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 家长孩子成长的教育感悟(通用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曼珠2023年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 家长孩子成长的教育感悟(通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篇一

孩子一落地,父母就盼着快快长大,抱着的时候盼着会走路,会走路了又盼着会跑,会跑了又盼着可以上学……孩子在期盼中长大,父母在盼望中焦虑地等待。

前段时间我给金老师发微信,麻烦金老师找孩子谈谈。金老师给我介绍了两本书,我坚持很认真的阅读。从那以后我像个孩子,每天忙完家务活早早洗漱完毕就认真看书,不再一直捧着手机了。非常感谢金老师!我从中感悟很深,对我帮助很大,我改变了不少。

通过金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及平常细心的关注,孩子变化挺大。看见金老师发信息说孩子上课不睡觉了,各科任老师也表扬他爱提问了,还认真做笔记,我的心里突然开朗,仿佛看见了雨后天边的彩虹。

可是11月4日(周六)刚把他送去学校,回到家,感觉手机有来电。一看是金老师来电话了,说孩子连续迟到三次要停课回家。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山谷。本来在家就磨蹭快迟到了,去学校的路上又不着急,不迟到才怪呢?我心想这样也好,就得好好治一下,要不天天早上叫床那个难得啊,不叫上三四次是起不了的。

我到学校了,给金老师打电话让孩子到学校门口。我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火冒三丈劈头盖脸把他骂一顿,而是笑着对他说:“看你每天磨蹭那么几分钟,迟到了停课,好吧?”孩子脸带羞涩的说:“不好,不好,是我的错!”

孩子啊,你啥时候才能懂事开窍啊?爸爸妈妈之前做得不够好,但是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你心里从来没有承认过。最近爸爸几次敞开心扉和你谈心,让你有什么想法和对爸爸妈妈有什么不满意的都说出来,我们改;但是每次你都不说或就说对我们很不满,让你举例你也说不出来。爸爸为了你,和你谈话时候的态度、语气没有像之前那样一下就上火了。反而是你,看看你的表情和眼神!

孩子,我知道你一直对爸爸不满,爸爸从你小时到现在一直没在口头上叫过你“儿子”。这可能和个人性格有关,其实他比谁都关心你,在乎你。其实很多爱不是挂在嘴边的,他爱你在心里。每天回家做饭,我着急早早做好等你回来。爸爸说别做太早了,娃儿回来凉了。每次盛饭都是第一个给你盛……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要用心去感受!

儿子,爸爸妈妈已经在慢慢改变,希望你能用心去体会,也希望你能改掉你的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爸爸妈妈希望你是一个活力四射的阳光少年。爸爸妈妈期待你懂事开窍的那一瞬间!

儿子,加油!

妈妈的心,我懂,因为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在此重点说两点:

一是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先金涛上交了手机,晚上睡眠得到一定的保证,所以白天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这是事实,受到老师的夸奖是应该的。老师们看见了,也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誉。可是,千万别指望先金涛从此就脱胎换骨,一下子头悬梁,锥刺骨,发愤图强,上演一出青蛙变王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式的“逆袭”。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童话,而不是现实,不符合教育规律。

从昨天开始,先金涛又开始打瞌睡,尤其是今天,几乎睡了一上午;但这并不能抹杀他的进步。他打瞌睡是有原因的,毕竟睡了一个高一(初中如何,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其基础之差可以想见,即使他想努力学习,发奋赶上,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很多科目,比如数、理、化等逻辑性极强的科目,他如听天书,而英语可能比天书还难。语文呢,可能会好一些,但千万别小看了,以为他认识字就可以学好语文,还是要靠文化积淀。如果一个学生只有小学水平,却要学高二的语文,他照样是听不懂,不感兴趣。

所以,他近期的反复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大惊小怪,需要的是继续鼓励他。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讲评随笔,他因为没有完成而被罚站——他站着仍然无所事事,连笔记都没抄一下(以前也从来不抄)。第三节课是数学课,我进教室的时候,见他把凳子挪前了几排。我觉得不是坏事,这至少证明他想学。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他挪凳子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找一个玩耍的伙伴。他与李佳桐先是摆弄眼镜,后是不停地动消字液,还不时说话——我勒令他回到座位上。

回到座位上的他,开始听数学课了;而且不时地动笔写一写,算一算。他俯身问他:“听得懂吗?”他点点头,说听得懂。我从他的眼神看,他是真能听懂。

这就是教育的真实。我们得接受他,接纳他,宽容他,等待他!

第二点其实是第一点的延续。既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综合的工程,那么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家长、老师都要做出长期的准备,而不是期待孩子某朝某时突然来个顿悟,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些只是检讨中的套语,不符合客观事实。我们常常听到或读到一些幡然醒悟的故事,我相信那也肯定是真的,但主人公醒悟之前可能有一个长期的教育铺垫,醒悟过后绝对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些也许都是难以用语言叙述清楚的),因为要把落下的课程弥补回来,那不是一件说到就能做到的事。

教育者(老师、家长)一定要保持足够理性,才能搞好教育,把教育简单化,行政化,命令化,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先金涛妈妈

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篇二

“习惯了在黑与白构成的一层层调子中寻找美感;习惯了交错纵横的线条相互交融;习惯了那百看不厌的黑、白、灰……我想我是爱它的淡雅,爱它的毫不夸张,爱它的波澜不惊……它总能使我平静……”(摘自韩一珵的习作《我的恩师》)。或许是与生俱来,或许是绘画使然,她比较沉静,平和,不张扬。升入高二以后,她出现了有生以来较大的变化。

身修

一个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们经历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又回到了“久违”的全班第一、年级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总成绩,也是她中学以来的最好成绩。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和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在物理考试中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为此扼腕叹息。这种表现,让我惊喜:之前,无论成绩好坏,她总是强调各种客观理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静客观地检讨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师强调“身修”而自律的结果吧。

心静

00后,这些互联网的原驻民,对网络的娴熟和依赖,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游刃有余,远胜于他们的父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他们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这是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包括中考前,她进房间写作业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机;而我每一次找借口进她房间的瞬间,她几乎都在匆忙的切换间。

我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学期,她突然不一样了——手机和ipad,很少进入过她的房间!我曾经怀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但几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诧异她的这种主动变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哪怕是极短时间离开手机的恐惧与不安!我很诧异她的这种改变,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师发起的“手机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师的高超,能够让孩子们戒断这种“电子毒瘾”。

摆脱了精神上的纷繁与干扰,她的心静了许多。她的床头,从未有过地出现了各种学习资料;她的床头柜里,也偶尔会看到写着英语单词的小纸条。金老师主张的“心静”、专注初见成效。

言寡

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回来的她,满脸都写着满足,浑身上下渗透着快乐。饭桌上,她会滔滔不绝地讲白天学校里的种种。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没啥”来应付我们的各种好奇。她本来不是一个多话的孩子,她的这种变化,应该是愉悦的环境所带来的观察与兼听的自然流淌。因为很显然,她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体勤

韩一珵从小就心灵手巧,她的手上没有废物,哪怕一张废纸,都能被她变成一件艺术品。她善于烹饪,手艺非我能比。她喜欢帮姥姥和奶奶干各种家务,经常承担我们这些子女应该承担的事务。而上学以后,尤其是自从上中学,这些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如果说有哪方面进展不大,或许就是“体勤”了。金老师倡导的“体勤”,应该是学业上的勤奋,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强健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身修”让她明白“为了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心静”让她明白了“智可圆,而行必方”;“言寡”让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勤,让她明白了“知规律,笃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师足矣!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

作者|韩一珵妈妈

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篇三

编者按:孩子的成长是家长的幸福,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悟吧!

“习惯了在黑与白构成的一层层调子中寻找美感;习惯了交错纵横的线条相互交融;习惯了那百看不厌的黑、白、灰……我想我是爱它的淡雅,爱它的毫不夸张,爱它的波澜不惊……它总能使我平静……”(摘自韩一珵的习作《我的恩师》)。或许是与生俱来,或许是绘画使然,她比较沉静,平和,不张扬。升入高二以后,她出现了有生以来较大的变化。

一个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们经历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又回到了“久违”的全班第一、年级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总成绩,也是她中学以来的最好成绩。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和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在物理考试中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为此扼腕叹息。这种表现,让我惊喜:之前,无论成绩好坏,她总是强调各种客观理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静客观地检讨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师强调“身修”而自律的结果吧。

00后,这些互联网的原驻民,对网络的娴熟和依赖,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游刃有余,远胜于他们的父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他们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这是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包括中考前,她进房间写作业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机;而我每一次找借口进她房间的瞬间,她几乎都在匆忙的切换间。

我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学期,她突然不一样了——手机和ipad,很少进入过她的房间!我曾经怀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但几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诧异她的这种主动变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哪怕是极短时间离开手机的恐惧与不安!我很诧异她的这种改变,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师发起的“手机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师的高超,能够让孩子们戒断这种“电子毒瘾”。

摆脱了精神上的纷繁与干扰,她的心静了许多。她的床头,从未有过地出现了各种学习资料;她的床头柜里,也偶尔会看到写着英语单词的小纸条。金老师主张的“心静”、专注初见成效。

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回来的她,满脸都写着满足,浑身上下渗透着快乐。饭桌上,她会滔滔不绝地讲白天学校里的种种。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没啥”来应付我们的各种好奇。她本来不是一个多话的孩子,她的这种变化,应该是愉悦的环境所带来的观察与兼听的自然流淌。因为很显然,她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韩一珵从小就心灵手巧,她的手上没有废物,哪怕一张废纸,都能被她变成一件艺术品。她善于烹饪,手艺非我能比。她喜欢帮姥姥和奶奶干各种家务,经常承担我们这些子女应该承担的事务。而上学以后,尤其是自从上中学,这些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如果说有哪方面进展不大,或许就是“体勤”了。金老师倡导的“体勤”,应该是学业上的勤奋,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强健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身修”让她明白“为了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心静”让她明白了“智可圆,而行必方”;“言寡”让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勤,让她明白了“知规律,笃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师足矣!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

作者|韩一珵妈妈

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篇四

“习惯了在黑与白构成的一层层调子中寻找美感;习惯了交错纵横的线条相互交融;习惯了那百看不厌的黑、白、灰……我想我是爱它的淡雅,爱它的毫不夸张,爱它的波澜不惊……它总能使我平静……”或许是与生俱来,或许是绘画使然,她比较沉静,平和,不张扬。升入高二以后,她出现了有生以来较大的变化。

一个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们经历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又回到了“久违”的全班第一、年级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总成绩,也是她中学以来的最好成绩。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和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在物理考试中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为此扼腕叹息。这种表现,让我惊喜:之前,无论成绩好坏,她总是强调各种客观理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静客观地检讨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师强调“身修”而自律的结果吧。

00后,这些互联网的原驻民,对网络的娴熟和依赖,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游刃有余,远胜于他们的父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他们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包括中考前,她进房间写作业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机;而我每一次找借口进她房间的瞬间,她几乎都在匆忙的'切换间。

我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学期,她突然不一样了——手机和ipad,很少进入过她的房间!我曾经怀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但几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诧异她的这种主动变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哪怕是极短时间离开手机的恐惧与不安!我很诧异她的这种改变,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师发起的“手机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师的高超,能够让孩子们戒断这种“电子毒瘾”。

摆脱了精神上的纷繁与干扰,她的心静了许多。她的床头,从未有过地出现了各种学习资料;她的床头柜里,也偶尔会看到写着英语单词的小纸条。金老师主张的“心静”、专注初见成效。

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回来的她,满脸都写着满足,浑身上下渗透着快乐。饭桌上,她会滔滔不绝地讲白天学校里的种种。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没啥”来应付我们的各种好奇。她本来不是一个多话的孩子,她的这种变化,应该是愉悦的环境所带来的观察与兼听的自然流淌。因为很显然,她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韩一珵从小就心灵手巧,她的手上没有废物,哪怕一张废纸,都能被她变成一件艺术品。她善于烹饪,手艺非我能比。她喜欢帮姥姥和奶奶干各种家务,经常承担我们这些子女应该承担的事务。而上学以后,尤其是自从上中学,这些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如果说有哪方面进展不大,或许就是“体勤”了。金老师倡导的“体勤”,应该是学业上的勤奋,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强健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身修”让她明白“为了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心静”让她明白了“智可圆,而行必方”;“言寡”让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勤,让她明白了“知规律,笃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师足矣!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

国学教育下孩子的成长感悟篇五

当今的孩子们,有了更“文明”,更具“科技含量”的玩具,却没有了院子、没有了胡同、没有了石子、没有了泥巴,没有了可以尽情挥霍的无拘无束的空间和时间,更是没有了从游戏中学会竞争,学会谦让、共享、合作、忍让、爱护、原谅、宽容、大度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户外游戏活动,将作为20xx年鹿城区学前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项目,向全省及全国开放。心桥?市妇联实验幼儿园作为鹿城区6所开放的幼儿园中唯一一所民办园,也承担了今年5月份的研讨会接待、开放任务。

市妇联实验幼儿园宽敞的场地上,有不同功能的大型玩具区域,有玩沙区、养殖区、蜿蜒的草坪地带……这些都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外部支持。

置身市妇联实验幼儿园,可以看到这所幼儿园老师的用心之处。他们从创设多样、开放的游戏环境入手,有效利用活动室、走廊、大厅及户外操场、草坪、游泳池等,设置丰富的幼儿游戏区,为幼儿自主游戏创造机会和条件。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总裁陈蓉蓉介绍,这所幼儿园创设集走、爬、跳、钻、攀登、投掷等于一身的“欢乐运动场”,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年级段设置区域、投放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将大操场、草坪、长廊划分成3大区,共设置32个活动项目。操场,趋向于运动发展;大草坪,趋向于挑战冒险的体能拓展训练区及智勇闯关类的趣味项目;泳池和沙池,趋向于综合游戏;长廊,趋向民族、民间特色的游戏及艺术表现区。而在游戏区设置上,考虑到了幼儿各领域发展的均衡性,满足了孩子社会发展、艺术表现、探索发现、身体运动等,各游戏区投放了大量的用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与此同时,该幼儿园根据场地材料的玩法,创编一些富有野趣的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玩耍的游戏活动。譬如他们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自然玩具”,进行运粮食、走稻草与梯子铺成的田埂、拉手推车、菜园寻宝等传统野趣游戏,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自然,体验乡土活动的快乐,木板与网绳铺成的“索道桥”让孩子们勇敢挑战自我,孩子们逐步学会了在游戏中合作、体验与协商。

游戏活动中,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们,孩子们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是一种享受。每一个孩子都在忙碌着,每一个孩子都在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小宇宙。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深切地感受到,游戏中的孩子是幸福的。

在活动现场,大三班的董炎言小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晨间活动实在是太好玩了,我喜欢玩迷宫因为它有挑战性,我可以自己完成任务。”一旁的张程昱插嘴道:“晨间活动的好玩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有打地鼠、走绳子啊等等,样样都好玩。”这时跑过来同班的何益彬,他嚷嚷道:“晨间活动超级无敌,好玩!”

相关范文推荐