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GZ才子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是读书的一种必然结果,它不仅反映了我们对所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这些读后感范文来自不同的作者和不同的作品,每篇都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一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真是一本独特的书,讲“美”。“美”,我们常常用到的形容词,但到底什么才是美,我想没人能够说得清楚,我也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一关乎哲学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潜,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此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篇写到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树的'三种态度。园里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想着如何把它做成精美的家具;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想着它是一棵叶为针状的植物,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如画师,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以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朱先生说:“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所以生活中其实从不缺少美,只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总是会有坎坷和挫折,当我们感到挫败抑郁时,和不把自己从这种落寞的情境中隔离开来,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说不定能够发现一个全新的视界,让你豁然开朗,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让我学会试着用一种新的思维去看周围的一切。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二

这是一本大学时代我一度无法驾驭的书,彼时我总以为人嘴两张皮,世界本没有规则,知识和规则都是人为臆想出来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医学是门很没有美感的学科,它会让我很难通过直觉去感受世间万物进而产生共情,求真和求因的思维定式使我在美感的路上渐行渐远,这便是大学时代我一直抗拒它的原因,若不是别无选择,我定会放弃。从宏观来讲,个体生命之于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之于地球,地球之于银河系,银河系之于宇宙,宇宙之于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形式犹如一粟之于沧海。前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长生,医学的存在是整个人类对于生命的渴望和不舍,如果非要把医学强加一个美的概念便是人类对于渴望和不舍亘古不变的执着吧,但也不属于医学本身。

朱光潜先生说,美是“无为而为”,美感是物我共情的感受,不掺杂利己和实用的感情色彩亦不掺杂联想和意义。

图书馆里,她坐他对面,他看着她,心里想,“这就是个男人啊,这宽广的臂膀,这175的身高,以后衣服都不用买了,她的我都能穿”。她哪里美呢,是哪里让他生出的美感呢,她认真说一件事时专注的样子,她点菜时专业品评的样子,是的,这举手头足里流露出来的积淀和多年的偏执留下的痕迹让他生出了共情,每每此时,便觉赏心悦目;彼时初见,只一眼就痴了,“这个妹妹好似哪里见过”,心生熟稔,不问缘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对美感最好的诠释,物我合一,是顾不得思考的;而有些人,最美的是性格和声色,铅华褪尽也未减半分,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把眼中情人的美放大至极致,外人觉得,他那么帅怎么会娶了她,可是唯有他知道在这段婚姻里他赚了多大。两个人能生活在一起一辈子,肯定是在抛却最本能的生物快感的满足以外,还有其他的可以欣赏的特质吸引着彼此,对方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和暖和散发的荷尔蒙一样深深吸引着你,令你不能自已。

我明晰地感知到生命的流逝,知道三十岁和四十岁的区别,知道三十五岁的极盛和四十岁的力不从心,到了五十岁不免生出“随他去吧”,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等容颜和荷尔蒙随着光阴都耗尽时,能够欣赏的不再是勃勃生机下的欣欣向荣,而是岁月留在生命里的从容不迫和圆融豁达,抑或是历尽千帆过尽后的深邃隽永耐人寻味。

一直活在我们心里的不是三皇五帝、英雄豪杰和才子佳人,而是史官和诗人笔下的人情世故和过去未来。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三

《谈美书简》是一本系统性的美学著作,是由朱光潜老先生所编著而成。《谈美书简》一共收录了13封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方法探讨;二是美学范畴探讨;三是美学实践探讨。而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第八封:关于形象思维。在第8封信中,朱光潜认为文艺创作应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他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罗马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英国的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屈原在《远游》中和杜甫在《咏怀古迹》里都运用过想象这个词。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开动脑筋来驾驭和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相识活动。不同的是它们所运用的形式。思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驾驭详细事物的形象,如声、色、形、味等,通常称之为感觉、印象、观念或表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经验了这个阶段;其次个阶段,便显出不同的特点:形象思维把从感性相识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支配,来达到肯定的目的,抽象思维是把很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形象思维由原始的感性相识飞跃到生动详细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维则由原始的感性相识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文艺创作就不能单单依靠形象思维。因为文艺不仅要用形象去思维,还要对形象进行重新组合和支配,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体。文艺创作一般都有个构思阶段,思想情感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修改阶段。于我们学设计专业的同学,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创作时也要学会用形象去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学了这么久的美学,也看过一些关于谈论美学的书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书简》是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接连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深化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纳学术专著的形式。精确的语言说明抽象、深邃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让初学者能融会贯穿。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四

期末上自习劳逸结合的看完的一本书,民国大师的小品文果然不错,不到十万字把美啊艺术啊谈的很是透彻。

慢慢走,欣赏啊。生命中美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欣赏可能是用心去感悟,而不是单纯的用知识去考据与批评,对艺术的欣赏更多的是一种智慧吧。

看完感觉自己对美的认识又提高了许多,觉得自己更好看了呢,哈哈。朱老说人生应该严肃与豁达兼具,看来自己还是豁达有余,严肃不足啊。

读书摘抄:

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好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缺乏。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五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六

这其实才是我20xx第一本看完的书,《大设计》是第二本,显而易见《大设计》更吸引我,所以执拗地要第一后感写《大设计》。

对于朱光潜的《谈美》,最直观的感触是怎么能够离开说教的形式去表达。尽管感觉朱光潜本人也是很讨厌那种形式的,但是在他的文章中却都是此般的影子(个人感受),每个我们都好像有点此番倾向似的,由此我想我该如何避免呢?还是说难以避免。

专业书籍就得专业对待。

面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科学和美感。一为实用。(举例中他说到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p12)(对于持有这种想法的男人,我只能说这种男人除了是生小孩一类的意义之外,也很难寻出其他意义了)【没错,耿耿于怀】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很像p话)。真善美三者俱全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那可能不存在完全的人吧?)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怎么就不高尚了呢?)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哦)只有艺术作品是真正不朽的(没有什么是不朽的)。

美要和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不及,容易回到现实世界;远了,使人难以欣赏。艺术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艺术是主观的,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经过的情感是通过反省的。

移情作用,移情不一定是美感经验,但美感经验常常含有移情作用。移情带有无意的模仿:(1)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返照(2)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

(一)美感要素:(1)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有适当距离(2)观赏时这种意象时,要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二)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态度不带意志不带占有欲。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美感与联想。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

快感不是美感,联想不是美感。考证和批评也不是欣赏。批评者分为:1导师地位的2法官地位的3舌人地位的4印象主义批评的。总结: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不是欣赏,但欣赏不能没有考据和批评。

(一)什么是美?他说的:康德—美感判断主观,却普遍,人心构造相同。黑格尔—美是个别事物上见出概括或理想。托尔斯泰—美的事物含有宗教和道德教训。他认为: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内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这个字真难打)(二)我与物的关系:(1)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2)心灵把混沌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有一个限制,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的整体的可能性。(三)美与自然的关系:是美就不自然,是自然就不美。(他想说的就是一定会带有你的主观色彩,而你的主观感受的美就是已经经过你的艺术化了)。

美是常态,丑是变态。(一)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二)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

欣赏中有创造,创造中有欣赏。艺术起源游戏说。

十、十一、十二。

十三。

技巧:(一)方法(二)媒介知识【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十四。

十五。

要严肃和豁达同时客观而言,除去朱光潜的男权思想不谈,他的《谈美》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特别是后半部分,个人觉得还是颇有裨益。最大的优点是引用了许多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且古诗词等都引用的恰到好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我想达到的一种状态。

精则专,泛则滥。总体而言是这样的,也是我个人需要警惕的。说到美本身,总觉得我们在追求真正的美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七

这个作品用书信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对于美学的疑问,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暮年心血”之作,从美学最简单的开始,为读者讲述一些关于美学的知识,我也学到了不少。

美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点上,这个基点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是起源于人们的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女俘以及劳动和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想起同学在生活中,学习中发现一些事物说它很漂亮,很美,大家都感到的美是真的美,我认为作者有句话说得很好,大概是:“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知,你内心的一种认识,并不是根据一些概念来判断的。”我也确实地意识到美是不能给它拟一个定义的,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读了这个作品让我感觉到“美”有些复杂,朱光潜先生分了很多方面来教我们如何学习美学,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有一部分的内容只要让我们稍加理解就可以了,不过有些我们必须要记住,比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存在不同的美,我们要尊重这些美,而且绝不能把美学看成一门鼓励自足的科学,把门关起来“自力更生”,要在哲学,历史文艺实践等等来学习,我想我现在的认识是极片面的吧!

人在劳动中开始形成社会,人在改造自然中也改造了自己,美在劳动中才可能体现出来,美在自然中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八

前一段时间读《红楼梦》,情节紧凑,人物饱满,读起来像红烧狮子头的感觉,很丰厚,相比之下的《谈美》很轻很淡,俨然一种小葱拌豆腐的感觉。

作者通过一棵古松在木商,科学家和画家每个人眼中所呈现出不同的木松对比,是截然不同的。当我读的时候,我也尝试切换看事物的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想起以前看到过一段话:世界上的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主要取决于你怎么看。如果你始终横着看和别人比,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和过去的自己比,会发现自己其实在越来越好。

美是无法具象化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美都是那样真真切切被需要的,这两天读《拯救乳房》里面是八位乳腺癌患者在一个心理学家带领下组成的小组,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有人是表面光鲜亮丽的职场女强人,却有一段永世不愿提起的童年往事;也有母亲因为女儿死于乳腺癌,所以自己化成了一个患病的人加入小组;更有一辈子顺从丈夫的政委夫人,却在加入小组后开始想要成为自己活一次的人,每一个人都有对于美执着追求的权利,无论贫穷与富贵,健康与疾病,年少或年迈。

对于美的追求可以使说是必须的,老舍笔下的祥子一开始对于美好生活是有执着追求的,所以他始终对于生活的充满热情,每天都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可当他失去理想的时候,他便开始了自甘堕落,最终沦为另一个无恶不作的街头混混。

美在写朱光潜先生的笔下从形容词变成了名词,希望我们慢慢的走,认真的追,让美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九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写到"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这是朱老先生对联想中的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的一个好例,在本章中,对美感和联想的关系论述可以说十分精彩,下面我们就跟着朱光潜先生的思路,细细品味这其中奥妙。

介绍了联想的含义后,作者写到"联想有时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这是在写联想的性质。我认为是非常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我们晚上休息时,本应是一个意识渐去,身心放松的过程,但白天所见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脑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现,你越想摆脱他们,联想就越活跃的进行,由此可知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而且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它们都是偶然的。于是作者写到"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接下来作者在颜色,有历史性的作品和音乐方面论述了联想势力,然后提出了本章的关键"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绍了对这个问题的两个学派,肯定的是内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而作者赞成形式派的主张,即反对杂联想于美感中。作者认为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联想最多只能增加对一个作品的好感,但并不能增加美感。

这就是本章中作者传授给我们的道理,看起来很平淡,但运用到生活中,却可以反应出很多事实。比如你在街上听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喜爱拿手的,脑中就不免有许多回忆联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会充满甜美快乐,但这这是联想所带来的快感,并不是真正的美感经历。真正的美感经历在于"无所为而为",摒除内心的一切联想杂念,宁静专一,只在意那件事务本身,如此美感才出现在心中,否则只是无端的快感。

在放眼当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中,朱老先生教会我们的就是静下心来,拥有一颗纯粹纯洁的心,一颗感受世界之美的心,更是一颗只属于自己的心。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

一棵老古松,在伐木者的眼下,砍掉它获取利益便是它的归宿。在科学家的眼下,分析,解析它的成分,了解它的种类便是它继续存活的理由和价值。然而终是有像苏轼这样的艺术家们,他们静静望着这棵树,不去想它的价值有多大,只是默默欣赏着它的每片叶儿,每段枝条,看它们的美与独特。他们仅仅是欣赏着这棵树的美,无所为而为似的看着它,渐渐沉浸在美的世界里,与树竟如同合二为一,看着树的他们,仿佛正在被树望着。

而社会如同是大河流水,人不往前游,就会被生活推着走,于是你自然的将事物的实用性和它对你的意义放在了第一位,又因此而谈着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公平,更是天天想着钱是多么可贵,于是,你心如磐石,从外面打不开,从里面又是无法挣脱束缚,终究是打不开心扉,怎么能装得下真、善、美呢?你把实用性放在了第一位,有所为而为的去做每件事,最终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你认了,认了困难是大山,挖不走,也推不动。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你淡然了,你忘了这座山本应拥有的美丽,而是以仇视的目光望着它,只认为它挡了你的去路,却忽略了困难背后对你的帮助,你并未用欣赏的眼光去细细品味这座山,自然意识不到它的美,更想不到困难的源头就是你心中的怨念和对成功极度的渴望,最终错过了登上山顶,一览山顶美景,获得成功的机会,岂不见笑于世人!

对于成功过分的渴望,对于一件事物给你有所为而为的想法终究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心生浮躁,你敢于尝试的初衷终被扭曲。于是在看似困难而不困难的境遇之下,你怕了,于是你问路在何方,同时你却早已被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于是这是你急了,思想一片混乱,最终你败了。也许就缺少那么一点的心静,就成功了。在你急问路在何方时,你是否还想起过一路美在何方?也许它早已被你抛在脑后了。

困难似山却不是山,只需要你多一点美的眼光,多一点角度的变换,它会化作轻烟。而美似山上的树,山下的你远望着山上的树,是否在那不经意之间,山上的树正默默望着山下的你。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一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谈美》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二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是中国美学研究的拓荒者,并为中国美学的发展穷尽毕生精力。《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美的产生谈起,到美感的条件及心灵净化作用,最后上升至美和人生的艺术化高度,层层递进;文字简易精炼却引人入胜,本书还一直被誉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汉字“美”由“羊”和“大”组成,在中国古代,羊是十分贵重的商品,肥大的羊大概就是原始人民对美最淡出最直白的理解。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表示好看、漂亮的意思。《庄子·齐物论》中记载:“毛嫱丽姬,人谓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即形容漂亮的女子沉鱼落雁。伏尔泰曾有一句话这样解释“美”:“何谓美?询之雄蛤蟆,必答曰‘雌蛤蟆’是也。”纵观诸多大家对“美”的解释,言语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表达了美的核心:心灵的感受。简言之,美,就是具体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

朱光潜认为,美不全在于外物,也不全在内心,我们之所以有美丑的不同感觉,是心和物结合的.产物——美感。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不可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失去了活动的载体。美之中有人情也要含物理,两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作者的见地有些绕,但仔细领会,确是这个道理。他总结了前人对美的研究,又弥补了其不足,严谨地道出了“美感”这个新意。

“美感”不是客观存在的,作者提出它的产生有三个必要的条件:态度、距离和移情。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反应。这一点并不难懂,态度是主观意识层面的一部分,它是心灵主体精神的传达,或满足或不满都基于主体的特点。如面对一个苹果,画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构图美感,科学家首先想到的是万有引力,普通人则想到它吃起来的口感。用朱光潜的话来说,我们面度食物往往有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能不能产生美感要看我们更偏向于哪一种态度。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感”,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告诉我们,审美的恶过程中不能怀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不及,只有“平衡”才能引起美感。

至于移情,俗话说“心中有佛,所见皆佛”,移情让我们产生审美的情愫,同时通过“推己及物,以物化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在心里建立美的意象,欣赏美的自我价值观。移情和美感经验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所以每个人有自我不同的审美标准,对同一事物会出现美丑截然不同的感受。

《谈美》最深刻之初是作者将美上升至人生的层面,朱光潜强烈呼吁:“慢慢走,欣赏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关于美的艺术之旅,一篇生命史就是一部一个人关于美的作品,有善恶美丑之别。人生犹如一块顽石,懂的生命之美的艺术家把它雕成美丽的艺术雕像,不懂欣赏之人却任其成为一块荒石。每个人都应当学会欣赏人生的艺术之美,也应当学会用艺术的美来装点人生。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三

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

其中读到朱先生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作者谈及了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娱乐业,为什么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从商业的角度上说他们代言某一商品帮助提高销量,简而言之就是有利可图。而从艺术欣赏的心态去看明星,那些唱了几首经典的歌曲,或者成功塑造了某一个电影人物的,那是可以让人们永远记在心中,漫漫回味的。我想这对于那些明星自己来说这比财富和获奖荣誉更有成就感和最有意义的吧!

美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这一段大体可以证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是不实用的,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平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变的,在变换的是我们的心态。

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以上说明美的出现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理想化缺一不可。

怎样才能让我们更艺术的生活呢?近两年风靡全球的瑜伽就可以有一个最好的诠释,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运动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让你做一些高难度的杂技动作,而是通过这些动作让身体伸展放松平衡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安静的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瑜伽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合一,需要身、心、灵三者同时俱全。

综上所述,想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现在人们都提倡要艺术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致更有情趣,心态的平衡也是关键所在,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希望每个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发现细细品味我们的生活点滴,艺术生活从现在开始!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四

美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美?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美学难题的大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美学。

我通过读这本书分析出了三个重点问题:1、美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美的定义是不同的。2、引入了许多治学的问题和很多怎样做人的问题。3、美学源自于生活,研究这个方面的美学,要从生活中找到根源。

当美学发展到了21世纪,他并不拘泥于艺术上的美学,而是彻底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处处有美学,并且,关注自己心灵,精神成长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研究美学。举个例子,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了,而房屋装修更是一门重要的美学学问,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所以美学能为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的享受。

不仅仅是生活,在《谈美》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治学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扰和阻碍的勇气。”很显然作者是很重美学这门学问的。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学呢?如果一个人能将美学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么他就能内外兼修,他处理问题有潇洒的风采,研究问题又有严谨的态度,这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吧。

最后我想提朱光潜先生奉行的“三信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得起,不推诿给别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推延给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五

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心中感受颇多。难以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由于最近很崇尚《巴黎圣母院》,所以对作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叙述特别关注(这也是少数几本我有所耳闻的作者所提的书了)。“敲钟人是艺术创造出来的奇迹。”这句话我觉得颇有道理,不要说如此“以自然丑衬托灵魂美”的角色了,即使是“自然美与灵魂美并存”也是很难有的,而现在的街头流氓普遍长得好看没心没肺,恐怕是对这一现象的反讽吧。但是仍然要佩服文学才子的功力,这样一个不可能的角色,却依然写的栩栩如生,动人心弦。

首先,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终于对朱光潜这个人有了新的了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以为朱光潜是一个仍然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写写《咬文嚼字》之类的小文章的人,翻开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惊讶就是发现朱光潜早已在1988与世长辞,而且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美学老人”,绝不是会莫名其妙的咬文嚼字之徒。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著,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完了朱光潜老先生写的《谈美书简》才找到了答案———和谐就是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只要去细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发现生活中无处没有美。就拿罗丹的维纳斯塑像来说吧!它虽然缺少了两只手,但装上后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画蛇添足。相反,正是因为那两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对我们而言。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表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我最近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长在洪水泛滥之时,跳入急流中,为了救一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而牺牲。从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情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这是一个人无法去刻意模仿的。这是一种内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长一样。

生活中充满美,不是吗?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六

读完朱光潜的《谈美》,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画家提笔作画,一展丹青,他们用水墨雕砌的琼楼玉宇,是人们口中的艺术品;隐士不问名利,在绝境桃花源里,在后院梅花香中,淡泊宁静,致远,这本身就是极富美感的生活。不朽的人向阳而活,向死而生,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的一生也是美好的。

我们谈美,谈雕像画卷的一笔一画,那每一分景象,又折射出作者的品性,而作者的作品集又展露了他们的一生。

美,是可以给予人精神支持的。若不是那五颜六色的召唤,穷困潦倒的凡高怎会毕其一生献于艺术?无论是斑斓胜于光影的星空,还是满面太阳的笑靥的向日葵,都是美的代名词。凡高为着它们,穷尽了一生的苦痛,依然无惧风雨。我相信美是灵魂的解药,在深陷泥潭时,它将披荆斩棘,为低处的泥沼种下花草。

疫情期间,很多的艺术家、歌唱家为白衣天使们献出自己的作品。奋战一线,生死间忙碌,他们得到的慰藉不再是一粥一宿,而是直击内心的美。这一种美用最精致的形态给予世间安宁幸福。

在向往高洁清廉之士时,我们其实是在向往一种真善美的世界。“决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晨起耕耘、带月而归的闲适,“明朝散发弄偏舟”的浪漫,“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一种无畏与大气磅礴。这一种对生活春暖花开始终抱有爱的真挚。我们推崇的风流风骨,是对生活的苛刻,也是对美的砥砺。全由一种“无所为而为”的心态,才能将臃冗的一生待尽,“慢慢走,欣赏啊!”

像用52hz的歌唱的鲸鱼,一生的诉说只给懂它的人听,像高山流水遇知音,像所谓鲍叔牙管仲之交……人一生不过须臾之间,只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好像也是值得的。这一种真心,比起所谓功名利禄,在某个不朽的人心中,要珍贵的多。

美,是对人生的选择。

在艺术、生命中,不吝惜时间一两分,由心而生的前程似锦,将自己托付于一切美;于深夜中创造星子,去辨析“无所为而为”的真实,感受慢处的凉意,传播处世的美好。

这一生,慢慢走,欣赏啊!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七

本文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八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夕”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了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了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之前一直觉得有时候自己的表达过于详细,反而很尴尬,会破坏一定的美感,正如朱所言。

这就是人性,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所以说再很多事情上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人也有怜悯之心,源自于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传承,这才是人性,这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但是人性究其根源还是神性与劣根并存的种类,有时一念之差,差之千里,一定要发扬自己神性的一面,以木棒撬动地球。

最热谈美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九

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发现读文章可真是万分也急不来,读朱光潜的《谈美》更是格外需要细嚼慢咽,细细品读一番。

就如同第一章中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确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一个人可以说这个事物是美的,这只是你的个人想法,你不可能阻止另一个人的想法,他的不同想法认为这个事物是丑的,以年龄层次上的差别看待一棵古松结果差别不大,若是从从事古松有关行业的人来说,比如木商,比如植物学家与画家之间,那看法就会是有所不同,以三位行业中人不同的心性看待古松,当然会不同,三人的反应态度不同,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都是各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所以每个人欣赏品读美的品位方向是不相同的,我非常赞同朱光潜老先生在文中的一句话,是壶酒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人亦是如此,作为仅仅旁观者而言,你又怎能要求世界之诺大中还存在着完美的一个人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如此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人啊,活在世上,可不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么。可笑就在明明早知道此道理,却依旧沉着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亦无法知道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前些天还嘲笑着当局者的你自己啊。

这就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如同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符。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清楚这点,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美的象征。

这仅仅是前两章的阅读之感,读完之后使我佩服朱光潜先生,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学习心理学,这《谈美》别名叫《文艺心理》,所以每每阅读《谈美》我就与之产生共鸣。看完后,我也更坚定了对学习心理学的目标,并且明白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观察美德眼睛啊!

谈美,谈美,到底何为美,何为艺术?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初冬防寒保暖国旗下讲话范文(17篇)

    国旗下是我们共同的象征,它集结了所有国民的力量和希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旗下的劳模典型和先进事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榜样。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最热三八教师心得体会(汇总20篇)

    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教师心得体会范文,请大家参考。三八妇女节,这是一个属于全体女性的节日。这一天

    最优学期自我总结大全(12篇)

    通过自我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掌握写自我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临近毕业之际心中充满了无比

    专业清廉体会心得大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清廉是指做事公

    最优销售外访心得体会(模板23篇)

    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个人的成长潜力。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心得体会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外访培训,这

    热门大学生销售实践后的收获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回顾过去的经历,还可以帮助我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决策。以下是一些写作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

    最热违约协议书大全(21篇)

    一份完整的合同协议应包括定义、条款、责任和争议解决等重要内容。这些范文涵盖了常见的商业合同、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多个领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xx年5月20

    优秀每天工作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体验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这里收集了一些工作心得的精华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的力量。随着现代社会的

    2023年党员值班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对党组织的建设、党风廉政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和总结。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党员心得体会,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吧。值班是许多人日常

    实用城工委工作计划表大全(20篇)

    使用工作计划表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益,使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这些工作计划表的范文都是基于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的原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