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很多实验,总结出多种磁生电的方法。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四、延伸(根据课堂时间确定课内还是课外,尽可能是课内)。

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和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

师:试一试。既然可能跟两方面因素有关,那么实验应该采用……。

生:控制变量法。

演示6观察磁感线的方向和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对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影响。

演示7导体不动,磁体运动。

师:导体向东运动和磁体向西运动效果相同,即产生的电流的方向相同。

五、作业:1.“学物理”1。

2.既然有了磁能生电的科学发现,是不是应该有技术上的发明来造福人类呢?想办法做一个能持续发电的装置。

板书设计:磁生电。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

1.内容标准。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列举有关实验证据。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认识温度、气体压强和内能。

例1:观察并解释布朗运动。

(2)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

(3)通过自然界中热传导的方向性等事例,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例2:尝试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

(4)能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解释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转移以及方向性问题。

例3:讨论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

2.活动建议。

(1)进行实验,估测油酸分子大小。

(2)利用因特网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永动机不能“永动”的原因。

(二)热与生活。

1.内容标准。

(1)举例说明人们利用内能的不同方式。

例1:了解太阳能供电、供热的不同方式。初步了解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新技术。

(2)认识热机的能量转化与守恒问题。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热机效率的重要性。

例2:了解汽车运行时能量的转化与守恒问题。

(3)了解家用电器制冷设备的基本原理,尝试根据技术参数和家庭需要合理选购家用电器,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例3:了解空调机的技术参数,能根据需要合理选用。

例4:知道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与后果,了解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所做的努力。

2.活动建议。

(1)参观商场,收集不同品牌、型号空调机的资料,讨论怎样合理选购空调器。

(2)讨论汽车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三)能源与社会发展。

1.内容标准。

(1)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所产生的影响。初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热机的广泛使用对科学、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转变所起的作用。

例1:知道瓦特蒸汽机的特点,讨论蒸汽机的应用、发展和创新对物理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例2:收集历史资料,讨论蒸汽机在纺织、交通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通过人类利用电能的历史资料,认识有关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技术应用对人类利用能源所产生的影响。初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解电能的使用对科学、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转变所起的作用。

例3:简述电能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初步了解一些典型射线的特性,知道放射现象的应用及防护。了解核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含义。知道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通过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资料,认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例4:了解放射性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例5:了解我国发展与利用核技术的成就和前景。

例6: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说明核反应涉及的能量十分巨大。

(4)收集资料,讨论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例7:收集资料,了解核电站放射性废料妥善处理的必要性和方法。

例8:收集资料,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例9:调查研究,了解造成当地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活动建议。

(1)调查一个发电厂的发电量,估算该发电厂每日发电的用煤量需要多少辆大型汽车运输。

(2)设计利用太阳能取暖的方案,考虑周围环境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3)调查家庭中与热有关的器具的使用情况,讨论如何使用才能节约能源。

(4)调查当地的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当地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反思: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电功率的问题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利用生活中用电器工作时伴有发热的现象引入电流热效应,通过实验探究说明了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都有关系,从电能的转化和欧姆定律推出了焦耳定律,这对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来学习、研究物理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本章节物理计算公式增加,变形公式多,使学生一下变得无所适从,感觉本章节成为无法逾越的`高山。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困难,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寻求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和途径:首先过符号和单位关,这个工作应该放在前面学习中完成;其次是p=w/t的两组单位换算是难点,这个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意式;而p=ui计算实际功率的时候,要牢牢抓住电阻不变的核心,至于两个变形公式尽量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实际功率方法之后再引入,并且尽量给于学生一定的时间消化理解:p=u2/r多适用于电压保持不变时功率大小计算和判断,p=i2r多适用于电流保持不变时的功率计算和判断;最后是焦耳定律应用,先考虑是否纯电阻电路,然后在推倒公式q=w=pt=uit=u2/rt=i2rt中根据题目给出物理量进行计算,这样学生的掌握可能会轻松一些。

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于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生活中的现象还是很多,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只是要注意热必须是由电能转化,没有这一前提,谈利用和防止是没有意义的。

2、对于电热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在学生的猜想中会出现很多因素(如电压、电功率)要通过讨论确定本节探究的重点是电流、电阻和时间问题。

3、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对于前一种方法的利用学生还是非常熟悉的,但转换法的思想要给学生一定思考过程,因为在后期的物理学习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抽象问题定量分析,转换成直观形象的物理现象这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二

设计理念:

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并有所感悟与思考。从而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教材简况: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合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刂、ン、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爷爷”。

二、初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会认的字)的音节,推火车拼读。出示相应生字、齐读,识记字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4、检查朗读。(认识自然段)。

5、范读,指导读好课文中的难读部分。

6、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1、识记字形,指导认识“ン、灬、刂、父、人”5个新偏旁。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五、作业:小树为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了解人们为小树做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知识树”复习两类字。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相机出示“一棵小树”图,学生感受小树的茁壮、可爱。

(2)交流:怎么读好这句话?汇报展示。

相机出示原句,指导读出停顿、重音。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引言后,出示:“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动画,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观察说话。

(3)自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

a、指名读画出的句子,说说从这句话明白了什么?引导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b、启发想像: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段。

(1)过渡引言后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动画,问: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后再汇报)。

(2)自读第三段,读后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汇报。相机指导“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朗读全文。(按自然段读,男、女赛读、齐读)。

5、听动画朗读,根据理解,带动作读。

6、各小组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观察,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书空。

2、指导观察“四、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生书空,再描红,练写。

四、说说小树对人们有什么好外?人们怎样保护小树?你打算怎样保护小树?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不、开、四、五”。

2、举办朗读擂台赛。

二、实践活动。

1、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说话;练说“什么样的什么”词组。

3、护展活动。

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了解收集到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三

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一翻,于是有了对这些抄袭作业同学调查的念头。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原因有三:

三是由于各科的作业太多,学生为了按时完成,就想到了节省时间的“copy”。

如有时语文一个晚上布置一篇作文;数学分发了一张提纲;英语除了一些书面作业要交外,还要背诵单词,还有其他学科布置的作业等,这些作业加起来,你说学生累不累?这也就难怪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同学要“copy”。调查完后,我突然觉得学生有太多的“苦衷”,学习也够辛苦的,同时也让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在目前新课程的环境下,在实施“减负”的今天,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还会如此辛苦?这固然有学生本身自己的原因,如学习态度、自觉性等,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有所反思呢?学生不喜欢听课,激不起听课的兴趣,教师是否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为什么学生会不爱听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老师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是否到位等都需要教师好好反思,有些教师对教材研究得很透彻,语言点讲得很仔细,可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不够,心中没“装”有学生,因而就形成教与学的脱节,学生学不到知识,不懂得做作业,也就难怪学生会想到“复制”了。

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些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自主合作学习不到位,他们往往迷上电子游戏等,出现这种情形,老师就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学习方式的指导,对那些自主合作学习不强的学生,正确地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他们也就不会“复制”作业了。

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沟通、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讲究实效性,要求质不求量。教师之间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感到压力很大,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一定都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的一些动手制作、绘画、上网搜集材料等作业,这样也就可避免某些学生“复制”作业了。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气氛,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自主合作学习,同时教师之间要加强协作,各学科之间要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才能得到遏制,也就不会再出现部分学生“复制”作业了。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四

四、回归题目。

1、今天我和同学们走进了这位小姑娘和阮恒的一个故事中,学习了(齐读),请谈谈现在你对“朋友”的理解。

2、快速讲《黑熊的话》这个故事。猜黑熊讲了什么话?

附板书:

小姑娘阮恒。

输血。

迫在眉睫举放又举。

朋友。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五

1、反复诵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2、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六

在力学中,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因素,而在电学中,不但物体在电磁力作用下移动算做功,电流通过用电器,使其发光、发热、发声等现象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这就扩展了力学中功的概念,为学生理解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打下了基础。后面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以由电功公式导出。所以本节在自然科学知识结构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可以做功,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

2、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了解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力目标:

1、理解电功公式及单位。

2、学会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德育目标:

1、通过电流做功的实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的实质,电功的公式。

教学难点: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体、师生间相互反馈的`层次教学法和传统的五环教学法。

在教学中积极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讨论归纳和感知探索两种学法。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心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水流能做功,电流能做功吗?演示课本图3—8实验后。问:是什么原因重物被提起的呢?是因为有了电流,即电流通过电动机对重物做了功。

第三环节:探索新知: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电功。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七

这两首散文诗,语言清丽流畅,句式整齐匀称,字里行间充溢着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也渗透出深厚的理性内涵。如此富有诗意的美文,需要精心设计、有序指导学生美读。在美读中尽享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和谐的情感共鸣,在美读中获得语感的、情感的、美感的熏陶,在美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心得体会学习记录报告(模板23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提高我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6.在这次演讲中,我发现了自己表达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意识到了提高口才和沟通能力的必要

    最新新高一新生代表发言稿(汇总19篇)

    发言稿能帮助我们充分准备并组织好自己的思路,提高演讲的效果和表达的逻辑性。接下来是一些打动人心的发言稿摘录,相信它们能够帮助大家写出出色的发言稿。亲爱的老师、同

    最新扶贫工作半年工作总结(模板14篇)

    一个月的工作里,我们面对了各种挑战和压力,写月工作总结能够减轻内心的压力,让自己更轻松地面对下一个月的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要点,

    最新小班六周工作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档,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以下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领域

    2023年医院科室年终总结报告(实用12篇)

    年终总结是在年底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和回顾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不同领域的年终总结范文,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和展望新的一年。

    2023年幼儿园暴力袭击事件应急预案(优质15篇)

    在现代社会,制定应急预案已成为各种组织和企业必备的管理手段之一。掌握应急预案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有效应对紧急情况的关键,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

    最新真的不容易初中大全(14篇)

    优秀作文是一篇富有深度和内涵的文章,通过精确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述,引发读者的共鸣。通过欣赏这些优秀作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提高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2023年小学硬笔书法教学计划书(精选19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为了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能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一份文件。掌握制定教学计划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最新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优秀16篇)

    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样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毕业生面试做自我介绍(汇总21篇)

    自我介绍是搭建人际关系的基础,一个得体的自我介绍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赏。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自我介绍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