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精选5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MJ笔神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精选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一

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国家课程

1、除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已经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同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筹安排。

4、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并在六年级进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2、地方课程从《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

3、因学校现状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根据传统教育方针,在三、五年级开设珠算课。珠算课的开设不但能成为数学课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心智得到良好的开发。

4、结合教委印制的乡土教材《我爱冬枣,我爱下洼》,在四年级开展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戏曲、手工等。

5、国学大师郭沫若曾就写字要求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养成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能作为对于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级开设写字课的基础上,三、五年级加设毛笔书法课。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周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音乐、体育教师可根据情况上合堂。

2、任课教师考试科目备课每周不超过10课时,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4、为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习惯,由四、二年级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分任一年级两班班主任,并分任数学课。

5、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薄弱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并由校长兼任三、五年级的珠算课、书法课。

6、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各年级写字时间。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一、三,数学每周二、四,其他学科周五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1、学校总课时数共计270课时,任课教师人均15课时。

2、附:凤凰小学教师任课情况

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二

根据上级关于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围绕我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制定本方案。

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教师每人一台办公笔记本电脑,办公室配备办公台式机。

平台环境:学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拥有区级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有线及无线网络全覆盖。

年轻教师基本上可以利用多种软件制作课件、微课,可以使用课件及相关视频等开展授课工作;中年教师基本上可以通过网络及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授课工作,可以对课件做简单修改;老年教师会使用课件,但不会制作和修改课件,需要中青年教师帮助制作和下载课件。

整体来说:

优势(s):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定期开展评课活动,并且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硬件及环境条件较好;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劣势(w):教师队伍中有年龄偏大的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相比较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多种软件。但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掌握扎实,学校会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及素养。

机会(0):大部分教师只会应用软件制作课件,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预习,巩固环节。并且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

风险(t):在探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实践,修改等,这些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工作压力,教师可能会有抵触情绪。

我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愿景是基于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开展授课的基础上,利用各类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建设更加智能、开放、共享的.授课模式。鉴于本校实际,确定我校的发展愿景为:

(一)绩效目标(一年)

1、了解信息提升工程2.0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完成网上的25学时及校本的25学时学习内容,并全部通过信息提升工程2.0考核。

2、改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完善已有的校园平台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修改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使其更适合信息技术2.0时代。力争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3、整校推进,教、学、研、评一体”,由学校组建团队针对某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找技术支持下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效的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的效率;再组织线上针对性的学习,补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短板。

4、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技术与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融合,由应用融合到创新融合。促进教师成长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的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尝试开展创客、steam教学,远程在线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

(二)愿景(三年)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信息时代学习型组织。师生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力争实现由集体教转变为集体学,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1.教师的认识水平不足

进行理论和知识普及,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2.0时代的意义。信息技术2.0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从而简化工作。尝试开展基于平台的教学。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在线平台实现对学生课下预习、复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学习需求的全面掌握,以及开展对学生的远程同步教学。同时与学校相应考核制度挂沟,从行政上激励教师学习。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展开多层次的培训,按学科、年龄等不同维度划分层次。由年青教师与年老教师结对子,以青带老,共同提升,重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点如下: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平台在线教学和研修。

(一)制度修改与完善

1.明确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

2.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反馈指导”。

3.加强制度建设,修改相关制度,形成评价标准。

(二)激励措施。

1.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全员参与。

2.利用考评促进实效。

3.加大教科研活动开展。

4.将考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三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信息基础教育应该不再是“零起点”,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素养类课程通常是由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因而往往只关注了技术问题,而很少涉及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授课教师多采取比较单一的边讲边练或者是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没有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厌学情绪较重。评价方式不尽合理。考题大部分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即使个别有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的题型,但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概念及操作步骤正确识记的能力。学生可能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操作,但是如果强硬地以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忆,比如某试题为:复制操作的快捷键为(),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性,引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建构的原则

师范性原则。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基于此,要认识到信息素养类课程既是基础性课程又是工具性课程,既是知识性课程又是方法性课程。前瞻性原则。教育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而课程体系制定后也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因此在课程制定上就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给未来的教学至少预留出三到五年的发展空间。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重视补充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掌握应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实用性原则。从学和用两者关系来看,学在前,用在后。在学习信息素养类课程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才能真正学习好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感悟到计算机文化,感悟到网络文化———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整合性原则。能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不单独开设,而是采取课程整合的形式,以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持续发展原则。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展(如技能比赛、制作院报等),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文化底蕴和信息技术素质,这样学生才能有发展后劲。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构想方案

课程设置要考虑的因素。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要紧密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的素质的一个部分,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另一方面,小教学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其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课程设置方案根据以上分析,小教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可相应地分作两个层面,即作为信息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公共信息素养)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在具体地设计课程时,可从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这几方面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两大模块———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是直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它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关注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又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根源在于:一是中学it课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普遍增多,从而结束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零起点”的历史;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增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1]。基于此,分层的措施如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二级:一级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internet的使用、多媒体系统等22学时;二级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基础及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安全、internet的高级应用等22学时。学生自愿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学生可获得免修资格,直接修二级教学内容,测试没通过者,修完一级再修二级。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校的教学负担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分级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要谨防学生出现“分层次”心理障碍。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训及实习等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高质量实现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活动。

信息素养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信息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以及管理等。如建立网络学习课程中心———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浏览到教师对该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查看每个学习阶段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建议阅读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浏览扩展知识以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互动论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能随时就本课程的学习问题进行互相讨论。利用网络其他手段辅助学习,如通过学习论坛、在线qq实时指点等,来提高知识应用水平。充分开展课外社团活动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小先生制”,组织“电脑节”、“多媒体设计比赛”(含网页设计、课件设计)、“office大赛”(结合专业的word、excel、ppt设计)、“装机比赛”、“组网比赛”、“cg(computergraphics)比赛”等各种活动。一方面是对阶段教学成果的检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比赛互相交流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提高。同时狠抓学生的毕业设计,把制作课件的水平作为一项核心指标来考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必修课程:平时训练和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内容———由任课教师评定)。选修课程:技能鉴定的形式(由专家小组评定)。活动课程:竞赛方式(学生或学生小组协作完成的实施形式、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内容———由专家小组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如下图的从师技能考核“金字塔”。结束语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设,小教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共课程的第一层次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将逐步淡出,以至最终取消。信息素养类课程的教育重点在第二、三层次。所以要加强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第二层次教育研究,加强该层次的资源建设,为师生提供“因用而教,各取所需”课程资源库系统和测试评价系统以及一个不间断的学习体系。

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四

一、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依据的是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确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涵不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完全用计算机教育替代,将信息素养教育简单化。信息素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信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并通过相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来约束学生信息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而计算机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育。可见,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叠,但信息素养教育要比计算机教育更宽泛一些,计算机教育应该属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子范畴,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技术核心。

2.没有体现师范专业的特殊性。使用统一的教材,实施统一教学内容,参加统一的过级考试,以确保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均达到统一水平。但这种教学存在的弊端也是显然的:一是不利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二是学校或教师为追求过级率往往采用了应试教育的办法,忽略或削弱了学生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

3.没有贯彻“信息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该类课程设置只在第二、第五学期,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就出现了信息教学的断层和空当,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课程”,但重理论轻应用,选择的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帮助并不大,另外信息素养类课程内容大部分局限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的教学上,知识面较窄,缺乏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学生信息利用率低下,这对于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和强化工作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4.忽略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信息基础教育应该不再是“零起点”,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5.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素养类课程通常是由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因而往往只关注了技术问题,而很少涉及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授课教师多采取比较单一的边讲边练或者是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没有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厌学情绪较重。

6.评价方式不尽合理。考题大部分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即使个别有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的题型,但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概念及操作步骤正确识记的能力。学生可能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操作,但是如果强硬地以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忆,比如某试题为:复制操作的快捷键为,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性,引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建构的原则

1.师范性原则。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基于此,要认识到信息素养类课程既是基础性课程又是工具性课程,既是知识性课程又是方法性课程。

2.前瞻性原则。教育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而课程体系制定后也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因此在课程制定上就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给未来的教学至少预留出三到五年的发展空间。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重视补充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掌握应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3.实用性原则。从学和用两者关系来看,学在前,用在后。在学习信息素养类课程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才能真正学习好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感悟到计算机文化,感悟到网络文化———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

4.整合性原则。能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不单独开设,而是采取课程整合的形式,以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可持续发展原则。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展(如技能比赛、制作院报等),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文化底蕴和信息技术素质,这样学生才能有发展后劲。

三、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构想方案

1.课程设置要考虑的因素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要紧密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的素质的一个部分,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另一方面,小教学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其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2.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小教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可相应地分作两个层面,即作为信息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公共信息素养)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在具体地设计课程时,可从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这几方面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两大模块———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是直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它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关注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又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具体方案如表3。

四、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1.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根源在于:一是中学it课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普遍增多,从而结束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零起点”的历史;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增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1]。基于此,分层的措施如下。(1)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二级:一级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internet的使用、多媒体系统等22学时;二级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基础及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安全、internet的高级应用等22学时。(2)学生自愿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学生可获得免修资格,直接修二级教学内容,测试没通过者,修完一级再修二级。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校的教学负担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分级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要谨防学生出现“分层次”心理障碍。

2.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训及实习等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高质量实现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活动。信息素养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信息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以及管理等。如建立网络学习课程中心———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浏览到教师对该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查看每个学习阶段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建议阅读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浏览扩展知识以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互动论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能随时就本课程的学习问题进行互相讨论。利用网络其他手段辅助学习,如通过学习论坛、在线qq实时指点等,来提高知识应用水平。

3.充分开展课外社团活动

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小先生制”,组织“电脑节”、“多媒体设计比赛”(含网页设计、课件设计)、“office大赛”(结合专业的word、excel、ppt设计)、“装机比赛”、“组网比赛”、“cg(computergraphics)比赛”等各种活动。一方面是对阶段教学成果的检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比赛互相交流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提高。同时狠抓学生的毕业设计,把制作课件的水平作为一项核心指标来考查。

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必修课程:平时训练和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内容———由任课教师评定)。选修课程:技能鉴定的形式(由专家小组评定)。活动课程:竞赛方式(学生或学生小组协作完成的实施形式、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内容———由专家小组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如下图的从师技能考核“金字塔”。

五、结束语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设,小教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共课程的第一层次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将逐步淡出,以至最终取消。信息素养类课程的教育重点在第二、三层次。所以要加强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第二层次教育研究,加强该层次的资源建设,为师生提供“因用而教,各取所需”课程资源库系统和测试评价系统以及一个不间断的学习体系。

小学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五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要求设置新课程,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本着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节,语文8节,数学4节,体育5节(包括体育活动),音乐2节,美术2节,地方与学校课程2节。每周26课时。

三、四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2节,语文7节,数学4节,英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科学2节,综合实践活动3节(信息技术1节;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1节;劳动与技术1节,利用周末、假日开展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3节(含心理健康1节、周会1节和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每周30课时。

五、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3节,语文6节,数学4节,英语2节,体育3节,音乐1.5节,美术1.5节,科学3节,综合实践活动3节(信息技术1节;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1节;劳动与技术1节,利用周末、假日开展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3节(含心理健康1节、周会1节和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每周30课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